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讓他們如此美麗_第1頁
技能讓他們如此美麗_第2頁
技能讓他們如此美麗_第3頁
技能讓他們如此美麗_第4頁
技能讓他們如此美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能讓他們如此美麗記在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上獲獎的內江農民工四川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9月中旬在遂寧舉行。來自21個市(州)的177名選手代表全省2400多萬農民工參加比賽,展示我省農民工良好的就業風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我市的參賽者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兩個二等獎和3個三等獎。李國梅賽場上“巾幗”不讓“須眉”李國梅,女 ,24歲,隆昌縣龍市鎮人。目前在東興區興盛路全粥苑私家酒樓當廚師。參加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她獲得中式烹調比賽二等獎。家人大多從事餐飲工作,耳濡目染,李國梅從小就喜歡做菜。2009年,20歲的她懷揣著夢想到內江城區找工作。因為喜愛美食,她到一家大酒店上班。當時,那

2、家大酒店生意相當好。對于廚師來說,切菜,不僅要切得好,還要切得快。在那樣的環境中,李國梅用心練習,動作越來越嫻熟。“我一邊上班一邊學習,由于年齡小,而且是女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李國梅回憶,她買來烹調書自學,還抓住一切機會看各種美食節目。通過認真看、問、想、做,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為了學到更多烹調知識,第二年,李國梅到另一家餐飲店上班。后來,拜川菜大師鄧正波為師,一直跟隨學習到現在。因為刻苦鉆研,2012年她取得了中式烹調職業資格證書。今年9月,李國梅有幸參加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以前我看過各種比賽,自己參加比賽還是第一次!來自另外21個市(州)的參賽者幾乎都是男性,而且看起來年齡都

3、比我大!”李國梅說,她沉著應戰,制作的梅蘭竹菊拼盤讓人眼前一亮,最終獲得二等獎。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國梅表示,她會再接再厲,認真鉆研 內江名菜,助推大千美食名揚四海。江玲多才多藝取得好成績江玲,女,24歲,出生在資中縣水南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上,她獲得家政服務比賽二等獎。“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人,有機會參加比賽并獲獎,我感到很高興,也非常激動。”江玲說,農民工技能大賽給她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參加選拔賽時,江玲感到緊張,因為對手大多是有好幾年工作經驗的老大姐。讓人欣慰的是,她憑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以及平時鍛煉出來的能力,獲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家政服務直接面

4、向家庭,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與社會和諧穩定緊密相連。江玲說,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家政服務已經從原來簡單的買菜做飯、照顧小孩、打掃衛生等單方面服務轉為多元化服務,英語、電腦、醫務護理等技能成為農民工勝任家政服務所需的技能。在訓練過程中,通過學習坐、立、行、說和操持家務,江玲懂得了日常禮儀和家務打理;學習插花藝術,讓她感受到生活多姿多彩;學習英語、兒歌表演、詩歌朗誦等,讓她的知識不斷增長,能力不斷提高。在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現場,江玲抽到的第一個比賽項目是英語口語。由于她表演出色,得到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為此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她更加自信!“我得知自己獲得全省家政服務比賽二等獎時,感到慶幸,同時又覺

5、得惋惜。”江玲告訴記者,慶幸的是終于取得好成績,沒有辜負曾經幫助過她的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及親友;惋惜的是沒能獲得一等獎,不過她不會氣餒,反而會以此激勵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鄒用林創造美是一種藝術鄒用林,男,27歲,東興區椑南鄉人。他先后在廣州多家沙龍擔任設計總監,獲威娜廣州賽區時尚燙染組前三甲,還曾擔任2928美發店技術總監。現就職于東興區漢安大道云安群英發型美甲彩妝生活館,擔任整體形象設計時尚設計導師。在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上,他榮獲美發比賽三等獎。“能夠參加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而且榮獲美發比賽三等獎,我感到很榮幸!”鄒用林告訴記者,以前他多次參加行業內的比賽,參加由政府主辦、規

