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水霧滅火系統使用說明_第1頁
細水霧滅火系統使用說明_第2頁
細水霧滅火系統使用說明_第3頁
細水霧滅火系統使用說明_第4頁
細水霧滅火系統使用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概述細水霧滅火系統適用A類、B類、C類及帶電設備的火災,但不能直接應用于有遇水即發生爆炸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等材料的場合,如鋰、鈉、鉀、鎂、鈦、鋯、鈾等金屬或其化合物;也不能直接應用于有低溫液化氣體的場合(如液化天然氣)。該系統具有對環境無污染,對人體無害和良好的滅火效能等特點;作為“綠色”工程的滅火系統,達到環保要求必將造福人類,獲得巨大的社會效益。2.系統結構該系統是由一套滅火裝置對多個保護區實施消防保護的組合分配滅火系統,其系統設計用量必須滿足最大保護區的消防保護需要。系統示意圖如下:系統各主要部件名稱及其功能見下表:序號名 稱功 能1泵組滅火時供水2試驗閥常閉,對泵進行檢查試

2、驗時打開3選擇閥常閉,滅火時打開,使壓力水流向失火區域4壓力開關水通過時動作,反饋信號到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5噴頭噴放細水霧,實施滅火6火災探測器探測火災信號并傳遞信號給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7手動報警按鈕實現系統電氣手動操作8聲光報警器提醒有關人員發生火情9分區顯示盤重復顯示火災報警信息上表續10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接收火災信號并發出報警信號與滅火指令11水泵控制柜實現水泵的啟動12旁通閥實現泵無負荷啟動13溢流電磁閥(含溢流接頭)必要時配置,溢流多余的水流量3. 系統主要參數使用環境溫度 450系統啟動方式自動、電氣手動、應急手動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主電源AC220V高壓柱塞泵型號名稱3DP353D

3、P403DP403DP403DP603DP803DP803DP80最大輸出壓力 MPa3.5 流量 L/min4080120160250360450550額定電壓AC380V/50Hz或AC440V/60Hz額定功率kW35.57.51118.53030374系統控制方式及動作流程4.1系統控制方式該系統具有自動啟動控制、電氣手動啟動控制、應急啟動控制三種控制方式。4.1.1自動啟動控制將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水泵控制柜的控制方式均設為“自動”方式:系統即處于自動滅火控制狀態,當保護區出現火情時,火災探測器將火災信號送往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發出滅火指令打

4、開相應保護區的選擇閥和泵組,向相應保護區噴射細水霧實施滅火。確認火災撲滅后,按下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上的復位按鈕,即可關閉選擇閥和泵組,手動按下壓力開關復位按鈕,使系統恢復到伺服狀態。4.1.2電氣手動啟動控制當保護區人為發現火情時,可按下相應區域的手動報警按鈕或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上的相應區的啟動按鈕,即可按預定程序啟動滅火系統,釋放細水霧,實施滅火。確認火災撲滅后,復位手動報警按鈕和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上的復位按鈕,即可關閉選擇閥和泵組。手動按下壓力開關復位按鈕,使系統恢復到伺服狀態。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在自動狀態下,具有電氣手動控制優先功能。4.1.3應急啟動控制當保護區出現火情,火災報警滅火控

5、制系統失靈時,可手動打開相應保護區選擇閥,再將水泵控制柜“手動/自動”選擇開關置于“手動”位置,按下水泵控制柜上的啟動按鈕,即可向相應保護區噴射細水霧實施滅火。確認火災撲滅后,按下水泵控制柜上的停止按鈕關閉水泵,手動關閉選擇閥,手動按下壓力開關復位按鈕,使系統恢復到伺服狀態。4.2系統動作流程系統動作流程如下:5系統主要部件5.1選擇閥5.1.1 結構與外形尺寸(見下圖)5.1.2主要技術參數型號公稱工作壓力MPa公稱通徑mm高度H長度L連接螺紋G電磁閥工作電壓操作系數功率WA5023/1001/0124 .0F12130671/2DC24V (-10%+5%)100%ED18.5A5024/

6、1001/012F20149953/4A5025/1001/012F25149951B5026/1001/012F 321721405/4B5027/1001/012F 40172140 3/2B5028/1001/012F 50184168 25.1.3使用說明選擇閥主要用于組合分配系統中,以控制滅火劑流向,保證滅火劑進入發生火災的保護區。它安裝在系統分配管上,出口端與通向保護區的滅火劑輸送管道連接。選擇閥平時處于常閉狀態,具有電啟動和應急手動兩種開啟方式。電啟動:火災發生時,由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給出DC24V有源信號,選擇閥開啟,滅火劑經選擇閥流向相應保護區。手動開啟:用專用工具順時針(或

