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 姓名:張永豐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學科教學(數學指導教師:陳建華20091001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中文摘要江蘇省新一輪高中數學課程改革己全面實施。新課程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具有 革命性的變化,提出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綜合實踐能力為目標,為社會培養出具有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從而獲得數學改革的成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 革的重中之重,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課堂教學模式決定的。課 堂教學模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具體表現,新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以及新 教材實驗日益深入,呼喚
2、著相匹配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產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課堂教學 改革的真諦就在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造,在于對現代教學模式的不懈追求。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 略體系,是一種廣泛運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本文在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及各種教學理 論的指導下,調查和分析了高中數學合作教學現狀,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嘗試著建立符合 高中數學教學實際的操作模式,就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構建“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研究。使合作學習的理論與自己的數學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從新授課, 復習課,研究性課的三種不同角度出發,創建了“合作學習”三個教學模式,構建了三個
3、“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提出了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需遵循的教學原則 和實施策略。在這些原則和策略的指導下進行了教學實驗,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能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的實驗結論。并針對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 出了相應的建議。關鍵詞:課程改革: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揚州人學碩上論文 Abstract 2一Jiangsu,a new round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fully implemented.The newcurriculum ideas with rev
4、olutionary pared、析tl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proposes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synthesis of practical ability.Its goal is to cultivate an innovative spirit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compound talents to gain the success of educational reforms.Learning to change the way th
5、at curriculum reforms is a top priority,whil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is again to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d b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he changing patte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curriculum reform.As the new”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
6、ards”progressive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new material Experiment deepens, it calls to match the production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To some extent,the essence of the reform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l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and in 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modem te
7、aching mode.Cooperative Learning is widely used in many countries as a creativ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and strategy system is a widely used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This paper is under the modem education,psychology and various theories of teaching,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v
8、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high school andunder the premis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According to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 to try to establish hil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mode of operation,the paper is on how to construct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9、It is also about ”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of 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research.The the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 is combinedwith their new classes,review classes,research lesson.I create the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3,building three ”cooperati
10、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of the basic procedures,puRing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to be followed in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I conclude that”cooperative learning”classroom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model can enhance student mathematics
11、 achievement,Can foster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and can enhance student awareness of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experiment. A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problems,1will mak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Key Words:curriculum reform;learningstyles;coope
12、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揚州人學碩上論文揚州大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版權使用授權書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本人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在導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經標明引用的內容外,本論文不包含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發表的研究成果。對本 文的研究做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聲明的法律結果由本人 承擔。學位論文作者簽名:簽字日期:站哆年J,月二日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到一蘺瓶姍絡=提W甕湯 躲血斟 名:f/留沁糾 簽字日期:御年f 7月如日 簽字日期:年 月 日 (本頁為學位論文末頁。如論文為密件可不授權,但論文原創必須聲
13、明。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1引言現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新 課標"【l】正是順應這一要求指出:“課改重點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教學 模式的轉變,它關系到我們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因為教育必須著眼 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提升,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 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獨特需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教師必須給學生留有自主、探究的思維和空間。"新課程強調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 變以往單一的、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倡導構建具有“
