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判斷題1. X2接口是E-NodeB之間的接口(對)2. 一個時隙中,頻域上連續的寬度為150kHz的物理資源稱為一個資源塊(PRB)(錯)(一個PRB在頻域上包含12個連續子載波,在時域上包含7個連續的OFDM符號。即,頻域寬度為180kHz,時間長度為0.5ms(1個時隙)3. 對于每一個天線端口,一個OFDM或者SC-FDMA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對應的一個單元叫做資源單元(RE)(對)4. LTE的天線端口與實際的物理天線端口一一對應(錯)1.1 天線端口(天線邏輯端口與天線物理端口)一個天線端口(antenna port)可以是一個物理發射天線,也可以是多個物理發射天線的合并。在這兩
2、種情況下,終端(UE)的接收機(Receiver)都不會去分解來自一個天線端口的信號,因為從終端的角度來看,不管信道是由單個物理發射天線形成的,還是由多個物理發射天線合并而成的,這個天線端口對應的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就定義了這個天線端口,終端都可以根據這個參考信號得到這個天線端口的信道估計。LTE定義了最多4個小區級天線端口,因此UE能得到四個獨立的信道估計,每個天線端口分別對應特定的參考信號模式。為了盡量減小小區內不同的天線端口之間的相互干擾,如果一個資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用來傳輸一個天線端口的參考信號,那么其它天線端口上相應的資源元素空閑不用。
3、LTE還定義了終端專用參考信號,對應的是獨立的第5個天線端口。終端專用參考信號只在分配給傳輸模式7(transmission mode)的終端的資源塊(Resource Block)上傳輸,在這些資源塊上,小區級參考信號也在傳輸,這種傳輸模式下,終端根據終端專用參考信號進行信道估計和數據解調。終端專用參考信號一般用于波束賦形(beamforming),此時,基站(eNodeB)一般使用一個物理天線陣列來產生定向到一個終端的波束,這個波束代表一個不同的信道,因此需要根據終端專用參考信號進行信道估計和數據解調。總之,一個天線端口就是一個信道,終端需要根據這個天線端口對應的參考信號進行信道估計和數據
4、解調。5. LTE系統中在4天線端口發送情況下的傳輸分集技術采用SFBC與FSTD結合的方式(對)SFBC: 發射分集,兩路天線發送的是相同的信號源,只是之間做了某種變換;SFBC+FSTD: 發射分集+空分復用。即提高了傳輸效率,又保證了可靠性6. 小區之間可以在S1(X2)接口上交換過載指示信息(OI:Overload Indicator),用來進行小區間的上行功率控制(錯)。作為上行調度和功率控制的參數,在小區間X2接口上交互的信息有兩種:1)過載指示(OI:Overload Indicator):指示本小區每個PRB上受到的上行干擾情況。2)高干擾指示(HII:High Interfe
5、rence Indicator)指示本小區每個PRB對于上行干擾的敏感度情況。在ICIC(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中,HII是已經發生的上行干擾的“預警”,OI是對將要發生的上行干擾的指示。7. LTE小區搜索基于主同步信號和輔同步信號(對)8. 如果采用TD-LTE系統組網,必須采用8天線規模建網,2天線不能獨立建網。(錯)1.3LTE2/8天線組網1.3.12/8天線應用中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l 覆蓋:對于業務信道,8天線相對于2天線大約有34dB的增益(若考慮干擾余量則增益更大)。對于業務信道覆蓋受限的場景,該增益體現為邊緣和平均吞吐量。對于控制信道,8天線相對于2天線大約有1dB的增益。l
6、吞吐量:8天線比2天線在吞吐量上有較大增益l 成本:8天線相對2天線而言,建網成本有一定優勢l 施工難度:8天線產品的施工難度明顯高于2天線產品1.3.22/8天線及相應多天線技術應用場景建議l 城區/郊區室外連續覆蓋:建議部署8通道產品,可優選4+4雙極化天線類型。在常規環境下使用波束賦形,移動速度較快的情況下(>60KM/h)切換到空間復用/發射分集 l 室內覆蓋:建議部署單/雙通道產品,使用單天線發射/發射分集/空間復用 l 室外熱點/盲點覆蓋:建議部署2通道產品,使用發射分集/空間復用 l 高速(>120KM/h)場景覆蓋:建議部署2通道產品,使用發射分集/開環空間復用 9
