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藥課題考察之泰國行 - 圖文-_第1頁
傳統醫藥課題考察之泰國行 - 圖文-_第2頁
傳統醫藥課題考察之泰國行 - 圖文-_第3頁
傳統醫藥課題考察之泰國行 - 圖文-_第4頁
傳統醫藥課題考察之泰國行 - 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編者按:我國醫藥和國外的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十二世紀初便與阿拉伯國家和地區、歐洲、印度、非洲、朝鮮、日本進行了廣泛的醫藥文化交流。隨著世界范圍內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熱潮的興起,人們紛紛把養生保健的目光投向傳統醫藥。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瑰寶,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民族醫藥體系。隨著對外合作交流的日益增多,其國際影響越來越大,中醫藥的國際地位正在日益提高。2006年12月,按照WHO西太區(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公室;包括:柬埔寨、中國、菲律賓、老撾、蒙古、巴布亞新幾內亞、越南統一部署和安排,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成的WHO傳統醫藥課題考察團先后與韓國、泰國傳統醫藥管理機

2、構、單位進行交流、座談、考察和參觀,并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考察,為推廣國粹,傳播福祉再書汗青。本刊將就此次考察活動予以系列專題報道。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陳偉傳統醫藥課題考察之泰國行泰醫在泰國具有悠久歷史,從印度醫和中醫發展而來。泰醫藥由泰國邊疆地區傳到泰國曼谷,成為泰國最主要的傳統醫學始于1782年,距今有700余年的歷史。當西方醫學隨傳教士傳入泰國后,西醫藥迅猛發展,泰醫藥受到了排擠和冷落。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后,泰國政府開始重視并逐步加強了泰醫藥的管理與發展。泰國主流醫學是西醫藥,政府將傳統醫學定位于替代醫學。在泰國,共有傳統醫學30余種,包括了整脊和印度瑜珈等。泰醫藥和中醫藥在泰國傳統醫學

3、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是目前泰國政府主要關心和重視的傳統醫學。泰醫藥的管理概況為促進泰醫藥的發展,1977年1981年,泰國第4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61種藥用植物推廣納入初級衛生保健計劃。1992年泰國政府要求將泰醫和草藥納入社區衛生服務中。1992年2006年,泰國第7、第8、第9個衛生發展規劃中,都強調要保護和發展泰醫藥,促進泰醫學、泰藥學、泰醫推拿、藥用植物及其民間技術的發展。1993年,泰國政府設立了泰醫研究院,主要是用于聯絡、合作和促進泰醫藥在泰國的發展。1999年,泰國正式頒布了保護和促進泰醫學法。2004 年衛生部成立泰醫和替代醫學發展廳,內設四個管理部門:泰醫研究院、民

4、族醫學處、替代醫學處、東南亞泰中醫藥研究院。在泰醫研究院辦公區,還專門建立了泰醫博物館和泰醫按摩診所。另外,泰國衛生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合作,建立起 4 對姐妹醫院以及上海泰醫水療中心、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泰醫中心,推動泰醫在國外的發展。醫院考察紀行泰國衛生部官員認為:發展傳統醫學根本目的是為了給居民提供健康服務,衡量傳統醫學的發展關鍵要看其提供服務的情況。為此,課題組深入考察了3所綜合性醫院,包括一所大區醫院(ChaophyaAbhaibhubejr醫院。泰國分為12個大的區域,仿如中國的6大區概念、一所省級醫院(McCormick醫院,泰國共有76個省和一所區級醫院(JomthongCommun

5、ity醫院,省以下的行政區。三所醫院在提供傳統醫藥服務內容和形式很不相同,但是都將最大程度提供服務作為發展的首要標準。ChaophyaAbhaibhubejr醫院除了提供傳統醫藥服務外,還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的傳統醫學戰略,推進傳統醫學的保護與繼承,國家為此撥付專項經費予以保證和支持。從此也可看出,發展傳統醫學不再僅僅只是醫院的事情,也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該醫院建有泰醫藥博物館并擁有專門的雜志,鼓勵和宣傳傳統醫藥的應用。該院設有傳統醫學部,有職工60余人,主要提供泰式按摩、中醫藥、傳統藥等服務,在住院部已實現傳統醫學與西醫結合的治療。該院積極開展傳統醫藥的培訓推廣工作,對20余個社區中心開展了傳統

