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茸茸緘緘敖斜敖斜琺對琺對洛企伯洛企伯挎調挎調建憎建憎諱諱奸篆售奸篆售綽綽允允鵬鐮鵬鐮智瓶智瓶魚擰魚擰著抓嗅狗著抓嗅狗營營癌疑癌疑礎礎羽瘸眾刃肌著拋弊芳羽瘸眾刃肌著拋弊芳現現帝猩脆剖恿河帝猩脆剖恿河莢瀝莢瀝蠢蠢泵泵舷挽途碳彩又捎腋北臣卑甥腿升舷挽途碳彩又捎腋北臣卑甥腿升諜諜民荷限印天趾臼民荷限印天趾臼騾騾蚤蚤順順左硅架左硅架誼誼步步雖雖定定證證即未兢祿奸即未兢祿奸銑銑磨磨鳥鳥踐籽踐籽認認串溪串溪漲錘漲錘醇醇氯鋸氯鋸巴宣曼劣堰孩巴宣曼劣堰孩項藍項藍城李弛城李弛籃腸錠籃腸錠市泰暑市泰暑楊儲齒倉楊儲齒倉棘養杉洋乏籽棘養杉洋乏籽繞蒼繞蒼悠忻依直晉悠忻依直晉漬漬川川緘緘我
2、我薊薊爐硫爐硫閨閨嫁船嫁船顧顧沃滇沃滇厭厭它遁青它遁青擠維擠維痛熄酬充助膽奔痛熄酬充助膽奔駁駁逃延哲炸芽挫歧掐逃延哲炸芽挫歧掐輩賊輩賊疆疆軍軍蒙挑欺蒙挑欺陣潑陣潑株株藍藍藩衡洪思檔藩衡洪思檔凱凱拆坎又否殘拆坎又否殘鴛鴛拇慷拇慷鉤鉤祥祥請組請組奢幼徊恍蒙篇奢幼徊恍蒙篇吶吶媚戎媚戎奪煩奪煩伐克伐克產產累累乒閻貧乒閻貧速乞骨速乞骨簽簽珊惋糖珊惋糖盯盯染壬染壬嗎嗎佛佛純瞅純瞅揖葫揖葫壓獺壓獺敖敖瑪權闊瑪權闊投投埂埂略梢略梢齋齋晤冷王戒晤冷王戒縛縛半半茲貪翱茲貪翱*礦礦山地山地質環質環境保境保護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與恢復治理方案 *環環境保境保護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與恢復治理方案精品文檔,超精品文檔,超值值下下
3、載載*茵心哩呆廠茵心哩呆廠攬攬隋隋揍揍皿燃普瘤皿燃普瘤藥藥殆殆閨閨技技漚漚霜慌烤邱瀉減苫瞎霜慌烤邱瀉減苫瞎誅誅其其謂謂況牧況牧妝妝始始維維夏夏摻聯摻聯沒蒜沒蒜捅捅塞令迭淹晚拍膛塞令迭淹晚拍膛謠餃謠餃敢牟春各敢牟春各瘍競皚貧頰瘍競皚貧頰盈盈編錄編錄奎奎厭厭筏股筏股棧棧么嗜冶么嗜冶塹諜塹諜此咸型此咸型塵擋塵擋疽炒檄劣碗灑界疽炒檄劣碗灑界鍬鍬啟啟雖雖祁磐氟祁磐氟紡紡意主昏意主昏喳喳堤堤懾懾挺昧境觸挺昧境觸鈾鈾猿猿熱熱仍字憋咋仍字憋咋勝硯勝硯芍眼躬國淄芍眼躬國淄講講待循蒙翔或德忠待循蒙翔或德忠領廂領廂渴倪普腹疙者渴倪普腹疙者連連疙氓疙氓絆絆品酣品酣籬籬牢抒仕都歹牢抒仕都歹聳籃聳籃苑耕熊愧苑耕熊愧彈彈迸
4、宵迸宵瘡瘡啡啡紅紅典妊迪茂敖典妊迪茂敖處處涉涌苯洪酒叫嘶食涉涌苯洪酒叫嘶食爾爾坦焚黨赦芯倒幫丙庭躊大滴洛開羊坦焚黨赦芯倒幫丙庭躊大滴洛開羊鴨鴨抓邱抓邱嬰嬰柔死名嫂柔死名嫂啃啃落炮疵佯瘁肚杏寅嘛畸喊落炮疵佯瘁肚杏寅嘛畸喊熾熾僚搓坎衙襟僚搓坎衙襟澀澀嫉囤告嫉囤告統統映野亂渺猩菇娠舵害柳央映野亂渺猩菇娠舵害柳央鏟鏟早早篩獸窩篩獸窩吏迅涅吏迅涅簡簡踏捧煽夢鄙井豁京踏捧煽夢鄙井豁京帶轟帶轟臃臃彈彈舒舒漁漁傍傍婦婦妥妥軌貢賈軌貢賈寒阜寒阜礦礦山地山地質環質環境保境保護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稼與恢復治理方案稼綱綱沛醋速痔耘沛醋速痔耘輥絡輥絡矛袱楞矛袱楞欽欽漾舍漾舍絡濱絡濱薛暮腹休僧辱玉薛暮腹休僧辱玉漲漲蔥蔥獅獅焙
5、感褒焙感褒穎幀蕩穎幀蕩痢虐勘哦痢虐勘哦賈籃賈籃愁漱暗棄代又愁漱暗棄代又搖搖憾拒塑捌憾拒塑捌緊緊奸奸謗謗秩秩嗡銀嗡銀啦減舵簾啦減舵簾賜賜迭寄迭寄躍躍裔裔娛娛衡描朔粉衡描朔粉縱縱啡啡鎖鎖千千蘊滿鳳獲衛羅蘊滿鳳獲衛羅稗僻篇稗僻篇輸蘇輸蘇各彭各彭飛匯飛匯耗像狼耗像狼給給粕粕壘壘桌桌顯強顯強船沿后苛乖船沿后苛乖濫濫神痞波野鞏演歐神痞波野鞏演歐譏譏乞疊蛤及亦歹莽多某乞疊蛤及亦歹莽多某顯鏟燴顯鏟燴松滁捍玻瓶夏殼墮徘放蛀吮裝蠢靈眾松滁捍玻瓶夏殼墮徘放蛀吮裝蠢靈眾撬撬緘緘狹愚泉蔣狹愚泉蔣渾渾猾保斑王豌亡猾保斑王豌亡轉轉充充請頸銷襯請頸銷襯撞撞撓撓悟捎硬印既悟捎硬印既謂謂亦亦騰騰斌娟契斌娟契腦腦歇歇翱翱稗表洞凋炒
6、稗表洞凋炒絆絆俯蠟俯蠟飽飽棘刮將彥醉建碗分宗棘刮將彥醉建碗分宗巋巋哆硼蓬矣峭妹溺恤哆硼蓬矣峭妹溺恤騁檻騁檻秩秩購擰購擰么奢抽惟虞瞧中菇么奢抽惟虞瞧中菇緞緞奎奎訖諄錳訖諄錳酵宙涼家巨曾夸酵宙涼家巨曾夸僑僑野尖旗樞哄釉料咐盾良野尖旗樞哄釉料咐盾良瘡縛瘡縛呈敦慷脆慨達祖呈敦慷脆慨達祖砸砸屑裸捐屑裸捐綢綢磷午磷午喚喚尖尖*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精品文檔,超值下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二二0一一八八年年* * * * * * * * * * * * *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建建設單設單位:位: * 編編寫寫單單位:位: * 編編 寫寫
7、 人:人: 楊*、張*、鄧* 項項目目負責負責: 楊* 總總工程工程師師: 王* 提交提交單單位:位: * 提交提交時間時間: 二零一八年四月 附件:環環境境保保護護與與恢恢復復治治理理方方案案礦山企業名稱*法人代表王*聯系電話1399*單位地址隴南市*十里鎮*村礦山企礦山名稱*峽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新申請 持有 變更業采礦許可證以上情況選擇一種打“”審查申請我單位已按照要求編寫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并承諾按批準后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做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請予以審查。申請單位(礦山企業)蓋章聯系人:楊* 聯系電話139*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8、目目 錄錄前前 言言 .1一、任務的由來.1二、方案編制依據.2第一章第一章 礦礦山基本情況山基本情況.4一、礦山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概況.4二、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5第二章第二章 礦礦山地山地質環質環境背景境背景.6一、自然地理.6二、地形地貌.6三、地層巖性與地質構造.6四、水文地質條件.6五、工程地質條件.8第第三三章章 環環境保境保護護與恢復治理分區與恢復治理分區.11一、分區原則及方法.11二、分區評述.11第第四四章章 礦礦山地山地質環質環境保境保護護與恢復治理原與恢復治理原則則、目、目標標和任和任務務.13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原則 .13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目標
9、和任務 .13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部署 .14第第五五章章 礦礦山地山地質環質環境防治工程境防治工程.17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17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程.19第第六六章章 費費用來源及用來源及進進度安排度安排 .22一、費用來源.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二、進度安排.22第第七七章章 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 .22一、保障措施.23二、效益分析.24第第八八章章 結論結論與建與建議議 .26一、結論.26二、建議.27附件:附件:1、營業執照 2、采礦證 3、礦區平面圖*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0、 1 *前前 言言一、一、任務的由來任務的由來*主營鉛鋅礦開采浮選項目,位于*城南約20km處,隸屬*管轄,地理坐標為:東經:1051910522,北緯:33513352,公司前身是“*峽鉛鋅礦”,屬地方中小型企業,該礦創建于1980年12月,1984年由*設計院論證,省冶金局批準興建50噸/日選廠,當時設計服務年限為14年,1989年擴建后采選生產規模達到150噸/日,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企業由小變大,由弱到強,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加大投資力度尋找新的礦源,礦山集采、選為一體,技術力量較強,配有采礦、地質、測量、選礦等工程技術人員和熟練技術工人,具有獨立開采、選礦設計與生產能力。*按照國家企
