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蓉城名校聯盟20212022學年度上期高中2021級期末聯考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條形碼粘貼處”。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
2、題。孔子最初編尚書時有100篇,但后來因為戰亂等原因而散佚大半。史記記載,漢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濟南有個叫伏生的前朝博士,他在秦始皇焚書時將書藏在墻壁中,但后來因為秦滅之亂,所藏之書只剩下29篇。伏生所傳的本子是其學生用當時的隸書鈔錄的,這就是東漢以來所謂的今文尚書。之后,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劉余拆除孔子故宅墻壁時發現了一批竹簡,其中就有一部用先秦文字寫成的書經。經孔子后人孔安國的整理,這一版本的書經比今文尚書多16篇,這就是常說的古文尚書。然而,孔安國的這個本子未能引起重視,而是被放在了石渠閣(皇家圖書館),只在私下流傳。直到西漢末年,天祿閣秘書劉歆認為古文尚書有價值,由此引發了一場“今
3、古文之爭”。原來,漢武帝時提倡儒學,立五經博士。尚書門下,也立三博士,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漢哀帝時,劉歆想為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及古文尚書這四部“古文”經典立博士,但遭到已有的五經博士的強烈反對。之后,在西晉永嘉之亂中,今、古文尚書再次散失。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向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其中包括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古文尚書的合編本,也就是梅賾所獻版本。關于尚書的爭論中,東晉梅賾所獻的古文尚書及所附孔安國傳的真偽是最大的公案。從唐代開始,即有人懷疑古文尚書并不可靠,宋元明三朝的質疑者更是不乏其人。南宋時期,朱熹曾提出疑問,“出于孔氏者多分明易曉,出于伏
4、生者都難理會”。作為儒學的宗師級人物,朱熹的懷疑態度對后朝學者的影響無疑十分巨大。當然,辭章難易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懷疑者認為古文尚書詞句清通平順,不類先秦文字;維護者也可以認為今文尚書未必篇篇詰屈聱牙,也有與古文諸篇相似的。清朝以后,這一爭論由辭章辯異轉入考據真偽,并進而倒向“廢立”的危險邊緣。以現代“文獻學”或“史學”的立場,“真偽”問題無疑是第一位的,但對清代學者而言,古文尚書的價值和地位不能完全由“真偽”考據來決定,因為考據的層面之上,還涉及義理的問題。大體而言,清代學者多認為古文尚書或有篡改修飾的偽作嫌疑,但其義理純美,加之歷史悠久,不能簡單地以“偽”而廢或以“正”而立。事實上,尚書“
5、真偽”的關鍵問題在于“原本無存”,無人知道何本是“真”,即便被認為是真的今文尚書也只是伏生口述,并非原本。更何況,尚書中關于虞、夏及商代的部分文獻是根據傳聞寫成,不盡可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書的流傳過程中,難免會有修飾、補充甚至篡改的成分。在“原本無存”的情況下,過分糾結于“真偽”而否定其中的義理和歷史價值,也同樣是不可取的。(摘編自金滿桃穿越千年讀,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尚書因散佚造成“原本無存”的情況,這是尚書“真偽”難辨的關鍵所在。B.孔安國整理的古文尚書因被束之高閣而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未能得到廣泛流傳。C.受戰亂的影響,尚書散佚大半,
6、后來經過不同的人整理,出現了多個版本。D.清代學者多認為古文尚書義理純美、歷史悠久,我們不能僅因其有篡改修飾的嫌疑而廢止。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先敘述尚書的流傳過程,為后文論述有關古文尚書的真偽問題奠定論證基礎。B.文章寫尚書現在通行本是梅賾所獻版本,是為了論證梅賾在尚書流傳中的重要貢獻。C.文章引用朱熹之語,是為了證明從唐代開始即有學者質疑古文尚書的可靠性。D.末段從三個方面論述過分糾結于尚書的真偽而否定其義理和歷史價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伏生所藏尚書是孔子所編百篇尚書的殘本,其因在孔安國整理本后出現而被稱
7、為今文尚書。B.漢武帝時期提倡儒學,設置了講授五經的博士,并專設博士講授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C.關于梅賾所獻古文尚書的真偽的爭論從唐代已經開始,清以后,這一爭論由辭章辯異轉入考據真偽。D.梅賾所獻古文尚書遭受懷疑的主要原因是其詞句清通平順,不似先秦文字,所以辭章風格是辨別尚書真偽的關鍵。(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不做大師,甘為“匠人”追憶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孫麗萍詞典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基石與抵達其他文化的橋。正是在這個少有人喝彩的領域中,陸谷孫先生投入40余年,渾然忘我,一生只做一件事與時間賽跑編詞典,用生命詮釋了何謂學術界的“匠人精神”
