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特大橋鉆孔樁施工方案_第1頁
臨湘特大橋鉆孔樁施工方案_第2頁
臨湘特大橋鉆孔樁施工方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鐵一局武廣客運專線 XXTJH標臨湘特大橋鉆孔樁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新建鐵路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橋涵工程XXTJD標段招標文件;( 2)國家、鐵道部頒布的現行相關設計規范,施工技術規范,各種試 驗(檢驗)、檢測標準 (規程);( 3)國家、鐵道部和湖南省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條例、規定;(4)新建鐵路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第u標段臨湘特大橋施工圖;( 5)部發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 ;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 6)現場踏勘資料;( 7)我單位現有機械設備、人員及施工經驗

2、。2、工程概況及工程數量2.1 橋址概況臨湘特大橋位于湖南省臨湘市境內, 主要跨越京廣鐵路、 老 1 07國道、 白云鎮的一條街道及 107 國道,同時多次跨越丘陵地區的山坡和谷地,谷 地內多被開墾為農田和魚塘,橋址范圍內有許多房屋,植被一般,主要為灌木和雜草。本橋中心里程為 DK1377+409.60,全長2701.50m,孔跨布置 為:55-32m+2-24m+1-24m+3-32m+3-24m+( 32+48+32) m連續梁 +10-32m 簡 支梁+(40+64+40)連續梁 +1-32m 簡支梁。簡支梁橋墩采用矩形空心墩, 連續梁橋墩采用矩形實體墩,橋臺采用矩形空心臺。全橋墩臺基礎

3、采用明 挖基礎和鉆孔灌注樁基礎。2.2 自然特征2.2.1 地形地貌臨湘特大橋橋址區分別位于丘陵 (n b)、階地(I b)、崗地(I c),測 區內丘陵(n b)標高范圍根據地形分:武漢臺在48m以上,廣州臺在 85m以上;崗地(I c)標高范圍:4885m;階地(I b)標高范圍:48m以下。階 地和崗地多辟為稻田,民居較集中,交通便利,廣州臺位于五尖大山丘坡 上,丘坡植被發育,自然坡度 10° 30°。2.2.2 氣象特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8.8 C,最低氣溫-1.2-10.5 C, 最高氣溫3640C,年平均降雨量1302.4mm,集中在48月,年平均

4、蒸 發量 1290mm。2.2.3 地震動參數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 GB18306- 2001),地震動 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 0.35s,地震烈度為W 度。2.2.4 工程地質特征根據勘察揭示,橋址的巖土層按其成因分類主要有:全新統沖積洪積層(Q4al + pl )、坡殘積層(Qel dl )、寒武系下統基巖層(1)灰巖、白云質灰巖等。2.2.5 水文地質特征根據TB10210-2001評價標準判斷:地表水對砼無侵蝕性、大部分地下水對砼無侵蝕性, 局部地下水對砼有溶出型弱侵蝕,DK1377+795.7 附近PH=6.72,具溶出型弱侵蝕。2.3 主要

5、工程數量臨湘特大橋鉆孔樁基礎共有 75個,樁徑多為1.0m和1.25m,少量為1.5m和1.8m。樁長6.0m至U 50.5m不等,累計595根,共計8233.5m,均 按柱樁設計。2.2 工期安排臨湘特大橋鉆孔樁施工期限為 2006 年 10 月 20 日至 2007 年 4 月 30日,190 個有效工作日內完成。3、施工總體布置3.1 施工便道臨湘特大橋位于湖南省臨湘市境內, 主要跨越京廣鐵路、 老 107 國道、 白云鎮的一條街道及 107 國道。為滿足施工要求,開工前沿線路新建便道 2.5km,路寬4m,采用碎石鋪墊,同時充分利用地方公路與新建便道相結 合 ,達到全天候運輸暢通無阻,

