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
城市災害損失評估技術標準
Tecmicalstandardtorurtandsasterbesa802nert
DG/TJ0B—2383—2021
J15885—2021
主編單位: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
上海市巖土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批準部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施行日期:2022年2月1日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22上海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文件
滬建標定〔2021〕556號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關于批準《城市災害損失評估技術標準
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由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和上海市金土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主編的%城市災害損失評估技術稱準》,經審核,現批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統一編號為DG/TI08—2383—2021,自2022年2月1日起實施。
本規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負賣娜釋。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二O二一年九月三日
—1—
前言
根據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2019年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建筑標準設計編制計劃》的通知》(滬建標定〔2018〕753號〕要求,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和上海市巖土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充分總結以往經驗,結合本市發展形勢和要求,參考有關國內標準和國內外研究成果,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標準。
本標準針對上海市面臨的地震、臺風.甫內澇及地質災害四類災害的易損性評價與損失評估提供了規范化的評估內容、基本理論和步驟方法。
本標準共分為7章和9個附錄,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地震災害,臺風災害、暴雨內澇災害、地質
災害。
各有關單位和人員在執行地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至上海市住房和城鄉監設管理委員會(地址:上海市大沽路100號;
郵編:200003;E-mail:shjsbzal@163.com),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郵編:200092;Email:pengyongbo@cn),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橋路683號;郵編:200032;Email:shgcbz@163.com),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
主編單位: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
上海市巖土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參編單位:同濟大學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2—
主要起草人:李杰彭勇波艾曉秋陳敏袁家余翟永梅鄭茂輝周健王水強劉威蔡奕寧超列蔣本衛毛欣榮胡繞
劉增輝
主要審查人:張阿根韓新韋曉章震宇王強高大銘趙昕
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
—1—
目次
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2
2.1術語 2
2.2符號 4
3基本規定 7
3.1評估區與評估級別 7
3.2評估內容 7
3.3數據要求 8
4地震災害 9
4.1一般規定 9
4.2城市地震影響場設定 9
4.3城市地震易損性評價 10
4.4地震災需損失評估 17
5臺風災害 25
5.1般規定 25
52城市臺風風場設定 26
5.3城市臺風易損性評價 26
5.4臺風災害損失評估 34
6暴雨內澇災害 38
6.1一般規定 38
6.2城市暴雨強度設定 38
6.3城市暴雨內澇脆弱性評價 40
6.4暴雨內澇災害損失評估 43
—2—
7地質災害 49
7.1一般規定 49
7.2城市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設定 50
7.3城市地質災害易損性評價 51
7.4地質災害損失評估 54
附錄A城市災害損失評估工作級別區劃圖 59
附錄B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工作流程 (60
附錄C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編制格式 61
附錄D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工作流程 65
附錄E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報告編制格式 6
附錄F城市暴雨內澇災害損失評估工作流程 70
附錄G城市暴雨內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編制格式 71
附錄H城市地質災害損失評估工作流程 75
附錄J城市地質災害損失評估報告編制格式 76
本標準用詞說明 79
引用標準名錄 80
條文說明 83
——
3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X
2Termsandsymbols 2
2.1Terms 2
2.2Symbols 4
3Basierequirements 7
3.1Assessmentareaandassessmentlevui 7
3.2Jobdescription 7
3.3Datarequirement 8
4Eartbsuakedisaster 9
4.1Generalregulatone 9
4.2Urbangroundpoionimpactfieldsetting 9
4.3Urbanseigmievulnerilityassessment 10
4.4Lossasmentofurbanearthquakedisaster 17
5Typloondsaster 25
5.1eneralregulations 25
52Urbantypboonwindfieldsetting 26
8.3Urbantypboonvulnerabilityassessment 26
5.4Lossassessmentofurlantypboondisaster 34
6Rainstormwaterloggaingdisaster 38
6.1Generalregulations 38
6.2Urbanainstormintensitysetting 38
6.3Urbanainstormwaterloggingfragilityassessment
40
——
4
6.4Lossa9sessmentofurlanrainstormwaterlouging
disaster 43
7Gedlogicaldisaster 49
7.1Generalregulations 49
7.2Urbangeologicaldisasterrisklevelseting 50
7.3Urlangobogicaldisasterulhnerablityasessment5
7.4Lossassessmentofurlangeologicaldisaster4
AppendixAUrbandisasterlossassessmentlevelzoningfrap
9…
AppendixBWorkingprocedureofurbanearthquakedisaster
lossaessment 60
AppendixCReportformatofurbancrthyqiakedisaster
lossassessment 61
AppendixDWorkingprocedjeofurbantypboondisaster
lossassessment 65
AppendixEReportfofmatofurlantypboondisasterloss
assegaent 66
AppendixF聚tingprocedureofurbanrainstorm
waterboggingdisasterlossassesment 70
AppendixGReportformatofurlanrainstormwaterlogging
disasterlossas9essment 71
ppendixHWorkingprocedureofurlangeologicaldisaster
lossa9sessment 75
AppendixJReportformatofurbangeologicaldisasterloss
a88essment 76
Explarationoworinginthisstandard 79
Listdfquotedstanards 80
Explarationofprovisions 83
—1—
1總則
1,0.1為科學指導城市綜合防災規劃,提高城市安全管理能力增強城市韌性,合理安排城市防災減災措施、救援處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規范城市災害易損性分析和損失評估工作,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本市范圍內地震、臺風、暴雨內勞、地質災害等災害造成的城市物理破壞,經濟損失、人員傷亡和社會影響的
預評估。
1.0.3城市災害損失評估工作應在災去洞查與災害背景分析、城市災害易損性或脆弱性分析的基礎,對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與社會影響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與評信,并提出資料可靠、評估可信、結論正確、建議合理沙評估報影
1,0.4城市災害損失譜告,除應等本標準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行業和本市現市關標準態規定。
—2—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城市災害urbandisaster
由自然、人為或二者共同引發的對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社會發展造成暫時或者長期不良影響的災害
2.1.2地震災害earthquakedisaster
由地震引起的強烈地面振動及伴生的地面裂縫和變形,使各類建(構》筑物倒塌和損壞,設備和設施損壞,交通、通信中斷和其他生命線工程設施等被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災,爆炸.瘟疫、有毒物質泄漏,放射性污染,場地陂壞等地成人畜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災害。
2.1.3臺風災害typhondsaste
由發生在熱帶館洋面上的具有暖流中心結構的、風速在32.6m/s以上的原烈的熱帶氣旋給人類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的
災害。
2.1.4暴用內澇災害rainstormwaterloggingdisaster
因大雨、暴雨或長期降雨量過于集中而產生大量的積水和徑謝,排水不及時,致使土地、房屋等漬水、受淹而造成的災害。
2.1.5地質災害geologicaldisaster
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
2.1.6承災體disaster-affectedbodly
直接受到災害影響和損害的人類社會主體。
—3—
2.1.7易損性vulnerablity
承災體遭受災害時發生損毀的難易程度。
2.1.8脆弱性fragility
承災體在災害事件發生時所產生的不利響應程度。
21.9危險性hazard
某一災害性事件發生的概率。
2.1.10損失比losratio
承災體在災害作用下的經濟損失占其總價值的比例
2.1.11基本風壓basicwindpressure
空曠平坦地面或海面以上規定標準高度處的規定時距和重現期的年平均最大風壓。
2.1.12基本風速basiewindvelocity
空曠平坦地面或海面以上規定標準高度處的規定時距和重現期的年平均最大風速。
2.1.13風暴潮stormsurge
由于強烈大氣擾動(如強風或氣壓黎變)所引起的海面異常(驟發性》升高或降低的現象。
2.1.14設計雨型designstorupattem
設計暴電在時程上的分配和在空間上的分布型式。
2.1.15凈前量netranfall
打際集水區燕發,植被截流.洼蓄和土壤下滲等損失后的降雨量.