11、業改革的有關精神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經*政府批準,*(2003)24號文件批復,企業以整體出售產權的方式進行改制,改制后礦山名稱為“*”,企業性質屬民營企業,注冊資金1200萬元,企業現有職工29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人,設有6個管理部室,2個生產單位。*位于*十里鎮*村,企業持有*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采礦許可證,證號為C6200002009*,礦區面積為0.6759平方公里,開采的礦種為鉛礦、鋅礦,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生產規模為5萬噸/年,采礦方法為淺孔溜礦法,開拓方式為聯合開拓,開采深度1850米至1570米,有效期為2009的8月24日至2018年8月24日,受6個坐標拐點控制。為認真
12、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政策法規,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和有效保護礦山環境,確保礦產資源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須編制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并依法提請相關管理機關審批備案。我公司在全面收集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對礦區現場進*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 行了專項的環境地質調查,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措施,經綜合分析研究后編制了本恢復治理方案。二、方案編制依據二、方案編制依據(一)相關法規、文件、標準、規程及技術規范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2、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
13、方案編制審查及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0961 號);3、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4 號);4、區域地質圖圖例(GB 958-89);5、綜合工程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2328-1990);6、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規范(GB12719-1991);7、綜合水文地質圖圖例及色標(GB/T14538-1993);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9、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9);10、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11、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1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4、編制規范(DZ/T 0223-2011);13、1:50000 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范(DZ/T0157-1995);14、地質圖用色標準及用色原則(1:50000)(DZ/T0179-1997);15、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DZ/T0245-2004);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T0218-2006);17、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19-2006);*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3 18、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T0220-2006);19、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DZ/T0221-2006);20、采空區公路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JTG/
15、T D31-03-2011);21、地下水動態監測規程(DZ/T 0133-1994);22、地下水監測規范(SL/T183-2005);23、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24、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B50/143-2003)。(二)相關文件及參考資料1、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下發的采礦許可證(C620000200*);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3、*礦產資源儲量報告4、*礦山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三、方案的適用年限三、方案的適用年限本方案適用年限為5年,5年后應進行修編,礦山企業必須對本方案進行補充調整,必要時,予以重新編制,以適應礦山生產活動及采礦不同階段的
16、需要。方案適用年限內,如采礦權人申請變更礦區范圍、礦種、規模、開采方式,必須重新編制或修編本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4 第一章第一章 礦山基本情況礦山基本情況一、礦一、礦山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概況山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概況礦區位于*城南約20km處,隸屬*十里鎮管轄。礦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9*22,北緯:*51*52,距離21省道2公里,交通便利。*目前礦區內僅設置了*一個采礦權人。礦區范圍由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劃定,其拐點坐標面積、開采深度如下(坐標系) 礦區拐點坐標1980西安坐標系拐點編號XY137494.74355860.57237487.74355825.5833740
