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宏觀經濟學 Macroeconomics 第12章宏觀經濟的根本指標及其衡量國民收入核算理論(根底 本章教學目的與要求:重點掌握GDP指標體系;了解GDP的核算方法;理解GDP指標的缺陷;掌握兩部門、三部門和四部門模型中的國民收入的構成。本講主要介紹以下幾個問題: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核算方法三、國民收入根本公式宏觀經濟 模型四、GDP指標的缺陷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一GDP指標體系第二節、第三節二和GDP相關的指標第五節三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第六節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一GDP指標體系1.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2.國內生產凈值NDP3.國民收入NI4.個人
2、收入PI5.個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一GDP指標體系1.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 1定義一個國家在一年內所創造出來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國土原那么 2理解要點:是市場價值,而非產量。何謂市場價值?用價格而不是實物來衡量所以,各國的GDP具有可比性。產品市場價值等于產品單價乘以產量。注意:必須是新創造出的價值。一般轉移支付等不計入GDP。“口袋轉移.是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而不包括中間產品。最終產品:最后供人們使用的產品。中間產品:在以后的生產階段中作為投入的產品。.具體計算時采用增值法
3、。舉例:生產階段 產品價值 中間產品本錢 增值 小 麥 100 - 100 面 粉 120 100 20 面 包 150 120 30 .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Final goods & Intermediate goods最終產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消費而不再投入到生產中的產品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用的產品和勞務。例:一件價值180元的羊毛衣:羊毛100- -毛線130 元-毛衣180 元全部價值:410元重復計算問題最終產品價值:180元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價值增值計算GDP的方法最終產品法:為了防止重復計算,GDP只計算最終產品
4、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價值增值法: 計算在生產不同階段增加產值,即計算銷售產品收益與為生產該產品購置的中間產品費用之間差額。生產階段銷售階段增加值羊毛$100$100毛線$130$30毛衣$180$50顧客$180合計$410重復計算$180GDP=增加值=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本年度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例如,建筑房子和售賣房子。.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時期內發生的變量,存量是一定時點上存在的變量。.是生產的而不是銷售的企業生產100萬美元產品,當年銷售了80萬,所剩的20萬也計入GDP,當作該年存貨投資,即計入GDP為100萬企業今年生產了100萬美元產品,去年
5、還余有20萬產品,今年實際銷售了120萬,但計入GDP仍為100萬股票買賣等金融市場交易本身與生產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不計入GDP*是計算期內當期流量 張三2004年從開發商手中買了一套房子,價值30萬;2007年把這套房子再賣出去,賣價50萬,其中張三實得49萬,支付中介費1萬那么30萬計入2004年GDP,不能再計入2007年GDP50萬,2007年GDP僅計入中介費1萬。思考:為何張三所得多余的19萬不計入GDP?是一個地域概念。.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不包括自產自用的商品及家務勞動。如果不是市場交易活動,不計入GDP。自給自足的生產、在家中自己做飯和清掃衛生的活動等等,都不計入GDP
6、。*是按國境的原那么來計量地理概念凡在中國大陸境內暫不包括香港、澳門、臺灣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在國外的中國企業和個人生產的不計入GDPGNP與區別見后.小結:對GDP概念的理解=為了防止重復計算,GDP只計算最終產品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GDP是個市場價值概念。除少數例外,D僅僅是指為市場而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價值,非市場活動不包括在內。=GDP僅指一個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而不是一定時間內所售出的最終產品。是個生產概念=GDP僅僅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價值,故包含時間因素,是個流量。=GDP是指一個國家國土內所生產的產品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而不管這種生產的生產要素的歸屬關系。這就有了
