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色彩學原理第一節色彩的形成一、光與色彩光是自然界的一種物理現象。對于地球來說,最大的光源就是太陽。太陽給地球帶來生 命,同時也賦予世界萬紫千紅的色彩。我們習慣上認為太陽光是白色的,但實際上,它包含 了彩虹的全部色彩 一一紅橙黃綠青藍紫,這就是光譜的顏色,是人類肉眼可 感知的可見光顏色。在牛頓的光學色彩理論里,光與色彩是密不可分的,有光才會有色彩,人們之所以能夠 感知色彩,是因為有光照(發射光和反射光)的結果。我們把人眼所能見到的顏色,由它們 的光學性質分為兩大類別,一是 發射光”二是 反射光”發射光”就是光源發出的光,如陽光、燈光、計算機顯示器、數碼相機顯示屏等,它是數 字色彩得以存在的前提條
2、件。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色彩的顏色,都是發射光形成的顏色。反射光”是從物體表面反射出去的光,我們能用肉眼看到的一切非發光體的顏色,都屬于反射 光,如山川、天空、建筑、園林、花草、服裝、家具 等等。從物體表面反射出去的 反射光”其顏色可以由物體表面材質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因為 光源照射在物體上的光, 有一部分被物體吸收, 有一部分被物體反射, 只有那些被反射出來 的光才能被人眼所接受,這就是人眼能感知不發光物體顏色的緣故。二、光的色散我們讓陽光或燈泡發出的白光(發射光)透過三棱鏡,把它折射到白色的屏幕上,就可 以看見白色光分解成彩色光(圖1-1)。光譜顏色是一條從紅色到紫色柔和過渡的彩色光帶,它不是僅
3、有七種生硬的顏色(圖1-2),我們平時所說的七色光,只是一種高度的語言概括。發射光”可以是全色光(白光),也可以是任何幾種光的組合,或僅僅是一種單色的光。發射光經由光源直射人們的眼睛時,便可以看見帶色光源發出的顏色。不同的色光有不同的波長,在可見光范圍內,紅色的波長最長,藍紫色的波長最短。實際上,可見光譜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唯一的值對應,我們可以從理論上把它們分成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種顏色。從一種顏色轉換到臨近的另一種顏色,靠肉眼是很難區分的,人的眼睛最多只能區分二十八萬二千多種顏色。在千變萬化的色彩世界中,人們視覺感受到的色彩非常豐富,按種類分為原色,間色和 復色,但就色彩的系別而言, 則可分為
4、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兩大類。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種顏色都具有三大屬性,即色相、明度和飽和度。也就是說一種顏色只要具有以上三種屬性都 屬于有彩色系。(下面我們主要以此為例進行分析)圖1-1光的色散圖1-2從紅色到紫色柔和過渡的彩色光帶三、色彩混合色彩與色彩之間可以混合。它可分為加色法混合”(也稱色光混合)、減色法混合”(也稱色料混合)和 中性混合”(也稱空間混合)。(一)加色法混合色光可以分解,也可以混合。加色法混合就是把不同色彩的光混合投射在一起,生成新 的色光,所以也稱色光混合。R、G、B三色是常見的光的三原色, 紅(Red,記為R)、綠(Green, 記為G)、藍(Blue,記為B)它們是計算
5、機顯示器及其它數字設備顯示顏色的基礎,這三種 顏色由電子搶砰擊或經其他物理方式疊加在一起,就能生成千萬種色彩。它屬于加色法混合,是一種光源色的混合色彩模式。R+G=Y(紅光+綠光=黃光)B+R=C(藍光+紅光=青光)G+B=M(綠光+藍光=品紅光)圖1-3兩個光原色的加色混合R+G+B =W(紅光+綠光+藍光=白光)圖1-4光的三原色的加色混合一對補色光相加,生成白光。M+G=W(品紅光+綠光=白光)H+B=W(黃光+藍光=白光)C+R=W(青光+紅光=白光)圖1-7色料的三原色的減色混合圖1-5一對補色光相加生成白光,它屬于加色混合(二) 減色法混合減色法混合就是把不同色彩的色料(顏料)混合
