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與纖溶活性的相關性_第1頁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與纖溶活性的相關性_第2頁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與纖溶活性的相關性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與纖溶活性的相關性      作者:閆智宏 朱曉波 梁慶智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與纖溶活性的關系。方法: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分別測定58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及51名健康對照者的血漿脂蛋白(a)濃度,并以底物顯色法測定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結果: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濃度和PAI活性明顯升高,tPA活性明顯降低;脂蛋白(a)濃度與血漿尿素氮水平、PAI 活性均呈正相關;脂蛋白(a)濃度與tPA活性呈負相關。結論:腎功能對血

2、漿脂蛋白(a)濃度起一定的調節作用,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與纖溶活性低下有關。 【關鍵詞】  脂蛋白(a);慢性腎功能衰竭;纖溶酶原激活劑;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物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lipoprotein(a) levels and fibrinolytic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Methods:The plasma lipoprotein(a

3、)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58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51 healthy objects. Plasma activity levels of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assay respectively.

4、Results:The plasma lipoprotein (a) concentrations and activity of PAI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control group,however plasma activity of tPA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plasma lipoprotein(a) co

5、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plasma BUN concentration and activity of PAI,but it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activity of tPA.Conclusion:It indicates that renal function may contribute to regulating plasma lipoprotein(a) levels,elevating lipoprotein(a) concent

6、ration and lowering fibrinolytic activation.     【KEY WORDS】  Lipoprotein(a);Chronic renal failure;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存在于血漿中的一類正常脂蛋白,脂質成分與LDL相似,而載脂蛋白(apo)成分為 apoB100和特征性的apo(a),二者以二硫鍵相連。Lp(a)與心腦血管疾病的

7、關系已得到普遍認同1。由于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患者普遍存在脂代謝紊亂,且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人群2,3。故Lp(a)與CRF的關系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已有研究發現CRF患者血漿中的Lp(a)水平也升高2,3,但CRF患者血Lp(a)升高的原因以及高Lp(a)水平是否參與腎臟病變過程鮮有報道。本文觀察CRF患者血漿Lp(a)濃度與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變化,探討其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經臨床和病理確診的CRF患者58例(BUN

8、22mmol/L,Scr445mol/L),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42±18)歲;均無糖尿病及急性感染。所有患者均未服用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降脂藥物。健康對照組51例,為無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血液病、腫瘤及炎癥的健康查體者和志愿者,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齡(45±12)歲。     1.2  檢測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清晨空腹狀態下取靜脈血,一部分與0.1%EDTA?Na2以91體積混合抗凝后,立即低溫離心分離血漿,-20保存,用來測定 Lp(a)濃度。其余部分置入預先冰浴的硅化試管中,立即低溫(

9、04)離心分離血漿。取一部分血漿直接保存于-30,用于測定PAI活性;另一部分血漿先用等體積1.0mol/L乙酸鈉(pH3.9)緩沖液酸化,再保存于-30,用于測定tPA活性。tPA及PAI活性測定采用發色底物顯色法(試劑盒由上海醫科大學分子遺傳學研究室提供)。Lp(a)濃度測定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法)(試劑盒由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提供)。同時采用酶法分別測定了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甘油三脂(TG)和總膽固醇(TC)的含量,試劑盒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提供,具體操作見各檢測試劑盒。  &#

10、160;  1.3  統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其中Lp(a)的比較用對數轉換后再作分析。血漿Lp(a)濃度與tPA、PAI活性的關系采用直線相關分析。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CRF組和正常對照組各項指標比較  兩組血漿Lp(a)水平、tPA和PAI活性及其他各項檢測結果見表1。兩組的年齡、性別構成差異均無顯著性。CRF組血漿BUN、Sc

11、r、LDL?C、 TG、TC、Lp(a)水平和PAI活性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而tPA活性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統計學檢驗差異具有顯著性。     2.2  CRF組Lp(a)濃度與其他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兩組血漿Lp(a)濃度與其他各項指標的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直線相關分析表明,CRF組Lp(a)濃度與BUN、Scr和PAI活性呈顯著正相關,與 tPA活性呈顯著負相關。除此之外,未發現Lp(a)濃度與其他血脂指標:LDL?C、HDL?C、TG、TC有相關關系。2005年10月閆智宏等: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漿脂蛋白(a)與纖溶活性的相關性第5

