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8 2012年 魚我所欲也 中考試題匯編 (2012綿陽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6 8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則凡 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 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 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 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 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 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
2、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 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 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 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 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 一項是(A. 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時B. 蹴爾而與之 蹴:踩踏C. 萬鐘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D.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 “ 德 ” ,感恩 7.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 一組是(A.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載已入 而不知人之樂 C. 今為宮
3、室之美為之 D.此之謂失其本心 山巒為晴雪所 洗 其人遂無以對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確的一項是(A. 孟子從 “ 魚 ” 與 “ 熊掌 ” 的選擇聯系到 “ 生 ” 與 “ 義 ” 的選擇,自然通俗B. 孟子認 為, 人們可以忍受別人的羞辱去接 受那些關乎性命的東西,合乎人性C. 孟子通過舉例,告誡那些接受優厚俸祿的 人也應該講求 “ 禮儀 ” ,觀點明確D. 孟子告訴人們,在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 時,應把正義放在首位,發人深思答案:6.C 7.B 8.B(2012年衡陽文言文閱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 義,
4、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 義 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 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避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則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者, 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 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9.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故不為茍得了故患有所不避也10. 請找出與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中 “ 于 ” 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 .成王封伯禽于魯 B .告之于帝C .熟知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
5、乎D .今諸生學于太學11. 翻譯文中畫句子(2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12. 本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 具體來說 是 用 個 比 喻 來 闡 述 的觀點(2分13. 文章闡明了 “ 義 ” 的重要性, 你認為今天還 有堅持 “ 義 ” 的必要嗎?為什么?(2分 (2012·蘭州市(三 閱讀 魚我所欲也 選段, 完成 14-16題(8分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 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4.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
6、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A . 萬鐘于我何加焉 B.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而山不加增 復前行, 欲窮其林 C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D是亦不可以已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 不亦遠乎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譯文:16.簡要概括文段中闡述的觀點(2分14. (3分 D15. (3分先 前(有人寧可死也不愿意接 受, 現在 (有人 為了住宅的華麗 卻接受了 (譯出大意 2分,關鍵字 “ 鄉 ”1分16. (2分人不能為了獲取高官厚祿而舍棄 “ 禮義 ”(2011北京市閱讀 魚我所欲也 (節選 , 完成第 1214題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7、呼爾 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 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 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 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 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 乏者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注】有教材不分段 有教材為 “ 辯 ” 有教材為逗號 有教材為嘆號 有教材為 逗號 有教材為逗號 有教材為 “ 鄉 ” 有教材為冒號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蹴爾而與之 蹴:(2是亦不 可以已乎 已: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呼爾而與之14. “ 此之謂失其本心 ” 中的 “ 此 ”
8、指的是什 么?(用原文回答 (4分【答案】 12. (1 及, 到踐踏 (用腳踢; 踢 (2 停止這里是 “ 止而不為 ” 的意思(放棄;止 13.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沒有禮貌地吆喝 著給他;吆喝著給他14.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向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2011年廣西柳州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甚于生 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