6、在一起,生成新的顏色,所以也稱色料混合。C、M、Y三色是常用的顏料的三原色。青(Cyan,記為C)、品紅(Magenta,記為M)、黃 (Yellow,記為Y),它們是打印機等硬拷貝設備使用的標準色彩,分別是紅(R)、綠(R)、藍(B)三基色的補色。它屬于減色法混合,是一種顏料色彩的混合模式。M+C = B(品紅色+青色=藍色)WRG = B(白光一紅光一綠光=藍光)M+Y = R(品紅色+黃色=紅色)WGB = R(白光一綠光一藍光=紅光)C+Y = G(青色+黃色=綠色)WRB = G(白光一紅光一藍光=綠光)圖1-6兩個色料原色的減色混合M+Y+C = K(品紅色+黃色+青色=黑色)WR
7、BG = K(白光紅光藍光綠光=黑)一對補色色料相混合,生成黑色。M+G = K(品紅色+綠色=黑色)Y+B = K(黃色+藍色=黑色)C+R = K(青色+紅色=黑色)圖1-8一對補色色料相加生成黑色,它屬于減色混合第二節顯色系統經典藝術色彩學是一種以顏料色彩為載體、偏重色彩心理屬性研究的色彩理論體系。它 的物理基礎是一種是以顏料、涂料、染料等色料為基礎的顯色系統,其本質是反射光的色彩系統。最常見的有蒙塞爾的色彩體系,它是經典藝術色彩的基礎,我國藝術和設計界大都采用蒙塞爾色彩。其他還有伊頓的12色色相環(圖1-9)、奧斯特瓦德色彩體系、日本PCCS色彩體系。其中12色色相環是瑞士畫家伊頓所設
8、計的,它的構成原理是由紅黃藍三原色開 始,兩個原色相加出現間色,再由于一個間色加一個原色出現復色,最后形成色相環。伊頓12色色相環一、理想狀態的色立體色立體是一個假設的立體色彩模型,理想狀態的色立體象一個地球儀(圖1-10)。在這個模型里,整個球體從內核到表面就是這個色彩系統所有的色彩。球的中心是一條自上而下變化的灰度色彩中心軸,靠北極(上方)的一端是白色,靠南極(下方)的一端是黑色,用來表示色彩的明度。其他彩色的明度也跟中心軸的變化相一致,越往北極的顏色明度越高,到達北極點就是純白色;越往南極的顏色明度越低,到達南極點就是純黑色。 最純的顏色都附著在球的赤道表面,沿赤道作圓周運動, 表示色彩
9、的色相變化。 從球的表面向中心軸的水平方向運動,表示色彩的飽和度(彩度)變化。簡單的說,色立體的垂直方向表示色彩的明度變化,色立體從表面到中心軸的水平方向 表示色彩的飽和度(彩度)變化,立體色的圓周方向表示色彩的色相變化。白色圖1-10理想狀態的色立體模型二、蒙塞爾色彩系統蒙塞爾顯色系統著重研究顏色的分類與標定、色彩的邏輯心理與視覺特征等,為經典藝 術色彩學奠定了基礎,也是數字色彩理論參照的重要內容。蒙塞爾色相環以紅(R)、黃(Y)、綠(G)、藍(B)、紫(P)5色為基礎色相,中間加入黃紅、黃綠、藍綠、藍紫、紫紅5種過渡色相,構成了10種色的色相環(圖1-11)。這10種色相每種又細分為10個
10、等級,共100個色相。這每10個等級中的第五級被定為這個色相 的代表色樣,女口5R、5Y、5G、5B、5P等(圖1-13、圖1-14、圖1-15、圖1-16、圖1-17)。 色相環中相差180度的顏色是互補色。蒙塞爾色立體是一個偏心的類似球體(圖1-12)。由于各種色相本身具有不同的明度,各種色相的最高飽和色不可能象理想狀態的色立體”那樣都處于球體的赤道上,它們是隨著明度的高低從頂端(北極)或底端(南極)偏移。純黃色的明度最高,因此它最靠近頂端,紫 色的明度最低,因此它最靠近底端。蒙塞爾色彩認為各種色相的彩度等級也不同,各色相的最高飽和色離中心明度軸的遠近距離也不等。紅色(5R)的彩度最高,共
11、分為14個等級,它的最高飽和色離中心軸最遠,而 藍綠色(5BG)的彩度最低,只有6個等級,它的最高飽和色離中心軸最近。蒙塞爾色立體縱向的色彩明度色階共分11級,中心軸的頂端為白色,底端為黑色。圖1-11蒙塞爾10色色相環mm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mi圖1-13蒙塞爾系統的色彩樣本1圖1-14蒙塞爾系統的色彩樣本圖1-15蒙塞爾系統的色彩樣本3Bn:IMU mmuninunmiinnIImiminunimuin 圖1-16蒙塞爾1-17蒙塞爾系統的色彩樣本三、奧斯特瓦德色彩系統奧斯特瓦德色彩系統是由科學家奧斯特瓦德 是象蒙塞爾系統那樣重視心理邏輯和視覺特征。1921年