14、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學習方 式,2001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 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基礎教育章程改革綱要 【2】也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 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 作的能力。合作學習作為實現自主、探究的載體,倍受老師們的青睞。在實際教學中,教 師如何盡快轉換角色,改變沉悶呆板的教學模式,更科學、更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 習,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合作學習方式和自主學習方式
15、的 研究尚缺乏深入的探究,期待進一步的突破。1.1背景我們的教育正處于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的信息化社會中,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教學手段 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教育對象的發展性,在新形勢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實現育人目 標,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隨著學習環境和手段的不斷更新,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 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器”,他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和信息,傳統的“以 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著明顯的缺點:(1以“教”為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 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很難得到充分的發揮。表現在:在傳統教育模式下,中國 的學生在奧林匹克
16、競賽中,成績非常優異,而在諾貝爾獎上,卻是零。課堂上教師常常忽【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4【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基礎教育課程綱要(試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8揚州人學碩士論文 4一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敢放手讓學生去“學”,總認為自己“教”得越多,學 生就學得越好,因而常出現“滿堂灌”的現象;教學進程大多是按照教師預先設計的步驟 展開,很少給學生以獨立思考和相互討論的空間,學生學到的是孤立的、機械的知識,很 難深刻領會和靈活運用,完成任務大多依靠模仿,缺少主動探索的過程。 (2傳統教學 模式中,所有學生往往被置于相
17、同的教學要求和相同的教學起點之中,是一種無個性的學 習。表現在課堂上,就是經常出現無論學生會與不會,都必須讀相同的教材、聽相同的講 授,缺少個性化的學習,結果常出現“好的吃不飽,差的吃不了”的現象,嚴重影響學習 的積極性。 (3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表現為知識的孤立接受者,學生與學生之間或 學生與教師之間雙向互動交流的時間很少,因而學習上很難得到同伴或教師的及時幫助。 學生的學習大多“各自為陣”,常常造成懂的很快做完了,無事可干,不懂的或因某一步 “卡殼”的只能被迫停下等待老師續講。這不僅導致教學效率低下,而且對學生健康情感 的形成和合作意識的培養也極為不利【3】。在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如
18、何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改變傳統教學中的被動 接受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己成為 當前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我們對高中數學課中的“合作學習”的 研究,其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的能力、與人合作的 能力及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 【4】。1.2已有研究綜述及問題分析合作作為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自從人類產生便隨之出現。合作學習是一種 古老的教育觀念和實踐。遠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在教育實踐中就非常 重視合作并把這種方法運用在教育教學情境中
19、,他強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合作,例如, 在他所編撰的儒家經典著作學記中提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相觀而善謂 之摩。在反映他教育思想的著作論語中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有關合作學【3】楊捷。從“中心”到一對話”:現代西方師生觀的轉向J.寧波大學學報:教科版,2007,I【4】梁吳。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應片j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14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5j靳玉樂:合作學習,I四11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頁.16任鐘印選編: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24頁.揚州人學碩上論文 6一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
20、932年就提出了“小先生制”71的構想,并將之付諸實踐.著名特級 教師李庚楠老師于20世紀80年代所創立的“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采用個人學習、 小組學習和全班學習三結合的教學形式,這些理論和實踐都包含有合作學習的理念。我國自90年代初期起,開始探討合作學習。從浙江杭州大學教育系的合作學習小組 教學實驗,到90年代中期山東教育科學研究所開展的合作教學研究與實驗【8】,以及近 年來主體性教育實驗對小組合作的探討,這一系列的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活動推動了 合作學習在我國的發展。通過這些研究,合作學習的價值逐漸被教育系統內部成員所認可, 不少學生從中受益,教師們在實踐中也開發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實
21、施策略。與此同時,一些 突出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對合作學習的適用條件沒有清晰的界定。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習者,不同學科的 學習規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學條件下,合作學習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我們 需要研究合作學習適于解決何種學習任務。其次,對不同特點的學生、不同的學科,甚至 是同一學科的不同學習階段,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也不可能干篇一律,我們必須開發多樣 化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以適宜不同的學習情境。教師要注意不能只重形式,要加強方法的研究,搞好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據教材的 特點選用科學的教學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要研究新授 課應采取什
22、么樣的合作形式,復習課應采用什么樣的合作模式,針對性地選用合作學習的 教學模式。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以下多種因素:合作前的準備,時間的設定,內容的選擇, 合作的方式,環境條件,課堂紀律的保障,過程的監控、指導,成果的反饋和評估,安全 事項等。只有選擇科學的合作學習模式,考慮周全,安排妥當,才能使合作學習這種教學 模式發揮出更大的優勢。1.3本研究擬解決的問題目前,高中數學課堂合作現狀如何是本研究要弄清的第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我 們通過調查問卷,獲得詳實的數據。然后,通過訪談等方式對其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前 面的研究結果,就高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模式提出自己的建議。【71倪守建,陶行知/J、先生
23、制中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其當代意蘊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7,04【81曾慶可,數學教學中應倡導合作學習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 概括起來,本文針對以下三個問題進行研究:(1高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現狀;(2探索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高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模式;(3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研究。1.4本研究意義 7一(1有利于了解本地區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2有利于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在傳統集體教學師生單維交流中教師壟斷了整 個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發 揮。(3有利
24、于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培 養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間試行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觀教學的民主。揚州人學碩十論文 2研究的方法設計與實施下。 8一圍繞本研究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設計相應的研究方法,具體的方法與實施的過程如 2.1文獻研究法合作學習是新課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課程標準對其內容與要求都有一定的說 明,本文在分析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結合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及相關中外著作、期刊雜志 的研究,對合作學習的定義等內容做了一些研究與思考。2.2案例研究法本文提供了根據合作學習的主要要素設計并描述了一些真實的案例,第一,案例分析 以個案的收集作為實際出發點.
