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同煤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0000m3高爐煤氣柜總 體 調 試 方 案編 制:胡光斌 審核:侯玉齋 批準: 編制單位:江蘇省漢華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煤氣柜調試方案 氣柜總體調試應在各設備部件準備完畢后進行,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參加。一、工程概況該氣柜為3萬m³高爐煤氣柜,位于大同市古店鎮,建于同煤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內。二、調試內容1、電動閥門調試2、DCS及儀表調試3、氣柜升降及氣密性試驗三、準備工作1、電動閥門電纜敷設完畢,操作箱安裝完畢,電纜接線完畢。2、DCS及儀表安裝完畢,電纜敷設及接線完畢。3、煤氣柜安裝完畢,試壓風機安裝并試運行。4、柜體調試前,應由建設單位主持召開
2、一次總調試前的“落實調試方案”會議,會議上應對調試人員的組成、崗位分工、物質準備、調試計劃進行安排,并對各附屬設施進行全面檢查,使其處于良好狀態。調試工器具的準備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萬用表 臺14壓力表個12對講機 部45中性肥皂水kg50試漏3鋼尺把7測傾及氣壓6手電筒個3四、電器調試1、調試準備:調試前的準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應充分熟悉電氣原理圖,設備技術文件。并根據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編制專項調試方案。準備調試儀表,成立調試小組。2調試工作涉及內容及方法2.1電氣交接試驗(預防性試驗)按規范要求:電纜、電機、高壓電器等預防性試驗,按GB50150-91電氣裝置
3、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進行。2.2單元器件整定,按設計要求進行,整定前應校驗其刻度誤差是否符合產品技術要求,對于不合格產品予以更換。2.3手動控制系統檢查調整:由于該生產線電氣系統具有機旁和集中兩種控制模式。所以可以先選擇機旁方式檢查確認控制系統。此時先斷開主回路(電機回路),讓控制回路得電,通過現場按鈕進行起、停操作,觀察控制回路組件動作是否正常。信號、燈光、音響及動作程序應符合原理圖。2.4自控(集控)系統檢查調整:先將主回路(電機回路)斷電,控制回路及DCS上電,并使DCS內部程序自檢正常后,將現場機旁按鈕轉換開關置于“集中”位置,檢查其輸入備妥信號是否正確。其位置與給定地址位置是
4、否一致,待整個輸入模塊信號全部正確后,可對照程序清單(梯形圖)依次對每一臺設備進行“打點”,即在輸入備妥情況下,解除其它連鎖關系,人為滿足其“運行條件”;通過計算機使其運行,觀察其輸出點是否正確,輸出信號是否到位,驅動的繼電器或接觸器動作是否正常。在輸出點都正確的情況下,并在確認機械設備或電機可以運轉的情況下,并給主回路上電,通過計算機中控進行“點動”運行,所有設備“點動”運行正常后,可由中控實施小組空負荷聯動和系統大組聯動。2.5單機空負荷試車:準備好送電用的安全工具,必備的調試及檢測儀表,通訊聯絡工具。由主管技術人員會同質檢員對該工序前試驗記錄進行檢查,并再次對各回路進行檢查,螺栓應無松動
5、,盤內無異物,系統各回路絕緣電阻值應符合規定要求。無關人員一律撤離現場。配合機械試車人員進行空負荷試車、送電前應征得機械負責人的同意,一般先手動盤車,應靈活無卡阻。首次啟動應點動,啟動時觀察設備運轉方向應正確(否則應調整正確)然后再正式啟動。試車人員應分工負責,注意觀察設備的轉速、溫升、聲音等,若有異常情況應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停車時開關斷電的先后順序應正確,以免引起事故。2.6聯動空負荷試車聯動空負荷試車一般以施工單位為主,建設單位、自動化所等單位參加共同進行。調試時,以機械試車人員為主,電氣配合進行。根據工藝流程反復試車直至滿足聯動負荷試車要求及設計要求為止。 五、自動化儀表調試1常規檢查按
6、圖紙和設備配置資料,核對檢查設備數量、插件位置、部件結構及有無缺損。檢查外部接線是否準確無誤,接觸是否良好,標志是否清楚,接地系統是否符合設計及有關資料的技術要求,電氣回路絕緣電阻應符合規定要求。2系統電源設施調試首先核對電源設備的型號、規格、保護裝置及保險容量等項技術指標。檢查電源裝置電源端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當符合技術要求后,即可對其電源設備的技術性能進行調試,其主要內容有:保護裝置檢查與調試;電源投入及電源電壓檢查;電源設備的技術性能測試,包括穩頻穩壓及不停電電源自動切換功能等,均應符合有關技術規定。3單體調試我方將全力配合進行現場操作站的檢查與調試,包括接線檢查、對各路I/O電壓值及
7、電源指示燈的確認;用廠家提供的測試程序或用本身維護功能對操作站等硬件進行診斷;現場控制站的檢查調試包括接線檢查、各路I/O電壓值及電源指示燈的確認、D/A轉換精度調試等。4回路系統及應用功能調試4.1由于本系統采用集散控制,系統復雜,自動化程度高,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中本著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科學準確地調試每一臺設備。4.2系統調試:一次性從現場對至DCS,再對至微機顯示,其系統誤差要在規定允許誤差之內。4.3對于壓力信號可用標準壓力源校驗。4.4對于溫度信號可用標準電阻箱(熱電阻),毫伏發生器(熱電偶)根據分度表調試。4.5對于其它信號,如電流可從一次側加電流,電壓可用調壓器加電壓,料位