6、模如此大的技能大賽還是第一次。鄒用林15歲就進入了美發行業,至今已整整12年!在工作中,他有三點感受學習。美靠自己創造,創造美是一種藝術。從事美發工作,鄒用林最大的感受是不能跟風。他通過自學、向別人學、進學校學,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不斷提升美發技能。近年來,他到上海沙宣進修學院學習過,也曾赴北京東田造型進修現代整體形象設計。堅持。曾經與鄒用林一起“并肩作戰”的兄弟,有一些已經退出這行,但是他還堅守著。“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報,但是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報。”他說,從事美發工作,即使看不到成果,也要默默地付出。心態。在美發行業工作,每天要接觸各種顧客,有的人很挑剔,還有個別人對美發行業的工作者有偏見。鄒

7、用林抱著不卑不亢的心態,真誠地為每一位顧客服務,贏得他們的信任。“世界不止一種顏色,思考不止一種角度,行為不止一種方式。”這是鄒用林的座右銘,他一直用這句話激勵自己。楊照東焊接路上不怕苦累楊照東,男,36歲,威遠縣連界鎮人。1998年,他畢業于市工業技工學校,并獲得“中級焊工證”,畢業后被分配到市博威新宇化工有限公司從事焊接工作。在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上,他獲得焊工比賽三等獎。“由于我們的公司屬于化工企業,管道容易腐蝕,我經常對管道進行焊接修補。”楊照東告訴記者,夏天下雨天氣多,下雨時焊接極其危險,他積極想辦法搭建臨時雨棚,在里面開展焊接工作。這樣,保證了設備盡快檢修完,為公司生產贏得寶貴的

8、時間。檢修軋鋼加熱爐滑筋管,爐底溫度在150攝氏度時便開始檢修。爐底溫度太高,人只能墊著木板進行工作,每次工作20分鐘左右便受不了。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總是沖鋒在前。市博威新宇化工有限公司新廠區的篩焦機故障率高。檢修時,焦粉太多,一般人在那里站幾分鐘都受不了,而楊照東總是在篩焦機上連續工作幾個小時,直到完成檢修任務。工作完成后,他的口腔、鼻腔內全是煤灰,導致口腔發炎,連話都說不出。楊照東長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各種焊接方法和焊接理論知識。由于肯學肯鉆,他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了生產中的很多實際問題,如今已取得高級焊工證,還成為技師(二級)。2000年7月以來,他帶隊完成了各種技改工程及設備安裝。提

9、出小改革建議83項、科技項目3項,為公司創利潤500多萬元。截至目前,楊照東已帶徒弟12名,徒弟們都已成為公司的人才。他本人連續兩年榮獲公司“先進技師”和“先進個人”稱號。郭時秀為顧客定制喜愛的服飾郭時秀,女,41歲,隆昌人,在金鵝鎮公館巷自主經營一家服裝定制店鋪隆昌縣文成時裝店。在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上,她獲得服裝設計定制比賽三等獎。“我家是裁縫世家,我從小就看到父親縫縫補補,為人量體裁衣。”郭時秀說,剪刀、尺子、布料是她兒時最熟悉的玩具。潛移默化中,她不僅掌握了技能,而且喜愛上裁縫這個職業。18歲時,郭時秀開始了裁縫生涯。最初,她在老家界市鎮場鎮上擺攤做縫紉工作。設施簡陋、設備簡單,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是她勤勤懇懇,把小攤經營得很不錯。“1994年,我帶著幾年的積蓄進城,在公館巷租下店鋪,一干便是近20年!”郭時秀感慨地說。定制服裝流行的年代,像郭時秀這樣的時裝店很多,但是像她一樣堅持下來的并不多。走過行業的鼎盛時期,也面臨過堅冰時刻,直到今天,事實證明這樣一個小店有其忠實的顧客群,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今年7月,省第五屆農民工技能大賽隆昌縣服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