8、。1970年,陸谷孫被“發配”去編典,由此參與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和編寫全過程。編詞典的冷板凳太難坐。陸陸續續,最初一起編英漢大詞典的108人,高考、考研、出國,幾乎走光。唯有陸谷孫把板凳坐穿,且坐出了滋味。1986年,陸谷孫出任英漢大詞典主編,承諾“一不出國,二不兼課,三不另外寫書”,全身心投入,其中甘苦難對人言。直到1991年英漢大詞典大功告成,陸谷孫才幽默地表示,自己終于得以“痛快地睡了一覺”。1500萬字的英漢大詞典,是中國學人獨立研編的第一部大型綜合性英漢詞典,更被選入聯合國必備工具書。一遇詞典誤終身。2000年,朋友鼓勵陸谷孫效仿林語堂、梁實秋等前輩編纂英漢、漢英工具書并舉。考慮到全球
9、興起“中國熱”更要漢英詞典,陸谷孫又“自討苦吃”啟動了中華漢英大詞典(上)的編纂工作,歷時15年,直到2015年這部詞典才宣告完成。這是一部“重磅”工具書,它內容兼收并蓄,例證亦莊亦諧,從中醫穴位到陰陽八卦都以英文詳盡詮釋。學界認為,它深度打通中英兩種文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編詞典,是窺一斑而見全豹,其中處處可見文化態度和價值觀。陸谷孫是英語癡人,深愛莎士比亞,卻也為中華傳統文化醉心。他編纂的詞典“簡繁兼顧”。他編詞典,態度民主,包容并蓄,盡量不用一錘定音式的單一答案,而是把眾多實例收錄其中,讓人對詞語的色彩感受深刻,但他態度鮮明,拒絕讓詞典成為“網民的涂鴉場”,“小鮮肉”“直男癌”等詞語,
10、他堅決不收。長期研究莎士比亞的陸谷孫,是外國文學的“知音”,但他要求學生熱愛母語:“在學好英語的同時,一定要把漢語作為維系民族精魂的紐帶。”他時常為學生朗誦楊絳先生的一段文字“我們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陸谷孫說,翻譯是從一種文字出發,去“抵達”另一種文字的彼岸。他的學生說,先生內心深處的治學理想,是從另一種文化抵達中華文化,擦去中華傳統文化上的灰塵,讓它們映照世界。陸谷孫先生淡然拒絕了“泰斗”和“大師”的美譽。他的一生,不當掛名編委白拿稿費,不出席商業活動和榮譽頒獎典禮,幽居斗室,皓首窮經,琢磨中英互譯的美妙,其樂無窮地編纂詞典。陸谷孫先生
11、最為享受的身份是“教書匠”。復旦大學數千名研究生評選“十大杰出教授”,陸谷孫先生以最高分位列榜首。每逢他上課講莎士比亞,四面八方趕來的學生如同盛會。而陸家的餐桌,也是另一個傳遞人文思想的所在,格外令學生們留戀。早在一兩年前,陸谷孫先生開始交代后事,自己珍藏的書籍和存款,不僅留給子女,也留給學生。當時代很浮躁的時候,先生始終保持著內心的寧靜,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文化擔當與使命。陸谷孫先生不愿做大師,他樂為“匠人”,對這樣的精神貴族,最好的寫照便是哈姆萊特的“身雖囿核桃,心為無限王”。(有刪改)【相關鏈接】他這些年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中華漢英大詞典上了。一個七十多歲的人,每天對
12、著滿稿紙密密麻麻的中英文,真是太辛苦,可是他樂在其中,常常說起他想到一個對譯中文成語、典故的絕妙英文表達,就張開嘴大樂,對于英漢之間的“轉換”,他真的樂在其中。(摘編自葛兆光悼念陸谷孫先生)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陸谷孫先生一生與時間賽跑編詞典,用生命詮釋了學術界的“匠人精神”,這體現出他高尚的人格和堅守的毅力。B.詞典是少有人喝彩的領域,最初一起編英漢大詞典的108人因功利驅使最后只剩陸谷孫一人堅守。C.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內容兼收并蓄,例證亦莊亦諧,學界認為,它深度打通中英兩種文化,帶來巨大變化。D.陸谷孫先參與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和編寫,后擔任此書主編,
13、為此書全身心投入,其中甘苦外人難以知曉。5.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陸谷孫先生拒絕“泰斗”和“大師”的美譽,不愿做大師但樂為“匠人”,這種“倔強”精神令人欽佩。B.陸谷孫先生是外國文學的“知音”,同時他醉心于中華傳統文化,這是他能成功地從一種文字出發“抵達”另一種文字的彼岸的重要保證。C.陸谷孫先生“自討苦吃”啟動中華漢英大詞典(上)的編纂工作,但是他對于英漢之間的“轉換”工作始終樂在其中。D.“一遇詞典誤終身”,“誤終身”表明作者在贊美陸谷孫先生的同時對其甘于編撰詞典頗有微詞。6.陸谷孫先生的“匠人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概括分析。(6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14、(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記憶里的光 蔣子龍我八歲才第一次見到火車。1949年初冬,我正式走進學校,在班上算年齡小的。一位見多識廣的大同學,炫耀他見過火車的經歷,說火車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巨大的怪物,特別是在夜晚,頭頂放射著萬丈光芒,喘氣像打雷,如天神下界,轟轟隆隆,地動山搖,令人膽戰心驚。當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同學都萌生了夜晚去看火車的念頭。一天晚上,真要付諸行動了,卻只集合起我和三個大一點的同學。離我們村最近的火車站叫姚官屯,十來里地,當時對我來說,就像天邊兒一樣遠。最恐怖的是要穿過村西一大片濃密的森林,里面長滿奇形怪狀的參天大樹,中間還有一片兇惡的墳場,即便大白天我