2.4.16地面沉降andsubeidence
因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地殼表層松散土層壓縮并導致地面標高降低的地質現象。
2.1.17地面塌陷groundcollapse
地表巖體或者土體受自然作用或人為活動影響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災害的現象或過程。
2.1.18崩塌rockfall
陡峭斜坡上的巖體或者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
—4—
發生崩落、滾動現象或過程。
2.1.19地質災害現狀評估presentassessmentofgeohazard
探明研究區現已發育的災害類型。規模大小,分布、發育程度及危害對象等,對其引發因素,形成機制、穩定性和危害程度進行綜合分析,對現已發育的地質災害危險性開展評估。
2.2符號
2.2.1地震災害
A——評估區內所有建筑的總建筑面積(面);
A?—評估區內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積(n2);
Ca,Ca—單體建筑裝修重置單價、群體建筑裝修平均重置
單價(元/m2);
D.aD——單體建筑結構,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類破壞等
級的建筑裝修直接經濟損失(元);
d—第1類破壞等級下的人員受傷率或死亡率;
Fa,F——單體建筑室內財產單價,群體建筑室內財產平均
單價(元/m2)
G.a.G.——年體建筑室內財產、群體建筑室內財產在第類
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
H.h——單體建筑裝修、群體建筑裝修在第;類破壞等級
下的損失比;
L——單體建筑結構、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類破壞等
級的直接經濟損失(元);
m——評估區內人口總數(人);
P——地震災害造成的受傷或死亡人數(人);
P?,P——單體建筑結構重置單價、群體建筑結構平均重置
單價(元/m2);
R.a,R—單體建筑結構、群體建筑結構在第;類破壞等級
—5—
下的損失比;
s,—評估區內發生第;破壞等級的建筑總面積(m3);
S.a,S.——單體建筑結構.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類破壞等
級的建筑面積(m2);
T.a,T.——單體建筑結構.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類破壞等
級的室內財產直接經濟損失(元);p——評估區內的室內人口密度(人/m2).
2.2.2臺風災害
A,——橋梁各構件順風向投影面積(m2);
Cn—橋梁各構件的阻力系數;
F,——橋梁結構的靜陣風荷載(N)
V.—靜陣風風速(m/s);
x:——結構風荷載標準值kPa);
u——基本風壓(kPa
—高度z處的陣風系數
9,——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
——空氣密度(kg/m3);
n—荷載體型系數;
pu----風荷載局部體型系數;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應力或樹木主干內力
(MPa);
—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彈性強度(MPa)、
材料屈服強度(MPa)、材料極限強度(MPa);
6,——樹木主干抗彎強度(MPa).
2.2.3暴雨內澇
A.—人口聚集區面積(m2);
Ar——評估區內人口聚集區的受淹面積(m2);
—6—
A.,——第1類暴雨內澇脆弱性等級交通用地淹沒面積
(m2);
A,—評估區總面積(m2);
C.——第i類暴雨內澇脆弱性等級機動車淹沒比;
D.——截流和洼蓄量(mm);
E——燕發量(mm),短歷時降雨可忽略不計;
f.—土壤人滲率(mm/h);
i——設計降雨強度(mm/h);
L...——農業用地在第;類暴雨內澇脆弱性等級下的直接經濟損失(元);
L.——建筑類用地在第類暴雨內澇茄弱性等級下的室內財產直接經濟損失(元)
N.——交通用地在第1類暴度內澇脆弱性等級下的受淹汽車數量(輛);
P.—農作物產值(元/公頃);
P?建筑物室內財產密度(元/m2);
Pr—評估區內暴雨內帶影響人口總數(人);
R..——第類暴雨內清豌弱性等級下農作物的損失比;R.—1類暴雨內澇脆弱性等級下室內財產損失比;
R.一-暴雨凈雨量(mm);
——第1類暴雨內澇脆弱性等級農作物受淹面積
(m2);
S.——第i類暴雨內澇脆弱性等級下建筑受淹面積
(m2);
——降雨歷時(h);
pr——評估區內人口聚集區的人口密度(人/m2);
p——交通用地機動車密度(輛/m2)。
2.2.4地質災害
a—地質災害危險性等級系數。
—7—
3基本規定
3.1評估區與評估級別
3.1.1城市災害損失評估應劃分評估區,評估區是開展城市火害損失評估的區域,它是進行評估計算和結果輸出劃分的空間基本單元的總和。
3.1.2城市災害損失評估的評估區宜和城市的行政區劃一致,可按區(縣),街道(鄉鎮)、社區(居委會、自然社、行政村)三級行政區劃劃分評估區。
3.1.3各評估區的城市災害損失評估根據獲取數據粒度、工作詳細程度和分析精度可分為甲級、級兩個穿估級別,不同評估級別的評估區劃分可按本標準附錄A執行.
3.1.4不同評估級別的夠區的評估要求應滿足表3.1.4的規定。
表3.14不同評估纜題的評估區的評估要求
評估豆喜
評估圾別
甲圾
乙圾
數據粒度
A
B
工作詳細程度
A
B
分析精度
A
B
注:“A表示所需數據粒度、工作詳細程度和分析精度要求高:“B”表示所需數據粒度、工作詳細程度和分析精度要求較高。
3.2評估內容
3.2.1城市災害損失評估應包含下列內容:
—8—
1城市災害背景分析.
