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熱從六經及三焦辨證論治_第1頁
流行性出血熱從六經及三焦辨證論治_第2頁
流行性出血熱從六經及三焦辨證論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行性出血熱從六經及三焦辨證論治    (內蒙古牙克石森源職工醫院 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 【摘要】目的:探討流行性出血熱從六經及三焦辯證論治的作用。方法:將302例出血熱患者用中藥清瘟合劑、清氣涼營合劑等方法治療與同期住院西藥常規治療的患者比較。 結果:治療組越期率為97.98%,對照組為92.60%(p【關鍵詞】流行性出血熱;六經及三焦辯證論治 【中圖分類號】R4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9-0355-02 1 傷寒六經辨治,可分別發汗利尿(麻黃湯)、兩經雙解(柴胡桂枝湯)、和解少陽(小柴胡湯)、和解通下

2、(大柴胡湯)、清瀉陽陰(白虎湯、三承氣湯)等法。發熱低血壓期重疊,出現太陽少陽并病、少陽少陰并病、陽明少陰并病,可分別投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小柴胡湯與四逆散合方、白虎湯或三承氣湯與四逆散合方。蓄水證用五苓散1。蓄血證不僅見于發熱期、低血壓期、少尿期,而且常與休克、急性腎衰同時并見。徹底及時地治療蓄血證,不僅能防治出血,還能阻斷病情向結胸證(少尿期)、少陰病(休克期)的傳變,方用桃核承氣湯。從臨床實踐來看,雖然不能單一按六經辯證通治出血熱,但可與衛氣營血辨證互為補充。 2 通過10多年的大量臨床實踐,以衛氣營血理論為主,結合三焦和六經辨證,針對出血熱各期制定相應的治法和方藥。發熱期采用有清氣涼營作

3、用的清瘟合劑,清氣涼營合劑。低血壓休克期,從熱毒內陷,熱深厥深論治,治以行氣通脈,用升壓藥物黃芪注射液及生脈飲注射液。少尿期針對熱毒、血毒、水毒互結,陰津耗傷,瘀熱壅結下焦的病理變化,治以瀉下通瘀,滋陰利水法,用瀉下通瘀合劑2。出血明顯者,針對熱郁血瘀及血熱妄行的病理變化,應用涼血化瘀方藥。對合并兼證病例進行相應辯證治療。其治療野鼠型出血熱患者302例,病死例降至1.11%,對照組為5.08%(P0.01)越期率,治療組為97.98%,對照組為92.60%(P0.01)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平均住院天數(X±SD),治療組為12.30±3.24,對照組為17.62±

4、4.36(P0.05),說明治療組療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其中入院時重癥病人195例,病死率治療組為1.75%,對照組為7.02%(P0.01)。研究表明:清氣涼營合劑對出血熱病毒、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對多種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有明顯退熱、消炎、解毒作用。能改善微循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腎血流量。對機體免疫紊亂有調節作用。升壓黃芪注射液及生脈飲注射液對手術性及中毒性休克動物,有明顯升壓效應,能增加腦、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瀉下通瘀合劑,能改善微循環、增加腎血流量,減輕腎臟損害,促進腎功能恢復。涼血化瘀方藥,對血細胞的聚集性、粘滯性及甲皺微循環均有明顯改善,為臨床療效提供了客觀依據。 3.

5、1 在上述辯證治療的基礎上,針對各個病期的病理特點,同時研制了專用方藥:清瘟合劑3:根據清氣泄熱、涼營化瘀的治則,制為清瘟口服合劑。治療組150例成人每次50毫升,每日4次,重癥56次;不能進食者則用15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2次。對照組用植物血凝素(PHA)10毫升加入10%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兩組的基礎治療相同。清瘟合劑由大青葉、銀花、生石膏、大黃、知母、升麻、鴨跖草等組成,熱盛汗少加青蒿,煩熱目赤加桅子,衄血加丹皮、蚤休。治療結果:體溫恢復正常時(天),治療組1.14±1.01,對照組2.5±1.37,P0.01。用藥后發生休克者,治療組1例,對照組18例,p0

6、.01。用藥后發生少尿。尿閉者,治療組11例,對照組25例,P0.01。療程經過五期者,治療組0例,對照組18例,P0.01。其它如對腎功能、免疫功能、血液流變學的影響,藥后PHA皮試轉陽率等,均提示治療組為優。 3.2 桔梗白散4:桔梗、川貝母、巴豆(去皮去油)各3克制法:研細末分為9包備用。服法:先用溫開水在湯匙內將藥粉調為稀糊狀,然后或喂或鼻飼。用量可分為速給量或緩給量。速給量每日一次,每次1克,適應于尿素氮迅速上升,高血容量綜合征加劇后并發心衰、肺水腫者。緩給量為每日一次,每次0.5克,適用于體弱正衰者。用本品同時配合中藥辯證用藥,治療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熱106例。對照組106例,采用西

7、醫保守療法。結果:中藥組治愈86例,死亡20例;對照組治愈38例,死亡68例;P0.001。24小時排尿量,中藥組均在600毫升以上,1000-1500毫升以上者53%;對照組無1例在600毫升以上。血NPN恢復正常時間,中藥組86例,為39天,平均5.1天;對照組38例,為510天,平均6.9天。左心衰、肺水腫,中藥組48例,治愈38例;對照組38例,治愈10例。 3.3 生脈湯5:西洋參9克,麥冬30克,五味子3克組成,治療流行性出血熱休克患者62例,每日12劑,不能口服者鼻飼,直至血壓穩定,同時配合西藥糾酸、擴容,選用潘生丁、環磷酰胺、激素、雙氧水和能量合劑等。并隨機與單純使用西藥的42

8、例對照。結果:生脈湯組血壓穩定平均時間(小時)23.4±3.6,對照組37.2±6.2(P0.05)。血壓反復者,生脈湯組占16.4%,對照組71.4%。少尿、尿閉發生率,生脈湯組為56.42%,對照組為81.32%。血尿素氮、肌酐恢復正常平均時間,生脈湯組8.73天,對照組16.05天(P0.05)。生脈湯組病死率為1.64%,對照組16.66%。 3.4 中藥結腸灌注1號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