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養成教育與幼兒道德教育養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人們對它的解釋大同小異。有的人認為養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種教育方法,引導受教育者認識、體驗和實踐基本道德規范,全面培養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終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有人認為“養成教育就其實質說,是培養兒童行為習慣,使其言談舉止規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認為,“養成教育是指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和途徑,按照一定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培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教育。它以社會公德、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規范為主要內容,以兒童為主要對象,旨在使其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行為規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概括起來,關于養成教
2、育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道德行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為,如學習行為;另一種解釋只針對道德行為。但人們都承認養成教育應重在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絕大多數人認為養成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但也有人認為養成教育不只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還包括道德品質的培養教育。對于養成教育的性質,絕大多數人認為,養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標。但我們認為,養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徑,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標。確切地說,養成教育是指培養幼兒形成良好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過程,既包括培養,也包括形成,培養是途徑,形成是目標。對養成教育概念的界定無疑會影響養成教育的實施,因此,有必要對養成教育的實質作一初步分
3、析。養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養成教育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養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認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格養成教育”,就是“教人學會做人”。養成教育思想被葉圣陶先生進一步發展。他曾經這樣概括教育的本質:“教育這個詞,往精深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說,養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在葉圣陶先生的多次論述中,養成教育的含義是寬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體育等。究竟如何看待養成教育?我們認為,養成教育主要是指兒童道德品質的養成。因為目前養成教育的提出是與德育工作密切相
4、關的,更確切地說是與德育的有效性問題密切聯系的。長期以來,雖然我們對德育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但德育的有效性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成人公共道德行為習慣欠佳、青少年道德行為問題及青少年犯罪問題等都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加強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中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養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針對我國兒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是與德育密切聯系的。幼兒期作為兒童社會化的初級階段,在兒童道德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梢哉f幼兒期是培養道德品質、形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基礎階段,是道德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一)幼兒期是兒童是非觀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兒童道德的發展以是非觀念的形成為基礎,是非觀念的
5、形成是兒童道德觀念發展的前提。然而,人們往往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視兒童是非觀念的培養。實際上,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學前階段的兒童是非觀念開始萌芽,兒童在與外界特別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了解行為的限度,掌握行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觀念。新生兒通過哭的方式與外界交往,他們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饑餓、身體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應是對新生兒的照料。逐漸地,孩子會產生對成人的依戀,表現為身邊沒人時也會哭,于是成人馬上過來陪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逐漸認識到哭是一種手段,當他們有什么需要時就會用哭來達到目的。而如果成人無原則地滿足,孩子就會將哭作為要挾成人的
6、最銳利的武器。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沒有是非觀念,判斷對與不對的標準完全出于個人的需求。一旦家長不能時時事事都依從孩子時,孩子就會表現得非常任性,讓家長無計可施。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會采取打罵的方式以暫時阻止孩子的不當行為。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們的觀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對的,并且判斷標準模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把會不會挨打作為能否做某事的標準。有些孩子則形成了較為穩定、正確的是非觀念,他們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經父母勸說后,他們馬上會放棄不合理要求,從內心接受規則。這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懂事的”孩
7、子。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表明:在整個學前期,兒童逐漸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過與他人交往,兒童逐漸積累經驗,形成是非觀念,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為。(二)幼兒期是兒童基本道德行為習慣初步形成的時期行為的穩定性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表現出的行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兒童在3歲左右就已經表現出個人行為的獨特性,如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為在3歲兒童身上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有的孩子想要什么東西時,會采用哭鬧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兒末期,作為個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經達到了非常穩定的程度。我們采用實驗室情境性觀察的方式對35歲幼
8、兒的自我控制進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復測量實驗設計,這二因素分別是不同難度的任務(包括難任務和容易任務)和不同對象在場(女大學生在場和母親在場),然后將兩個因素匹配,形成4種情境。研究結果發現,大約一半的3歲兒童在情境中的行為表現出明顯的一致性,說明3歲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而5歲兒童在各種情境中的行為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樣的任務,也不管是誰在場兒童都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這個研究結果證實了學前兒童的自我控制已經達到非常穩定的水平,已經形成比較穩定的行為習慣這一觀點。關于幼兒個性穩定性的實證研究不多,但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普遍認為,“學前兒童的性格已經初步形
9、成,出現了相對的穩定性”。相對的穩定性是指到了幼兒末期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個別差異,即我們所說的個性特征,同時,兒童此時形成的個性還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存在變化的可能性。如果沒有特殊的環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矯正,兒童的個性會在此基礎上順其自然地發展,因此我們說,幼兒期兒童個性(包括道德)的發展是其日后發展的重要基礎。(三)幼兒期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對兒童曰后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幼兒期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對兒童人小學、中學以后的道德發展有長期的、重要的影響。如兒童是非觀念的掌握對兒童入小學以后的道德行為、青少年的違法行為都有著直接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早期比較任性的孩子進入小學后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有個小
10、學四年級的學生由于不辨是非發生了偷竊行為,其原因是聽到同班一個同學告訴他,有個同學鉛筆盒里有零用錢,并讓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幾個同學出去買零食。這位兒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觀念,才會表現出問題行為。進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沒有形成是非觀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現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觀念和道德觀念,很難形成法制意識;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時期同伴對其心理發展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他們與不良同伴接觸后因為盲從而發生違法行為的可能性很大。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對青少年違法行為的研究也證明了自主性對青少年違法行為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關于青少年違法行為與家庭關系的研究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研究者直接把關注的焦點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與青少年違法行為的關系,認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從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現狀中可以發現,青少年犯罪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團伙犯罪。在團伙犯罪中,除了個別主犯,其余多是從犯,而對于這些青少年來說,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租車營運權承包及管理服務合同
- 文化遺產插畫創作委托協議
- 老人皮膚護理課件
- 老人消防安全課件圖片
- 老人居家護理課件
- 美術白菜課件兒童
- 機關安全生產
- 安全生產工作督導檢查簡報
- 消防安全檢查通訊
- 因私出國自查情況匯報
- 律師事務所客戶數據安全管理制度
- 2025數學新課程標準培訓
- 稅務講座課件
- 2025年暑假實踐作業模板【課件】
- 學校食堂暑假前收尾工作指南
- 休閑車零部件回收再利用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滴灌帶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D
- 消防系統維護保養方案
- 骨科護理實習生小講課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散熱器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商業模式與投融資發展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