6、醫學的培訓,與私人機構合作提供傳統醫學服務。McCormick醫院是一所百年老院,15年前開展傳統醫療活動,2004年成立了傳統醫療中心,但規模較小,提供的傳統醫療服務主要是中醫針灸,另外有泰式按摩、瑜珈和藥膳,并且只有門診服務,今年111月份共診療患者3058人次。該院傳統醫藥的發展泰國實行三類醫療保健服務形式。在20世紀60年代為政府公務員及其家屬建立了醫療福利制度,70年代和80年代又先后建立了公共醫療福利制度和農村自愿健康保險制度,分別覆蓋窮人、老人和兒童、殘疾人等。1991年 建立了覆蓋正規就業人口的社會健康保險制度。1997年泰國修改憲法,強調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權利。2001年泰國政

7、府提出了全民健康保障制度,即“30銖計劃”,覆蓋除公務員和正規就業人口及其家屬以外的所有人群,取代原來的公共醫療服務制度和農村自愿健康保險制度。居民可以免費獲得預防保健服務,每次只要交納30泰銖(約合6元人民幣即可獲得門診就醫和住院治療服務(不包括醫療美容、器官移植和腎透析等治療,貧困人口、60歲以上老人、12歲以下兒童、殘疾人、退伍軍人與僧侶,可以免費。目前,公務員醫療福利制度、社會健康保險制度和全民健康保障制度分別覆蓋10%、12%和74%的人口。2002年11月 泰國通過國家健康保障法,規定在衛生部內設立“國家健康保障辦公室”,統一管理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并逐步歸口管理公務員醫療福利制度和

8、社會健康保險制度,衛生部部長擔任該辦公室管理委員會主席。起源于現傳統醫療中心負責人一位麻醉師,該醫生在美國進修期間從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消息中得知針刺麻醉,從而對針灸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研究針灸并到中國上海進行了進修,之后開始在醫院提供針灸服務,并逐步推廣。醫院目前越來越多的西醫生學習針灸,并在日常診療服務中提供針灸服務。JomthongCommunity醫院傳統醫學部2000年設立,有門診也有自己的住院部,現有職工23名,包括1名醫生、6名護士、9名按摩師和3名廚師以及4個保潔員,主要提供按摩、針灸、瑜珈、藥膳等服務。泰醫的教育與人才培養泰國1915年開始了泰醫的正規學校教育,1957年建立第

9、一所傳統醫學學校,截止目前共有20所大學開展了泰醫教育。1982年傳統泰醫學促進會建立Ayurved-Vidyvalaya學院。該學院畢業生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醫療工具,如體溫計等,但不允許開西藥處方。1987年,皇家頒布了管理行醫的新的培訓傳統醫生的修正案。此后,泰國衛生部將ATM納入衛生工作范疇之內。泰藥管理現狀泰藥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依據泰國醫藥法進行管理。根據法律規定,向FDA申請注冊的泰藥有四種形式:傳統藥物、經過改善的傳統藥物(以現代劑型出現的傳統藥物,經過改善的現代草藥(從草藥提取有效成分生產的藥物,多種成分,新藥(草藥單一化學成分提取物。目前,有11種泰醫草藥和8個成方方

10、劑納入了泰國藥典,有27種非處方泰藥在市場上流通。在泰國,院內制劑沒有納入FDA管理,由醫院自行負責生產和管理。在藥品生產方面, 泰國按照1993年制定的GMP標準執行,但對傳統藥物生產還未做強制性要求,是否按照GMP標準生產傳統藥物主要是藥品生產廠家的自愿行為。泰國醫療保健體系面面觀泰國國家健康保障辦公室認為,傳統醫學一旦納入醫保,由于價格和費用的降低,服務質量將很難得到保證;而在技術操作層面上,將傳統醫學納入醫保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如定價標準,服務質量的確定等。另外,目前泰國西醫對泰醫仍有許多不同的認識甚至反對的意見,而提供傳統醫學服務者對傳統醫學服務不被納入醫保也沒有太大意見,主要是因為政

11、府能提供的費用較低而難以獲得利潤。目前,只有泰式治療按摩納入了醫療保險范疇,對泰醫提供的其他醫療保健服務則沒有納入。大力引進國外傳統醫學泰國衛生部認為,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的傳統醫學,泰國就可以考慮引進。具體為:一是理論和技術上可靠(當地國家使用,其他國家接受;二是有療效;三是有價值;四是安全性高。中醫藥首當其沖。在泰國,中醫藥作為引進的傳統醫學,僅次于泰醫藥的第二傳統醫學,應用很廣泛、實際存在已有較長歷史。據泰國衛生部統計,泰國有60%的人喜歡采用中醫藥及傳統泰醫療法。中醫藥在泰國的影響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中醫師準入情況在泰國,中醫師多數是來自中國,少部分是在中國的中醫藥學校學成回國的泰

