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險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_第1頁
金融保險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_第2頁
金融保險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_第3頁
金融保險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_第4頁
金融保險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融保險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金融學輔修雙學位專業全程培養方案(壹)培養目標和要求金融學專業以金融理論、金融實務為研究對象,培養具有現代經濟理論素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較強的金融業務操作和理論研究能力,從事金融企業運營管理、金融市場分析、金融政策理論研究和金融教學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畢業生要求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較寬的專業知識面,掌握財經、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壹定的數理基礎和較強的外語能力,熟悉金融法規、方針和政策,熟練掌握現代金融理論和業務技能,適合在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政府、企業金融部門從事運營管理工作,亦可在

2、有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金融研究和教學工作。(二)培養對象主修專業成績良好、自學能力較強、學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三年級學生。(三)教學管理體制和學習時間輔修雙學位教育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習時間為五個學期,學生在第四至第七學期進行課程學習,第八學期撰寫學位論文。(四)輔修專業和攻讀雙學位總學分要求學生取得修讀第二專業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證書者,總學分不得低于 50 學分。按照規定要求完成學業,且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取得輔修專業結業證書者,應選擇性修課教學計劃中打“*”號的專業主干課,總學分不得低于 25 學分。(五)課程設置本專業輔修雙學位的主干課程有:貨幣銀行學、商業銀

3、行運營管理、證券投資、國際金融管理、國際結算、金融市場學、保險學、金融會計、中央銀行學、投資銀行理論和實務、X 公司金融等。(六)實踐性教學安排和要求實踐性教學主要為學位論文 5 學分,安排為第七學期開題,第八學期完成。(七)教學計劃安排表和相關說明輔修雙學位全程計劃表經濟學學士學位(金融學專業)計劃計劃表序號課程學時/學分時間備注1經濟數學基礎68/4二下未開數學選2統計學51/4二下已開數學選3貨幣銀行學64/4二下4西方經濟學64/4二下5財政學48/3三上6會計學48/3三上7商業銀行運營管理48/3三上8金融市場學32/2三上9保險學48/3三下10金融會計48/3三下11國際金融管

4、理48/3三下12證券投資48/3三下13中央銀行學32/2四上14國際結算48/3四上15投資銀行理論和實務48/3四上16X 公司金融32/2四上17專業論文5 周/5四下或四上寒假合計(744+5 周)/50說明:加“”號標志的課程屬輔修專業必修課程,取得輔修專業結業證書者選讀,設定為 28 選 25 學分。1、“經濟數學基礎”、“統計學”為二選壹課程,學生只需修其中壹門課程。2、主修已修輔修教學計劃中同名課程的且學分相同的課程能夠申請免修,成績按主修課程成績記入輔修成績單。金融學輔修專業師資介紹金融學科現有壹支非常強大的師資隊伍,現有專業教師 46 人,其中教授 12人,博士生導師 9

5、 人,副教授 13 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54.35%。師資隊伍中,有著名金融學家周駿教授;有 8 人入選學校“511”人才工程,朱新蓉、宋清華三人被遴選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其中朱新蓉、宋清華仍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劉惠好被評為科研骨干,陶雄華、張金林、 劉春志、李卉被評為優秀主講教師。在學歷結構方面,現有博士 24 人,碩士 18 人,具有碩士學位之上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86%,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占 50%之上。在年齡結構方面,目前教師 隊伍的平均年齡為 36 歲,45 歲以下教師 39 人,其中 35 歲以下教師 21 人,占 46%,充分顯示了本學科發展后

