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蕪湖新安中醫院蕪湖新安中醫院 孫孫衛東衛東二二一四年六月十日一四年六月十日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發熱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版)的通知的通知 衛辦應急發衛辦應急發2010163號號 二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年九月二十九日六六 個個 附附 件件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診療方案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診療方案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中醫診療方案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中醫診療方案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實驗室檢測方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2、實驗室檢測方案案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方案方案 蜱防制知識宣傳要點蜱防制知識宣傳要點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定義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定義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俗稱俗稱“蜱蟲蜱蟲病病”,是一種自然疫原性疾病是一種自然疫原性疾病,蜱為其傳播蜱為其傳播媒介。蜱傳疾病極少見媒介。蜱傳疾病極少見人人傳傳人人現象現象,但是但是,接接觸急性病人或人尸體血液可被傳染觸急性病人或人尸體血液可被傳染。基基 本本 信信 息息 西醫學名西醫學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主要病因主要病因:布尼亞病毒:布尼亞病毒 多發
3、群體多發群體:主要為接觸蜱等傳播媒介的人群:主要為接觸蜱等傳播媒介的人群 傳染性有其他名稱傳染性有其他名稱:蜱蟲病:蜱蟲病 傳播途徑傳播途徑:血液:血液 主要癥狀主要癥狀:發熱(多為持續性),全身不適:發熱(多為持續性),全身不適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病例定義病例定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監測方案(試行)征監測方案(試行)稿中,將該病例定義為:稿中,將該病例定義為: 1. 1. 發熱(體溫發熱(體溫3838)伴血小板降低,或)伴血小板降低,或 2. 2. 發熱伴出血癥狀(黑便、牙齦出血、皮膚瘀點發熱伴出血
4、癥狀(黑便、牙齦出血、皮膚瘀點或瘀斑、眼結膜充血等出血癥狀中至少一項)。或瘀斑、眼結膜充血等出血癥狀中至少一項)。 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第對符合上述病例定義第2 2項,但未做血象檢查或無項,但未做血象檢查或無血象檢查結果的患者,醫療機構應盡快對其進行血血象檢查結果的患者,醫療機構應盡快對其進行血象檢查。象檢查。 明確診斷的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應排除明確診斷的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應排除。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臨床表現臨床表現潛伏期尚不十分明確,可能為潛伏期尚不十分明確,可能為1周周2急性起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體溫急性起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體溫多在多在38
5、以上,重者持續高熱,可達以上,重者持續高熱,可達40以上,部分病例熱程可長達以上,部分病例熱程可長達10天以天以上。伴乏力、明顯納差、惡心、嘔吐等,上。伴乏力、明顯納差、惡心、嘔吐等,部分病例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部分病例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查體常有頸部及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腫查體常有頸部及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腫大伴壓痛、上腹部壓痛及相對緩脈。大伴壓痛、上腹部壓痛及相對緩脈。重癥患者多有神志改變等神經系統損傷,重癥患者多有神志改變等神經系統損傷,可因嚴重可因嚴重PTL減少及凝血功能異常,出減少及凝血功能異常,出現皮膚、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現,少數現皮膚、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現,少數病人可有肺