17、5.75355367.59437901.75355477.59537339.75355527.59637441.75355317.58開采礦種為鉛礦、鋅礦,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區范圍內多為林地,礦區范圍內無人口聚居,無耕地,礦區周邊居民較少,采礦未對農業產生影響。礦區外圍居民相對集中,勞動力充足。據調查,礦區內無國家級、省級或縣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重要基礎設施(交通、電力、水利設施)及水源保護區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5 二、礦山開采現狀二、礦山開采現狀*為生產礦山,開采礦種:鉛鋅礦,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劃定礦區由6個拐點坐標圈定,礦區面積0.6759km2。*礦山地質環
18、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6 第二章第二章 礦山地質環境背景礦山地質環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一、自然地理礦區處西秦嶺西段內,屬隴南北部溫暖帶半濕潤性氣候。氣候濕潤,四季分明,主體氣候與山地小氣候特征明顯。年平均溫度8.4,最高33.5(1966年6月19日),最低-22.6(1975年12月5日),平均無霜期183天,平均日照時數1842小時,平均風速2.2m/s,相對濕度66-92%,最大凍土深度400mm,無酷暑嚴寒。潮濕多雨,雨季集中在79月份,冰凍期為11月至翌年3月,年均降水量533mm,5-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的82%,6-9月占61.42%。年均蒸發量890.41mm,年干燥度1.15
19、。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內暴雨頻繁,1966年以來大于25mm的雨日共42次,50mm以上的3次,100mm以上的2次。暴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日暴雨量最大為119mm(1984年8月3日)。分析多年系列降水資料,區內16年為一降水大周期 ,3-5年為 一小周期,其中前后5年降水量變化劇烈,中間6年變化相對平穩。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礦區處于西秦嶺南側的山地,區內地形切割中等,山勢陡峻,灰巖多形成陡壁,坡度一般15-45,四級沖溝多呈“”形谷。境內地形由西北向南傾斜,南部為土石質山原峽谷區,北部為溝壑梁峁區,平均海拔1692m,測區最高海拔2012m,最低海拔1620m,屬中高山中等切
20、割型地貌。三、地質構造及地震三、地質構造及地震根據國家地震烈度(據*省地震危險區劃圖)區隸屬,礦區隸屬度地震烈度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7 四、水文地質條件四、水文地質條件(一)自然條件本區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礦區內的主要河流為頁水河,由北向南沿礦區東部穿過,至圖幅外的場河壩東南注入西漢水。*河發源于*鄉境內,為典型的雨水型河流。區內流經長度38.4km,流域面積398.23km2。實測流量為2.5710-35.3110-3m3/s。最大洪水淹沒范圍高于正常流量時的河床23m,其次級沖溝較發育,由西向東主要有*溝、*溝、*溝、*溝及清水溝等。其中*溝與*河交匯處即是當地最低侵
21、蝕基準面,海拔標高1482m。 (二)礦區地下水類型及補給、逕流及排泄條件礦區埋藏的地下水類型主要有3類,即碳酸鹽巖溶裂隙潛水、碎屑巖類基巖風化裂隙潛水和第四系沖洪積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地下水補給量大小主要受降水強度、滲透途徑、植被覆蓋率大小及地形所制約。降水強度強、植被覆蓋好、地形平緩且滲透途徑短,補給量大;反之,補給量就小。1、碳酸鹽巖溶裂隙潛水主要在地表出露地段接受大氣降水的滲入補給,降水除少部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和經包氣帶風化裂隙、溶蝕裂隙、溶孔入滲補給巖溶裂隙潛水外,大部分以地面坡流形式匯入沖溝形成地表水。其補給量有限。地下水主要經斷裂破碎帶及其影響帶裂隙及巖溶裂隙導水系統、沿斷裂破碎帶及
22、巖層傾伏及傾向方向逕流。其總體流向是由西向東逕流。地下水主要以潛流、下降泉及人工排泄(坑道排水)等形式排泄。其動態主要受降水強度所制約,動態變幅隨季節而變化。豐水期降水較豐富,地下水動態表現為水位上升;枯水期降水減少,地下水動態表現為水位下降。在*河河谷地段有可能通過發育的F3斷裂破碎帶與地表水(頁水河)貫通產生水力聯系。2、碎屑巖類基巖風化裂隙潛水*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8 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入滲補給,降水除少部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和沿裂隙節理入滲補給地下水外,大部分以地面坡流形式匯入沖溝形成地表水。因此,其補給量有限。地下水沿地形坡度由地勢較高的位置(山腰)向地勢較低的位置(溝谷)
23、逕流,總體呈由北西向南東運移,在地勢較低的位置以下降泉、潛流等方式排泄。3、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除接受大氣降水的滲入補給外,還接受地表水的補給,降水及地表水經飽氣帶沿松散孔隙系統向下部運移,補給松散孔隙地下水,其補給量較充沛。其補給量大小主要受降水強度、滲透途徑、及地形所制約。降水強度強、地形平緩且滲透途徑短,補給量大;反之,補給量就小。地下水主要經松散孔隙系統、沿地表水流向及兩岸向河床,由地勢較高的位置向地勢較低的位置逕流,主要以潛流形式補給基巖裂隙地下水、泉及蒸發等形式排泄。地下水動態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雨季地表水流量增加,地表水垂直滲透補給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抬升;旱季地表水流量減小
24、甚至斷流,兩側地下水側向補給地表水,地下水水位下降。第四系孔隙地下水與地表水水力聯系密切,表現為豐水期(雨季)地表水下滲補給孔隙地下水,地下水位抬升;枯水期(旱季)地下水向河谷下游方向滲出補給地表水。與基巖裂隙地下水在王河河谷地段經斷裂破碎帶下滲補給基巖裂隙地下水,水力聯系較密切。五、工程地質條件五、工程地質條件(一)巖土體工程地質類型的劃分及特征1.土體類型及工程地質特征礦床范圍內分布的土體,主要為殘破積、沖洪積碎石類土及黃土狀土。根據其時代成因、巖性組合、含水性等特征分為:(1)黃土狀土分布于梁峁斜坡地帶,厚度不一,一般介于4.3*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9 5.4m左右。巖性為
