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反應熱與熱化學方程式(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液態水汽化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濃H2SO4的稀釋KClO3分解制取O2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CaCO3的高溫分解CO2C2COBa(OH)2·8H2O與固體NH4Cl混合CH2O(g)COH2Al與HCl反應A B C D2對于放熱反應2H2(g)O2(g)=2H2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產物H2O所具有的總焓高于反應物H2和O2所具有的總焓B反應物H2和O2所具有的總焓高于反應產物H2O所具有的總焓C反應物H2和O2所具
2、有的總焓等于反應產物H2O所具有的總焓D反應物H2和O2比反應產物H2O穩定3H2與O2發生反應的過程可用如下模型圖表示(“”表示化學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過程是吸熱過程B過程一定是放熱過程C該反應過程中所有舊化學鍵都斷裂,且形成了新化學鍵D該反應的能量轉化形式只能以熱能的形式進行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變化B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為熱量變化C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發生放熱反應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發生吸熱反應5.將下列物質分別裝入有水的錐形瓶里,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發現U形管內滴有紅墨水的水面呈現如圖所示狀態。加入的物質
3、不可能是(不考慮加入物質引起的溶液體積的變化)() A固體NaOHB濃H2SO4CBa(OH)2·8H2O與NH4Cl糊狀物 DCaO固體6.如圖顯示了物質儲存能量的高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EFG和FGE兩個反應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數值不相等BEFG是放熱反應CE的能量高于F和G的總能量DEFG是吸熱反應,FGE是放熱反應7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g)Ha kJ·mol1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l1下列關于它們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它
4、們都是吸熱反應 Ba、b和c均為正值Cab D2bc8已知:H2(g)F2(g)=2HF(g),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 mol H2與1 mol F2反應生成2 mol液態HF放出的熱量為270 kJB氟化氫氣體分解生成氫氣和氟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C在相同條件下,1 mol H2(g)與1 mol F2(g)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 HF(g)的能量D其他條件不變,加入催化劑,該反應的H減小9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則關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H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表示分子
5、數B該反應H大于零C該反應H571.6 kJ/molD該反應可表示36 g水分解時的熱效應10熱化學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表示()A碳和水反應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并吸收131.3 kJ熱量C1 mol固態碳和1 mol水蒸氣反應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氣體和1 mol氫氣,并吸熱131.3 kJD1個固態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氣反應吸收131.1 kJ熱量11為了測定酸堿反應的中和熱,計算時至少需要的數據是()酸溶液的濃度和體積堿溶液的濃度和體積比熱容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生成水的物質的量反應前后溫度
6、變化操作所需的時間ABCD全部12.科學家已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其結構為正四面體(如圖所示),與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斷裂1 mol NN鍵吸收193 kJ熱量,斷裂1 mol NN鍵吸收941 kJ熱量,則() AN4的熔點比P4高B1 mol N4氣體轉化為N2時要吸收724 kJ能量CN4是N2的同系物D1 mol N4氣體轉化為N2時要放出724 kJ能量13.化學反應N23H22NH3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H2(abc) kJ/molBN2(g)3H2(g)=2NH3(g)H2(ba) kJ/molC.N2(
7、g)H2(g)=NH3(l)H(bca) kJ/molD.N2(g)H2(g)=NH3(g)H(ab) kJ/mol14節約能源、低碳生活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在36 g碳不完全燃燒所得氣體中,CO占體積,CO2占體積,且C(s)O2(g)=CO(g)H110.5 kJ/mol,CO(g)O2(g)=CO2(g)H283 kJ/mol。與36 g碳完全燃燒相比,損失的熱量是()A172.5 kJ B1 149 kJC283 kJ D517.5 kJ15.白磷與氧氣可發生如下反應:P45O2=P4O10。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PP a kJ/mol、PO b kJ/mol、P=O c
