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關知識_第1頁
糖尿病相關知識_第2頁
糖尿病相關知識_第3頁
糖尿病相關知識_第4頁
糖尿病相關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認識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所導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以血漿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主要是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而影響正常生理活動的一種疾病。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常見原因(病因)遺傳因素:大量調查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親屬中,糖尿病患病率顯著高于普通人群,2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比1型糖尿病更明顯。但糖尿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遺傳病,因為最終是否發病不完全由遺傳因素決定,與環境因素也有很大關系。環境因素:主要指不良生活方式如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飲食,

2、肥胖和體力活動不足等。感染與免疫因素:是1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癥狀(高血糖所導致的多尿、多飲、多食及體重下降、皮膚瘙癢、視力模糊等急性代謝紊亂表現)+空腹血糖7.0mmol/L。有癥狀+隨機血糖11.1mmol/L。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無糖尿病癥狀者,需改日重復檢查。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及體重減輕,且伴有疲乏無力。但是大多數病人可癥狀不明顯,糖尿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一定有癥狀,因此也有人稱它為“無聲的殺手”。因此建議年齡超過40歲的人每年至少應當做1-2次的血糖檢查,以排除糖尿病。糖尿病的各種

3、并發癥 如果病情得不到很好控制,進一步發展則會引起全身各種嚴重的急、慢性并發癥。急性并發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癥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慢性并發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足。與糖尿病相關的特殊檢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當您檢查后發現空腹或餐后血糖比健康人高,但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就需進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來確定究竟是糖尿病前期還是糖尿病。胰島功能測定:本試驗包括胰島素釋放試驗和C肽釋放試驗。如果您已經確診為糖尿病的可做饅頭餐試驗,以了解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同時還有助于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分型。為了全面了解病情,您還

4、需檢查下列指標:血化驗 特別是血脂、肝腎功能等,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合并血脂異常及高粘血癥,這些都屬于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及早檢查、及早發現、及早干預。血壓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比單純高血壓預后要嚴重得多。因此一般要求血壓控制在140/80mmHg以下,對已出現蛋白尿者,要求控制在125/75mmHg以下。眼科檢查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治療方法。糖尿病患者初診時就應該做眼科檢查,絕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才去檢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 了解有無早期腎功能下降。神經科檢查 通過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心電圖、心臟彩色超聲檢查 了解有無冠心病及心功能不

5、全。頸動脈、下肢血管彩色超聲檢查 了解是否有頸動脈、下肢動脈硬化、斑塊或狹窄。胸部X線片 明確是否同時合并肺部感染或肺結核。骨密度檢查:了解有無骨質疏松。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在早期階段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一旦有了癥狀,并發癥多已進入中晚期,此時病情往往不可逆轉,治療難度增大,效果欠佳。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因此,在糖尿病診斷之初,無論您有無并發癥癥狀,均應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以后還有定期復查。合理的飲食-管住嘴 糖尿病飲食宣教醫學營養治療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1.控制總熱量根據年齡、體重、勞動消耗選擇總熱量。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飲食

6、估算:1) 主食(為未烹飪的生重,一天的量)休息輕體力勞動中體力勞動重體力勞動4-5兩5-6兩6-7兩7-8兩2) 副食新鮮蔬菜牛奶雞蛋瘦肉豆制品烹調油鹽1-2斤250毫升1個1-2兩1-2兩2-3湯匙6克2.均衡營養,合理搭配 健康的糖尿病飲食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種營養成分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占556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30以下,維生素、無機鹽要充足。1) 碳水化合物的種類:面食、大米和五谷雜糧;葡萄糖、白沙糖、水果糖等;水果類;部分的蔬菜:豆類菜、淀粉類菜。2) 蛋白質的種類:蛋類;奶類;魚蝦類;部分瘦肉;黃豆類:豆腐、豆漿等。3) 脂肪的種類:動植物油;動物

7、內臟;肥肉、動物的皮;干果類:花生、瓜子、核桃仁等。3.少食多餐,規律進餐 一日至少三餐,定時定量。一般按1/5、2/5、2/5或1/3、1/3、1/3分配主食。對于注射胰島素或者經常出現低血糖的患者除3正餐外,最好有2-3次加餐。少食多餐一方面可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還可以減輕胰島細胞的負擔。但應注意加餐應從3正餐中勻出1/4或1/5作為兩餐間的加餐,總熱量不變。4. 飲食清淡,低脂少油,低鹽低糖 少吃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的食物;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每日食鹽最好控制在6克以內。5.高纖維飲食 盡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每日飲食中最好要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6.適量飲酒,堅決戒煙 酒精只有熱量沒有

8、營養,飲酒會損害肝臟功能使血糖不穩定;空腹飲酒容易出現低血糖。限制飲酒量不超過1-2份標準量/日(一份標準量為:啤酒350ml,紅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約含酒精15g);吸煙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7.水果的選擇 由于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但水果也含碳水化合物,如果糖等。這些糖類消化、吸收較快,升高血糖的作用比糧食要快,所以:1)對于血糖較高的病人來說最好不要食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可以食用。1) 食用水果要定量。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食用水果34兩。2) 食用水果的時間宜安排