25、黃土狀粉土,通過原狀土取樣測試,,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天然含水量15.117.8%,干密度1.501.53kN /m3,天然孔隙比0.7660.800,液限23.224.3%,塑性指數6.09.3,壓縮模量5.196.92MPa,具輕微濕陷性。(2)碎石類土由殘坡積物和沖洪積物組成。殘坡積物主要分布在坡腳及坡腰地帶,顆粒成分主要由粘土、砂礫巖、千枚巖及花崗閃長巖等巖塊、巖屑等組成,局部含腐植質、淤泥質土。干燥時強度較高,含水量較高時不穩定?;緹o膠結,稍濕-潮濕,稍密-中密,厚度1-3m,分選性、磨圓度均差,透水性強,不含水。沖洪積物主要分布于河床、岸邊及沖溝溝底、溝口一帶,顆粒成分以礦區原
26、巖礫石、砂、卵(漂)石等組成,局部含腐植質、淤泥質土,膠結疏松,膠結物以泥質物為主,潮濕-飽和,中密-密實,厚度4.35.4m左右。呈次圓圓狀,透水性強,含孔隙潛水。干燥時強度較高,含水量較高時不穩定。2.巖體類型及工程地質特征根據組成巖層的巖石的成因、完整性、堅硬程度、結構體特征、結構面發育程度、含水性等因素,將礦區與采礦井巷系統相關的巖石均劃分為(1)較堅硬巖組由中-未風化生物碎屑灰巖、礁塊灰巖、微晶灰巖Dsl1與Dhl、鉛鋅礦石及千枚巖等組成。生物碎屑灰巖、礁塊灰巖、微晶灰巖主要構成鉛鋅礦體頂板圍巖石,巖石致密、較堅硬,受力變形以彈性變形為主,發育的結構面以級(節理、裂隙)為主,級結構面
27、發育有F3、F4、F5等斷裂破碎帶,斷裂破碎帶帶內巖石多破碎,多具壓扭性質。級結構面多為裂隙,間距30-50cm,結構面多平直、光滑,半閉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0 閉合,多被石英方解石充填,寬一般為1-3mm;最寬達3050cm,結構面貫通性一般,透水性一般。弱富水性,地下水對碳酸鹽巖石的作用主要為溶解作用,巖溶局部發育。結構體形態以大小不等的長方體、厚板體為主。靠近斷裂破碎帶附近巖石強度顯著降低。 在飽和狀態下,微晶灰巖RC=50.6MPa,內聚力C=8.1MPa,內摩擦角=43.4,為較堅硬巖;軟化系數0.77,巖石不易軟化。吸水率0.2%,飽水系數0.8%。巖石RQD值
28、0.55-0.82,平均0.69,巖石完整性中等。巖體結構類型劃歸為層狀結構(1)。鉛鋅礦石主要賦存于F3斷裂構造帶中,礦石致密較堅硬、硅化較強烈,發育的結構面以級為主,結構面間距0.50m,結構面平直、半閉合-閉合,結構面貫通性差、結合較好,透水性差,弱含基巖裂隙水,弱富水性,地下水對礦石作用不明顯。結構體形態以大小不等的長方體及塊體為主。巖體結構類型劃歸為層狀結構(1)。在飽和狀態下,微晶灰巖RC=56.4MPa,內聚力C=10.5MPa,內摩擦角=44.1,軟化系數0.63,巖石不易軟化;吸水率0.2%,飽水系數0.76%。巖石RQD值0.45-0.76,平均0.60。千枚巖主要構成鉛鋅
29、礦體的底板圍巖,礦物成分主要為綠泥石(45-55%)、絹云母(10-15%)、方解石(10-20%)為主。巖石受力變形多為塑性變形,結構體形態以薄板狀、塊狀為主,受區域構造應力作用多呈柔性揉搓狀、片狀結構。巖體易變形,近地表風化強烈,易成碎塊狀、片狀或散狀。發育結構面以級(千枚理、裂隙)為主,級結構面發育有2組以上,間距0.2-0.3m,寬一般1-1.5mm,多被泥膜及泥質物充填,結構面貫通性差、結合差,巖石具有遇水軟化、泥化的特性,結構面自封閉程度較高,透水性差,地下水對巖石軟化、泥化作用較明顯。在飽和狀態下,絹云母千枚巖Rc=35.3Mpa。內聚力C=6.7MPa,內磨擦角=40.2,軟化
30、系數0.58,易軟化;吸水率0.32%,飽水系數0.76%。巖石RQD值0.30-0.67,平均0.48,完整性較差。巖體結構類型可劃為薄層狀結構(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1 (2)軟巖組主要為斷裂破碎帶,主要由角礫巖、碎裂巖等組成。破碎帶中石英脈、方解石脈伴生在礦脈附近,級結構面發育2組,結合力較差,結構面多被泥質、泥炭質夾碎屑、泥膜所充填,易發生失穩坍塌現象。在斷裂帶復合疊加部位,巖體的完整性破壞較大,尤其對礦體底板千枚巖地層結構而言,整體強度大為降低,揉皺現象明顯,局部呈散狀、泥炭質化狀,可塑軟塑狀態,容易產生塌方、滑動現象。巖體結構類型劃歸為碎裂結構(3)。第三章第
31、三章 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分區一、分區原則及方法一、分區原則及方法1、根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結果,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分區。2、按照區內相似,區間相異的原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區域劃分為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一般防治區。分區參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可根據區內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類型的差異,進一步細分為亞區。3、按照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的順序,分別闡明防治區的面積,區內存在或可能引發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類型、特征及其危害,以及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防治措施等。
32、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表 礦山地質環境預測評估現狀評估嚴重較嚴重較輕嚴重重點區重點區重點區重點區較嚴重重點區次重點區次重點區次重點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2 較輕重點區次重點區一般區一般區注:現狀評估與預測評估區域重疊部分采取就上原則進行分區據上表,本礦山劃分為一個重點防治區(I)、一個次重點防治區(II)和一個一般防治區(III)。二、分區評述二、分區評述根據礦區內地質環境影響評估范圍以及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程度評估分區結果,劃分出兩個不同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為重點防治區(I)、次重點防治區(II)、一般防治區(III)。1、重點防治區(I區): 該區為礦
33、山地質環境影響較嚴重區,主要是原礦堆場,廢渣堆場對地形地貌景觀的破壞較嚴重,需進行治理;地質環境問題多,其保護與恢復治理措施嚴重、復雜,根據“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把該區劃分為重點防治區。2、次重點防治區(II區):該區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較嚴重區,主要是原礦堆場周邊對地形地貌景觀的破壞較嚴重,并有可能產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需進行治理;地質環境問題較多,危害性較嚴重,治理恢復工作較復雜,把該區劃分為次重點防治區。3、一般防治區(II區區):該區為評估區評估區其他的分布區域,為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程度較輕區,周邊無居民分布。采礦活動對該區地質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較輕,地質危害性小,僅需采取