7、GNP與GDP的區別。典型習題1、以下情形中,應計入GDP的是( )A 、去年生產的而在今年銷售的電腦B、某人去年購置而在今年轉售給他人的電腦C、生產企業今年方案在明年生產的電腦D、當年生產的電腦2、以下計入GDP的是A、出售股票的收入B、家庭成員進行家務勞動而折成的貨幣收入C、為他人提供修理所得的收入D、拍賣名畫所得的收入單項選擇題:1國內生產總值表示一定時期內的某一國家或地區經濟的( )的市場價值。 A所有經濟交易 B所有市場交換的最終物品和勞務 C所有物品與勞務 D生產的所有最終物品和勞務2以下( )項應該計入GDP中。 A面包廠購置的面粉 B家庭主婦購置的面粉C家庭主婦購置的股票 D以
8、上各項都不計入3以下哪一項將不計入當年的GDP?( ) A當年整修過的古董汽車所增加的價值 B一輛新汽車的價值 C一輛二手汽車按其價值銷售的價格 D一臺磨損的高爾夫球清潔機器的替換品4以下各項中,不列入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是( )。 A出口到國外的一批貨物 B政府轉移支付 C經紀人為一座舊房買賣收取的一筆傭金 D保險公司收到的一筆家庭財產保險費對GDP指標的評價 GDP僅僅是一個衡量一國整體經濟狀況的數字指標 GDP表示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這代表一國的經濟實力和財富,是人民福利增加的根底。沒有GDP的增長,決不可能有福利增加。因此追求GDP是各國政府的共同目標. 有專家樂觀預測,中國經濟總量20
9、21年有可能超越日本 升居世界第二,樂觀估計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可以超越美國,雄踞世界第一。那一天中國的經濟總量估計會占到全球總額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GDP并不是衡量一國經濟和人民福利的完善指標 -中國GDP總量與世界最興旺的興旺國家“平起平坐,并不代表中國已躋身興旺國家行列。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再大的數字,除以13億人,就很小了.人均GDP還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分析排名可看出,世界財富的分布極不平均。排名前五十位的國家和地區,有二十三個在歐洲和北美洲,非洲國家大都人口眾多,排名靠后。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雖總量排名靠前,但人口分居世界第一、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然靠后。12個
10、經濟體占到世界總產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7個是高收入經濟體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5個是開展中經濟體或轉軌經濟體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墨西哥。5個最大的開展中經濟體占全球產出的20%以上.啟示: 差距100年判斷中國的開展程度,必須將總量與人均、平均與相對等多組數據進行綜合比對,才能得出真實的、準確的結論。國內研究現代化問題的專家曾經計算過,如果把人均GDP和經濟結構的綜合年代差理解為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與其他國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21年中國與美國等7個國家的綜合年代差約100年。 100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2、國民生產總值GNPgross national pro
11、ducts 定義:一國居民在一年內所創造出來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國民原那么3、GNP和GDP的關系:GNP = GDP -外國居民在本國獲得的要素收入+本國居民在國外獲得的要素收入二者關系:例如,中國諾基亞公司歸芬蘭人所有,該公司在中國經營得到的利潤,雖是中國GDP一局部,但不被統計為中國GNP,而應歸入芬蘭GNP。中國海爾在美國工廠的利潤,應作為美國GDP一局部,但應被統計為中國的GNP。思考:GDP與GNP的關系某國企業在本國的收入為200億,在國外的收入為50億,外國企業在該國的收入為80億,該國國民在本國的勞動收入是120億,在國外的勞動收入是10億,外國人在該國的勞
12、動收入是12億,求該國GDP和GNP。答案:CNP=200+50+120+10=380GDP=200+120+80+12=412思考:何謂“資本輸出國和 “資本輸入國?國民生產總值GNP大于國內生產總值 GDP ,那么為資本輸出國。國民生產總值GNP小于國內生產總值 GDP ,那么為資本輸入國。1.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大于國民生產總值,說明該國公民從外國取得的收入( )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二者啟示數據說明,我國利用外資占GDP比重已經超過了40,而日本只有。在進出口中,外商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這就形成了我們的GDP雖然增長迅速、規模較大,但真