8、 kJ/mol、O=O d kJ/mol。根據如圖所示的分子結構和有關數據估算該反應的H,下列數據正確的是() A(6a5d4c12b) kJ/mol B(4c12b6a5d) kJ/molC(4c12b4a5d) kJ/mol D(4a5d4c12b) kJ/mol16將V1 mL 1.0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00 mol/L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題號1
9、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8分)用Cl2生產某些含氯有機物時會產生副產物HCl。利用反應A,可實現氯的循環利用。反應A:4HClO22Cl22H2O已知.反應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熱量。.(1)請寫出反應A的熱化學方程式:_。(2)斷開1 mol HO鍵與斷開1 mol HCl鍵所需能量相差約為_kJ,H2O中HO鍵比HCl中HCl鍵_(填“強”或“弱”)。18(11分)氮氧化物污染日益嚴重,請分析下列有關NO、NO2等的試題,然后填空。(1)下圖所示為N2(g)和O2(g)生成NO(g)過程中
10、的能量變化。由上圖寫出N2(g)和O2(g)生成NO(g)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_。(2)下圖是1 mol NO2和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NO2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3)已知:在298 K、101 kPa下,由穩定的單質生成1 mol化合物的反應熱叫做該化合物的生成熱。如圖為氧族元素(除釙外)的氫化物a、b、c、d的生成熱數據示意圖。請你歸納:非金屬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與氫化物的生成熱(H)之間的關系:_。寫出硒化氫在298 K、101 kPa時發生分解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_。19(15分)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的反應
11、熱叫做中和熱。現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中和熱的測定,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圖中有兩處未畫出,它們是_、_。(2)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熱測定實驗,溫度計需使用_次。(3)把溫度為15.0 ,濃度為0.5 mol·L1的酸溶液和0.55 mol·L1的堿溶液各50 mL混合(溶液密度均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1·1,輕輕攪動,測得酸堿混合液的溫度變化數據如下:反應物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中和熱HClNaOHH1HClNH3·H2OH2試計算上述兩組實驗測出的中和熱H1_,H2_。兩組實驗結果差異的原因是_。寫出
12、HClNH3·H2O的熱化學方程式:_。20(18分)某同學設計如圖的實驗方案來探究NH4Cl和Ba(OH)2·8H2O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根據他的實驗步驟填寫對應的實驗現象和結論。(1)列表整理實驗現象和結論: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A.將晶體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攪拌混合物,并在燒杯口放一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C.用手拿起燒杯,觀察反應物(2)問題討論實驗中為何要在晶體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攪拌混合物?在實驗中即使不結冰,將燒杯拿起時燒杯與玻璃片也可能粘在一起。怎樣用簡單方法說明燒杯與玻璃片之間是因結冰而粘在一起的?浸有稀H2SO4的棉花有何作用?參考答案與解析1導學號759
13、40001解析:選B。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吸收或放出,清楚哪些反應放熱,哪些反應吸熱,清楚歸類。分解反應為吸熱反應,都是分解反應;液態水汽化和濃硫酸的稀釋均為物理變化,不是化學反應;為吸熱反應;是在高溫下進行的吸熱反應。2導學號75940002解析:選B。放熱反應H<0,反應物所具有的總焓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焓。3導學號75940003解析:選D。過程是舊化學鍵斷裂的過程,為吸熱過程,而過程為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是放熱過程,故A、B、C項均正確;通過排除法可知D項錯誤。4導學號75940004解析:選B。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變化,但能量變化不一定表現為熱量變化,還可能以光能等其
14、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轉化;E(反應物)>E(生成物),反應放熱;E(反應物)<E(生成物),反應吸熱。5導學號75940005解析:選C。U形管中右側紅墨水的液面比左側紅墨水的液面高,說明向錐形瓶中加入某種物質后,放出熱量,使得氣體膨脹導致錐形瓶內壓強增大。根據所給出的物質,符合條件的是A、B、D項;選項C中物質在溶液中發生的反應為吸熱反應,故本題答案為C。6導學號75940006解析:選D。由題圖可知,FG的總能量高于E的能量,即反應FGE是放熱反應,則EFG是吸熱反應。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兩反應的反應熱在數值上相等,符號相反。7導學號75940007解析:選D。H2燃燒是放熱反應,H
15、為負值,故A、B不正確;根據相同物質的反應,聚集狀態不同,反應熱不同,可判斷ab,故C錯;根據相同的反應,反應熱與可燃物的物質的量成正比,第三個反應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物質的量是第二個反應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物質的量的2倍,可判斷2bc。8導學號75940008解析:選C。由圖可寫出熱化學方程式H2(g)F2(g)=2HF(g)H270 kJ/mol,它的含義是在25 、101 kPa時,1 mol H2(g)與1 mol F2(g)完全反應生成2 mol HF(g)時,放出270 kJ的熱量,由此可知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而H2(g)F2(g)=2HF(g)H<0,則反應2HF(g)=H2(