9、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 莫甚于死者,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惠而有不 為也,是故所敏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 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 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刪生,弗得則死呼爾 而與之,行道之人帶受;蹴爾而與之,乞人 不屑也萬鐘則不辯拉史而受之, 萬鐘于我何 加焉?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鄉為身見而不受. 夸為官宣之美為 之;鄉為身死而冪受,夸為妻要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 夸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 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自孟子 ·告子上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10、A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辟:同 “ 避 ” ,躲避B .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喪:喪 失c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蹴:踐 踏D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得到10. 下列甸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 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A .相與步于中庭 B .苛政猛于虎也 c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D .管夷吾舉于 士第卷(非選擇題,共 100分 11.把第 1卷魚我所欲也中劃線的 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何 加焉?(2此之謂失其本心12. 根據 魚我所欲也 的內容填空 (2分孟子認為人之 “ 所欲有甚于生 所惡有 甚于死 ” 他通過
11、的取舍、簞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論證了 “ 義 ” 和 “ 不義 ” 的存在 9. D (得:同 ” 德 “ ,動詞,感激恩德 10. B(于:比,介詞 11. (1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 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 處呢? (5分, ” 萬鐘則加 “ 各 1分, 大意 2分(2這就叫做喪失了本來的思想 (2分, ” 此之謂 “” 本心 “ 各 1分12. 魚與熊掌, 萬鐘 (豐厚的俸祿 (2分, 每空 1分 (2011年廣安市閱讀魚我所欲也和萬事莫貴于義 , 完成 29-32題(15分【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
12、;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 莫甚于死者,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 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耳(選自孟子 ·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 萬事莫貴于義今謂人曰: 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 乎? 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 又曰: 予子天下, 而殺子之身, 子為之乎? 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 以相殺,
13、是貴義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 于義也 ” (選自墨子 【注釋】予:給,送子:你,代詞履:鞋子 一言:一句話,即關系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 句話29.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非獨賢者 有是心也(3今謂人曰( (3何故(30.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 31. 【甲】 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 具體 來說是用 這個比喻來闡述 的觀點; 【乙】文 論證層層深入,首先論證了帽子鞋子不如手 腳珍貴,其次論證了,然后論證了生命不如 義珍貴,最后強調了 的中心論點(4分 32. 【 甲】 【乙
14、】 兩文都闡明了 “ 義 ” 的重要性, 您認為 “ 義 ” 的內涵是什么?今天還有堅持 的必要嗎?為什么?(3分答案 29. 患:禍患,災難 是:這、這樣 謂:對 說 故:緣故、原因評分說明:每空 1分,共 4分30. (1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 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 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給你天下,卻要你的性命,你愿意 這樣做嗎?評分說明:關鍵詞翻譯正確,語句通順,意 同即可每小題 2分,共 4分31. 舍魚而 取熊掌 舍生取義 天下不如生命 珍貴萬事莫貴于義 (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 可貴評分說明:每空 1分32.“ 義 ” 是正義,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國家 的
15、大義(1分,答到 “ 正義、大義 ” 均可得 1分 任何時候, 我們都應該堅持人民 (國家 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 所以我們應該堅持 (2分(賀州 2011文言文閱讀(12分魚我所欲也 魚,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 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 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 者非獨賢者
16、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 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 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 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 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 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1. 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厲害B .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茍且得到C .萬鐘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D .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得:通 “ 德 ” ,恩惠, 這里是 “ 感激 ”12.與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
17、 這句話中 “ 而 ” 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B .學而不思則罔C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D .朝而往,暮而歸13.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A .作者將魚與熊掌進行對比,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 B.作者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 論證和道理論證證明自己的觀點C .屈原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 終遭奸臣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 悲憤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孟子 舍生取義這一主張D .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 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 “ 生于憂 患,死于安樂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等 答案:11. C (加:益處,