13、正屬于我們自己的國民收入有多少還值得研究。外資在我國借地生財,消耗我們的資源,最后把真金白銀匯走,留給我們的只是GDP。而同時可以創造GDP和GNP的經濟實體,除了既有的國有企業,就是民營資本。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應該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并且能做大做強,甚至能夠“走出去開發利用外國的資源,創造我們的GNP,這對我國自身資源可持續利用大有裨益。資料:日刊稱中國經濟面臨被外資左右危險 ?中國國家興盛而民族工業走向衰亡? -日本?選擇?1月號中國經濟在宏觀上取得了成功和開展,但在微觀上中國的民族企業開展開始到達了極限;中國企業只是關注使用外國技術,依靠低本錢生產產品,而不是全力開發自主技術。 日本
14、企業當時更重視的是在技術和質量上領先,而不是只關注價格。索尼公司在彩電方面開發出了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不僅在國內市場上獲勝,而且成為世界市場的霸主。本田公司在世界上首先開發出完全滿足美國環境標準的CVCC發動機,在北美市場上大獲成功。外表上,中國經濟仍維持著非常好的勢頭。確實,中國有收購了IBM電腦部門的電腦大企業聯想集團,有在日本也銷售其商品的家電大企業海爾集團,也有生產的顯像管和彩電居世界第一的TCL集團等。但是,如果冷靜地看,其中許多企業只是維持著外表的繁榮和開展勢頭,而實際潛力不大。外資廠家從一開始就在國內市場扎滿了根,發揮著技術和品牌的絕對優勢,而中國企業只能以剽竊技術和品牌,通過效
15、仿和低價格來與外資企業抗衡,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既然技術可模仿,企業也就沒那么大熱情投入財力和人力進行研發。其結果是,中國制造業的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比率平均只占日本同行業的15至110。這樣,中國企業也就無法創造出單槍三束彩色顯像管,也創造不出CVCC發動機。 如果想通過模仿取勝,那么企業只有一個選擇,就是通過大量生產,降低本錢, 展開價格競爭。因為各廠家為生存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生產過剩及競相降價也就不可防止。結果,中國企業利潤低,沒有余力抽出資金進行開發研究。這就是中國有許多摩托車、家電、電腦、 等廠家,但是都在“沒有利潤地忙碌“進行沒有勝者的競爭的原因 。在中國廠家發揮了優勢的彩電領域,隨著
16、液晶、等離子等平板彩電市場的擴大, 沒有技術的中國廠家開始被淘汰。盡管中國廠家從臺灣及韓國采購顯示屏,也在生產平板彩電,但是因為沒有線路設計及最核心的處理圖像的LSI等技術能力,所以無法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中國有影響的彩電廠家有可能發生連鎖性破產。 在 領域,隨著 市場需求向帶照相、能上網等多功能 轉移,過去在第二代GSM方式的產品方面表現出競爭力的寧波波導、東方電子、科健等中國廠家,開始表現出劣勢。今后如果開始向第三代的方式過渡,中國廠家有可能再次處于劣勢。中國經濟在宏觀上取得了成功和開展,但是在微觀上中國的民族企業已經碰壁, 其開展開始到達了極限。如果中國的民族企業在國內市場也被外資逼入
17、困境,中國經濟有可能被外資左右。出口大國中國的出口中,60都是外資企業的出口,這個事實反映了民族企業難以開展的中國經濟的本質。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二國內生產凈值NDP一國在一年內新創造出來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NDP=GDP-折舊額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三)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廣義國民收入泛指GDP等經濟活動總量。宏觀經濟學中“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指廣義國民收入。狹義國民收入指一國居民在一年內所獲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總和。即工資、利潤、利息和租金的總和。GDP中要扣除折舊、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補助金才形成國民收入。NI=工資+利息+租金+
18、企業利潤NI = NDP - 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對企業補貼1、減間接稅:間接稅是消費者替企業交稅,雖然屬于市場價值而計入GDP,但不屬于要素收入而不能計入NI。2、減企業轉移支付:企業轉移支付的接受者企業捐款接受者和賴帳者未提供勞務,所以它不屬于要素收入。3、加政府對企業的補貼:補貼是國家對產品售價低于生產要素本錢價格的企業的補貼,目的是彌補企業的損失來維持這種產品的生產。這種補貼可以看作是一種負稅倒付的稅,屬于企業生產要素的收入。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四個人收入PI個人收入PI:一國居民在一年內所獲得的全部收入。PI = NI - 企業所得稅+企業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 轉移支付1、減企
