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動力學ch6(風振響應)_第1頁
結構動力學ch6(風振響應)_第2頁
結構動力學ch6(風振響應)_第3頁
結構動力學ch6(風振響應)_第4頁
結構動力學ch6(風振響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結構風振響應分析(Wind Response Analysis of Structure)1主要內容6.1風荷載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5大跨徑橋梁風洞試驗26.1 風荷載3風是空氣從氣壓大的地方向氣壓小的地方流動而形成的。壓力差風結構物風壓大氣熱力學環流模型理想模型三圈環流模型地球自轉大陸與海洋吸熱差異6.1 風荷載4二、兩類性質的大風1.臺風弱的熱帶氣旋引入暖濕空氣在渦旋內部產生上升和對流運動加強渦旋 臺風2.季風冬季:大陸冷,海洋暖,風:大陸海洋夏季:大陸熱,海洋涼,風:海洋大陸三、我國的風氣候總況6.1 風荷載5風力等級表風風力力等等級級名稱名稱海面狀況海面狀況海

2、岸漁船征象海岸漁船征象陸地地面物征象陸地地面物征象距地距地10m高處相當風速高處相當風速浪高(浪高(m)一般一般最高最高km/hn mile/hm/s靜風靜風靜靜靜、煙直上靜、煙直上1100.2軟風軟風0.1 0.1尋常漁船略覺晃動尋常漁船略覺晃動煙能表示方向,但風煙能表示方向,但風向標不能轉動向標不能轉動15130.31.5輕風輕風0.20.3漁船張帆時,可隨風漁船張帆時,可隨風移行每小時移行每小時23km人面感覺有風,樹葉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風向標能轉有微響,風向標能轉動動611461.63.3微風微風0.61.0漁船漸覺簸動,隨風漁船漸覺簸動,隨風移行每小時移行每小時56km樹葉及

3、微枝搖動不息,樹葉及微枝搖動不息,旌旗展開旌旗展開12197103.45.4和風和風1.01.5漁船滿帆時傾于一方漁船滿帆時傾于一方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樹的小枝搖動張,樹的小枝搖動202811165.57.9風級風級6.1 風荷載64-7風力等級表(續)5清勁風清勁風2.02.5漁船縮帆(即收漁船縮帆(即收去返之一部)去返之一部)有葉的小樹搖擺,內有葉的小樹搖擺,內陸的水面有小波陸的水面有小波293817218.010.76強風強風3.04.0漁船加倍縮帆,漁船加倍縮帆,捕魚須注意風險捕魚須注意風險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有聲,舉傘困難呼有聲,舉傘困難3949

4、222710.813.87疾風疾風4.05.5漁船停息港中,漁船停息港中,在海上下錨在海上下錨全樹搖動,迎風步行全樹搖動,迎風步行感覺不便感覺不便5061283313.917.18大風大風5.57.5近港漁船皆停留近港漁船皆停留不出不出微枝折毀,人向前行,微枝折毀,人向前行,感覺阻力甚大感覺阻力甚大6274304017.220.79烈風烈風7.010.0汽船航行困難汽船航行困難煙囪頂部及平瓦移動,煙囪頂部及平瓦移動,小屋有損小屋有損7588414720.824.410狂風狂風9.012.5汽船返航頗危險汽船返航頗危險陸上少見,見時可使陸上少見,見時可使樹木拔起或建筑物吹樹木拔起或建筑物吹毀毀8

5、9102485524.528.411暴風暴風11.516.0汽船遇之極危險汽船遇之極危險陸上很少,有時必有陸上很少,有時必有重大損毀重大損毀103117566328.532.612颶風颶風14海浪滔天海浪滔天陸上絕少,其搗毀力陸上絕少,其搗毀力極大極大118133647132.736.96.1 風荷載4-8風壓:當風 以一定的速度向前運動遇到阻塞時,將對阻塞物產生壓力,即風壓。風壓的產生6.1 風荷載一、 風壓與風速的關系2222/16308 . 92012018. 02mkNvvvgw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氣壓為氣壓為101.325kPa常溫常溫150C絕對干燥絕對干燥緯度緯度450海面海