15、一個人也不敢從里面穿過。進了林子以后我們都不敢出聲了,我怕被落下,不得不一路小跑,我跑他們也跑,越跑就越瘆得慌,只覺得每根頭發梢都豎了起來。當時天氣已經很涼,跑出林子后卻渾身都濕透了。好不容易奔到鐵道邊上,強烈的興奮和好奇立刻趕跑了心里的恐懼,我們迫不及待地將耳朵貼在道軌上。大同學說有火車過來會先從道軌上聽到。我屏住氣聽了好半天,卻什么動靜也聽不到,甚至連蟲子的叫聲都沒有,四野漆黑而安靜。一只耳朵被鐵軌冰得太疼了,就換另一只耳朵貼上去,生怕錯過火車開過來的訊息。鐵軌上終于有了動靜,嘎登嘎登由輕到重,由弱到強,響聲越來越大,直到半個臉都感覺到了它的震動,領頭的同學一聲吆喝,我們都跑到路基下面去等
16、著。漸漸看到從遠處投射過來一股強大的光束,穿透了無邊無際的黑暗,向我們掃過來。光束越來越刺眼,轟隆聲也越來越震耳,從黑暗中沖出一個通亮的龐然大物,噴吐著白氣,呼嘯著逼過來。我趕緊捂緊耳朵睜大雙眼,猛然間看到在火車頭的上端,就像腦門的部位,掛著一個光芒閃爍的圖標:一把鐮刀和一個大錘頭。領頭的同學卻大聲說是鐮刀斧頭。且不管它是錘是斧,那把鐮刀讓我感到親近,特別地高興。農村的孩子從會走路就得學著使用鐮刀,一把磨得飛快、使著順手的好鐮,那可是寶貝。火車頭上還頂著鐮刀錘頭的圖標,讓我感到很特別,仿佛這火車跟家鄉、跟我有了點關聯,或者預示著還會有別的我不懂的事情將要發生十年后,我國向世界發布,沿海12海里
17、范圍內為中國領海。我進入海軍制圖學校,畢業后成為海軍制圖員,接受的第一批任務就是繪制中國領海圖,并由此結識了負責海洋測量的賈隊長。賈隊長有個破舊的土灰色挎包,縫了又縫,補了又補,唯一醒目的是用紅線繡的鐮刀錘頭圖案。我猜測這個挎包一定有不同尋常的來歷。既然已經站在了軍旗下,自然也希望有一天能站在鐮刀錘頭下,我對這個圖案有一種特殊的親近和敬意。于是就想用自己的新挎包跟他換。不料賈隊長斷然拒絕,他說這個挎包對他有特殊的紀念意義,目前還有很重要的用途,絕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測量一個荒島時遇上了大風暴,在沒有淡水沒有干糧的情況下硬是堅持了十三天,另外的兩個測繪兵卻都犧牲了。他用繩子把自己連同圖紙資料和測
18、量儀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邊的活物充饑后來一位老首長把這個挎包獎給了他。賈隊長答應在我回家探親的時候可以把挎包借給我,但回隊時必須帶來一挎包當地的土和菜籽、瓜子或糧食種子。原來他每次出海測量都要帶一挎包土和各樣的種子,有些島礁最缺的就是泥土。黃海最外邊有個黑熊礁,礁上只駐扎著一個雷達兵,一個氣象兵,一個潮汐兵,他們就是用賈隊長帶去的土和種子養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寶貝般地呵護到秋后,果真還結了個小西瓜,三個人卻說什么也舍不得吃用祖國的土和種子,親手培育出一顆綠色的生命,那份欣喜、那份珍貴,無與倫比,怎舍得吃?又過了幾年,我復員回到工廠干鍛工。鍛工就是打鐵,過去叫“鐵匠
19、”。雖然大錘換成了水壓機和蒸汽錘,但往產品上打鋼號、印序號,還都要靠人來掄大錘。我很快就喜歡上了打鐵,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鍛鋼打鐵的同時,也鍛造了自己,改變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學創作。我成了民間所說的“全科人”:少年時代拿鐮刀,青年當兵,中年以后握大錘。對鐮刀錘頭有了一種說不出的特殊感情。(有刪減)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按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兒時、青年、中年時期與“鐮刀錘頭”相關的人生片段,結尾以“全科人”的身份直接抒發對“鐮刀錘頭”的深厚感情。B.首段“見多識廣的大同學”用“怪物”“天神下界”等詞語夸張地形容火車,令聽者嫉妒,
20、激起了“我”對這未知事物的向往,引出下文看火車的經歷和感受。C.文章運用情感與物象交織的敘述方法,寄予“鐮刀錘頭”象征意味,將變化的人物生活和不變的中心意象巧妙結合,讓讀者感受流變中的永恒價值。D.文章從第一人稱的角度,記述了火車、鐮刀、挎包、鐵錘等生活中的尋常事物,平實自然地敘述人生經歷,抒發感受更真實感人。8.請從描寫手法的角度賞析第段畫線部分的語句。(賞析兩種手法即可)(6分)9.“記憶里的光”在作者不同人生階段具體指什么?作者對其各有怎樣的情感體驗?請結合文本簡要作答。(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王充者,會