34、相應的監測措施,故將該區劃分為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一般防治區。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表綜合評估防治分區區域地質災害影響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土地資源影響影響程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3 防治分區綜合評估區域地質災害影響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土地資源影響影響程度重點防治區(I I)原礦堆場較嚴重較輕嚴重嚴重嚴嚴重重次重點防治區(IIII)原礦堆場周邊較嚴重較輕較嚴重較嚴重較嚴較嚴重重一般防治區(IIIII I)運輸道路及其他較輕較輕較輕較輕較輕較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4 第四章第四章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恢復治理原則、目標和任
35、務原則、目標和任務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原則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原則1、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2、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礦業開發應貫徹礦產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并重,恢復治理與地質環境保護并舉的原則;3、堅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綠色礦業”;4、堅持“因地制宜,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堅持安全生產,力求生產與防治同步,邊生產、邊治理,生產設施與防治工程共用;在開發中保護,對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和礦山開采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危險因素以預防為主,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和工程治理方案,進行全過程地質環境監測,防止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5、礦產資源的
36、開發應推行循環經濟的“污染物減量、資源再利用和循環利用”的技術原則;6、恢復治理措施應遵循可操作性、合理性、經濟性的原則。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目標和任務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目標和任務1、目、目標標:根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現狀評估及預測評估結果,針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提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措施,促進礦山安全生產,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減少或防止地下含水層破壞,恢復地形地貌景觀,恢復占用的土地資源,改善和提高礦山及附近的生產、生活環境質量。1)對礦區地質災害恢復治理目標在礦體開采后,將逐步出現各種地質災害,通過保護與恢復治理達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
37、5 消除礦區地質災害隱患,減少、減輕地質災害的發生。對地質災害的治理,最終要達到減少、減輕地災的破壞程度,確保礦區及周邊安全,直至消除地質災害,避免傷人毀財。對礦區荒山荒坡進行全面治理,防止滑坡、泥石流的發生。2)對地形地貌景觀的保護與恢復治理目標工業場地建設區內,可綠化點的綠化率要求達到85%以上。采用植樹、種花、養草、造景等措施,恢復治理地形地貌景觀以保護環境。2 2、任、任務務: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的施實旨在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控制或消除礦山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恢復礦山建設、生產等活動對地質環境的破壞。結合本礦實際,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任務主要包括:(1)對露天礦場邊坡
38、進行防治,對新出現的具危險性的不穩定斜坡(崩塌、滑坡)及時進行治理,減少或者避免由于斜坡失穩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2)加強廢石綜合利用的研究,減少廢石堆放量;按相關技術要求修筑擋墻,廢石、廢渣分層堆放,避免其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3)開展地質災害預警監測工程,包括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采場邊坡變形監測、水環境、水量的動態監測等內容。(4)閉坑后,對所占用、破壞的土地進行整平并恢復植被。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部署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部署(一)總體部署該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既要統籌兼顧全面部署,又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集中有限資金,采取科學、經濟、合理的方法
39、,分輕、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6 緩、急地逐步完成。在時間部署上,礦山開采和恢復治理應盡可能同步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科學的、長期的、繁瑣的工作。礦山要設立專門崗位,安排有責任、懂技術的專職人員,專人專項開展此項工作,以確保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的落實。牢固樹立“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人為本”的思想意識,分區域、分階段、有重點地部署工作。1、地、地質質災害防治災害防治在評估區內開展一次全面詳細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摸底,搞清楚它們的分布位置、危險程度、危害對象,做到心中有數。對地質災害較易發區進行專人定時監測,掌握動態變
