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繪畫活動引發的思考_第1頁
由一次繪畫活動引發的思考_第2頁
由一次繪畫活動引發的思考_第3頁
由一次繪畫活動引發的思考_第4頁
由一次繪畫活動引發的思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由一次繪畫活動引發的思考活動背景:在三八節快要來臨之即,我組織了關于媽媽的活動,雖然是小班的孩子,但是他們也知道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當孩子們談到送媽媽禮物這個話題時,有的說送媽媽一束花,有的說給媽媽說一句好聽的話,有的說給媽媽捶捶背揉揉肩,有的說幫媽媽拿拖鞋、端水,有的說給媽媽照一張相于是繪畫活動我的媽媽就誕生了。媽媽是我們最熟悉的人,小班的孩子能畫出自己的媽媽來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孩子們是怎樣表達和表現媽媽的呢?首先,我讓孩子們自由討論與交流?!罢f一說:你的媽媽漂亮嗎?媽媽什么地方長得漂亮?”(引導幼兒欣賞媽媽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長得不一樣,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

2、接下來,我重點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媽媽的形象,如:我在想,我媽媽的臉長什么樣子?胖胖的還是瘦瘦的?”(哦,圓圓的、方方的、尖尖的、長長的)“媽媽的眼睛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媽媽的眉毛是怎樣的?(粗粗的?細細的?彎彎的?平平的?)媽媽的鼻子是怎樣的?媽媽笑起來嘴巴像什么?“哦,有的媽媽有一頭烏黑的長發,你的媽媽是什么樣的頭發?(卷發?直發?短發?)孩子們在互相分享自己的媽媽后,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自己的創作, 有了前面的活動作鋪墊,孩子們筆下的媽媽“畫活了”。王宏輝(男)陳汶苗(男)田谷依(女)徐紫妹(女)廖馨鑰(女)龐梓涵(女)孟子宣(女)童宇軒(男)尹秋逸(女)劉佳琳(女)劉浩楠(男)關B熙杰(男)

3、劉雨桐(女)皮鍬桂(女)葉豐源(男)作品與分析:從作品中我們清晰的看到了孩子對媽媽的熟悉程度,對媽媽生活習慣、愛好的了解,對媽媽的依戀和溫情:王宏輝小朋友畫面上,媽媽長長的直發垂到了腳跟,鮮紅的乳頭,媽媽給自己喂奶的情景歷歷在目。田谷依、龐梓涵、劉雨桐、尹秋逸小朋友對媽媽的耳環尤為關注。徐紫妹用兩個小圓圈畫出了愛化妝的媽媽臉上的胭脂,卷卷的頭發自然地垂在臉頰上總之,在孩子的眼中媽媽是最美的。這就是小班孩子在他們涂鴉、稚拙的表現中,用他們很多可愛的想法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表達和表現自己對媽媽的感受和體驗,對媽媽的愛。如果按以往的經驗,我會認為小班孩子處于涂鴉期,還不具備創造形象符號的能力。這一年

4、齡應以培養興趣為主,內容多為練習涂色或畫一些簡單的線條。但是從這些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表現出的媽媽造型可讓我們成人望塵莫及。正如畢加索說,“我用了70年時間,學著像兒童一樣畫畫”。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的研究表明,10歲以前兒童的美術能力是隨著認識水平和思維發展自然而然地向前發展的,孩子們一般能表現他認識過的事物。也就是說,孩子們表現的媽媽造型就是他們以往所經歷過的,有深刻內心體驗的媽媽形象,對媽媽所知的表現,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表現就越豐富,動力也就越足。問題與思考:繪畫活動是操作性很強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深得幼兒喜愛,而且是激發幼兒自主學習和創造潛能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是幼兒自我表達的一

5、種重要方式,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通過我的媽媽這次繪畫活動,我對如何支持幼兒自主的表達和表現有了一些思考。一、選擇適宜的繪畫活動內容。繪畫是一種造型藝術,是幼兒表達和宣泄的媒體,也是幼兒天性和個性的自然反映及流露。幼兒常把大千世界中變化萬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現出來。傳統的繪畫活動內容,一般按造型技法的難易程度,由簡單形入手,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安排,重在培養技能,對幼兒的感受及

6、表現能力考慮得較少。這樣做會造成幼兒的作品內容單一、缺乏個性。既然“繪畫是兒童心靈的窗口,它反映兒童內心的情感世界”。那么,好的繪畫內容就能起到開啟幼兒心靈的作用。因此老師在選澤繪畫內容時,不要擔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們畫的不像,其實繪畫最主要的是他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來表達和表現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感受和體驗。通過這次繪畫教學活動我深深體會到,只有遵循幼兒發展的規律,從幼兒的視野出發,為幼兒選擇適宜的繪畫活動內容,才更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的熱情,從而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然而繪畫活動的內容是很廣泛的,人、動物、植物、建筑,現象等自然的或人類創造的以及人們想象的都是繪畫活動的題材

7、。但是幼兒由于年齡特點的限制,所以繪畫活動內容的選擇應從幼兒身邊取材,符合幼兒的發展目標、認知水平、興趣需要。也就是說活動內容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產生情感共鳴,幼兒對表現內容能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適合以繪畫的方式表現,留有較大的想象、探索、創作空間。加上老師正確地引導,幼兒就能擺脫范例,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探索。同時也會把自己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或親身體驗的東西或情境,以自己創造的圖式表現相應的認知與情感。從而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培養了探索發現的積極性。也便于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和自主探索、創新的能力,還為培養幼兒獨立的人格打下健康的基礎。二、給幼兒自主表達與表現的機會和條件。指南

8、中指出要給孩子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方面創造條件為幼兒主動學習提供時間與機會,讓幼兒與環境、與同伴、與老師等之間進行多維互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努力去發現探索新知識、學習新知識,同時也學會學習,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1、給幼兒親身體驗感受的機會和條件。指南中指出幼兒繪畫活動應以幼兒為本,應注重活動前的體驗,讓幼兒在實地、實物、實景、實情中進行情感體驗,

9、發現環境、生活和藝術的美,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幼兒的感受力。如:在本次繪畫活動中,老師是建立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上,在討論與交流中引導幼兒欣賞媽媽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長得不一樣,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特點。通過回憶講述媽媽的形象,孩子們可獲得相關的造型技能,這些都是多么生動真實的體驗啊,為幼兒的繪畫創作積累了經驗,為后期的創造做好了鋪墊。因此孩子們才創造出那么富有感情、豐富、獨特、富有個性的作品。2、給幼兒自由創作的機會和條件。繪畫是幼兒最重要的自我表達的方式,通過繪畫活動幼兒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及思想,并且每個幼兒的繪畫表現方式、水平不同。因此老師要為幼兒繪畫創作提供多種展示方式,讓幼兒有充分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及水平來表現、交流、分享。在此次繪畫活動中,老師給孩子們充分討論與交流的時間和內容(媽媽的形象);老師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表現畫面內容:如表現的順序可以先臉型后五官,或先畫五官某一細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