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_第1頁
試論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_第2頁
試論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_第3頁
試論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_第4頁
試論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論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甘肅民族師范學院 岳華艷摘 要 品讀花盛的散文詩,便如同行走在冬季的草原,枯黃是底色,畫著朦朧婉約的畫,凌空的是逆風的雄鷹,發出的是嘶啞而高亢的悲鳴。花盛的散文詩在無形中總給人以多愁和傷感,在多愁中帶著思考,在傷感中伴隨著力量。本篇論文將試從三個維度來透視作者散文詩多愁的情感基調。從作者身處的社會地位,探究花盛散文詩多愁的社會背景;把作者放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尋找時代留給他的情感烙印;通過文化環境的分析,找出作者散文詩多愁的天性。關鍵詞 花盛 散文詩 多愁 憂傷 情感花盛是近幾年中國散文詩界的新秀,他是一位用漢語寫作的藏族詩人。其詩無論是語言、情感抑或意境,都集中反映

2、了藏漢文化,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碰撞中的傷痛。花盛散文詩整體是對情感的釋放。他總是戴著多愁的“眼鏡”來體察和品味生活:“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千姿百態的事物無不刺傷作者的痛和淚,同時他的散文詩是感性基礎上的理性升華,帶有某種不可獲知的神性。1、 身處低位冰天雪地里的思考 身處低位,這是作者散文詩多愁的直接來源。身處低位的詩人,在鋼筋和混凝土里滾爬,在詩的天堂里尋找慰藉,在苦難中堅強,在堅強中痛苦的傾訴。其詩發于苦難和憂慮,結出的自然是苦果。作者曾像雪花一樣孤獨的飄落,曾像雪花一樣對生活迷亂過。大學畢業后,他和許多大學生一樣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在他的人生路上遭受過多番波折,給他敏感的心靈留下不

3、可磨滅的傷痕。他從祖國的西北一路奔波到北京、天津,他做過文員,打字員,甚至在生活窘迫時做過水泥工、搬運工,擺過地攤,他在異鄉的人群中穿梭,有過血與淚的交織,在混凝土里乞討著生活,使他的心變得更敏感、脆弱。正如在像一朵憂傷的花中,作者把自己化身為雪花,化身為雄鷹,通過雪花般消失的背影與逆風飛翔的雄鷹進行意象的比較敘述。在這里,花盛就是那只“逆風飛翔”的雄鷹,我們看到了一雙翱翔天空的鷹翅,凌厲而帶著某種不可接近的感傷,頓感天地之高遠,也頓感一個人在人世之渺小和無助,但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堅持、掙扎與生命里義無反顧的堅韌。正如著名作家耿林莽在評價花盛的散文詩時認為,“雪花”這是一個卓越的草原精神的象征

4、,它的涵蓋空間,它的思想深度,是不同尋常的。“雪花”是花盛散文詩里常用到的意象,它構成了花盛散文詩寫作的重要元素之一,他時常借助這一意象承載自己的情感,即傷痛、迷茫、孤寂,甚至絕望。作者在苦難中痛訴著生活,這種痛是尖銳的,刺骨的,這是來自于低層人民對生活切實的控訴,也滲透著他對青藏高原生活著的人們那種高遠的詩性情懷。每一個作家詩人,都有自己的靈魂扎根地和精神來源地,在此二者之間產生了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對自己所處地位的思考。花盛也不例外,盡管他身在低處,但在他的心里也有兩個世界,在夜晚中詩人這樣說:“讓音樂將歲月分成兩半,一半在故鄉晾曬儲備已久的幸福時光,一半在城市的樓群間尋覓棲居的