25、第二,案例分析也為我們深入開展數學教育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思路,通過不同案例的描述旨在體現出有合作學習觀的教師的處理方法,從而說明如 何進行有效合作學習.2.3調查研究的方法本調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高中生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現狀,從中發現問題。具體研 究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對課堂合作學習的看法;(2學生對課堂合作學習的態度;(3課堂合作學習實際效果;(4課堂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問卷的編制參考了數學學>-j過程中的心理模型建構研究(汪航,2004qb的問卷, 調查問卷包括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兩部分,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設置了相關問題.(1對象的確定與樣本的選取對象:由于剛進入高中學習的學
26、生尚未完全適應高中的數學學習,所以在調查時學生 主要以高二、高三的學生為主作為研究對象,教師為全體數學教師。樣本:筆者選取了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數學組教師55人,高二、高三學生330人。 (2問卷調查的實施為解除被調查者的顧慮,在指導語中強調“這份問卷調查表是想了解同學們的一些基 本情況和想法,為我們的課題研究做參考資料。這份問卷不是考試評定,不對你個人做任 何評分,也不會留給你的老師和學校,你可以不用填寫你的姓名。請你根據你的真實情況, 認真答題。謝謝合作”,然后簡單介紹答題的方法,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施測,整個測驗時 間用時大約為20分鐘,學生感到時間充裕。2.4訪談深入了解高中數學課堂學生的學
27、習方式,新課程的實施情況及其影響因素,了解教師 對新課程的適應性情況及駕馭情況。在進行調查問卷的同時,不時抽取教師進行訪談,以便更好的了解新課程的實施情況。 在實施過程中,盡量選擇有教學經驗的名師,便于獲取定性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揚州人學碩士論文3研究的理論基礎3.1合作學習的內涵及教學模式3,1.I合作學習的內涵lO合作學習從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迄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但由于合作學 習在不同國家的實踐各不相同,各個國家對合作學習的闡釋也不盡相同,莫衷一是,眾說 紛紜。如蘇聯稱“合作學習"為“合作的教育學習",歐美國家稱之為“合作授課”,我國 有時則稱之為“合作教學
28、”等。國內外合作學習的研究者和教育專家給出的定義不盡相同, 但是,他們的定義都揭示了許多共性的東西,這對于我們理解合作學習的內涵、特征以及 活動取向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上定義中歸納出合作學習的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 幾方面:(1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2合作學習是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3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預設的教學活動;(4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和獎勵依據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是一種按照小組總體成績來 進行獎勵的教學策略;(5合作學習仍是一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各個動態因 素,包括教師與
29、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校內部各因素與社區、 家長等與教學有關的各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互賴來協調、促進學習群體中的個體成員的全 面發展,以期達到預先調制的、共同的教學目標,并以學習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標準的一 種教學理論和策略1101。本文中的合作學習主要指課堂中的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在教學上體現出以下的觀念特點:(1互動觀:由于合作學習中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因 而這種互動觀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與傳統教學大不相同,它不再局限于師生之間的互動,而f1o】靳玉樂.探究教學論(M.兩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