18、好處12. B (原句中的 “ 而 ” 與 B 項中的 “ 而 ” 都是 轉折連詞,但是 A .并列連詞,又,并且; C .順承連詞,來,就; D .表修飾,可不 譯13. A (將生比作魚,將義比作熊掌,是比 喻論證(2009年 安徽省魚我所欲也 (節選 魚, 我所欲也 ; 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 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 茍得也 ; 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 有所不辟 (辟,通 “ 避 ” 下同 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使人 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則
19、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 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 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 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 能勿喪耳過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 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 自古誰無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15.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為茍得也茍 : (3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 如使:(3所惡有甚于死者惡: (4留取丹心照 汗青 汗青:16. 翻譯下列句子 (4分 (1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17. 誦讀下列句子時, 每句至少應有一處 停頓,請用 “/”
20、 把這一處停頓標示出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風 飄絮18. 請摘錄原文申的語句,填寫下表 (5分 體現中心 (或主旨 的句子共同的追求答案:15.(4分 (1茍且 (2假如,假使 (3厭 惡 (4史冊 (各占 1分 16.(4分 (1(如果二者不能夠同時得以, (那 么就 舍棄魚而選取熊牚(2不僅僅賢人有這樣的心 (或:本心 (每句 2分意思對即可 17.(2分 (1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 碎 /風飄絮 (各占 1分 18.(5分 (中心句子各占 2分, 共同追求占 1分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舍生而取 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濱州市 2009
21、山東省 (二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問 題 (10分 (甲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 何加焉 !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 之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鄉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 晏子諫景公景公之時, 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 白之裘, 坐堂側陛晏子入見, 立有間公曰:“ 怪哉 !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 晏子對曰:“ 天不 寒乎 ?” 公笑晏子曰:“ 嬰 (晏子自稱 聞古之賢 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 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22、 !” 公曰:“ 善,寡人聞 命矣 ” 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 (選自晏子春秋 注釋:景公:齊景公霽:雨雪停止, 天放晴堂側陛:堂,朝堂陛,臺階逸:安樂,安閑聞命:齊景公自謙的話,意為聽您的話9.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2分 (1萬鐘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識窮乏 者得我與 得:(3公被狐白之裘被: (4乃令出裘發 粟 裘:10. 翻譯下列句子 (4分 (1此之謂失其本心(2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11. 文段 (甲 中畫線句子強調的是: (2分 12. 文段 (乙 所講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道理 ?(2分 答案:9. 何加:有什么好處 得, 通 “ 德 ” , 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23、 被:同 “ 披 ” ,披 著,穿著裘:皮衣,御寒的衣物10. 這種做法就叫做喪失了天性, 天良及羞惡 之心我聽說古時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飽了卻 想到別人的饑餓11. 有的人 “ 不辯禮義 ” 地貪求 “ 萬鐘 ” ,這就是 失去本心 “ 義 ” 的表現12. 作為君王要以民為本關心百姓的疾苦, 不可高高在上,那樣就會失去民心(赤峰市 2009 內蒙古 (四 閱讀下邊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 21 26題 (16分 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 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 蹴爾而與 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 鐘于我何加焉 !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 窮乏者得我與 ?
24、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 之美為之 ;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 得我而為之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謂失其本 心(孟子魚,我所欲也 乙:公孫儀 1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 魚而獻之公孫儀不受其弟子諫曰:“ 夫子嗜 魚而不受者, 何也 ?” 對曰:“ 夫唯嗜魚, 故不 受也夫即 2受魚, 必有下人 3之色 ; 有下人之 色,將枉于法 ; 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 彼必不能常給我魚, 我又不能自給魚 ; 即無受 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 ” 此 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韓非子 ·外儲說右下 注釋:1公孫儀:春秋時魯穆公的相 2即:假如 3下人:遷就他人21. 解釋加點