6、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可有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繼發細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如不以及繼發細菌、病毒及真菌感染。如不及時救治,可因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多及時救治,可因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既往有基礎疾病者,臟器功能衰竭死亡。既往有基礎疾病者,預后較差。預后較差。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臨床特點臨床特點 急性發熱起病,急性發熱起病, 多數患者伴有乏力、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多數患者伴有乏力、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瀉等癥狀 部分患者出現黑便、齒齦出血、皮膚瘀點或瘀斑、部分患者出現黑便、齒齦出血、皮膚瘀點或瘀斑、眼結膜充血等出血癥狀。眼結膜
7、充血等出血癥狀。 絕大多患者臨床實驗室檢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絕大多患者臨床實驗室檢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 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減少 部分患者谷丙部分患者谷丙/ /谷草轉氨酶升高、尿蛋白陽性。谷草轉氨酶升高、尿蛋白陽性。 二、實驗室檢查二、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一實驗室檢查【一】(一)(一) 血常規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血常規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減少,多為減少,多為1.0-3.0109/L,重癥可降至,重癥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細胞比例、淋以下,嗜中性粒細胞比例、淋巴細胞比例多正常巴細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為血小板降低,多為30-60109/L,重癥者可低于,重癥者可低于301
8、09/L。(二)(二) 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 半數以上病例出現蛋白尿(半數以上病例出現蛋白尿(+),),少數病例出現尿潛血或血尿。少數病例出現尿潛血或血尿。實驗室檢查【二實驗室檢查【二】(三)(三) 生化檢查。生化檢查。 可出現不同程度可出現不同程度LDH、CK及及AST、ALT等升高,尤以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為主,常有低鈉血癥,個別病例升高為主,常有低鈉血癥,個別病例BUN升高。升高。(四)病原學檢查。(四)病原學檢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血清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 2血清中分離新型布尼亞病毒。血清中分離新型布尼亞病毒。(五)(五) 血清學檢查。血清學檢查。
9、1新型布尼亞病毒新型布尼亞病毒IgM抗體(尚在研究中)。抗體(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亞病毒新型布尼亞病毒IgG抗體抗體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三、診斷與鑒別診斷(一)診斷標準(一)診斷標準。 依據流行病學史(流行季節在丘陵、依據流行病學史(流行季節在丘陵、林區、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林區、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發病前或發病前2周內有被蜱叮咬史)、臨床表周內有被蜱叮咬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診斷。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診斷。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學史、發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學史、發熱等臨床表現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細胞熱等臨床表現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細胞降低者。降低