7、. 采用空分復用可以提高用戶的峰值速率。(對)10. 從3G系統看,一般城市密集區,比如CBD區域,對室內業務要求較高。(對)11. 室分系統建設中應盡量避免室內用戶切換到室外(對)12. 鏈路預算的覆蓋半徑是由中心用戶速率要求確定的。(錯)鏈路預算的覆蓋半徑是由邊緣用戶速率要求確定的。13. OFDM信道帶寬取決于子載波的數量。(對)14. OFDM可以在不同的頻帶選擇不同的調制編碼方式,更好的適應頻率選擇性衰落。(對)頻率選擇性衰落,多徑干擾的頻率響應呈現周期性的衰落,這在通信原理中稱為“頻率選擇性衰落”, 在不同頻段上衰落特性不一樣。15. 一個時隙中不同的OFDM符號的循環前綴長度必須
8、相同(錯) 第一個OFDM符號的循環前綴長度要比其他OFDM符號的循環前綴長5.21us : 4.69us。16. MCH不支持HARQ操作,因為缺乏上行反饋。(對)17. 現行的LTE上行僅僅支持MU-MIMO,這是一種MIMO模式。(對)18. LTE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可以在頻域進行信道調度和速率控制。(對)19. LTE上下行傳輸使用的最小資源單位是RE。(對)20. 對于同一個UE,PUSCH和PUCCH可以同時進行傳輸。(錯)21. E-UTRA小區搜索基于主同步信號、輔同步信號、以及下行參考信號完成。(對)PSS: 時頻同步、PCI扇區號;SSS: 幀同步、PCI組號;RS: 信道估
9、計、頻偏糾正22. LTE支持上下行功率控制。(錯)上行功率控制(OLPC、CLPC)、下行功率分配(Power Boosting)23. LTE支持FDD、TDD兩種雙工方式。(對)24. LTE上下行均采用OFDMA多址方式。(錯)上行SC-OFDMA、下行OFDMA25. 采用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可提高小區邊緣的數據率和系統容量等(對)26. 資源調度的最小單位是RBG。(RB)(錯)27. 當LTE增加天線,就在所有天線中分享功率。(對)28. 對于控制信道PDCCH,配置不同的CCE等級有不同覆蓋。(對)PDCCH的CCE分配采用1/2/4/8方式29. 非MIMO情形下,不論上行和下
10、行,在每個TTI(1ms)只產生一個傳輸塊。(對)30. PHICH符號個數是由PBCH獲得(對)PHICH組數=Ng*(N/8)Normal方式下,每個PHICH組是由8個PHICH合并在一起,頻域上占用3個REG(可以分布式映射,來獲得分集增益),時域上在子幀的第一個OFDM符號上。Extended方式下,每個PHICH組是由4個PHICH復用在一起,頻域上2個PHICH組占用3個REG。此時如果PDCCH配置為3時,PHICH可以占用多個OFDM符號上。31. 在整個系統帶寬內,所有導頻SC的功率相同。(對)32. 多天線傳輸支持2根或4根天線。碼字最大數目是2,與天線數目沒有必然關系(
11、對)碼字是指來自上層的業務流進行信道編碼之后的數據。不同的碼字q區分不同的數據流,其目的是通過MIMO發送多路數據,實現空間復用。由于LTE系統接收端最多支持2天線,所以發送的數據流數量最多為2。這決定了不管發送端天線數為1、2或者4,碼字q的數量最多只為2。當發送端天線只有一根時,實際能夠支持的碼流數量也只能為1,所以碼字數量最多也只能為1。如果接收端有兩根接收天線,但是兩根天線高度相關。如果發送端仍然發送兩組數據流(兩個碼字),則接收端無法解碼。因此,在收端信道高度相關的情況下,碼字數量也只能為1。33. 傳輸分集(發射分集)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間信道的弱相關性,結合時間/頻上率的選擇性,為
12、信號的傳遞更多的副本,提高信號的質量,從而改善接收信號的信噪比。(對)34. 功率控制的一個目的是通過動態調整發射功率,維持接收端一定的信噪比,從而保證鏈路的傳輸質量。(對)35. 在承載相同速率時,給邊緣用戶配置更多的RB,覆蓋變差。(錯)36. 由于LTE是多載波的寬帶系統,每個用戶的業務可能只是占用總帶寬中的一部分(以1個RB的180KHz為單位)。因此某個用戶收到的熱噪聲不是在整個LTE帶寬上積分,而是應該在它占用的RB帶寬上積分獲得。(對)37. ACK/NACK和CQI的發送將持續一個子幀,如果仍無法達到覆蓋要求,則可在連續多個子幀中重復發送。(對)38.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
13、CFICH)承載一個子幀中用于PUCCH傳輸的OFDM符號格式的信息。(錯)承載用于PDCCH傳輸的OFDM符號個數信息。39. 一個物理控制信道可以在一個或多個控制信道粒子CCE上傳輸。(對)40. PHICH信道承載HARQ的ACK/NACK。(對)41. 小區專用參考信號在天線端口0-4中的一個或多個端口上傳輸。(錯)小區專用參考信號(CRS)在天線端口03上傳輸;MBSFN小區專用參考信號在天線端口4上傳輸;UE專用參數信號在天線端口(DRS)在天線端口5上傳輸;42. LTE系統采用了上行SC-FDMA和下行OFDMA的多址接入方式。(對)43. FDD LTE采用無線子幀長度為10
