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案(9)_第1頁
蘇州園林教案(9)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州園林(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3課)【教學目標】1、了解說明文常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初步學寫說明文。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3、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教學難點】1、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學方法】1、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依據課文行文思路及內容要點,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師生達成共識。2、研討式。對于說明方法的選擇、運用,由學生互動研討解決,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獲得

2、感性認識即可。【教具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第二課時教學要點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揣摩語句,體會其豐富的內涵;比較閱讀,深化對于說明方法的理解;延伸拓展,有助于課內知識的消化及能力轉化。教學步驟一、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1教師簡單介紹有關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的知識。多媒體顯示:關于說明方法: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說明方法。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用最佳的方法。當然,作者也有選擇的自由。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說明方法及表達作用一覽表2要求學生

3、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1)學生圈點勾畫,獨立分析。(2)小組內交流看法,求同存異。(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存同析異。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方法有以下幾種:分類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作比較“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引用“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舉例子“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

4、者薔薇木香。” 列數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畫美。”二、比較閱讀,加強對說明方法的理解運用從本文學到的知識分析中國石拱橋橋之美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語文科代表組織全班同學交流,最后科代表作總結發言。明確:中國石拱橋和橋之美選用的說明方法有:(1)打比方“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橋洞不是普遍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2)舉例子“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的盧溝橋。”“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與蘆葦叢構成鮮明的對照。”“江南鄉間石橋”“長橋”“風雨橋”(3)列數字“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5、“(盧溝橋)橋長265米”(4)引用“唐朝的張族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于繪畫的形式美”三、揣摩語句,理解語句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八、1多媒體顯示:(1)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2)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后半句能否改為“誰就不該錯過蘇州園

6、林”?)(3)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去掉“一切”“決不”,可以嗎?)(4)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與“技術”有什么區別?)(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去掉“往往”好不好?)(6)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羅,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這個描寫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學生朗讀句子,悉心體味,思考。明確:(1)“標本”原指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這里是典范、樣本的意思。用這個詞非常簡練地說明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各地園林的廣泛影響。(2)不能,原句突出了

7、“蘇州園林”。(3)不能去掉,“一切”“決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強調蘇州園林的總特點。(4)“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并且無法被復制;“技術”,意味著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5)去掉“往往”,使表達失去了分寸。原句強調“大多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一層意思。(6)這句子寫出了藤蘿爭春的情景,烘托園林的繁華氣氛,生機盎然,沁人耳目。2學生另找幾例品評涵泳。如:“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明確:“隔而不隔

8、,界而未界”的意思是,盡管猛一看上去花墻和廊子把景致分開了,但因為墻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沒有真正隔開,而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不是一覽無余地呈現在游覽者跟前,而是漸次展開,給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四、課堂小結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征,說明順序合理,說明方法得當,既突出了被說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圣陶先生駕馭復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鑒作者說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同時,蘇州園林的完美,是設計者和匠師們嘔心瀝血的結晶。這告訴我們:想獲得任何美的事物,就必須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自己的理想,讓我們去努力吧!五、課堂練習仿句訓練1“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講究講究講究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要求:仿照本段,利用總分總的格式寫一段話,要求分說部分用一組排比句。2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