21、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嘗從軍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農桑為業。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于人歲兇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擒祖父汎舉家擔載就安會稽 留錢唐縣,以賈販為事。生子二人,長曰蒙,少曰誦,誦即充父。祖世任氣,至蒙、誦滋甚,故蒙、誦在錢唐,勇勢凌人。末復與豪家丁伯等結怨,舉家徙處上虞。建武三年,充生。為小兒,與儕倫遨戲,不好狎侮。儕倫好掩雀、捕蟬、戲錢、林熙,充獨不肯,誦奇之。六歲教書,恭愿仁順,禮敬具備,矜莊寂寥,有巨人之志。父未嘗笞,母未嘗非,閭里未嘗讓。八歲出于書館,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丑得鞭。唯充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
22、諷千字。經明德就,謝師而專門,援筆而眾奇。所讀文書,亦日博多。建武三十年,充至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才高而不尚茍作,口辯而不好談對,非其人,終日不言。其論說若詭于眾,極聽其終,眾乃是之。以筆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為利害見將。常言人長,希言人短。能釋人之大過,亦悲夫人之細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為基,恥以材能為名。眾會乎坐,不問不言;賜見君將,不及不對。見污傷,不肯自明;位不進,亦不懷恨。貧無一畝庇身,志佚于王公;賤無斗石之秩,意若食萬鐘。得官不欣,失位不恨。處逸樂而
23、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淫讀古文,甘聞異言。世書俗說,多所不安,幽處獨居,考論實虛。(節選自王充論衡自紀篇,范曄后漢書王充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于人歲兇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擒祖父汎舉家擔載就安會稽B.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于人歲兇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擒祖父汎舉家擔載就安會稽C.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于人歲兇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擒祖父汎舉家擔載就安會稽D.世祖勇任氣卒咸不揆于人歲兇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擒祖父汎舉家擔載就安會稽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24、分)A.字,指古人成年時另取的一個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以示對本人的尊重。如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梁實秋以梁啟超的字“任公”相稱,即表尊敬。B.論語,即儒家最重要的經典,為“四書”之一,成書于春秋戰國之際,書中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語錄體散文。C.太學,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于西周,西漢武帝在京師設立太學。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D.秩,指古代根據功過確定的官吏的俸祿,也指根據功過評定的官職的級別。文中指前者。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充少時端莊嚴整,學習用心。與同輩玩耍,不喜打鬧,不參與掩雀捕蟬等活動。勤奮認真,館中一百
25、多個孩子,只有王充書法日見進步,沒有過失。B.王充博覽群書,學法靈活。喜歡廣泛閱讀,但又不拘泥于逐章逐句地疏通理解。家貧無書,常至洛陽書市閱書,對各家學說十分通曉。C.王充為人謙遜,不好名聲。他喜歡隱藏自己的才能,羞于靠才能來沽名釣譽,不好自我炫耀,受到污蔑中傷也不愿自我辯解。D.王充論辯不俗,考證求真。他口才好,即使發表詭辯,大家也認為說得正確。對于當時流行的書籍和世俗傳說的不妥之處,他考查論證虛實真偽。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才高而不尚茍作,口辯而不好談對,非其人,終日不言。(2)得官不欣,失位不恨。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6、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琴茶 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常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注】此詩作于白居易晚年辭去刑部侍郎職務,賦閑東都之時。兀兀:性格高標而不和于俗。陶陶:和樂的樣子。淥水:琴曲名。蒙山:茶名。即蒙山茶。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總起全詩,第一句交代了辭官的原因,第二句交代了和樂開朗的天性。B.頷聯寫詩人離開官場后,常在春日里借酒消愁,也懶得再讀書,生活無聊而煩悶。C.頸聯和尾聯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琴和茶比作長伴自己左右的朋友。D.此詩表達了