10、者。2. 確診病例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具備下列之一者:疑似病例具備下列之一者:(1)病例標本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病例標本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陽性陽性;(2)病例標本檢測新型布尼亞病毒)病例標本檢測新型布尼亞病毒IgG抗抗體陽轉或恢復期滴度較急性期體陽轉或恢復期滴度較急性期4倍以上增倍以上增高者;高者;(3)病例標本分離到新型布尼亞病毒。)病例標本分離到新型布尼亞病毒。(二)鑒別診斷(二)鑒別診斷 應當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等應當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等立克次體病、立克次體病、腎綜合征出血熱、登革熱、敗血癥、傷腎綜合征出血熱、登革熱、敗血癥、傷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等疾病相鑒別。
11、疾病相鑒別。四、治療四、治療 本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主要為對癥支持治本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主要為對癥支持治療。療。 患者應當臥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患者應當臥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及尿量等。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及尿量等。 體外實驗結果提示體外實驗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利巴韋林對該病毒有抑制作對該病毒有抑制作用,臨床上可以試用。繼發細菌、真菌感染者,用,臨床上可以試用。繼發細菌、真菌感染者,應當選敏感抗生素治療。同時注意基礎疾病的應當選敏感抗生素治療。同時注意基礎疾病的治療。目前尚無證據證明治療。目前尚無證據證明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效的治療效果,應當果,應當慎重慎
12、重使用。使用。五、出院標準五、出院標準 體溫正常、體溫正常、 癥狀消失、癥狀消失、 臨床實驗室檢查指標基本正常或明顯改臨床實驗室檢查指標基本正常或明顯改善后,可出院。善后,可出院。六、隔離及防護六、隔離及防護 一般情況下一般情況下無需無需對病人實施隔離。醫護人員和對病人實施隔離。醫護人員和看護人接觸病人時應當采取看護人接觸病人時應當采取通用防護通用防護(Universal precaution )措施。對病人的血液、)措施。對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環境和物品,可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環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溫、高壓、含氯消毒劑等方式進行消毒采取高溫、高壓、含氯消毒劑等方式進行消
13、毒處理。在搶救或護理危重病人時,尤其是病人處理。在搶救或護理危重病人時,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嘔血等出血現象時,醫務人員及陪護有咯血、嘔血等出血現象時,醫務人員及陪護人員應當加強個人防護,避免與病人血液直接人員應當加強個人防護,避免與病人血液直接接觸。接觸。小小 結結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少數重癥患者可因多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少數重癥患者可因多臟器損害,救治無效死亡臟器損害,救治無效死亡 目前這類患者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癥狀,目前這類患者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癥狀,病因尚不明確,起初均以疑似無形體病命名病因尚不明確,起初均以疑似無形體病命名 20102010年年5 5
14、月之后,中國疾控中心暫將其命名為月之后,中國疾控中心暫將其命名為“發熱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evere fever with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簡稱,簡稱FTSFTS)中中 醫醫 診診 療療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專家委員會專家與來自專家委員會專家與來自河南河南信陽市商城、信陽市商城、山東山東蓬萊、蓬萊、廣東省廣東省等地的中醫藥一線專家,對近年等地的中醫藥一線專家,對近年來蜱蟲傳播疾病病例的中醫證
15、候特點、核心病來蜱蟲傳播疾病病例的中醫證候特點、核心病機進行了研討,總結了既往的相關救治經驗,機進行了研討,總結了既往的相關救治經驗,認為本病屬于中醫認為本病屬于中醫“瘟疫瘟疫”范疇,初起邪犯肺范疇,初起邪犯肺衛,衛氣同病,毒邪壅盛,毒損脈絡,重癥可衛,衛氣同病,毒邪壅盛,毒損脈絡,重癥可表現為氣營(血)兩燔,若熱勢鴟張,敗壞形表現為氣營(血)兩燔,若熱勢鴟張,敗壞形體,可導致正衰邪陷,中醫藥應早期介入,根體,可導致正衰邪陷,中醫藥應早期介入,根據本病的不同階段辨證施治。據本病的不同階段辨證施治。一、辨一、辨 證證 論論 治治(一)邪犯肺衛(一)邪犯肺衛 臨床表現:患者有蜱蟲咬病史,發熱,惡寒