14、ms,10個子幀,每個子幀包含2個時隙即共20個時隙的結構。(對)44. RACH的作用包括探測UE進行網絡接入請求和進行定時提前量的估計。(對)45. 一個RB(資源塊)由12個數據子載波(15KHz)組成;一個數據子載波由12個RACH子載波(1.25KHz)構成。(對)46. LTE系統中采用了軟切換技術。(硬切換)(錯)1.5 各種類型的HO47. MU-MIMO能夠提高單用戶的吞吐率,而SU-MIMO能夠提高小區平均吞吐率。(錯)SU-MIMO中,空間復用的數據流調度給一個單獨的用戶,提升該用戶的傳輸速率和頻譜效率高單用戶的吞吐率。MU-MIMO中,空間復用的數據流調度給多個用戶,多
15、個用戶通過空分方式共享同一時頻資源,系統可以通過空間維度的多用戶調度獲得額外的多用戶分集增益,提高小區平均吞吐率。48. PDCCH信道是由CCE組成,不同的控制信道格式規定了不同的CCE數目。(對)49. 根據對應業務的QOS要求,業務承載可以分為最小保證速率和最大保證速率兩種。 (錯)根據QOS的不同,業務承載可以分為最小保證比特率承載(GBR)、非保證比特率承載(Non-GBR)最小保證比特率承載(GBR):可以用來提供VoIP業務。這些承載具有特定的GBR值,在承載的建立/更改中給它們分配固定的專用傳輸資源。非保證比特率承載(Non-GBR):不能保證任何特定的比特率。這些承載可用于網
16、頁瀏覽和FTP傳輸等。對于這些承載,不為其分配固定的帶寬資源。50. 在LTE系統中,各個用戶的PHICH區分是通過碼分來實現的。(對)一個PHICH組包含8個PHICH信號(也就是ACK/NACK信號),是針對不同上行PUSCH的,可以簡單看作是不同用戶。不同PHICH信號通過walsh碼區分51. 測量報告上報方式在LTE中分為周期性上報和事件觸發上報兩種(對)52. LTE協議中定義的各種MIMO方式對于FDD系統和TDD系統都適用(錯)53. LTE物理層資源塊在NP格式下,頻域上占用12個帶寬為15KHz的子載波。(對)54. eNB之間通過X2接口進行通信,可進行小區間優化的無線資
17、源管理。(對)55. E-UTRA系統達到的峰值速率與UE側沒有關系,只與ENB側有關系。(錯)不同類型的UE可到達的數據速率是不一樣的56. S1接口的用戶面終止在SGW上,控制面終止在MME上(對)57. 采用高階天線MIMO技術和正交傳輸技術可以提高小區邊緣性能。(錯)58. 采用高階天線MIMO技術和正交傳輸技術可以提高平均吞吐量和頻譜效率。(對)59. 在eNodeB的PDCP子層對用戶面數據進行完整性保護和加密處理。(對)60. LTE系統實現了用戶平面與控制平面,以及無線網絡層和傳輸網絡層的分離。(對)61. LTE系統中,無線傳輸方面引入了OFDM技術和MIMO技術。(對)62
18、. LTE系統中,無線接口包括層1、層2、層3,其中層1為物理層;層2包括MAC層、RLC層、PDCP層,MAC層完成ARQ功能。(錯)1.6無線接口層1、層2、層3l 層1:PHY層:物理層,完成編碼和解碼,調制和解調,多天線映射,以及其他類型的物理層作用,物理層以傳輸信道的形式為MAC層提供服務。l 層2PDCP層:分組數據融合層,是對IP數據包頭壓縮,對傳輸數據進行加密和保護;RLC層:無線鏈路控制層,負責分割/串接,重傳處理,以及按順序傳送到上層協議。MAC層:媒體訪問控制層,完成混合HARQ的重傳以及上行和下行傳輸的調度。63. 從整體上來說,為LTE系統架構仍然分兩個部分,包括EP
19、C(演進后的核心網)和E-UTRAN(演進后的接入網)。(對)64. E-UTRAN(LTE系統接入網)僅由演進后的節點B(evolved Node B,eNB)組成,eNB之間通過X2接口進行連接,E-UTRAN系統和EPC之間通過S1接口進行連接。S1接口不支持“多對多”連接方式。(錯)S1接口的多對多連接方式成為S1-Flex65. 與3G系統的網絡架構相比,E-UTRAN系統僅包括eNB一種邏輯節點,網絡架構中節點數量減少,網絡架構更加趨于扁平化。(對)66. LTE系統中,IP頭壓縮與用戶數據流的加密工作是有MME完成的。(eNB)(錯)1.7eNB/MME功能eNB的功能:1. 無
20、線資源管理:包括所有與無線承載相關的功能,如無線承載控制、無線接入控制、無線接口的移動性管理、UE上下行調度以及動態資源分配。2. IP頭壓縮和用戶數據流的加密3. 提供到S-GW的用戶數據的路由4. 調度和傳輸從MME發起的尋呼消息5. 用于移動性和調度的測量6. 調度和傳輸從MME發起的廣播消息7. UE附著時的MME選擇MME的功能:1. 尋呼消息的下發2. 安全控制3. 空閑狀態的移動性管理4. NAS信令處理(包括建立、維護、釋放承載)5. TA List 管理具體介紹如下:當UE開機并連接到網絡時,MME將建立一個UE上下文。MME會分配一個唯一的短期臨時身份標識,稱為SAE臨時移
