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兩部分。第卷1至5頁,第卷6至12頁。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卷(選擇題共50分)一、(30分)1.下列成語中紅字的字的讀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A.殫精竭慮(dn)相形見絀(chù)怙惡不悛(qun)有恃無恐(shshì)B.潸然淚下(shn) 仗義直言(zhí)斷壁頹垣(yuán)義憤填膺(yng)C.杳無音信(yo)縱橫捭闔(bi)天崩地坼(chè) 稱心如意(chng)D.偃旗息鼓(yn)鋌而走險(tng) 如火如荼(tú)循規蹈矩(j

2、ù)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方框里的字正確的一組是(2分)大家興高烈地談論著知識競賽的情況。驕傲自滿是阻礙進步的腳石。這家商場是一家股制企業。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應該實事求是,恰如其。A.采、拌、份、份B.采、絆、份、分C.彩、絆、分、分D.彩、拌、分、份3.下列句子中,紅字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3分)A.蘆溝橋兩邊的石欄上雕刻著數以百計的石獅,這些石獅在風霜雨雪中已守橋七百多個歲月。B.在今天舉行的決賽中,我國選手有實力染指金牌的項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馬拉松比賽。C.他門門功課在班里名列前茅,還發表了幾首小詩,可見文學造詣很深。D.這家報紙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讀者歡迎,很多報

3、紙都跟著仿效起來。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A.縣里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C.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D.一個好的比喻,或為形似,或為神似,或為形神兼似,總是離不開相似這一根本特點。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語,與句意最貼切的一組是(3分)無錫的梅園,面臨太湖,以梅飾山,以山飾梅,。蘇軾也擅長書法,他取法顏真卿,但能,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代四大家。這本偵破小說,構思新穎,值得一看。電影中有幾處看來是閑筆,實際上卻是之處。A.別具一格

4、、不落窠臼、匠心獨運、獨樹一幟B.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匠心獨運、不落窠臼C.匠心獨運、不落窠臼、獨樹一幟、別具一格D.別具一格、獨樹一幟、不落窠臼、匠心獨運6.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3分)A.耿大媽對兒子說:“大成,見人該問好就問好,該行禮就行禮,別怕人笑話,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座立交橋將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樹木將怎么辦?C.蟬的幼蟲初次出現于地面,需要尋求適當的地方矮樹、籬笆、野草、灌木枝等蛻掉身上的皮。D.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兼備,充滿生機。”7.下列句子在修辭運用上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5、(2分)A.這幾天跟過節一樣熱鬧。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樣貴。C.他的臉色跟紙一樣白。D.這里的老鼠跟貓一樣大。8.兩句話所表達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A.(1)非經批準不能動用流動資金。(2)非得經過批準才能動用流動資金。B.(1)除非你去請,他才會來。(2)除非你去請,他是不會來的。C.(1)這樣的事,我何嘗愿意做?(2)這樣的事,我何嘗不愿意做?D.(1)他缺乏工作經驗,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2)他缺乏工作經驗,難免不出現一些差錯。9.下列句子中,紅字的傳統禮貌稱謂使用正確的一句是(2分)A.這是您家母托我買的,您直接交給她老人家就行了。B.令嬡這次在兒童畫展上獲獎,多虧您悉心指導,

6、我們全家都很感謝您。C.我們家家教很嚴,令尊常常告誡我們,到社會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畫的馬維妙維肖、栩栩如生。10.下面作品、作家、國別(或朝代)對應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A.西游記吳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國B.鏡花緣李汝珍明代;湯姆·索亞歷險記馬克·吐溫美國C.西廂記王實甫元代;唐璜拜倫英國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紅與黑莫泊桑法國11.對下面這首菊花詩分析不確切的一項是(3分)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A.第一句寫叢叢秋菊圍著房舍,仿佛是陶淵明的家。B.第二句表現了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C.三、四兩句