7、逆時針)轉動手動開啟手柄,到極限位置,選擇閥開啟。選擇閥電啟動后,斷電后可自動復位。若手動開啟選擇閥,復位則必須手動,將手動開啟手柄轉動到關(OFF)位置。5.2 XYK2/150型壓力開關5.2.1 結構與外形尺寸(見下圖)5.2.2 主要技術參數型號設計壓力MPa動作壓力MPa微動開關觸點容量XYK2/15015.01DC24V 1A5.2.3 使用說明壓力開關安裝在選擇閥之后,系統釋放滅火劑時使其動作,發出反饋信號給火災報警控制器,顯示滅火劑已釋放至相應的保護區。當壓力消失時,壓力開關可自動復位。5.3 ZSXT噴頭5.3.1結構與外形尺寸(見下圖)5.3.2主要參數序號型號最小工作壓力

8、(MPa)流量系數K最大應用高度m與保護平面之間的最小距離m全空間方式最大間距m全空間方式距墻最大間距m局部應用方式最大間距m安裝角度范圍1ZSXT312.00.245.00.502.51.25090°2ZSXT542.00.575.00.503.01.50090°3ZSXT852.00.725.00.503.01.50090°4ZSXT1072.01.015.00.503.01.50090°5ZSXT1092.01.308.00.503.01.501.40/1.20090°上表續6ZSXT1592.01.838.00.503.01.501.6

9、0/1.30090°7ZSXT2092.02.458.00.503.01.501.80/1.35090°8ZSXT3092.02.708.00.503.01.502.00/1.45090°9ZSXT2572.02.108.00.503.01.502.10/1.50090°10ZSXT3072.03.2812.00.503.01.502.20/1.55090°11ZSXT3572.03.9812.00.503.01.502.40/1.60090°12ZSXT4072.04.7812.00.503.01.502.50/1.70090

10、76;13ZSXTC6092.05.9612.02.02.50090°14ZSXTC9092.09.3212.01.502.00090°注:序號為512的噴頭能夠用于閃點低于28的液體火災,間距不能超過局部應用方式最大間距(帶者),高度不應超過4m。5.4供水泵 5.4.1概述: 供水泵采用兩臺高壓柱塞泵,一臺為主泵,另一臺為備泵,當主泵出現故障時,系統能自動轉入備泵工作。每臺泵均裝有安全溢流閥、緩沖器、過濾器等。5.4.2使用說明泵體兩面都有進出口,便于安裝。安裝時,基礎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大小、以保證設備就位后不下沉、不彎曲、不變形。基礎施工必須水平,以免設備安裝就位后傾

11、斜。泵的機身上標有方向標識,安裝時必須保證旋轉方向正確。其吸入口應為凈正壓力,泵體內沒有水時,禁止啟動泵。詳見泵的使用說明書。5.5 溢流電磁閥5.5.1概述因各保護區所需水流量不同(噴頭數不同),而泵的流量是按最大保護區流量設計、選型的。為實現小流量區域啟動時泵的平穩輸出,需配置溢流電磁閥。5.5.2 結構與外形尺寸同選擇閥5.5.3 主要技術參數型號公稱工作壓力MPa公稱通徑mm高度H長度L連接螺紋G電磁閥工作電壓操作系數功率WA5023/1001/0124 .0F12130671/2DC24V (-10%+5%)100%ED18.55.5.4使用說明溢流電磁閥安裝于泵體安全閥一側,閥體輸

12、出口安裝一接頭,該接頭根據具體工程設計,不得隨意更改。溢流電磁閥處于常閉狀態,啟、閉與相應保護區選擇閥同步。5.7 旁通閥5.7.1概述旁通閥是細水霧滅火系統中的重要部件,通過它能保證泵的啟動、停止時空載運行。5.7.2結構與外形尺寸同選擇閥5.7.3主要技術參數型號公稱工作壓力MPa公稱通徑mm高度H長度L連接螺紋G電磁閥工作電壓操作系數功率WA5025/1001/0124 .0F25149951DC24V (-10%+5%)100%ED18.5使用說明旁通閥安裝于泵體安全閥一側,由水泵控制柜控制。水泵啟動時旁通閥打開34秒后關閉,水泵停止時旁通閥也打開34秒后關閉,另水泵控制柜及火災報警滅

13、火控制器詳細操作請參照相應說明書!6系統操作規程6.1. 操作者應認真閱讀本產品使用說明書和相應的柱塞泵、水泵控制柜、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說明書,熟悉相關圖紙資料。6.2.本系統裝置與火災報警滅火控制系統一起,組成完整的細水霧滅火系統,具有自動啟動控制、手動啟動控制、應急啟動控制三種控制方式。6.3平時將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選擇為“自動”,水泵控制柜“手動/自動”選擇開關置于“自動”位置,使系統處于自動控制狀態。一般情況,系統處于此種控制方式。當保護區發生火情時,火災探測器將火災信號送往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發出滅火指令啟動相應保護區的選擇閥和泵