21、動用戶標識(S-TMSI),用于識別MME中UE上下文。用戶上下文中具有從HSS中下載的UE開戶信息。MME中UE開戶信息的本地存儲允許某些快速操作,如承載建立等,因為這個不必每次都與HSS協商。此外,UE上下文還擁有如承載列表和終端能力等動態信息。為了減少E-UTRAN和UE的處理開銷,在數據處理長時間非激活狀態下,接入網中所有與用戶終端相關的信息會得到釋放。這一狀態叫做EPS連接管理空閑狀態(ECM-IDLE)。該狀態下,MME仍然保留UE上下文和關于承載建立的信息。為使網絡與ECM-IDLE UE保持聯系,當移出目前的跟蹤區(TA)時,UE要向新網絡更新其新位置,這一過程稱做“跟蹤區更新
22、”。當UE處于ECM-IDLE狀態時,MME負責用戶位置的跟蹤。當處于ECM-IDLE狀態的UE有下行數據到達時,MME向目前跟蹤區內的所有eNodeB發起尋呼,eNodeB通過無線接口尋呼UE。UE收到尋呼消息后便發起業務請求過程,并轉入ECM-CONNECTED狀態,從而在E-UTRAN中創建與用戶終端相關的信息,并重新建立承載。MME負責無線承載的重建和eNodeB中UE上下文的更新。UE狀態的轉換叫做空閑到激活狀態的轉移。MME也負責信令和用戶數據的安全。當UE接入網絡時,需要UE在MME/HSS間進行雙向認證。67. S1接口是MME/S-GW于eNB之間的接口。S1接口與3G UM
23、TS系統Iu接口不同之處在于,Iu接口連接包括3G核心網的PS域和CS域,而EPC只支持分組交換(PS),所以S1接口只支持PS域。(對)68. LTE系統只支持PS域、不支持CS域,語音業務在LTE系統中主要通過VOIP業務來實現。(對)69. X2接口是eNB與eNB之間的接口。X2接口的定義采用了與S1接口一致的原則,體現在X2接口的用戶平面協議結構和控制平面協議結構均與S1接口類似。(對)用戶平面協議均為GTP-U,控制平面協議為S1-AP、X2-AP70. 跟蹤區域(Tracking Area)是LTE/SAE系統為UE的位置管理新設立的概念。跟蹤區的功能與3G的位置區(Locati
24、on Area,LA)和路由區(Routing Area,RA)類似,由于LTE/SAE系統主要為分組域功能設計,因此跟蹤區更新更接近路由區的概念。(對)71. 物理層為MAC層和高層提供信息傳輸的服務。物理層傳輸服務是通過如何以及使用什么樣的特征數據在無線接口上傳輸來描述的,此稱為“邏輯信道”。(錯)傳輸的內容-邏輯信道如何傳輸-傳輸信道具體的傳輸-物理信道72. 下行同步信道包括P_SCH 和S_SCH,P-SCH和S-SCH的頻域位置為直流分量附近的72個子載波。實際上只占了62個子載波,其他10個不放同步序列。(對)73. 對于LTE物理層的多址方案,在下行方向上采用基于循環前綴(Cy
25、clic Prefix,CP)的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在上行方向上采用基于循環前綴的單載波頻分多址(Single Car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SC-FDMA)。(對)74. 在LTE系統中,為了支持成對的和不成對的頻譜,支持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和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模式。(對)75. 天線前后比指的是主瓣最大值與后瓣最大值之比。(對)76. 一般
26、來說,增益的提高主要依靠減小垂直面向輻射的波瓣寬度,而在水平面上保持全向的輻射性能。(對)77. 站點選擇時,避免設在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臺、雷達站或其它強干擾附近。如果非選不可,應作干擾場強測試。(對)78. 避免在樹林中設站。如要設站,應保持天線高于樹頂。(對)79. 在測試過程中車速的快慢不會對測試結果產生影響。(錯)80. LTE中配置兩個小區為鄰區時,只需要在其中一個小區配置另一個小區為鄰區即可。(錯)81. MIB和SIB均在PBCH上發送。(錯)82. 在 RRC_IDLE 狀態,UE通過檢測Paging 消息確定系統信息是否變化。(對)83. 控制面PDCP、RLC、MAC的功能和
27、用戶平面的一樣。(錯)84. NAS控制協議終止于MME。(對)85. 跨X2口切換為軟切換,跨S1口切換是硬切換。(錯)(都為硬切換)86. LTE系統中,RRC狀態有連接狀態、空閑狀態、休眠狀態三種類型。(錯)RRC-IDLE/RRC-CONNECTED87. Attach時延指的是UE從PRACH接入到網絡注冊完成的時間。(對)88. eNB之間通過X2接口通信,進行小區間優化的無線資源管理。(對)89. E-UTRAN系統在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帶寬中,分別可以使用6個、15個、25個、50個、75個和100個RB。(對)90. ICIC測