7、由描寫轉入議論,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潔氣質。D.全詩用語平易,沒有刻意求工,卻含意雋永,極富藝術感染力。二、(20分)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題。何子平世居會稽,少有志行,見稱于鄉曲。事母至孝。揚州辟從事史,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人或問曰:“所利無幾,何足為煩?”子平曰:“尊老在東,不辦常得生米,何心獨饗白粲。”每有贈鮮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則不肯受。母本側庶,籍注失實,年未及養,而籍年已滿,便去職歸家。時鎮軍將軍顧覬之為州上綱,謂曰:“尊上年實未八十,親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祿,當啟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黃籍,籍年既至,便應扶侍私庭,何容以實年未滿,茍冒榮利。且歸養之愿,又切微情。

8、”覬之又勸令以母老求縣,子平曰:“實未及養,何假以希祿?”覬之益重之。既歸家,竭身運力,以給供養。末除吳郡海虞令,縣祿唯以養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儉薄,子平曰:“希祿本在養親,不在為己。”問者慚而退。母喪去官,哀毀逾禮,每至哭踴,頓絕方蘇。(宋書·孝義傳)注白粲:白米。籍:戶口冊,即下文的“黃籍”。當時規定,官員父母年滿八十,應解職歸家奉養。12.下列兩句中紅字的字的正確意思與讀音是(2分)揚州辟從事史。竭身運力,以給供養。A.設立pì給以gi B.設立pì使豐足jC.征召bì使豐足jD.征召bì給以gi13.對“輒貨市粟麥”一句中“

9、貨”、“市”詞義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A.都是“賣出”B.都是“買入”C.買入、賣出D.賣出、買入14.分別比較下列每組句子中紅字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A.兩個“親”字相同,兩個“每”字不同B.兩個“親”字相同,兩個“每”字也相同C.兩個“親”字不同,兩個“每”字相同D.兩個“親”字不同,兩個“每”字也不同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15.州中差有微祿,當啟相留。(2分)A.在州中任職略有少許俸祿,將打開州府大門請你留任。B.在州中任職略有少許俸祿,將稟告上司挽留你。C.州中空缺有俸祿微少的職位,將稟告上司挽留你。D.州中空缺有俸祿微少的職位,將打開州府大門請你留任。16.實未

10、及養,何假以希祿?(3分)A.實際尚未來得及奉養,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祿?B.實際尚未來得及奉養,哪能借助這稀有的俸祿?C.實際尚未到奉養之年,哪能借助這稀有的俸祿?D.實際尚未到奉養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祿?17.對以下兩句話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扶侍私庭;頓絕方蘇A.在家奉養母親;困頓暈倒許久方才蘇醒B.扶助母親理家;困頓暈倒許久方才蘇醒C.扶助母親理家;叩首暈倒許久方才蘇醒D.在家奉養母親;叩首暈倒許久方才蘇醒18.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組是()(3分)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何心獨饗白粲。尊上年實未八十,親故所知。實未及養,何假以希祿?縣祿唯以養母一身,而妻子

11、不犯一毫。希祿本在養親,不在為己。A.B.C.D.19.下列對何子平去職歸家奉養老母一事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由于老母“籍注失實,年未及養”,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職,但他出于“歸養之愿,又切微情”的考慮,堅持歸家。B.子平歸家之后,“竭身運力,以給供養”,認為“希祿本在養親”,堅持“縣祿唯以養母一身”,從而實現了“歸養之愿”。C.子平不愿以老母“實年未滿”而“茍冒榮利”,又不肯“以母老求縣”,歸家養母,竭盡全力,從而深受顧覬之敬重。D.由于老母“籍年已滿”,子平去職歸家;盡管顧覬之希望他在州任職,但他礙于“公家正取信黃籍”,婉言謝絕。第卷(共100分)三.(12分)20.寫出下列各名句

