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必修文言文知識梳理必修一勸學一、重點實詞1、學不可以已 (停止)2、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停止)3、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快,引申為響亮)4、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橫渡)5、勸學 (勉勵) 二、一詞多義1、而致千里 (達到) 則兩將之頭可致于麾下 (送到) 致意 (表達) 致食客三千 ( 招引,引來) 乃治靈公之賊以致趙盾 (牽連)2、金就礪則利 (靠近,接近) 草創未就 (完成) 諸侯各就國 (回到封地) 侯嬴乃謝客就車 (登上) 就極刑而無慍色 (遭受) 3、用心一也 (因為) 用之所趨異也 (因為) 三、詞類活用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表時間的名詞,放在動詞“參省”前,作
2、狀語,每日)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講。名詞,活用作動詞) 四、虛詞1、于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從/比)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 引出對象)2、而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轉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遞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并列) 吾嘗終日而思矣 (修飾) 吾嘗跂而望矣 (修飾)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修飾/轉折) 順風而呼 (修飾) 積善成德,而神明 (因果) 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 3、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兼詞,“于之“)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語氣詞) 4、之 青,取之
3、于藍 (代詞) 輮使之然也 (代詞) 不如須臾之所學 (助詞,定中之間,無義) 蚓無爪牙之利 (定語后置標志) 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 (的) 五、文言句式:指出句式并翻譯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狀語后置) 譯: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的顏色更青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定語后置) 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強健的筋骨 必修一師說 一、重點實詞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豈,難道)2、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涂)3、作師說以貽之 (贈送)二、常用詞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 圣人之所以為圣 (的原因)2、是故無貴無賤 (所以,因此)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4、師 (不一定)4、如是而已 (罷了)三、古今異義。1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2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3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四、虛詞1、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 (承接) 惑而不從師 (轉折) 吾從而師之 (承接)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并列) 小學而大遺 (并列) 則群聚而笑之 (修飾)2、之 古之學者必有師 (的)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主謂取獨)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主謂取獨) 圣人之所以為圣 (主謂取獨)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前標志)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類,這一類)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音節助詞) 作師說以貽之 (代詞)3
5、、其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代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 (代詞) 其皆出于此乎 (推測,大概) 其可怪也歟 (那) 吾其還矣 (婉商,還是)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祈使,一定) 其孰能譏之乎 (反問,難道)4、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比)而恥學于師 (向) 于其身也 (對于)其皆出于此乎 (從) 不拘于時 (被) 5、乎 生乎吾前 (在)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語氣詞) 其皆出于此乎 (語氣詞) 6、乃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 7、焉 猶且從師而問焉 (代詞) 四、常見文言句式翻譯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譯:不通曉文句,不能解決疑惑2、
6、不拘于時 (被動句)譯:不受時俗的拘束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判斷句)譯: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赤壁賦一、重點實詞1、七月既望 (農歷十五)2、凌萬頃之茫然 (越過)3、正襟危坐 (端正)4、方其破荊州,下江陵 (當/攻占)5、固一世之雄也 (本來)6、而卒莫消長也 (最終,到底)7、雖一毫而莫取 (即使)8、肴核既盡 (已經)二、一詞多義屬舉酒屬客 (“囑”,勸酒) 乃以秦王屬吏 (交付,托管)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跟隨) 冠蓋相屬 (連接) 屬予作文以記之 (“囑”,囑托) 屬四方多難 (適逢) 天下屬安定 (適才,剛剛)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7、 若屬皆且為所虜 (用在人稱后,表示復數,名詞,等、輩) 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歸屬,隸屬)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屬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 (掌握,動詞) 神情與蘇、黃所不屬 (類似,動詞 )三、虛詞1、而 倚歌而和之 (修飾) 正襟危坐而問客 (修飾) 侶魚蝦而友麋鹿 (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轉折) 客喜而笑 (修飾) 2、之 月出于東山之上 (的) 縱一葦之所如 (主謂取獨) 凌萬頃之茫然 (定后標志) 吾與子之所共適 (主謂取獨)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的)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代詞)3、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 (從
8、) 徘徊于斗牛之間 ( 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 寄蜉蝣于天地 (在) 4、乎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形容詞詞尾) 郁乎蒼蒼 (形容詞詞尾)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語氣詞) 相與枕藉乎舟中 (在) 四、常見文言句式翻譯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譯:2、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譯:3、客有吹洞簫者 (定語后置)譯: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動句) 譯:5、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譯:6、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 譯:7、渺渺兮予懷 (主謂倒置)譯: 始得西山宴游記一、重點實詞 1、自余為僇人 (同“戮”,刑辱) 2、到則披草而坐 (用手分開) 3、外與天
9、際 (交會)二、一詞多義 1、夢亦同趣 (同“趨”,往,赴) 韓厥告趙朔趣走 (同“促”,趕快) 趣趙兵亟入關 (同,“促”,催促)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取) 2、緣染溪 (沿著) 緣木求魚 (攀援)三、詞類活用 1、入深林,窮回溪(形作動,意思是“走到盡頭”) 2、望西山,始指異之(形作意動,意思是“認為奇特” 3、箕踞而遨(名作狀,意思是“象簸箕一樣”) 4、故為之文以志(名作動,意思是“寫文章”)四、虛詞 1、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修飾) 披草而坐 (承接) 覺而起,起而歸 (承接) 窮山之高而止 (承接)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修飾) 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轉折) 2、以 相枕以臥 (修飾) 夜則以兵圍寓所 (率領) 以資政殿學士行 (憑借的身份) 以至晉鄙軍之日 (在) 3、乎 悠悠乎與顥氣俱 (形容詞詞尾) 洋洋乎與造物者游 (形容詞詞尾)五、常用詞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未曾)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未曾)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這樣之后) 4、游于是乎始 (從此)四、文言句式翻譯1、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定語后置)(被動句)譯:認為凡是這個州的有奇異姿態的山水,都為我所擁有。2、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