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課后練案:4-3河流地貌的發育 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過關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讀下圖,比較圖中河流a、b、c三處的位置與三幅剖面圖,回答12題。1河流位置與斷面對應關系正確的是(d)aa,b,c bb,a,ccc,b,a dc,a,b解析:河流的河道從上游到下游對應的河床從上游到下游逐漸變寬、變淺。2與河流位置a、b、c對應的外力作用分別是(a)a侵蝕,搬運,沉積 b侵蝕,沉積,搬運c沉積,搬運,侵蝕 d搬運,沉積,侵蝕解析:圖中a處屬于河流上游,河谷的發育初期,橫剖面呈“v”型,以溯源侵蝕、下蝕為主;b處屬河流中游,河谷的發育中期,形成河灣,搬運能力加強;c處屬河流下游,河谷發育的成熟期,形成槽型河谷,堆積了大量泥沙。下圖為某

2、河段示意圖,箭頭表示河流流向。讀圖,回答34題。3圖中流水侵蝕作用最強烈的是(b)ab cd4符合連線處河流斷面的剖面是(a)解析:處為河流凹岸,侵蝕作用強烈。受離心力作用,表層水流偏向凹岸,底部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造成岸侵蝕,岸堆積。讀河流地貌示意圖,完成56題。5圖中處對應的地貌類型分別為(d)a洪積沖積平原、三角洲、河漫灘平原b河漫灘平原、三角洲、洪積沖積平原c三角洲、洪積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d洪積沖積平原、河漫灘平原、三角洲解析:根據圖中三地與河流的關系,可判斷出位于河流出山口處,形成洪積沖積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為河漫灘平原;位于河流入海口處,為三角洲。6下列地貌中,與沖積平原形成原

3、因相同的是(c)a挪威峽灣 b廬山c崇明島 d長江三峽解析:崇明島是由流水堆積作用形成的;挪威峽灣屬于冰川侵蝕地貌;廬山屬于斷塊山;長江三峽屬于河流侵蝕地貌。下圖為我國某地區聚落景觀圖,讀圖完成78題。7該聚落的分布特征是(d)聚落規模大聚落規模小呈團塊狀分布呈帶狀沿河分布ab cd解析:據圖可知,該地區河網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規模小且呈帶狀沿河分布。 8該聚落最可能分布在(c)a塔里木盆地 b黃土高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華北平原解析:該聚落可能位于我國南方河流沖積平原地區。二、非選擇題(共18分)9讀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3中能正確反映圖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乙,該河

4、段主要的河流侵蝕作用是溯源侵蝕和下蝕。(6分)(2)圖1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淺灘的是d岸,請說明原因。(4分)答案: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側蝕作用強烈,往往在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 (3)若河流a段的巖層縱剖面如圖2所示,則形成的地理景觀最有可能是(2分)(c)a“u”型谷 b喀斯特溶洞c瀑布 d河口三角洲(4)a、b、c三點中,最易形成聚落的是c。(2分)(5)若圖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斷堆積而擴大,最終與河流的哪岸相連?為什么?(4分)答案:與左岸相連。因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右岸沖刷嚴重,因此在河口處沉積的泥沙將與左岸相連。解析:第(1)題,在河流的上游地

5、區,河流侵蝕以溯源侵蝕和下蝕為主,河流橫剖面呈“v”型。第(2)題,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多在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第(3)題,河流在流經巖性差異明顯的河段時,由于差異侵蝕,可能會形成瀑布景觀。第(4)題,c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床更加寬闊,易形成聚落。第(5)題,河口處沙洲因左岸堆積,最終與左岸相連。能力提升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下圖為意大利某古河床沉積剖面圖。讀圖,回答12題。1該河流量最大、流速最快的時期是(a)a時期 b時期c時期 d時期解析:該河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攜帶泥沙的能力越強,沉積物的顆粒越大,圖中時期沉積物顆粒最大,故流量最大、流速最快。2下列四地貌中成因與

6、該河床成因一致的是(d)a黃土高原深厚的黃土 b智利南部海岸線曲折c波德平原的波狀起伏 d一望無垠的東北平原解析:圖中河床的成因為流水的沉積作用,黃土高原的黃土來自風力的沉積作用,智利南部海岸線曲折是海浪侵蝕的結果,波德平原地表的波狀起伏主要是受冰川作用而成,東北平原主要是受流水的沉積作用而成。讀某河流示意圖,回答34題。3甲處地貌的形成與下列哪個因素無關(a)a中游落差小 b地轉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解析:甲處為三角洲,它的形成與河流含沙量大、地轉偏向力、入海口潮差小有關,與中游河流落差無關。4造成乙現象最終消失的原因是(c)a地殼運動 b風化作用c侵蝕作用 d堆積作用解析

7、:造成乙處瀑布最終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侵蝕作用,由于河流下切侵蝕,導致瀑布消失。某同學利用手中的等高線地形圖進行鄉土地理觀察,他乘車到某一村落,下車后舉目所見盡是水田分布,溝渠縱橫。讀下圖,回答56題。5圖中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甲連線所圍成的區域屬于河流地貌中的 (d)a三角洲 b沖積平原c“v”型河谷 d沖積扇解析:根據圖中等高線的疏密(右側非常密集)可以判斷出該地位于山麓地帶,結合山麓地帶等高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判斷出其地貌類型為沖積扇。6該同學所觀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圖中的(c)a甲 b丙 c己 d乙解析:該同學所觀察的景觀為“水田分布,溝渠縱橫”,說明其所處地區地勢低平,結合圖中的等高線可

8、知符合條件的只有己地。讀某村落分布示意圖,回答78題。7圖示村落的形態特點是(b)a呈多邊形 b呈帶狀c呈環形 d呈團狀解析:觀察圖示可知村落的形態特點呈帶狀。8該村落按圖示分布的原因是(a)a在山區由于地形的影響,村落順河谷而建b平原面積開闊平坦,便于農耕c為逃避野獸襲擊而建在山口d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解析:對于山區來說,山前的洪積扇、沖積扇和河谷地帶適宜聚落的形成與發展。二、非選擇題(共18分)9下圖是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兩處河谷有何區別?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a處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河谷呈“v”型。b處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側蝕作用加強,河谷展寬,河床橫剖面呈槽型。(2)c處典型的流水地貌是沖積扇,成因是什么?(4分)答案:河水流出谷口,地勢趨于平緩,水道變寬,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堆積形成。(3)分析圖示地區2012年與1949年農業用地的明顯變化及對地貌帶來什么影響?(6分)答案:2012年與1949年比較林地減少,耕地增加,會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口三角洲面積擴大。(4)從圖示聚落分布看,該地區聚落分布特點是沿河、沿海岸分布,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適宜聚落的發展。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