12、的上句或下句(任選三句)。(3分)(1)它山之石,_。(詩·小雅·鶴鳴)(2)工欲善其事,_。(論語·衛靈公)(3)_,勿施于人。(論語·顏淵)(4)_,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5)桃李不言,_。(史記·李將軍列傳)21.根據下面說明,完成后面兩題。(4分)“育人財會職業高中”為及早安排本校畢業生的工作,在報上登了一則啟事,標題是“育人財會職業高中預聘畢業生”。該標題意思表達得不準確。請分別按以下兩項要求對該標題進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啟事的本意,學校全稱不得改動)保留“預聘”一詞,不超過15字。_不用“預聘”一詞,不超過

13、13字。_22.請在下面的橫線上緊接上文再寫一個句子。(5分)要求:另舉一個事例;句式與標有粗體的一句相同。古往今來,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因而在事業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試想,如果沒有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沒有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筆耕不息,哪里會有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_四、(2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題。1990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米切爾·洛林宣布,在2.6億年以前,棲息在美國得克薩斯山區一種外形像蜥蜴的名叫四角龍的爬行動物,確實是哺乳動物的遠古“親戚”,從而填補了進化鏈中從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中缺少的一環。1987年,米切爾·

14、;洛林研究了一塊盤龍類的頭骨化石。隨著研究的深入,化石上的一些細節卻使他困惑不解。因為大多數的盤龍類在腭部有很大的孔,而在較進化的獸孔類身上,這個孔已被封閉,四角龍也有一個腭孔,但已明顯縮小,其直徑僅僅為0.635厘米。此外,盤龍類在頭部背面有一塊很大的骨,用以支持頜骨,在獸孔類中,這塊骨頭已大大縮小了,而四角龍的這塊骨要較獸孔類大,又較盤龍類稍小。更為重要的是,四角龍的頭角上有個骨架,穿越顳孔的咀嚼肌像獸孔類那樣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盤龍類那樣由肌腱相接。這些發現使洛林相信,四角龍是盤龍類和獸孔類之間的一個過渡類型。他又把從12塊盤龍類和獸孔類動物化石中獲得的信息輸入電腦(包括腭孔、顳孔形狀,

15、頭顱骨形狀,牙齒數量和著生位置等),然后由電腦判斷出兩者之間的聯系。結果表明,在進化樹上,通向獸孔類一邊的第一個分叉就是四角龍。23.文中“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指代的是(2分)A.四角龍的頭角B.頭角上的骨架C.被穿越的顳孔D.穿越顳孔的肌肉24.文中“兩者之間的聯系”指的是(3分)A.由盤龍類、獸孔類化石中分析出的相關狀況B.從盤龍類、獸孔類中發現的動物進化規律C.腭孔、顳孔、顱骨的形狀,牙齒的數量以及著生位置D.四角龍與盤龍類、獸孔類之間的區別和變化25.下列幾種說法中,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3分)A.四角龍頭部背面那塊用來支持頜骨的骨頭,比獸孔類的大,但又略小于盤龍類B.對三種古生物

16、進行比較之后發現,大多數盤龍類腭孔大,四角龍的很小,獸孔類的已封閉C.洛林的發現是對四角龍、盤龍類和獸孔類身體各部位的化石進行比較分析和計算的結果D.洛林的研究,證實從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之間存在著過渡類型,填補了進化史中的一項空白26.根據文中所述,在生物進化系統樹上,四角龍出現的位置應該在圖中ABCD哪一處?(2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2730題。我們要了解和評判一個作者,應該知道他那時代對于他那一類作品的意見,這些意見就是后世文藝批評史的材料,而在當時表示一種文藝風氣。一個藝術家總在某些社會條件下創作,也總在某種文藝風氣里創作。這個風氣影響到他對題材、體裁、風格的去取,給予他以機會,同時也限

17、制了他的范圍。就是抗拒這個風氣的人也受到它負面的支配,因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來逃避或矯正他所厭惡的風氣。正像列許登堡所說,模仿有正有負,亦步亦趨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韋也說,盡管一個人要推開自己所處的時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觸,而且接觸得很著實。所以,風氣是創作里的潛勢力,是作品的背景,而從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們閱讀當時人所信奉的理論,看他們對具體作品的褒貶好惡,樹立什么標準,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風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從飛沙、麥浪、波紋里看出了風的姿態。一時期的風氣經過長時期而能保持,沒有根本的變動,那就是傳統。傳統有惰性,不肯變,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變