6、確保施工生產順利進行。3.2 電力供應 根據現場調查,沿線均有高壓線電網通過,施工用電可與當地電力部 門協商解決, 就近接入。 為保證施工用電不間斷, 施工現場備足發電設備。3.3 通訊 當地通訊條件較好,項目隊主要負責人及作業隊長全部配備移動電 話,保證施工過程中信息溝通無障礙。3.4 勞動力情況 為了保證臨湘特大橋的順利開工,我項目隊調配了充足的勞動力。各工種人員累計 200 余人。3.5 水資源 施工用水就近引入花園河河水。駐地附近修建蓄水池一個滿足生活用水需要。4、鉆孔樁施工方案4.1 施工工藝流程圖平整場地埋設鋼護筒鉆孔樁施工破除樁頭挖承臺樁基檢測 附:陸地鉆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陸地

7、鉆孔樁施工工藝框圖4.2施工準備施工前,首先對原地面進行清理、平整;根據地質及現場實際情況,初步選用JK150型正循環鉆機施工。4.3施工組織管理體系為了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和施工的順利進行,我單位于6月20日成立了臨湘大橋鉆孔樁施工作業班組,以重點項目確保人力、物力供應, 由項目隊全面負責該項目的實施,人員組成如下: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10人(其中隊長1人,技術主管1人,技術員2人, 安全員1人,材料員1人,機長4人),各類特殊作業人員14人,普工32 人,共記56人。4. 3. 2組織機構及負責人人員、部門職責范圍項目經理(黃龍飛)全面負責現場施工管理工作,并主抓外部協調、物 資供應和成本控制

8、。項目副經理(靳林安)配合項目經理搞好外部協調和物資供應,并主抓質 里、安全和文明生產。冋時負責施工現場指扌車和內部 組織與管理。項目總工程師(賀玉瑞)負責總體技術、技術管理和四新推廣工作。抓好質量計劃和創優規劃。工程部(白占德)負責施工技術工作和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搞好施工 組織設計和質量計劃的編制工作; 施工測量及監控測 量工作;工程質量和施工過程進行監控。臨湘大橋技術負責人(李路生)負責臨湘大橋施工全過程的施工控制、測量、報驗 工作。安全質量部(宋偉鋒)負責安全、質量目標的制訂;質量檢查及監督工作; 安全檢杳及監督工作;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工作。 并 對檢查過程、作出的結果負責。材料室(田捷

9、)負責工程物資、材料供應、管理、現場協調工作。工地試驗室(瞿甲華)負責進場材料試驗,混凝土、水泥砂漿配合比試驗 及試件試驗、檢驗工作。4.4鉆孔樁施工定位放線441依據已布設的平面控制加密導線控制點坐標和經復核計算無誤的各鉆孔樁中心坐標,反算出待測樁位至測站控制點的坐標,然后安置全站儀檢測站控制點、精確定向,確定待定樁位的中心樁。采用正交線法定出該樁位的法線方向線控制樁,供護筒安裝及機具定位使用。每個鉆孔樁的護筒安裝就位后,應測量護筒頂標高,供檢測孔深度樁底標高時使用。4.5護筒埋設樁位經質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復核無誤后,幵始埋設鋼護筒。旋轉鉆孔內徑 比設計樁徑大20厘米。護筒高度根據現場實際

10、情況確定。護筒采用人工挖坑埋設, 其軸線對準測量所標出的樁位中心,護筒周圍和護筒底接觸緊密,護筒埋 深不小于2.0米。護筒埋設完畢,立即檢查護筒平面位置及傾斜率,對超出允許偏 差范圍的,重新進行埋設。護筒平面位置允許偏差5厘米,傾斜率1%4.6泥漿制備及護壁:鉆孔護壁泥漿選用優質粘土配制,沖擊鉆孔采用孔內造漿法制備,旋轉鉆機泥 漿制備在孔外制備,條件許可時采用孔內造漿。制備好的新鮮泥漿通過膠管送到孔 口,孔內泥漿由泥漿渠流到沉淀池,經沉淀后加以利用,沉淀物挖出晾曬后運至指 定地點。護壁泥漿的指標要求:粘性土比重1.11.3,卵石層比重1.31.4,粘 度1620S PH值810,含砂率3%r4

