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 增值稅稅務籌劃_第1頁
chapter3 增值稅稅務籌劃_第2頁
chapter3 增值稅稅務籌劃_第3頁
chapter3 增值稅稅務籌劃_第4頁
chapter3 增值稅稅務籌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稅收籌劃經管學院會計系第第三三章章 增值稅的稅務籌劃增值稅的稅務籌劃3 本章邏輯結構圖增值稅的增值稅的稅收籌劃稅收籌劃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銷售已用固定資產的稅收籌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利用優惠政策的稅收籌劃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4一、增值稅籌劃的政策要點 增值稅的稅收籌劃主要圍繞下列稅收政策進行:(一)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征稅規定;(二)混合銷售行為的征稅規定;(三)兼營行為的征稅規定;(六)有關銷項稅額確定和進項稅額抵扣的稅收規定;(五)納稅人銷售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的征稅規定; (四)幾種特殊銷售方

2、式的征稅規定; (七)有關增值稅優惠政策的稅收規定。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5(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u 我國將增值稅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統一適用3%的征收率,沒有稅款抵扣權;而一般納稅人按規定稅率17%或13%計算稅額,并享有稅款抵扣權; 要想成為小規模納稅人,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應分別符合哪些標準呢?1.政策依據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6(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u通過對企業增值率和抵扣率的分析,確定最適合的納稅人身份,以達到最低的稅收負擔。2.籌劃

3、思路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7(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1)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率節稅點的確定u增值率節稅點判別法及其運用 假定納稅人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率為D,不含稅銷售額為S,不含稅購進額為P,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為17%,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3%,則 a:一般納稅人的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率D(SP)/ S 100% 應納的增值稅為S17%D b: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的增值稅為S3% 要使兩類納稅人稅負相等,則要滿足: S17%DS3%, 解得,一般納稅人節稅點ED17.65% 如果一般納稅人適用13%的低稅率,節稅點又是多少?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

4、教材系列8(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2)含稅銷售額增值率節稅點的確定 假定納稅人含稅銷售額增值率為Dt,含稅銷售額為St,含稅購進額為Pt,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為17%,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3%,則 a:一般納稅人的含稅銷售額增值率Dt(StPt)/ St100% 應納的增值稅為St/(1+17%)17%Dt b: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的增值稅為St/(1+3%)3% 要使兩類納稅人稅負相等,則要滿足: St /(1+17%)17%Dt= St /(1+3%)3% 解得,一般納稅人節稅點EtDt20.05% 如果一般納稅人適用13%的低稅率,節稅點又是多少?經濟與管理學院會

5、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9(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3)增值率節稅點判別法的運用 如果僅從增值稅角度考慮,當一個企業的增值率小于節稅點時, 應選擇作為一般納稅人;相反,如果一個企業的增值率大于節稅點時,應選擇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0(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1)抵扣率節稅點的確定u抵扣率節稅點判別法及其運用 D(SP)/S100%(1P/S)100%1不含稅可抵扣購進額占銷售額的比重 Dt(StPt)/St100%(1Pt/St)100%1含稅可抵扣購進額占銷售額的比重 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

6、教材系列11(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1)抵扣率節稅點的確定以增值稅稅率17%,征收率3%為例,分別計算抵扣率節稅點P/S與Pt/St 由增值率節稅點的計算可知: 17%(1P/S)3%, 17%/(117%)(1Pt/St)3%/(13%),則含稅及不含稅抵扣率節稅點分別為P/S82.35%,Pt/St79.95% 如果一般納稅人適用13%的低稅率,含稅、不含稅抵扣率點又是多少?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2(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2)抵扣率節稅點判別法的運用 如果僅從增值稅角度考慮,當一個企業的抵扣率小于節稅點時, 應選擇作

7、為小規模納稅人;相反,如果一個企業的增值率大于節稅點時,應選擇作為一般納稅人。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3(二)具體案例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1.具體案例 【案例一】某鍋爐生產企業,年含稅銷售額在100萬元左右,每年購進含增值稅價款的材料大致在90萬元左右,該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在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納稅人資格時,既可以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也可以申請為小規模納稅人,請問企業應申請哪種納稅人身份對自己更有利?如果企業每年購進的含稅材料大致在50萬元左右,其他條件相同,又應該作何選擇?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4(二)具體案例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2. 案例