30、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是將教學互動推至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2目標觀:合作學習在教學目標上,注重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學在認知、情感和 技能目標上的均衡達成。(3N生觀:合作學習認為,師生角色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當是動態的,根據教學情境 的變化而變化,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原有“權威一服從”關系逐步轉變成了 “指導一參與”的關系。(4形式觀:合作學習認為,教學應當兼顧教學的個體性和集體性特征,應當把個別化 與人際互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5情境觀:合作學習將合作、競爭和個體行為融為一體,并進行優化組合利用,符合 教學規律和時代需求,是對傳統教學的“單一競爭”情境的一大變革。(6評
31、價觀: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追求的一種境界, 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 轉向大家合作達標。“教學模式(Model ofTeaching-詞最初是由美國學者喬伊斯(B.Joyce和韋爾(M.We i1提出的,他們于1972年出版了教學模式書。提出教學模式是“試圖系統地探討 教育目的、教學策略、課程設計和教材,以及社會和心理理論之間的相互影響的,可以使 教師行為模式化的各種可推廠的類型”的定義,同時該書還系統地介紹了23種流行教學 模式,并用較為規范的形式進行分類和闡述,將教學模式分為四大類:社會相互作用模式; 信息處理
32、模式;個人發展模式;行為主義模式。近年來,我國的學者、一線教師也都紛紛 專門撰文介紹和研究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己成為當前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但對于教學模 式的定義,國內外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國外較有影響的是喬伊斯和韋爾的定義。 國內大致有四種看法:從教學方法的角度定義;從教學結構的范疇定義;認為教學模式是 “小型教學論”;從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角度定義。上述定義雖在某些側面反映了教學模式 的本質,但都有所欠缺。我們認為,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根據一定的 教學目標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結構及其教學策略體系,包括教學過程中諸要素的組合方式, 教學程序及其相應的策略。"【ll】本
33、文借鑒這個定義,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 聯系的產物,它以結合具體的課堂實踐的簡化形式表述一種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便于教 【11】李果民.中學數學教學建模(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2揚州人學碩上論文 12-一師掌握,并能應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同時,它是將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課堂 手段等融為一體的綜合體系,可以使教師明確教學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么做、后 怎么做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幫助教師預見教學活動所預期的效果,把比較抽象的理論化為 具體的操作策略。可見教學模式上聯理論,下聯教學實踐,是理論與實踐的中介。教學模式的出現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脫節的現象,
34、學習、運用和建 構教學模式既能豐富、發展教育理論,又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 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 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 的。"新課標同時要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 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 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
35、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與合作者。”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探求和建構者,而這種建構又與教師 和同伴的幫助是分不開的。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其他同學是獲取知識和提高技能、 發展能力的幫助者、促進者,通過共同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交流互補,最大限度地 實現每個學生的最大發展區。3.2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從國內外有關合作學習的研究文獻來看,合作學習能迅速成為當代深受世界上許多國 家普遍關注和歡迎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絕非偶然。合作學習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 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有著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有鑒于此,本文擬就合作學習的理論基 礎作一簡要的分析