28、量標識是通過eNodeB之間的X2口傳遞。(對)91. ICIC可以同時進行頻率資源和功率資源的協調(對)92. LTE標準應支持最大100km的覆蓋半徑(對)93. LTE傳輸網絡扁平化,由于取消了RNC節點,eNB直接連接到核心網(MME/S-GW),從而簡化了傳輸網絡結構,降低了網絡遲延。(對)94. LTE上行功控主要用于補償信道的路徑損耗和陰影,并用于抑制小區間的干擾。(對)95. LTE上行僅僅支持MU-MIMO這一種MIMO模式。(對)96. LTE系統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可以在頻域進行信道調度和速率控制。(對)97. LTE系統實現了用戶平面與控制平面,以及無線網絡層和傳輸網絡層的
29、分離。(對)98. LTE系統由于采用了OFDM技術,因此來自用戶之間的干擾很小,主要干擾是小區間干擾。(對)99. LTE系統支持最大的頻帶帶寬為20MHz,支持最小的頻帶帶寬為3MHz。(1.4MHZ)(錯)100. LTE系統中在4天線端口發送情況下的傳輸分集技術采用SFBC與FSTD結合的方式。(對)101. LTE下行控制信道采用發射分集的方式發射。(對)2天線的時候采用SFBC(空時分組碼)、4天線的時候采用SFBC+FSTD102. LTE支持不支持使用IR合并的HARQ。(錯)103. LTE支持兩種類型的無線幀結構:類型1,適應于全雙工和半雙工的FDD模式,類型2適應于TDD
30、模式。(對)104. LTE中上下行的功率控制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錯)105. MCH不支持HARQ操作,因為缺乏上行反饋。(對)106. PCFICH將PDCCH占用的OFDM符號數目通知給UE,且在每個時隙中都有發射。(錯)PCFICH在每個子幀的第一個OFDM符號發送107. PDCCH、PCFICH以及PHICH映射到子幀中的控制區域上。(對)108. PDCCH將PCH和DL-SCH的資源分配、以及與DL-SCH相關的HARQ信息通知給UE;承載上行調度賦予信息。(對)109. PDSCH、PMCH可支持BPSK、QPSK、16QAM和64QAM四種調制方式。(錯)1.8各種下行物
31、理信道的調制方式110. PDSCH承載DL-SCH和PCH信息。(對)111. PDSCH與PBCH可以存在于同一個子幀中。(對)112. PHICH承載上行傳輸對應的HARQ ACK/NACK信息。(對)113. UE從RRC_CONNECTED狀態回到RRC_IDLE狀態,按小區選擇標準選擇合適小區駐留。(錯)(按小區重選標準選擇合適小區)114. UE開機選擇PLMN后,之后進行小區選擇,最后進行位置注冊。(對)115. 對于每一個天線端口,一個OFDM或者SC-FDMA符號上的一個子載波對應的一個單元叫做資源單元。(對)116. 和2G/3G比較,LTE系統的網絡架構更加扁平化、協議
32、架構更加簡單、接口數目更加少。(對)117. 空中接口協議主要是用來建立、重配置和釋放各種無線承載業務的。(對)118. 目前的小區重選算法支持頻內/頻間小區重選和系統間重選。(對)119. 切換用戶可以采用非競爭的隨機接入和競爭的隨機接入。(對)120. 如果UE進入的新小區的TA與當前TA不同,就會發起TAU。(對)121. 若TAU過程中更換了MME pool,則核心網會在TAU ACCEPT消息中攜帶新GUTI分配給UE。(對)MME pool , 一組MME可組成一個MME池,這個MME池所服務的TA組成一個池區域,UE在MME池區域中的TA之間移動時,一般不需要更換為它提供服務的M
33、ME節點,特殊情況除外(如實施負荷均衡時)。 MME池區域之間可相互重疊覆蓋,重疊區域中的eNB可以同時與兩個MME池中的某些MME建立S1連接。這樣可以保證經常在該重疊區域內的用戶不至于經常的進行TA更新。GUTI, 全球唯一臨時標識,在網絡中唯一標識UE,可以減少IMSI,IMEI等用戶私有參數暴露在網絡傳輸中.第一次attach時UE攜帶IMSI,而之后MME會將IMSI和GUTI進行一個對應,以后就一直用GUTI,通過attachaccept帶給UE;TMSI信息是GUTI的一部分 ;GUTI由GUMMEI+M-TMSI組成。其中GUMMEI由MCC+MNC+MME Iden
34、tifier組成;MME Identifier由MME group ID+MME Code組成。122. 上行調度物理資源分配方式和下行的相同。(錯)上行調度必須為連續的物理資源;下行調度可以為連續的物理資源,也可以是分布式的物理資源。123. 下行傳輸使用的最小資源單位叫做RE,在RE之上,還定義了RB的概念,一個RB飽含若干個RE。(對)124. 下行鏈路中層映射時,層的數目小于等于天線端口數。(對)125. 下行物理資源塊(PRB)的大小應該和下行數據的最小載荷相匹配。一個PRB的時域大小為一個時隙,即0.5ms。(對)126. 小區選擇的實現和決策由UE和核心網一起完成。(對)127.