14、組,向相應保護區噴射細水霧實施滅火。確認火災撲滅后,按下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上的復位按鈕,停止噴射細水霧完成滅火。6.4當人為發現火情時,執行以下操作方式啟動滅火系統。按下相應保護區的手動報警按鈕或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上相應保護區的啟動按鈕即可啟動系統實施滅火。6.5當電氣控制失靈時,需機械應急操作時,應執行以下操作程序啟動滅火系統:先手動打開相應保護區的選擇閥,將水泵控制柜“手動/自動”選擇開關置于“手動”位置,按下水泵控制柜上啟動按鈕,泵正常啟動后,即可啟動系統實施滅火。 6.6滅火后,應及時復位系統,使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執行以下操作程序:a) 如為自動或電氣手動啟動,均需按下火災報警滅火

15、控制器上的復位按鈕,即可關閉水泵、選擇閥。b) 如為應急啟動控制,按下水泵控制柜上的停止按鈕,手動關閉選擇閥。7.安裝與調試7.1安裝7.1.1一般規定7.1.1.1細水霧滅火系統的施工安裝應按設計施工圖紙和相關技術文件進行,不得隨意更改。如需更改,應經原設計單位同意。7.1.1.2在細水霧滅火系統的施工安裝過程中應做好施工記錄。安裝場所環境溫度應為:4,50。7.1.1.4安裝場所應能提供消防專用三相三線制AC380V/50Hz或AC440V/60Hz電源。安裝場所應設在人員接近、出入方便,且不易引起火災的處所。安裝場所環境空氣中不應有易爆、導電塵埃及具有腐蝕性的有害物質,否則應有防護措施。

16、7.1.2泵組的安裝7.1.2.1泵組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安裝使用說明書。7.1.2.2儲水箱和泵組吸水口之間均應安裝柔性連接管,并保證泵的吸水口壓力為正壓。7.1.2.3水泵吸水管水平段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7.1.2.4泵的其它安裝要求詳見泵的使用說明書。7.1.3分配管應牢靠地固定在支、框架上。7.1.4選擇閥安裝7.1.4.1選擇閥應安裝在操作面一側,安裝高度不應超過1.7m,不應低于1.4m。7.1.4.2選擇閥上應設置標明防護區名稱或編號的永久性標志牌。7.1.5管道安裝7.1.5.1管道及管接件采用不銹鋼材質。7.1.5.2管道采用螺紋連接方式,連接時外

17、螺紋用生料帶纏繞好,應注意生料帶不能進入管道內。7.1.5.3管道穿過墻壁、樓板處應安裝套管。穿墻套管長度應和墻厚相等,穿過樓板套管長度應高出地面50mm。管道與套管間的空隙應采用柔性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封堵。7.1.5.4管道支吊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a)管道應固定牢靠,支吊架最大間距應符合表7.1.5.4b)管道末端處應采用支架固定,支架與噴頭間的管道長度不應大于250mm。支、吊架最大間距 管道外徑(mm)222734424860最大間距(m)2.22.42.82.82.83.07.1.6管道試驗7.1.6.1系統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水壓強度試驗。7.1.6.2管道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5.

18、25MPa,保壓時間應為5min,檢查管道各連接處應無滴漏,管道應無變形。7.1.6.3水壓強度試驗試驗完成后,應進行吹掃。吹掃管道可采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吹掃時,管道末端的氣體流速不應小于20m/s,采用白布檢查,直至沒有灰塵、水漬及其它贓物出現。7.1.7噴頭安裝7.1.7.1噴頭安裝應在系統試壓、吹掃合格后進行。7.1.7.2噴頭安裝時應逐個核對其型號、規格。7.1.7.3噴頭安裝時,不得對噴頭進行拆裝、改動,并嚴禁給噴頭附加任何裝飾性涂層。7.1.8火災報警滅火控制系統的安裝見火災報警滅火控制系統安裝說明。7.2系統調試7.2.1一般規定7.2.1.1系統的調試宜在系統安裝完畢后進行。7

19、.2.1.2系統的調試負責人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參加調試的人員應職責明確。7.2.2調試7.2.2.1火災報警滅火控制系統的調試見火災報警滅火控制系統調試說明。7.2.2.2至少選擇2個保護區進行噴霧試驗7.2.2.2.1噴霧試驗宜采用自動控制或電氣手動控制方式。7.2.2.2.2應用透明塑料罩罩住噴頭并收集噴水或用塑料罩覆蓋被保護物。7.2.2.2.3噴霧試驗宜持續0.5min,試驗結果應符合下列規定:a)系統各部件工作正常,保護區內每個噴嘴均應正常噴出細水霧,且泵的壓力表顯示值符合要求。b)有關聲光報警信號正確。c)設備和管道無明顯晃動和機械損壞。7.2.2.2.4試驗完畢后,系統應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8維護及注意事項8.1該系統必須建立管理、檢查和維護制度,并有專人負責,使系統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8.2維護人員必須熟悉本系統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維護規程。8.3火災報警控制系統的定期檢查和試驗8.3火災報警控制系統的定期檢查和試驗。8.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