6、勁足的優勢。在博士學位獲得者中,有博士后 7 人,宋清華已于 2003 年 1 月從中國人民大學出站,合作導師為著名金融證券專家吳曉求教授。目前在站博士后有 6 人,張金林師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教授,王年詠的合作導師是西南財經大學的陳野華教授,陳紅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德旭指導下從事博士后研究,曹勇和肖春海分別進入暨南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的博士后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張戡也已經博士后出站。教師專業領域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理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是壹個多學科交叉,文理兼容,學跨中西,結構合理的年輕教師團隊。金融學專業專家學者介紹朱新蓉,女,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7、,碩導組長。主要從事金融理論和金融管理的教學和科研。在管理世界、財貿經濟等國家級、省部級刊物發表論文 40 余篇。貨幣流通管理、金融概論金融學等數部著作、教材陸續出版,已獨立完成財政部、國家教委“九五”規劃項目區域金融中心發展戰略研究的研究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 2001 年度金融研究重點課題加入 WTO:中國銀行業制度競爭力研究獲優秀成果二等獎。1996 年曾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馬里蘭大學進行高等財經教育交流和考察;仍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理工大學進行了學術交流;1998 年 12 月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作短期訪問考察。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湖北金

8、融學會副會長,中國金融人才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家特殊貢獻專家津貼。主講課程:金融學、銀行運營管理學等。宋清華男,教授,博士后,碩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華金融保險學院院長,兼任湖北省金融學會理事、武漢市金融學會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協常務理事、武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主要從事銀行運營管理及金融風險管理教學及研究。出版專著銀行危機論,參和撰寫或主編了貸款的法律調整、銀行信貸管理等 10 余部著作、教材,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雜志上發表論文 100 余篇,主持完成了財政部“九五”規劃課題我國商業銀行資產風險管理研究等各類課題 7 項,參和

9、了全國社科基金“九五”規劃重點課題“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問題研究”等多項課題的研究,目前正主持 2003 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的關系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商業銀行創新和資本市場關于現代金融體系的思考。曾獲中國金融學會第三屆全國優秀金融論文三等獎、湖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主講課程:銀行運營管理、金融風險管理等。劉惠好女,教授,經濟學博士,碩士、博士生導師。現為我校金融研究所所長,兼任湖北金融學會理事。主要從事銀行運營管理、國際金融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參和了中國銀行體系的重組和改造研

10、究等 7 項教育部基金課題、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及省級課題的研究,主編、參編了現代商業銀行、西方銀行業務和運營、證券投資通論等著作、教材、工具書 10 余部,在財貿經濟、管理世界、國際金融等省部級刊物發表論文 60 余篇。19941995 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訪問研究, 1997、1998 年應世界銀行之邀赴韓國經濟發展學院及世界銀行總部作訪問交流,2000 年赴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交流,1997 年被確定為校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2000 年獲校“優秀女教職工”稱號。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中國銀行體系的重組和改造研究及國家社科基金中國金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之子課題國際金融風險管理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講課程

11、:國際金融,銀行運營管理等。張金林男,教授,博士后,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國際交流學院院長,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工程、證券保險投資。先后在管理世界、財貿經濟、投資研究等權威及重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50 余篇,參加國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級重大課題研究 5 項(其中 3 項為國家級重點課題),專著保險資金營運論、合著保險中介制度研究等著作 4 部。且于 1997 年和 2000 年分別赴澳大利亞、美國訪問學習金融工程學、金融風險管理及風險投資等內容。主講:金融工程學,證券投資學、X 公司金融等。陶雄華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金融理論方向的研究,主編貨幣銀行學等教材

12、,參和省級課題研究倆項,在財貿經濟、中南財經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10余篇。主講課程:貨幣銀行學。岳正坤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金融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資本市場理論。已發表論文 10 余篇,出版WTO 和證券營銷著作 1 部,參編教材 1 部,參和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簡史等課題研究。主講課程:證券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投資銀行理論和實務等。王年詠男,1969 年 1 月生,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金融理論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理論、金融史。在中南財經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10 余篇,獨撰及參和論著、教材 7 部;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