12、創立的,它以物理科學為依據,而不 它注重色彩的調和關系,主張調和就是秩序。圖1-12蒙塞爾色立體示意圖奧斯特瓦德色相環以24個色組成。它以赫林的四色學說為依據,首先在一個圓形內以等間距安置了紅、黃、綠、藍4個主色,在此基礎上在每兩個顏色之間分別安插橙、黃綠、藍 綠、紫4個間色,擴展為紅、橙、黃、黃綠、綠、藍、藍綠、紫8個基本色相環,然后再將這8個基本色相每種色分為3個等級,共編組成24色的色相環(圖1-18)。奧斯特瓦德色彩系統認為沒有純的顏色存在,即使是純白色也有11%的含黑量,純黑色也有3.5%的含白量。所有的色彩都由純色加一定比例的黑色和白色混合而成。在奧斯特瓦 德色彩系統中,C代表純色
13、,W代表白色,B代表黑色。這樣,奧斯特瓦德引導出一個適用 于任何顏色的公式:純色量(C)+白量(W)+黑量(B)=100(總色量)。記號a c e g i l n p含白量89 56 35 22 14 8.9 5.6 3.5含黑量11 44 65 78 86 91.1 94.4 96.5奧斯特瓦德色立體就是依據這一理論創立的(圖1-19)。圖1-19奧斯特瓦德色立體示意圖圖1-18奧斯特瓦德24色色相環WBL圖1-20奧斯特瓦德色立體模型四、日本PCCS色彩系統成為人類色覺基礎的主要色相有紅、黃、綠、藍四種色相,又稱心理四原色,它們是色彩領域的中心。這四種色相的相對方向確立出四種心理補色色彩,
14、在上述的8個色相中,等距離的插入4種色彩,成為12種色彩的劃分。在上述8個色相中,等距離地插入4種色相,成為12種色相。再將這12種色相進一步分割,成為24個色相。在這24個色相中包含了色光三原色,泛黃的紅、綠、泛紫的藍和色料三原色紅 紫、黃、藍綠這些色相。日本PCCS色彩系統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制的,1965年正式發表。它的色立體模型、 色彩明度及純度的表示方法與蒙塞爾色彩系相似,但分割的比例和級數不同;也吸收了奧斯特瓦德色彩體系的一些特點。它的最大特點,是將色彩綜合成色相與色調兩種觀念來構成各種不同的色調系列,便于色彩的各種搭配。 它注重色彩設計應用的方便,更多表現為一種實用的配色工具(圖1
15、-21、圖1-22)。日本PCCS勺色相環由24個色相組成。為了保持色相環上的色相差均勻,經過色相環直 徑兩端相隔180度的色相并非絕對補色。色相采用124的色相符號加上色相名稱來表示。把正色的色相名稱用英文開頭的大寫字母表示,把帶修飾語的色相名稱用英語開 頭的小寫字母表示。例如:1pR、2R、3rR。圖1-21日本PCCS色相環圖1-22日本PCCS色相環第三節數字色彩體系數字色彩體系由相關的計算機色彩模型構成。計算機色彩成像的原理和其內部色彩的物 理性質決定了它是一種光學色彩,但它又跟傳統意義上的混色系統和顯色系統存在明顯的差 別和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 正因為它的這種特殊性,使數字色彩形成
16、了自己的顯著特點而自成體系。在數字色彩體系中,色彩模式是數字世界中表示顏色的一種算法。在數字世 界中,為了表示各種顏色,人們通常將顏色劃分為若干分量。由于成色原理的不同, 決定了顯示器、投影儀、掃描儀這類靠色光直接合成顏色的顏色設備和打印機、印刷 機這類靠使用顏料的印刷設備在生成顏色方式上的區別。RGB,光的三原色是設備顯示的基礎;CMY,油墨三原色是印刷中圖像再現的色彩基礎;而紅、黃、藍是在美術中調色的基本顏色,是人類色彩系統的理論三原色。一、RGB色彩根據人眼光譜靈敏度實驗曲線證明,可見光在波長為630 nm(紅色)、530 nm(綠色)和450 nm(藍色)時的刺激達到高峰。通過光源中的
17、強度比較,人們便可感受到光的顏色。 這種視覺理論是使用三種顏色基色:紅(只)綠(6)藍(B)在監視器上顯示顏色的基礎,稱之為RGB色彩模型。紅色、綠色、藍色三色分別是常用的光的三原色。紅(Red,記為R)、綠(Green,記為G)、藍(Blue,記為B),它們是計算機顯示器及其它數字設備顯示顏色的基礎。RGB色彩模型是計算機色彩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色彩模型。RGB色彩模型用一個三維笛卡兒直角坐標系中的立方體來描述,RGB色彩框架是一個加色模型,模型中的各種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基色以不同的比例相加混合而產生的。在這個立方體中,坐標原點(0,0,0)代表黑色,坐標頂點(1,1,1)代表白色,坐標
