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 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工程測量”賽項競賽規程一、競賽名稱工程測量(中職組)二、競賽目的通過本次競賽 ,檢閱參賽選手的工程測量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水平和儀器操作能力;展示近年來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成就、參賽學生的組織管理、團隊協作能力和效率、安全意識等方面的職業素養;引導我省中等職業學校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及新技術的應用,促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案例及相關教學資源的積累,推動課程改革與建設, 加快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的步伐,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滿足企業需要的建設類高技能人才。三、競賽內容及相關要求(一)競賽內容1.理論知識考試理論知識考試試卷命題
2、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為基礎,結合工程測量員國家職業標準中級技能的知識要求和生產崗位需要,適當增加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等相關內容。 考試范圍詳見“2015 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工程測量項目競賽理論考試大綱”(附件 1 )。2.技能操作考核2技能操作考核包括兩個項目: 四等水準測量和三級導線測量。 技能操作將根據觀測、記錄、數據處理等操作規范性、協調性、完成速度、外業觀測和計算成果質量等給予評分。(二)相關要求1.職業道德(1)團結協作,展示技能,交流學習,互相提高,共同進步。(2)遵守操作規程,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誠實守信,不弄虛作假。(3)服從執委會組織領導,遵守紀律,尊
3、重裁判,尊重對手,嚴肅認真,努力拼搏。2.相關知識與技能(1)工程測量基本理論知識。(2)水準測量基本原理的應用,水準儀的基本操作,木質雙面水準尺的讀數方法以及測站記錄計算和高程的推算。(3)全站儀的基本操作,全站儀距離、水平角的測量方法,測站記錄計算以及內業坐標的推算。四、競賽方式競賽采取團隊比賽方式,每市限報一支參賽隊,每隊由4 名二、三年級選手組成,男女不限。每隊可配指導教師1 名。凡在往屆全國、全省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的學生,不得再參加同一專業大類的比賽。1.競賽由理論筆答試題和技能實際操作兩部分組成。32.競賽任務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四等水準測量(路線長度不少于400m )和三級導線測量
4、(路線長度不少于400m )。3.比賽結束后應提交的內容有:理論部分:答題卡、試題及草稿紙。技能操作部分:四等水準測量觀測記錄表、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三級導線觀測記錄表和三級導線成果計算表。五、競賽規則1.競賽理論部分在規定的統一時間內同時進行,技能操作部分分批次進行,參賽的出場順序和競賽路線采取抽簽的方式確定。競賽過程中,領隊和指導教師不能參與指導。2.參賽選手必須按照賽項執委會規定的參賽時間提前30 分鐘參加檢錄,檢錄內容為學生身份證、學生證、參賽證。3.參賽選手須著裝整齊,并配帶參賽胸卡統一進入比賽場地。比賽場地內不允許出現標志地市的物品。4.每個參賽隊 4 名選手必須分別獨立完成規
5、定的理論考試,合作完成四等水準測量和三級導線測量內容并現場進行平差計算,觀測和計算數據必須直接填在規定的表格內(表格見附件表)。表格填寫好后應及時交給裁判員,不能帶離比賽場地,否則成績無效。5.比賽需連續進行,比賽一旦計時開始不能無故終止比賽。如果在比賽期間測量儀器發生非人為故障,致使比賽不能繼續進行,需經裁判長(或副裁判長)確認并批準,比賽可重新開始。46.參賽隊不得將原始數據先用計算器或草稿紙記錄然后再轉抄到比賽表格中,否則取消該項成績。觀測數據必須原始真實,嚴禁弄虛作假,否則取消參賽資格。7.比賽過程中如出現偽造數據現象,直接取消比賽資格。8.選手文明參賽,不允許妨礙或阻擋其他隊的觀測。
