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及題型要求_第1頁
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及題型要求_第2頁
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及題型要求_第3頁
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及題型要求_第4頁
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藥學綜合》考試大綱及題型要求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年碩士研究生初試科目?藥學綜合?試卷結構共170題,300分,測試時間3小時有機化學局部120分1、 判斷題:共20道小題,每題2分,計40分.2、 單項選擇題:共30道小題,每題2分,計60分.3、 多項選擇題:共10道小題,每題2分,計20分.生物化學局部60分1、 判斷題:共20道小題,每題1分,計20分.2、 單項選擇題:共20道小題,每題1分,計20分.3、 多項選擇題:共10道小題,每題2分,計20分.分析化學局部120分1、 判斷題:共20道小題,每題2分,計40分.2、 單項選擇題:共30道小題,每題2分,計60分.3、 多項選擇題:共10道小題,每題2分,計20分.碩

2、士研究生入學初試?藥學綜合?測試大綱?藥學綜合?共包括3門:總分值300分,測試時間共180分鐘有機化學:120分分析化學:120分生物化學:60分第一局部“有機化學局部前言有機化學是中藥專業、藥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根底課.它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有機化學根本知識、根本理論和根本操作技能,并練習他們應用這些理論和技能去研究各類有機化合物.本大綱的內容是分成“有機化學根本概念和“各類有機化合物兩局部.根本概念局部闡述有機化學所必須掌握的一些根本理論知識;各類化合物局部那么介紹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命名、性質、制法和有關反響歷程及有關化合物在醫藥上的應用等等.第一章緒論【要求】了解有機化學的研究

3、對象,有機化合物的特點、分類和研究方法及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內容】1 .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定義、開展簡史和重要性.有機化學和中藥的關系.有機化合物的特點和分類.2 .有機化合物的研究方法有機化合物的別離和提純,元素分析和重要物理常數的測定c第二章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化學鍵【要求】1 .掌握與有機化合物有密切關系的共價鍵的形成理論和有機反響有重大影響的電子效應2 .有機化學中較常見的一些比共價鍵更弱的化學鍵.【內容】共價鍵的形成: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價鍵的屬性:鍵長、鍵角、鍵能、鍵的極性和極化性.共價鍵中的電性效應:誘導效應、共腕效應冗一冗共腕體系、P-冗共腕體系、超共腕體系6-冗超共腕體

4、系、7-P超共腕體系.有機化合物中其他類型的鍵合.第三章立體化學根底1 .立體化學是有機化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屬于有機化學的根底理論之一.確立有機化學分子的立體概念.2 .掌握各種異構體的命名方法.【內容】分子模型的表示方法:Fischer投影式,Sawhares投影式,Newma©影式.順反異構:順反異構的類型,主要講碳碳雙鍵化合物的順反異構.Z、E夠性表示方法,順反異構體的性質物理性質,相互轉換,反映速度的差異,順反異構與生理活性的關系.旋光異構:旋光性與化學結構的關系,含一個手性碳原子的旋光異構,D>L構型表示法相對,絕對構型.含兩個相同手性碳原子的旋光異構非對映體,差

5、向異構體,赤型、蘇型概念,含兩個相同手性碳原子的旋光異構,R、S構型表示法,外消旋化、差向異構化和瓦爾登轉化,外消旋體的拆分,旋光異構與生理活性的關系.構象異構:烷煌的構象,乙烷、正丁烷,環己烷的構象:船式、椅式,a鍵、e鍵,轉環作用.第四章烷炫【要求】1、本章要求學生進一步建立同系列、通式、同分異構現象等根本概念外,對烷燒的命名應重點掌握.2、對烷煌的物理、化學性質應從它們的結構出發,熟悉其變化的規律性和特殊性,掌握均裂、異裂、自由基,反響熱,過渡狀態等概念.【內容】烷煌的結構:定義,通式合同系列.烷煌的命名:普通命名法,系統命名法.烷燒的異構:碳鏈異構,異構體的推定法,碳和氫原子的種類,烷