36、,以期對大家深刻理解合作學習的內涵,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施效率有所 裨益。總而言之,合作學習主要奠基于社會學與心理學等學科之上,其理論基礎涉及以下 幾個方面的內容:關于社會互賴理論(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格式 塔學派的創始人考夫卡(KaVa,K.曾經指出:群體是成員之間的互賴性可以變化的動力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整體。考夫卡的同事勒溫(Lewin,K.對上述觀點進行了闡發:第一,群體的本質就是導 致群體成為一個“動力整體”的成員之間的互賴(這種互賴通常由共同目標而創設,在這個 動力整體中,任何成員狀態的變化都會引起其
37、他成員狀態的變化。第二,成員之間緊張的 內在狀態能激勵群體達成共同的預期目的【12】。從社會互賴理論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的理論核心可以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述:“當所 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工作時,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為個 人提供了動力,使他們:(1X勉,愿意做任何促進小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組成功; f3X愛,因為人都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達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組員之間的接觸【l 31。”J21JohnSon D W,Johnson R T,HoIubec E J.Circles of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00m(4tIl
38、edM.Edina,MN:Interaetion Book Company.1993.131Johnson D W,Johnson R T,Holubec E 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 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原稱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1996年哥拉斯將自己1979年就倡導的控制理論改稱為選擇理論。哥拉斯指出:“我過去把選擇理論稱為控制理論, 是因為它告訴我們,人的行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控制。我發
39、現選擇理論是一個更好、 更積極和更完美的名稱。”1141Et了此看出,選擇理論與控制理論是同一種理論。哥拉斯指出:“控制論是建立在這樣的事實基礎上的,即我們是被內在動力所推動的, 是被我們的各種需要所驅使的。這些需要如同我們的胳膊和腿之連于我們的生動性結構一 樣,也建立于我們的生物性結構之上。我們一出生,就必須去奮斗。我們為生存,為獲得 一些愛、一些力、一些樂趣和自由,我們只有靠爭取,別無選擇。這些需要,我們經常能 滿足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我們控制自己生活的效力能達到什么程度【l 51。”哥拉斯認為:“我 們都被潛伏于基因中的四種心理需要所驅動,它們是:歸屬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 需要和快樂
40、的需要。與我們必須靠食物和住所來生存一樣,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些需要。滿 足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需要都會使人感到愉快。實際上,快樂的生物目的就是告訴我們一種 需要得到了滿足。痛苦則告訴我們目前我們的所作所為無法滿足我們非常想滿足的那種需 要。我們之所以苦惱,原因就是我們無法找到怎樣才能滿足這些需要,如果這種失敗的痛 苦持續不斷,幾乎可以肯定地說,約翰(實際上是指學生兩年內就會離開學校。”161他 還指出,雖然今天的學校教育過于壓抑,不夠愉快,但這不是問題的焦點。學生懂得在一 個群體情境中不可能讓他們自行其是,需要遵循規則和紀律。另一方面,如果有了歸屬感 和影響力,愉快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問題就集中到
41、了歸屬的需要和影響力的需要。 總之,選擇理論是一種需要滿足理論,它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重要場所。學 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歸屬等。按照選擇理論,不愛學習的學生, 絕大多數不是“腦子笨”(硬件問題,而是他“不愿學習”(軟件問題。只有創造條件,滿 足學生對歸屬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們才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的,才會愿意學習,才有可 能取得學業成功。許多學生正是因為在課堂上得不到認可、接納和表現出對別人的影響力, 才轉向課外活動、校外小團體等尋求滿足自己需要的機會。可以說,“只有愿意學,才能學 得好”是選擇理論最為通俗的一種表述。115GlasserW.RealityTherap