16、或不惡寒,臨床表現:患者有蜱蟲咬病史,發熱,惡寒或不惡寒,無汗或少汗,肌肉酸痛,頭痛,或咳嗽,或惡心,舌無汗或少汗,肌肉酸痛,頭痛,或咳嗽,或惡心,舌質紅,苔薄白、薄黃或薄膩,脈浮數。質紅,苔薄白、薄黃或薄膩,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毒,疏風透邪。治法:辛涼解毒,疏風透邪。 基本方藥:銀翹散加減。基本方藥:銀翹散加減。 金銀花、連翹、荊芥穗、蘆根、白茅根、薄荷、赤芍、金銀花、連翹、荊芥穗、蘆根、白茅根、薄荷、赤芍、粉葛根、黃芩、生甘草。粉葛根、黃芩、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用法:水煎服,日一劑二劑。二劑。 加減:加減:1.便秘加大黃;腹瀉加黃連;便秘加大黃;腹瀉加黃連;2.咽喉腫痛加元參;
17、咽喉腫痛加元參;3.咳嗽加桔梗、杏仁、前胡;咳嗽加桔梗、杏仁、前胡;4.表情淡漠、舌苔膩者加表情淡漠、舌苔膩者加藿香、蒼術、蘇葉;藿香、蒼術、蘇葉;5.惡心加姜半夏。惡心加姜半夏。 中成藥: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藍芩口服液等。中成藥: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藍芩口服液等。(二)毒壅肺胃(二)毒壅肺胃 臨床表現:壯熱不退,汗出,煩躁口渴,頭痛,面紅,臨床表現:壯熱不退,汗出,煩躁口渴,頭痛,面紅,惡心或嘔吐,納差,腹痛,便秘,尿黃,舌質紅,苔惡心或嘔吐,納差,腹痛,便秘,尿黃,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洪大或脈緩。黃或膩,脈洪大或脈緩。 治法:清氣泄熱,解毒活絡治法:清氣泄熱,解毒活絡 參考方藥
18、:白虎湯加減參考方藥:白虎湯加減 生石膏、知母、蒼術、板藍根、炒梔子、連翹、炒杏生石膏、知母、蒼術、板藍根、炒梔子、連翹、炒杏仁、丹參、鮮茅根、生甘草。仁、丹參、鮮茅根、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用法:水煎服,日一劑二劑。二劑。 加減:加減:1.腹滿、便秘加酒大黃、芒硝;腹滿、便秘加酒大黃、芒硝;2.惡心、嘔吐加惡心、嘔吐加蘇葉、黃連、蘆根。蘇葉、黃連、蘆根。 中成藥: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藍芩口服液等。中成藥: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藍芩口服液等。可選用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等靜脈點滴。可選用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等靜脈點滴。(三)毒損脈絡(三)毒損脈絡 臨床表現:高熱,或
19、伴皮膚斑疹,便血,或見咯血,臨床表現:高熱,或伴皮膚斑疹,便血,或見咯血,尿赤,小便不利,舌質暗紅,伴瘀斑等,舌苔薄黃,尿赤,小便不利,舌質暗紅,伴瘀斑等,舌苔薄黃,脈細數。脈細數。 治法:涼血解毒,清熱通絡,益氣養陰。治法:涼血解毒,清熱通絡,益氣養陰。 方藥方藥: 犀角地黃湯合生脈散加減。犀角地黃湯合生脈散加減。 水牛角、生地、粉丹皮、赤芍、桃仁、連翹、生石膏、水牛角、生地、粉丹皮、赤芍、桃仁、連翹、生石膏、鮮茅根、紫草、西洋參、三七、麥冬、五味子。鮮茅根、紫草、西洋參、三七、麥冬、五味子。 用法:水煎服,日二劑用法:水煎服,日二劑三劑。三劑。 中成藥:口服云南白藥,可選用喜炎平注射液、熱
20、毒中成藥:口服云南白藥,可選用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靜脈點滴。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靜脈點滴。(四)氣營(血)兩燔(四)氣營(血)兩燔 臨床表現:壯熱煩躁,夜寐不安,間有譫語,吐血、臨床表現:壯熱煩躁,夜寐不安,間有譫語,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或發斑,舌絳,苔黃少津,脈細衄血、便血、尿血,或發斑,舌絳,苔黃少津,脈細數。數。 治法:清氣涼營治法:清氣涼營(血血),瀉熱解毒。,瀉熱解毒。 基本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基本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生石膏、水牛角、生地、銀花、黃連、生石膏、水牛角、生地、銀花、黃連、 梔子、知母、梔子、知母、白茅根、赤芍、玄參
21、、丹參、麥冬、西洋參、生甘草。白茅根、赤芍、玄參、丹參、麥冬、西洋參、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二劑用法:水煎服,日二劑三劑。三劑。 加減加減:1.疫毒迫血妄行,出血較多者,加側柏葉、旱蓮疫毒迫血妄行,出血較多者,加側柏葉、旱蓮草;草;2.嘔血、便血者加生大黃粉、三七粉。嘔血、便血者加生大黃粉、三七粉。 中成藥:口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散;可選用喜炎平注中成藥:口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散;可選用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靜射液、熱毒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靜脈點滴。脈點滴。(五)正衰邪陷(五)正衰邪陷 臨床表現:精神萎靡,嗜睡,甚則神昏,譫妄;呼吸臨床表現:精神萎靡