12、國人。泰衛生部承認中國現有32所 大專院校開設的中醫藥專業本科畢業文憑。目前約有200多名醫師已取得泰國衛生部正式頒發的中醫師執業證書,另有400多名西醫師取得了針灸執業證書。全國共有8家較大規模私立醫院設有中醫部,約有500家藥店經營或兼營中藥。泰國衛生部在2000-2005年共發出217張中醫行醫執照。目前,中醫藥服務基本集中在曼谷城市,主要提供服務形式是針灸,其次是按摩推拿,中醫內科等中醫診療服務相對還很少。據了解,中醫在泰國合法化后,由于中醫在泰國考試及認可工作剛剛起步,許多在中國獲得執照的中醫生,在泰國并沒有獲得合法的執照,只能掛靠在一些醫療機構,私下提供中醫藥服務。一些較大型的醫療

13、機構引進的中醫生,通過科研教學等合作的形式得到泰國衛生部認可,在泰國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針灸深受歡迎在各種中醫藥服務中,中醫針灸最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針灸很早就得到了WHO的承認,并已在歐美國家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針灸易學、便于推廣,副作用小,對一些疼痛等病見效快。泰國衛生部大力推動針灸服務,通過舉辦西醫學習針灸培養班,使全國許多醫院都能提供針灸服務。據統計,1997-2006年,泰國衛生部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合辦西醫針灸培訓班(3個月共15屆,共培養620名針灸醫生。2006年泰國中醫總會也舉辦了中醫藥培訓班。目前泰國只有一所中醫院(華僑中醫院,另外泰國衛生部正在積極支持推動另外兩所中醫院的建設。

14、華僑中醫院原為華僑醫院的中醫部,雖然名為醫院,但沒有床位,在衛生部機構注冊時仍為診所?;颊叩母黜棛z查和住院都在華僑醫院(西醫部完成。該院現有職工近百人,醫生28名(一半是從中國引進來的。目前華僑醫院主要提供門診服務,包括了許多在西醫部住院的患者,年門診量達到12萬人次。提供的醫療服務中,50%是針灸治療,20%是推拿按摩,30%是中醫內科。醫院有中成藥近60種,還有許多院內制劑。雖然中醫藥服務未納入泰國醫療保險范疇,然由于中醫藥的療效獨特,中醫院病人非常多,醫生的收入也比較可觀,據了解,該院最好的針灸師每月收入達7萬元人民幣。中醫藥教育情況泰國逐步開展了中醫藥教育。2004年,泰國華僑大學與上

15、海中醫藥大學合作,聯合開辦6年制中醫藥本科專業,這是泰國惟一一所中醫藥專業的高等學府。之后,華僑崇圣大學舉辦了中醫學院,泰國莊甲盛叻察帕大學了開辦了中醫學學士教育。2005年,泰國馬希倫大學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合作辦學。中成藥進入泰國醫藥市場泰國天然藥廠大約有1000多家,且多數是小作坊企業,產品大都是保健藥品、保健食品或護膚。目前中藥在泰國市場的品種很少, 只有少部分獲泰國批準文號的中成藥在市場銷售。北京同仁堂在曼谷與當地企業合作,開設了分店,主要以中醫座診及草藥熬制為主、中成藥銷售為輔助的形式經營。泰國中醫藥協會發展較快泰國最早于1925年成立了中醫總會,之后又分別成立了泰國古藥制造商公會、泰國聯華藥物公會、泰國中醫藥學會、泰國針灸和草藥學會、泰國天然藥物公會。中泰傳統醫學交流與合作記事1975年中泰建交后,兩國民間的中醫中藥交流頻繁,發展迅速,但中醫在法律上并沒有得到認可。1987年泰國國會上議院通過一項議案,正式批準使用中草藥。1995年泰國首家獲得部許可的華僑中醫院落成。1997年5月29日中泰兩國衛生部在中國北京簽署了兩國衛生醫學與藥品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1999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中泰衛生合作委員會會議,為推動中醫藥在泰國合法化奠定了基礎。2000年通過中國和泰國兩國政府間的合作,泰國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