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評價指標研究(1)論文【論文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獲得了極大地開展,但由于無視了可持續開展問題,致使珍貴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成為開展速度的代價。為使對外貿易走可持續開展的道路,必須創立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評價指標,而從對外貿易與環境污染的角度出發,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評價指標建立應重視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指標和對外貿易資源效益評價指標。【論文關鍵詞】 可持續開展 生態評價指標 資源效益評價指標一、貿易自由化對環境污染影響的理論分析 貿易自由化對環境的影響,一般歸結于三種效應:規模效應、構造效應和技術效應。 1.規模效應 在消費活動的污染系數一定和產業構造的布局一
2、定的情況下,國際貿易促進了經濟活動規模的擴大,增加了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在污染系數和消費布局一定的情況下,貿易的開展對環境影響的規模效應是負的,也就是說對環境是有害的。 2.構造效應 構造效應產生于貿易活動所導致的全球范圍內的專業化分工,也就是說,開展貿易活動之后,原來多元化消費的國家會趨向于專業化消費,而且消費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并出口而進口其他產品。對于一國的環境來說,假設擴大的出口部門的消費活動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規模縮小的進口部門,那么該國的構造效應就是正的,也即自由貿易會使該國的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反之那么構造效應為負,開展自由貿易將使該國的環境狀況趨向惡化。3.技術效應 技術效應指的是
3、隨著人均收入程度的進步,消費單位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程度降低。隨著收入的進步,人們對干凈環境的偏好增加,對“干凈環境這種特殊產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人們愿意支付更多的錢購置以對環境負責的方式消費的產品。在不存在“政治失靈的情況下,隨著收入程度的進步,各國將施行更加嚴格的環境標準與法規,使消費單位產品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下降,促使環境改善。二、對外貿易與我國環境污染 1.出口貿易對我國環境污染的影響 皮革、毛皮、羽絨制品和紡織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優勢產品,尤其是紡織品占到了出口品的24,這些產業在技術和資本均比較落后的條件下,主要是利用勞動力資源豐富及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進人世界市場。但是
4、這些產業同時也是污染密集型或輕度污染產業,如棉印染,絲印染、制革、毛皮鞣制等都是高度污染密集產業。勞動力本錢的比較優勢使這些產業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一些地方政府與企業特別是鄉鎮企業在出口創匯及宏大經濟利益的誘導下,大力開展這些產業,導致地區性的土壤污染與水污染日益加劇,嚴重影響了這些地區的農業開展與居民生活。吳江盛澤是著名的“絲綢之鄉,盛澤絲綢享譽國內外,但是當地絲印染業的開展卻給盛澤鎮河道下游地區造成了極大的水污染,使漁業消費連連遭受重創。其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使地面水富營養化,易造成赤潮并使近海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威脅;易造成地下水硝酸鹽污染, 蔬菜等農作物也會受污染;而且
5、還使土地嚴重板結,最終失去農業耕種價值。另外,中國自20世紀70年末引進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后,面積已擴大到5000余萬畝。由于塑料薄膜在自然界中難以分解(需400年之久),故形成“白色污染。研究結果說明,在每畝地有殘膜3.9公斤的條件下,玉米產量下降11%12%,大豆下降5.5%9.0 %,蔬菜下降14.6%59.2%。三、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評價指標設計 可持續開展的貿易理論認為,生態環境不應成為貿易增長的犧牲品,對外貿易應走可持續開展的道路。而傳統的對外貿易開展觀只重視出口多少,進口多少,比過去增長多少,評價對外貿易開展規模多,評價外貿與社會經濟平衡開展少;對外貿成績掩蓋下的生態失衡、環
6、境污染視而不見。傳統外貿開展觀沒有跳出貿易本身看問題,就貿易談貿易。其開展評價指標概括不了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全貌,更反映不出其開展規律。創立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評價指標體系,必須從經濟全球化趨勢著眼,從社會經濟整體構造和綜合功能出發,以全面建立小康社會為經濟目的,以開放、改革、開展為設計根本取向,使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科學性、客觀性和規律性。 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評價指標體系應包括對外貿易規模總量評價指標、效勞或貨物貿易總量比例評價指標、貿易收益增率比例評價指標、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對外貿易技術效益評價指標、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指標、對外貿易資源效益評價指標等七個評價指