6、9.參賽隊應規范作業,注意測量安全及儀器保護,比賽使用儀器遷站時符合規范要求。10. 比賽過程中現場裁判監督儀器使用、觀測、記錄、計算以及選手配合過程中的規范性,防止出現人員、儀器安全事故,經提醒不改者,現場裁判有權終止比賽。六、競賽細則1.四等水準測量細則(1)各參賽隊按比賽報名表中的順序將選手分別編號為1、2、3、4 號(比賽過程中不得變更),按規則要求獨立完成指定閉合水準路線的測量任務。(2)水準路線的起始點及待定點由賽項執委會事先確定,賽前抽簽確定各參賽隊所觀測的路線。(3)每位選手完成一個測段(即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路線)的觀測和記錄計算,具體方案如下:1 測段(已知點 1A 到 2A
7、號未知點)由本隊1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2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3、 4 號選手負責水準尺安置;2 測段( 2A 號未知點到 3A 號未知點)由本隊2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3 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1、 4 號選手負責水準尺安置;53 測段( 3A 號未知點到 4A 號未知點)由本隊3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4 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1、 2 號選手負責水準尺安置;4 測段( 4A 號未知點到已知點1A)由本組 4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1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2、 3 號選手負責水準尺安置。(4)數據記錄必須用賽項執委會蓋章的記錄手簿(見附件表1),由負責
8、觀測的選手用簽字筆當場準確無誤地填寫到相應欄內,并及時計算和填寫表中其它數據,要求記錄規范完整、符合記錄規定、計算準確;觀測數據不得改動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數據不得連環涂改,如有違反均需扣分;觀測數據必須原始真實,嚴禁弄虛作假,否則取消參賽資格。(5)各參賽隊由 3 號和 4 號參賽選手分別獨立進行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計算所用的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由賽項執委會提供(見附件表2),計算表的輔助計算欄中必須填入水準線路閉合差。(6)外業觀測和內業計算總的規定時間為50 鐘,超出規定時間將終止比賽。(7)儀器操作應符合要求,遷站時儀器搬動必須正確,儀器在遷站過程中不必裝箱和帶箱,儀器箱關閉放在起
9、始測站旁。(8)觀測采用所有測站連續計時的方法,即觀測時間為裁判宣布比賽開始(選手拿到題目)到選手上繳觀測成果、并將儀器裝箱放回原處后結束。除復印原始記錄表的時間外比賽需連續進行,比賽一旦計時開始不能無故終止比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賽場,如有特殊情況,需經裁判員報裁判長(副裁判長)同意后作特殊處理。比賽過程中,選手若休息、飲水或上洗手間,一律計算在操作比賽時間內。如果選手提6前結束比賽,應舉手向裁判員示意。比賽終止時間由裁判員記錄在案,選手提前結束比賽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和計算,經裁判同意可提前離開賽場。(9)觀測結束后,儀器裝箱收回到出發處,記錄表格交給裁判員,裁判員暫停計時,工作
10、人員帶領選手到現場指定地點等待進行內業計算。裁判員將原始記錄數據交工作人員復印 2 份后交給 3 號、 4 號參賽選手,繼續計時。3 號和 4 號參賽選手現場分別獨立進行水準測量內業計算,高差閉合差分配采用與路線長度成比例的近似平差原則,計算所用計算器自備,但不得帶程序計算功能。(10 )3 號、 4 號選手內業計算完成后交1 號選手核對,如計算結果一致并符合技術要求,上繳成果計算表和本隊外業觀測記錄表后可結束比賽。如不對應查明原因,在規定時間內可重算或重測直到計算結果一致并符合技術要求。重新觀測結束記錄數據復印和計時參照上條規定執行,重算或重測的時間一律計算在比賽時間內。(11 )參賽選手應