22、,嗜睡,甚則神昏,譫妄;呼吸急促;少尿;汗出肢冷,脈細數或微等。急促;少尿;汗出肢冷,脈細數或微等。 治法:扶正固脫,解毒開竅。治法:扶正固脫,解毒開竅。 方藥:參附龍牡湯合生脈散加減。方藥:參附龍牡湯合生脈散加減。 紅人參、炮附子、麥冬、五味子、山萸肉、生龍骨、紅人參、炮附子、麥冬、五味子、山萸肉、生龍骨、生牡蠣、連翹、草河車、人工牛黃、石菖蒲、郁金生牡蠣、連翹、草河車、人工牛黃、石菖蒲、郁金 用法:水煎服,日二劑用法:水煎服,日二劑 三劑。三劑。 加減:神昏或抽搐加人工麝香、羚羊角粉。加減:神昏或抽搐加人工麝香、羚羊角粉。 中成藥:口服蘇合香丸,可選用參麥注射液、生脈注中成藥:口服蘇合香丸
23、,可選用參麥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靜脈點滴。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靜脈點滴。(六)余邪未清,氣陰兩傷(六)余邪未清,氣陰兩傷 臨床表現;低熱,乏力,納差,口渴,臨床表現;低熱,乏力,納差,口渴,舌質紅,苔薄白,脈細數或緩。舌質紅,苔薄白,脈細數或緩。 治法:清解余邪,益氣養陰。治法:清解余邪,益氣養陰。 方藥:連翹竹葉石膏湯加減。方藥:連翹竹葉石膏湯加減。 連翹、竹葉、生石膏、青蒿、太子參、連翹、竹葉、生石膏、青蒿、太子參、麥冬、北沙參、鮮蘆根、陳皮、生甘草。麥冬、北沙參、鮮蘆根、陳皮、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用法:水煎服,日一劑。 二、外治法二、外治法 (一)(一)結腸結腸
24、滴注給藥:惡心、嘔吐癥狀滴注給藥:惡心、嘔吐癥狀重,口服湯藥困難者,可用中藥湯劑結重,口服湯藥困難者,可用中藥湯劑結腸滴注;高熱持續,可用柴胡注射液、腸滴注;高熱持續,可用柴胡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等結腸滴注給藥。清開靈注射液等結腸滴注給藥。 (二)(二)外用外用:蜱蟲叮咬局部可選用梅花:蜱蟲叮咬局部可選用梅花點舌丹、六神丸、玉樞丹、新癀片等,點舌丹、六神丸、玉樞丹、新癀片等,研細末醋調外用。研細末醋調外用。報報 告告 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或確診病例時,暫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或確診病例時,暫參照參照乙類乙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于傳染病的報告要求于2424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
25、監測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其它傳染病其它傳染病”中的中的“發熱伴血小板減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少綜合征” 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的,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報告(試行)要求的,按照相應的規定進行報告預防控制措施預防控制措施 (一)加強病例管理,降低傳播風險。(一)加強病例管理,降低傳播風險。 (二)開展各級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培訓,(二)開展各級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培訓,提高防治能力。提高防治能力。 (三)加強檢測,提高實驗室診斷能
26、力。(三)加強檢測,提高實驗室診斷能力。 (四)做好公眾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四)做好公眾健康教育,提高防病知識水平。識水平。 (五)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傳播媒(五)做好媒介控制工作,降低傳播媒介密度。介密度。 第二部分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第二部分病原學和流行病學 (一)病原學(一)病原學。新發現的病毒屬于。新發現的病毒屬于布尼亞病毒布尼亞病毒科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屬(白蛉病毒屬(Phlebovirus),病毒顆),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粒呈球形,直徑80-100 nm,外有脂質包膜,表面有棘,外有脂質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組包含三個單股負鏈突。基因組包含三個單股負鏈RNA片段(