18、應變,于是產生了一個相反相成的現象。傳統不肯變,因此惰性形成習慣,習慣升為規律,把常然作為當然和必然。傳統不得不變,因此規律、習慣不斷地相機破例,實際上作出種種妥協,來遷就事物的演變。它把規律解釋得寬,可以收容新風氣,免得因對抗而搖動地位。傳統愈悠久,妥協愈悠久,妥協愈多,愈不肯變,變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舊傳統和新風氣破裂而被它破壞。新風氣的代興也常有一個相反相成的現象。它一方面強調自己是嶄新的東西,和不相容的原有傳統立異;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來頭,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個傳統作為淵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滸、儒林外史等白話小說和史記、漢書掛鉤搭線,西方十七、十八世

19、紀批評家也要把新興的長篇散文小說遙承古希臘、羅馬的史詩。這類暴發戶造譜牒或者野孩子認父親的事例,在文學史上常有;它會影響創作,使作品從自然的天真轉而為自覺的有教養、有師承,所以未可忽視。(節自錢鐘書中國詩與中國畫)27.下面文字中紅字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傳統不得不變,因此規律、習慣不斷地相機破例A.把握時機,委曲求全B.順應形勢,改變常規C.等待機會,破除習慣D.因勢利導,不拘一格28.請用文中的詞語,稍加組織,填入空格,不超過20字,注意前后的銜接(4分)文中用“暴發戶造譜牒”、“野孩子認父親”作喻,來說明當時_現象。29.根據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時期的文藝風氣,有哪兩方面的材料?(

20、5分)答:_30.在文藝風氣的同一現象中,常常包含著相反的兩個方面,例如傳統有“不肯變”的一面,又有“不得不變”的一面。文中第一段寫了哪些這樣的現象?(不超過60字)(6分)答:_五、(60分)31.作文以“嘗試”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700字。(60分)199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30分)1.(3分)A 2.(2分)B 3.(3分)D 4.(3分)D 5.(3分)D 6.(3分)C7(2分)B 8.(3分)C 9.(2分)D10.(3分)C11.(3分)C二.(20分)12.(2分)C13.(2分)D14.(2分)C15.(2分)B16.(3分)D

21、17.(3分)A18.(3分)C19.(3分)D三.(12分)20.(3分)(1)可以攻玉(2)必先利其器(3)己所不欲(4)老吾老(5)下自成蹊答對一句得1分,答對三句得滿分。如有錯別字該句不得分。21.(4分)(1)“歡迎預聘育人財會職業高中畢業生”或“育人財會職業高中畢業生歡迎預聘”。(2)“育人財會職業高中畢業生待聘”答對(1)得2分,答對(2)得2分。句子正確符合題意即可。22.(5分)要求:(1)事例:必須是古今史冊上有影響的人物,而且還必須寫出他(或她)不同尋常的努力及輝煌的業績。(2)句式:須有表假設的關聯詞語,有兩個并列的否定句,結尾還必須用一個表感嘆(或反問)的句子。評分標

22、準:符合(1)得2分,不完全符合酌扣;符合(2)得3分,不完全符合或語言不通順酌扣。四.(28分)23.(2分)B24.(3分)A25.(3分)C26.(2分)B27(3分)B28.(4分)新風氣向古代另找一個傳統作為淵源所自的詞語選得對而前后不銜接的扣1分。29.(5分)(1)當時的理論;(2)當時對具體作品的評析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5分。語句不通順酌扣。30.(6分)(1)文藝風氣給作者以機會,同時也限制了他的范圍;(2)文藝風氣對創作的支配有著正負兩個方面(或“亦步亦趨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答對一點給3分,答對兩點給6分。語句不通順或超過字數酌扣12分。五.(60分)31.