42、y:ANewApproachtoPsychiatry EM3.NewYork:HarperandRow,1965.910. Glasser W.Reality Therapy:A New Approach to Psychiatry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5.910.張永豐: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教學工學(classroom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理論認為,影響課堂學習質量及社會心 理氣氛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任務結構(task structure、獎勵結構(reward structure和權威 結構(authority st
43、ructure。斯萊文博士認為:“課堂教學工藝學可以描述為三個要素:任務 結構、獎勵結構和權威結構的統一體。”具體言之,任務結構包括:(1教學方式方法,如 講解、提問、課堂討論、作業練習、實驗操作等;(2教學組織形式,如全班教學、分組教 學或個人自學。在分組教學中,又有同質分組和異質分組之別。合作學習在任務結構方面 利用小組合作,異質性小組團體,采用各種不同方式的學習活動來進行學習。獎勵結構一方面是指運用何種方式來強化學習行為的結果,它涉及:(1獎勵類型,如 分數、表揚或物質性鼓勵;(2獎勵頻數,如獎勵間隔時間的長短、獎勵數量的多少等;(3 獎勵的可接受性,如直接獎勵或間接獎勵;(3獎勵的對象
44、,如面向全班、小組或個人。另 一方面,獎勵結構是指人際間獎勵的互賴性。合作學習是合作的獎勵結構,因為一個學生 的成功同時可以幫助別人成功,合作學習利用這一正性(positive的互賴關系來激發和維 持學習活動。權威結構主要是指在課堂這一社會系統中,教師或學生控制教學活動的程度。任何社 會都必須有社會控制,這樣才能維持社會秩序并滿足社會需要,課堂這一社會系統也是如 此。在課堂中,控制可能由教師個人、學校行政人員,其他成人,學生自己,同伴團體、 班長等來承擔。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通常是由教師個人以獎懲和分數來控制學生的學習 及各種行為表現的。學生的努力和用功只是為了避免教師的處罰并為自己贏得某種利
45、益, 這是無法滿足開放社會要求的,也無法使學生真正地張揚個性,獲得最佳發展。合作學習 則不同,它要求學生利用自己的內在動機及同伴的激勵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去努力進行學 習,最大程度地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從表面上看,合作學習似乎只是改變了課堂內的社會群體結構,但在實際上,課堂上 的任務結構、獎勵結構和權威結構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值得注意的。在以上三種 課堂結構中,合作學習首先將任務結構中的教學方式方法從傳統意義上師生之間的單向交 流或雙向交流,拓展為各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多向交流。其次,合作學習還將分組教學作 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確定下來,分組的觀念一改以往能力分組中所強調的同質性,而是 主張將
46、小組成員按學業成績、能力水平、個性特征、性別比例、家庭社會背景等因素進行 合理搭配,形成一個微型的合作性異質學習團體。在獎勵結構中,合作學習把以往表面上揚州人學碩上論文 16面向全體學生,實際上卻鼓勵人際競爭的獎勵形式改變為面向小組全體成員的合作性獎 勵。在權威結構中,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學生自我控制活動為主,教師指導協助為輔,用約 翰遜的話來講,就是“從旁指導”(a guide On the side。【l 7】總之,在合作學習的各種具體方式中,改變最為突出的主要是獎勵結構。研究業已證 明,獎勵結構是合作教學賴以提高學業成績的最為關鍵的因素。斯萊文曾經指出:獎勵結 構所具備的功能是合作教學的特色
47、所在。動機理論(motivational theory主要研究學生活動的獎勵或目標結構。道奇 (Deutsch,M.,1949曾界定了三種目標結構:合作性結構、競爭性結構和個體性結構。從 動機主義者的觀點來看,“合作性目標結構(與競爭性相反創設了一種只有通過小組成功, 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因此,要達到他們個人的目標,小組成員必須幫助他 們的成員做任何有助于小組成功的事,而且,或許更為重要的就是要鼓勵同伴們去盡最大 的努力”。B8動機主義者在批評傳統課堂組織形式時指出,課堂中的競爭性評分和非正式獎勵制度 導致了學業努力相對立的同伴規范。由于一個學生的成功會削弱其他學生成功的可能性,
48、學生們就可能形成這樣一種規范(norms,即誰得高分就是為了“出風頭”,或者是想成為 老師的“寵兒”。“競爭性的計分標準造成一種同伴常模,這種常模不利于調動學生努力學習 的動機”。【19】另外,這種阻礙和限制工作的規范在工業上也是人人皆知的。如工作中的峋陜 手”就會受到其工作同伴的諷刺和排斥。然而,當學生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一起活動時, 在合作性獎勵結構下,他們學習的努力有助于同學的成功。學生們在學習上會因此而相互 鼓勵,強化彼此在學業上的努力,并且能形成有利于學業成績的規范。約翰遜等人認為, 學習動機是借助于人際交往過程產生的,其本質體現了一種人際相互作用建立起的積極的 彼此依賴關系。激發