2城市災害易損性或脆弱性評價。
3城市災害損失評估及災害評級。
3.2.2城市災害背景分析應包括致災因子識別.歷史災害調查分
析與災害影響場設定。
3.2.3城市災害易損性或脆弱性評價應包括承災體易損性或脆弱性評價和次生災害危險性評估。
3.2.4城市災害損失評估及災害評級應包括城市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人員傷亡評估、社會影響評估和城市災害分級
3.2.5城市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應基于城市災害易翼性或脆弱性評價結果進行評估,評估時應按災害發生葉的當地價格(元)
計算。
3.2.6城市災害損失評估工作完成后,應編制相應的評估報告。評估報告內容包括任務由來、評估依據,采用的評估方法、獲取的基礎數據、評估流程和具體的評估過程,提供企確、客觀地評估結論,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城市防災政災提出科學合理的措施或建議。
3.3-數據要求
3.3.1城市尖害損失評估所需的基礎數據應根據不同評估級別
的評估要求獲取。
3.3.2城市災害損失評估基礎數據獲取宜以搜集利用現有資料為主;當現有資料不能滿足評估要求時,應補充現場調查,遙感調查、室內實驗和原位探測等。
3.3.3當采用現場調查、實驗、測試等獲取評估數據時,各類調查方法和實驗、測試方案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9—
4地震災害
4.1一般規定
4.1.1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甲級和乙級評估的評估內容和評估要求應滿足表4.1.1的規定。
表4.1.1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不同評估級別的評估內移及評估要求
序號
評估內容
評估要求
甲級
乙圾
1
城市地震影響場設定
A
B
2
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評論
A
B
3
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霞易積性評價
A
B
4
地震次生災害起章注評估
A
B
5
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托失與人員臨好估
A
B
6
城市地震災害計設
A
B
注:“A”表示染據粒度、詳細程度和分析精度要求商,“B表示數據粒度詳細程度和分所首度要求較高。
4.1.2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應按照本標準附錄B規定的流程
開展工作。
4.1.3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工作完成后,應編寫《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城市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報告》可按照本標準附錄C的格式編寫。
4.2城市地震影響場設定
4.2.1城市地震影響場設定應按相關規范要求確定城市不同超
—10—
越概率水平地震動和設定地震影響場的基本參數。
4.2.2城市地震影響場設定所需的基礎數據應滿足下列要求:
1城市及周邊地區的地震活動性調查數據。
2城市場地條件和地震動參數衰減關系
3城市歷史震害調查。
4城市地震危險性小區劃。
4.2.3對于不同超越概率水平地震動的劃分,應基于城市的杭震設防標準和城市地震危險性評估結果設置三水準地震作用。
4.2.4設定地震可采用構造地震法或歷史地震法設置。
4.2.5設定地震的地震影響場,可利用適合于評估區的設定地震動參數和地震動參數衰戚關系獲得,場地條件對地震動參數的影響可采用現行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劃圖》GB18036給出的經驗系數進行調整。
4.3城市地靠易損性評諭
I建(構)筑物坦粱易損性評價
4.3.1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詐價應分析城市建(構》筑物在設定地震及地震影喃場作用下的易損性,對其在地震災害下的破壞等級及破壞分布做出快速可靠的評價。
4.3.2望(構》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壞等級應按照現行國家標布《建(構)筑物地震破壞等級劃分》GB/T24335的規定劃分為基本完好、輕微破壞、中等破壞,嚴重破壞和毀壞五個級別。
4.3.3建(構》筑物可分為重要建筑物和一般建筑物
4.3.4重要建筑物應包括:
1不可移動文物建筑(如古建筑等)。
2黨政機關,救災與應急指揮機構、公安、消防、醫療救護、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城運中心、地鐵站等單位的主要建筑。
3大型公共場所、大型地下建筑及其他重要建筑。
—11—
4生命線工程系統的建(構》筑物,如火車站、機場、水廠、發電廠、電力/供水調度中心,通信中心,大數據中心、金融交易數據中心、易燃易爆場所、化工園區等的主體建(構)筑物
4.3.5一般建筑物指除重要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建(構》筑物。
4.3.6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分析所需的
數據應包括:
1評估區內所有重要建筑物的詳細信息,包括建筑位置。面積,建筑高度、層數、用途、結構類型,設防標準、建造年代,場地條
件等。
2評估區內一般建筑物的群體信息,以社區為單元,包括結構類型、各類型建筑的建筑面積,建筑高度、建筑層數,設防標準。建設年代等。
4.3.7甲級評估區的建(構)筑物地深易損性分析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建筑物應結合彈塑性時程分析法或靜力彈塑分析法進行單體建筑地震易損性分標.
2一般建筑物可來用靜力彈象性分析法或歷史震害矩陣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飾。
4.3.8乙級評信區的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分析應符合下列規定:
大重要建筑物應滿足第4.3.7條中第1款的規定。
2一般建筑物可采用歷史震害矩陣法或專家經驗法進行地虛易損性分析.
4.3.9評估區內特殊結構形式的重要建筑物,如古建筑,重要大型工業設備等,以及成群連片的區域,宜進行專門的地震易損性
分析.
4.3.10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評價成果應包括:
1評估基礎數據,包括設定地震及地震影響場結果和分布。
2評估區內重要建筑物及一般建筑物的地震破壞等級及震
—12—
害分布。
3城市區域建(構)筑物抗震能力評價結果,地震災害高危區域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4針對建(構)筑物抗震薄弱環節提出抗震減震措施或建議。
Ⅱ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易損性評價
4.3.11生命線工程系統是指維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統和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的工程。需進行地震易損性評價的生命線工程系統應包括交通系統.供水系統。供氣系統、電力系院通信系統和化工園區。
4.3.12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易損性評價國但括:
1生命線工程系統中各組成部分的咆震易損性評價。
2生命線工程系統網絡連通或功能可靠性評價。
4.3.13生命線工程系統中的建(構》筑物特殊說明外,應按照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評價的規定進彩
4.3.14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破壞等級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生命線工程地震破壞等級劃分》GyT24336的規定劃分為基本完好、輕微破壞。中季破壞、嚴重破壞和毀壞五個級別。
4.3.15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易損性評價所
需數據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交通系統:交通網絡平面圖,應注明橋梁、隧道及交通樞近等的位置,評估區內道路、橋粱、隧道、交通樞紐、機場、鐵路、地鐵輕軌、磁浮線、港口等的詳細信息,包括場地條件、抗震設防情況、結構竣工圖等。
2供水系統:供水網絡平面圖,應注明原水取水口建筑,泵站、水廠的位置,評估區內供水管網各管段的長度、管徑、材料、建造年代、埋深、接口形式,場地條件以及抗震設防情況等。
3供氣系統:供氣網絡平面圖,應注明氣源廠、門站、調壓站
—13—
的位置,評估區內供氣管網各管段的長度、管徑、材料、建造年代。埋深,接口形式、場地條件以及抗震設防情況等。
4電力系統:電網接線平面圖、電網地下埋線平面圖,應注明電廠、變電站、輸電塔等的位置,評估區內電廠、變電站、輸電塔等重要結構和設備的詳細信息,包括場地條件、抗震設防情況、結構竣工圖、主要高壓電氣設備的設備名稱,型號,安裝方式等。
5通信系統:通信網絡平面圖,應注明新聞媒體、廣播電說中心,通信塔站的位置,評估區內重要通信塔站結構和通信設備的詳細信息,包括場地條件、抗震設防情況、結構竣工圖,設備名稱、型號、安裝方式及固定情況等。
6化工園區:化工園區平面圖,應注明存故劇毒、易燃、易爆大型倉庫和存放放射性物品庫的位置,評信區主控室、變配電室、廠房,泵房,倉庫、危化品裝置等重要化工建(構》筑物和設備的詳細信息,包括場地條件、抗震設防情況.結構峻工圖,設備名稱、型號,安裝方式等。
4.3.16甲級評估區的生命級工程系維地震易損性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交通系統中的橋梁、隨道及城市立交等應采用靜力彈塑性分析法或彈塑跳時程分析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城市道路可采用層次分機法或震害率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交通系統網絡應開展連通可靠性分析.