11、規范作業,注意測量安全及儀器保護,不允許妨礙或阻擋其他選手的觀測,經勸告無效者取消比賽資格。遷站時不允許出現不顧安全的狂跑現象,必須沿規定線路行進。(12 )參賽選手應嚴格遵守賽場紀律, 操作技能競賽除攜帶比賽必備的用具(如筆、尺、普通計算器等)外,不得帶入任何技術資料和工具書。所有通訊工具、攝像工具一律不得帶入比賽現場。(13 )如果在比賽期間測量儀器發生非人為故障,致使比賽不能繼續進行,需經裁判長(或副裁判長)確認并批準,比賽可暫停計時,待測量儀器修復或更換儀器后,比賽恢復計時或重新開始。7(14 )記錄和計算表格,不得帶離比賽場地,否則成績無效。(15 )比賽過程中現場裁判監督儀器使用、
12、觀測、記錄、計算的規范性,防止出現人員、儀器安全事故,經提醒不改者,現場裁判有權取消其比賽成績。2.三級導線測量細則(1)各參賽隊按比賽報名表中的順序將選手分別編號為1、2、3、4 號(比賽過程中不得變更),按規則要求獨立完成指定閉合導線的測量任務。(2)閉合導線的起始點及待定點由賽項執委會事先確定,賽前抽簽確定各參賽隊的觀測路線。(3)每位選手完成一個測站的觀測和記錄計算,具體方案如下:A 測站點由本隊 1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4 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 2、3 號選手負責安置棱鏡;1 測站點由本隊 2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 1 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 3、4 號選手負責
13、安置棱鏡;2 測站點由本隊 3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 2 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 1、4 號選手負責安置棱鏡;3 測站點由本隊 4 號選手獨立進行儀器安置、觀測,3 號選手進行記錄、計算,1、2 號選手負責安置棱鏡。(4)外業觀測時水平角觀測1 測回,起始方向水平度盤須設置為0°01 12附近,角度觀測和計算單位取至秒;導線邊水平距離測量1 測回,讀數 3 次( 3 次讀數可以通過盤左、盤右分別觀測得到,也可以只通過盤左或盤右觀測得到),只進行往測,不進8行返測,邊長取至0.001m 。(5)數據記錄使用賽項執委會蓋章的導線測量觀測記錄表(見附件表4),由負責觀測的選手用簽
14、字筆當場準確無誤地填寫到相應欄內,并及時計算和填寫表中其它數據。要求記錄規范完整、 符合記錄規定、 計算準確; 水平角觀測數據不得改動秒值,度、分不得連環涂改,如有違反均需扣分。觀測數據必須原始真實,嚴禁弄虛作假,否則取消參賽資格。(6)各參賽隊由 1 號和 2 號參賽選手分別獨立進行導線平差內業計算。內業計算所用的閉合導線測量成果計算表由賽項執委會提供(見附件表5),計算表的輔助計算欄中必須填入導線的方位角閉合差、坐標增量閉合差和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7)外業觀測和內業計算總的規定時間為50 分鐘,超出規定時間將終止比賽。(8)儀器操作應符合要求。導線測量不得使用三聯腳架法觀測,觀測順序按先
15、測連接角,再分別按序號進行導線前進方向左角的測量。每測站起始觀測應從盤左開始,盤左照準目標是先起始目標后終始目標,盤右照準目標是先終始目標后起始目標;即盤左順時針旋轉,盤右逆時針旋轉。全站儀遷站時儀器必須關機裝箱,棱鏡裝箱。(9)觀測采用所有測站連續計時的方法,即觀測時間為裁判宣布比賽開始(選手拿到題目)到選手上繳觀測成果、并將儀器裝箱放回原處后結束。除復印原始記錄表的時間外比賽需連續進行,競賽一旦計時開始不能無故終止比賽。選手在競賽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賽場,如有特殊情況,需經裁判員報裁判長(副裁判長)同意后作特殊處理。競賽過程中,選手若休息、飲水或上洗手間,一律計算在操作比賽時間內。如果選手提
16、前結束競賽,應舉手向裁判員示意。競賽終止時間由裁判員記錄在案,選手提前結束比9賽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和計算,經裁判同意可提前離開賽場。(10 )觀測結束后,儀器裝箱收回到出發處,記錄表格交給裁判員,裁判員暫停計時,將原始記錄數據交工作人員復印2 份后分別交給 1、2 號選手,繼續計時。 1 號和 2號選手現場分別獨立進行閉合導線平差計算,角度閉合差分配采取“整數分配,大角分大,小角分小”的原則,計算所用計算器自備,但不得帶程序計算功能。(11 )1 號、 2 號選手內業計算完成后交3 號選手核對,如計算結果一致并符合技術要求,上繳成果計算表和本隊外業觀測記錄表后結束比賽。如不對應查明原因,在規