19、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交納給政府2、減企業未分配利潤:公司利潤不可能完全成為個人收入。3、減社會保險:社會保險金交納給政府,未到達個人手中。4、加轉移支付:補助金、退休金、撫恤金等實實在在是個人收入;企業轉移支付也是個人收入。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五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個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國居民在一年內個人可以支配的收入。DPI = PI - 個人所得稅五個總量指標的關系國內生產 國內生產 國民 個人 總值 凈值 收入 收入 個人 可支配 收入 折舊 間接稅凈額 保險稅等 所得稅 轉移支付二和GDP相關的指標1、名義GDPNominal GDP):按產品和勞務的當年報告期銷售價格核算的GDP。
20、2、實際GDPReal GDP):按基年基期價格核算的GDP 。即選定某年為基期,用報告期同基期比較的物價指數的變動來剔除隱含在名義GDP里的物價變動,由此得出的GDP,稱為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實際GDP。一、宏觀經濟重要變量GDP變動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數量變動;二是價格變動。名義GDP用當年價格現期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實際GDP用前一年的不變價格基期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GDP平減指數折算指數名義GDP/ 實際GDP實際GDP 名義GDP/ GDP平減指數折算指數例子:豬肉選2006年為基期,2007年的1元相當于2006年的10/15 = 2/3 0.67元。這時,實際:30
21、000 = 名義:4500010/15年份單價產量GDP200610元200020000200715元300045000例子:如果以1929年的物價指數為100,1933年的物價指數為75,名義國民生產總值為480億美元,那么1933年的實際國民生產總值=480億美元/75X100=640億美元。實際GDP和名義GDP的關系 1關系之一:30000 = 4500010/15實際GDP=名義GDP基期價格/報告期價格 =名義GDP物價指數 =名義GDP GDP折算數物價指數價格指數:衡量物價總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數。它等于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GDP折算數GDP壓縮指數=名義GDP/實際GDP,用來
22、衡量一國的通貨膨脹程度2關系之二:30000 = 300010實際GDP=報告期產量基期價格例:胡佛總統與克林頓總統個人收入比較1931年當時胡佛總統的年薪是萬美元,1995年克林頓作為總統年薪20萬美元.以1992年為基期,這一年消費物價指數為100,那么1931年物價指數為8.7,1995年物價指數107.6,換言之這一年物價水平較1931年上升了倍,可根據以92年為基年來比較:1995年胡佛總統的工資=1931年的名義工資*1995年物價指數/1931年物價指數萬美元1931年克林頓工資=1995年名 義工資*1931年物價指數/1995年物價指數萬美元3、潛在GDP:木桶的最大容量1含
23、義:一國一定時期內可供利用的生產資源L、K、N、E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生產的最大產值。2公式:GDP*=*L*H*其中, *每人每小時的平均產值, L*充分就業時的就業人數, H*就業者在一年內每人勞動的小時數而GDP= *LH*其中,L實際就業人數3GDP*與GDP的關系GDP*GDP時,L*L,存在失業,經濟蕭條;GDP*=GDP時,L*=L,社會實現了充分就業,而且無膨脹。GDP*GDP時,L*L,經濟膨脹。4、人均GDP:等于 GDP除以該國人口之商。它越高,表示該國生活水平越高。*5、每人時GDP:等于 GDP除以該國總工作時數之商。它越高,表示該國生產率水平越高。而GDP或NDP越高,
24、那么表示該國總體經濟實力越強。*三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 1.失業的衡量衡量失業的指標:失業人數絕對數失業率 相對數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失業率是指勞動大軍中沒有工作而又在尋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業率的波動反映了就業的波動情況。失業率 unemployment rate) = 失業人數/勞動力人數100%勞動力參與工率 = 勞動力人數/成年人數100%2.物價水平的衡量41%住房17%食物17%交通8%7%6%4%娛樂衣服醫療保健其他物品與勞務價格指數是衡量物價總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數。它是用一籃子一組固定物品與勞務不同年份的價格來表示物價總水平的變動情況。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生產(者)價格指數P
25、PI GDP緊縮平減、折算指數1價格指數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例如,我們所選的一籃子物品是5個面包和10瓶飲料。 在2007年,每個面包價格為1元,每瓶飲料價格為2元,這兩種物品的總支出是25元1元*5+2元*10。 在2021年,每個面包價格為2元,每瓶飲料價格仍為2元,這兩種物品的總支出是30元2元*5+2元*10。 把2007年作為基期年,25元那么為價格指數100,2021年的價格指數是12025:100=30:X, X=120。 從2007年到2021年,價格指數上升了20120-100,所以,通貨膨脹率是20%。2通貨膨脹率定義:衡量通貨膨脹程度的指