6、面1dvdw dAdl dAdtdlv dt 1dwvdv 2112wvc 初始條件初始條件10mvww時,221122wvvg6.1 風荷載9二、基本風壓 按規定的地貌、高度、時距等量測的風速稱為基本風壓。dttvv00)(1式中 v0:公稱風速; v(t):瞬時風速; :時距。10min1h的平均風速基本穩定,我國取=10min(1)標準高度的規定:一般取為10m。(2)地貌的規定:空曠平坦。(3)公稱風速的時距基本風壓應符合五個規定:6.1 風荷載10=10min1小時,6個樣本1天,144個樣本年最大風速概率密度分布(4) 最大風速的樣本時間風有它的自然周期,每年季節性的重復一次。一般

7、取一年為統計最大風速的樣本時間。(5) 基本風速的重現期6.1 風荷載114-12czv sszzvv 2s2s2a0azzvvwzw)()(三、非標準條件下的風速或風壓的換算1.非標準高度換算 實測表明,風速沿高度呈指數函數變化,即:6.1 風荷載2.非標準地貌的換算梯度風:不受地表影響,能夠在氣壓梯度作用下自由流動的風。 梯度風高度HT與地面的粗糙程度有關,一般為300500m, 地面越粗糙,HT越大。不同粗糙度影響下的風剖面 地面越粗糙,風速變化越慢(越大),梯度風高度將越高;反之,地面越平坦,風速變化將越快(越小);梯度風高度將越小。6.1 風荷載13地貌海面空曠平坦地面城市大城市中心

8、80.280.44HT(m)275325325375375425425500A類B類不同地貌的及HT值C類D類不同地貌在梯度風高處的風速應相同,即:或則00saTsTasasaHHvvzz00saTsTaassaHHvvzz2200saTsTaasaHHwwzz6.1 風荷載144-15地貌A類B類C類D類0.120.1650.220.30HT(m)300350400450不同地貌的及HT值03 . 0216. 020D0w318. 01045010350wwA類:C類:D類:2 0.162 0.120003503501.3791010Awww 2

9、0.162 0.220003504000.6151010Cwww 6.1 風荷載3.不同時距的換算風速時距1h10min5min2min1min0.5min20s10s5s瞬時統計比值0.9411.061.281.351.391.50各種不同時距與各種不同時距與10分鐘時距風速的分鐘時距風速的平均比值平均比值由于脈動風的影響,時距越短,公稱風速值越大6.1 風荷載164-17重現期T0(年)100503020105310.5r1.1141.000.9160.8490.7340.6190.5350.3530.239429. 0Tlog336. 00r不同重現期風壓與不同重

10、現期風壓與50年重現期風壓的比值年重現期風壓的比值4.不同重現期的換算不同重現期的換算6.1 風荷載4-18在結構物表面沿表面積分一、結構的風力與風效應風力:風速風壓風力(三個分量)流經任意截面物體所產生的力風效應:由風力產生的結構位移、速度、加速度響應等。6.1 風荷載平均風速和脈動風速fvvv地面粗糙度的影響:地面粗糙度的影響:地面越粗糙,地面越粗糙,v越小,越小,vf的幅值越大且頻率的幅值越大且頻率越高。越高。引起結構順風向振動引起結構順風向振動二、順風向平均風與脈動風瞬時風可分解為 = 平均風 + 脈動風平均風靜力風效應脈動風動力風效應6.1 風荷載風對結構的作用包括順風向的平均風荷載

11、和脈動風荷載,以及漩渦脫落導致的橫風向脈動風荷載。平均風的速度、風向基本上不隨時間變化,周期較長,其性質相當于靜力作用;脈動風的風速和風向隨時間,空間變化,具有明顯的紊亂性和隨機性,周期較短,其性質相當于動力作用。 脈動風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動力響應分析方法,主要兩種:頻域分析(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時域分析(Time domain analysis)。6.1 風荷載20vfi: vf的一條時程記錄曲線脈動風的特性: 幅值特性為一隨機過程 vf(t),tT 幅值服從正態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數為221exp22ffvvvf vv:脈動風速的均方差:2201( )Tvfiv