6、燒的物理性質.烷煌的化學性質:鹵化反響及歷程共價鍵的斷裂方式,自由基的穩定性.鹵化反響中的能量變化:反應熱,活化能和過渡狀態.第五章烯炫【要求】1、掌握烯煌的結構、命名、異構現象和化學性質等.2、掌握烯煌兀鍵的特點,學生應從這個本質上去熟悉烯煌的加成、氧化和聚合等類化學反應.3、掌握烯煌的一般制法.【內容】烯煌的結構:定義、通式.烯煌的異構:碳鏈異構、位置異構、順反異構含兩個或更多個雙鍵的異構.烯煌的命名:系統命名烯煌的物理性質.烯煌的化學性質:加成反應加氫、鹵劃氫、硫酸、水、次鹵酸、硼氫化反響.氧化反響高鎰酸鉀氧化、臭氧氧化.聚合反響,“-H鹵代反響.烯煌加成反響歷程:正碳離子、翁離子,馬氏

7、定那么的理論解釋用誘導效應和正碳離子的穩定性進行解釋.烯燒制備:醇的失水.鹵烷脫鹵化氫,自然界的烯煌.第六章快炫和二烯炫【要求】1 .掌握煥煌的加成和烯燒加成反響的異同以及煥燒的活潑氫反響.2 .了解快煌加成反響歷程.3 .掌握共軻二烯煌的結構和特性.【內容】快燒:快煌的結構,快煌的異構和命名.煥煌的化學性質:加成反響加氫、鹵素、鹵化氫、水、醇,快燒加成反響歷程,氧化反響,聚合反響,快燒的活潑氫反響及在合成中的應用.二烯燒:二烯煌的分類和命名,共軻二烯煌的特性鍵長S反式R-一順式,能量降低共軻能,共軻二烯煌的結構離域能,共振結構,共振能,共軻二烯煌的化學性質1、4加成反響用共振論解釋,Diel

8、s-Alder反響電環化反響.第七章脂環炫【要求】1、掌握脂環煌的命名法,成環理論,環的穩定性等.2、了解有關環烷煌的構象及脂環燒化合物的立體異構現象.【內容】脂環煌的分類和命名:環烷燒,環烯燒,螺環烷燒,稠環烷煌和橋環烷燒.環烷煌的化學性質:取代反響、加成反響、氧化反響、脫氫和異構化反響.環烷煌的結構和穩定性:燃燒熱對穩定性的估計,電子理論對穩定性的解釋.環烷煌的構向異構:取代環己烷和小環的構象.脂環化合物的立體異構:順反異構、旋光異構、構象異構.第八章芳香煌【要求】1、掌握苯的分子結構,特別是分子軌道理論和共振論對苯分子結構的研究.2、掌握芳香煌的親電取代及反響歷程.對多環芳煌和非芳香煌等

9、了解.3、掌握苯環上取代定位規律,共振理論對此理論的解釋.【內容】苯和苯的同系物:苯的結構.開庫勒結構式,共振論及其對苯分子結構式的解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和異構,芳香煌的物理性質.芳香煌的化學性質:取代反響鹵化、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反響歷程.氧化反響:苯環的氧化,側鏈的氧化.加成反響:加氫、加氯.多環芳燒:秦結構、性質取代、氧化、加氫.慈和菲:致癌燒.非苯芳煌Huchel規那么,環辛四烯負離子,奧,輪烯.第九章鹵代煌【要求】1、掌握鹵代燒制法和化學性質,熟悉它們轉變為其他有機物的一般規律.2、比擬不同煌基和不同條件對反響的影響.學習鹵代煌的反響歷程等.【內容】鹵代煌的結構、分類和命名:鹵