11、%膠體率95%以上。為加強泥漿排污管理, 確保周圍環境不被污染,擬采用泥水分離設備對廢泥漿進行凈化處理,分離出的水 用罐車拉到指定地點集中排放,泥土經風干晾曬后,運至指定地點。4.7鉆孔、清孔及檢驗:在孔內泥漿滿足施工需求后,即可幵始鉆孔。幵孔前,仔細檢查鉆機的 水平及鉆頭的鉛垂方向,以確保孔位不發生偏斜。旋轉鉆以低檔慢速開孔,以確保 開孔尺寸、方向,并預防塌孔。鉆進過程中,經常檢孔,以防縮徑、卡鉆。4.7.2 鉆進過程中作好鉆孔記錄, 凡地質發生變化均要隨時請監理工程師 現場確認,并注明取樣標高、編號、巖性、取樣日期,按取樣順序放于渣 樣盒內,妥善保管。鉆孔施工時要求有交接班記錄,雙方簽認,

12、并注明鉆 孔樁檢查指標(鉆孔深度、樁垂直度、樁位偏差、樁徑等) 。鉆孔達到設計 深度后,開始清孔。4.7.3 旋轉鉆清孔換漿法進行。4.7.4 清孔后會同監理工程師對孔位、孔深、孔徑、垂直度、沉淀層厚度等進 行檢查。終孔驗收應滿足以下要求:孔深:不小于設計孔深垂直度:小于 1%樁位偏差:小于 10cm樁徑:不小于設計樁徑經監理工程師簽認后,即可吊裝鋼筋籠及導管。4.8 溶巖地區鉆孔樁施工4.8.1 當覆蓋層和溶洞內填充物都較密實,溶洞之間沒有互相串通情 況下可采用埋短護筒泥漿護壁的方法,即穿過溶洞時分層和孔中拋投邊長 1015厘米的小片石及粘土(胚),其比例為1:1,在拋投一層粘土(胚) 再投

13、一層小片石后,用11.5米低沖程密打沖砸,按上述方法多次循環, 將粘土和片石擠壓成泥石壁,以阻止溶洞內充填物坍塌和泥漿流失 , 直到 整個樁成孔。4.8.2 當溶洞層數多,溶洞內填充物為流塑狀土,難于防止塌孔時, 可將護筒跟進通過溶洞,隔斷溶洞內流塑填充物的活動,可防止塌孔、漏 漿、漏失水下混凝土。4.8.3 當溶洞位置較深且為大溶洞或空洞時, 由鉆孔所造成的泥石壁,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時,往往被灌入的混凝土擠破,造成大量混凝土散失在 溶洞中,因此可在鋼筋籠上對應的溶洞位置處固定堵漏護筒,以防止水下 混凝土散失,也可采用雙護筒接力施工的方法。4.9 鋼筋籠的制作本標段所用鋼筋籠均進行整體安裝,

14、不做另段吊裝組合。 制作鋼筋籠 時,對鋼筋的調直、除銹、截斷、彎折與焊接均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要 求進行。鋼筋籠的主筋盡量為整根,需要對接時,宜采用搭接焊接頭,雙 面搭接的長度不小于5d。成品鋼筋籠保證其順直、尺 寸準確,其直徑、主 筋間距、箍筋間 距及加強箍筋間距施工誤差,均不大于20mm。4.10 鋼筋籠吊裝:4.10.1 為保證鋼筋籠外砼保護層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在其上下端及 中間每隔2m在一橫截面上設置四個鋼筋“耳環”。4.10.2 鋼筋籠吊裝前,會同監理工程師對鋼筋籠的材料、尺寸、接頭型式,聲 測管的密封等進行檢查, 檢查合格監理工程師簽認后吊裝鋼筋籠.4.10.3 鋼筋籠吊裝時對