12、t dtT6.1 風荷載214-22deRSivfvf)(21)(dttvtvTRfTfvf)()(1)(0自相關函數:傅立葉變換傅立葉變換頻率特性可用功率譜密度描述功率譜密度的定義:脈動風振動的頻率分布6.1 風荷載4-23Davenport水平脈動風速功率譜密度6.1 風荷載利用頻域分析方法,可以建立風荷載功率譜和結構響應之間的關系。1. 風速是平穩的隨機過程,概率密度函數不依賴于時間,分布服從正態分布。3. 結構為線彈性。在頻域內分析時,一般遵循以下三點假設:2. 瞬時風力和風壓間為線性關系;三.頻域分析6.1 風荷載24對于多自由度體系,其振動微分方程為 ( )M xC xK xF t

13、其中,M, C, K分別為結構的質量、阻尼和剛度矩陣, , , 分別為節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向量,F(t)為脈動風荷載向量。 x x x 1( )( )nsssx tt其中 s為第s階固有振動模態(主模態),即 12Tsssns 利用陣型疊加法,引入正則變換6.1 風荷載25( )( )( )( )sssssssMtCtKtF t( )st為第s個正則坐標。 ( )( )TsssTsssTsssTsssMMCCKKFtF tsCsK()sF t, ,分別為廣義質量,廣義阻尼,廣義剛度和廣義荷載。6.1 風荷載26將廣義位移和廣義荷載進行傅里葉變換,22( )( )( )( )iftssift

14、ssQt edtFF t edt( )( ) ( )sssQHF其中21( )12 ( /) ( /) sssssHKi ss式中, 和 分別為第s階模態的固有頻率和阻尼比。6.1 風荷載27112( )( )( )limjnnsrxjsjrTsrQQST 響應的標準偏差為:2( )jjxxSd最大響應為:max()jjjxxxg其中:0.5772ln()2ln()jxgvTvT2212( )( )limjnsxjsTsQST于是任一物理坐標 的響應功率譜為:jx1/2200(2)( )12( )jjxxfSf dfvSf6.1 風荷載28*11()kkm xpt四. 時域分析時域分析法一般選

15、用直接積分法將振動微分方程寫成差分形式.例如用Newmark-可將單自由度體系的微分方程改寫為:其中:*22tmmct k*211()()(0.5)(0.5)kkkkkkkp tp tc xx tk xx tx t 6.1 風荷載29*11()kkm xpt*22tmmct k*211()()(0.5)(0.5)kkkkkkkp tp tc xx tk xx tx t 6.1 風荷載30順風向結構風效應 而實際風到達工程結構物表面并不能理想地使氣流停滯并不能理想地使氣流停滯,而是讓氣流以不同方式在結構表面繞過。但伯努利方程仍成立,即:221vgw順風向效應 = 平均風效應 + 脈動風效應一、順

16、風向平均風效應1.風載體型系數2021vvs風洞試驗風洞試驗22001122pvpv220002012svvwppwv 風載體型系數31圖:氣流通過拱形屋頂房屋示意圖圖 雙坡屋頂房屋風載體型系數32 0)(wzwzazaasssTssTsszzzHzHz222)(0( )( )szw zz w 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3.平均風下結構的靜力風載33)()()()(1zwzlzwzPxd二、順風向脈動風效應假定:在脈動風作用下,結構主要按第一振型振動。22111110( )( )( , )( )( ) ( )( )( )dP zm z w y z tm z wz q tm zz w三、順風向總風效應

17、( )( )( )( )( )( )ddxP zw zw zwzw zlz0)()()()(wzzzzwzs或34)()()()()(1)(1zlzzzzumzxzs1( )( )1( )zzzz ( ) ( )( ) ( ) ( )( )sxsxz lzum zuz lzm z或其中風振系數:令得0)()()()(wzzzzwzs35脈動增大系數36371( )sin2zzH11( ) z第 振型函數0.71( )tan4zzH234141( )233zzzzHHH對于低層建筑結構(剪切型結構)對于高層建筑結構(彎剪型結構)對于高聳結構(彎曲型結構)00.50.81Eq.