10、代煌的物理性質:鹵代煌的化學性質:取代反響水解、醇解、氨解、與硝酸銀反響.親核取代反響歷程:SN1、SN2、影響SN的因素,消去反應及其歷程:E1、E2、影響E的因素,與金屬的反響與鋰、鎂、鈉的反響,復原反響:鹵代煌中鹵原子活潑性的比擬:乙烯型、丙烯型和一般型.鹵代煌的制備:鹵烷的制備.由醇、烯燒制備,烷燒鹵代,鹵烷與鹵素置換,芳鹵燒的制備芳香煌直接鹵化,芳環氯甲基化,由醇制備.個別鹵代燒:氯乙烷、氯仿,碘仿,四氯化碳,氟烷,二氟二甲基甲烷,四氯乙烯,四氟乙烯.第十章醇酚醍【要求】1、掌握羥基官能團的特性,羥基和煌基相互之間的影響.2、了解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制法、性質和在醫藥上的用途.【內容】1

11、、醇:醇的結構、分類和命名.醇的物理性質:醇的化學性質:與金屬鈉、氫鹵酸的反響,酯的形成,脫水反響,氧化和去氫,多元醇的性質.醇的制備:烯燒水合法,鹵代燒水解,由格氏試劑制備,默基化合物的復原.2、酚:酚的結構,分類和命名.酚的物理性質:酚的化學性質:酚羥基的反響,苯環上的取代反響,氧化反響,酚的制備異丙苯法,氯苯水解法,堿熔法.3.醒:醒的結構和命名:醛的化學性質:徉鹽的生成,與氫碘酸反響,過氧化物的生成.醛的制備:醇的脫水、Wiliamson的合成法.重要的醒:乙醛,環醒,冠醒.了解硫醇:結構、命名、性質.第十一章醛酮酶【要求】1、掌握醛酮化學反響的類型,從而概括出反響的規律性.2、根據醛

12、、酮結構的共同特性和個別差異,熟悉他們在性質反響上的共性和個性.3、了解醍的結構,并由醍的反響熟悉其結構及它所表現的不飽和雙酮的性質.【內容】醛和酮:醛、酮結構和命名:醛酮的物理性質:醛酮的化學性質:默基上的加成反響與HCNNaHSOROHHz.格式試劑及胺的衍生物的加成,“一活潑氫的反響.煌基的鹵代、鹵仿反響、羥醛縮合,氧化和復原反響,Tollens試齊J,Fehling試劑,復原反應催化加氫,用金屬氧化物復原,Clemmenson反響,黃明龍等人反響,Cannizzaro反響,“,3不飽和醛酮的反響,加格氏試劑、HCN,親核反響歷程:簡單的加成反響歷程,加成一消去反響歷程,默基加成反響的立

13、體化學.醛酮的制備:醇的氧化或脫氫,快燒的水合,同碳二鹵燒水解,Friedel-Crafts酰化反響,了解苯醍:性質,制備,電荷遷移絡合物.第十二章竣酸及其衍生物【要求】1、掌握竣酸的分類和竣酸的分子結構,并熟悉竣酸的一般化學性質.2、熟悉一些重要的竣酸衍生物,并了解他們的重要化學性質.3、從竣酸的酸性和厥基加成作用的減弱,總結竣酸結構和性質的關系,進一步討論誘導效應場效應和共軻效應.4、掌握丙二酸二乙酯的酸性和在合成上的應用.了解油脂和蠟的一般知識.【內容】竣酸:結構、分類和命名.竣酸的物理性質.竣酸的化學性質:酸性共振式,竣基上羥基的取代反響生成酯、酰胺、酰鹵、酸酊,脫竣反響,aH鹵代反響

14、酸性的變化,用誘導效應和共軻效應說明.二元竣酸:酸性,特有反響對熱的性能.竣酸的制備:煌氧化,伯醇或醛的氧化,伯醇或醛的氧化,水解,從格氏試劑合成.個別化合物:甲酸、乙酸、十一烯一10一酸、高級一元竣酸、乙二酸、丁二酸、苯甲酸、鄰一苯二甲酸.酰鹵和酸酊:結構和命名,化學性質水解,醇解,氨解:酯:結構和命名,化學性質水解、醇解和氨解,異羥的酸鐵反響,復原反響,與格式試劑作用:丙二酸二乙酯的性質及在合成中的應用,酯化反響歷程.酰胺:結構和命名,化學性質酸堿性,水解,脫水,Hofmann降解反響:竣酸衍生物水解.醇解,氨解反響活性的比擬.第十三章取代竣酸【要求】1、熟悉多官能團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和官能