23、作文(60分)分項分等評分標準一(好) 二(較好) 三(中) 四(較差) 五(差) 內容(21分) 1821分 1417分 1013分 59分 04分 立意深刻內容充實 內心明確內容具體 中心基本明確容較具體 中心不明確,內容不具體或偏離題意 嚴重偏離題意 語言(19分) 1719分 1316分 912分 58分 04分 記敘生動行文流暢 記敘較生動語句通順 語句大體通順少量語病 語句不通順 文理不通 結構(14分) 1314分 1012分 79分 46分 03分 結構嚴謹構思新穎 層次分明銜接自然 層次分明 層次不清楚 結構混亂 文面(6分) 6分 5分 4分 32分 10分 字體美觀,寫字

24、、標點、格式正確,卷面整潔 字體正確,寫字、標點、格式正確,卷面干凈 字體清楚,有三四處錯別字和標點錯誤 字跡潦草,錯別字和標點錯誤較多 字體難看,不易辯認。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錯誤多 說明加分:凡語言或內容有一項特別突出者可加14分,加到滿分為止。減分:(1)不足7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2)文體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199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第卷(選擇題共60分)一(30分)1.下列詞語中紅字的字,字形、字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2分)A.哺育()拓片(ò)嗔怪()伺候(ì)B.氣餒()禪讓(à)重迭(é)輪廓(ò)C

25、.殷紅()狙擊()皈依()屏除()D.畸形(í)殲滅()抨擊()對峙(ì)2.下列詞語中紅字的字或詞,字形、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2分)A.賠償(歸還)延宕(拖延) 消(除去)聲匿跡 舐(舔)犢情深 B.遐(遠)想 矚(注視)目 戮力(合力)同心 進退維谷(比喻困境) C.勘(校訂)誤綴(停止)學 匪(不是)夷所思蠱惑(迷惑)人心 D.睿(有遠見)智瀕(接近)臨 桀驁(倔強)不馴否(貶斥)極泰來3.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2分)他_不決地佇立著,緩緩環顧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他們學習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決心統籌安排,因地制宜,_推進農村教育綜合改革

26、。 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她_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 A.猶豫、逐步、化裝 B.遲疑、逐漸、化妝 C.遲疑、逐漸、化裝 D.猶豫、逐步、化妝4.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3分)A.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B.陜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夸張,同江南一帶細致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了潛艇戰,于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D.關于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種種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話和傳說,說明古埃及人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3

27、分)A.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宛延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B.證券交易所內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一的。 C.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研究生院和中國文化編委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的招生啟事,立刻寫信去報名。 D.“唉!”作家嘆道,“紅塵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個不知姓名的陌生人來,這不是大海撈針嗎?”6.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3分)遠處看,山頂上明顯地有座寶塔。可是,走近一看才發現,寶塔并不在山頂上。 遠處看,寶塔明顯地坐落在山頂上。可是,走近一看才發現,寶塔并不在山頂上。 他們在工廠

28、里向工人學習排版、印刷、裝訂等技術活。他們過去不但沒有干過這些活,連見也沒見過。 他們在工廠里向工人學習排版、印刷、裝訂等技術活。這些活他們過去不但沒有干過,連見也沒見過。A.B. C. D.7.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B.某工廠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不斷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制開發。 C.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每年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數很大,安排城鎮青年勞動力就業是一項相當繁重的任務。 D.在古代,這類音樂作品只有文字記載,沒有樂譜資料,既無法演奏,也無法演唱。8.下列

29、對作品、作家的表述,的一項是(3分)A.湯顯祖,明代雜劇家,代表作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 C.塞萬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魯濱遜飄流記。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海明威。9.“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3分)A.曹操、曹丕、曹植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鶴10.對于下列人物稱謂的解說,的一項是(3分)A.鄒君海濱,鄒是姓,加“君”字表示禮貌,海濱是字。 B.廬陵蕭君圭君玉,廬陵是他的籍貫,蕭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C.王忠肅公翱,王是姓,忠肅是謚號,加“公”字表示尊敬,翱