2供水系統中的原水取水口建筑,泵站、水廠等主體結構可來用規范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供水管道可采用震害率法或結構理論分析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供水系統網絡應開展功能可靠性分析.
3供氣系統中的氣源廠、門站、調壓站等主體結構可采用規范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儲氣罐可采用抗力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供氣管道可采用震害率法或結構理論分析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供氣系統網絡應開展連通可靠性分析.
—14—
4電力系統中的電力調度中心,電廠發電站主廠房、樞紐變電站的主要電氣設備可采用彈塑性時程分析法或靜力彈塑性分析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電力系統網絡應開展功能可靠性分析。
5通信系統中主要通信設備可采用抗滑移或抗傾覆能力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
6化工園區中主要易燃、易爆大型倉庫、主控室、變配電室廠房,泵房等主體結構可采用規范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危化品裝置可采用抗力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
4.3.17乙級評估區的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易損性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交通系統中的橋梁、隧道及城市立交可采用統計分析法。抗震性能評估簡化方法等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城市道路可采用震害率法或經驗分析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交通系統網絡可采用經驗分析法開展連通可靠性分樹。
2供水系統中的原水取水口建筑,泵水廠等主體結構可采用變形或強度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供水系統網絡可采用經驗分析法開展功能向靠性分析
3供氣系統中的氣源廠泊站、調壓站等的主體結構可采用抗震性能評估簡化方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儲氣罐可采用抗力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供氣系統網絡可采用經驗分析法開展連通可拿性分析.
4電力系統中的電力調度中心、電廠發電站主廠房、樞紐變電站中主要的電氣設備可采用抗滑移或抗傾覆能力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電力系統網絡可采用經驗分析法開展功能可靠
性分析.
5通信系統中主要通信設備可采用經驗統計法進行地震易
損性分析.
6化工園區中主要易燃、易爆大型倉庫、主控室、變配電室、廠房,泵房等主體結構可采用抗震性能評估簡化方法進行地震易
—15—
損性分析,危化品裝置可采用抗力校核法進行地震易損性分析。
4.3.18重要生命線工程結構或設施應開展專門的地震易損性評價。重要生命線工程結構或設施包括:
1總跨徑超過100m.單孔跨徑超過40m的公路與城市道路橋梁。
2總跨徑大于500m的鐵路橋梁。
3城市軌道交通。
4長度大于1000m的隧道。
5重要航空港。
6鐵路樞紐中心。
7航運中心。
8負荷330kV及以上的超高壓輸電塔線.
9裴機容量不低于1000MW的大力發電廠.
0高度不低于100m的通信培架。
1大型和高度危化品裝置
12市級廣播電視發射塔和演播中心.
4.3.19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易報性評價成果應包括:
1生命線工程系統基礎數據分析結果。
2交通系統中橋梁、隧道等交通樞紐工程及城市道路的易損性分析結果,交通系統網絡違通可靠性分析結果及抗震薄弱
環節。
3供水系統中重要主體結構與供水管網的易損性分析結集,供水系統網絡功能可靠性分析結果及抗震薄弱環節。
4供氣系統中主體結構,重要設備與供氣管網的易損性分析結果,供氣系統網絡連通可靠性分析結果及抗震薄弱環節。
5電力系統中主體建(構》筑物及高壓電氣設備的易損性分析結果,供電系統功能可靠性分析結果及抗震薄弱環節。
6通信系統中主體建筑及主要通信設備的易損性分析
結果。
—16—
7化工園區中主要化工建(構)筑物和設備的易損性分析
結果。
8重要生命線工程結構或設施專項地震易損性分析結果。
9針對各類生命線工程系統的抗震薄弱環節提出抗震防震措施或建議。
Ⅲ地震次生災害危險性評估
4.3.20地震次生災害危險性評估應考慮地震火災,水寶,爆炸。毒氣泄漏與擴散,放射性污染、海嘯等的危險性分析.
4.3.21地震次生災害的危險性等級可根據各次生災害的影響范圍和程度劃分為三個等級:
1I級,影響區域大或可引起大量人員傷亡.
2Ⅱ級,影響區域小但可引起少量人員傷亡.
3Ⅲ級,影響區域小且不會是成人員傷亡.