15、團相互間的影響,2、掌握乙酰乙酸乙酯的二種分解方式和互變異構的根本原理.【內容】1、鹵代酸:鹵代酸的命名,制備.化學性質:酸性,水解.個別化合物:三氯乙酸,氟乙酸鈉.2、羥基酸:醇酸分類和命名,制備鹵代酸水解,羥基睛水解Reformatsky反映.性質:酸性,氧化反響,脫水反響.個別化合物:乳酸,蘋果酸,酒石酸,枸檬酸.了解酚酸:制備Kolbe-Schmitt法,性質取代,脫竣.3、厥基酸:厥基酸的分類和命名丙酮酸,乙酰乙酸,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Claisen酯縮合反響,乙酰乙酸乙酯的互構異變,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式和酸式分解,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應用.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要求】1

16、.掌握單糖的結構和性質.2 .對于低聚糖和多糖的組成及連接方式,掌握它們的性質.二糖的復原性,淀粉的水溶性等.【內容】概述定義,分類,三類糖之間的關系.單糖:葡萄糖的鏈式結構和相對構型Fisher投影式,葡萄糖的環狀結構氧環式,Haworth式,優勢構象及相互改寫,果糖的結構.單糖的性質:氧化反響,月殺的生成,脫水反響,昔的生成,變旋現象,絡和反響,重要的單糖及其衍生物核糖,葡萄糖和果糖,糖醇,氨基糖,甘類:水楊甘,苦杏仁甘.低聚糖:二糖的結構和分類復原性二糖,非復原性二糖.重要的二糖:蔗糖,麥芽糖,乳糖,膏滋和轉化糖.多糖的結構,重要的多糖淀粉,糖元,菊糖,纖維素.第十五章含氮有機化合物【要

17、求】1, 了解幾種類型的含氮有機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類,重氮化合物.2, 掌握胺類,重氮鹽和偶氮化合物的結構,重要的化學性質及其應用.3, 了解有機物結構與顏色的關系.【內容】1、胺類:胺的分類,命名和結構.胺的制備:氨的羥基化,含氮化合物的復原,脂肪胺的特殊制法Gabrioi合成法,Hormann重排.胺的物理性質:胺的化學性質:堿性,烷基化,酰基化,氧化,與亞硝酸的反響,芳環上的取代反響,伯胺的異睛反響,季胺鹽的性質.2、重氮化合物:重氮鹽的制備,重氮鹽的性質失去氮的反響重氮基被H,-OH,X和-CN取代,保存氮的反響復原反響,偶合反響.偶氮化合物和顏色,偶氮指示劑甲基橙,剛果紅.第十六章

18、雜環化合物【目的要求】1 .了解雜環化合物的定義和分類,熟悉雜環化合物的命名方法.2 .掌握五元雜環和六元雜環化合物的結構及化學性質.3 .熟悉苯稠環和稠雜環中與中藥成分有關的一些雜環化合物.【內容】雜環化合物的定義和分類:按雜原子的不同分,按環的大小分,按缺芳雜環分.雜環化合物的命名:雜環母核的編號,稠環化合物的命名.五元雜環化合物:味喃,曝吩和口比咯,咪吵和曝吵和六元雜環化合物:口比喃,口比咤,喀咤,的結構和化學性質.苯稠雜環化合物:口引味,苯并口比喃香豆精,黃酮體,唾咻和異唾咻.稠雜環化合物:喋吟,尿酸,黃喋吟茶堿,可可堿,咖啡堿,腺喋吟和鳥喋吟.注:考核的內容包括有機化學實驗中的根底知

