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中訪友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簡析】: 山中訪友是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質兼美、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動展現(xiàn)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單元主要內容為“感受自然”,學生要通過四篇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描繪的自然美景,感受人與自然親密和諧的關系,從而產(chǎn)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本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jīng)過作者動情的敘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jīng)接觸了一些散文,但對散文的特點還不能深入理解。不過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可以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語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
2、解作者表達的感情。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善于模仿,通過閱讀體驗可以和作者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共鳴。但是他們的閱歷少、生活經(jīng)驗不豐富,無法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也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設計思路】: 通過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整篇文章。朗讀時,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制情境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在情境中體驗。從文眼(課題:山中訪友)展開,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題,鏈接起導讀本文的線索: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逐一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句段、詞語。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對話。結合學生自身的經(jīng)歷或閱讀經(jīng)驗,讓學
3、生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內容,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利用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引起學生的反思,得出:“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人和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形成和諧的朋友關系”這樣的結論。使學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學生學習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教學重點、難
4、點】:重點: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難點: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學習運用。【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導讀法、點撥法【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預習本課字詞,熟讀課文。古橋的圖片,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磁帶。制作教學課件。【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一) 導入(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
5、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學生可根據(jù)課題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語言流暢、完整即可)師:讓我們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拜訪作者“山中眾朋友”。(二)整體感知全文(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讀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2)讀后交流: 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來)(明確圖示)依次是:古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陣雨在依次找朋友的時候,對照
6、相應的段落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內容,在讀時糾正字音,將重點字詞讀正確并理解詞語意思。梔(zh)子 湛(zhàn)藍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聲望卓著) 津津樂道(形容饒有興味地談論) 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jié)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李漢榮先生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學生討論后明確: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3)默讀讀文,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
7、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一讀,組織交流。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山泉“要我重新梳妝”;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白云“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云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小結: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三)研讀與賞析 師:李漢榮先生是那么地熱
8、愛大自然,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和他一起會晤我們的好朋友。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用“我喜歡,是因為”的句式說一句話。(要求學生先將有關的段落有感情的讀一遍,然后再回答問題。)結合學生的回答,逐一品讀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精讀段落:1、古橋: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課件:課文插圖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是怎樣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再默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抓住“德高望重”一詞)(默讀畫句,讀后交流自己意見。)師:對古橋,作者在敘述時人稱有無變化?如果有,請揣摩一下變化的原因,并思考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9、(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師小結:在作者心中,古橋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橋當做人來寫,由第三人稱轉為第二人稱,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我們在讀課文時,要用心地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2、樹林里:作者不僅把林中的一切當做自己的朋友,當他進入樹林,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樹,生根長枝。請同學們讀一讀有關的句子,體會當時作者是怎樣的一種感受?(生自由讀句體會)(抓住:“知己”“人樹相融”來理解)師小結: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了一體。這是多么美妙的一種情境啊!從這種奇特的想象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知己”情誼。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一起再來讀一讀。3、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1)上面這句話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lián)想成什么了?(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播放磁帶,通過聲響帶給學生最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燒云作業(yè)設計
- 2025屆邢臺市南宮市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水利水電工程未來挑戰(zhàn)與機遇試題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試模擬題庫試題及答案
- 冷飲小商店課件
- 2025年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試題與答案
- 禁煙與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簡述行政協(xié)議的概念與特征
- 2025年經(jīng)濟師考題分析中級經(jīng)濟師試題及答案
- 外派工作經(jīng)歷與能力鑒定證明(5篇)
- 運用精益管理(TPS)縮短醫(yī)院門診患者就診時間醫(yī)院品質管理成果匯報
- 環(huán)保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方案
- 專題18 熱學-五年(2020-2024)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解析版)
- 十二生肖調查報告
- 健身塑形瑜伽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2024-2025年遼寧省面試真題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單位駕駛員勞務派遣投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資本經(jīng)營-終結性考試-國開(SC)-參考資料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試卷
- 拆除工程地坪拆除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