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設計開題報告_第1頁
變電站設計開題報告_第2頁
變電站設計開題報告_第3頁
變電站設計開題報告_第4頁
變電站設計開題報告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及7點少享XI,AN TECHNOLOGICAL UNIVkRSITV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題目: 中小企業10/0.4kV變配電所設計院(系)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專 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班級 1304017姓名 李建琦學 號 130409110導師 陳忠孝2017年3月22日一.畢業設計綜述1 .題目背景及目的中小企業10/0.4kV變配電所,其作用在于對完成對中小企業的變電與配電工 作。變配電所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變換電能與分配電能的任務。 近些年來,隨著各行各業對電力需求的增大,變配電所的電氣設計也得到了人們 的重視。它的設計好壞直接關系到輸電系統的整體質量。做好供

2、配電工作,對于 促進工業生產,降低產品成本,實現生產自動化和工業現代化及保障人民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11 o2 .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及研究意義我國的智能變電站的發展及研究現狀:國家電網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十 一五”科技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研究、實施示范智能變電 站。國內各網省公司紛紛開始智能變電站試點工程的建設。目前,智能變電站技術很多,存些已成熟,有些還在研究階段,有的還處于概念階段。如:(1) 一次設備 智能化的實踐:目前已有應用。(2)二次功能網絡化的實踐:目前已有工程應用。 (3)設備狀態檢修的實踐:智能一次設備狀態檢修的實踐,繼電保護二次設備狀態 檢修的實踐,目前正在

3、開展研究。(4)站內智能高級應用方案研究:智能告警及分 析決策經濟運行與優化控制等,正在研究階段。(5)分布協同智能控制與智能保護 研究:目前正在研究階段 。(6)主變壓器應用新型光柵式溫度在線監控系統:目 前正在研究階段。(7) GIS組合電氣應用SF6壓力、微水在線監測系統。智能變 電站研究、建設工作尚處于赴階段,重點工作主要集中在智能化開關設備的研究 開發,尚不具備大范圍推廣應用的基本條件。主要問題表現在:(1)智能變電站沒有相應的設計規范、驗收規范、裝置檢驗規程、計量檢定規程、運行規范等,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摸索并制定。(2)智能變電站技術尚不成熟,在智能設備檢 測裝置、一體化信息、

4、平臺開發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3)智能變電站的投產,使得原有的檢驗手段已不能滿足現場檢驗的需要,亟待研究新的檢測方法,配置 相應的檢測儀器。(4)智能變電站與傳統變電站的導致在維護界限、人員分工等 方面需要重新劃分。國外的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國外的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是從 20世 紀80年代開始的,以德國西門子公司為例,該公司于1985年投運了第一套變電站 自動化系統LSA-678,此后陸續在德國及歐洲投運的該型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達300多套,LSA-678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1995年在中國正式投運。LSA-678系統結 構有兩類:一類是全分布式系統;另一類是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系統。

5、 這兩類系統均由64MBM控系統、7S/7U保護系統和8TK開關閉鎖系統三部分構成。20世 紀90年代,日本在多座高壓變電站采用了以計算機監控系統為基礎的運行系統,其主要特點是繼電保護裝置下放至開關站 ,并設置微機控制終端,采集測量值和 斷路器觸點信息,通過光纜傳輸到主控制室的后臺計算機系統中,斷路器及隔離 開關的操作命令也由主控制室通過光纜下達至終端執行。總體上來看,國外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同國內的發展趨勢基本上一致,分布式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已逐步成為技術發展的主流。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擬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1.主要內容具體設計研究內容包括:1)主變壓器的選型;2)電氣主

6、接線的設計;3)變電所布置設計;4)短路電流的計算;5)主要電氣設備的選擇及校驗;(1)高壓,低壓開關電器的選擇;(2)互感器的選擇;(3)電力電纜的選擇6)二次系統設計;7)防雷與接地設計;8)變配電所照明設計。2.擬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在做設計報告時要參照以下基本要求:(1)設計中小企業10/0.4kV變配電所基本原則:保證供電安全,可靠,優 質,經濟;(2)設計原則:在保證安全、經濟、靈活、方便的條件下力求接線簡單, 布置緊湊;(3)所址選擇要求:高低壓設備進出線方便(考慮到交通運輸方便性);(4)變電所擬裝設兩臺主變,其中一臺斷開時另一臺主變承擔主要負荷;(5)設計的供電系

7、統及設備,需符合相關標準和規程的要求1101 o性能指標要求:(1)電源選擇滿足電源可靠、質量及經濟性要求;(2)導線選擇滿足電壓損失、長時允許電流、機械強度要求和熱穩定性校 驗 1111 ;(3)開關選擇滿足啟動、長時允許電流、熱穩定性和動穩定等要求112(4)接線方式選擇滿足可靠性、容量及投資運行最小化的要求。(5)高低壓開關柜的選擇能夠滿足供配電安全、可靠、操作靈活方便的要 4【13】 求 。采用的方法1 .變壓器及電氣主接線(1)變壓器臺數滿足用電負荷對于可靠性的要求(2)變壓器容量上滿足容量上的要求(3)主接線設計符合國家標準有關技術規范(4)變電所布置按有關設計規定以及具體情況要求

8、進行布置2 .電氣設備(5)按照變配電所正常工作和運行的條件以及要求選擇額定電壓電流(6)技照電路短路要求,并根據短路情況來對電氣設備的動穩定和熱穩定進 行校驗(7)技照電氣設備實際裝置地點的三相短路容量來進行高壓斷路器遮斷容量的校驗 三.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前期已開展工作1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難點變配電所一次部分:(1)主變壓器的選擇以及主接線的設計工作,關乎到 變電所的整體布置;(2)電氣設備的選擇與校驗工作,要考慮周全,包括額定 電流,額定電壓,最大工作電流,動穩定性,熱穩定性的校驗工作,確保運行安 全可靠1141 。變配電所二次部分:(1)繼電保護裝置的配置關系到整個變配電所在突發

9、 故障的情況下能否正確處理,防止事故擴大;如何合理配置繼電保護裝置的動作 次序以及時限是本次設計的重點1151 o2 .前期已開展工作1 .在與老師的溝通指導下確定了變壓器的容量,根據中小企業負荷分級,設計了電氣主接線形式,并將在之后進行變電所整體的布置設計 四.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及進度計劃14周收集查閱資料,明確任務,完成開題報告及答辯;56周確定總體設計方案;79周熟悉CAD0圖,完成設備選型和中期答辯;1315周使用AUTO CAD!成全部設計;1618周撰寫論文,完成畢業答辯。參考文獻:1顧友文.10kV變配電所的設計.電氣應用,2008,19:333421中維新.企業變電所及配電系

10、統設計.碩士學位論文.河北.河北科技大學.2002【3】陳強,陳剛.數字化變電站的發展趨勢及關鍵技術.數字技術與應用,2012,05: 2552564趙雪菲.110kV變電所設計.碩士學位論文.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25朱戀.淺談10kV變電站的設計.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03:5456【6】劉軍.10kV變電站繼電保護配置設計研究.科技資訊,2009.32:8485【7】徐勇.10/0.4kV變電所接地設計的探討.電氣技術,2011.12:8283【8】唐志平.供配電技術.第三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3【9】劉洪達.10kV變電站電氣主接線設計與實現.實用科技,2012.8:227228【10】夏云飛.淺談企業級變配電所電氣設備的選擇.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2(2):86 87【11】毛燕.淺析10kV變配電所主要一次,二次電氣設備的選擇.民營科技,2013.10: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