26、標,是指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計算工具: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某年CPI=某年消費品價格水平/基年消費品價格水平例如:消費品價格水平:1998年;1999年;2000年。以1998年為基期,計算1999和2000年的CPI。1999年CPI=10.828.07=134%2000年CPI=12.378.07=153%計算公式:通貨膨脹率=本年CPI上年CPI/上年CPI例如:1999年通脹率=134%100%/100%=34%2000年通脹率=153%134%/134%=14%其他指標1、遺憾指數: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和。越大,民眾越遺憾、越痛苦。又稱痛苦指數。2、政府不受歡
27、送指數:失業率乘以6再加上通貨膨脹率。越大,政府越不受歡送。說明,政府在宏觀方面要有所作為已經成為民眾的共識。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產品流量法收入法本錢流量法部門法生產法一支出法產品流量法1、定義: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置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即最終產品的總賣價來計算GDP。2、構成:理解要點:誰購置?各支出多少?按支出法計算GDP,包括以下幾項支出:個人消費支出C國內私人總投資I政府購置支出G凈出口XMGDP=C+I+G+XM3、詳解:1居民個人消費支出:consumption包括購置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勞務的支出,但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2)私人國內總投資支出:inve
28、stmentA、詮釋投資:一定時期新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的支出B、統計學意義上的分類固定投資非住房投資: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住房投資:居民購置新建住房存貨投資:存貨使企業的資本存量增加總投資=固定投資+存貨投資=凈投資+重置投資重置投資也稱折舊3政府購置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陽光下的交易,包括公共工程、購置物品和勞務、轉移支付,其中轉移支付不計入GDP。(4)凈出口:net exports,X-M。出口減去進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小知識:在美國的國民收入統計中,按支出法計算包括這樣一些工程:個人消費支出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住房基金其他勞務私人國內總投資I廠房設備居
29、民住宅企業存貨凈變動額年終存貨-年初存貨政府購置支出G聯邦政府支出州與地方政府支出凈出口NX 出口+ 進口)總計:GDP支出法小結:支出法統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居民購置住宅不計入消費支出,而列入固定資產投資工程下的住房投資中。存貨投資是指已經生產出來還未銷售的產品的存量的增量。經濟學中的投資是實際投資。如購置廠房設備等;但購置股票、債券只不過是產權轉移,并未使社會資產有任何的增加。總投資=凈投資+重置投資即折舊政府的轉移支付如退休金、養老金等和公債利息支付不計入GDP。二收入法本錢流量法1、定義: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生產本錢核算GDP。2、構成:理解要點:社會成員是誰?他們收入多少?從收入的角度出發
30、,GDP等于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獲得的各種收入的總和。GDP=工資+利息+租金+企業利潤+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3、詳解:1要素提供者的收入:雇員收入:為別人提供勞動。利息收入:資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出租固定生產要素得到的收入。2非公司企業主收入:自我雇傭的企業主的收入,律師、農民、小業主等3企業經營者收入: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分配前的股息、未分配利潤4企業間接稅間接稅是由消費者在購置產品與勞務時支付的稅收。通過企業抬高產品價格來實現。表達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關系,而非生產者與政府的關系本來稅收是表達生產者與政府的關系的。間接稅為何計入GDP?是消費者的購置支出,表達為市場價值
31、。5企業轉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企業轉移支付:企業把自己的收入轉移到社會或其他經濟主體。如企業慈善捐款,消費者呆帳。企業轉移支付為何計入GDP?不構成國民收入,但和間接稅一樣,通過產品價格轉嫁給購置者。6折舊(depreciation)折舊:資本品由于損耗造成的價值減少。折舊為何計入GDP ?損耗后,要靠投資來補償,包含于總投資中。收入法凈利息是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的差額。間接稅是消費者在購置物品和勞務時所支付的稅收,它是政府的收入,但補貼是政府的支出,因而計算時應是凈值,以免重復。企業轉移支付包括對非盈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賬。折舊包括在支出法計算的投資中,因而收入