4.3.22甲級和乙級評估區地震次生災害危險性評估所需的資料應包括:
1火災:易產生火災的老舊民房集中區域位置,采用有機外保溫材料建筑的位置,加油站(庫)、燃氣站(庫》的位置及油氣儲量,生產、踏售、存儲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單位及企業的位置、存儲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規模,重點防火單位及其易燃危險品的
儲量
2水災、海嘯:各級水庫位置、壩體類型、建造年代,設防烈度,評估區內江河長度、流域面積,堤防長度、建造年代,設防烈度等,湖海堤圍長度、所屬水系、建造年代,設防等級等,重要水閘的位置、所屬堤防或堤圍、建造年代、閘門結構,設計
流量等。
3爆炸、毒氣泄漏,放射性污染:生產,加工,存儲有毒有害。易爆,放射性物品的單位或企業所在地,危險品種類及儲存當量。
4.3.23地震火災危險性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
—17—
1甲級評估區可采用概率模型法估計評估區內地震火災的發生次數或過火面積。
2乙級評估區可采用回歸分析法估計評估區內地震火災的發生次數或過火面積。
3地震火災影響范圍,可根據火災發生次數和火災發生位置,采用簡化方法或經驗方法進行估算。
4.3.24其他地震次生災害宜根據調查信息和災害種類,采用相應的經驗方法或簡化方法進行地震次生災害危險性分標,德定次生災害影響范圍。
4.3.25地震次生災害危險性評估成果應包含:
1次生災害基礎數據與次生災害源分布情況。
2次生災害影響范圍圖。
3次生災害危險性區劃圖。
4地震次生災害薄弱環節及防災減災措施或建議。
4.4地栽災害損失評估
4.4.1地震災害提天評估應包括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分建[構》筑物直接經濟損失和生命線工程系統直接經濟損失].人員傷亡評估利城市地震災害評級。
I建(構)筑物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
42建(構》筑物震害直接經濟損失應包括:
1建筑結構直接經濟損失。
2建筑裝修直接經濟損失。
3室內財產直接經濟損失。
4.4.3甲級和乙級評估區建(構)筑物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所需的數據宜包括:
1發生破壞的重要建筑物的破壞等級和建筑面積。
—18—
2發生破壞的群體建筑的破壞等級和總面積。
3重要建筑物單體結構重置單價、室內裝修重置單價及室內財產單價。
4各類一般建筑物平均重置單價、室內裝修平均重置單價及室內財產平均單價。
4.4.4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建筑結構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建筑物單體結構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
計算
L.a=S.a×R×P(4.4.4-1)
式中:L,a——單體建筑結構發生第1類破壞等級的直接經濟損失(元);
S.——單體建筑結構發生策類破壞等級的建筑面積(m2);
R.——單體建筑結樹在第;類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
Pa—單體建筑結構的重置單價(元/m3)。
2各類一般建效物結構的融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
計算
L.a=S.?×R.?×P?(4.4.4-2)
式中.——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類玻壞等級的直接經濟損失
(元);
S.——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i類破壞等級的建筑面積
(m3);
R.?——群體建筑結構在第+類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P?——群體建筑結構的平均重置單價(元/m2)。
3建筑結構地震破壞損失比可按表4.4.4的規定取值。
—19—
表44.4建筑結構地震破壞損失比(%)
結構類塑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壞
砌體
結構
區間
0-5
6-15
16-45
46-100
81-100
中植
2
11
31
73
91
鋼糖混凝土結構
區間
0-5
6-15
16-45
46-100
8L-100
中植
3
12
31
73
91
鏘結構
區間
0-4
5-16
17-45
46-10
8L-10
中植
2
11
31
73
91
地下結構
區間
0-6
7-16
17-45
46-10
81-100
中植
3
12
31
75
95
4.4.5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建筑裝修查接經濟損失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建筑物單體裝修的地責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
計算
DH-S.x
×C
(4.4.5-1)
式中:D—單體建筑結構發生第1類破壞等級的建筑裝修直接經濟損失(元);
Ib--單體建筑裝修在第;類玻壞等級下的損失比;
—單體建筑裝修的重置單價(元/m2)。
2各類一般建筑物裝修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
讓算:
D.?=S×H?×C?(4.4.5-2)
式中:D——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i類破壞等級的建筑裝修直接經濟損失(元);
H。群體建筑裝修在第;類玻壞等級下的損失比;C?—群體建筑裝修的平均重置單價(元/m2).
—20—
3建筑裝修地震破壞損失比可按表4.4.5的規定取值。
表44.5建筑裝修地震破壞損失比(%)
建筑類塑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壞
居住類建筑一
區間
0-6
7-16
17-45
46-100
8L-100
中植
3
12
31
73
91
商業理筑
區間
0-6
7-16
17-45
46-100
8-1
中植
3
12
31
73
工業倉儲
建筑
區間
0-4
5-15
16-45
46-10
8I-10
中植
2
11
31
73
91
公共建筑
區間
0-5
6-15
16-45
6-100
81-100
中植
2
11
21
75
95
4.4.6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建筑室內財產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建筑物單體室內財產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計算
(4.4.6-1)
式中:T.--單體建筑結構發生第i類破壞等級的室內財產直
接經濟損失(元);
G.a——單體建筑室內財產在第i類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
Fa——單體建筑室內的財產單價(元/m2)。
2各類一般建筑物室內財產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計算
T.a=S;?×G,q×F?(4.4.6-2)
式中:T.。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類破壞等級的室內財產直接經濟損失(元);
—21—
G.?—群體建筑室內財產在第;類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
F。—群體建筑室內的財產平均單價(元/m2)。
3建筑室內財產地震破壞損失比可按表4.4.6的規定選取。
表4,4,6建筑室內財產地震破壞損失比(%)
建筑類塑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
居住類
建筑
區間
0-5
6-15
16-45
46-100
10
中植
3
11
31
73
91
商業理筑
區間
0-6
7-18
17-45
46-1.0
8I-10
中植
4
12
31
73
91
工業倉儲
建筑
區間
0-4
5-15
1-5
46-100
8L-100
中植
2
11
31
73
91
公共建筑
區間
0-4
5-15
13-45
46-100
81-100
中植
2
8
29
73
91
Ⅱ生命終工根系統地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
4.4.7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所需的數據宜包括:
1評估區內生命線工程系統概況,包括各生命線系統規模。服務能力、儲運規模等。
2各生命線工程系統中重要建(構)筑物的重置單價,重要設備的購買及安裝單價。
3評估區內供水和供氣管道、供電系統,道路的平均重置
單價。
4.4.8甲級評估區的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生命線工程系統中重要建筑物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應
—22—
按建(構)筑物直接經濟損失評估進行。
2生命線工程系統中的工程結構或設備(如橋梁、隧道、車站、機場、碼頭等)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照重置單價乘以損失比來計算。
3生命線工程系統中的道路、鐵道、管線及渠道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宜按單位長度重置造價乘以絕對破壞長度計算。
4生命線工程系統中的儲運資源(如自來水、油氣資源電力資源等》的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儲運規模乘以單價
計算。
5生命線工程系統中的工程結構的地震破環損失比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地震現場工作第4部分:災害直接損失評估》GB/T182084的規定取值。
4.4.9乙級評估區的生命線工程系統跑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應符合下列要求:
1評估區內的重要生命線工程結構或設施應按照第4.4.8條的規定進行地震災害直接蜂濟損失估算。
2評估區內一般生命線工程幸構或設施可采用基于地震烈度或震級的經驗評估方法進行課情.
Ⅲ人員傷亡評估
4.4.10甲級和乙級評估區地震人員傷亡評估所需的數據宜
包括
1評估區內人口總數、不同時段的城市室內人口密度。
2建(構》筑物地震易損性評價結果,包括建(構》)筑物破壞等級,不同破壞等級建(構》筑物的破壞面積。
4.4.11甲級和乙級評估區地震災害造成的受傷和死亡人數估算應滿足下列要求:
1評估區內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可根據建(構》筑物破壞等級及對應的人員傷亡率按照下式計算:
—23—
(4.4.11-1)
式中:P—地震災害造成的受傷或死亡人數(人);
S—評估區內發生第;類破壞等級的建筑總面積(m2);
dj—第類玻壞等級下的人員受傷率或死亡率,不同破壞等級對應的傷亡率可按表4.4.11取值;
——評估區內的室內人口密度(人/m2),按不同時段選取。
表4,4,11不同破壞等級下的人員受傷率和死亡率
序號
建(構)筑物破壞等圾
受你率
死亡率
1
基本完好
0
0
2
輕微破壞
1/10000
0
3
中等破壞
D00
1/100000
4
嚴重破壞
1/200
1/1000
5
毀壞
1/
1/30
2甲級評估區不同時段的室內人口密度可按下列要求
選取:
上,下班時段(6:00—8:00,16:00—19:00):
白天工作時段(8:00—16:00):
夜間休息時段(19:00—次日6:00):
式中:m——評估區內人口總數(人);
(4.4.11-2)
(4.4.11-3)
(4.4.11-4)
—24—
A——評估區內所有建筑的總建筑面積(m2);A?—評估區內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積(m3)。
3乙級評估區不同時段的室內人口密度可按下列要求選取:
白天工作時段(6:00—19:00):
夜間休息時段(19:00—次日6:00):
(4.4.11-5)
(44i1-6)
4.4.12人員傷亡評估結果應包含下列內容:
1評估基礎數據。
2不同時段內因災死亡和受傷人口數量.