18、(4-56a)Eq.(4-56b)Eq.(4-56c)第1振型函數z/Hx3839401、橫風向風荷載建筑物橫截面不是流線型,多為鈍體,當氣流繞過建筑物時,會脫落出旋轉方向相反的兩列旋渦,如圖所示。這兩列旋渦最初分別保持自身的運動,隨后相互干擾、相互吸引,逐漸形成渦流。如果旋渦脫落呈對稱穩定狀態,就不會產生橫向力;如果旋渦脫落呈無規則狀態,或呈周期性不對稱狀態,就會在橫向對建筑物產生干擾力,即橫風向風荷載。對于具有圓形截面的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其脫落的旋渦形式與來流的雷諾數Re密切相關。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12、雷諾數表征流體慣性力與粘性力相對大小的一個無量綱參數。2evRvlvl流體慣性力流體

19、粘性力對于空氣:240.145 10mxsRe=69000vl=69000vL動粘性系數:x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2雷諾數三個臨界范圍:亞臨界范圍、超臨界范圍和跨臨界范圍。雷諾數小于5時,流動過程不會產生剝離現象,阻力僅僅是圓柱結構表面的摩擦力;雷諾數在5到30之間時,在圓柱尾流產生對稱、非移動旋渦;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3若雷諾數在亞臨界和跨臨界范圍內,尾流上下會周期性脫落不對稱旋渦,脫落頻率為tsSfDD為圓柱體直徑tS 為Strouhal數,對于亞臨界和跨臨界范圍內的圓柱體結構, Strouhal數為0.2為風速v雷諾數處于跨臨界范圍時,導致結構在橫風向有周期性的干擾力:21sin(2)2LLs

20、FV DCf t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422221222exp (1)( )cosexpsLLsf fSffzzcohBB2222 222221222(0.964 0.353 )( )(1)2.56cosexpfLLssffSfffffzzcohBBLC升力系數 的功率譜密度函數和相干函數:雷諾數在超臨界范圍內的圓柱體結構:矩形截面結構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5vDfSst 氣流沿上風面AB速度逐漸增大,之后沿下風面BC速度逐漸減小。由于在邊界層內氣流對柱體表面的摩擦,氣流在BC中間某點S處停滯,生成旋渦,并以一定的周期(或頻率fs)Strouhal數定義數定義:D:圓柱直徑Karman渦街現象渦街現象

21、2.Strouhal數數圖:旋渦的產生與脫落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64-47實驗表明: 當3.0 x102 Re 3.0 x105時(亞臨界范圍),St0.2; 當3.0 x105 Re 3.5x106時(超臨界范圍),St的離散性大; 當3.5x106 Re 時(跨臨界范圍),St0.270.3;3.橫風向共振圖:圓形截面物體與圖:圓形截面物體與Re的關系的關系 亞臨界范圍 超臨界范圍 跨臨界范圍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7 工程設計時, 亞臨界范圍:共振 構造措施 超臨界范圍:不共振 跨臨界范圍:共振 專門處理抗風設計抗風設計當St=常值時, fs=常值,則當結構的橫向自振頻率= fs時,將產生共振共

22、振。常見截面的Strouhal數橫風向結構風效應48橫風向結構風效應亞臨界范圍(3x102Re 3x105 ) L=0.20.6超臨界范圍(3x105Re 3x106) L不確定(隨機)跨臨界范圍( Re 3x106 ) L=0.150.2BvPLL221一、結構橫風向風力L:橫風向風力系數21sin2LLsPv Bt2( )2( )tssS v zfB z49圓形平面結構mL與Re關系結構橫風向共振現象及鎖住區域50細長結構橫風向風力分布514-52一般情況下, L 0.4,而D =1.3大于L 的3倍以上,故一般情況下,結構橫風向效應與順風向效應相比可以忽略。tzPtzPsLLsin)()

23、,( zBzvSftss)(22二、結構橫風向效應 在亞臨界范圍,特別在跨臨界范圍,橫向風力為周期性荷載,即: 其中4-53結構橫風向共振計算簡圖及等效共振風力結構橫風向共振計算簡圖及等效共振風力共振風速高度共振風速高度1.3倍共振風速高度倍共振風速高度但小于但小于H212112211101( ) ( )( )2( )2( )( )HLHHvz B zz dzy zm zz dz 2111( )( )( )LPzm zy zRe=69000vB當s與結構基本頻率接近時,結構將產生共振。 2( )2tssS v zfB z共振風速為:1( )5 ( )sctB z fvB z fS共振位移反應為