27、詩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觀念。15.從詩中可以讀出詩人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記念劉和珍君中魯迅先生痛心于民族的默無聲息,他用一個選擇復句來暗示:只有“爆發”才是唯一出路的句子是“ , ”。(2)望岳中寫泰山升騰的云氣讓詩人胸懷滌蕩,睜大眼睛欣賞美景直至鳥入山的詩句是:“ , ”。(3)行路難中“ , ”用精美的菜肴、價值不菲的餐具來表達朋友們為李白設宴踐行的深厚友情。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典籍里的中國讓“遙不可及”的文化典籍變得“觸手可得”,( ),
28、加深了人民群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從尚書到天工開物,再到新近播出的論語,不僅一本本典籍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晶,還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中華典籍 ,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難以通讀一次。這檔節目的出現,不僅讓典籍“活”在了藏書館里,更讓其“活”在了年輕人的心中。典籍里的中國注重情節推進,借助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故事情節,在 的敘事中還原歷史、吸引受眾。在論語節目中有這樣一幕:當年邁的孔子淚流滿面地呼喚顏回、仲由的名字時,顏回和仲由緩步登上高臺,化作了天空中的點點繁星。一句“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謂 ,響徹心扉。孔門師生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節目中也得到了 的體現,喚起年
29、輕一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傳承意識。17.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讓高冷的歷史故事在電視里活了起來B.高冷的歷史故事在電視里活了起來C.讓高冷的歷史故事在電視里變得生動了起來D.高冷的歷史故事在電視里變得生動了起來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不僅一本本典籍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還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晶。B.一本本典籍不僅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還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晶。C.不僅一本本典籍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更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晶。D.一本本典籍不僅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
30、晶,更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A.卷帙浩繁 扣人心弦 余音裊裊 酣暢淋漓B.汗牛充棟 引人入勝 余音裊裊 淋漓盡致C.卷帙浩繁 引人入勝 余音繞梁 淋漓盡致D.汗牛充棟 扣人心弦 余音繞梁 酣暢淋漓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曾獲得諸多國內國際獎項,他對世界糧食安全做出的卓越貢獻將永載史冊。袁隆平一生最大的夢想 ,而是雜交水稻能夠覆蓋全球。 :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他堅持從事
31、水稻雄性不育試驗;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不斷提高水稻畝產量。我們紀念袁隆平先生, ,也是為了致敬他、感謝他。袁隆平引領了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發展的方向,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育種家,他為世界糧食安全和民族種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心系蒼生、勇于創新,我們要傳承他的這種精神。21.家國情懷是華夏兒女的精神底色,燭之武、荊軻、梁啟超、劉和珍都曾在某個歷史時期擔起了家國責任。請根據對聯知識和你對以上人物的了解,在以下對聯中任選兩副對出下聯。(5分,多選按前兩句判分)(1)燭之武上聯:赤膽忠心挽狂瀾于既倒下聯: .(2)荊軻上聯:身入狼邦赳赳勇士生死棄下聯: .(3)梁啟超上聯:變法維新救