16、g)F2(g)為吸熱反應,B項錯誤;H與是否使用催化劑無關,即選項D錯誤。9導學號75940009解析:選B。在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若反應物和生成物對換,則H的符號變化,數值不變,故B正確,C不正確;D項未注明水的狀態。10導學號75940010C11導學號75940011解析:選C。根據計算公式H可知,C正確。12導學號75940012解析:選D。N4與白磷(P4)結構相似,均為分子晶體,由于N4相對分子質量小于P4,故其分子間作用力弱于P4,其熔點低于P4,A錯;N4與N2互為同素異形體,而不是同系物,則C錯;從結構圖中可看出,一個N4分子中含有6個NN鍵,根據N4(g)=2N2(g)H,
17、有H6×193 kJ·mol12×941 kJ·mol1724 kJ·mol1,故B項錯誤,D項正確。13導學號75940013解析:選A。由題圖可以看出,mol N2(g)和 mol H2(g)的化學鍵斷裂需吸收的總能量為a kJ,形成1 mol NH3(g)放出的能量為b kJ,所以有N2(g)H2(g)=NH3(g)H(ab) kJ/mol,而1 mol NH3(g)轉化為1 mol NH3(l)放出c kJ的能量,所以有N2(g)H2(g)=NH3(l)H(abc) kJ/mol,即N2(g)3H2(g)=2NH3(l)H2(abc)
18、kJ/mol。14導學號75940014解析:選C。36 g碳(即3 mol)不完全燃燒,其中1 mol C轉化為CO,2 mol C轉化為CO2,與36 g碳完全燃燒相比,損失的熱量是因CO沒有繼續燃燒轉化為CO2而導致的。根據CO(g)O2(g)=CO2(g)H283 kJ/mol,可知損失283 kJ的熱量。15導學號75940015解析:選A。H化學鍵斷裂所吸收的總能量減去形成化學鍵所釋放的總能量,在1 mol P4與5 mol O2生成1 mol P4O10的過程中,要斷裂6 mol PP、5 mol O=O,同時會形成4 mol P=O,12 mol PO,故H6a kJ/mol5
19、d kJ/mol12b kJ/mol4c kJ/mol(6a5d4c12b) kJ/mol,A項正確。16導學號75940016解析:選B。由圖可知,在鹽酸體積為30 mL前,隨著鹽酸體積的增大,混合液的溫度升高,而鹽酸體積為5 mL時,混合液溫度為22 ,所以做該實驗時的環境溫度低于22 ,A錯;當V130時,鹽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因V1V250,則V220,NaOH溶液濃度為 mol·L1,C錯;消石灰與NH4Cl反應有水生成,但該反應吸熱,故D錯。17導學號75940017解析:在400 時,水為氣態,熱化學方程式為4HCl(g)O2(g)2Cl2(g)2H2O(g)
20、H115.6 kJ·mol1。設HCl鍵的鍵能為a,HO鍵的鍵能為b。反應熱等于反應物的鍵能總和減去生成物的鍵能總和,4a498 kJ·mol12×243 kJ·mol14b115.6 kJ·mol1。4(ab)127.6 kJ·mol1,ab32 kJ·mol1。HO鍵的鍵能比HCl鍵的鍵能大,則HO鍵比HCl鍵強。答案:(1)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1(2)32強18導學號75940018解析:(1)根據所給信息可知N2(g)O2(g)=2NO(g)H斷鍵吸
21、收的總能量形成化學鍵放出的總能量180 kJ/mol。(2)由題干信息可知:NO2(g)CO(g)=CO2(g)NO(g)HE1E2234 kJ/mol。(3)根據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屬性越強,生成氣態氫化物越容易,氣態氫化物越穩定;而能量越低,物質越穩定。由此可知a、b、c、d依次為H2Te、H2Se、H2S、H2O。根據能量數值可得,非金屬元素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H越小,反之亦然;由題給信息知,H2(g)和Se(s)反應生成1 mol H2Se時吸收81 kJ的熱量,則硒化氫在298 K、101 kPa時,發生分解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2Se(g)=H2(g)Se(s)H81
22、kJ/mol。答案:(1)N2(g)O2(g)=2NO(g)H180 kJ/mol(2)NO2(g)CO(g)=CO2(g)NO(g)H234 kJ/mol(3)非金屬元素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H越小H2Se(g)=H2(g)Se(s)H81 kJ/mol19導學號75940019解析:(2)實驗前,分別測定酸、堿的溫度,實驗中測定混合液的最高溫度,共計3次。(3)根據題目給出的酸、堿的物質的量,酸為0.025 mol,堿為0.027 5 mol,堿是過量的,應根據酸的量進行計算,即反應生成了0.025 mol H2O。根據實驗數據算出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熱量,即得出兩組實驗測出的中和熱數值:H1×(5050)×103×1× kJ·mol1,H24.18×(5050)×103×1×(18.115.0) kJ÷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勘探工地質項目軟件安全漏洞檢測考試試卷
- 建筑公司合作方資質復審與更新制度
- 新解讀《GB-T 6496 - 2017航天用太陽電池標定方法》
- 2024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上海市靜安區業余大學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2024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真題
- 自考外貿函電課件
- 自我計劃管理課件圖片
- 多基準站GNSS橋梁位移監測數據降噪及預測方法
- 聯合經巖乙狀竇前入路最小乳突切除的定量分析
- 小學音樂 花城版 三年級《蟲兒飛》課件
- 公共關系學-實訓項目1:公關三要素分析
- 網頁設計基礎ppt課件(完整版)
- 貴陽市建設工程消防整改驗收申請表
- GB∕T 8163-2018 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
- 機動車排放檢驗檢測方法內部審批程序
- 2MW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吉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 小學五年級下冊體育教案_(全冊)
- 公司級安全技術交底內容
- 理化組集體備課記錄(11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