17、定時間內可重算或重測直到計算結果一致并符合技術要求。重新觀測結束記錄數據復印和計時參照上條規定執行,重算或重測的時間一律計算在比賽時間內。(12 )參賽選手應規范作業,注意測量安全及儀器保護,不允許妨礙或阻擋其他選手的觀測。遷站時不允許出現不顧安全的狂跑現象,必須沿規定線路行進。(13 )參賽選手應嚴格遵守賽場紀律, 操作技能比賽除攜帶比賽必備的用具(如筆、尺、普通計算器等)外,不得帶入任何技術資料和工具書。所有通訊工具、攝像工具一律不得帶入競賽現場。(14 )如果在比賽期間測量儀器發生非人為故障,致使比賽不能繼續進行,需經裁判長(或副裁判長)確認并批準,比賽可暫停計時,待測量儀器修復或更換儀
18、器后,比賽恢復計時或重新開始。(15 )記錄和計算表格,不得帶離比賽場地,否則成績無效。(16 )比賽過程中現場裁判監督儀器使用、觀測、記錄、計算的規范性,防止出現人員、儀器安全事故,經提醒不改者,現場裁判有權取消其比賽成績。10七、競賽場地與設施(一)競賽場地1.理論考試由賽項執委會提供教室作為考場。2.水準測量、導線測量施測場地由賽項執委會提供硬質場地。(二)競賽設備1.四等水準測量使用一臺自動安平水準儀(北京博飛儀器股份有限公司SZ1032 水準儀)及配套腳架、一對2m 木質雙面水準尺(紅面分別為4787 、 4687 )、 2 個尺墊、記錄表格、記錄板、計算器(無程序計算功能)。2.三
19、級導線測量使用測量儀器及附件(一臺全站儀主機,兩套帶基座單棱鏡組,三副三腳架)、記錄表格、記錄板。其中測量儀器使用全站儀(北京博飛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BTS-802CA 全站儀)、計算器(無程序計算功能) 。3.競賽使用設備需自備。八、評分方法各參賽隊按理論知識考試占20% 、技能操作考核占80% (其中四等水準測量占30% 、三級導線測量占50% )的比例計算總成績。總成績取位至小數點后1 位。總分相同時再分別按照三級導線測量、四等水準測量成績排序,成績高的名次排前。各參賽隊的理論考試成績取隊內4 名選手理論考試的平均成績。四等水準測量計分辦法:儀器操作15 分、記錄規范 10 分、計算正確
20、20 分、測量成果精度 50 分、測量用時 5 分。具體評分標準詳見競賽實施細則附件表3.四等水準測量評分表。三級導線測量計分辦法:儀器操作15 分、記錄規范 10 分、計算正確 20 分、測11量精度 50 分、測量用時 5 分。具體評分標準詳見競賽實施細則附件表6.三級導線測量評分表。九、申訴與仲裁1.參賽隊對不符合競賽規定的設備、工具、軟件,有失公正的評判、獎勵,以及對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等可提出申訴。2.申訴應在競賽結束后半小時內提出,超過時效將不予受理。申訴時,應按照規定的程序由參賽隊領隊向相應賽項仲裁工作組遞交書面申訴報告。報告應對申訴事件的現象、發生的時間、涉及到的人員、申訴依據與
21、理由等進行充分、實事求是的敘述。事實依據不充分、僅憑主觀臆斷的申訴不予受理。 申訴報告須由申訴的參賽選手、領隊簽名。3.賽項仲裁工作組收到申訴報告后,應根據申訴事由進行審查,2 小時內通知申訴方,告知申訴處理結果。4.申訴人不得無故拒不接受處理結果,不允許采取過激行為刁難、攻擊工作人員,否則視為放棄申訴。申訴人不滿意賽項仲裁工作組的處理結果的,可向大賽仲裁委員會提出復議申請。 大賽仲裁委員會在接到復議申請后的1 天內組織復議, 并及時反饋復議結果。大賽仲裁委員會的仲裁結果為最終結果。12附件 12013 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工程測量”項目競賽理論考試大綱一 建筑工程測量基礎知識【基本
22、要求】1. 掌握地面點位確定的基本知識2. 掌握測量工作的原則與要求【考試內容】1. 水準面、大地水準面、絕對高程、相對高程、高差2.1956 年黃海高程系、 1985 年國家高程基準及其相互關系3. 平面直角坐標系、建筑坐標系4. 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5. 測量工作的三個基本要素(三大基本工作)6. 建筑工程施工各階段的測量工作內容二 水準測量【基本要求】1. 掌握水準測量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水準儀系列主要技術參數(型號及其精度指標的含義)3. 掌握常用水準儀的基本結構及其使用方法4. 掌握水準測量的一般規定(等外、四等水準路線的精度要求、外業觀測記錄、成果檢核與計算方法)5. 掌握水準儀
23、檢驗的方法【考試內容】1. 水準測量基本原理2. 常用高程測量的方法3. 水準儀系列主要技術參數(分類、型號及其含義)134. 水準儀的基本結構、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5. 水準儀的使用、視差及消除方法6. 等外閉合、附合水準路線的觀測方法、精度要求、記錄計算規則、成果檢核與計算7. 四等閉合、附合水準路線的觀測方法、精度要求、記錄計算規則、成果檢核與計算8. 水準儀的軸線及其應滿足的幾何條件9. 水準儀 i 角的檢驗三 角度測量【基本要求】1. 掌握角度(水平角、垂直角)測量的原理2. 掌握經緯儀系列主要技術參數(分類、型號及其含義)3. 掌握常用經緯儀的基本結構及其使用方法4. 掌握水平角測量