30、是名。 D.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排行第二,視是名。11.對李清照如夢令一詞分析的一項是(3分)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實際指的是消不盡的傷感和煩悶情緒。 B.“綠肥紅瘦”中,“綠”“紅”分別代替葉和花,“肥”“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這首詞從一般敘述,轉入到一問一答,然后是設問和慨嘆,層層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戀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二(20分)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題。 鄭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賢明,有節操,博涉書史,通曉

31、治方。每善果出聽事,母恒坐胡 床,于障后察之。聞其剖斷合理,歸則大悅。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還堂,蒙被而泣,終日不 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謂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為汝家婦,獲奉酒掃。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嘗問私,以身徇國,繼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婦耳,有慈無威,使汝不知禮訓,何可負荷忠臣之業乎?汝自童子承襲茅土,位至方伯,豈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緣驕樂,墮于公政!”母恒自紡績,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開國,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嗚呼!汝年已長,吾謂 汝知天下之理,今聞此言,故猶未也。至于公事,何由

32、濟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 也。當須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為富貴哉!又絲(,麻)紡織,婦人之務,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墮業者,是為驕逸。吾雖不知禮,其可自敗名乎?”12.對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嘗問私。恪:謹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 D.豈汝身致之邪?致:導致。13.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紅字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國,繼之以死。 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 A.兩個“勤”字相同,兩個“徇”字不

33、同 B.兩個“勤”字相同,兩個“徇”字也相同 C.兩個“勤”字不同,兩個“徇”字相同 D.兩個“勤”字不同,兩個“徇”字也不同14.對下列句子中加紅詞語的說明,錯誤的一項是(3分)A.吾為汝家婦,獲奉灑掃。奉灑掃:指從事家務。 B.當須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先君:指已經去世的父親。 C.汝自童子承襲茅土。承襲茅土:指承襲公候的爵位。 D.母恒自紡績,夜分而寐。夜分:指夜盡時分。下列語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15.吾謂汝知天下之理,今聞此言,故猶未也。(3分) A.我以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現在聽到這話,才知道你仍然沒有懂。 B.我以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現在聽到這話,所以才說你仍然沒有懂。 C.我以

34、為你懂得治理天下,現在聽到這話,所以才說你仍然沒有懂。 D.我以為你懂得治理天下,現在聽到這話,才知道你仍然沒有懂。16.或妄瞋怒 何由濟乎(2分) A.或者狂妄地發怒;憑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B.或者狂妄地發怒;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C.或者胡亂地發怒;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D.或者胡亂地發怒;憑借什么才能成功呢17.獨擅其利 若墮業者(2分) A.獨自專占其利;你對正事怠惰B.獨自專占其利;如果對正事怠惰 C.獨占擅用其利;如果對正事怠惰 D.獨占擅用其利;你對正事怠惰18.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與鄭母教子為官清正有關的一組是(3分) 吾非怒妝,乃愧汝家耳。在官清恪,未嘗問私。 吾亦望汝副

35、其此心。何可負荷忠臣之業乎? 母恒自紡績,夜分而寐。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 A.B. C.D.19.下列對文意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母感慨善果是個年幼的孤兒,自己又是寡婦,有慈無威,未能教他懂得禮訓,教導他不要心緣驕樂,墮于公政。 B.鄭母希望善果應該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問私事,以身徇國,繼之以死,做一位無愧于家國的忠勤之士。 C.鄭母鼓勵善果處理政事應該剖斷合理,同時又勸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驕逸墮業,以負荷忠臣之業。D.鄭母認為善果自小襲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卻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夠散贍六姻,為先君之惠,以報答天子之恩。三(10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02