32、法也應加上折舊,這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否那么,支出法與收入法的計算就會不一樣。如果不計算折舊,那么是國內生產凈值net domestic product at market prices NDP。收入法注意:思考分別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計算GDP個人租金收入 318 折舊 2873 個人消費支出 16728 間接稅 2123 政府購置 5347 統計誤差 -6 總投資 3953 出口3398雇員報酬 15963 公司利潤 1827 進口 3165 企業轉移支付 105 利息 1798 財產所有者收入 1352答案支出法 C+I+G+X-M=16728+3953+5347+3398-3165=262
33、61收入法=15963+1798+318+1352+1827+105-6+2123+2873=26261三部門法生產法部門法- 按提供物質產品和勞務的各個部門的產值來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小知識:在美國的國民收入統計中,按部門法計算包括這樣一些部門: 農林牧漁采掘業建筑業制造業運輸業郵電和公用事業電、煤氣、水業批發、零售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效勞業政府效勞和政府企業統計誤差合計:國內生產總值 加:國外要素凈收入總計:GDP(四產出、支出、收入的關系廣義看,宏觀經濟中的產出、收入與支出完全等值,一國或一地區,一定時期內的產出總量就是其收入總量從而也就是其支出總量,即:總產出 總收入 總支出1產出收入
34、。產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產出支出。最終銷售最終支出。從一個國家來說,總支出與總收入應當是相等的;但由于統計誤差,即用支出法與收入法統計的結果可能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支出法為準進行調整,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額外有一個統計誤差項。五總產出核算的重要意義1總產出是最根本的宏觀經濟變量。其他宏觀經濟變量如消費、儲蓄、投資、稅收、財政支出、進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來的。2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只有通過總產出水平的變化才能得到最終說明。比方就業水平、物價水平、經濟增長、經濟周期等等。3“總產出 總收入 總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觀經濟模型的根本依據。思考: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用支出法、收入法、部
35、門法計算的GDP哪個更準確?以上三種方法是從不同角度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所得出的結果,從理論上說應該是一致的,叫做“三面等值原那么。但實際上,這三種方法所得出的結果往往并不一致。在實際經濟分析中,因為最終產品的使用去向比較清楚,資料比較容易搜集,所以各國政府比較重視支出法,如果三種核算方法得出的結果不一致,一般以支出法統計的結果為準,然后通過統計誤差進行調整。運用最普遍的是支出法。三、國民收入根本公式宏觀經濟模型總方針:支出=收入,無論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應等于收入(一)兩部門模型1、主角:居民戶家庭 廠商企業2、關系:在兩部門經濟中,企業和家庭的關系是:家庭向企業提供生產要素,企業向家庭
36、提供要素報酬。3、兩部門經濟循環數學表達式支出:AE=AD=C+I收入:GDP=NI=C+S國民經濟恒等式:支出=收入,那么C+I=C+S所以IS注入量 漏出量總產出=總支出=總收入家庭企業生產要素產品和勞務總產出消費者支出總支出總收入總收入(二)三部門模型1、主角:居民戶 廠商 政府2、政府的經濟職能:稅收T政府購置支出G轉移支付Tr凈稅收T:T= T0- TR3、三部門經濟循環數學表達式支出=AE=C+I+G收入=NI=GDP=C+S+T國民經濟恆等式: C+I+G=C+S+T 或:I=S+T-G,即投資=私人儲蓄+政府儲蓄(三)四部門模型1、主角:居民戶 廠商 政府 對外經濟關系2、一國
37、對外經濟關系的最根本形式:進口import和出口export3、四部門經濟循環數學表達式支出= AE=C+I+G+X 收入= NI=C+S+T+M 國民經濟恒等式:C+I+G+(X-M)=C+S+T+Kr 或: I+G+(X-M)=S+T+Kr 即:I=S+T-G+M-X+Kr表示投資=私人儲蓄+政府儲蓄+國外儲蓄。四、GDP指標的缺陷 一無視了道德因素 1、計入犯罪活動和色情活動創造的價值 例如,賭博/性工作者2、計入不增加社會福利的活動創造的價值例如,軍事支出/給環境造成重大污染的活動二錯誤和遺漏1、無視地下經濟活動:未申報經濟活動,黑市交易2、無視非市場活動:如家庭主婦做家務。3、無視閑
