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的本土化策略_第1頁
家樂福的本土化策略_第2頁
家樂福的本土化策略_第3頁
家樂福的本土化策略_第4頁
家樂福的本土化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偉燊王偉燊 吳達煥吳達煥家樂福(Carrefour)成立于1959年,現時擁有11,000多家門市,業務范圍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著歐洲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世界最大的食品零售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零售企業,中國最大外資零售商稱號。家樂福在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 擊敗沃爾瑪現已位居中國的外資連鎖店運營商之首。截至2013年底,家樂福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門店達到236家。1995年 家樂福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大賣場1996年 成功進入上海和深圳1997年 進入天津市場1998年 成功進入重慶、珠海、武漢、東莞2000年 配合迅速發展的需求,家樂福開設了五家大賣場2001年 家樂

2、福積極聲援2008北京申奧2002年 家樂福在20個城市開設了35家大賣場、家樂福積極支持上海申博2003年 家樂福在杭州開設了第40家分店、迪亞折扣店進入上海和北京2004年冠軍超市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分店2005年 家樂福在中國重慶開設第60家分店2007年 家樂福在中國新增門店19家2009年新開門店18家,截至2010年1月20日家樂福中國內地門店總計157家2010年,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CEO羅國偉宣布已經成功收購河北保龍倉商業連鎖經營有限公司2015年5月5日,家樂福中國公司和微信支付在深圳共同宣布,將基于O2O戰略達成深度合作,將在北京、上海、沈陽、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城市逐步上

3、線微信支付,覆蓋家樂福全國237家門店。所謂本土化,是指跨國公司通過了解與分析各地區市場上的消費者偏好、習慣、理念等因素,對不同地區的市場生產不同的產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務。實質是跨國公司將生產、營銷、管理、人事等經營諸方面全方位融入東道國經濟中的過程,也是著實承擔在東道國公民責任,并將企業文化融入和植根于當地文化模式的過程。品牌本土化 品牌是產品戰略的直觀體現,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標志,在市場競爭中,尤其是在零售業,品牌形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樂福的中文譯名就是家樂福融和本土文化的一個象征。 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家樂福公司并沒有直接照搬其法文名稱,而是根據中國文化的特點,取了充滿溫馨色彩的中國名稱“

4、家樂福”,以及“開心購物家樂福”等經營理念,主題清晰而又吉利,從而拉近了與消費者在情感上的距離,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心理認可。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標記人力資源本土化:人力資源本土化: 目前,在中國家樂福的3萬多名員工之中,只有80名外籍管理人員,其余的都是中國本地人才。在家樂福看來,本土員工更容易將公司的經營理念融入到經營活動中去,因為本地員工對當地的文化、習俗、市場、消費者的習慣都更為了解。 因此近年來家樂福逐漸將外籍管理人員撤至幕后,讓在華經理人擔當重任,處理公司的重要業務,使他們成為家樂福中國公司的中堅力量,更快融入當地生活。產品產品本土化本土化 產品本土化是跨國公司在產品的外觀、口味、質量

5、、品牌等各個方面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的一種經營戰略。在一定意義上講,產品的本土化即意味著采購的本土化。 作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的家樂福公司,十分注重采購的本土化,它在中國本土的采購比例已高達90%。家樂福的生鮮產品都在當地采購,60%的日雜貨物由當地供應商或者全國供應商在當地的分支機構提供,這樣能夠節約運輸成本,還能因此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為進一步的擴張奠定了基礎。家樂福為迎接中國端午節,貨架上擺滿粽子市場市場本土化本土化 市場本土化,是以東道國的文化傳統、消費者心理和情感需求為基礎,以保持原有品牌特色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打親情牌,以縮小與消費者的文化隔閡。家樂福對于消費者的心理及他們對產品

6、的需求有著十分到位的把握,因此其經營方式針對性很強。 它認為每一家店的顧客群體都是獨特的,應該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去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在商品的排列、搭配、樣式等各個方面,家樂福都有著十分周全的考量,以滿足各個消費層面顧客的不同需求,使得消費者能夠各取所需。經營管理本土化經營管理本土化 經營管理的本土化是指依據當地的市場環境,因地制宜的調整管理模式,使之有效地協調公司的運營體系。 家樂福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其管理架構,把先前的“中國區總部7個區域門店“的三級架構調整為“中國區總部4個大區10個區域門店”的四級管理架構,并推行單店管理的模式,將權力下放到門店,使之能夠迅速應對市場的動向,以滿

