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麻陽縣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的思考_第1頁
關于麻陽縣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的思考_第2頁
關于麻陽縣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的思考_第3頁
關于麻陽縣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的思考_第4頁
關于麻陽縣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的思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的思考龍曙近年來,麻陽縣隆家堡鄉黨委、政府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中,立足本地資源,加大對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根底設施建設投入,推廣普及科技新技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鄉農業與農村經濟實現了新的跨越和開展。但如何進一步推動全鄉經濟的進一步開展,全面實現“生產開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目標,就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人通過走訪座談、分析了解,現對當前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談一點自己的想法。一、根本情況隆家堡鄉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全鄉轄13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2567戶,11900人,

2、耕地7386畝,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005年到達1660元,比2004年增加200元。全鄉有黨員439人,黨支部14 個。 二、開展現狀 “十五期間,隆家堡鄉農村經濟出現四大變化: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水果業、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農作物品種結構優化。確保了糧食增產、柑桔增收,目前該鄉已成為全縣柑桔生產大鄉和優質冰糖橙生產基地。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較快。2005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660元,比2004年增加200元,增長12%,比2000年的980元,增加680元,年均增長136元,年均遞增8.1%。四是農村住房建設開展迅速。全鄉共有2567戶,2005年一年中共修

3、建高標準小康房142戶,95%的農戶按照統一的標準修建了磚混結構的住房。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這次調研的情況看,隆家堡鄉新農村建設,總的形勢較好,局部農民比擬富裕,房子比擬漂亮,農村也比擬穩定。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無視而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 1、村級經濟實力薄弱,牽引力不大。近年來,由于鄉村兩級加大對重點產業開展、公益事業建設、根底設施配套及文教衛生等工程的投入和建設,使鄉村兩級債務沉重,少那么數千元,多那么上萬、十幾萬,甚至更多。村級經濟實力薄弱,開展經濟包袱沉重,使經濟開展難以形成牽引力、向心力。 2、加工產業規模偏小,帶動力缺乏。該鄉竹碼、水果資源相當豐富,但由于資金有限,加工產業

4、投資規模小,市場風險大,經濟效益差,這些企業都還處在創業的初期階段,自身的生存開展還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開展。 3、農民增收門路狹窄,增長點不多。在深入基層調研中,我們深深地感到:農民增收門路狹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傳統農業只能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致富問題。大局部農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雖然收入相對較高,但受群眾觀念、農民素質、就業門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動性強,難以穩定就業,也不是長遠之計。 四、對策和建議 1、要堅持富民為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根本是開展農村經濟,重點是增加農民收入,難點是構建農

5、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盡管“十五期間,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1660元,初步具備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底條件,但農民收入渠道不寬,增收根底并不穩固,靠天吃飯、靠農業增收的現狀并未根本改觀,偶遇自然災害,稍遇市場波動,增幅就會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振興全鄉經濟的中心任務,擺在一切經濟工作重中之重來抓,按照科學開展觀的要求,跳出農業開展農業,跳出農村致富農民,采取“內外抓、綜合抓、重點抓,既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把農業和農村內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農業和農村外部尋求增收途徑;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開辟農

6、民就業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徑,又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好農村貧困人口等特殊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好扶貧救助工作;既要立足當前采取見效快的具體措施,又要著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多途并進,多管齊下,不斷開拓農村經濟開展的新空間,不斷開辟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2、要抓住主線,穩固和開展增收根底。在現階段,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抓住農業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把調整的著力點從局部面積的加加減減轉到培育特色支柱產業上來,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一是優化品種結構,加大示范帶動。結合本鄉實際,通過引進高產量、優品質的冰

7、糖橙、紐荷爾等柑桔品種,加大對該產業的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效勞,帶動柑桔產業增產增收。二是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做到農產品按標生產、有標上市。農產品的競爭已進入質量競爭、品牌競爭的時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的效益呈倍增長。“十一五期間,要順應消費需求,高度重視標準化,普遍推行標準化,建立健全主要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技術操作規程,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關。 3、要創新機制,加強和培植市場主體。一是扶持種養大戶,培植農業生產主體。通過對一些市場意識強、科技素質高的種養大戶,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導、農戶投資的方法,大力開展規模養殖,引進優良品種,采用精細的管理方式,逐步開展壯大起

8、來,使他們不僅是科學種養致富的典型,而且成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二是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培植科教、流通、農資效勞的主體。要引導農村大戶、運銷能人、龍頭企業、基層干部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領辦農村專業效勞組織和專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經濟的自主開展能力。 4、要以點示范,凸現新農村建設新亮點。要緊緊借助中央、省、市、縣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 ,以步云坪村、隆家堡村、老竹溪村三個示范點建設為主體,全力提升示范點建設的規模化、標準化、科學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規劃。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設、環境美化、設施配套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依據

9、這一主體制定出新農村示范點建設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整體推進。二是要高起點建設。對于新農村建設示范點要堅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對于各項配套建設力求高起點、高標準,防止重復建設和資金浪費,切實到達以點帶面、示范引導的作用,進而推動全鄉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 5、要轉移農民,拓寬增收領域。近幾年,農村勞動力向外轉移的速度呈加快趨勢,務工經商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從調查情況看,農民在縣內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4000元左右,縣外務工特別是在沿海興旺地區務工的年收入一般在6000元以上,文化層次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農民,年收入超過萬元。“種田糊口敷日常、打工賺錢蓋新房,正日漸成為農民生活

10、的真實寫照。因此,圍繞新農村建設今后幾年,要繼續重視農村勞動力資本開發,通過開展特色農業消化三分之一,開展非農產業吸納三分之一,開展外出打工輸轉三分之一。一是加強外出務工的組織引導。我鄉農村勞動力外出主要依靠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就業的盲目性較大。要結合全縣“陽光工程和勞務輸轉工程的實施,加強農村剩余勞動力輸轉,注重勞務市場和勞務中介組織的發育,提供農民工勞務信息和維權保障效勞,讓農民出得去、能就業。二是大力開展非農產業。農村中小企業是農村工業化的骨干,農民就業的“蓄水池。 要進一步放活創業環境,優化招商環境,吸引外商開展農村小型企業和農村效勞業,為農民進廠務工創造更多的就業時機,為農民增收開

11、辟新途徑。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