15、準孔位,盡量豎直輕放、慢放,遇障礙物可慢 起慢落和正反旋轉使之下落, 無效時, 立即停止下落, 查明原因后再安裝。 不允許高起猛落,強行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4.10.4 鋼筋籠吊裝至設計位置后,采用地錨和井架固定牢固,防止鋼筋籠上浮 及掉籠。并在聲測管里注水后封閉頂口,避免聲測管堵塞. 。鋼筋籠吊裝采用吊車進 行。鋼筋籠運輸、吊裝前制定防止鋼筋籠變形的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4.11 二次清孔:鋼筋籠安裝就緒, 即可進行混凝土灌注前的清孔作業, 清孔后泥漿比重達到以下要求,方可進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泥漿比重:小于 1.15含砂率 :小于 2%粘 度: 1720 S沉渣厚度:小于 5cm

16、膠體率:> 98%4.12 灌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前進行高壓水沖射或二次清孔,并檢查沉渣厚度,滿足規范要求 后灌注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導管法進行。導管直徑250mm采用絲扣連接。 水下混凝土坍落度采用1822cm粗骨料粒徑采用1030mm導管在使用前進行 試拼、試壓,檢查密閉性。導管在吊裝前逐根、逐節丈量,并繪制導管拼裝圖。吊 裝完畢后,導管底距孔底距離30(500mm首批混凝土的貯存量以導管下端埋入混 凝土內1m以上計算、控制。澆注過程中導管下端埋深控制在24m范圍內。混凝 土灌注過程中,經常測量導管埋深,以確定導管提升高度,防止斷樁和缺陷樁的發 生。提升時注意導管埋深及提升

17、速度,防止導管提出混凝土面,水下混凝土要連續 一次成樁,樁頂高出設計標高0.50.7m混凝土灌注時要及時簽寫混凝土灌 注記錄。4.12樁的檢驗:成樁后,采用超聲波無損檢測儀或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檢測方法進行質量檢測。 必要時,可進行樁的鉆孔取芯試驗,以確保成樁質量。4. 1 3鉆孔樁質量保證措施:根據地質情況隨時調整泥漿比重,保持孔內水頭高度,合理掌握鉆進速度。 安裝鉆機時,地基要穩固,底座要保證水平。鉆孔至設計標高后,清孔要徹底。灌注混凝土前,進行高壓射水或二次清孔, 使沉渣充分懸浮后,立即進行混凝土灌注。灌注混凝土時,設專職技術人員負責前、后盤旁站,以確保混凝土拌和質量及 導管提升速度,以確保

18、混凝土質量。優化機械配置及施工組織,加快灌注速度。 灌注前,導管保證鉛垂,防止導管掛到鋼筋籠上發生斷樁。 在5m范圍內,混凝土灌注樁施工完畢24小時后,方可進行其它孔位鉆孔。5、鉆孔樁施工安全措施5.1 所有操作人員須通過專業業務技術培訓,做到持證上崗。5.2 施工作業前,安全員對操作人員進行現場交底(包括安全注意事項),操作 人員要對機械作詳細檢查。5.3 在鉆進作業中必須精力集中,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5.4 施工機械不得帶病在施工作業。5.5 施工用電要接漏電保護開關, 防止電擊傷人。5.6 鋼筋籠吊裝嚴格按照吊裝操作規程操作, 不的違章作業。6、水土保護措施及方案6.1 林木、植被及地下水資源的保護6.1.1 保護原有植被。對合同規定的施工界限內、外的植物、樹林等盡力維持 原狀;砍除樹林和其它經濟植物時,應事先征得所有者和業主的指示同意,嚴禁超 范圍砍伐。6.1.2 永久用地范圍內的裸露地表用植被加以覆蓋。6.1.3 臨時用地范圍內的耕地采取措施進行復耕,其它裸露地表植草或種樹進 行綠化。6.1.4 營造良好環境。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經常進 行衛生清理,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境。6.1.5 及早做好防護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蓋,防止水土流失。6.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