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末測試卷(含答案)教科版_第1頁
四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末測試卷(含答案)教科版_第2頁
四年級上冊科學試題期末測試卷(含答案)教科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年級科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附參考答案班級: 姓名: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風向可以用風向標 來測量,由北向南吹的風叫北風 。 2、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 雨量器 來測量。 3、水里的動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氣。 4、我們平時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是由物體 振動 產生的。 5、聲音是以 聲波 的形式傳播的,聲音是向著四面八方傳播的。 6、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 強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 弱  。物體振動頻率越快,發出的聲越 高 ;物體振動頻率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7、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展著 氣體 交換。 8、人體骨骼的作用是; 支撐 、 保護 ,進展各種各樣的活動

2、。 9、人耳朵里的 鼓膜 能承受各種聲波并產生振動。10氣象學家通常把云分成三類:積云、層云和 卷云 。層云變厚,將會出現毛毛雨、大雨或 雪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每題2分,共20分1天晴時應在上午測氣溫,天陰時應在下午測氣溫。 × 2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當時風的風向。 3降水是天氣的一個根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 × 4積云高于層云,通常與晴好天氣相聯絡。 5從外部看,人身體的左右根本對稱。 6身體的肢體活動是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7身體安康的人心臟跳動的快慢與睡與非睡是一樣的。 × 8“細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體內的消化。 9、

3、人在呼吸時,吸收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1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興隆、關節更加靈敏。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番號填在括號內。每小3分,共30分1測量氣溫應選在 B 進展。A室內通風的地方 B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C室外向陽、通風的地方2炊煙飄移的方向與風向標箭頭的方向 B A一致 B相反 C無關聯3“剛剛的雨下得有點大中的大雨與氣象學降水量等級中的大雨 A A不是一回事 B是一回事4用力擊打音叉后,用手捏住音叉,可以感覺到音叉 B A 冰涼 B振動 C 有點輕5人呼出的氣體與空氣相比,氮氣無變化,而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的變化情況是 B A氧氣無,二氧化碳與水蒸氣增加

4、B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增加6.當上課鈴聲響起,小朋友們從各處跑向自己的教室,這說明聲音的傳播方向是朝著 D 的。 A、一個方向 B、前前方向 C、左右方向 D、四面八方 7.聲音在 B 中不能傳播。 A、水     B、真空        C、木板 8、劇烈運動一分鐘后,呼吸和心跳會 A   。 A、加快    B、減慢  

5、;     C、不變 9、人在運動時,呼吸次數增加的原因是 B   。  A、心跳加快   B、耗氧量增大   C、人體緊張 10.血液是由 C 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的。 A、肺        B、胃      C、心臟 四、 用連線將以下各器官分類: 8分胃   

6、60;                            支氣管 肺              消化         

7、;    大  腸 食道            呼吸              氣  管 鼻腔                   

8、;            肝五、我們在做作業時都有身體的哪些部分參與了這個活動。請用氣泡圖記錄下來。12分做作業6、 實驗題5分實驗7:加快物質溶解的研究     攪拌    材料準備:2個燒杯、1根玻璃棒、食鹽 步驟:在兩個燒杯內放入一樣溫度、一樣數量的水。 同時往兩個燒杯內放入一樣分量的食鹽。 一個燒杯靜置不動,另一個燒杯內攪拌。 實驗結論:七、簡答題: 每題4分

9、,共20分1、小明家煙筒里煙向西北方向刮,請問當時刮的什么風?2、 云分為哪幾類?3、在月球上,兩位宇航員直接講話是聽不見的,必須利用無線電設備,這是為什么? 4. 你有哪些方法加快實驗溶解?5.老人常說的“細嚼慢咽是什么道理?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鋒利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程度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

10、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根本構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匯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

11、生積累足夠的“米。答案:一、1 風向標    北風 2. 雨量器 3. 氧氣 4. 振動 5.  聲波 6.強 弱 高   7. 氣體 8. 支撐,保護 9. 鼓膜 10. 卷云二、1,×. 2,. 3,×. 4,. 5,. 6,. 7,×. 8,.9. .10.三 1,B. 2,B. 3,A. 4,B. 5,B. 6.D 7. B 8. A 9. B 10.C四 與消化連線的有: 胃 食道 大腸 肝 其余連呼吸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

12、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鋒利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程度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根本構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

13、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匯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米。五 手,眼,腦,肌肉,肺,心臟。六 攪拌的那個燒杯內的食鹽溶解的快,攪拌能加快食鹽在水中的溶解七 1東南風2) 卷云 積云 層云3) 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員正常說話是聽不見的,所以要用無線電進展交流。4) 攪拌 加熱 打碎等5) 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什么?還是沒有徹底“記死的緣故。要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很簡單,每天花3-5分鐘左右的時間記一條成語、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寫在后黑板的“積累專欄上每日一換,可以在每天課前的3分鐘讓學生輪流講解,也可讓學生個人搜集,每天往筆記本上抄寫,老師定期檢查等等。這樣,一年就可記300多條成語、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終究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這些成語典故“貯藏在學生腦中,自然會出口成章,寫作時便會隨心所欲地“提取出來,使文章增色添輝。只有答復合理即可課本、報刊雜志中的成語、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學生寫作文運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運用也很難做到恰如其分。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