5、縫隙”,我們可以想象,夜深人靜,在一座燈火輝煌的繁華都市中,有這樣極不協調的一角:在還沒有完工的新建樓中,一張用木板拼湊起來的床,半袋水泥可以稱得上椅子,窗戶還沒有安裝上玻璃,一塊破舊的布來充當窗簾,時而幾片枯葉和秋風拜訪。作者佇立窗前,勞累了一天卻無心安眠,一支筆,一張紙,用來晾曬那久違的幸福時光,現實與理想成為兩個世界。他將這種窘迫化作唯美的詩句,唯美到流淚,唯美到心碎,唯美到使人心中隱隱墜痛,直抵讀者心靈深處,給人以一種思考和啟迪。這是一種凝練的,深沉的痛,足以讓人思考生活之艱難,人生之無奈。生活沒有使他迷失,現實沒有是他淪落。他將生活的創傷凝化在詩中,在詩中尋找著慰藉。他重新思考生活,

6、重新詮釋生命的意義,將人生旅途中的辛酸沉潛在詩里,擰出苦澀的汁,這是他的散文詩疼痛里流淌著的多愁血液。詩人雖身處低位,他的詩緒憂郁,但他并沒有在憂郁中喪失自我。冰天雪地里的思考,使他的詩變得更加尖銳而疼痛,他將這種疼痛上升為詩的靈魂,詩的力量,激發為對生活更加積極的態度。他沒有將詩等同于生活,沒有因處于低位而讓詩沉于低俗,他對人生有著別樣的追求和思考。在路途花盛將雪花又一次融進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挖掘出“雪花”在大眾眼中脆弱的自然事物背后的“鋒利”,雪花的存在就是一種生命的見證和詮釋,更是一種生命的張力和堅韌,而這些正是我們當下許多人所缺失的品質和精神。如果說多愁是他散文詩的情感基調,那么這種發

7、于憂郁而高于憂郁的思考便是花盛散文詩的最高追求。雖處于低位,卻將生活的磨難看的如此豁達,歲月的刀刃始終無法隔斷他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其詩發于苦難、困惑、憂慮,卻最終能找到心靈的出口,這是一種思考,更是一種追求。2、 憂傷的漂泊之感現代人的現代情緒這是時代涂給他的顏色,這是一個草原文化和農耕文化、工業文化碰撞的時代,也是一個急劇變化中的時代,詩人失去了有親人和童年的“村莊”,卻難以找到新的歸宿,人在途中,飄泊使作者更加苦悶。行走在路上,不為城市和村莊所接受,詩人成為情感的孤兒,現代人的破碎情緒是作者散文詩的時代特色。記錄歷史,表現時代一直是文學的社會功用,文學史是歷史的一面鏡子,是歷史的靈與肉,這

8、在花盛這里也不例外,但他不再單純的陳述歷史,他離經卻沒有叛道,花盛從歷史現實中退了出來,通過個人的成長、個人的生活表現時代中的他和他眼中的時代。在花盛的作品中,生活披著時代情緒,通過“成長的淚水”側面展現出了歷史。他所反映的是一個行走在路上的情感孤兒,是一個失去土根文化的寫作者的困境和一個沒有“故鄉”的時代。著名作家謝有順曾指出,哪個時代,詩人都有兩個家,而花盛的諸多作品正好是在這兩個家之間的不斷徘徊。他寫自己的出生地,即故鄉的家,體現了他的故土情懷;另一方面也寫到心靈的家,即理想的家,勾畫著故土未來的圖景。不可能離開,也不可能回去,花盛在這二者之間奔波和吟唱,構成了其散文詩憂傷的漂泊這一寫作

9、要素。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與內心的理想生活產生了矛盾,他在疲勞的行走中想念著村莊。花盛在村莊中說 :“村莊,像一位逝去的老人,將他的背影留在這位漂泊者的靈魂深處”,村莊,相對于現代都市只能存在于花盛的記憶和想象中。村莊的實質,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心靈棲息地和歡樂的天堂,這里有撫育我們成長的親人,有養育我們的土地,有土地上辛勤勞作的父老相親,更有一起長大的玩伴,有著幸福的童年和回憶。是我們的情感歸宿,更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村莊不復存在,這使得作者陷入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已逝傳統無法為其提供精神家園,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現代文明難以安妥作者的靈魂,孤獨的生命體驗,憂傷的歸宿之感在他的散文詩中表現

