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學期古詩閱讀難點知識習題_第1頁
五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學期古詩閱讀難點知識習題_第2頁
五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學期古詩閱讀難點知識習題_第3頁
五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學期古詩閱讀難點知識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北師大語文下學期古詩閱讀難點知識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外古詩閱讀。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注釋)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即折楊柳笛曲。1朗讀第二句詩,你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哪一個字或詞,為什么?()A.我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洛城”。“洛城”代指家鄉,體現出作者感觸之深,思鄉之切。B.我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滿”字。“滿”是遍布的意思,這是作者主觀感覺的夸張,體現出作者的感觸之深,思鄉之切。C.我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散”字。仿佛整個洛陽城都能聽到曲聲,體現出作者的感觸之深,思鄉之切。2本詩的關鍵詞是()。A.玉笛&#

2、160;B.春風 C.折柳 D.此夜3“此夜曲中聞折柳”中的“聞折柳”是什么意思?_4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暗飛聲”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為何人所吹、從何處而來的意思,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滿”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C.此詩著重在以詩人的感情變化來表現吹笛人技藝的高超,烘托玉笛聲的藝術魅力。D.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詩人聞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鄉之切。2. 按要求完成練習。游子吟慈母手中線,_。臨行密密縫,_。誰言寸草心,_。1把詩句補充完整。2這首詩的作者是_代的_。這是一首歌頌

3、_的古詩。3詩的后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A.比喻 B.夸張 C.擬人4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情景?_3. 閱讀下面蘇軾的詞作,完成練習。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注釋)羽扇綸(un)巾:儒者的裝束,形容周瑜有儒將風度。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綸巾,佩有青絲帶的頭巾。檣櫓(qián l):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

4、。酹(lèi):古人將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1這首詞中講到的人物是_,從“_”等詞語可以看出來。他在這首詞中的形象是_。2這首詞中提到的歷史事件是_。3詞中的這一人物是古典名著_中的重要形象,他的身份是_。4. 拓展閱讀。冬夜讀書示子聿宋 陸游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注釋)示:訓示、指示。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學問:指讀書學習,就是學習的意思。遺:保留,存留。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一點保留,不遺余力、竭盡全力。少壯:青少年時代。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始:才。紙:書本。終:到底,畢竟。覺:覺得。淺:膚淺,淺薄,有限的。絕知

5、:深入、透徹的理解。行:實踐。躬行:親身實踐。1借助注釋說說這首詩的意思。_2這首詩給你什么啟示?_5.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四時田園雜興(xng  xìng)(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_,_。1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把詩句補充完整。2聯系詩句解釋下面詞語。績麻:_   當家:_3詩中描寫了兒童學種瓜的場景,下面對這一描寫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表明農家孩子從小便熱愛勞動。B.表現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表達詩人對勞動者的贊美。C.表現農村生活太過辛苦,連孩子們也在幫大人們勞動。6. 課內精彩閱讀。題臨

6、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由這首詩的題目,我了解到的信息是_。2前兩句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_3詩中的“熏”可以換成“吹”嗎?為什么?_4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西湖歌舞幾時休?”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醉心尋歡作樂的譴責之情。(_)(2)“游人”是指在杭州旅游的人。(_)(3)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簡直把臨時居住的杭州當作故都汴州,表達了作者的憤怒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_)7.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村晚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陂:_

7、    (2)寒漪:_(3)腔:_     (4)信口:_2“山銜落日浸寒漪”中的“銜”字富有表現力,請作簡要賞析。_3“牧童歸去橫牛背”中的“橫”字寫出了牧童的什么特點?_4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_5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說說這首詩的表現手法。_8. 閱讀理解,回答問題。 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掘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幾鋤豆溪東,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錄蓮蓬。1這首詞描寫了_。2詞中寫到的人物分別在干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怎樣的思想感情?  _9. 課內閱讀

8、,回答問題。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1詩中“綠”字用得好,說說好在哪里。_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10.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1“三萬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是_。這里的“三萬里”和“五千仞”都是虛指,分別形容很_和很_。2“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運用了()的修辭方法。A.比喻 B.夸張 C.擬人 D.對比3對前兩句詩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這兩句詩意境闊大深沉,對仗十分工整。B.山

9、本來是不動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偉,而且富有生氣。C.詩中極力描寫河山的奇偉壯麗,是為了突出祖國的可愛,表明朝廷收復失地的決心。D.這樣的大好河山,卻陷于敵手,更加使人感到無比憤慨。4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_11. 閱讀。夢想的力量每人的內心深處,都蘊藏著神奇的火花。它會點燃夢想的火,那自信自強的力量。自從人類之初,就使不同種族的人們團結一心。你有高遠的意志,你有執著的精神,命運,就握在你自己手中。所有的孩子們啊!當你們踏上這個星球,夢想就帶給你們希望和激勵。所有的日子,所有的生命,都有不平凡的魅力。所有的人們,都會有不平凡的壯舉。看圣火生生不息,夢想的力量在會

10、聚,我們應該煥發火一樣的生機,世界將其最珍貴的無私賜予,使我們超然于蕓蕓萬物,更有夢想的力量使我們會聚在這里。我們應該煥發火一樣的生機,世界因希望與和平而和諧統一。我們祈禱它永遠這樣美麗,夢想的力量使我們在這里會聚。我們都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所有的兄弟姐妹啊!或許我此刻才發現,那些可望不可限的夢如今就在手邊。夢想的力量,無形無邊信念,給你征服恐懼的勇氣。不管你身在何方,去摘取屬于自己的明星吧!因為你有夢想的力量!(1)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魅力_。賜于_。(2)夢想的力量有多大?你能從詩歌中找出來嗎?(3)讀了這篇夢想的力量你有什么感受?_12. 經典吟誦。(1)默寫古詩。泊船瓜洲作者_,_。_

11、,_。(2)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意思:   。思想感情: 。(3)古往今來,梅花一直是高潔的象征,它不慕虛名,傲視嚴寒。為此王安石在梅花中用“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來描繪它。梅花也寄托著游子的鄉愁,“江南幾度梅花發, ”。同樣也成為警醒后人勤奮的良言佳句,“ ,梅花香自苦寒來”。13. 閱讀與理解。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1解釋古詩文中加點的詞。三萬里河:_   摩天:_2用斜線畫出下列詩句的停頓

12、。三  萬  里  河  東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3寫出下列詩句的意思。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_4判斷下列語句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詩句中的“遺民”是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_)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淚盡”一詞字用得很好,寫出作者一次又一次失望的心情。(_)5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的_,詩中描繪黃河、華山的趨勢雄偉,還寫了作者盼望朝廷收復失地卻一次又一次失望。表達作者 _ 的感情。14.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1)這首詩的作者是   代詩人   。這首詩是描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