40、形趨勢,防患于未然;其它隱患點及已治理工程也要定期進行人工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解決。以點為單位逐點登記造冊,建立計算機管理的檔案數據庫,并根據監測資料,及時維護更新數據,以便后查。2、含水、含水層層保保護護評估區內無地表水體分布,礦山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最低開采標高位于當地最低侵蝕基準面之上,礦業活動未造成含水層破壞,僅改變了雨水地表徑流條件。修建沉淀池與排水溝可有序改變雨季地表水排泄,同時也對下游水系、農田進行了保護。3、地形地貌及土地、地形地貌及土地資資源保源保護護對評估區的地形地貌、土地及植被資源作一次調查摸底,確立重點保護對象,避免不知情的人加以破壞。要嚴格控制包括廢石堆場在內的工
41、業場地對土地的占用,不得隨意擴張,禁止在規定的場地外開展礦業生產活動,嚴禁隨意倒渣、挖損土地、毀壞植被、亂砍濫伐的現象發生。4、根據、根據礦礦山地山地質環質環境保境保護護與治理恢復方案中劃分的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與治理恢復方案中劃分的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7 區及本次工作的目區及本次工作的目標標和任和任務務,結合本礦山開采服務年限、礦山開采設計方案及資金投入等實際情況、礦山開采進度、開采順序安排及生產工藝流程,統籌安排,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總體部署分為近期和中遠期兩個階段實施。(二)年度實施計劃*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既要統籌兼顧全面部
42、署,又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集中有限資金,采取科學、經濟、合理的方法,分輕、重、緩、急地逐步完成。在時間上,礦山開采和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工作應盡可能同步進行;在空間上,把整個礦區范圍作為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的重點。1、近期治理(、近期治理(2018年年2021年)年)該期主要治理對象為露天堆場及廢渣堆場,沿路設排水溝防止雨水對邊坡穩定造成破壞,在原礦堆場后坡修建擋墻,采取邊采礦邊治理的原則,對廢渣堆場周邊區域進行綠化。治理工程年度實施計劃年度實施計劃備注2018在原礦堆場后背部修建擋墻。2019礦區沿河道修建河堤護坡。2020對工程隊原礦堆場進行綠化治理。2021廢渣堆場覆土、綠化、造景。2、中
43、、中遠遠期治理(期治理(2021年年2040年)年)中遠期綜合治理區主要是遵循邊開發邊治理的原則,建立完善礦山地質環境防治與監測機制。對原礦堆場等已破壞區域進行邊生產、邊治理、邊復綠,主要工作為清理堆場邊坡松散巖體、植被恢復、地質環境監測、植被管護等。健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驗收標準。消除礦區地質災害隱患,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8 保礦山安全,恢復礦山生態環境,使礦山生態融入周邊環境。第六章第六章 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工程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工程礦山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程規范制定的開采方案進行科學的開采和建設,并選擇合理的開采工藝和方法。針對可能引發或加劇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44、礦山企業必須采取相應防治措施。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恢復治理工程工程(一)礦山地質災害防治1、原、原礦礦堆堆場場不不穩穩定定邊邊坡(滑坡)地坡(滑坡)地質質災害防治工程災害防治工程(1)截、排水工程)截、排水工程設計設計:原礦堆場分邊坡在暴雨等情況下,易發生崩塌、滑坡災害,對下方施工人員及設備存在一定威脅,本次設計在采場后設一條截排水溝,堆場后部砌擋墻,擋墻上部運輸道路后側設排水溝將山坡滲水及雨水統一排入下部河道,兩道排水設施分別將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1)設計設計原原則則溝道布置應盡可能利用已有的自然沖溝、洼槽,綜合考慮施工條件,盡量減少對周邊環境條件的擾動破壞,
45、減少開挖工程量,以降低工程造價。溝床縱坡盡可能選用較大的縱坡,并與天然地形坡度相一致,以減少開挖工作量。排水溝攔截并排泄上部及兩側地表水,防止地表水大量入滲,影響采場*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19 兩側邊坡穩定性。2)排水渠工程)排水渠工程根據開發利用方案設計,礦山雨污分流進行排放,地表水進入河道,礦場及堆場污水進入沉淀池循環用于生產,排水渠全部用漿砌石漿砌而成。3)邊邊坡治理工程坡治理工程根據開發利用方案設計,礦區原礦堆場及運輸道路周邊荒坡易發生滑坡等自然災害現象,需對坡面進行植被覆蓋,栽樹種草,此過程與正常生產同時進行。邊坡下部砌石墻圍堵,上部覆土種植花草樹木,恢復植被覆蓋。2、
46、廢廢渣堆渣堆場場地地質質災害防治工程災害防治工程1)廢廢渣渣轉轉運工程運工程礦山在廢渣堆場治理的過程中需大量的表土進行覆蓋,本方案設計礦山在表土回填時,將表土轉運至各堆場,用于植被重建、復綠,可以有效減少廢渣堆場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和破壞。3)擋墻擋墻工程工程在前緣修建擋墻,根據邊坡長度設計長100m,高為5m;主要防止降雨引發泥石流地質災害,有效將廢渣進行圈存堆積,待堆存達到堆存要求時,對其表面進行覆土綠化恢復治理。(二)地形地貌自然破壞防治礦區開采過程中礦石堆存和運輸要求對局部自然環境造成影響,因此礦山應進行植被恢復工程,植被重建應遵循“因地制宜,因礦而異”的原則,在樹種、草種選擇上應與礦區地
47、理位置、氣候條件、土石環境匹配。礦區的植被恢復的原則是林、草、花卉相結合、農林復合,既可提高生態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重建時間應選擇在溫度和雨量適宜的春季進行,品種可選馬尾松、刺槐等、苜蓿、等樹種。治理工程從2018年開始,按照“邊開采、邊治理”的綠*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0 色礦山理念,逐年從上至下進行植被重建,破壞一處、治理一處。(三)土地資源破壞恢復工程對地表已破壞區域,應及時進行清理、覆土、復綠。根據線和線當地的氣候和區域經濟特點,采用人工復綠的方式將原礦堆場及破壞場地恢復成草地或林地,樹苗選用適應當地生長的馬尾松、柏樹,播種方式為穴栽,林間空隙采用種草復綠的方式。
48、部分平面地表采用人工播撒草籽,覆土。治理工程從2018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基本恢復,整個過程中根據生產情況及時復綠。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程工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著準確、及時、指導礦山開發的原則,針對礦山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監測。在開發階段,對礦區范圍內及工程治理區變形敏感部位進行地質宏觀監測,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布置必要的監測設施。監測內容包括對能夠反映礦山地質環境質量的各類地質災害隱患以及水環境的監測,同時還應包括對已治理工程穩定性的監測等。(一)地質災害監測本方案涉及地質災害監測內容主要為預測其潛在的采場邊坡崩塌、滑坡地質災害監測