9、在兩頓正餐之間,而不要在餐后馬上食用水果。8.每天足量飲水飲水應少量多飲,是主動,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水。飲水最好選擇白開水。每日保證6-8杯水的攝入,1500-2000ml左右,不推薦含糖飲料,如汽水、果汁飲料等。堅持運動-邁開腿1.運動的禁忌癥:增值性視網膜病變、嚴重高血壓(180/120)、血糖不穩定(大于16.7、小于5.6)糖尿病足、酮癥酸中毒、急性感染、不穩定性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一過性腦缺血發作。2.運動的好處:運動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減輕體重,改善血脂水平,增強心血管功能。3.運動的時間:應從吃第一口飯算起,在飯后1小時左右開始運動,因為此時血糖較高,運動時

10、不易發生低血糖。切記:千萬不要空腹做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60min,每周150min。4運動的強度:可根據自身感覺來掌握,即周身發熱、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氣喘吁吁,但能說話、不能唱歌。5.運動的方式:根據年齡、身體情況、愛好和環境條件等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低強度的運動包括:散步、做操、太極拳等;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快走、慢跑等。自我監測是保證自我監測的目的: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有效地監測糖尿病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以利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從而有效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自我監測血糖的方案:取決于病情、治療的目標和治療方案。

11、1.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療者應每天監測4-7次血糖或根據治療需要監測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2.采用生活方式干預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據需要有目的地通過血糖監測了解飲食控制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來來調整飲食和運動。3.使用口服降糖藥者可每周監測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診前的一周內連續監測三天,每天監測7點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4.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可根據胰島素治療方案進行相應的血糖監測:1)使用基礎胰島素的患者應監測空腹血糖,根據空腹血糖調整睡前胰島素的劑量。2)使用預混胰島素者應監測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據空腹血糖調整晚餐前胰島素劑量,根據晚餐前血糖調整早餐

12、前胰島素劑量。3)使用餐時胰島素者應監測餐后血糖和餐前血糖,并根據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調整上一餐前的胰島素劑量。空腹血糖指至少禁食8小時以上所測得的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指以進食第一口時間開始,2小時后所測得的血糖。就診前一天監測4-7次血糖,分別為晨空腹、三餐后2小時、睡前等。記錄血糖監測的結果,以幫助調整治療方案。血糖的控制目標:正常值為空腹3.9-6.1 mmol/L;餐后3.9-7.8 mmol/L。但血糖控制目標必須個體化,兒童、老年人、有嚴重合并癥患者以及有嚴重或頻發低血糖史的患者宜適當放寬,一般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小于10 mmol/L。簡單的說就是4 5 6

13、 7 8所有時間點的血糖均應高于4mmol/L。空腹血糖在5-6 mmol/L左右(理想范圍)。不超過7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在7-8 mmol/L左右(理想范圍),8至9 mmol/L可接受,但不超過10 mmol/L。如果年紀大于70歲的病人可適當放寬要求,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睡前血糖小于6.6mmol/L可適當加餐,其他人睡前血糖小于5.6mmol/L可適量加餐。低血糖1. 低血糖的診斷標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為低血糖,當血糖2.8mmol/L時為嚴重低血糖。2.低血糖的常見癥狀:頭暈、乏力、饑餓感、心慌、手腳發抖、出冷汗、意識障礙等;部分病

14、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常常缺乏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一旦發生低血糖即表現為昏迷,即出現“無警覺性低血糖昏迷”。還有一些特殊的表現:舌根發麻,說話不清,答非所問,煩躁,不理人,意識模糊,平時舉止端莊,忽然衣冠不整,無緣無故打架,行為與習慣發生改變 。3.低血糖的分類:1)嚴重低血糖:需要別人幫助或急診住院,可能沒有測定血糖,但是有引起低血糖的誘因及神經系統的顯著變化,補充葡萄糖后神經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 2)癥狀性低血糖:臨床典型的低血糖發作,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且血糖3.9mmol/L。3)無癥狀性低血糖:也就是未察覺的低血糖,無明顯的低血糖癥狀,但血糖3.9mmol/L。 4)可疑癥狀性低血糖:出現低

15、血糖的癥狀,但沒有檢測血糖。所以不能鑒定是癥狀性低血糖還是相對低血糖。 5)相對性低血糖: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但血糖3.9mmol/L,多為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血糖下降過快引起。4.低血糖常見的原因:1)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用法不當;2)食欲不佳少吃了一些,或者比平常吃飯時間晚,未按時進餐;3)增加了運動量,卻沒有及時加餐;4)酒精攝入,尤其是空腹大量飲酒,可以抑制肝臟糖異生,同時消耗大量肝糖原,因此容易發生低血糖。使用降糖藥的同時應用影響血糖的其他藥物,如大劑量阿司匹林、磺胺類、保泰松等,藥物的協同作用將有可能導致低血糖。5.低血糖處理:(兩個15)清醒者立即進食含15g葡萄糖的飲料或點心,如