27、片段(L、M和和S),),L片段全長為片段全長為6368 個核苷酸,包含單一讀碼框架編碼個核苷酸,包含單一讀碼框架編碼RNA依賴的依賴的RNA聚合酶;聚合酶;M片段全長為片段全長為3378個核苷酸,個核苷酸,含有單一的讀碼框架,編碼含有單一的讀碼框架,編碼1073個氨基酸的糖蛋白前個氨基酸的糖蛋白前體;體;S片段是一個雙義片段是一個雙義RNA,基因組以雙向的方式編,基因組以雙向的方式編碼病毒核蛋白和非結構蛋白。病毒基因組末端序列高碼病毒核蛋白和非結構蛋白。病毒基因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與白蛉病毒屬其他病毒成員相同,可形成鍋度保守,與白蛉病毒屬其他病毒成員相同,可形成鍋柄狀結構。柄狀結構。 該病毒
28、與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的裂該病毒與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的裂谷熱病毒谷熱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病毒的氨基酸同源同源性約為性約為30%。 布尼亞病毒科病毒布尼亞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酸、易被熱易被熱、乙醚乙醚、去氧膽酸鈉去氧膽酸鈉和和常用消毒常用消毒劑及劑及紫外線紫外線照射等迅速滅活。照射等迅速滅活。(二)流行病學(二)流行病學 1. 地理分布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江蘇等省發現該病病東、安徽、遼寧、江蘇等省發現該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區和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區和丘陵地帶的農村,呈高度散發。丘陵地
29、帶的農村,呈高度散發。 2. 發病季節發病季節。本病多發于春、夏季,不。本病多發于春、夏季,不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 3.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區生活、生產的居民和山地、森林等地區生活、生產的居民和勞動者以及赴該類地區戶外活動的旅游勞動者以及赴該類地區戶外活動的旅游者感染風險較高。者感染風險較高。 4. 4. 傳播途徑傳播途徑。傳播途徑尚不確定。傳播途徑尚不確定。主要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通過蜱叮咬傳播。目前,已從病例發現。目前,已從病例發現地區的蜱中分離到該病毒。部分病例發地區的蜱中分離到該病毒。部分病例發病前有明確的蜱
30、叮咬史。尚未發現人傳病前有明確的蜱叮咬史。尚未發現人傳人的證據。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傳染人的證據。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傳染性。性。 潛伏期潛伏期:蜱蟲病潛伏期一般為:蜱蟲病潛伏期一般為714天天(平均(平均9天)。天)。傳播媒介?傳播媒介? 在病家周圍采集了常見的蚊和蜱等媒介生物,在收在病家周圍采集了常見的蚊和蜱等媒介生物,在收集的集的186186個蜱標本中,有個蜱標本中,有1010份在份在病家豢養動物體表病家豢養動物體表收集的長角血蜱中檢測收集的長角血蜱中檢測到新型布尼亞到新型布尼亞病毒病毒 但是在收集的但是在收集的59005900份蚊標本中沒有檢測到份蚊標本中沒有檢測到新病毒新病毒。宿主與
31、媒介宿主與媒介從蜱中分離到數株新病毒從蜱中分離到數株新病毒蜱病毒核酸檢出率較高蜱病毒核酸檢出率較高羊羊血清中分離到病毒血清中分離到病毒狗狗血清中檢測到病毒核酸血清中檢測到病毒核酸嚙齒嚙齒動物中檢出病毒核酸動物中檢出病毒核酸媒介媒介宿主宿主流行病學流行病學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媒介傳播:目前,認為蜱是傳播媒介媒介傳播:目前,認為蜱是傳播媒介 部分病例自述有蜱暴露史;部分病例自述有蜱暴露史; 蜱中分離到病毒;蜱中分離到病毒; 序列分析結果表明,與人分離病毒不同片段的同源性序列分析結果表明,與人分離病毒不同片段的同源性93-100% 蜱的宿主動物(牛、羊、犬)中血清學檢測陽性。蜱的宿主動物(
32、牛、羊、犬)中血清學檢測陽性。自然宿主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確定,已在病例所在村的牛、羊、狗自然宿主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確定,已在病例所在村的牛、羊、狗等家畜中發現血清學感染的證據。等家畜中發現血清學感染的證據。接觸傳播:接觸傳播:急性期病人的血液急性期病人的血液可能可能有傳染性有傳染性 護理護理 處理接觸尸體處理接觸尸體37布尼亞病毒的感(傳)染性布尼亞病毒的感(傳)染性 布尼亞病毒自然感染見于許多布尼亞病毒自然感染見于許多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和和節肢動節肢動物物( (蚊蚊、蜱蜱、白蛉白蛉等等) ), 可感染小鼠,可感染小鼠, 并能在一些哺乳類、鳥類和蚊細胞培養中生長;并能在一些哺乳類、鳥類和蚊細胞培