3人員傷亡高風險區域.
4地震應急救援與人口疏散安置措施或建議。
IV城市地震災害評級
4.4.13根據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橫失和人員傷亡評估可將城市地震災害分為以下四個級別:
1特別重末地震災害:傷亡人數在300人以上(含300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上一年地區生產總值1%以上(含1%)的地震災害。
2重大地震災害:傷亡人數在50人以上(含50人)、300人設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上一年地區生產總值0.5%以上(含0.5%)、1%以下的地震災害。
3較大地震災害:傷亡人數在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上一年地區生產總值0.1%以上(含0.1%)、0.5%以下的地震災害。
4一般地震災害:傷亡人數在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上一年地區生產總值0.1%以下的地震災害。
—25—
5臺風災害
5.1一般規定
5.1.1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評估內容和評估要求應滿足表5.1.1的規定。
表5,1,1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不同評估級別的評估內秤及評估要求
序號
評估內容
評估要求
甲圾
乙圾
1
城市臺風風場設定
A
A
2
建(構》筑物臺風易報性產價
A
B
3
基礎設施臺風易視性評價
A
B
4
戶外結構臺風易損性評價
A
B
5
城市綠化臺風易報管可價
A
B
6
農作物衣業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
一
A
7
臺風風暴瀾色險性評估
A
A
8
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
A
B
9
城市臺風災害評級
A
B
注:“A”表示數據粒度、工作詳細程度和分析精度要求高;“B”表示數據粒度、工作詳細程度和分析精度要求較商。
5.1.2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應按照本標準附錄D規定的流程
開展工作。
5.1.3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工作完成后,應編寫《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報告》,《城市臺風災害損失評估報告》可按照本標準附錄E的格式編寫。
—26—
5.2城市臺風風場設定
5.2.1城市臺風風場設定應確定城市風敏感結構在不同重現期臺風風場下的風荷載。
5.2.2城市臺風風場設定所需的基礎數據應滿足下列要求:
1城市及周邊歷史臺風調查。
2城市及周邊歷史臺風災害調查。
3城市風場環境調查。
4臺風數值模擬數據記錄調查。
5.2.3城市臺風風場應根據城市或鄰近區域的臺風記錄設置三類設定基本風壓或基本風速。
5.2.4結構風荷載應分別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和現行行業標準《公路嬌梁抗風設計規范別TG/T3360—01或其他相應規范的規定計算。
5.3城市臺風易損性評價
下建(構)筑物臺風易損性評價
5.3.1建(構)筑物臺風易損性評價應分析城市建筑在設定臺風風場作用下的破壞等級及分布。
建(構)筑物臺風破壞等級應根據建筑的主體結構,玻璃幕墻、裝飾貼面等圍護結構以及室外空調掛機,廣告牌,外墻外保溫等附屬設施的破壞情況劃分,不同等級的劃分要求應符合表5.32的規定。
表5,3.2建(構)筑物臺風破壞等級劃分
破壞等圾
破壞程度
圍護結構破壞比
附屬結構破壞比
主體結構是否破壞
I級
基本完好
<5%
<5%
否
Ⅱ級
輕微破壞
5%-15%
5%-15%
否
—27—
續表5,32
破壞等圾
破壞程度
圍護結構破壞比
附屬結構破壞比
主體結構是否破壞
Ⅲ級
中等破壞
15%-50%
15%-50%
否
V級
嚴重破壞
>50%
>50%
否
V級
毀壞
一
一
是
5.3.3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建(構)筑物臺風易損性評價所需的數據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評估區內重要建筑物的詳細信息,包括建筑面積,犯何尺寸.建筑高度,層數,建造年代、圍護結構面積。附屬結構數量、建筑及圍護結構和附屬結構的力學參數等。
2評估區內一般建筑物的總體信息《各類型建筑的建筑高度、幾何尺寸,建設年代、圍護結構面積附屬結構數量、結構抗力
分布等。
3重要建筑物的單體建筑重置單價
4各類一般建筑物平均重置單價。
5.3.4甲級評估區的建(構)筑物臺風易損性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評估區內重要建筑物,宜采用風洞試驗或計算流體動力學模擬等技術手段,并結合規范提供的陣風系數,計算危險區域的局部風壓特性和極值概率分布;對于整體結構風振易損性,以及舒清度損失評估,宜結合規范提供的順風向、橫風向及扭轉向第效風荷載公式進行校核,或依據試驗或經驗擬合得到的相應方向的隨機風荷載功率譜,采用時程分析法或頻域分析法進行臺風易損性分析.
2評估區內一般建筑物,可采用時程分析法、頻域分析法或規范校核法進行臺風易損性分析.
3建(構》筑物圍護結構和附屬結構可采用時程分析法、飛致物沖擊破壞分析法或規范校核法進行臺風易損性分析.
—28—
5.3.5乙級評估區的建(構》筑物臺風易損性評價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評估區內重要建筑物應滿足本標準第5.3.4條中第1款
的規定。
2評估區內一般建筑物,可采用規范校核法或其他簡化方法進行風災預測。
3評估區內建(構)筑物的圍護結構和附屬結構,可采用規范校核法或歷史風災調查統計法進行風災預測。
5.3.6評估區內特殊結構形式的重要建筑物,應開展專門的臺風易損性分析。
5.3.7建(構》筑物臺風易損性評價成果應包括:
1評估基礎數據。
2評估區內重要建筑物及一般建筑物的臺風破壞等級及易
損性分布。
3評估區內建(構》筑物抗風能力評估結果。臺風災害高危區域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4建(構)筑物抗風措施或建議。
Ⅱ基礎設施治風易損性評價
5.3.8需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的基礎設施應包括交通系統中重要的橋梁結調、電力系統中的輸電塔(桿)線、通信系統中的通信
塔站等。
529基礎設施臺風破壞等級應按照下列規定劃分:
1橋粱結構臺風破壞等級應根據主體結構J圍護結構和附屬結構的破壞情況劃分,不同破壞等級的劃分標準應符合表5.39-1的規定。
表5.3,9-1橋梁結構臺風破壞等級劃分
破壞等圾
破壞程度
圍護站構破壞比
附屬結構破壞比
主體結構是否破壞
I圾
基本完好
<5%
≤5%
否
Ⅱ級
輕微破壞
5%-15%
5%-15%
否
—29—
續表539-1
破壞等圾
破壞程度
圍護結構破壞比
附屬結構破壞比
主體結構是否破壞
Ⅲ級
中等破壞
15%-50%
15%-60%
否
V級
嚴重破壞
>50%
>50%
否
V級
毀壞
一
一
是
2輸電塔(桿)線、通信塔站在臺風災害下的破壞等級根據材料強度劃分,不同破壞等級的劃分標準應符合表5.3.9-2的規定
表5,3.9-2輸電塔(桿)線、通信塔站臺風破壞等級劃分
破壞等圾
破壞程度
求
I級
基本完好
<,
Ⅱ級
輕微破壞
<e
Ⅲ級
中等破壞
W
嚴旅破壞
V級
毀壞
注:“,”為主要受力構備或連接件的空力,MP》.“a”為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彈性強P),“o為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屜服強度(MPa》。
“6,為主受力構作或連接件的材料極限強度(MPa).