32、清廷暮日下聯: .(4)劉和珍上聯:救亡圖存乃真的猛士下聯: .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高一上期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回顧你的成長之路,或繁花似錦,或淚浸青衫,或柳暗花明,或歡聲笑語無論這一路順暢還是困阻,你都憑借勇氣與堅持,收獲了自己的成長。請結合自身經歷,回首這一路遇見的人、經歷的事,用生動的文字講述你成長路上的故事。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寫人凸現個性,敘事要有波瀾;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得抄襲,不得套作。蓉城名校聯盟20212022學年度上期高中2021級期末聯考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
33、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1.B2.B3.C(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4.B5.D6.(6分)專注、執著:一生只做一件事與時間賽跑,全身心投入編纂詞典的事業之中。有胸懷、有原則:他編詞典,態度民主,包容并蓄;但他態度鮮明,拒絕讓詞典成為“網民的涂鴉場”。有理想信念,知道自己的擔當與使命:先生的治學理想,是從另一種文化抵達中華文化,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保持內心的寧靜,淡泊名利,以編書為樂:他拒絕了“泰斗”和“大師”的美譽。不白拿稿費,不出席商業活動和榮譽頒獎典禮,幽居斗室,皓首窮經,其樂無窮地編纂詞典。(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得滿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三)文學類文
34、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7.B8.(6分)動作描寫,用“屏住氣”“換另一只耳朵貼上去”等動作,細膩描寫出孩子們等待火車到來時的狀態,表現了他們無比期待、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對比手法,用四野漆黑安靜同孩子們“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對比,生動表現孩子們即將看到火車時激動期待的心情。多種感官結合(視聽觸覺結合),“四野漆黑”為視覺所見,“耳朵被鐵軌冰得太疼”為觸覺,“嘎登嘎登”為聽覺描寫,細致描摹了“我”在等待火車到來時緊張期待又興奮的心理。心理描寫,如“生怕錯過火車開過來的訊息”,這里生動寫出了“我”的緊張,表現了對看火車的期待之情。(每點3分,任答兩點即可得滿分。技巧手法1分,具體內容1分,情
35、感或效果1分。若從其他描寫角度賞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9.(6分)兒時看到的火車頭上的鐮刀錘頭圖標。作者初識圖標感到親近、高興,生發了對家鄉的愛,并萌生出對新事物的向往。(或“朦朧的家國情懷,對未知事物的憧憬”)青年當兵時賈隊長舊挎包上繡著的鐮刀錘頭圖案。作者對圖案有一種特殊的親近和敬意,寄托了自己對堅守職責、奉獻犧牲的愛國之情的贊美。中年鍛鋼打鐵掄起的大錘。作者喜歡打鐵,對鐮刀錘頭有特殊感情,肯定了自己勇于鍛造意志不斷改變人生、成就自我的成長歷程。(每點2分,物象1分,情感體驗1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10.C11.A
36、12.D13.(10分)(1)王充才能雖高但不喜歡隨便寫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與人談論對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說話。(“茍”“辯”“終日”各1分,句意2分。)(2)他做了官不格外高興,丟了官也不特別悔恨(或遺憾)。處在逸樂之中時不放縱自己的欲望,處在貧苦的時候也不降低(或懈怠、放松)自己的志氣(或志向)。(“恨”“放”“倦”各1分,句意2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4.B15.(6分)和樂灑脫,生活悠閑。“陶陶”即性格和樂開朗,“任性”表現詩人性格灑脫,辭官后的生活更是愜意逍遙。品行高潔,情趣高雅。“兀兀”一詞表現詩人清高品行,以琴茶為伴,表現詩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37、壯志難酬,欲展宏圖。詩人作風與官場風氣相悖,屢受排擠,兼濟天下之志不得實現。“窮通行止”和末句表達了詩人想返回長安為國效力的愿望。(每點2分,概括分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每空1分,共6分)(1)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2)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3)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A18.B19.C20.(6分)不是獲得更多的獎項和榮譽他對水稻研究的專注始終如一不僅是為了緬懷他(每處2分,大意相同即可。)21.(5分)答案示例:(1)燭之武 下聯:伶牙俐齒扶大廈之將傾(2)荊軻下聯:心存燕國蕭蕭易水古今流(