19、識和根本技能.第二局部“分析化學局部一、“分析化學化學分析測試大綱分析化學作為中藥專業的專業根底課,分為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二局部.化學分析部分內容包括定量分析的根本概念、重量分析、各類滴定分析的定量方法,以及誤差和分析數據處理等.第一章緒論一、要求:掌握分析化學任務、根本內容,熟悉試樣分析的根本程序,了解分析化學的特點、分類及分析化學的作用、開展趨勢.二、內容: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2 .分析化學的特點和分類;3 .試樣分析的根本程序;4 .分析化學的開展趨勢.第二章誤差和分析數據的處理一、要求:熟悉誤差的分類、性質及消減方法;掌握準確度與精密度的概念、關系及表示方法;掌握有效數字的計算

20、規那么及分析數據的處理.掌握Q檢驗,了解差異檢驗、相關與回歸.二、內容:1 .誤差的產生與種類:系統誤差、隨機誤差.2 .誤差的表示方法:準確度與誤差;精密度與偏差;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提升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3 .有效數字的意義、有效數字的計算規那么及其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的應用.4 .分析數據的處理:t分布、置信度與平均值置信區間及離群值的取舍方法.5 .差異檢驗、線性回歸.第三章重量分析法一、要求:掌握沉淀法對沉淀的要求;影響沉淀溶解度、沉淀純度的因素;晶形沉淀和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條件及沉淀法的計算.熟悉揮發法、萃取法及其應用.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內容1 .重量法分類及特點.2 .

21、揮發法:概念及應用,恒重、枯燥失重、灰份測定.3 .萃取法:概念及應用.4 .沉淀法:沉淀重量法的整個過程,沉淀法對沉淀及稱量形式的要求;沉淀的溶解度及影響因素;沉淀的純度及影響因素;晶形和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條件;沉淀法的計算,換算因數的概念及表示.第四章滴定分析概論一、要求:通過本章學習,掌握滴定分析對滴定反響的要求及滴定方式;熟悉滴定分析法的特點和分類;掌握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和濃度的表示方法.掌握基準物質的條件,了解容量器皿的校正方法.二、內容:1 .滴定分析法的分類和特點.2 .滴定分析法的根本操作.3 .滴定分析對滴定反響的要求,滴定方式.4 .基準物質及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5 .標

22、準溶液的濃度表示方法:物質的量濃度、滴定度.6 .有關滴定分析的計算.7 .容量儀器的校正.第五章酸堿滴定法一、要求:掌握酸堿質子理論,進一步穩固酸堿平衡理論;熟練掌握各種酸堿水溶液H+濃度的計算;掌握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范圍及常用指示劑;在理解酸堿滴定曲線的根底上,掌握各種類型的酸堿體系滴定可行性條件、分步滴定條件的判斷及指示劑的選擇;熟悉滴定誤差的計算.掌握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了解酸堿滴定法的應用.二、內容:1 .酸堿質子理論:質子理論的酸堿概念、溶劑合質子、溶劑的質子自遞常數、共軻酸堿對離解常數的關系.2 .酸堿溶液中各組分的分布:分布系數與分布曲線.3 .質量平衡、電荷平衡、質

23、子平衡.4,酸堿水溶液中H+濃度的計算.5 .酸堿指示劑: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和變色范圍、混合指示劑.6 .酸堿滴定曲線及影響突躍范圍的因素.7 .強酸、強堿的滴定滴定曲線、滴定可行性的判斷及指示劑的選擇.8 .一元弱酸弱堿的滴定滴定曲線、滴定可行性的判斷及指示劑的選擇.9 .多元酸多元堿滴定可行性、分步滴定條件的判斷及指示劑的選擇.10 .滴定誤差強酸強堿、一元弱酸弱堿.11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12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第六章非水滴定法一、要求:通過本章學習,熟悉非水滴定法的特點,掌握溶劑的性質與作用、溶劑的選擇原那么;熟悉非水酸堿滴定的適用性及溶劑的分類;了解非水酸堿滴定的應用.二、