18、軸上的 三個頂點分別代表紅、綠、藍三基色,而剩下的另外三個頂點分別代表每一個基色的補色: 青、品紅、黃( 圖1-23)。由于在RGB模型立方體的主對角線上紅、綠、藍、三色的比例 相同,它們混合后產生灰色,因此這條對角線上的顏色,是由黑色到白色過渡的一條灰色色 帶,紅、綠、藍三色的成份越多,顏色就越趨向白色,成份越少,就越趨向黑色。圖1-23用笛卡兒直角坐標表示的RGB三維色彩模型二、CMY(CMYK)色彩C、M、丫三色分別是色料的三原色,青色、品紅色、黃色。青(Cyan,記為C)、品紅(Magenta,記為M)、黃(Yellow,記為丫,它們是打印機等硬拷貝設備使用的標準色彩,它們與紅(R)、
19、綠(R)、藍(B)三基色形成色相上的補色關系。打印機等硬拷貝設備把C、M、Y顏料通過紙張等介質打印成圖片后,我們就能通過反射光來感知圖片的顏色。CMY色彩模型也是計算機色彩常用的色彩模型,是一種顏料色彩的混合模式。CMY色彩模型也用一個三維笛卡兒直角坐標系中的立方體來描述,CMY色彩框架是一個減色模型,模型中的各種顏色都是由青、品紅、黃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相加混合而產生的。在笛卡兒坐標系中,CMY色彩模型與RGB色彩模型外觀相似,但原點和頂點剛好相反。因 此,這個立方體的坐標原點(0,0,0)代表白色,坐標頂點(1,1,1)代表黑色,坐標軸 上的三個頂點分別代表青、品紅、黃三原色,而剩下的另外三
20、個頂點分別代表每一個基色的 補色:紅、綠、藍。 (如圖1-24)由于在RGB模型立方體的主對角線上青、品紅、黃三色的 比例相同,它們混合后產生灰色,因此這條對角線上的顏色,是由黑色到白色過渡的一條灰 色色帶,青、品紅、黃三色的成份越多,顏色就越趨向黑色,成份越少,就越趨向白色。由于顏料的化學成分和介質吸收等原因,C、M、Y三色經過打印混合后只能產生深棕色,不會產生真正的黑色,因此在打印時要多加一個黑色(Black,記為K)作為補充,用以彌補色彩理論與實際的誤差, 實現色彩的還原。所以在計算機實用軟件里,沒有CMY色彩模型,而是用CMYK色彩模型來替代。圖1-24用笛卡兒直角坐標表示的CMY三維色彩模型三、Lab色彩Lab色彩是計算機內部使用的、最基本的色彩模型。它由照度(L)和有關色彩的a、b三個要素組成。L表示照度(Luminosity),相當于亮度,a表示從紅色至綠色的范圍,b表示從藍色至黃色的范圍(如圖1-25)。L的值域由0到100,L = 50時,就相當于50%的黑;a和b的值域都是從+120至-120,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婚姻中的財產安全協議3篇
- 工作績效承包2篇
- 產品委托生產授權協議范本2篇
- 工程質量保證書版示例
- 地下車庫銷售合同樣本3篇
- 家用玻璃花瓶定制協議3篇
- 乳制品包裝材料選購3篇
- 冷庫轉讓合同模板3篇
- 燃氣具產品可靠性分析考核試卷
- 纖維板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預測考核試卷
- 電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仿真模擬試卷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考一模生物試題(含答案)
- 長江流域大水面生態漁業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潛力分析
- SQLSERVER如何配置內存提高性能配置方案
- 電視臺影視拍攝合同協議
- 裝配式建筑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全面剖析
- 裝飾公司結算管理制度
- 實習生頂崗實習安全教育
- 網絡災難恢復計劃試題及答案
- 物業五一節前安全教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