5.3.10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基礎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所需數據應符臺下列規定:
1評估區內橋梁結構的詳細信息,包括橋型。建造年代、橋梁總長、主跨、橋面高程、橋塔高度、材料參數圍護結構長度、附屬結構數量、橋梁結構重置單價。
2評估區內輸電塔(桿)線的總體信息,包括電網主網平面圖、輸電塔(桿》的類型、材料參數、各類塔(桿)總數、高度分布、輸電塔(桿》線的平均重置單價等。
3重要通信塔架的詳細信息,包括結構高度、材料參數,建
—30—
造年代、結構類型、通信塔架平均重置單價等。
5.3.11甲級評估區的基礎設施臺風易提性評價應符合下列要求:
1評估區內的橋梁結構應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臺風易損性
評價。
2評估區內的輸電塔(桿》線結構可采用歷史風災調查統計法或故障率法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
3評估區內的通信塔架可采用時程分析法或強度校核法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
4輸電路網應進行網絡功能可靠性分析.
5.3.12乙級評估區的基礎設施的臺風易損性許價應符合下列
要求:
1評估區內的重要橋梁結構應按異本標準第5.3.11條第1款規定執行,一般橋粱結構可采用歷史風災調查統計法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
2評估區內的輸電塔(桿線可采用質史風災調查統計法或其他簡化方法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
3評估區內的通信塔架可采甲歷史風災調查統計法或其他簡化方法進行臺風易技性評價
4輸電路網宜進行網絡功能可靠性分析.
5.3.13評估區內特別重要的基礎設施,應開展專門的臺風易提
性評價
5314基礎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成果應包括:
1評估基礎數據分析結果。
2評估區內發生破壞橋梁的數量及對應的破壞等級,橋梁抗風薄弱環節。
3評估區內發生不同破壞等級的輸電塔(桿)線數量及輸電路網的網絡功能可靠性分析結果,輸電塔(桿》線抗風薄弱
環節。
4評估區發生不同破壞等級的通信塔架數量,通信塔架抗
—31—
風薄弱環節。
5對基礎設施抗風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抗風減災措施
或建議。
Ⅲ戶外結構合風易損性評價
5.3.15需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的城市戶外結構應包括廣告牌、交郊通指示牌、電子顯示屏,施工工地和港口碼頭塔吊等風敏感結構,5.3.16戶外廣告牌、交通指示牌、電子顯示屏,施工工地和港口碼頭塔吊的臺風破壞等級根據材料強度可劃分為五個等級,不同破壞等級的劃分要求應符合表5.3.16的規定。
表5,3,16戶外廣告牌、交通指示牌、電子顯示軍、施工工地和港口碼頭塔吊臺風破壞等級劃分
破壞等圾
破壞程度
強度要求
I圾
基本宴解
a<g
Ⅱ級
輕造破壞
<de
Ⅲ級
中等破壞
W級
嚴重破環
買
毀壞
街為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應力(MP).“a”為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彈性強度(MPa).“a.為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屜服強度(MPa).
“a,”為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極限強度CMPa).
5.3.17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戶外結構臺風易損性評價所需的數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戶外廣告牌的類型、高度、廣告牌面積、材料參數,評估區內各類戶外廣告牌的數量、平均重置單價等。
2交通指示牌的類型.高度、指示牌面積、材料參數,評估區內各類交通指示牌的數量、平均重置單價等。
—32—
3戶外電子顯示屏的類型高度、顯示屏面積、支撐方式、主要受力構件或連接件的材料強度等,評估區內各類電子顯示屏的數量、平均重置單價等。
4施工工地和港口碼頭塔吊的類型、高度、技術和材料參數,評估區內各類塔吊結構的數量、平均重置單價等。
5.3.18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戶外結構可采用時程分析法、強度校核法或歷史風災調查統計法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
5.3.19戶外結構臺風易損性評價成果應包含:
1評估基礎數據。
2戶外結構破壞等級及對應的破壞數量。
3戶外結構抗風減災措施或建議。
IV城市綠化臺風易告性評價
5.3.20需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的減市綠化設施應包括城市行道樹、城市公園及綠地中的景觀樹木:
5.3.21城市樹木臺風破壞色級應根據樹木主干的抗彎強度分為5個等級,不同破壞等級的劃分標準應符合表5.3.21的規定。
老21城市樹本臺風破壞等級劃分
破壞等圾
破環程度
密觀現象
強度標在
I級
基本完好
主干完好·中小枝和葉量損失較少
≤0.3,
輕微破壞
主干完好.中,小枝和葉量損失較多
0.3,a≤0,5
娟圾
中等破壞
主干產生一定傾斜
0.5,o<0,7%,
W級
嚴重破壞
主干產生嚴重傾斜
0.7分,5o<a,
V級
設壞
主干完全憫供或折斷
,
注:“。”表示樹本主干內力(MPa).“u,”表示樹木主干抗夸強度(MPa).