13、部級課題 3 項。先后于 2000、2001 年赴香港、德國研習宏觀經濟學和財政政策等專題。主講課程:貨幣銀行學、西方貨幣學說等。吳韋華女,經濟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國際金融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國際金融管理方向的研究,近年來研究重點為銀行重組和中小企業融資。主要研究成果有:專著國際信貸教材壹部,參和了國際金融學、經濟法學、貨幣銀行學、等六部教材的編寫,主持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國際銀行且購和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等 3 項課題,在省部級公開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 20 余篇。1999、2000 年應邀分別赴馬來西亞、新加坡做訪問學者。主講課程: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外匯運營管理等。李卉,女,經

14、濟學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國際金融理論和實務,特別是在外匯理論和外匯儲備領域有壹定的研究,主編了國際金融教材,在中南財經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10 余篇。主講課程:國際金融、外匯運營管理等。劉春志女,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銀行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銀行管理、金融會計核算和管理等方向的研究,主編了商業銀行會計學、銀行會計學等書,其中銀行會計學被指定為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同時參加了商業銀行財務報告閱讀和分析、現代商業銀行概論等著作的編寫,在中南財經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參加且完成了多項專業課題的研究。主講課程:商業銀行會計、銀行運營管理

15、、X 公司金融等。陳紅女,經濟學博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證券投資,專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創新研究2004 年 12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其系列論文獲湖北省武漢市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在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財政研究、投資研究、改革、法商研究、法學等權威、核心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100 余篇,其中三十多篇文章被 CSSCL 收錄;十余篇論文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及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錄。主講課程:證券投資學、投資銀行理論和實務等。唐文進男,博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貨幣理論和政策、金融市場和投資。在國內率先創造性地提出了“貨幣政策結構性調控”

16、建議;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之上課題 7 項,參研省部級之上課題 11 項;單獨或和人合作出版學術專著 8 部;在國內外權威和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30 余篇。主講課程:金融學、貨幣銀行學、金融理論前沿等黃孝武男,經濟學博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貨幣理論和政策,在經濟學動態、投資研究、財貿經濟、國外社會科學等權威、核心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20 余篇,近期專著有:美國私人權益和風險資本投資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網絡銀行,武漢出版社,2001 年;B 股淘金實戰技術,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和張澤宇合著)主講課程: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個人理財

17、等。金融學專業主講教師介紹曹永華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等課程。研究方向:貨幣需求理論、貨幣政策理論及行為金融學理論。唐彬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等課程。研究方向:貨幣需求理論、貨幣政策理論及行為金融學理論。曾參編金融概論、金融信托學等教材,且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武漢金融、理論月刊、統計和決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康立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貨幣銀行學研究方向:金融機構管理;分別于 1996 年和 1999 年獲得中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和經濟學碩士學位。當下華東師范大學攻讀世界經濟專業的博士學位。2002 年赴德國柏林

18、財經學院和柏林應用科技大學進修。目前承擔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專業英語等課程的教學任務,2002 年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屆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二等獎。已在投資研究、中南財經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章晟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商業銀行運營管理主要從事商業銀行理論和實務、資本市場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財貿經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20 余篇,參和省、市、校級課題研究多項,其中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的倆項課題獲獎(二、三等),參和 論著、教材 5 部。肖春海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商業銀行運營管理、中央銀行學、證券投資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體制

19、改革,金融宏觀管理(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資本市場運行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金融混業運營和監管的法律制度(2006 年立項),參和多項國家社科基金、省級課題研究項目,且主持多項橫向課題且獲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20 篇;出版專著金融混業運營條件下的金融監管(中國財經出版社,2004 年版)。獲學校教學優秀獎;1 次年度考核為優秀。曹勇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國際金融學、西方商業銀行業務和運營、國際結算、外匯運營管理等課程。研究方向為國際金融理論和實務,先后在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國際政治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權威重點期刊發 表 學 術 論 文 30 余 篇 , 英 文 論 文 “ CapitalaccountliberalizationinChina:preconditions,s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