7、足當地市場的需要。 這種調整是家樂福本土化戰略的進一步深化,它將國別本土化戰略延伸到了區域本土化這一層面,因而這種管理模式已成為其在中國市場最具代表性的本土化策略之一。關系關系本土化本土化 關系本土化是跨國公司本土化戰略的核心。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由于風俗習慣、文化、政治經濟環境不同,使得企業在進行經營時不得不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力求與當地政府的目標、政策保持一致。家樂福非常注重密切聯系當地政府,并與之保持良好的關系,順應政府的需要開展各項業務。與此同時還積極支持中國西部建設、支持中國奧運、熱心公益事業,贏得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好評和支持。家樂福的危機進入2010年以來,家樂福的危機開始顯現:先是

8、無奈退出了意大利南部市場,此后又關閉了在比利時的21家門店和法國總部大樓;2010年3月11日,在日本市場艱苦拼搏10年的家樂福只好黯然離場,從此徹底退出日本市場。3月22日,大連家樂福新華綠洲店正式關店,此前這家門店已虧損7年之久;6月,青島一家企業為進駐家樂福,被迫支付各種高額費用,3000萬元的貨款中有600多萬元被家樂福扣除或拖欠,因此一紙訴狀將家樂福告上法庭;7月28日,經營僅三年的西安小寨店因業績不佳被迫關門謝客。市場競爭的加劇、競爭對手的崛起以及全球市場收縮步伐的加快,致使家樂福一系列的門店被關停、業務被訴訟,由此引發的高管和核心人才離職風波同樣困擾著家樂福。據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

9、國偉描述,在中國,家樂福店長級別的人數至少有200多人,這一級別管理層的離職率大約為5%,其中主動離職占3%,被開除人員占2%。 早在幾年前,家樂福遭遇中國消費者的抵制依然歷歷在目,不作惡、不以犧牲供應商和合作者利益,應是受社會尊敬品牌的主要特征。顯然,家樂福已經對本土化的“初戰告捷”沾沾自喜起來,孰不知,動輒將商業利益上升為國家意志、政治文化的家樂福開始遠離了公眾、消費者,遠離了市場,淡漠了商業內部規律的作用,同樣遠離了商業倫理和道德。 這是中國市場體制下的家樂福式的無奈。進店費、堆頭費、促銷費、節日費等對供應商名目繁多的盤剝方式已成家樂福“天天低價、福氣到家”的利潤保護傘。而普通含義的利潤

10、,商品差價(如加價15%)僅占家樂福利潤的小部分。而這正是中國家電等連鎖業成長起來的“秘密武器”。中投顧問流通行業高級研究員黎雪榮分析認為,家樂福在其他國家并不是靠收取通道費獲利的,只有在中國,家樂福也“本土化”地采取了這種盈利模式。家樂福的20年本土化市場經驗,可以讓其逐漸成熟起來,但成也本土化、敗也本土化,商業賄賂在家樂福身上同樣發作,飽受詬病名目繁多的通道費、扣點、宣傳費等最終導致供應商反水,群起攻之。加上結算不及時、內部管理流程控制混亂,家樂福所謂的國際品牌優勢已喪失殆盡,個中原因或許家樂福的高管們心知肚明,“分權”模式下,管理層面的權力平衡點無處可尋,同時造就的尖銳“零供”矛盾,成為

11、大家普遍承認的事實。 但愿意改變并為之努力者已寥寥無幾,家樂福多位店長的相繼離去和人才大量流失,足以說明家樂福的種種表現正在讓投資者、合作商、消費者改用腳投票。更為重要的是,包括家電等在內中國連鎖、大賣場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發生諸多變化,最為顯著的就是從單純討好消費者、永遠低價、盤剝供應商,開始向供應鏈和諧共生轉變。而家樂福金融危機后期業績的大幅下滑,“分權制”改“集權制”,內控不力導致大批核心人才流失,采購價格優勢被削弱,等等,這些都成為家樂福的致命傷。2006年就曾發生多名管理層因受賄被捕,從那時起,家樂福“單店分權”的擴張模式之弊端就已顯現。為此,2007年新上任的家樂福總裁羅國偉,便著手回收門店權力、統一管理的改革,而同樣,因為回收門店權力,導致了大量管理層人才流失。1.要有良好的本土化意識,把握時機走出國門,拓展海外業務。2.加大品牌建設力度,積極創造良好的品牌效應。3.努力做到產品入鄉隨俗,積極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4.以顧客為市場導向,積極開展市場調研。5.經營方式本土化,不斷進行營銷創新。6.推行人力資源本土化,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7.下放權力,保持管理層人員的“凝聚力”、“向心力”。家樂福本土化的運營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