12、期2005年10月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第5期表1  CRF患者與健康人血漿Lp(a)濃度、tPA和PAI活性及其他檢測結果比較表2  Lp(a)濃度與其他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高脂血癥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各類慢性腎小球腎炎、CRF等最常見的表現。眾多國內外學者認為它與腎小球疾病的慢性進展有關,并認為腎小球硬化與冠脈硬化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機制。Lp(a)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然而對其在腎臟疾病中的作用卻缺乏應有的研究。本研究顯示CRF患者血漿Lp(a)濃度明顯高

13、于健康人,Lp(a)增高與年齡、性別、LDL?C、HDL?C、TG、TC等無關,與腎功能不全指標尿素氮、肌酐呈正相關。提示Lp(a)濃度的增高可能與腎功能損害有關,與Kronenbery F等4報道一致。關于CRF患者血中Lp(a)增高的原因不清楚。Lp(a)主要由肝臟合成,其血漿水平由其合成率來調節。CRF患者常有低蛋白血癥,所以推測其Lp(a)濃度升高與尿蛋白排出量增加、使肝臟代償性合成增加有關,包括其他脂質成分增高5。本文結果顯示:CRF患者血中TG、 TC、LDL?C、Lp(a)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支持這一觀點。因此我們推測CRF患者血Lp(a)升高既和肝臟代謝性合成增加有關,也和腎臟功

14、能損害有關。     已發現存在于Lp(a)中的apo(a)結構與纖溶酶原同源,故有研究者推斷Lp(a)可能結合到纖溶酶原受體或纖維蛋白那樣的大分子上,對纖溶酶原激活為纖溶酶有抑制作用,因而使纖溶酶原不能發揮其溶解纖維蛋白凝塊的作用。再加上Lp(a)顆粒攜帶的膽固醇結合到血管損傷部位,因此它不僅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也阻礙血管內血凝塊的溶解6,7。本研究顯示CRF患者tPA活性明顯降低,PAI活性明顯升高,且血漿Lp(a)濃度與tPA活性顯著負相關,與PAI活性顯著正相關。提示:CRF患者血漿Lp(a)濃度的升高與纖溶活性低下有關。我們認為Lp(a)不僅直接干擾

15、tPA對纖維蛋白的溶解,而且通過增加內皮細胞對PAI的合成與釋放,間接抑制tPA活性,進而導致血管內皮細胞表面血栓的形成。這可能是CRF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高凝狀態是CRF的又一癥狀,CRF患者體內凝血功能亢進加速了血栓形成,這可能是CRF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升高的另一因素。     血漿Lp(a)濃度升高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CRF患者血漿Lp(a)濃度升高,纖溶活性降低,兩者具有相關性,且均與腎功能損害指標相關。因此我們認為高血漿Lp(a)濃度還是CRF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CRF患者血漿Lp(a)濃度可預測其心腦血管疾病

16、發生的危險性。對CRF患者應盡早應用抗凝、溶栓藥物,有可能預防血栓形成,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 【參考文獻】  1 Scanu AM.The role of lipoprotein(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utility as predi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J.Curr Cardiol Rep,2001,3(5):385?390 2 Iliescu EA,Marcovina SM,Morton AR,et

17、 al.Apolipoprotein(a) phenotype and lipoprotein(a) level predict pr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 mortalityJ.Perit Dial Int,2002,22(4):492?499 3 Nakamura S,Sasaki O,Nakahama H,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vival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J.Am J Nephrol,2

18、002,22(5?6):422?428 4 Kronenbery F,Trenkwalder E,Lingenhel A,et al.Renovascular arteriovenous differences in Lp(a) plasma concentrations suggest removal of Lp(a) from the renal circulationJ.J Lipid Res,1997,38(9):1755?1763 5 Stenvinkel P,Heimburger O,Tuck CH,et al.Apo(a)?isoform size,nutritional statu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J.Kidney Int,1998,53(5):1336?1342 6 Gotto AM.The new cholesterol education imperative and some comments on niacinJ.Am J Cardiol,1998,81(4):492?494 7 Thog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