8、解析u第一種情況: 該企業含稅銷售額增值率為 :(10090)/100100%10%由于10%20.05%,該企業維持小規模納稅人身份有利節稅。 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為:( 10050)/(117%)17%7.265(萬元) 企業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為: 100/(13%)3%2.913(萬元) 所以,企業保持小規模納稅人身份可以節稅4.352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16(二)具體案例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1.具體案例 【案例二】某物資批發有限公司系一般納稅人,計劃于2009年下設兩個批發企業,預計2009年全年應稅銷售額分別為150萬元和120萬元

9、(均為不含稅銷售額),并且不含稅購進額占不含稅銷售額的40%左右。請問,從維護企業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哪種納稅人資格對企業有利?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7(二)具體案例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2. 籌劃思路u由于該物資批發有限公司是一般納稅人,因此,其下設的這兩個批發企業既可以納入該物資批發有限公司統一核算,成為一般納稅人,也可以各自作為獨立的核算單位,成為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的征收率。u由于這兩個批發企業預計不含稅購進額占不含稅銷售額的40%左右,即不含稅增值率為60%,高于17.65%,企業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稅負較輕。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8(二)具

10、體案例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3.案例解析u 將這兩個批發企業各自作為獨立的核算單位,由于兩個企業的全年應稅銷售額分別為150萬元和120萬元,符合小規模納稅人的條件。 作為小規模納稅人,其全年應繳納的增值稅為: 1503%1203%9.1(萬元) 而作為一般納稅人需繳納的增值稅為:(150120)(140%)17%27.54(萬元)u顯然,選擇成為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以取得節稅利益。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19(三)分析評價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在納稅人身份籌劃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n企業如果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可以節稅,企業可以通過增加銷售額、完善會計核算或企業合并等

11、方式使其符合一般納稅人的標準,但應考慮到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時所要花費的成本,防止因成本的增加抵消了節稅的好處。n企業如果成為小規模納稅人可以節稅,企業就要維持較低的銷售額或通過分設的方式使分設企業的銷售額低于一般納稅人的標準。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20(三)分析評價二、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u企業如果籌劃成為小規模納稅人,必須從實質上符合稅法的要求,不能僅從手續上處理。u納稅人一經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不得再轉為小規模納稅人;而小規模納稅人只要符合稅法規定的一般納稅人條件,就可以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21(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三、

12、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u稅法規定:從事貨物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及以貨物生產、批發或零售為主并兼營非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征收增值稅;u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同提供非應稅勞務,征收營業稅,不征增值稅。 1.政策依據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2(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三、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u假定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營業稅稅率為3%,混合銷售中,含稅銷售額為St,含稅購進額為Pt,含稅銷售額增值率為Dt,則有:Dt=(StPt)/ St100% 如果企業繳納增值稅,應納的增值稅稅額為: S

13、t/(117%)17%Dt 如果企業繳納營業稅,應納的營業稅稅額為:St3% 當兩種稅負相等時,則必須滿足: St/(117%)17%Dt = St3%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籌劃思路23(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三、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顯然EtDt 3%17%(117%) 20.65% u當混合銷售的含稅銷售額增值率小于20.65%時,繳納增值稅可以節稅;當含稅銷售額增值率大于20.65%時,繳納營業稅能節稅;當二者相等時,兩種稅負相等。如果增值稅稅率為,營業稅稅率為,此時混合銷售增值率節稅點是多少呢?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4(二)具體案例三、混合銷

14、售的稅收籌劃1. 具體案例某建材公司主營建筑材料批發零售,并兼營對外安裝、裝飾工程,2008年1月份該公司以200萬元的價格銷售一批建材并代客戶安裝,該批建材的購入價格為170萬元,請問該筆業務應如何進行稅收籌劃?若銷售價格為220萬元,又該如何籌劃?(以上價格均為含稅價,增值稅稅率為17%,營業稅稅率為3%)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5(二)具體案例三、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籌劃思路u銷售價格為200萬元時Dt( StPt)/ St100%(200170)/200100%15%20.65%,所以該混合銷售繳納營業稅可以節稅。 其應繳納的營業稅為:2203%6.6(萬元)