10、的強烈而深刻,也是花盛散文詩多愁的根源所在。花盛憂傷的漂泊之感在他的散文詩返回得到深刻的體現,花盛的這種“返回”情懷,其實是難以實現的,也是無從實現的,他的返回是一種懷舊,是一種鄉愁,在記憶的追尋中的一種“補償”。而這種補償恰好使其散文詩彌漫著憂傷的情感基調,惆悵、失落、迷惘等情感融合在一起,纏綿而幽深,令人久久難以釋懷。返回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虛寫”,而且作者在不斷重復“返回”這一行為,起到了強調的作用,從而加重了對一些早已消失的人事物的懷念,增添了鄉愁的分量。花盛的這種“沒有邊緣的憂傷”幾乎涵蓋在他大部分的作品中。著名作家耿林莽先生曾經評價花盛的這種情感創作:“花盛的這種情感準確地表達了當

11、代人共有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精神自慰,也可以說是現代鄉愁的共性化特征”。花盛的散文詩強烈的表現出對父親,童年的想念。懷念父親中他這樣說:“如果春風再吹綠那塊田疇,我將與您一起耕耘,一起計劃一年的收成”,作者想起了兒時與父親幸福安逸的生活,想起了和父親共同計劃一年的收成的那份喜悅。這是一種成長的喜悅,是一種擁有的喜悅,更是一種勞動人民特有的自豪感。在這片田地里作者是有資產的勞動者,他耕耘收獲,擁有希望和目標。花盛在異鄉的土地思念那個叫“黨家磨”的地方。黨家磨3號,是作者心中的一顆紅燈,永遠閃亮在東方的晨曦之上,那是作者童年和親情的記號。在那個門牌號下有嶄新的對聯,有母親的籬笆菜園,有父親手中升騰著熱

12、氣的酥油茶和藏獒馴悍的親昵。這是作者兒時的天堂和樂園,是一個溫暖的歸宿,而作者現在的歸宿在哪里?是那不復存在的村莊,還是那物是人非的小鎮,還是那紛繁嘈雜的城市。作者失去的生活的希望和目標,孑然一身,使他心靈倍感孤寂。花盛曾經告訴我,他的這種情感源于三個方面,一是他的家鄉遷徙后傳統文化和心靈家園的消失,2008年他的家鄉因引洮工程遷移到大漠深處的瓜州縣,一些傳統文化也隨之消失;二是無家可歸后的漂泊生活和無根的感覺,家鄉遷移后,他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根,始終在心靈深處過著漂泊的生活;三是他總是無意識中在江南士子、洮州少年與草原牧人之間不斷幻化身形,但始終難以定位自己的身世。花盛在緩慢行走說:“這么多年

13、了,我只愿走的更緩慢些,遠離塵世喧囂的灰塵”,在現代文明入侵到這個藏傳文化的小鎮,打破了作者緩慢安逸的生活,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不適宜作者詩意生活的存在,他想走的慢慢的,多享受以前村莊的那份寧靜、和諧。他想顛覆碌碌無為的快節奏生活,以此來解構現代的焦慮病態式的生活節奏,從而走出讓他流淚的生活。而有不少評論指出,花盛的這種行走是一種尋覓,集中體現了甘南多元文化的一種沖突。現代文明不斷的沖擊著草原游牧文化,整個封建制度體系和文化根基坍塌,作者賴以生存的宗教和“村莊”沒落乃至解體,讓作者的靈魂無法安托,在奔波勞累和心靈撕裂的苦痛當中,永遠不復擁有溫暖而安逸的家園,作者散文詩中流露出一種現代人的現代情緒。

14、3、 特殊的人文環境藏傳佛教的大愛和悲憫觀這是作者散文詩多愁的天性,特殊的人文環境塑造了作者多愁的性情。他所擁有的大愛和無法實現之間的痛苦,他愛這土地,愛到熱淚盈眶,愛到無力回天,只能以一個詩人的方式歌唱。花盛的散文詩一方面傾訴著自己內心的憂郁,一方面歌頌著美麗的甘南大草原,他為幸福的生活高歌,為不幸的人群投以關懷。花盛生于甘南,長于甘南,在這片藏傳佛教孕育下的土地中汲取智慧,他有著藏傳佛教的大愛和憂患意識。他對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人民保持著一種崇高的敬畏與依戀,他對曾經生活過的村莊和那里的父老有著十分的關注,尤其是對現實生活中的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給予切實的關懷,這種民族情結奠定了作者多愁的情感