24、內容:1 .非水滴定的特點及適用性.2 .溶劑的性質與作用:溶劑的離解性、溶劑的酸堿性、溶劑的極性、溶劑的拉平與區分效應.3 .溶劑的分類與選擇.4 .非水酸堿滴定.第七章沉淀滴定法、要求:掌握銀量法銘酸鉀指示劑法、鐵鏤磯指示劑法、吸附指示劑法的原理、滴定條件及應用范圍;熟悉銀量法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了解銀量法的應用.二.內容:1 .銀量法的根本原理,指示終點的方法.2 .銘酸鉀指示劑法莫爾法.3 .鐵鏤磯指示劑法伏爾哈德法.4 .吸附指示劑法法揚司法.5 .銀量法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第八章配位滴定法一、要求:掌握EDTA滴定法的根本原理,正確選擇滴定條件;掌握金屬指示劑的變色原理,指示劑

25、的封閉、僵化、變質現象及消除方法;熟悉提升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條件與方法;熟悉銘黑T等常用金屬指示劑的應用,了解配位滴定的方式及應用.二、內容:1 .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性質.2 .EDTA配合物在溶液中的離解平衡:EDTA配合物的穩定性,影響EDTA配合物穩定性的因素-酸效應、配位效應,配合物的條件穩定常數.3 .EDTA配合物的穩定性及酸度等因素對穩定性的影響.4 .配合物的條件穩定常數.5 .配位滴定法的原理、滴定曲線,影響滴定突躍大小的因素及滴定可行性判斷.6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限制:最高酸度、最低酸度.7 .金屬指示劑:作用原理與條件,指示劑的封閉、僵化、變質現象,常用指示劑-銘黑T、

26、二甲酚橙等.8 .混合離子選擇滴定條件及提升配位滴定選擇性的舉措.9 .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10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應用.第九章氧化復原滴定法一、要求:掌握氧化復原滴定的原理、計算及氧化復原指示劑;掌握碘量法.熟悉氧化復原反響的特點、氧化復原平衡;熟悉高鎰酸鉀法、重銘酸鉀法.了解氧化復原滴定的應用.二、內容:1 .氧化復原反響的平衡常數及影響因素.2 .氧化復原滴定原理、滴定曲線及影響因素,滴定過程中電極電位的計算.3 .氧化復原指示劑:分類、變色原理、變色點及指示劑的選擇.4 .碘量法-原理、滴定條件、指示劑、標準溶液.5 .幾種重要的氧化復原滴定法:高鎰酸鉀法、重銘酸鉀、鈾量法.

27、6 .氧化復原滴定的計算.第十章電位法及雙指示電極電流滴定法一、要求:掌握電位法的根本原理,直接電位法的定量方法,能熟練運用Nernst方程計算電極電位,電池電動勢及有關離子的濃度.學會使用pH計,掌握pH的測定方法,了解玻璃電極的工作原理,結構及性能.熟悉電位滴定法的原理及確定終點的方法.熟悉雙指示電極電流滴定法的原理、滴定曲線類型及終點確定.初步了解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類型,作用原理.二、內容1 .電化學概述:化學電池、電極電位與Nernst方程,電動勢及有關離子濃度的計算、可逆電對與不可逆電對.2 .參比電極和指示電極:甘汞電極、離子選擇性電極、玻璃電極.3 .離子選擇電極:分類、性能和應用

28、.4 .直接電位法:原理、定量方法及計算pH的測定,其他離子濃度測定.5 .電位滴定法:原理、確定終點方法.6.雙指示電極電流滴定法:原理、滴定曲線類型及終點判斷.二、“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測試大綱?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側重于分析測試并適當結合結構解析.要求學生掌握近代各種別離、分析方法的根底理論和技能,了解分析測定結構的一般方法.第一章光學分析法概論1、了解光學分析法及其分類2、了解光學分析法進展第二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1、了解紫外-可見吸收法的根本原理2、了解光度法的誤差3、初步掌握影響紫外吸收光譜的主要因素4、掌握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框圖及各部件的主要作用5、掌握有機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譜第三章