15、該混合銷售如果繳納增值稅,則應繳納的增值稅為:(220170)/(1+17%)17%7.27(萬元)u 所以選擇繳納營業稅可以節稅0.67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7(三)分析評價三、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在混合銷售籌劃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n企業的貨物銷售額和非應稅勞務收入額基本是由市場價格決定的,只有當調整貨物銷售額和非應稅勞務收入額比例所發生的籌劃成本不大時,混合銷售才有籌劃空間。 n一項銷售行為是否屬于混合銷售,應該繳納哪一種稅,必須要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 n某些對混合銷售行為的特殊規定,限制了稅收籌劃的可能性。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8(一

16、)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增值稅的兼營行為包括兩種情況:兼營不同稅率的兼營不同稅率的應稅貨物或應稅應稅貨物或應稅勞務勞務應分別核算,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兼營增值稅應稅貨兼營增值稅應稅貨物或勞務及非增值物或勞務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稅應稅勞務應分別核算,未分別核算的,其非應稅勞務應與貨物或應稅勞務一并征收增值稅。籌劃思路:對適用不同稅率的貨物或勞務分別核算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29(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 u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一般要比較增值稅含稅征收率和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的大小。如果非應稅勞務繳納增值稅稅額大于營業稅稅額,分開核算

17、是有利的;反之,不分開核算是有利的。 u對于一般納稅人,由于增值稅的含稅征收率一般都是大于營業稅稅率的,分開核算有利。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0(二)具體案例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1. 具體案例【案例一】廈門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8年7月份銷售各類新書取得含稅收入150萬元,銷售各類圖書、雜志取得含稅收入3.51萬元(圖書、雜志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同時又給讀者提供咖啡,取得經營收入10萬元,該公司應如何進行納稅籌劃?(暫不考慮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1(二)具體案例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2. 案例解析u

18、企業如果對上述三項收入未分開核算,所有收入應統一從高適用稅率繳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為:(15010+3.51)(117%)17%23.76(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2(二)具體案例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u 企業如果對上述三項收入分開核算,應分別計算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 銷售新書應納增值稅為:150(117%)17%21.8(萬元) 銷售圖書、雜志應納增值稅為:3.51(113%)13%=0.4(萬元) 咖啡收入應納營業稅為:105%0.5(萬元) 共計應繳納稅款22.7萬元u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分開核算可以為公司節稅1.06萬元。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

19、計系33(二)具體案例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1. 具體案例【案例二】某家具商店主要從事家具銷售,另外又從事家具租賃業務,并被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10月份該商店取得家具銷售收入15萬元(含稅),取得家具租賃收入5萬元,如果增值稅征收率為3%,營業稅稅率為5%,請問納稅人應如何就其兼營行為進行籌劃?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4(二)具體案例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 籌劃思路u未分開核算,家具銷售收入和租賃收入統一繳納增值稅。應納增值稅為:(150000+50000)(13%)3%5825(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5(二)具體案例四、兼營

20、行為的稅收籌劃u 分開核算,家具銷售收入和租賃收入分別計算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 家具銷售收入應納增值稅為:150000(1+3%)3%4369(元) 租賃收入應納營業稅為:500005%2500(元) 合計應納稅額為:436925006869(元 )u 所以,不分開核算可以節稅1044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6(三)分析評價四、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在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n對兼營行為籌劃之前,要準確把握兼營行為,避免和混合銷售行為相混淆。n由于非應稅勞務與應稅勞務或銷售的貨物一并征收增值稅時,非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應視為含稅銷售額,所以在判斷這部分收入的

21、稅負時,應使用增值稅的含稅征收率。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7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折扣銷售折扣銷售銷售折扣銷售折扣以舊換新以舊換新還本銷售還本銷售幾種特殊銷售方幾種特殊銷售方式的政策規定式的政策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可以以銷售額扣除折扣額的余額為計稅金額 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扣減 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不得減除舊貨物的作價金額(除金銀首飾外) 不得從銷售額中扣除還本支出 以貨易貨業務一律視同銷售處理,按照同期同類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 以貨易貨以貨易貨(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8(二)具體案例

22、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1. 具體案例【案例一】某服飾有限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為了占領市場,以不含稅單價每套1000元出售自產高級西服,該公司本月共發生下列經濟業務:(1) 5日,向本市各商家銷售西服6000套,該公司均給予了2%的折扣銷售,但對于折扣額另開了紅字發票入賬,貨款全部以銀行存款收訖。(2) 6日,向外地商家銷售西服1000套,為盡快收回貨款,該公司提供現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本月15日全部收回貨款,廠家按規定給予優惠。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39(二)具體案例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3)10日,采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給消費者200套西