16、葡萄糖片4片、白糖1勺、蜂蜜2勺、水果糖3-5塊、方糖4塊、餅干3-4塊、半杯果汁、1杯牛奶;15分鐘復測一次血糖直至糾正;外出時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胰島素 胰島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藥物之一,而不是藥物治療的最后選擇。口服降糖藥是通過增加體內胰島素分泌或增強胰島素作用來降低血糖,不能代替胰島素。當自身胰島素的分泌不能滿足需求時,需及時補充外源性胰島素來幫助血糖達標,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或發展。1)胰島素起始治療注意事項:1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需要終身胰島素替代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經過較大劑量多種口服藥聯合治療后糖化血紅蛋白仍大于7.0%時,可考慮啟動胰島素治療;新發病的并

17、與1型糖尿病鑒別困難的消瘦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作為一線治療藥物;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體重下降時,應盡早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2)胰島素的儲存:正常使用的胰島素可在室溫下保存28(保存期為開啟后28天,且不能超過保質期);未開封使用的胰島素在2-8的冰箱冷藏室儲存;旅行時把備用的胰島素存放在保溫袋隨身攜帶。3)胰島素注射部位的選擇:腹部應避開以臍部為圓心,半徑2.5cm的圓形區域注射;大腿外側避開髖關節上10cm、膝上10cm及大腿內側;上臂側面或后側部;臀部臀部上端外側部。注射部位需輪換,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復注射時所引起的創傷;每次的注射點都應間隔至少1cm;每次

18、就診時,注射部位需給醫務人員檢查。 4)走出胰島素治療誤區:A.胰島素會上癮嗎?不會的。胰島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生理物質,每個人都離不開胰島素,沒有胰島素機體就不能完成新陳代謝,生命就無法維系;糖尿病是一種胰島素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的疾病,需要通過外源性補充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是一種最生理的療法,不會有任何毒性,也不會成癮;盡早進行胰島素治療,不僅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還能有利于胰島功能的恢復,使患者的病情獲得良好控制。B使用胰島素是不是說明病情更嚴重了?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影響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的各種并發癥,而胰島素治療的最終目地是維持血糖達標,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或發展,控制病情進展。胰

19、島素是人體內自身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隨著病情的延長,體內胰島素越來越少,因此需要從外部補充缺失的胰島素,就像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冷了要加衣一樣。5)胰島素規范注射:注射前洗手核對胰島素類型和注射劑量安裝胰島素筆芯預混胰島素需要充分搖勻安裝胰島素注射筆用針頭檢查注射部位及消毒根據胰島素注射筆用針頭的長度明確是否捏皮及進針的角度。絕大多數成人4mm和5mm針頭無需捏皮垂直進針即可注射完畢后,針頭留置至少10秒后再拔出注射完成后立即旋上外針帽將針頭從注射筆上取下,丟棄在加蓋的硬殼容器中。6)胰島素筆用針頭反復使用危害大:增加注射疼痛感:造成針頭卷邊反刺,導致注射部位出血、擦傷,增加疼痛感

20、;增加感染機會:引起注射部位感染,污染整瓶胰島素;影響注射劑量準確:使用過的針頭內有胰島素的結晶,反復使用可導致針頭堵塞,阻礙下一次注射,注射后針頭留在胰島素筆上,由于熱脹冷縮的原因,可引起胰島素劑量錯誤,導致血糖控制異常;增加斷針幾率:針頭部分易折斷于體內,引起嚴重后果;造成職業傷害:醫護人員易被污染的針頭刺傷、感染。7)胰島素治療有哪些副作用?其副作用有低血糖反應、胰島素過敏反應、水腫、屈光不正、體重增加及注射部位出現皮膚硬結、脂肪層萎縮等。糖尿病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皮膚護理:皮膚瘙癢時不要用力撓;洗澡水溫宜用溫水;選用中性香皂,不要選擇含有香精和染料的洗液和乳膏;在皮膚上涂抹保濕乳液;選擇化

21、妝品要謹慎,防止使用后造成毛孔堵塞,引起感染;男性在刮臉是,要防止刮破皮膚造成感染。口腔護理:每天餐后至少刷牙兩次,每次2-3分鐘;選擇毛質柔軟的牙刷,每間隔3個月更換一次;勤漱口,防止細菌生長,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3-6個月定期做一次口腔檢查。足部護理:1)每天用37.0溫水泡腳,浸泡10-20分鐘為宜。一般選擇在餐后1-3小時或睡前進行。洗凈后用毛巾輕輕擦干腳趾間,并仔細檢查雙足。如果足部有雞眼、胼胝、真菌感染、甲溝炎等問題,或遇有足部外傷和潰瘍,都應及時到醫院診治。2)修剪趾甲應平直。3)天氣寒冷時,慎用熱水袋和取暖器。4)選擇合適的鞋。鞋子應選擇圓頭鞋底厚軟寬松的,一般選擇在下午買鞋; 每次穿鞋前檢查鞋子里是否有異物,是否有磨腳的破損處。5)選擇合適的襪子。襪子應選擇白色質地柔軟的棉襪或毛線襪。尺寸宜略大一些。襪子的上口不宜太緊。襪子的內部接縫不能太粗糙。勤洗勤更換。6)忌赤腳在鵝卵石上行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