35、 一個上行子幀中可以同時存在多個PRACH信道。(對)128. 一個時隙中的SC-FDMA符號個數取決于由高層配置的循環前綴長度,如果配置的是常規CP,每個資源塊包括12個子載波,包括7個SC-FDMA符號。(對)129. 在ICIC中,HII是已經發生的上行干擾的“預警”,OI是對將要發生的上行干擾的指示。(對)130. LTE傳輸網絡全IP化,LTE從空中接口到傳輸信道全部IP化,所有業務都以IP方式承載。(對)131. LTE大大提高了無線終端的速率,相應的LTE基站對于傳輸網絡的帶寬以及連接數需求也大大增加了。(對)132. LTE的QCI有9個等級,其中1-4對應GBR業務,5-9對
36、應Non-GBR業務(對)133. LTE上行鏈路所采用的SC-FDMA多址接入技術基于DFT spread OFDM傳輸方案。(對)134. OFDM的主要缺點包括:易造成自干擾,容量往往受限于上行;信號峰均比過高;能量利用效率不高,頻率同步要求較高。(對)135. OFDM調制對發射機的線性度、功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LTE上行鏈路,基于OFDM的多址接入技術比較適合用在UE側使用。(錯)(SC-OFDMA)136. OFDM系統的輸出是多個子信道信號的疊加,如果多個信號的相位一致,所得到的疊加信號的瞬時功率就會遠遠高于信號的平均功率,即OFDM系統的PAPR較高。(對)137. RS
37、RP為參考信號接收功率,定義為在測量的頻率帶寬內承載Cell-specific RS的RE(Resource Element)上的功率線性平均值。(對)138. RSRQ為參考信號接收質量,定義為RSRQ=N×RSRP/(E-UTRA Carrier RSSI);其中,N為E-UTRA Carrier RSSI測量帶寬中的RB個數。(RSSI)定義為測量帶寬內UE在N個RB上觀測到的、源自共信道服務和非服務小區干擾、鄰信道干擾、熱噪聲等總接收功率的線性平均值(單位W)。分子和分母應該在相同的資源塊上獲得。 (錯)其中,“N”代表UE所占用的RB個數;139. SGW的主要功能包括安全
38、控制和尋呼消息的調度與傳輸。(錯)S-GW功能:1. eNodeB之間的切換的本地錨點2. 3GPP內不同接入技術之間的移動性錨點3. E-UTRAN空閑模式下數據緩存以及觸發網絡側Service Request流程4. 合法監聽5. 數據包路由和轉發6. 上下行傳輸層數據包標記7. 基于用戶和QCI力度的統計(用于運營商間計費)8. 基于用戶、PDN和QCI力度的上行和下行的計費140. UE在ECM-CONNECTED狀態下LTE系統內的移動性支持和上下文從源eNB到目標eNB的轉移均在X2口進行的(對)141. X2口中有流量控制功能和擁塞控制功能(對)X2接口功能:1. 支持連接態的U
39、E在LTE系統內移動性管理功能,即源eNode B和目標eNode B之間上下文的傳輸;切換取消功能。2. 負荷管理。3. 小區間干擾協調,上行干擾負荷管理。4. X2接口管理和錯誤處理功能。142. 波束賦形形成指向目標接收機的波束,可以提升小區邊緣下行吞吐率,提高波束指向上的功率,并抑制其他位置上的干擾,可以適用于高速移動環境。(錯)1.9各種傳輸模式對應的應用場景1. TM1, 單天線端口傳輸:主要應用于單天線傳輸的場合。2. TM2,發送分集模式:適合于小區邊緣信道情況比較復雜,干擾較大的情況,有時候也用于高速的情況,分集能夠提供分集增益。3. TM3,大延遲分集:合適于終端(UE)高
40、速移動的情況。4. TM4,閉環空間復用:適合于信道條件較好的場合,用于提供高的數據率傳輸。5. TM5,MU-MIMO傳輸模式:主要用來提高小區的容量。6. TM6,Rank1的傳輸:主要適合于小區邊緣的情況。7. TM7,Port5的單流Beamforming模式:主要也是小區邊緣,能夠有效對抗干擾。8. TM8,雙流Beamforming模式:可以用于小區邊緣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場景143. 承載系統信息的傳輸通道可以是BCH,也可以是DL_SCH。BCH傳輸主要的系統信息,如UE駐留的必要信息,其使用1.25MHz的帶寬。(1.08MHZ)(錯)144. 除開機時進行初始化小區搜索外,UE
41、還周期性地對相鄰小區進行搜索,為小區重選和切換做準備。(對)145. 負荷均衡(Load Balcancing,LB)功能用于處理多個小區間不均衡的業務量,通過均衡小區之間的業務量分配,提高無線資源的利用率,將正在進行中的會話的QoS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降低掉話率。(對)146. 空間復用利用空間信道中的多個并行子信道;信號被分為不同的流并在不同的天線發射;空間復用在帶寬受限系統中有效提高信道容量;適用于高SINR情況,例如小區中心等。(對)147. 上行采用SC-FDMA后,在降低峰均比的同時,也保證了頻譜效率。(對)148. 無線接納控制(Radio Admission Control,
42、RAC)功能用于在請求建立新的無線承載時判斷允許接入或拒絕接入。(對)149. 為了能夠提高上下行分組數據速率并承載更多的話音業務、減少時延,在頻譜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采用大帶寬進行實際組網部署。(對)150. PSS和SSS只用于同步和小區搜索,不承載層2和層3的任何信令,屬于物理層信號。(對)151. LTE系統是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對)152. LTE系統天線端口是一種可用的無線資源。(對)153. LTE系統子載波間隔通常為15KHz。(對)154. LTE系統常規CP長度時,每時隙含7個OFDM符號。(對)155. LTE系統無線子幀長為5ms。(錯)156. LTE網絡是全IP