24、方法5. 掌握經緯儀檢驗的方法【考試內容】1. 水平角、垂直角的概念、角值范圍及其作用2. 水平角、垂直角測量的原理3. 經緯儀系列主要技術參數(分類、型號及其含義)4. 經緯儀的基本結構、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5. 經緯儀的使用6. 測回法水平角觀測方法、精度要求、記錄計算規則(多測回)7. 方向法水平角觀測方法、精度要求、記錄計算規則(兩測回、三方向、歸零)8. 經緯儀的主要軸線及其應滿足的幾何條件9. 經緯儀水準管軸垂直于豎軸的檢驗四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基本要求】141. 掌握鋼尺量距的一般方法2. 掌握直線方向的表示方法【考試內容】1. 水平距離的概念2. 斜距、平距、高差的換算3. 坐
25、標方位角、象限角的概念4. 坐標方位角的推算5. 坐標方位角與象限角的換算6. 坐標正算、坐標反算五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1. 掌握測量誤差的來源2. 掌握系統誤差、偶然誤差的概念及其特性3. 掌握中誤差、限差、相對誤差的概念【考試內容】1. 測量誤差的來源2. 系統誤差的概念及特性3. 偶然誤差的概念及特性4. 算術平均值、中誤差、限差、相對誤差的概念及計算六 平面控制測量【基本要求】1. 掌握平面控制測量的一般規定2. 掌握單一導線布設形式3. 掌握導線測量的外業觀測和數據處理方法【考試內容】1. 建立平面控制網常用的方法2. 單一導線布設形式153. 圖根閉合導線的外業觀測和數
26、據處理方法4. 圖根附合導線的外業觀測和數據處理方法5. 圖根支導線的外業觀測和數據處理方法七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1. 掌握地形圖的基本概念2. 掌握地形圖比例尺及其精度的概念3. 掌握地形圖上常用地物、地貌表示方法【考試內容】1. 地形和地形圖的概念2. 地形圖比例尺的概念、地形圖比例尺精度3. 常用地物符號的分類4. 等高線、等高距、等高線平距、坡度八 施工測量【基本要求】1. 掌握施工測量的一般規定2. 掌握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3. 掌握施工控制網的布設形式4. 掌握建筑施工測量的知識【考試內容】1. 施工測量的一般規定2. 施工測量的三個基本工作3. 平面位置測設常用的四種方法
27、4. 建筑基線、建筑方格網5. 建筑物定位、基礎放線九 全站儀測量【基本要求】161. 掌握全站儀的基本概念、基本結構與發展簡史2. 握全站儀標稱精度的含義3. 掌握全站儀的作用和常用功能4. 掌握全站儀坐標測量、坐標放樣的方法【考試內容】1. 全站儀的定義2. 全站儀標稱精度的含義3. 全站儀的作用和常用功能4. 全站儀坐標測量5. 全站儀坐標放樣17附件表 1四等水準測量觀測記錄表后上絲前上絲方標尺讀數K+黑尺下絲尺下絲向高差測站點- 紅備后視距離前視距離及中數編號號黑紅( mm注視距差累積差尺( m)面面)( m)( m)號后1#標尺的常數15870755140061870視K=4687
28、1C前2#標尺的常數1213037905675255-1+0.8321|視K=47872C后-37.437.6+0833+0932+1前-0.2-0.2注:各測站高差中數取位至1mm。18附件表 2 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表 2 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計算表點 號路線長度實測高差改正數改正后高差高程( m)備注(km)( m)(mm)(m)1A0.50+1.220+1+1.22110.500已知點2A11.7212.00-1.418+4-1.4143A10.3071.50+1.789+3+1.7924A12.0991A2.00-1.603+4-1.59910.500已知點6.00-0.012+120
29、輔助計算: fh -12mmf h允20 L =± 20mmf h+2mm/kmv1kmL注: 1. 距離取位至 0.01km,測段高差、改正數及點之高程取位至1mm。2. 采用路線長度進行高差閉合差的分配。3. 計算 f h20 L ( mm)時, L 小于 1km時,按 1km計。19附件表 3四等水準測量評分表參賽隊編號:總用時:分秒開始1:時分秒結束1:時分秒用時1:分秒開始2:時分秒結束2:時分秒用時2:分秒內 容操 作規范性( 15 分)扣完為止記錄規范性計算正確性( 30 分)扣完為止評分 標 準次(站)數扣分視線長度 100 米或前后視距差5 米,超限扣5 分任一測站