8、計有專門的軟件調試,或者可用信號發生器調試。六、氣柜調試1、煤氣柜空氣升降調試 煤氣柜的活塞空氣升降調試目的是檢查送氣和排氣過程中煤氣柜各部件是否正常運行,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如未達到需進行調整。其具體實施辦法如下:1.1 柜體部件運行前的檢查1.2 檢查煤氣入、出口管道及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外觀檢查無異常。1.3 檢查活塞水平和密封間隙尺寸正常。1.4檢查柜體檢修人孔、活塞人孔全部封閉好。1.5檢查柜身平臺與調平配重塊是否有卡碰現象。1.6檢查放散閥是否關閉。1.7檢查調平裝置的鋼繩有無跳槽滑出和斷線等情況。2、送風前的準備工作2.1高爐煤氣進氣管道眼鏡閥處于關閥加緊狀態。2.2 柜體放散管蝶閥
9、全開。2.3檢查混凝土配重塊的擺放是否均勻牢穩。2.4 檢查橡膠膜夾縫中是否有異物,波紋板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所有與橡膠膜接觸部分是否有毛刺和尖角等。2.5焊縫與法蘭等連接部位的漏泄測試2.6用鼓風機向柜內送氣,當柜內達到一定壓力后(此刻,活塞并未浮升)用中性肥皂水檢查接觸煤氣各部分焊縫,密封橡膠膜安裝處,各法蘭連接處等的漏泄情況,如有漏處及時處理。3調試過程上述準備工作完成并確認后,啟動鼓風機向柜內送空氣,在活塞上升及下降過程中,完成下列各項目的檢查與調試工作:3.1試運行過程中活塞速度及傾斜量的控制3.2先作活塞慢速升降試驗,活塞速度控制在0.20.5m/min,活塞每升高3m,觀察記錄各部
10、分的狀態和數據(附表一)。3.3 對試驗超值的項目進行調整,其中,如果活塞傾斜過大(±30m),調整活塞上調平配重的位置,使活塞平衡。3.4調整后重新試驗,根據結果再作調整。3.5 慢速升降試驗合格后,即可進行活塞快速升降試驗。活塞速度不低于2.2m/min。根據試驗狀態再進行細致調整,最后全部達到標準要求。3.6調試中的檢測項目3.6.1活塞調平裝置;3.6.2 活塞水平的調整;3.6.3 柜內壓力變化情況的測定(附表二);3.6.4 焊縫與法蘭連接部位等的泄漏測試和調整;3.6.5 煤氣自動放散閥;3.6.7 密封橡膠膜的運行狀況;3.6.8 活塞密封間隙測量;3.6.9 活塞的
11、水平度測量;3.6.10 活塞最高位與自動放散試驗。3.7實施辦法3.7.1 活塞調平裝置3.7.2各滑輪是否正常運轉。3.7.3配重動作是否自由,其導軌是否有突出物。3.7.4同一配重上的兩根鋼繩受力是否均勻。3.7.5上述項目檢查應有記錄,有問題應及時處理和調整。3.8活塞水平調整活塞上升后開始測量活塞水平度,在允許范圍內上升到最大,然后暫下降(下降速度通過手動放散控制),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進行水平測量,如有誤差可移動混凝土配重塊,并再次確認同一活塞調平配重塊上的兩根鋼繩張力是否相同。3.9煤氣自動放散閥3.9.1用手動開啟放散閥是否正常,用肥皂水檢查有無泄漏,發現漏氣及時處理。3.9.2
12、使活塞上升,頂起放散閥桿,然后使之下降,主放散閥關閉;在此過程中觀察關閉是否自由動作,閥桿位置是否正常,放散閥關閉后用肥皂水檢查是否漏氣,如發現漏氣要及時處理。3.10橡膠膜的運行情況 向柜內送風后,待橡膠膜鼓起,檢查橡膠膜的展開及皺折情況,確認正常后使活塞繼續上升。活塞上升下降過程中要從波紋板縫隙處觀察其運行情況。3.11 柜容指示器和柜容發訊裝置 在活塞升降過程中,檢查柜容指示器及發訊裝置各部件是否運行正常,讀數是否準確,報警器聯鎖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及時調整。4、煤氣柜氣密性試驗4.1上述調試、測量、檢查工作全部結束,并確認各部分能夠正常運行后,再次啟動鼓風機向柜內送入空氣,使柜內容量為
13、27000m3左右。停轉鼓風機并堵盲板或者水封注滿水,有必要時,放散管蝶閥處也應堵上盲板,并用肥皂水檢查達到無泄漏為止。4.2在柜壁上設置一根刻度尺,以便測量容積變化用。4.3靜止24小時后,從第二天開始進行正式定位測量,并填寫記錄(詳見附表四),測量時間應在每天清晨日出之前進行,以第一次測量為基準進行每次測量的比較,算出容量的變化。4.4每次測量結果要換算成標準狀態下的容量,氣密性試驗一般為7天。如果氣溫變化不大,4晝夜能得到滿意結果也可以,柜內泄漏2%為合格(附表五)。4.5氣密性試驗結束后,邊放出柜內氣體(通過放散管放氣)邊用鼓風機向柜內送風(送氣量要小于排氣量)以防止柜內出現真空,擠壞
14、氣柜。附表一活塞傾斜測定記錄表() 年 月 日壁板段號上 升下 降柱號柱號傾斜值柱號柱號傾斜值柱號柱號傾斜值柱號柱號傾斜值技術負責人: 檢測人:附表二編號:J8.2-62 柜內壓力測定記錄表(Pa) 年 月 日壁板段號上升下降相應表壓技術負責人: 檢測人:附表三氣柜間接氣密試驗結果序號日期時間測定容積Vt(m3)大氣壓力B(mmHg)溫度t()儲氣壓力(mmHg)標準容積V0(m3)對首次變化量(m3)%12345678910111213141511觸電應急預案一、目的 觸電事故是企業常見的事故,也是企業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從觸電者的最終傷害程度來看,當觸電者搶救及時、方法正確是極有可能獲