33、養中生長; 對人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樣的疾病、出血熱對人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樣的疾病、出血熱及腦炎。及腦炎。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 3種傳播類型。種傳播類型。 有些病毒在其節肢動物媒介中,可經卵、交配或有些病毒在其節肢動物媒介中,可經卵、交配或胚胎期傳播。胚胎期傳播。 蜱蜱(一)可能的傳播媒介蜱分布廣泛,活動期(一)可能的傳播媒介蜱分布廣泛,活動期較長較長蜱可能為該病的傳播媒介,攜帶病毒蜱的分布范圍、季節消蜱可能為該病的傳播媒介,攜帶病毒蜱的分布范圍、季節消長、叮咬人的機會決定該病的感染風險和地理、季節分布。長、叮咬人的機會決定該病的感染風險和地理、季節分布。我國已知
34、存在我國已知存在120120余種蜱,分別隸屬于余種蜱,分別隸屬于2 2個科個科1111個屬,在國內個屬,在國內各省都有分布,不同地區蜱種類不同。各省都有分布,不同地區蜱種類不同。我國已知蜱可攜帶我國已知蜱可攜帶8383種病毒、種病毒、1414種細菌、種細菌、1717種回歸熱螺旋體、種回歸熱螺旋體、3232種原蟲等種原蟲等 硬蜱硬蜱 蜱的蜱的活動期比較長,一些蜱傳疾病的研究表明,蜱的成蟲、活動期比較長,一些蜱傳疾病的研究表明,蜱的成蟲、若蟲和幼蟲均可帶毒并傳播疾病。若蟲和幼蟲均可帶毒并傳播疾病。 蜱的寄生動物種類廣泛,主要寄生于牛、馬、羊、豬、犬、蜱的寄生動物種類廣泛,主要寄生于牛、馬、羊、豬、
35、犬、野兔、刺猬等,飼養和接觸寄生蜱的家畜及寵物,可能被蜱野兔、刺猬等,飼養和接觸寄生蜱的家畜及寵物,可能被蜱叮咬。叮咬。42 一、一、 疫疫 情情 截止截止20112011年年8 8月月3 3日,全國共報告發熱伴日,全國共報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622622例例 其中臨床診斷其中臨床診斷5858例例 實驗室診斷病例實驗室診斷病例226226例例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338338例例全國病例分布全國病例分布病例的地理分布病例的地理分布 性別分布性別分布: 男性男性304304例,女性例,女性308308例例 職業分布職業分布: 農民農民555555例,家務及待業例,家務及待
36、業2121例,離退人員例,離退人員1010例,民例,民工、工人、牧民、學生、散居兒童等其他職業也有發工、工人、牧民、學生、散居兒童等其他職業也有發生。生。 年齡分布年齡分布:安徽疫情安徽疫情20062006年年1111月月5 5日日, ,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一名疑似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一名疑似“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死亡死亡病情經過:病情經過:1010月月1818日日,可疑的,可疑的“草蜱草蜱”咬傷右踝關節內側,有紅腫、發癢等癥狀,咬傷右踝關節內側,有紅腫、發癢等癥狀,1010月月2121日,對被老鼠污染的衣物進行清理及清洗。日,對被老鼠污染的衣物進行清理及清洗。1010月月3030日,日,出
37、現發熱、頭痛、頭暈、全身關節痛、乏力等癥狀。出現發熱、頭痛、頭暈、全身關節痛、乏力等癥狀。1010月月3131日,日,在本村衛生室就診,體溫在本村衛生室就診,體溫39.239.21111月月3 3日,日, 患者尿量減少,出現牙齦出血,到患者尿量減少,出現牙齦出血,到廣德縣人民醫院廣德縣人民醫院診治診治1111月月4 4日,日, 中午轉往中午轉往蕪湖市弋磯山醫院蕪湖市弋磯山醫院就診就診 初步診斷為初步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 下午下午3 3時時4949分,患者突然出現意識障礙、抽搐,出血分,患者突然出現意識障礙、抽搐,出血 晚晚7 7時許,病情危重,給予氣管插管,時許,病情危重,給予氣管插管,1111月月5 5日日6 6時時,口、鼻不斷涌出咖啡樣液體,經搶救無效,于,口、鼻不斷涌出咖啡樣液體,經搶救無效,于6 6時時5555分宣布分宣布死亡。死亡。首例患者居住地基本概況首例患者居住地基本概況l廣德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江蘇、浙江、安徽三省8縣交界處縣交界處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寓按揭貸款管理辦法
- 青椒計劃項目實施效果評估與個人貢獻總結報告
- 豎爐氫冶金工藝在低碳環保鋼鐵生產中的應用探索
- 標桿企業指標管理辦法
- 理財教育大眾化傳播模式與內容創新研究
-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在小麥抗旱性狀研究中的應用
- 《公共圖書館法》分析:結構特點、生成邏輯與優化策略
- 廚房高檔原料管理辦法
- 橋梁安全等級劃分標準
- 發票管理辦法追訴時限
- 架線弧垂計算表(應力弧垂插值計算)
- 保安培訓課程表(完整版)咨詢培訓
- 《飛機電子顯示器顯示符號》
- 贏利:未來10年的經營能力
- 光伏支架風荷載分析
- 頭等大事:脫發青年自救指南
- 馬拉色菌相關疾病診療指南(2022年版)
- 哈雷之約:基于指數成分股調整的選股策略
- 湖北省隨州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磁流體密封課件
- T∕CCIA 001-2022 面向網絡安全保險的風險評估指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