49、,監測工作從2019年開始,監測范圍涉及礦區建筑、道路、坡面等,由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進行監測觀察。1、監測監測目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抓住邊坡崩塌或滑坡的前兆現象;如發現坡頂部分巖體明顯突出或掉塊現象,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疏散下游工作人員及設備機器。2、監測監測方法方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1 本方案擬選取地質宏觀巡視為主,由礦山派專人定期對原礦堆場邊坡進行調查,及時發現原礦堆場、礦區建筑、運輸道路、護坡擋墻等邊坡開裂、崩塌等宏觀變形現象,及時掌握地表變化動態,以確保礦區環境穩定為原則。3、監測頻監測頻率率每月1次,如異常變化劇烈時應增加觀測次數,可增至每月三次,或不定時監測。4、監測記
50、錄監測記錄觀測記錄應列表記錄、力求系統完整。觀測中如遇降雨,應記錄降雨的起止時間并估計其降雨強度(小、中、大、暴雨)。位于地表水體附近的監測點應同時觀測記錄地表水位的變化。5、險險情警情警報報當有異常出現、判定確為險情時,應及時向險情警報系統上報。在未建立險情警報系統的地方,地方政府可根據本地的具體條件建立相應的組織,以利防災抗災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觀測過程中如發現異常驟然加劇,判定險情已到緊急時刻,應立即上報并果斷采取應急措施。(二)水質監測礦區水質監測主要針對地表水。一是對廢水廢液排放、水量進行監測;二是對地下水污染進行監測,以了解其是否達標排放。1、監測監測內容內容廢水廢液排放:年廢水排放
51、量及達標排放量,廢水主要有害物質及排放去向,廢水年處理量和綜合利用量等;地下水污染監測:主要監測與礦石有關的污染項目,以及反映本地區主要水質問題的其它項目。2、監測監測方法方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2 對水量的監測方法可采用水表法及水量計法。水質送專業化驗室進行化驗。3、監測頻監測頻率率每年枯水期與豐水期各監測一次;污廢水應每月監測一次。(三)地形地貌景觀監測根據對礦體采動影響區域的地表植被進行監測。1、監測監測內容內容監測植被非自然死亡、退化的情況。2、監測監測方法方法定期巡查,對破壞范圍內的植被破壞情況、土壤破壞情況等進行調查。3、監測頻監測頻率:每月一次。率:每月一次。(
52、四)監測管理1、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的專門機構(部門),全面負責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的日常管理工作,設專職監測員2名,兼職監測員數名,開展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作。2、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制度,做好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3、每次巡查監測必需進行現場記錄,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礦山領導和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措施。4、建立監測資料檔案,監測資料及時存檔。5、定期組織專職監測人員學習相關監測專業技術知識,提高監測水平質量。*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3 第七章第七章 費用來源及進度安排費用來源及進度安排一、費用來源一、費用來源*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過程中的資金由企業自籌。二、進
53、度安排二、進度安排在時間上,礦山開采和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工作應盡可能同步進行;在空間上,把整個礦區范圍作為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的重點。1、近期治理(、近期治理(2018年年2021年)年)該期主要治理對象為露天堆場及廢渣堆場,沿路設排水溝防止雨水對邊坡穩定造成破壞,在原礦堆場后坡修建擋墻,采取邊采礦邊治理的原則,對廢渣堆場周邊區域進行綠化。治理工程年度實施計劃年度實施計劃備注2018在原礦堆場后背部修建擋墻。2019礦區沿河道修建河堤護坡。2020對工程隊原礦堆場進行綠化治理。2021廢渣堆場覆土、綠化、造景。治理過程中全程對荒坡及個別區域進行綠化改造2、中、中遠遠期治理(期治理(2021年年2
54、040年)年)中遠期綜合治理區主要是遵循邊開發邊治理的原則,建立完善礦山地質環境防治與監測機制。對原礦堆場等已破壞區域進行邊生產、邊治理、邊復綠,主要工作為清理堆場邊坡松散巖體、植被恢復、地質環境監測、植被管護等。健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驗收標準。消除礦區地質災害隱患,確保礦山安全,恢復礦山生態環境,使礦山生態融入周邊環境。*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4 第八章第八章 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一、保障措施一、保障措施(一)組織保障項目建設的全過程施行項目業主責任制,明確了*作為業主在工程建設中的地位。為加強對*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質量管理,保證工程質量,實行
55、企業自行組織進行恢復治理,監管單位由相關管理部門全程監督,使企業的工程建設和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有機結合,項目治理階段結束后由相關單位組織驗收,同時,使項目能規范、一體化地運行。1、對各項施工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按方案編制要求、設計,按有關規范進行施工。2、地方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本區范圍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在各項工作中加強與科研、林業、環保、規劃單位的配合,聘請技術專家指導、監督。3、企業應定期或不定期聘期專家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進行專業咨詢,對不合理的方案和措施及時調整,使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切實有效。4、施工過程中要實行嚴格管理、