15、救的。編制觸電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盡最大努力把觸電受傷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出來,把事故的人員傷亡減少到最小程度。二、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企業所有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觸電事故時,承擔對外人觸電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三、職責 安全部門組織,每年一次組織全企業員工學習觸電急救方法,要求能夠較熟練地掌握,并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準確采取應急措施。 四、應急預案 1、 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方法如下: 1.1高壓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使觸電者帶電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或用
16、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等方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觸電者未脫離高壓電源前,現場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傷員。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保證自己免受電擊。1.2低壓觸電脫離方法:低壓設備觸電,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絕緣自己進行救護。為使觸
17、電者脫離導電體,最好用一只手進行。 1.3桿塔觸電脫離方法:高、低壓桿塔上作業發生觸電,應迅速切斷線路電源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對低壓帶電線路,由救護人員立即登桿至能確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帶后,用帶絕緣柄鋼絲鉗、干燥的絕緣體將觸電者拉離電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解脫電源后,可能會造成高處墜落而再次傷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網、墊軟物等預防措施。1.4落地帶電導線觸電脫離方法: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的帶電高壓導線,在未明確線路是否有電,救護人員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絕緣靴、帶好絕緣手套)后,才能用絕緣棒撥離帶電導線。
18、救護人員應疏散現場人員在以導線落地點為圓心8米為半徑的范圍以外,以防跨步電壓傷人。1.5發現者應即時向單位領導和輔助車間匯報,明確事故地點、時間、受傷程度和人數;輔助車間應根據現場匯報情況,決定停電范圍,下達停電指令。1.6 根據其受傷程度,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同時用電話等快捷方式向當地的120搶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處,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爭取醫務人員接替救治。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人員應及時組織現場搶救。 1.7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仰面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動。 1.8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暢通,并用
19、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1.9觸電后又摔傷的傷員,應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狀態,不得彎曲;如需搬運,應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傷員身體處于平直狀態,避免脊椎受傷。2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2.1 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聽用耳貼近用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2.2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則可判定為呼吸、心跳停止。 2.3觸電傷員的