38、暇:不能反映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或減少。4、無視內容:GDP說明社會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總量,但不能說明它包含具體是什么商品導彈、面包、防盜窗等。5、無視收入分配狀況: 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6、無視經濟增長的代價: GDP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例如,是否掠奪式經營,是否浪費資源小結:GDP指標存在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許憲春 首先,GDP的統計并不是準確的,難免有重復或遺漏,GDP是計算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不進入市場交易的物品與勞務就無法計算進去。例如,毒品、娼妓等非法交易,如雖然合法但為逃稅而產生的地下經濟及相應的灰色收入,自我效勞的家務勞動或自給自足
39、的物品生產等等。法制越不完善,市場化程度越低,GDP中遺漏的就越多。據經濟學家估計,就全世界而言,這一局部占GDP的2%-7%左右。而且,經濟越不興旺,這一局部越大。其次,GDP沒有反映出為增加GDP而付出的代價。例如,在GDP增長的同時環境惡化了,自然生態破壞嚴重,資源枯竭。這種代價無法計算入GDP中,但對人民福利有負面影響。正基于這個原因,經濟學家早就區分了反映生產水平的GDP和反映人民福利的凈經濟福利NEW指數。 最后,GDP是總量指數,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狀況。在經濟開展的某一階段,隨著GDP增長會出現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現象。 這時,GDP增加反而會引起人民福利的下降。GDP也好,人均GD
40、P也好,都無法反映收入分配狀況,從而出現“富裕中的貧困這種不正常現象。由于這些原因,當今各國都不把GDP作為衡量一國經濟狀況的惟一標準。在衡量經濟與福利狀況時還有物價指數、失業率、貿易總量、人均收入、環境污染指數、基金系數等指標。同時,由于各國市場化程度不同,匯率不同,也很難僅僅用GDP來比較各國的經濟與福利水平。 近半個世紀前,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提出了凈經濟福利這個指標,但至今仍沒有一套可以操作的計算方法,至今未被各國和聯合國統計當局采用。至于有學者提出的綠色GDP與凈經濟福利指標也并沒有什么根本差異 。綠色GDP是指在名義GDP中扣除各種自然資源消耗之后,經過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也
41、稱綠色國內生產凈值 EDP 。目前在核算上還存在不少技術難題。但是,世界銀行1997年開始利用EDP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來衡量一國地區的真實財富。因為它符合科學開展觀。資源經濟核算 REA環境經濟核算 EEA耕地資源核算礦物資源核算森林資源核算水資源核算漁業資源核算資源消耗本錢 RDC環境損失本錢 EDC水污染核算大氣污染核算固體污染核算生態破壞核算資源消耗成本 RDC綠色GDP傳統GDP環境損失成本 EDC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框架 Proposed China SEEA拓展:國民收入核算述評國民收入核算原理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庫茨涅茨S.Kuznets)和英國經濟學家斯通Rtone)的研究成果上建立起來的。庫茨涅茨于1941年發表了國民收入核算的重要著作?國民收入及其構成?。斯通也與1944年發表了他的著作?國民收入和支出?。斯通1968年還與他人合作發表了聯合國國民收入核算體系SNA,從而最終確定了統一的核算方法。因而兩人被譽為美英兩國的GNP之父,它們分別與1971年和198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長期以來世界各國都采用國民生產總值的指標,從80年代開始,歐洲多數國家認為從地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險管理教育在保險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訓總結考核試卷
- 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與分析考核試卷
- 政務數據治理與政府透明度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內燃機仿真在發動機輕量化設計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儀器考核試題及答案
- 輔警考試題目及答案
- 酒店試題及答案
- 種禽技術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魔法穿越測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申請設立出版物零售單位登記表-空白表
- 欣賞《嘎達梅林》-課件
- GB/T 4074.8-2009繞組線試驗方法第8部分:測定漆包繞組線溫度指數的試驗方法快速法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異步電動機技術條件(機座號63~355)
- 國際公法學 馬工程課件 4 第四章
- 青海省西寧市《職業能力測試》事業單位國考真題
- 溝通中的提問技巧課件
- 2023年浙江黃龍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外科學骨折概論課件
- 阿片類藥物鎮痛機制課件
- 產品成本核算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