7、標。從對外貿易對環境污染影響的角度出發,我們重點研究環境保護評價指標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指標和對外貿易資源效益評價指標。 1.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指標 對外貿易生態效益是指對外貿易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程度。對外貿易本身只是一種交易行為,但是支撐這些交易行為的是交易商品的物質消費。在這種物質消費過程中必然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料等,必然要消耗或開采一定的物質資源。對外貿易的開展固然要以一定的物質資源作為根底,但不一定要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是建立在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協同開展的根底上的。假設只有對外貿易的短暫效益,而生態環境遭到很大破壞,就談不上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對外貿
8、易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之一,對外貿易源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必然要效勞于自然。假設只有索取,沒有奉獻,必然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相容關系遭到破壞,人類自身也必然受到懲罰。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就是從對外貿易與生態環境的角度看對外貿易的作用。換句話說,也就是從對外貿易的角度看人與自然的關系。其目的是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生存,摒棄單純以追求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為中心的開展觀。對外貿易生態效益評價主要引用綠色產品貿易額作為評價指標。指一定時期內綠色貿易額在貿易額中所占的比例,適宜于貨物貿易分析。它可取三個數據:進出口生態效益、出口生態效益、進口生態效益。可用公式表示為: 進出口生態效益綠色貿易額(綠色出口額+綠
9、色進口額)進出口總額 出口生態效益綠色出口額出口總額 進口生態效益綠色進口額進口總額 用一定時期綠色產品貿易額占總貿易額的比例來反映對外貿易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程度,可以及時監視貿易與環境相關性,調整進出口貿易對環境與生態的不利影響。其比值越大,說明對外貿易對環境和生態的負面影響越小,這時對外貿易的開展與環境、生態的開展要求是一致的,而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的狀況就越好;反之,對環境和生態的負面影響越大,而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的狀況越差。出口生態效益指標評價出口對環境、生態的影響;進口生態效益指標評價進口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其道理是一樣的。政府及企業應根據檢測指標及時調整進出口商品構造,防止對外貿
10、易對環境與生態的負面影響擴大。2.對外貿易資源效益評價指標 對外貿易資源效益是指對外貿易對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的合理性。對外貿易對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合理性高,那么對外貿易資源效益好,反之那么差。資源是對外貿易依賴的重要物質根底。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主要依賴于資源,特別是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的永續性,而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就更為重要。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資源按目前的開采程度,也不過夠開采100年左右,我國已探明的石油資源,按目前的開采程度,不夠開采40年,所以全力防止地球生態資源的衰竭和滅絕,將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速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內,既是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物質根底,也是社會
11、經濟可持續開展的物質根底。對外貿易資源效益評價就是從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的角度來評判對外貿易,以期到達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該指標可引用單位耗材量和單位耗能量來評價,即一定時期內每出口或進口1個美元消耗多少原材料,一定時期內每出口或進口1個美元消耗多少能源,主要用于貨物貿易分析。它可取三個數據,進出口資源效益、出口資源效益、進口資源效益。可用公式表示為: 進出口資源效益=出口資源量(單位出口耗材量+單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額/進口資源量(單位進口耗材量+單位進口耗能量)×進口額 出口資源效益=出口資源量(單位出口耗材量+單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額/出口額 進口資源效
12、益=進口資源量(單位進口耗材量+單位進口耗能量)×進口額/進口額 單位耗材量與單位耗能量這兩個指標反映的是資源的利用開發率,它等于出口或進口耗材或耗能總量與出口或進口之比,主要運用于貨物貿易分析。該比值越高,說明資源的利用開發率越低,這時出口量越大,對資源的消耗就越多,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狀況就越不好;反之,那么資源利用開發率就越高,對外貿易的可持續開展的狀況就越好。進出口資源效益反映的是出口與進口資源的比率情況,其比值大于1時,說明出口資源量大于進口資源量,此時比值越大,出口的規模越大,那么資源消耗的越多;其比值等于1時,說明出口資源量與進口資源量相等;其比值小于1時,說明出口的資源量小于進口的資源量,此時比值越小,相對于進口資源來說,對本國的資源消耗越少,對外貿易可持續開展的狀況就越好。出口資源效益反映的是出口資源量與出口額之間的關系,其比值越高,說明出口對資源的依賴越大,出口是以資源為代價的,出口消耗的資源也就越多。假設此時不計資源的總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