38、3)梁啟超 下聯:殫精竭慮濟中國新生(4)劉和珍 下聯:舍身取義是不朽英雄(答對一句3分,兩句5分。語意符合人物事跡且能彰顯家國情懷,對仗基本工整。多選按前兩句判分。)四、寫作(60分)22.評分細則:基準分45分一類(5360):立意獨到深刻,文章意蘊在材料的核心處,且寫作有巧妙而機智的構思,寫人凸現個性,寫事有波瀾,有濃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情實感。二類(4852):文章緊扣任務要求,主題在材料的核心處,有構思,有文采,故事真實,有感情。三類(4247):文章基本通順,語言通順平實。文章的主題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寫作在故事處理或者人物描摹或者真實性、生動性某方面有可圈點處。四類(3741)
39、:文章主題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故事演繹不夠完整;敘事寫人缺少技法。五類(36分以下):偏題、文體不符、思想不積極健康等。另:缺少題目扣2分;1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扣滿3分為止。殘篇評定:400字以上,少50字扣1分;400字以下的作文,30分以下評分;200字以下作文15分以下評分。(其他評分可參考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解析:1.B 因果關系不當。原文“然而孔安國的這個本子未能引起重視,而是被放在了石渠閣(皇家圖書館),只在私下流傳”是指孔安國版本因未能引起重視,所以才被束之高閣,未能廣泛流傳。2.B 對論據作用分析不妥。文章寫尚書現在通行本是梅賾所獻版本,主要是為了交代現在通行版本的由來,并
40、非為了論證梅賾在尚書流傳中的重要貢獻。3.C A項“其因在孔安國整理本后出現而被稱為今文尚書”錯誤,伏生所藏尚書在孔安國整理版本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B項“并專設博士講授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表述錯誤,漢朝沒有設博士講授古文尚書;D項辭章風格并不能作為辨別尚書真偽的關鍵,此屬強加因果。4.B“因功利驅使”無中生有。“只剩陸谷孫一人堅守”表述過于絕對,原文是“陸陸續續,最初一起編英漢大詞典的108人,高考、考研、出國,幾乎走光。唯有陸谷孫把板凳坐穿,且坐出了滋味”,可見是“幾乎走光”,而不是只剩一人。5.D“頗有微辭”明顯錯誤,這里是正話反說,含蓄地表達作者對傳主人格魅力的景仰。6.從原文第一段“渾
41、然忘我,一生只做一件事與時間賽跑編詞典,用生命詮釋了何謂學術界的“匠人精神”概括出第一點;對于第二點陸谷孫的胸懷與原則,主要概括自第五段:“他編詞典,態度民主,包容并蓄,盡量不用一錘定音式的單一答案,而是把眾多實例收錄其中,但他態度鮮明,拒絕讓詞典成為“網民的涂鴉場,“小鮮肉“直男癌等詞語,他堅決不收”;第三點概括自第七段和最后一段的“知道自己的文化擔當與使命”;第四點概括自最后一段和鏈接材料。7.B 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能力,解答本題首先明確題目要求,其次認真閱讀文本,通讀文本把握文章內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結合選項鑒賞文章在寫作手法上的特點,根據文章在寫作上
42、的特點判斷選項的正誤,最后根據題目要求選出恰當的答案。這里不是“嫉妒”,主要是好奇、羨慕、期待、向往等心情。8.本考查學生分析鑒賞的能力,做題時要結合原文內容鑒賞語段在描寫手法上的特點。9.本題考查分析散文內容情感。“記憶里的光”既是指兒時看火車時,第一眼看見的火車頭上強烈的光束,并在強光下看到的“光芒閃爍的圖標:一把鐮刀和一個大錘頭”,又是指其后在自己的人生中再次出現的帶有“鐮刀和錘頭”的事物;“記憶里的光”是全文的線索,分別串聯起兒時看火車,青年時賈隊長的挎包,復原后掄大錘打鐵幾件事,讓行文結構清晰明了;“記憶里的光”不僅是“鐮刀和錘頭”,更是包含著作者在向往新事物的同時還有對土地、家鄉的
43、眷戀“那把鐮刀讓我感到親近,特別地高興。農村的孩子從會走路就得學著使用鐮刀,一把磨得飛快、使著順手的好鐮,那可是寶貝。火車頭上還頂著鐮刀錘頭的圖標,讓我感到很特別,仿佛這火車跟家鄉、跟我有了點關聯,或者預示著還會有別的我不懂的事情將要發生”,對盡忠職守、踏實肯干等精神的贊頌“他說這個挎包對他有特殊的紀念意義,目前還有很重要的用途,絕不能送人。有一次他在測量一個荒島時遇上了大風暴,在沒有淡水沒有干糧的情況下硬是堅持了十三天,另外的兩個測繪兵卻都犧牲了。他用繩子把自己連同圖紙資料和測量儀器牢牢地捆在礁石上,接雨水喝,抓住一切被海浪打到身邊的活物充饑后來一位老首長把這個挎包獎給了他”“原來他每次出海
44、測量都要帶一挎包土和各樣的種子,有些島礁最缺的就是泥土。他們就是用賈隊長帶去的土和種子養活了一棵西瓜苗,心肝寶貝般地呵護到秋后,果真還結了個小西瓜”“我很快就喜歡上了打鐵,越干越有味道,一干就是十年。在鍛鋼打鐵的同時,也鍛造了自己,改變了人生,甚至成全了我的文學創作”,流露出對“鐮刀錘頭”的深厚感情。10.C 因王充世祖王勇攔路殺傷過人,所以仇人眾多,“傷殺”不能斷開,排除A、D.“為所”在這里為固定句式,表被動,不能分開。據語境可知,祖父汎擔心家人被仇人捉住,故領著全家搬家,故“祖父汎”不能分開,也不會被“擒”,排除B.11.A“任公”是梁啟超的號。12.D詭:出乎尋常,與眾不同,奇異的意思