36、3題。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沒有外星人?兩位美國學者撰文說,他們花了5年時間,在北半球天空捕捉 到了37個可能是來自地球外文明的訊號。 這兩位學者是利用直徑為26米的射電望遠鏡,來尋找由浩瀚宇宙深處發出的未知訊號的。他們 以波長21厘米和10.5厘米的電波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分別進行了三次和兩次調查。許多從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學家認為,波長為21厘米的電波在宇宙空間中極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體發出訊號,就很有可能會使用這個波長。 在探測時,他們試圖尋找從極狹窄區域中釋放出的強大電波。每次探測的時間約需200400天,所以獲得的觀察資料十分龐大。經過篩選,才獲得了這37個訊號,其中有5

37、個訊號特別強烈。這些訊號大多數是沿著銀河系分布的,在銀河系內有著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還未發現具有已接收訊號特征的電波源,且在這些電波的方向上,也沒有特異的星體存在。這 37個訊號果真是由外星人發出的嗎? 科學家認為,如果在這37個訊號當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訊息,那么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發出的最強或最近的訊號。20.文中的“三次和兩次”是指(2分) A.向宇宙中的37個訊號分階段進行調查的次數 B.對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區域進行分片調查的次數 C.使用兩種不同波長的電波分別進行調查的次數 D.按照時間(天數)的長短分別進行調查的次數21. “未發現具有已接收訊號特征的電波

38、源”這句話的意思是(3分) A.不知道已經接收到的訊號有沒有電波源 B.已經接收到訊號但不能確定其電波源 C.不能確定電波發出的源頭已經接收到了訊號 D.已接收到訊號但沒有發現電波源的特征22.兩位學者說,37個訊號“可能來自地球外文明”,他們的依據是(3分) 訊號的波長是宇宙空間極為普通的 大多數電波訊號沿著銀河系分布 每次探尋的時間約為200400天 在龐大的觀察資料中這些訊號十分強大 捕捉到的訊號是離地球最近的A.B.C.D.23.下列語句不適合作本文標題的一項是(2分)A.探索宇宙深處的未知訊號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來自地球外文明的訊號 D.是外星人發出的電波嗎 第卷(共90

39、分)四(18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題。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序(節錄)呂叔湘通觀圣陶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是關于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是工 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關于語文教學的任務: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過去語文教學的成績不好,主要是由于對這兩點認識不清。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科知識也少不了它。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為什么很多教語文的人和學語文的人會認識不清呢?是因為有傳統的看法作梗。“學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舊式教育所沒有的,唯有國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閱讀和寫作兩項,正是舊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為國

40、文教學只需繼承從前的傳統好了,無須乎另起爐灶。這種認識極不正確,從此出發,就一切都錯。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籍,意在把書中內容裝進頭腦里去,不問它對于現實生活適合不適合,有用處沒有用處;學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調模仿到家,不問它對于抒發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沒有效果。舊式教育又是守著利祿主義的:讀書作文的目標在取得功名,起碼要能得食廩,飛黃騰達起來做官做府,當然更好;至于發展個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個人終身受用不盡,同時使社會間接蒙受有利的影響,這一套,舊式教育根本就不管。”過去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把語文課看成是傳授一門知識的課,因而要以講為主。在讀文言文的時代,自然逐字

41、逐句大有可講,到了讀白話文課本,就“從逐句講解發展到講主題思想,講時代背景,講段落大意,講詞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來年了。可是也可以說有一點沒有變,就是離不了教師的講,而且要求講深,講透,那才好。”“我想,這里頭或許有個前提在,就是認為一講一聽之間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東西那么便當,我交給你了,你收到了,東西就在你手里了。語文教學乃至其他功課的教學,果真是這么一回事嗎?”這就觸及教育學上的根本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

42、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在這個問題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話,現在已經眾口傳誦,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24.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話組成,分別標記為。根據作者的思路,該段的第一層應劃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標記符號中表示。(2分) _ 25.第二自然段在批評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和利祿主義時,實際上談到了舊式教育的三種弊端,請用自己的話分條簡要概括。(每條不得超過8個字)(6分) 答:第一種弊端是_ 第二種弊端是_ 第三種弊端是_ 26.通觀第二自然段,并參照第三自然段關于“第二點錯誤認識”的表述,概括說明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什么。(回答不得超過40字,注意語句的連貫)(4分) 答:第