24、:54當橋梁所在地區的氣象臺站具有30年以上的連續風速觀測數據時,可采用當地氣象臺站年最大風速的概率分布類型,由10min平均年最大風速推算100年 重現期的數學期望值作為基本風速。 1 基本風速與基本風壓當橋梁所在地區缺乏風速觀測資料時,可利用全國基本風速分布圖或基本風壓分布圖風速值或風壓值。 基本風壓與基本風速的換算關系為:1001.6Vq10V-為基本風速 0q式中: -為基本風壓(Pa)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551.2 設計基準風速大氣邊界層內風速沿鉛直高度的分布按下式計算:2211ZZZVVZ式中:-與地表類別有關的無量綱冪指數,按表取值。-距地面 (或水面)高 度 Z1 和Z2處的風速

25、 12ZZVV、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56橋梁基準高度處的設計基準風速關系式:110dVKV 式中:1K - 為考慮橋梁基準高度Z、不同地面粗糙度類別和梯度風高度的風壓高度變化修正系數,或按表取值,其中B類場地為基本風速定義中所規定的標準場地。 0.1210.1610.2210.3011.174;101.0100.785100.56410ABCDZKZKZKZK10V-為設計基本風速 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57當橋位處具有足夠風速資料時,橋梁的設計基準風速:1010dsZVV 式中:10sV - 橋址處的設計風速,即地面(或水面)以上10 m 高度處100年重現期的10min平均年最大風速(m/s)。

26、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581.3 施工階段風速取值施工階段的設計風速按下式計算:sddVV式中:-不同重現期下的設計風速 (m/s);sdV-設計基準風速 (m/s);dV-風速重現期系數, 按下表選取。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592.1 靜陣風風速靜陣風風速可按下式計算gVZVGV式中:-靜陣風系數,可按下表取值;gV-靜陣風風速(m/s);VGZV-基準高度Z處的風速(m/s)。 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02.2 主梁上的靜陣風荷載計算1、在橫橋向風載作用下主梁單位長度上的靜風荷載:212HgHFV C H式中:HF-靜陣風風速(m/s);-空氣的密度,取1.25;HC-主梁的阻力系數;H-主梁投影高度

27、(m),宜計入欄桿或者防護欄及其他附屬物的實體高度“工”型、箱型截面主梁的阻力系數HC2.10.1181.38HBBHHCBHB-主梁斷面全寬(m)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12、順橋向的風荷載計算 當橋跨徑小于200m時主梁上順橋向的風荷載可以按對實體橋梁截面,取其橫橋向風荷載的0.25倍來計算; 對跨徑大于200m的橋梁,其順橋向單位長度上的風荷載可按風和主梁上下表面之間的摩擦力計算:212frgfFV c s式中:frF-摩擦力(N/m);s-主梁周長(m);fC-摩擦系數,可查表取值;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22.3 橋梁其他部位構件的風荷載計算橋梁其他部位構件包括橋墩、橋塔、吊桿、斜拉索、主纜

28、等。計算這些構件上的靜風荷載可以按照下式計算:212HgHnFV C A在上式中阻力系數CH跟截面的形狀、尺寸有關系,具體的數值可以查看公路橋梁抗風設計規范JTG-D60-01-2004。作用在橋墩橋塔上的風荷載可按距離地面或水面以上0.65倍的墩高或塔高處的風速值確定。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3順橋向風作用下的斜拉索上單位長度上的風荷載計算:221sin2HgHFV C D式中:HC -斜拉索的阻力系數,在考慮與活載組合時取1.0;在設計基準風速下取0.8;-斜拉索的傾角(度);D-斜拉索的直徑(m)。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4強迫振動:結構在紊流脈動風作用下的一種有限振幅的隨機強迫振動, 由于脈動

29、風的隨機性質, 這種由陣風帶的脈動風譜引起的隨機振動響應 (陣風響應) 稱為抖振(Buffetting)。渦激振動雖然帶有自激性質, 但它和顫振或馳振的發散性振動現象不同, 其振動響應是一種限幅的強迫振動, 故該類振動具有兩重性。3 橋梁風的動力作用自激振動:在風的作用下, 由于結構振動對空氣的反饋作用, 振動的結 構從空氣中汲取能量, 產成一種自激振動機制, 如顫振、 弛振和渦激振動。若顫振和弛振達到臨界狀態時, 將出現危險性的發散狀態。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5風流經過各種斷面形狀的鈍體結構時, 在其斷面背后都有可能發生旋渦的交替脫落, 產生交替變化的渦激力而引起的結構振動稱為渦激振動。3.1