23、服,3年后廠家將全部貨款退給消費者,共開出普通發票200張,合計金額234000元。(4)20日,以30套西服向一家單位等價換取布料,不含稅售價為1000元/套,雙方均按規定開具增值稅發票。請計算該公司本月的銷項稅額。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0(二)具體案例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2. 案例解析u折扣銷售,將折扣額另開具發票的,折扣額不得從銷售額中扣除。 銷項稅額為:60000.117%102(萬元)u銷售折扣不得從銷售額中扣減 銷項稅額為:10000.117%17(萬元)u還本銷售,不得扣除還本支出 銷項稅額為:234000(1+17%)17%100003.4(萬元)u

24、以貨易貨,按換出商品的同期銷售價計算銷售額 銷項稅額為:300.117%0.51(萬元)合計銷項稅額: 102173.40.51122.91(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1(二)具體案例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 具體案例【案例二】2007年,某啤酒生產企業為增強其代理商的銷售積極性,規定:年銷售啤酒在100萬瓶以下的,每瓶享受0.2元的折扣;年銷售啤酒在100萬500萬瓶的,每瓶享受0.22元的折扣;年銷售啤酒在500萬瓶以上的,每瓶享受0.25元的折扣。在年中,由于啤酒生產企業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每家代理商年底究竟能銷售多少瓶啤酒,也就不能確定每家代理商應享受的折扣率

25、。當年企業共銷售啤酒2000萬瓶,企業按每瓶啤酒2.00元的銷售價格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到第二年的年初,企業按照上述的折扣規定一次性結算給代理商的折扣總金額450萬元,并開具紅字發票。請為企業作出稅收籌劃。(企業2007年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400萬元)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2(二)具體案例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2. 籌劃思路u企業未預先確定折扣率,折扣額在銷售后確定,不與銷售額反映在同一張銷售發票上。則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為:2000217%400280(萬元)u企業預先確定折扣率,折扣額在銷售實現時確定并銷售額反映在同一張銷售發票上。假設該啤酒廠按最高折扣(0.25

26、元/瓶)來確定銷售收入,則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為:2000(20.25)17%400195(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3(二)具體案例五、幾種特殊銷售的稅收籌劃u因而,企業應該事先能夠預估折扣率,并把折扣額與銷售額一起反映在同一張銷售發票上,并且應將折扣率在合理預估折扣率的基礎上盡量提高,即以較低的價格來確定收入。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4(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1.政策依據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問題規定如下: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抵扣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

27、須自該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到稅務機關認證,否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證通過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在認證通過的當月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核算當期進項稅額并申報抵扣,否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5(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2.籌劃思路u推遲銷項稅額發生時間的方式有:推遲銷項稅額發生時間的方式有:避免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等方式銷售貨物;以實際收到的支付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若預期不能及時收到貨款,合同應采取賒銷和分期付款結算方式;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6(一)政策依據與籌劃

28、思路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u提前進項稅額抵扣時間的方式有:提前進項稅額抵扣時間的方式有:購買方應選擇可以盡早取得發票的交易方式和結算方式,并按稅法規定時間限制認證抵扣 ;對所有購進應稅商品或勞務的進項稅額先行認證抵扣,必要時再作進項稅額轉出 ;接受投資、捐贈或分配的貨物,可以通過協商方式,提前拿到發票和證明材料;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7(二)具體案例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1.具體案例 【案例一】深圳市一家建材銷售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7年7月份銷售建材,合同上列明的含稅銷售收入為1170萬元,企業依合同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當月實際取得

29、含稅銷售收入585萬元,購買方承諾余額將在年底付訖。月初欲外購A貨物234萬元(含稅),B貨物117萬元(含稅),但因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本月只能支付117萬元購進部分A貨物,并取得相應的增值稅發票。請計算該企業本月應繳的增值稅。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8(二)具體案例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2.案例解析u 該企業本月應繳的增值稅為: 1170(117%)17%117(117%)17%153 (萬元)此外,企業本月還應繳納相應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15.3萬元。u 如果該企業一方面在銷售合同中指明“根據實際支付金額,由銷售方開具發票”,并在結算時按實際收到金額開具增值