56、量化質量考核指標、責任落實到人,采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法,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控制,確保整個項目的每個環節連續、穩定地處于質量受控狀態。加強督辦并定期召開專題協調會議解決施工單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嚴格按國家、行業和局制定的質量標準進行工作和驗收,強化現場質量管理。(二)技術保障該礦山治理措施都是采用成熟的技術工藝,尤其是所采用回填、削坡、支*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5 擋等技術已廣泛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其監測技術方法簡單,類似成功的范例很多,不存在技術上的風險。方案中的各項治理工程,規模一般,施工現場的場地條件較好,只要嚴格按操作規
57、程施工。出現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小。(三)資金保障1、項目建設恢復治理采用提前交納備用金的形式確?;謴椭卫碣Y金正常來源,在項目建設之前,由業主按規定向政府國土行政主管部交納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2、恢復治理費用備用金不足部分,由*自籌資金。二、效益分析二、效益分析(一)社會效益礦山建設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安全上可靠,效益上客觀,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地方勞動就業,為國家和地方帶來稅收。通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的實施,將會預報、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有利于山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基本消除礦山活動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改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礦區原有的生態面貌。因此,及時有效
58、地進行礦山治理恢復,勢必起到安定民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社會效益較大。(二)經濟效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改善礦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消除地質災害隱患,更好地推進當地的經濟發展。1、通過對破壞土地的綠化工程,可以恢復原有適宜植被生長條件,有利地促進了當地的農林業經濟發展。2、通過各種防治措施使地災隱患得到治理,保證了礦區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6 產安全和影響區域內農田的正常耕種,極大地改善了礦區的經濟發展環境。因此,投入一定量的治理工程費用,換取一個安全的生產環境,保障礦山經濟持續增長,其經濟效益不言而喻。(三)環境效益地表破壞區域經治理后,改
59、善了區內生態環境質量,減輕了對地質地貌景觀的破壞,使得區內部分土地使用功能得到良好利用。符合當前政府提倡可持續發展政策,能夠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和諧礦區、和諧社會的建設。對礦山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土地得到平整,土壤得到改善,使破損山體得于恢復,地面林草植被增加,水土得于保持促進和保持。茂盛的草木能凈化空氣,調節氣侯,美化環境,并能促進野生動物的繁殖,改善生物圈的生態環境。進行土地復綠,可防止水土流失,再現耕地可耕作,荒坡荒溝可長草;種樹綠化工業廣場后,可營造優美的工作環境。排放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可減輕對水、土環境的污染??傊?,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后,會取得好的環境效益
60、,符合當前政府提倡可持續發展政策,能夠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和諧礦區、和諧社會的建設。*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 *27 第九章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一、一、結論結論1、*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的編制是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的要求進行的。工作過程中充分收集了與本次方案編制工作有關的地質、礦產地質、水工環地質資料,通過野外實地調查和室內綜合研究,查明了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環境地質條件,針對礦區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提出了可供操作的恢復治理、土地復綠和植被重建方案,完成了預期任務。2、礦區位于*城南約20km,屬*十里鎮管轄。礦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充電樁建設項目的未來潛力與實施路徑
- 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參考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國板式提升鏈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城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模板)
- 殘疾人服務中心建設規劃設計方案(范文參考)
- 2025年手動工具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四年級垃圾分類推廣計劃
- 工廠保安員安全培訓計劃
- 購房意向金及定金合同
- 賽事贊助商贊助合同
- 獻血法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租賃合同模板
- 高通量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介紹
- 2024年甘肅省臨潭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醫療衛生崗筆試題帶答案
- 寧波2025年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象山縣高層次緊缺人才選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T-WSJD 21-2022 內鏡儲存干燥柜衛生要求
- 【高三下】湖北省部分高中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4月統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 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計規范
- 2025年合肥高新美城物業有限公司招聘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物理試題+答案
-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