30、 渦振渦激振動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的性質, 它是一種發生在較低風速區內的有限振幅振動。通常情況下, 渦激振動的振幅很小, 但當旋渦脫落頻率與結構的固有頻率相接近時, 流體與結構間產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引起渦激共振, 同時也將產生 “鎖定” 現象。對渦激振動響應的分析, 通常采用升力振子模型、 經驗線性模型和經驗非線性模型等來研究。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6顫振會引發結構發散性失穩破壞。 盡管顫振是橋梁風致振動中最具危害性的現象, 但只有精心分析與設計, 輔以風洞模型實驗驗證, 并采用提高主梁截面抗扭剛度等措施來提高顫振臨界風速, 就能避免這類現象的發生。3.2 顫振對照旋渦脫落現象, 振動的橋梁從流

31、動的風中吸收能量,由此引起的不穩定被稱為自激振動或顫振。對于近流線型的扁平斷面可能發生類似機翼的彎扭耦合顫振。對于非流線型斷面則容易發生分離流的扭轉顫振。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73.3 抖振抖振可視為來流的脈動成分引起的抖振力和紊流繞過結構后產生的脈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按來流的不同可分為:上游臨近結構物尾流引起的抖振;結構物后本身紊流引起的抖振;大氣紊流引發的抖振。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8抖振分析業已成為橋梁抗風設計中相當重要的環節。橋梁抖振分析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1、基于 Sear 和 Liepmann的機翼抖振理論的 Davenport 理論2、考慮自激力影響的 Scanlan顫抖振理論3、建

32、立在隨機穩定理論基礎上的 Y. K. Lin 隨機抖振理論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693.4 馳振馳振是一種發散的橫風向單自由度彎曲自激振動, 一般發生在具有棱角的方形或接近方形的矩形截面結構中。根據來流的不同, 馳振一般可分為橫流馳振和尾流馳振。橫流馳振是由升力曲線(或升力矩曲線)的負斜率所引起的發散性自激振動。 這種負斜率使得振動過程中的結構位移始終與空氣力的方向相一致, 從而源源不斷地吸收能量, 造成類似顫振的不穩定振動。橫流馳振一般發生在具有棱角的非流線型截面的柔性輕質結構中, 懸吊體系橋梁結構中的拉索和吊桿最有可能發生橫流馳振。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70根據這一理論,DenHartog提出了結

33、構馳振失穩的判據。此外, Parkinson 提出了單自由度非線性馳振理論, Blevins 建立了兩自由度非線性馳振理論。橫流馳振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DenHartog 提出的單自由度線性馳振理論。尾流馳振:當后一結構處于前一結構的尾流中時, 后一結構由于受到前一結構波動尾流的激發而引起的振動稱為尾流馳振。尾流馳振可以發生在包括流線型(圓形)截面在內的任意形式截面的結構中。尾流馳振研究成果較少, 一般采用 Simpson 尾流馳振分析方法。橋梁風荷載動力響應71大跨徑橋梁風洞試驗 風災是自然災害中發生最頻繁的一種,也是給人類生命財產帶來巨大危害的自然災害。 橋梁風工程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種:

34、風洞試驗(重點)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兩種是現場觀察以及數值模擬。 1940年美國的舊塔科馬橋(Old Tacoma Bridge) 被8級大風吹毀。事故發生使人們認識到大跨橋梁只考慮靜風荷載是不夠的,而應更多地對風致振動響應機理做出科學分析。橋梁抗風研究成了橋梁領域的熱點課題,橋梁風工程學應運而生(邊緣分支學科)。72 風洞(Wind Tunnel) 是用來研究空氣動力學的一種大型試驗設施。風洞是一條大型隧道或管道,里面有一個巨型扇葉,能產生一股強勁氣流。(5-25音速, 32.6m/s)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個風洞是英國人于1871年建成的。飛機制造業上最先應用風洞。從上世紀60年代起,世界各大汽車公司和有關機構也開始建立自己的風洞試驗室。橋梁風洞試驗:在風洞中安置橋梁模型,研究氣體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