30、上前后視距差累積10米,超限扣 5 分基輔讀數差 3 毫米,基輔高差的差5 毫米,超限扣5 分每測段偶數站,違反一測段扣15分觀測順序按“后后前前”及上、下絲再中絲讀數,沒有換站時,后視尺移動,違反一次扣2 分每個測段應按規定編號進行觀測和記錄,違反扣4 分圓水準氣泡沒有居中,扣2 分腳架架設不穩定或有碰動(騎馬觀測)1次扣 1分儀器 2 米內無人看管或結束儀器未裝箱復位扣1 分阻擋或妨礙其他隊觀測,一次扣4 分遷站時儀器未豎立、腳架未收攏一次扣1 分換站時后視先移動或出現不顧安全的狂跑現象,一次扣2 分觀測過程中有明顯不安全現象一次扣1 分轉抄成果;厘米、毫米改動;涂改、就字改字;連環涂改;
31、用橡皮擦,刀片刮;觀測與計算數據不一致;一處扣5 分表格計算錯誤一處扣5 分每測站記錄表格沒有填寫完整,扣2 分記錄、計算的占位“0”、“±”填寫,違反一處扣0.5 分以上之外的違規情況,酌情扣分,一次扣1-3分成果精度水準路線閉合差計算錯誤或20L mm,扣 50 分;閉合差± 10mm±20mm扣 10 分;閉合差± 10mm不扣分( 50分)待測點的高程平差計算,計算錯誤一點扣20 分扣完為止待測點高程值差± 10mm,一點扣 20 分;待測點高程值差±10mm± 7mm一點扣 5 分, 7mm不扣分時間50 分鐘,提
32、前 1 分鐘加 0.5 分,最多加5 分;( 5)分超時將終止比賽。20內容評分標準次(站)數扣分說明:合計扣分得 分裁判簽名:日期:年月日表21附件表 4導線測量觀測記錄表豎盤水平度盤讀數半測回角值一測回測站目標備注位置o o 平均角值100112左85 35 12385 36 2428535 091180 01 16右85 35 063265 36 22邊 名一測回平距讀數(m)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2 389.50089.50289.50189.501注:角度取位至1 秒,距離取位至 1mm。22附件表 5導線測量成果計算表角度改正后坐標坐標增量 x改正觀測角角度值距離計算值改正值點號
33、改正數方位角后的值(°)(°)(m)( m)(mm)( " )(°)( m)B160 3542坐標增量y計算值改正值改正縱坐標 (x m) 橫坐標 y( m)后的值( m)( mm)( m)A120 01 18120 01 18184 23 27-984 23 18278 51 15-978 51 063102 48 09-9102 48 00A93 57 45-993 57 361360 00 36-36360 00 00輔f助計f 允24 n算100 37 00179.000-32.978-20-32.9985 00 18275.410+274.360-31+274.329263 51 24175.122-18.741-20-18.761186 39 24224.05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圓明園教學課件
- 護理管理創新與流程再造
- 2025年高校產學研合作中大數據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路徑分析
-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及康復護理
- 金融行業審計智能化進程報告: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應用現狀分析
- 2025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網絡流量整形與云計算集成研究報告001
- 高考最難的國家數學試卷
- 小兒尿床日常護理常規
- 明月海藻肥產品手冊
- 輔導2024級數學試卷
- 2025年包養合同模板
- 《SPE固相萃取技術》課件
- 環境友好型飛機內飾-深度研究
- 《crrt低血壓的處理》課件
- GB/T 23694-2024風險管理術語
- 2025年中國郵政集團山西省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馬詩聽評課記錄范文
- 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含答案)
- 國家開放大學法律事務專科《民法學(2)》期末紙質考試總題庫2025春期考試版
- 音箱結構優化與音質提升-洞察分析
- 廣東省茂名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 英語 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