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報告_第1頁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報告_第2頁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報告_第3頁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報告_第4頁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2010年TI杯模擬電子系統專題邀請賽設計報告 題 目:寬帶放大器(A題)隊 號: 603086寬帶放大器摘要:以TI公司的高速寬帶運放OPA820ID和THS3091D作為放大模塊的寬帶低噪聲放大器,使用超低功耗MCU MSP430F169處理器為測量顯示部分。該放大器主要包括前級放大、中間放大、末級放大、輸出電壓檢波電路、輸出電壓測量和顯示電路等幾部分。經過測試,在33KHz10MHz頻段上信號增益穩定、噪聲小,符合題目設計要求。1 設計目標(1)采用高速運算放大器OPA820ID作為第一級放大電路,THS3091D作為末級放大電路,利用DC-DC變換器TPS6108

2、7DRC為末級放大電路供電;(2)放大器電壓增益40dB(100倍),并盡量減小帶內波動; (3)在最大增益下,放大器下限截止頻率不高于20Hz,上限截止頻率不低于10MHz;(4)在輸出負載上,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峰峰值10V。(5)放大器輸入為正弦波時,可測量并數字顯示放大器輸出電壓的峰峰值和有效值,輸出電壓(峰峰值)測量范圍為0.510V,測量相對誤差盡量小于5%;2系統方案選擇與論證2.1 放大模塊試題要求信號的增益要大于40DB,這就要求信號的放大倍數至少為100倍,雖然OPA820ID、OPA842和THS3091D均為寬帶放大器,帶寬增益積均大于200M,考慮到多種因素,單級

3、放大倍數不能過大,系統采用三級放大結構,放大倍數可以采用5×5×4或者5×4×5。2.1.1 第一級運放電路選擇方案一:按照試題規定,第一級運放必須選擇OPA820ID,由于系統供電電源為5V,可以使用單電源供電,提供2.5V偏置電壓。優點為電源可以直接使用;缺點為由于偏置電壓的存在,信號的放大倍數將受到限制。方案二:第一級運放OPA820ID,可以采用雙電源供電。優點是電路簡單,并能提升放大倍數。但是,由于系統供電電源為5V,5V轉正負5V電路中如果使用模擬器件將比較復雜,如果使用DC/DC芯片將會引入太多的干擾,降低信號的品質。方案確定:經過電路模擬

4、和實際測試發現,雖然單電源供電電路較為復雜,但是輸出電壓的品質較高,噪聲非常小,有利于信號的下一級放大。所以,選擇方案一。2.1.2 第二級運放電路選擇方案一:使用OPA842,作為中間放大級。因其和820一樣為電壓反饋型,電路結構較為相似,具有240MHz的帶寬增益積,可以作為中間放大環節。方案二:使用OPA820,作為中間放大級。電路結構與第一級基本相同,差異為調整放大倍數小于25,具有200MHz的帶寬增益積,可以作為中間放大環節。方案確定:由于制作時間限制,第一級運放電路已成熟,因此,本設計采用的二種方案。2.1.3 末級運放電路選擇方案一:按照試題規定,末級運放必須選擇THS3091

5、D,由于系統供電電源為5V,所以必須使用DC/DC芯片TPS61087DRC升壓后,為THS3091D供電。所以只能選擇單電源15V供電,并提供7.5V偏置電壓。優點為電源可以比較容易得到;缺點為由于偏置電壓的存在,信號的放大倍數將受到限制。方案二:末級運放THS3091D,可以采用雙電源供電。優點是能提升放大倍數。但是,由于供電電源為15V,單電源轉正負5V電路中如果使用模擬器件將比較復雜,如果使用DC/DC芯片將會引入太多的干擾,降低信號的品質。方案確定:因單電源供電電路較為簡單,減小放大倍數可以提高輸出電壓的品質較高,減小噪聲。所以,選擇方案一。2.2 檢波電路因檢波器的輸入調幅信號幅度

6、較大(大于0.5V),所以,為大信號檢波。其特點是二極管運用在伏安特性曲線的線性部分,雖然輸入調幅信號的幅度較大,但在整個周期內二極管不總是導通的。2.3 AD采樣電路AD采樣通過TI的低功耗單片機MSP430F169使用其自帶的ADC通道,完成電壓峰值的檢測。2.4顯示電路通過TI的低功耗單片機MSP430F169將采集的到的電壓信號經過轉換,在LCD1602上實時顯示。3系統總體設計3.1 硬件設計以低功耗單片機MSP430為主控器件、分為前級放大、增益控制、功率放大、峰峰值檢測等模塊,本課題采用高速運算放大器OPA820ID作為前級和中間放大電路,利用THS3091D作為末級功率放大電路