43、網絡。(對)157. LTE系統業務包括CS域和PS域業務。(錯)158. LTE系統接口是邏輯接口。(對)159. LTE系統功率控制可以降低小區間干擾。(對)160. LTE系統同步可保持各用戶信號正交。(對)2、選擇題1. 關于LTE需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BD)A、下行峰值數據速率100Mbps(20MHz,2天線接收)B、U-plane時延為5msC、不支持離散的頻譜分配(下行支持連續的和分布式的資源分配,上行只支持連續的資源分配)D、支持不同大小的頻段分配2. 關于LTE網絡整體結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BC)A、E-UTRAN用E-NodeB替代原有的RNC-NodeB結構B、
44、各網絡節點之間的接口使用IP傳輸C、通過IMS承載綜合業務IMS:IP多媒體系統D、E-NodeB間的接口為S1接口(X2接口)3. 關于LTE TDD幀結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BCDE)A、一個長度為10ms的無線幀由2個長度為5ms的半幀構成B、常規子幀由兩個長度為0.5ms的時隙構成,長度為1msC、支持5ms和10ms DL/UL切換點周期D、半幀結構情況下,UpPTS以及UpPTS之后的第一個子幀永遠為上行E、子幀0,子幀5以及DwPTS永遠是下行4. 與CDMA相比,OFDM有哪些優勢(ABCDF)A、頻譜效率高B、帶寬擴展性強C、抗多徑衰落D、頻域調度及自適應E、抗多普勒頻移F
45、、實現MIMO技術較簡單5. 下列哪個網元屬于E-UTRAN(B)A、S-GWB、E-NodeBC、MMED、EPC6. SC-FDMA與OFDM相比,_ D _A、能夠提高頻譜效率B、能夠簡化系統實現C、沒區別D、能夠降低峰均比7. LTE下行沒有采用哪項多天線技術?(D)A、SFBCB、FSTDC、 波束賦形D、TSTD8. 下列選項中哪個不屬于網絡規劃:(D)A、 鏈路預算 B、 PCI規劃 C、 容量估算 D、 選址9. LTE支持靈活的系統帶寬配置,以下哪種帶寬是LTE協議不支持的:(D)A. 5M B. 10MC. 20MD. 40M10. LTE為了解決深度覆蓋的問題,以下哪些措
46、施是不可取的:(A)A. 增加LTE系統帶寬;B. 降低LTE工作頻點,采用低頻段組網;C. 采用分層組網;D. 采用家庭基站等新型設備;11. 以下說法哪個是正確的:(AD)A. LTE支持多種子幀配置,但目前只能采用2:2和3:1;B. LTE適合高速數據業務,不能支持VOIP業務;C. LTE 在2.6GHz的路損與TD-SCDMA 2GHz的路損相比要低,因此LTE更適合高頻段組網;D. TD-LTE和TD-SCDMA共存不一定是共站址;12. 空分復用的優點:(ABCD)A. 不改變現有的分布式天線結構,僅在信號源接入方式發生變化;B. 施工方便;C. 系統容量可以提升;D. 用戶峰
47、值速率可以得到提升。13. TD-LTE室內覆蓋面臨的挑戰 (ABCD)A. 覆蓋場景復雜多樣B. 信號頻段較高,覆蓋能力差C. 雙流模式對室分系統工程改造要求較高D. 與WLAN系統存在復雜的互干擾問題14. 關于LTE的描述,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BCD)A. 上下行都采用OFDM;B. 上下行的信道帶寬可以不同;C. 支持可變的信道帶寬;D. 子載波間隔有15kHz、7.5kHz和1.25kHz三種;15. LTE信道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ABCD)A、PDSCH、PMCH可支持64QAM;B、一個上行子幀中可存在多個PRACH信道;C、PDCCH、PCFICH、PHICH映射到子幀中的
48、控制區域上;D、PHICH信道只能采用BPSK的調制方式16. 關于物理信號的描述,下面哪些是正確的(ACD)A、同步信號包括主同步信號和輔同步信號兩種;B、MBSFN信號在天線端口5上傳輸;MBSFN信號在port4上傳輸;UE專用參考信號在prot5上傳輸C、小區專用參考信號在天線端口03中的一個或多個端口傳輸;D、終端專用參考信號用于波束賦形;17. 以下哪些是LTE的關鍵技術(ABCDEF)A、OFDMB、多天線技術C、鏈路自適應D、信道調度E、HARQF、小區間干擾消除18. 與CDMA相比,OFDM有哪些優勢(ABCDEF)A、頻譜效率高B、帶寬擴展性強C、抗多徑衰落D、頻域調度及
49、自適應E、抗多普勒頻移F、實現MIMO技術較簡單19. LTE采用了哪些多天線技術(ABCDEF)A、SFBCB、FSTDC、波束賦形D、MU-MIMOE、基于預編碼的空間復用F、多碼字傳輸(即分層技術)20. 關于LTE中HARQ的以下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BCDE)A、LTE支持多路并行停等協議B、LTE上行為同步HARQ協議C、LTE下行為異步HARQ協議D、LTE上行同時支持自適應HARQ協議和非自適應HARQ協議;E、LTE下行采用自適應的HARQ協議2.1HARQHARQ=ARQ+FECLTE上行為同步HARQ協議:如果重傳在預先定義好的時間進行,接收機不需要顯示告知進程號,采用預
50、定的固定的重傳時間間隔傳輸。(由于是固定的時間間隔,所以沒有告知進程號,接收機也可以根據固定的時間間隔確定重傳數據是屬于哪個進程)LTE下行為異步HARQ協議:如果重傳在上一次傳輸之后的任何可用時間上進行,接收機需要顯示告知具體的進程號。自適應HARQ 協議:自適應HARQ是指重傳可以改變初傳時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屬性,比如調制方式、資源分配等,這些屬性的更改需要額外信令的通知。非自適應HARQ協議:是指重傳時改變的屬性是發射機和接收機事先商量好的,不需要額外信令的通知。LTE下行采用自適應HARQ協議;LTE上行同時支持自適應HARQ協議和非自適應HARQ協議;非自適應HARQ僅僅由PHICH上