30、稅專用發票;另一方面又在本月通過賒購方式購進企業貨物,取得全部貨物的增值稅發票,則本月就可以少確認銷項稅額85萬元,多抵扣進項稅額34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49(二)具體案例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則應繳的增值稅為:585(117%)17%234(117%)17%117(117%)17%34(萬元)相應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為3.4萬元。u本期可以延緩繳納130.9(119+11.9)萬元的稅款。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0(二)具體案例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 【案例三】一大型生產企業,下屬有醫院、食堂、賓館、學校、幼兒園和物業管

31、理等常設非獨立核算的單位和部門,另外還有一些在建工程項目和日常維修項目。這些單位部門日常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外購材料金額,必須不間斷地購進材料以保持平衡。假設企業平衡時購買的庫存材料平均金額為1170萬元。 1.具體案例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1(二)具體案例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u如果單獨成立材料科目記賬,將取得的進項稅額直接計入材料成本,那么就不存在進項稅的問題,從而簡化了財務核算。u如果所有購進材料都不單獨記賬,而是準備作為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在取得進項稅時就可以申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領用時作進項稅額轉出,企業就可以在生產經營期間少繳稅款。2.籌劃思路精品課程

32、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2(二)具體案例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u 假設企業庫存始終保持1170萬元的材料余額。如此,企業就可以多申報抵扣進項稅額170萬元,而且這部分稅款在企業正常經營中都“不用繳納”。這樣就少繳增值稅170萬元、城建稅11.90萬元,教育費附加5.10萬元。按向金融機構貸款年利率6%計算,可以節約財務費用11.22萬元,即可以獲得利潤8.42萬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3(三)分析評價七、利用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延緩納稅u遞延納稅雖然不能降低納稅人的總體負擔,但可以增加企業的營運資金,使企業獲得資金時間價值。所以無論針對何種稅種,只

33、要能做到合法遞延納稅,對企業就是有利的。u企業不能一味為了遞延納稅而盲目銷售貨物或購進貨物。u稅法對于紅字發票的開具有專門規定,企業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4(一)政策依據與籌劃思路八、利用優惠政策的稅收籌劃 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做法:直接運用增值稅直接運用增值稅中的有關優惠政中的有關優惠政策策 通過其他方式間通過其他方式間接運用優惠政策接運用優惠政策 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5(二)具體案例八、利用優惠政策的稅收籌劃 【案例二】某人造板生產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合資企業,主要生產中密度纖維板(人造板)

34、。由于屬于生產性的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兩免三減半”的所得稅優惠政策。該企業2006年開始獲利,到2011年年底優惠期結束。公司稅務籌劃前的基本業務如下:原材料采購:該公司主要從當地木材加工點采購木片,通過生產加工后制造成人造板出售。而木片采購對象主要是當地的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由于各種原因,企業無法從這些小規模納稅人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有小部分可以取得稅務機關代開的6%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進項稅抵扣額很低,企業增值稅稅負明顯偏高。當地生產銷售木片的企業都是小規模納稅人,改變進貨渠道或者壓地低進價都不可行。主要原材料:該公司采購的木片基本是由當地的一種細小的木種加工的,該木料基本屬于一種薪材

35、類。且該公司使用的小原木規格為長2米以下,直徑8厘米以下,應屬于次小薪材類木料。主要產品:為了加強發展后勁,籌劃當期擬添加了家具生產線,對本公司生產的人造板進行深加工。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56八、利用優惠政策的稅收籌劃精品課程立體化教材系列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其他資料:1、關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加工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200172號)的規定:對企業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加工的綜合利用產品,由稅務部門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2、根據關于國有農口企事業單位征收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049號)的規定,國有農口企事業單位從事種

36、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具體的免稅農林產品初加工的范圍包括纖維板(含中密度纖維板)、洗木工板(含復合板)等。因此,僅從產品上講,該公司的符合稅法享受企業所得稅免征的規定。但是,財稅字1997049號文件對企業性質進行了限制,享受免征所得稅的企業必須是國有農口企事業單位,其他單位不能享受。3、關于林業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2001171號)規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對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在內的所有企事業單位種植林木、林木種子和苗木作物以及從事林木產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具體種植業、林木種子、苗木作物以及從事林木產品初加工的范圍,根據財稅字1997049號文件的規定確定。 57(二)具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