25、的詞語 (4分 (1蹴爾而與之 (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3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 (4其弟子諫曰 ( 22. 翻譯句子 (4分 (1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 死(2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 ?23. 甲文 “ 此之謂失其本心 ” 中的 “ 此 ” 指 代什么 ?(2分 24. 乙文中哪句話表達了公孫儀的觀 點 ?(2分 25. 從公孫儀對受魚和枉法關系的分析, 可以看出他有怎樣的品質 ?(2分 26. 概括這兩個語段內容上的相同之處 (2分 答案:(四 閱讀兩個文言語段21.(1用腳踢 (2通 “ 辨 ” , 分辨 (3特別喜 歡 (很愛好 (4他,指公孫儀22.(1一碗飯,一
26、碗湯,得到這些就能 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餓死(2先生喜歡魚卻不接受 (別人送給的 魚,為什么呢 ?23.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或 :鄉為身死 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 乏者得我而為之如用自己的話答出這個意 思也可 24.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25. 公孫儀是個注重防微杜漸 (清醒自 律 ,清正廉明的人26. 兩個語段都是寫在利與義面前如何 抉擇的問題(貴陽市 2009貴州省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 ; 蹴爾而與之, 乞 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 何加焉 !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 ? 鄉為身死而不受,
27、令為宮室之美為 之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鄉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謂失其本心 20. 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 (4分 之 蹴 辯 已21. 翻譯劃線句 “ 此之謂失其本心 ” 這個 句子 (2分 22. 填空:作者用 “ 一簞食, 一豆羹 ” 來進 行論證,這屬于的論證方法文段中著重論述了 “ ” 比 “ ” 更重要, 人應該保有本 心的道理 (3分 23. 請任意寫出文段中具有對比性的一 組句子 (內容 (2分 答案:20、加 . 之,結構助詞,的 蹴, 用腳踢辯, 通 “ 辨 ” , 辨別 已, 停止, 放棄 (4分 21. 這就
28、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 恥之心 (天性、天良 (2分 22. 舉例 義 生 (3分 23.“ 鄉為身死而不受 ” 與 “ 今為宮室之美 為之 ” 對比 ;“ 鄉為身死而不受 ” 與 “ 今為妻妾之奉為 之 ” 對比 ;“ 鄉為身死而不受 ” 與 “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 對比 ;“ 一簞食, 一豆羹 ” 與 “ 萬鐘 ” 對比 (不用原 文,用自己的話敘述也可 (2分 (瀘州市 2009四川省 閱讀下列選文,完成 6 9題魚,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 ;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 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29、故不為 茍得也 ; 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 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則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 由是則生而 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 ; 蹴爾而與之, 乞 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 何加焉 !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 之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
30、者得我而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謂失其本心 (魚 我所欲也 6.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含義 (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2蹴爾而與 之 蹴:(3鄉為身死而不受鄉: (4是亦不可以 已乎 已:7. 下列各組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 一項是 ( (3分 A.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婦拍而嗚之 (口技 B. 此之謂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 馬也 (馬說 C.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至 于負者歌于途 (醉翁亭記D.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此則岳陽樓 之大觀也 (岳陽樓記 8.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則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31、 賢者 能勿喪耳9. 文反復論證了一個什么觀點 ? 主要用 了哪些論證方法 ?(3分 答案:6.(4分 患 禍患, 災難蹴 用腳踢 鄉 通 “ 向 ” ,從前 已 停止 (一詞 1分 7.(3分 C(C項均譯為代詞 “ 的人 ”;A 項分 別為轉折關系連詞、 并列關系連詞 ;B 項分別 譯為 “ 他的 ” 、 “ 恐怕 ”;D 項分別譯為 “ 卻 ” 、 “ 就 ” 8.(6分 (1(3分 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 超過生命的, 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 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 ?(“ 甚于生 ”1分, “ 得 生者 ”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 1分 (2(3分 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 每個人都有
32、, 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 非獨 ”1分, “ 是 心 ”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確 1分 9.(3分 人在 “ 生 ” 與 “ 義 ” 不能兼顧時,應該舍 生取義 (1分 ,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和對比 論證 (答到任意 2點即可, 2分 (慶陽市 2009甘肅省 (一 閱讀魚我所欲也 ,完成 1721題 (15分 魚, 我所欲也 ; 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 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 茍得也 ; 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 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則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使
33、人之所惡莫甚于死 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 由是則生而 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 ; 蹴爾而與之, 乞 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 何加焉 ! 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 之 ;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鄉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謂失其本心 17. 下列加點字解釋相同的兩組是 (4分,每個 2分 ( ( A.