49、動機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一種“利益共同體”的關系。 這種共同體可以通過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分工、學習資源共享、角色分配與扮演、 團體獎勵和認可來建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休戚相關”“榮辱與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關系是動機激發的一個重要標志。【17】Johnson D W,Johnson R T,Holubec E 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 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張水睪: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與動機論有些聯系的另一
50、種觀點認為,合作學習對于學習成績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 以社會凝聚力(social cohesiveness為媒介的。實質上,學生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是因為 他們相互關心并希望彼此都獲得成功。這種觀點與動機觀的相近之處就是它強調從動機而 不是從認知上解釋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動機理論家們認為,學生們幫助小組同伴是由于他們自身的利益要求這樣做。相反, 社會凝聚力理論家們則認為,學生們幫助小組同伴學習是由于他們關心集體。社會凝聚力 觀點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突出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活動,以及小組活動過程之中和之后的 小組自我評價活動。社會凝聚力理論家傾向于不接受動機理論家視為根本的小組獎勵和個 體責任,他們認
51、為,“如果學習任務是挑戰性和有趣味的,如果學生具備充分的小組過程技 能,那么學生們就會于集體工作過程本身體驗到高度的獎賞性一永遠不要對小組成果中的 個人貢獻進行評分或評價。,【201沙倫與阿朗遜(Sharan,R.,&Aronson,E.等人的研究就主要 是以社會凝聚力理論為依據的,他們在其創設的合作教學方式中,學生都承擔著一定的角 色。在阿朗遜的“切塊拼接法”中,將4或5個課題分配給小組成員,學生們分別學習一個 課題的材料,他們在“專家組”中與其他小組學習同一課題的學生開會交流信息,然后再回 到各自的小組中去輪流講解所學的課題;在沙倫的“小組調查法”中,各小組承擔全班學習 的某一單元
52、內的各個課題,然后在小組內再進一步將課題分解為各項子課題。學生們共同 探討某一課題,最后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向全班介紹。“切塊拼接法”和“小組調查法”都要求 將學習任務專門化(task specialization,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小組中創造一種相互依賴 性。在約翰遜兄弟的方法中,這種相互依存性是通過讓學生們擔任“檢查員”“記錄員”“觀察 員”等不同角色來實現的。約翰遜兄弟的研究似乎對動機主義和社會凝聚力的觀點都持贊成 態度。凝聚力理論家們認為,小組建設、小組評議及任務的專門化,不但可以使小組的成員 協調工作,而且還使全班作為一個整體發揮整體功能。每個人不管其能力大小,都能給小 組任務及全班任
53、務的完成作出獨特的貢獻。揚州人學碩=論文4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現狀4.1對教師的調查18盡管對教學過程中誰是主體的問題有多種看法(教師主體、學生主體、教師學生雙主 體,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教師是教學設計的主體,教學工作到底怎么開展,取決于教師本 身的知識、水平和理念。不少教學研究指出,教師的教學策略和行為可以說明他所持有的 相關的理念,反映一定的時代特征。要研究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首先必須關注的 是教師對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解和認識。因此我們對教師進行了以問卷調查為主,結合個別 訪談了解原因的調查。(一調查目標本調查擬了解以下兩方面問題:中學數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的一般態度、特征、過程及指導的認識是什
54、么?中學數學教師對同事合作的理解如何?(二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對部分題目結合個別訪談和課堂觀察了解進一步的原 因。(-調查對象為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的數學教師55人。教齡,平均教齡8年,可以比 較好的反映高中數學教師的實際狀況。(四研究工具問卷的編制調查閱有關文獻,并在筆者所在學校的數學教Ni(6人中進行了訪談,編 Nf口-J卷問題25個,全部為單項選擇題;內容分為合作態度(6題、合作特征,(5題、合作 過程(7題、合作指導(4題、同事合作(3題等五個方面;問題參考了數學學習過程中 的心理模型建構研究(汪航,2004qb的問卷,問卷開始部分向教師說明調查結果僅作個 人研究之用,不作為任何評價