5.3.22甲級和乙級評估區城市綠化臺風易損性評價所需的數據應包括城市行道樹和景觀樹的總體信息,各品種樹木的樹高、樹木胸徑、樹木等效迎風面積、樹木抗彎強度、平均重置單價等。
—33—
5.3.23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城市樹木可采用抗彎強度校核法進行臺風易損性評價。
5.3.24評估區內的名貴樹木,保護樹木應通過精細時程分析法或風洞試驗建立基于失效風速的易損性曲線,進行專門的臺風易
損性評價。
5.3.25城市樹木臺風易損性評價成果應包括:
1評估基礎數據。
2城市行道樹和景觀樹破壞等級及不同破壞等級樹木的破
壞數量。
3城市行道樹抗風減災措施或建議。
V農作物和農業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
5.3.26包括農作物和農業設施的乙級譯估區必須開展農作物和農業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
5.3.27農作物臺風破壞等級直接根據風方大小分為五個等級,不同破壞等級的劃分標準應符合表5227的規定。
表53.27農作物臺貝政壞等級劃分
破壞等圾
最外造度
風力大小
I級
基本完好
3級以下
衛級
輕微破壞
3-4級
住級
中等破壞
5-6級
V級
嚴重破壞
7-8級
V級
毀壞
8級以上
5.3.28農作物臺風易損性評價所需的數據應包括農作物的類型、種植面積、種植時間、畝產產值等。
5.3.29農業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按戶外結構評價方法進行。
5.3.30農業設施臺風易損性評價所需的數據應包括農業設施的類型.高度、面積、材料參數,評估區內各類戶外農業設施的數量、平均重置單價等。
—34—
Ⅱ合風風暴湖危險性評估
5.3.31甲級評估區和部分臨海的乙級評估區必須開展臺風風暴
潮危險性評估。
5.3.32臺風風暴潮危險性等級根據平均淹沒水深劃分為五個等級,不同危險性等級的劃分標準應符合下列規定:
1I級,平均淹沒水深大于3m(含3m).
2Ⅱ級,平均淹沒水深為1.2m~~3m(含1.2m).
3Ⅲ級,平均淹沒水深為0.5m~1.2m(含0.5m)!
4V級,平均淹沒水深為0.15m~0.5m(含放15m).
5V級,平均淹沒水深小于0.15m.
5.3.33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臺風風暴湖危險性評估所需數據應符合下列要求:
1評估區內的地理信息。
2評估區內的水文氣象信息:
3評估區內的海塘堤防信息。
5.3.34臺風風暴潮可采用數值模扣方法進行危險性評估。
5.3.35臺風風暴制危險性評估成果應包含:
1評估基出數據。
2危險性區劃圖,須標明可能的最大淹沒范圍及水深分布。3風暴潮防災減災措施或建議。
5.4臺風災害損失評估
5.4.1臺風災害損失評估應包括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和城市臺風災害分級。
I合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
5.4.2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應估算臺風風災和臺風風暴
—35—
潮次生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具體包括建(構》筑物直接經濟損失,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戶外結構、農業設施直接經濟損失和城市綠化、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
5.4.3臺風風暴潮次生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按照城市暴雨內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采用本標準第6章的方法進行估算。
5.4.4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建(構)筑物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建筑物單體結構的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
計算
L.a=S×R×P(54.4-1)
式中:La——單體建筑結構發生第i類殯壞等級的直接經濟損失(元);
R.a—單體建筑結構在第類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可按照表54.4的規定選取。
2各類一般建筑物的普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下式計算-5.×滴×。(54.4-2)
式中:L—群體建筑結構發生第i類破壞等級的直接經濟損失(元);
R一—群體建筑結構在第;類破壞等級下的損失比,可按照表54.4的規定選取。
表5.4.4建(構)筑物臺風破壞損失比(%)
結構類塑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壞
木結構
范圍
0-5
6-15
16-30
31-60
61-10
中植
3
13
23
46
85
砌體。鋼轉
混凝土結構
范圍
0-3
4-12
13-寫
26-50
51-100
中植
2
5
19
38
85
—36—
續表5,4.4
結構類塑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壞
鏘結構
范圍
0-4
5-15
16-28
29-50
51-100
中植
2
10
12
40
85
5.4.5基礎設施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生命線工程系統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評估的方法進行估算,不同破壞等級對應握失比可按照表5.4.5取值。
表54.5基礎設施臺風破壞損失比(%
結構類塑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酷場
嚴重破壞
設壞
橋梁結構
范圍
0-3
4-12
1.-15
16-50
51-100
中植
2
8
10
35
85
輸電塔線
范圍
0-5
6-15
16-8
36-5
56-100
中植
3
n
46
85
通信塔架
范圍
0-5
6-15
16-
36-英
56-100
中植
26
46
85
5.4.6戶外結構、農業設施臺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可按照重置單價乘以被壞數量和損失比計算,戶外結構、農業設施不同破壞等級對應的損失比可按照表5.4.6取值。
表54.6戶外結構、農重設施臺風破壞損失比(%)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壞
范圍
0-5
6-15
16-40
41-60
61-100
中值
3
12
28
52
5
5.4.7城市綠化,農作物臺風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可按照重置單價乘以破壞數量和損失比計算,城市綠化,農作物不同破壞等級對
—37—
應的損失比可按照表5.4.7取值。
表54.7城市綠化、農作物臺風破壞損失比(%)
損失比
基本完好
輕微破壞
中等破壞
嚴重破壞
毀壞
范圍
0-5
6-15
16-35
36-60
61-100
中值
3
12
26
48
5
5.4.8臺風災害直接經濟總損失應為建(構)筑物直接經濟推失、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戶外結構直接經濟損失,城市綠化直接經濟損失和農作物、農業設施直接經濟損失之和。
Ⅱ城市合風災害評級
5.4.9城市臺風災害根據直接經濟損失和影響人口可分為以下四個級別:
1特別重大臺風災害: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大于或等于2億元,或臺風影響人口大于或等于100萬人,
2重大臺風災害:因災直接經濟強失大于或等于1億元、小于2億元,或臺風影響人口大于或等于50萬人,小于100萬人.
3較大臺風災害: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大于或等于0.2億元。小于1億元,或臺風影響人口大于或等于20萬人、小于50萬人。
4一般臺風災害: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小于0.2億元,或臺風影響人口小于20萬人.
—38—
6暴雨內澇災害
6.1一般規定
6.1.1城市暴雨內澇災害損失評估,甲級和乙級評估區的評估內容和評估要求應滿足表6.1.1的規定。
表6.1.1城市暴兩內澇災害損失評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診護理科普大賽
- 電商平臺消費者債權轉讓及清收服務協議
- 植物人離婚監護權及子女撫養權共享協議
- 醫療資源整合遠程會診項目合作協議
- 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租賃與智能停車場運營管理及增值服務合同
- 醫院潔凈手術部BIM管線施工與運維協議
- 草原牧場放牧權競標與草原生態修復協議
- 世界杯羽毛球賽贊助商協議
- 家居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合同
- 影視拍攝場地消毒衛生保障協議
- 農學專業深度解析模板
- 儲罐內噴鋁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題(解析版)
- 紹興市糧食批發市場經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畢業研究生登記表(適用于江蘇省)
- 2024年光伏行業供應鏈數字化建設白皮書
-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課件 第七章 網絡傳播建構的關系
- 公安機關拘留通知書(存根、附卷副本、正本)模板
- 【年產2000噸色氨酸發酵工廠的計算與設計(附布置圖流程圖)15000字(論文)】
- 2024-2030年中國動畫產業發展趨勢及未來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2024年中級硫磺回收裝置操作工職業鑒定理論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