45、。這里原文意思是“他的言論初聽時似乎很奇怪,與眾不同”。13.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譯。兩句的主語省略,翻譯時要補出來。14.B 頷聯寫賦閑后的愜意之狀。辭官之后無早朝之擾,盡可春醉;年事已高,再無為搏功名而讀詩書之累,更覺逍遙。15.本題考查賞析詩歌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聯寫自己天性開朗,曠達灑脫,與官場中的風氣相悖,故寄身官場屢受排擠。頷聯寫賦閑后的愜意之狀。“拋官”即辭官,退隱之后無早朝之擾,盡可春眠;年事已高,再無為搏功名而讀詩書之累,更覺逍遙自在。頸聯起句寫琴,淥水為詩人之所愛;次句寫茶,“故舊”老朋友、舊相識。“蒙山”指蒙
46、山茶,相傳西漢年間,吳理真禪師親手在蒙頂上清峰甘露寺植仙茶七株,飲之可成地仙。以琴茶為伴,寫出了詩人的高雅情趣。尾聯仍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感嘆和欲展宏圖的期望。“窮通行止”,這里的“窮”指報國無路,“通”指才華得施,“行”指政見得用,“止”指壯志難酬,末句表達了詩人想返回長安為國效力的愿望。16.本題考查默寫名句名篇的能力。17.A 根據前文“典籍里的中國讓“遙不可及”的文化典籍變得“觸手可得”,可知此處填寫語句主語應該是典籍里的中國,根據陳述對象一致原則,排除B、D.根據后文“這檔節目的出現,不僅讓典籍“活在了藏書館里,更讓其“活在了年輕人的心中”,可知此處應用擬人化表達“活”,據此可排除C
47、.18.B畫波浪線句有兩處語病:一是不合邏輯,“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晶”應與“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調換位置;二是關聯詞位置不當,“不僅”應放在“一本本典籍”后邊。綜合分析只有B項完全修改正確。19.C 第一空,漢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卷帙浩繁:形容書籍或篇章多而紛繁。根據語境,此處強調的是中華書籍數量和種類極多,故選用“卷帙浩繁”。第二空,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引人入勝:引人進入佳境(指風景或作品等)。根據后文中的“吸引受眾”可知,此處強調的是敘事有吸引力,故選用“引人入勝”。第三空,余音繞梁:原義是音樂停止后,余音好像還在繞著屋梁回旋(余音:在音樂演奏之后耳邊好像還有聲音;梁:屋梁),后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余音回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余音裊裊: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余,剩下來的,多余的;音,音樂,聲音;裊裊,繚繞。)根據語境,此處應用“余音繞梁”。第四空,淋漓盡致:形容文章、談話等詳盡透徹,發揮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徹底。酣暢淋漓:形容非常暢快,多指文藝作品中刻畫人物形象或抒發感情很充分。根據語境,此處強調充分體現,故選用“淋漓盡致”。20.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準確的能力。意思相近,銜接順暢即可。第處,根據橫線后的“而是雜交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周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某通信公司產品策略概述
- 機動車輛保險理賠實務培訓課程
- 水源熱泵空調的工作原理與特點
- 學前兒童發展 課件 第9章 學前兒童人格的發展
- AutoCad教程總結模版
-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河北石家莊石門實驗學校2025屆七下數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北京十一學校數學八下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概念第一冊L121-130短語總結模版
- 上海公務員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寵物凍干主糧市場需求量預測與營銷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流媒體播放器性能優化-全面剖析
- 移動護理管理平臺建設方案
- 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研究
- 廣西壯族自治區2025年4月高三畢業班診斷學考試生物試卷及答案(廣西三模)
- 超星爾雅學習通《新媒體概論(浙江傳媒學院)》2025章節測試附答案
- 高++中語文++高考復習+語言文字運用之錯別字
- 企業法律訴訟應急預案
- BSL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文件
- 窗戶加裝限位器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