7、。為了顯示輸出電流的峰峰值和有效值,使用高速寬帶運放THS3091D跟隨后進行峰峰值檢測,得到輸出信號的峰值,通過TI的低功耗單片機MSP430F169使用其自帶的ADC通道,完成電壓峰值的檢測,并在LCD1602上實時顯示。圖1系統硬件實現框圖3.1 軟件設計本系統的程序較為簡單,通過MCU的P6.3口檢測檢波輸出電壓值,經過峰值轉換有效值和峰峰值。并顯示在1602上。圖2系統硬件實現框圖4 系統單元電路設計4.1 電源模塊設計系統使用的直流電源為5V,直接供給單片機、第一級、中間級放大器和DC/DC芯片。末級使用DC/穩壓后的15V電壓,如果直接使用15V電源為末級放大器供電,在帶負載時,

8、會出現電壓跌落。圖3 升壓電源硬件原理42 放大模塊參數選擇為了更好的選擇運放的參數,在結合數據手冊中的應用實例的前提下,使用TINA-TI的模擬電路仿真軟件對整個放大回路做了一個比較細致的仿真,以便于為實際電路的參數提供參考。仿真電路的原理圖如下:圖4 系統仿真原理圖50mV信號放大倍數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圖5 TINA的仿真結果曲線4.3第一級放大器電路設計使用TL431為第一級和第二級OPA820運放提供穩定的2.5V工作點。放大倍數約為6.6倍。圖6 第一級放大器電路44 第二級放大器電路設計第二級的反饋電阻為560歐,增益電阻為220歐,實測增益約為3.6.圖7 第二級放大器電路4.5

9、末級放大器電路設計這里使用7.5V穩壓管,為3091提供偏置工作點。反饋電阻的實測值為3.11K,增益電阻阻值為0.989歐,實測增益約為4.1。此時,運放的總增益為6.6×3.6×4.1約為98.信號輸出穩定。圖8 末級放大器電路4.6 檢波電路設計檢波電路采用采用點接觸型鍺二極管2AP系列,檢測頻率可達1GHz,自身的管壓降小于0.1V。能夠盡可能準確的檢測到輸出電壓的峰值。圖9 檢波電路4.7 MCU的系統原理圖系統里采用P6.3的A3通道作為輸出信號的采樣通道。圖10 MCU原理圖4.8 顯示部分顯示部分采用的是1602字符液晶,16x02即32個字符,1602液晶

10、模塊內部的字符發生存儲器(CGROM)已經存儲了160個不同的點陣字符圖形,這些字符有: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寫、常用的符號、和日文假名等,每一個字符都有一個固定的代碼,通過發送命令和發送所需要顯示字符的代碼,即可獲得所需顯示的字符。能夠實時顯示輸出信號的峰峰值和有效值。5 測試結果分析5.1 測試裝置與儀器1. F10型函數信號發生器2. 正5v電源3. 雙蹤示波器5.2 測試結果與分析從20Hz開始,輸入信號為110mV,逐次升高頻率,發現在20Hz20KHz,由于耦合電容值偏小,導致信號衰減過大,輸出的電壓幅值偏小,經過在各級運放之間增加耦合電容,為低頻信號提供通路,輸出有所改善。在

11、較高頻率段,由于信號源自身的衰減,使輸出電壓幅值略有下降,通過實際輸入和輸出信號的測量計算,仍保持固定的增益。在衰減-3DB的條件下可達到15MHz。下圖為10MHz條件下的輸入信號、輸出信號的波形如下表所示:5.3 主要器件清單種類名稱及規格數量OPA8202THS39011TL4311TPS610871電感6.8uH1肖特基二極管SL2215.4 設計實物6 設計總結使用高速寬帶運放OPA820ID和THS3091D作為放大模塊的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實現了將小信號放大100倍的目的,高通頻帶在22K11MHz上可以輸出峰峰10V以上,較好滿足了基本功能的要求。使用超低功耗MCU MSP430F169處理器為測量輸出電壓并顯示,充分的發揮了擴展功能,符合設計要求。但是由于對于低頻部分準備的不足,導致系統在20KHz以下的頻段,響應特性不太理想。參考文獻【1】張毅坤、陳善久、裘雪紅編著. 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