51、承載的NACK應答信息來觸發;自適應HARQ通過PDCCH調度實現,即基站發現接收輸出錯誤之后,不反饋NACK,而是通過調度器調度其重傳所需要的參數。21. X2接口位于(A)A、E-NodeB之間B、E-NodeB與MME之間C、E-NodeB與S-GW之間D、MME與S-GW之間22. 哪種信道不使用鏈路自適應技術(C)ADL-SCHBMCHCBCHDPCH23. LTE有幾個天線端口(D)A3B4C5D624. 關于LTE子幀的描述哪個不正確(A)A 下行常規時隙控制區域與數據區域進行頻分下行常規時隙控制區域在前、數據區域在后,控制區域占用的OFDM符號數由PCHICH信道的CFI值確定
52、(13)。所以是時分的B特殊子時隙由3個特殊域組成,分別為DwPTS、GP和UpPTS.C下行MBSFN專用載波子幀中不存在控制區域。D上行常規時隙控制區域與數據區域進行頻分。25. 關于下行物理信道的描述,哪個不正確(C)APDSCH、PMCH及PBCH映射到子幀中的數據區域BPBCH可以與SSS同時存在與一個子幀中,但不能與PSS在同一子幀中。CPBCH與PDSCH不能同時存在與一個子幀中。DPDCCH與PCFICH以及PHICH映射到子幀中的控制區域。26. 哪種情形可以進行無競爭的隨機接入(C)A由Idle狀態進行隨機接入。B無線鏈路失敗后進行隨機接入。C切換時進行隨機接入。D在Act
53、ive狀態下,上行數據到達,如果沒有建立上行同步或者沒有上行資源調度請求,則需要隨機接入。27. 下列關于eNodeB的描述錯誤的是(B)A多個eNodeB之間可以通過x2接口相互連接。BeNodeB是EPC的網元之一。(是E-UTRAN的唯一網元)CeNodeB通過S1接口與EPC相連接。在IMSI attach過程中,eNodeB選擇為UE服務的MME。EeNodeB提供IP頭壓縮和用戶數據流的加密功能。28. 下列關于MME的描述正確的是(ABD)AMME提供UE到S-GW和P-Gw的用戶數據路由功能。BMME提供空閑狀態下的移動性管理功能。CMME與E-UTRAN之間通過GTP-C協議
54、連接。MME與E-UTRAN之間通過S1-AP協議連接DMME使用HSS提供的信息對用戶進行鑒權和加密。29. LTE網絡中,一個UE在連接到任何PDN之前都需要分配到一個IP地址。下列關于IP地址的分配過程錯誤的是(CD)AP-GW通過RADIUS獲得一個IP地址,并把它分配給UE。BP-GW從本地IP池中給 UE分配一個IP地址。CS-GW通過HSS中獲得一個靜態的IP地址,并把它分配給UE。DS-GW通過RADIUS獲得一個IP地址,并把它分配給UE。EP-GW通過DHCP獲得一個IP地址,并把它分配給UE。RADIUS 服務器負責接收訂戶的連接請求、認證訂戶,然后返回客戶機所有必要的配
55、置信息以將服務發送到訂戶。動態主機設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是一個局域網的網絡協議,使用UDP協議工作,主要有兩個用途:給內部網絡或網絡服務供應商自動分配IP地址,給用戶或者內部網絡管理員作為對所有計算機作中央管理的手段。30. 用戶通信時,用到LTE以下哪些接口(D)AS1-MME和S11BS1-UCS5D,S1-U、S5和LTE-UuS5是S-GW與P-GW之間的接口31. S-GW和P-GW之間的接口是S5.S5接口使用的協議是(B)AGTP/TCPB.GTP/UDPC.GTP/IPD.GTP/SCDP32. TA(Tracking Area)區描述錯誤的是(AE)ATA的大小由UE定義。BUE在一個TA區內移動除了周期性的TAU(Tracking Area Update)之外,不需要進行其他的TAU。CTAI用來表示每個TA區DTAI由供應商提供。E一個TA可以包含一個或者多個MME。33. 關于UE的ATTACH過程描述正確的是(ABCD)AeNodeB提供UE附著時MME選擇。BMME提供到S-GW的數據路由。CS-GW提供到P-GW的數據路由。D. 如果需要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深圳市汽車租賃合同書范文
- 技術總監聘用合同書范文二零二五年
- 合同作廢協議
- 二零二五版全新貨物外包運輸合同書
- 知識產權業務合作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土地及廠房租賃合同范例
- 2025標準股權投資合同模板
- 2025修訂版大學生實習實踐合同協議范本參考模板
- 2025標準酒店員工勞動合同
- 2025授權合同(標準)
- 交房通知短信(5篇)
- 高中英語 A precious family dinner說課課件
- 工藝聯鎖圖識讀
- 2023年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康復醫學與技術崗位招聘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GB/T 21567-2008危險品爆炸品撞擊感度試驗方法
- 衛生人才培養方案計劃
- DB64-T 1684-2020 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高清可復制)
- 婚喪嫁娶事宜備案表
- “三級”安全安全教育記錄卡
- 風生水起博主的投資周記
- 賽艇賽事活動推廣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