34、弗敢加也萬鐘于我何加焉 B. 故不為 茍得也 為宮室之美為之C. 得之則生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 鄉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E. 宮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18. 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4分 (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2分 (2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我而為之 (2分 19. 孟子提倡的 “ 舍生取義 ” 曾經造就了 一大批仁人志士, 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 我們中小學生要 “ 珍愛生命 ” ,教育部新修改 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 “ 見義 勇為,敢于斗爭 ” 的字樣,對此,你是怎樣 看待的 ?(3分 20. 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列舉了 “ 不食嗟來之食 ” 的事例,
35、請你給本文補充 個論據 (2分 21. 儒家認為 “ 性相近, 習相遠 ” , 即人們 生來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 社會環境與物欲使人的 “ 性 ” 差距變大,有人 變 “ 惡 ” 了閱讀選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 一句和這一觀點相近,并寫下來 (2分 答案:17、 B D18、 (1;(如果這 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寧愿 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 (2過去寧可死 也不肯接受,今天 (有人 為了所認識的貧困 的人感激自己卻去去做接受它19、我們每一個個體,由于身體的、技能的 原因,有著不同的特長與能力,只要為社會 的正義事業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在一 定意義上就是一個好市民我們
36、不能完全贊 同一些人提出的 “ 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 ” 的理念,但這種 “ 反抗 ” 一定要量力而行否 則, 對自己, 可能是身體的損害 ; 對家人, 是 失去親人的悲傷:對國家,則是社會資源的 無謂浪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是在逞匹夫之 勇我們倡導的見義勇為, 應該是 “ 巧為 ” 、 “ 智 為 ”20、朱自清寧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 2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 勿喪耳(2008年河南省閱讀下面兩個語段 , 完成 16 19題 (共 10分 (一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 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 之;鄉為身死而不
37、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選自魚我所欲也 (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 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 吾聞君子當 功以受祿今說景公, 景公未之以行而賜之 廩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 ” 令弟子趣駕, 辭而行(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廩丘:地名養:供養之地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丘:孔子,名丘16.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2分(1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17.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謂失其本心18.文段(一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 證方法?
38、有什么作用?(2分19. 孔子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 之地呢?請用文段(一中的語句回答(2分答案:16. (1 有什么益處 (帶來什么好處 (1分 (2感激(1分17. (1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2分 (2 這就叫做喪失了自己的本性 (2分 18.對比論證法 強調了人不能失去 “ 本心 ” (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 (2分1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 焉! (此之謂失其本心(2008年莆田市閱讀下文,完成 57題(12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39、 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 莫甚于死者, 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 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 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 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 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 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40、謂失其本心 5. 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6分 (1魚,我所欲也(2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 死6. 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成語就源自自文第一 段,這個成語是:(2分7. 簡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闡述的觀點(4分答案:5、魚,是我所喜歡的 一碗飯,一 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 6、舍生取義 7、人為能為了獲取高官厚祿而舍 棄 “ 禮義 ”(2008山東青島市閱讀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 (3小題 魚我所欲也 孟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為茍
41、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 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 莫甚于死者,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 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惡有甚于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 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 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 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 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 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 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 得我而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42、其 本 心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3分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辟:鄉為身死而不受 (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譯文: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 喪耳譯文: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譯文: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譯文:(3簡答題(5分從全文看, 本文先后運用了論證和論證的 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 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 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 請你根據對這個觀 點的認識, 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 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 結合 (3分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 孟子為 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 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 文中選取 (2分a .b.答案:(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茍且 取得, 這里是 “ 茍且偷生 ” 的意思 (缺少 “ 茍且 偷生 ” 不得分禍患,災難; “ 辟 ” 通 “ 避 ” , 躲避 “ 鄉 ” 通 “ 向 ” ,從前停止,放棄天 性, 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產資源采礦權抵押擔保貸款協議模板
- 中式快餐連鎖品牌股東合作協議書
- 重慶實驗外國語2025屆九上化學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安康市名校2024-2025學年九上化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工程概預算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室內軟裝配飾》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工程職業學院《關愛生命做自己的醫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風景園林構成藝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南通市重點中學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糖尿病并發癥治療藥物行業跨境出海項目商業計劃書
- 2025年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版)
- 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測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標準的編寫講課件
- 學堂在線 護理研究方法 期末考試答案
- 2024年個人信用報告(個人簡版)樣本(帶水印-可編輯)
- 16J914-1 公用建筑衛生間
- TSG11-2020 鍋爐安全技術規程
- 曼徹斯特解碼原則+125K-EM4100系列RFID卡解碼源程序分析
- 大面積地面荷載作用附加沉降量計算
- 景陵峪_構造報告_構造地質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