55、依據,嚴格保密,不記姓名,便于教師答題。整理后的問卷 樣卷參見附錄一。(五數據分析所有數據用excel進行處理通過對問卷和教師個案研究結果的分析,我們 發現: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比較喜愛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進行授課;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 的認識與國內外的有關研究也相符。表4-1數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的一般態度(n=55 19_一項目 金佳奎廑(亙坌出212345選筮奎萎調控.注:1為絕對反對:2為反對:3為說不清楚:4為贊成:5為極為贊成(下同調查表明有52.8%的教師認為學習中互動強度往往和學習效果成正比,因而絕大多數 教師(74.4%在平時教學中愛用小組合作形式,也有部分教師不傾向于選擇這一方式。這
56、可 能是因為有一部分教師(27.2%認為合作交流費時、控制困難,效果很難保證,同時也有大 多數教IiTJ(74.5%認為合作學習中最大的困難是時間不夠,自己講比較容易調控。這既可以 看作是使用合作學習后的教學體會,又可以看到教師主講的觀念仍然比較濃。這幾個問題 的回答有些不一致,后續訪談可知教師愛用合作學習方式不等于就用,主要是公開課、評 比課時用的較多。但我們也可以發現兩點:(a有近半數教IJi:i(49.2%認為教數學概念等內容 時小組討論有作用;(b有61.9%的教師認識到學生的建構性活動并不等于在任務上多花時 間。這些可以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生對知識產生過程的把握,注重學生對
57、數 學知識的真正理解,而不是無限制的增大練習量。調查表明數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特征的認識比較一致。具體表現為:絕大多數教師(90.9% 認為合作學習需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同伴,同伴的工作有助于自己;合作學習 中面對面的互動非常重要,但這一點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據在學校進行問卷調查的情況 看,目前我國中學生的課桌仍是雙座位,上課的座位仍然是傳統式,不便于學生面對面的交 流,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程度并不很深。在隨后的訪談中了解到教師之所以這樣選擇,有這 樣幾點考慮:(1高考競爭的壓力。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學一般都有具體的高考指標,為了完揚州人學碩上論文 表4.2數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特征的認識(n-55
58、20_一同伴,同伴的工作有助于自己受:金往:眭!組的盛雖應這擔過丞堊接近 Q 筮:魚 lQ:窆 壘Q 5:量注:1為絕對反對;2為反對;3為說不清楚;4為贊成;5為極為贊成(下同成指標,教師常常把目光集中在“目標范圍內”的學生身上,水平相近的學生在一起便于 組織教學(確定授課起點、容量,便于開展討論;(2對差生的偏見;(3學生、家長對座位 的關注,一個通常的想法是和成績好的同學同座,可以促進學習,因而實際工作中學生的 座位比較難于調整。另外從學生問卷的結果看,老師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可能存在偏差。表4.3數學教師對合作學習過程的認識(n=5522:毯在圣逯吐魏準備蛭工當丞鰒堂生佳些 Q 2:32:3壹2:21魚:2注:l為絕對反對;2為反對:3為說不清楚:4為贊成;5為極為贊成(下同調查表明數學教師對合作學習的過程有較清楚的認識,其程度要好于對合作學習特征 的認識。近半數教師(49.1%認為在合作交流前有一個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在交流互動前 最好先考慮成熟,說明數學教師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開課怎么講數學試卷
- 心肌梗賽培訓課件
- 廣東8年級下冊數學試卷
- 高中二輪復習數學試卷
- 離職訪談培訓課件模板
- 東海縣新高一數學試卷
- 德州初中中考數學試卷
- 高職高考15年數學試卷
- 肉毒素課件論文范文
- 2025年04月浙江縉云縣衛生健康系統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人員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LY/T 1184-1995橡膠木鋸材
- GB/T 30649-2014聲屏障用橡膠件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彈簧鋼絲
- GB 7000.1-2015燈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與試驗
- 4M變更控制程序
- 重危患者護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 銅桿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 北京通州玉橋中學小升初分班考試數學
- GB3956-97電纜的導體
- 外墻石材維修施工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