15、基調。花盛的詩中不時出現留守兒童的悲傷的身影。他的散文詩眼神和邊緣如出一轍,都是表現鄉村留守兒童的情形,都寫到了他們的“眼神”揪心、茫然、憂傷、期盼,包涵了一個生命對未來的復雜情感。不是人選擇生活,而是生存決定了生活,在這生存問題的現實困境中,本該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卻像過早凋零的花瓣,憂傷茫然的被本該享有的生活拋遠,過早的體驗生命的艱辛。同時,也體現了花盛對生活在低處的人事物的關注、挖掘和呈現。花盛的眼神和邊緣等作品,以獨特的視角真實的反映最低層人性的需求和人、事物的命運,正如花盛的散文詩觀:“散文詩創作應時刻以睿智的目光探尋、發現、挖掘、呈現和關注民生生存狀態,創作貼近生活的散文詩作品,用語言

16、的光芒照亮思想的困惑與迷惘。”在這一點上,作為生活在最低層的花盛,他的創作是最接地氣的。他用眼睛去發現;用相機去記錄;用心靈去感受;用良心去抒寫。他的思想接受著雪山草原的洗禮,他的詩緒是被刺痛后的本能的涌動,這是一種對人性藝術的抒發,表現出最真實,最原生態的創作情感。正是他的這種獨特的個人精神、價值追求使他的散文詩從內容上不能灑脫、高調。藏傳佛教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文精神融入到了花盛的散文詩中,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是他的散文詩多愁的內在動力,在花盛這里,憂患不僅是一種居安思危的預見感,更是作為一個文人的責任。花盛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和敏銳的洞察力,來發現身邊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

17、以小見大,震耳發聵。低垂和漏洞都寫了一個撿垃圾的老女人。低垂通過輕松的語言來詮釋一種輕松的疼,語言天真,在輕描素寫中發出沒有悲傷憐憫的呼吁。而漏洞中的痛是一種深深的痛,一種無底的痛。三輪車上的垃圾都可以幸福的取暖,親密的相依,而這個可憐的老女人,衣服滿是漏洞,瘦小單薄的身子在甘南零下15的風季中抵不了一絲寒冷,她臉上蒼白麻木的表情,是一道閃爍著寒光的傷口,那種疼痛和酸辛是不容訴說的。而這塊“漏洞”該有一塊補丁,補丁又在哪里,誰會把它縫上?現實總是殘酷的,殘酷的生出疼痛。這是詩人對社會的發難,社會發展了文明了,卻還有文明之光照不到的角落。年幼的沒有父母的照顧,年老的沒有子女的贍養,這不是個別的社

18、會現象,而是在貧富差距懸殊的現在社會下整個民族和國家低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縮影。作者生活在這里,目睹著這一切;為這一切悲傷,為這一切流淚。作者有著藏傳佛教的大愛和人文關懷的精神,使他的散文詩從骨子里透出一種憂傷,一種悲憫情懷和憂患意識,這些幾乎貫穿了他的整個創作過程。花盛的散文詩花費較多筆墨,不厭其煩地描寫著一些生活中的小人物的世俗生存狀態,他們庸碌無為,為了生存拋家棄子,為了生活漂流他鄉。以小鎮鄉村為背景,描寫一些雞零狗碎的潑煩事,這種對瑣碎的日常生活的原生態展示,適應了個人情感的需要,抒發他內心的苦悶。這種特殊的人文環境和文人特有的憂患意識是花盛散文詩多愁的天性。花盛同情和關注社會底層平民的生存狀態,以一個文人的方式祈求著社會的關注。從以上三個角度分析花盛的散文詩,那種多愁的情感基調便不言而喻,無論是社會背景,還是時代留給他的情感烙印,或者說多的愁天性,都構成了其散文詩獨特的心靈體驗和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