20、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搶救。三項基本措施: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壓(人工循環)。2.4通暢氣道: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應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并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通暢氣道可采用仰頭抬頦法。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加重氣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心臟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 2.5
21、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頭上的手指,捏住傷員的鼻翼,在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秒5秒。如兩次吹氣后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進行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觜唇緊閉,防止漏氣。 2.6胸外按壓: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確定正確
22、按壓位置的步驟如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并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緊抬食指上緣置于胸骨上,即為正確的按壓位置。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如下: 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站立或跪在傷員一側肩旁,兩肩位于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 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cm5cm(兒童和瘦弱者酌減); 按壓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 按壓
23、必須有效,其標志是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到頸動脈搏動。 操作頻率如下: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松的時間相等。 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后吹氣2次(15:2),反復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后由另一人吹氣1次(5:1),反復進行。 3、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3.1按壓吹氣1分鐘后(相當于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秒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3.2 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時間吹氣1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 4、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 4.1心肺復蘇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實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院放射科火災應急預案(3篇)
- 火災專項環境應急預案(3篇)
- 音頻處理與編程基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戰略創新試題及答案
- 虛擬化技術應用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考試常見問題與試題
- 農村土地流轉的法律問題試題及答案
- 法律文本與社會現實的對應關系試題及答案
- 軟件架構設計的關鍵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司戰略變化與風險管理試題及答案
- GA/T 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范
- 博士生招生面試評分表
- SWOT分析法很全面課件
- 膀胱造瘺的護理課件
- 基坑工程施工驗收記錄表
- 消防應急疏散演練人員簽到表(標準通用版)
- 微生物實驗室病原微生物評估報告
- 陜旅版五年級英語上冊句型詞匯知識點總結
- 漢字構字的基本原理和識字教學模式分析
- RouterOS介紹
- 十字軸鍛造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畢業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