29、紅外分光光度法1、了解影響譜帶位置的因素2、初步掌握簡單的圖譜解析3、掌握紅外光譜的根本原理4、掌握紅外光譜與分子結構的關系第四章核磁共振氫譜法1、了解、掌握核磁共振根本原理2、了解、掌握化學位移與原子結構的關系3、熟悉自旋耦合與自旋裂分4、初步掌握簡單的圖譜解析第五章質譜法1、了解分子的裂解規律及裂解類型2、掌握離子的主要類型3、掌握局部有機化合物的裂解方式與規律4、初步掌握簡單質譜解析第六章色譜法導論1、了解色譜流出曲線及有關術語2、了解色譜別離方程式3、掌握色譜法根本原理分配系數;塔板理論;速率理論第七章液相色譜法1、掌握液相色譜法的各種模式2、掌握各種色譜法的根本原理及操作方法3、掌握

30、氣相色譜法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第八章氣相色譜法1、了解氣相色譜別離條件的選擇2、掌握氣相色譜儀流程圖及各部件主要作用3、掌握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第九章高效液相色譜法1、了解色譜別離條件的選擇2、掌握高效液相色譜儀流程圖及各部件主要作用3、掌握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各種模式4、掌握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第三局部“生物化學局部前言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的科學,主要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生物化學是高等醫藥院校重要的專業根底課.生物化學是研究生物體內化學分子與化學反響的根底生命科學,主要采用化學的原理與方法,從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現象的本質.本大綱的主要內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

31、能,著重介紹蛋白質、酶、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能量代謝,主要為糖、脂、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過程及其調節.第一章緒論【要求】1、掌握生物化學的含義;2、熟悉生物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開展史,在藥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與藥學的關系.【內容】1、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定義、開展簡史和重要性.2、生物化學在藥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與藥學的關系.第二章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要求】1、掌握蛋白質的組成和分子結構;2、熟悉蛋白質理化性質;了解蛋白質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內容】蛋白質的化學組成:蛋白質的元素組成蛋白質結構的根本單位.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一至四級結構.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32、.蛋白質的性質,一般性質:紫外吸收特征,呈色反響;兩性電離與等電點大分子特性:蛋白質是膠體溶液,透析,沉降與沉降系數,沉淀,變性與復性.蛋白質別離與純化.第三章核酸的結構與功能【要求】1、掌握核酸的化學組成,DNA的分子結構及生物學意義.2、熟悉RNA的種類及其生物學作用;了解核酸的理化性質和各類RNA的結構特點;【內容】1、核酸的組成與結構核甘酸的功能核甘酸的組成與根本結構單位核甘酸的結構2、核酸的理化性質核酸的紫外吸收變性與復性核酸雜交3、核酸的別離與含量測定第四章酶【要求】1、掌握酶的化學本質、組成、酶反響特點和酶原與同工酶的概念;2、熟悉酶促反響動力學;了解酶與醫學的關系.【內容】1、

33、酶是生物催化劑1酶的生物學意義2酶的特點3分類與命名.2、酶的化學本質、結構與功能(1)酶的化學本質與分子組成(2)酶蛋白的結構(3)酶的輔助因子與功能(4)酶的結構與功能3、酶的作用機制4、酶促反響動力學:酶濃度、底物濃度、溫度、pH、抑制劑、激活劑對酶促反響速度的影響.5、酶的別離、提純和活性測定第五章維生素【要求】1、掌握維生素的概念、分類.2、熟悉B族維生素及其在體內的活性形式(輔酶形式)和維生素A、DC的生理功能和結構特點.引起維生素缺乏病的原因.了解維生素E、K的生理功能.【內容】1、維生素概述:維生素的定義;維生素的命名與分類;維生素的需要量.2、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的生化功能及缺乏病;3、水溶性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