43、一點錯誤認識是_ 27.第三自然段中說“這里頭或許有個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說明,這個“前提”實際上說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過14字,注意語句的連貫)(3分) 答:實際上說的是_ 28.第四自然段末尾說“教是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葉圣陶先生的一些論述,其中哪幾項是說明這個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寫字母即可)(3分) A.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 B.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 C.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自己去探索。 D.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 E.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F.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 答:_五(12分) 29.寫出下列各

44、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三句)。(3分) (1)_,戶樞不蠹。(馬總意林) (2)有朋自遠方來,_(論語·學而) (3)身無彩鳳雙飛翼,_ 。(李商隱無題) (4)_ ,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5)_ ,謙受益。(尚書·大禹謨)30.下面是周華同學給博物館金館長寫的一張便條,其中有些詞用得不得體,請你幫他修改。(3分) 金館長: 您約我今天下午去貴處談我班同學光臨貴館參觀一事,因我有急事,現決定改期。具體改在何 時,另行磋商。 周華5月18日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體的詞,寫入下表,有幾個寫幾個。 不得體的詞:_ 改正:_ 31.選用下面表內的資料,就某地區

45、女職工增長人數及增長率,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處續寫句子。(6分) 要求:續寫的內容要與上文銜接,句子通順、連貫; 數字的表述與書寫要正確、規范;第一處不得超過14字,第二處不得超過36字。 某地區十分重視婦女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廣開就業門路。_1980年到1994年,該地區婦女就業的人數有了顯著的增加,_婦女就業的增長率越來越高于男性,_這些具體數字反映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明顯提高。_六(60分)閱讀寓言詩鳥的評說,完成32、33題。 麻雀說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說黃鸝 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 黃鸝說百靈 聲音悅耳動機不純百靈說最無原則的 要算那鸚鵡 鸚鵡說喜鵲 生就一副奴

46、顏媚骨 喜鵲說蒼鷹好高騖遠 蒼鷹說麻雀寸光鼠目 32.任選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象,以××與××的對話為題(例如麻雀與燕子的對話、黃鸝與鸚鵡的對話等),寫一個200字左右的對話片斷。(20分) 要求:對話與鳥的評說內容有關,并據此展開想象。 用對話方式寫,不要用概述和轉述方式寫,不要寫成獨白或詩歌。 想象合理,對話內容圍繞一個中心。 可適當描寫鳥對話時的神態、心理、動作和口氣等。 語言流暢,描寫生動,卷面整潔。 33.根據鳥的評說,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40分) 199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

47、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30分)1.(2分)C 2.(2分)B 3.(2分)A4.(3分)D5.(3分)D 6.(3分)D7.(3分)C8.(3分)C9.(3分)B10.(3分)D 11.(3分)D 二(20分) 12.(2分)D13.(2分)B 14.(3分)D15.(3分)A 16.(2分)D17.(2分)B 18.(3分)D19.(3分)C 三(10分) 20.(2分)C 21.(3分)B 22.(3分)D 23.(2分)C 四(18分) 24.(2分) 評分標準:錯劃或多劃都不得分。 25.(6分) 死記(或:死記硬背)古書內容生搬硬套(或:簡單模仿)作文程式 追求功名利祿(或:應付考試) 評分標準:答對一點得2分(“死記”“古書內容”各1分,“生搬硬套”“作文程式”各1分,2分),意思對即可。字數超出,該條不給分。 26.(4分) 不清楚(或:不了解、不知道)語文是工具,日用學習及交流知識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或:沒有認清語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 評分標準:“日用”1分,“不可缺少”1分,“工具”1分,“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1分。字數超出扣1分。意思對即可,句子不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