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粒子模型(答案)_第1頁
物質的粒子模型(答案)_第2頁
物質的粒子模型(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4章 物質的粒子模型1物質存在的狀態稱為 物態 。常見的物質狀態有 固態 、 液態 、 氣態 、。2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性質能否流動形狀是否固定體積是否固定氣體能不固定不固定液體能不固定固定固體否固定固定3物質的粒子模型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是由數量 巨大 的、體積十分 微小 的粒子構成的。不同的物質由 不同 的粒子構成。物質的粒子在 不停 地做 無規則 運動。溫度越 高 ,粒子運動越劇烈。物質的粒子之間都有 間隙 。4兩種不同的物質相遇,它們的粒子互相進入對方粒子間的 間隙 中,這種現象稱為 擴散 現象,表明物質的粒子在 不停 地做 無規則 運動。5科學家以 粒子 模型

2、分析物質的三種狀態:固態:粒子排列 有序 ,結構 緊密 ;粒子之間的間隙 很小 ,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大 ;粒子 不能 自由移動,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動。液態:粒子排列 不很整齊 ,結構 較緊密 ;粒子之間的間隙 大 ,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小 ;粒子可 在一定范圍內 自由移動。氣態:粒子排列 不整齊 ,結構 松散 ;粒子之間的間隙 很大 ,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幾乎沒有 ;粒子可 自由 移動。粒子間距離粒子運動的范圍粒子間相互作用力固體小小大液體大大小氣體很大很大幾乎沒有6固體、液體和氣體粒子之間的間隙相比,氣體粒子之間的間隙最 大 ,固體粒子之的間隙最 小 。因而,在相同的條件下,固體、

3、液體和氣體受壓時, 氣體 最容易被壓縮, 固體 和 液體 不容易被壓縮。7氣體粒子不斷地撞擊容器內壁,產生 氣壓 。在同一空間里,氣體粒子數量越 多 ,氣壓越大;溫度越 高 ,粒子運動越 劇烈 ,氣壓越大。8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大氣, 氣體粒子 不斷撞擊地球的表面,從而產生大氣壓。9 無液氣壓計 可以用來測量大氣壓強。當大氣壓強增大時,氣壓計內金屬盒的厚度會 減小 ;當大氣壓強減小時,氣壓計內金屬盒的厚度會 增大 。金屬盒厚度改變,帶動 指針 轉動,從而顯示氣壓的改變。10物體在水中沉或浮是由 物質的種類/物質的密度 決定的。11質量相等、不同物質的物體,體積一般 不相同 ;體積相等、不同物質的

4、物體,質量一般 不相同 。同種物質的物體,體積大, 質量 也大,其質量與體積之比 相同 。12物質 單位體積 的質量稱為密度。密度的計算公式是 密度質量/密度 。密度的單位是 克/厘米3(g/cm3) 和 千克/米3(kg/m3) 。13要測一塊長方體固體的密度,可用 刻度尺 測出它的長、寬、高,再用 電子天平 測出它的質量,然后用 質量 除以 體積 就可以得到它的密度。14當固體、液體和氣體放在一起時,密度 小 的物體浮在密度 大 的物體之上。例如木塊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木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15熱空氣的密度比冷空氣的密度 小 ,這是因為空氣受熱時,空氣粒子的運動 劇烈 ,使粒子之間的 間隙 增大,密度 減小 。 熱空氣 會浮在 冷空氣 之上,這就是熱氣球上升的原因。16物體受熱時,粒子運動 加劇 ,粒子之間的間隙相應 增大 ,形成了物體受熱 膨脹 的現象。物體遇冷時,粒子之間的間隙 減小 ,物體 收縮 。17如果加熱程度相同, 氣體 膨脹最明顯, 液體 次之, 固體 最不明顯。18受熱時,雙金屬片會 彎曲 ,原因是不同金屬的膨脹程度 不同 。恒溫器利用 雙金屬片受熱彎曲 的原理,控制電路的 開關 ,從而控制溫度。19人們利用熱脹冷縮原理設計成不少元件或產品,如: 溫度計 、 日光燈 、 雙金屬片恒溫器 等。熱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