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殼式換熱器_第1頁
管殼式換熱器_第2頁
管殼式換熱器_第3頁
管殼式換熱器_第4頁
管殼式換熱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 程 設 計 噸/年熱水的管殼式換熱器設計姓 名 郭寧 院 系 食品工程學院 專 業 熱能與動力工程年 級 熱能本1201 學 號 20122916107 指導教師 鄒欣華 2015年 1月 20 日目錄緒論11設計任務12換熱器設計方案的確定12.1確定流體的流量、壓力、溫度、熱負荷12.2管殼等材料的選擇13換熱器熱力計算13.1流體物性數據13.2傳熱溫差23.3傳熱面積24換熱器結構設計24.1管數和管程數和管束的分程、管子的排列的確定34.2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45換熱器校核設計45.1核算總傳熱系數55.2確定污垢熱阻65.3核算壓強降66圖紙繪制97主要參考文獻9緒論換熱器的

2、發展動向:換熱器的傳熱與流體流動計算的準確性,取決于物性模擬的準確性。因此,物性模擬一直為傳熱界重點研究課題之一,特別是兩相流物性的模擬。兩相流的物性基礎來源于實驗室實際工況的差別。純組分介質的物性數據基本上準確,但汽油組成物的數據就與實際工況相差較大,特別是帶有固體顆粒的流體模擬更復雜。為此,要求物性模擬在手段上更加先進,測試的準確率更高。從而使換熱器計算更準確,材料更節省。物性模擬將代表換熱器的經濟技術水平。1設計任務處理能力為噸/年熱水的管殼式換熱器,熱水入口溫度90,出口溫度70,冷卻介質為循環水,入口溫度為30,出口溫度為40,允許壓強降不大于105Pa。每年按照320天計算,每天連

3、續24小時運行。2換熱器設計方案的確定2.1確定流體的流量、壓力、溫度、熱負荷流量:熱水流量噸/年=kg/s 冷卻水流量=246kg/s溫度:熱水入口溫度90,出口溫度70,冷卻介質為循環水,入口溫度為30,出口溫度為40。熱負荷:2.2管殼等材料的選擇選取規格為25*2.5mm的無縫鋼管,3換熱器熱力計算管程流體的定性溫度: 殼程流體的定性溫度: 3.1流體物性數據兩流體在定性溫度下的物性數據如下: 表3-1物性流體密度 /m3比熱KJ/(·)粘度導熱系水35993.954.174727.40.6265 水80971.84.195355.10.6743.2傳熱溫差殼程參數P、R:

4、溫差修正系數 =0.954有效平均溫差的計算:3.3傳熱面積由于熱負荷過大,采用五臺換熱器并聯假設傳熱系數K=1000實際傳熱面積(要求實際傳熱面積比所需傳熱面積大10-20%)4換熱器結構設計確定換熱器的結構,包括流體流速、換熱管直徑和長度、管程數、殼程數、殼體尺寸、折流板尺寸、管子排列方式、管間距等。換熱器熱水用量: 式中: 冷凝器的熱負荷; 冷卻水的定壓比熱;水可取4200; 冷卻水進入溫度,K或; 冷卻水出口溫度,K或。換熱器冷卻水體積流量: 4.1管數和管程數和管束的分程、管子的排列的確定確定單程管數n 換熱器內熱水在管內流速可選取2m/s。設計中選用25×2.5mm鋼管作

5、為換熱器內換熱管。 式中: 管內流體的體積流量, /s; 管子內直徑, m; 流體流速,m/s。 圓整為40取整后的實際流速 4.1.2管程數管束長度式中: 傳熱面積,; 按單程計算的管長,m。 管程數 式中: 為選定的每程管長,考慮到管材的合理利用,取6m。 圓整為4所以換熱器的總管數S根4.2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管子的排列和擋板、隔板的安排如花板布置圖采用組合排列法,即每程內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兩側采用正方形排列。因為殼程流體壓力較大,故采用焊接法連接管子與管板。取管心距t=1.25d,則t=1.25×2532mm隔板中心到離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離S=t/2+6=32/2+6=

6、22mm則分程隔板槽兩側相鄰管中心距X =2S=44mm4.21殼體直徑的計算采用多管程結構,取管板利用率= 0.7,則殼體內徑為: 圓整可取D=600mm4.22殼體厚度(s)的計算 式中:s 外殼壁厚,cm; P 操作時的內壓力,N/cm2(表壓),根據壁溫查得為80.8N/cm2 材料的許用應力, N/cm2;查得不銹無縫管YB804-70的許用應力是13230 N/cm2 焊縫系數,單面焊縫為0.65,雙面焊縫為0.85;(取單面焊縫)C 腐蝕裕度,其值在(0.10.8)cm之間,根據流體的腐蝕性而定;取0.7D 外殼內徑,cm。適當考慮安全系數及開孔的強度補償措施,決定取s=17mm

7、5換熱器校核設計對已設計換熱器進行校核計算,包括熱流量校核、傳熱系數校核、熱阻校核、壁面溫度計算、流通通道阻力等。并對前面所做的計算結果做出匯總表。對換熱器的設計結果進行分析,判定是否合理,否則需要改變參數或結構尺寸,甚至改變結構型式重新計算。5.1核算總傳熱系數計算管程對流傳熱系數與假設相一致合 所以 計算殼程對流傳熱系數換熱器中心附近管排中流體流通截面積為:式中 折流擋板間距,取300; 管中心距,對,所以由正三角形排列得: 因為在范圍內,故可用下式計算 殼程中水被加熱,取 所以5.2確定污垢熱阻 管內外側污垢熱阻分別取:總傳熱系數管子材料選用不銹鋼,取其導熱系數為(m·oC),

8、總傳熱系數為:由前面計算可知,選用該型號換熱器時,要求過程的總傳熱系數為,在傳熱任務所規定的流動條件下,計算出的為,其安全系數為:故所選擇的換熱器是合適的。5.3核算壓強降計算管程壓強降前面已算出:, (湍流)取不銹鋼管壁粗糙度 則,由關系圖中查得: 對于的管子4,Ns=1,計算殼程壓強降其中 管子為正三角形排列,取F=0.4取折流擋板間距h=0.3m 折流擋板數: 殼程流通面積 所以 由上面計算可知,該換熱器管程與殼程的壓強均滿足題目要求,故所選換熱器合適 表5-1管殼式換熱器的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 項目殼程(冷卻水) 管程(熱水) 流量 /s246122.97進/出口溫度/30/4090/7

9、0壓力/MP0.30.1形式管殼式中的固定管板式臺數5殼體內徑/600管心距/32管徑/25×2.5管子排列管長/6折流板數/個19管數目/根160折流板間距/30傳熱面積/53拉桿數4程數14547.257流速/(m/s)20.22污垢熱阻,()/W1.7×1.7× 傳熱系數,W/(·)4918.71105熱流量/KW1傳熱溫差/42.74提供面積與所需面積比1.034材質不銹鋼 6圖紙繪制圖6.1 換熱器截面圖圖6.2換熱器簡圖7主要參考文獻1李云飛、葛克山,食品工程原理。第一版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2余建祖,換熱器原理與設計。第一版 北京航空航天工程大學出版社, 20063李銳,換熱器。內蒙古農業大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