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篇、滬昆客專精測網復測作業指導書一、工程概況新建滬昆客運專線是我國綜合交通網規劃中“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之一,是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向西南內陸地區進行經濟輻射的主要軸線,與成貴、渝黔、貴廣、黔桂等干線構成西南地區路網主骨架。滬昆鐵路為雙線無砟軌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350公里。滬昆鐵路客運專線長沙至昆明段(貴州)線路東起湘黔省界(DK419+530),向西經貴州省玉屏、三穗、凱里、貴定、貴陽、平壩、安順、關嶺、普安、盤縣后進入云南省,貴州境內正線全長559.473雙線公里,橋隧比例為80.89%(其中關嶺站至滇黔省界段129.7公里范圍橋隧比達92.81%)。本段共分布12個
2、車站。平均站間距離為48.62km,最大站間距離為92.318km(三穗凱里南),最小站間距離為10.08km(貴陽東貴陽北)。其中貴陽北為始發站,其余車站為中間站。依據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施工單位接樁后需對平面控制網CPI(含聯測CP0)、CPII和高程控制網(二等水準網)進行復測,以滿足線下工程開工的需要。二、復測技術依據1. 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2.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2009;3. 鐵路工程衛星定位測量TB10054-2010;4.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5. 精密工程測量規范GB/T15
3、314-94;6. 滬昆客專精密控制測量技術方案;7. 滬昆客專精測網復測作業指導書。三、復測要求3.1. 施工單位接樁后,應對 CP、CP和線路水準基點進行復測。3.2. 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需要開展不定期復測維護,復測周期不宜大于6 個月。不定期復測維護內容包括CP、CP、線路水準基點及施工加密控制點復測,檢查控制點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位移,點位的相對精度是否滿足要求。當復測較差超限時,應查明原因,由監理單位確認。3.3. 控制網復測應遵循以下原則:(1) 編寫復測技術方案。(2) 復測采用的方法和精度應與原測相同。(3) 復測前應檢查標石的完好性,對丟失和破壞的控制點應按同精度擴展方法補設
4、。復測技術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任務依據工程概況;復測技術依據;坐標及高程系統;復測采用的方法及精度;復測人員組成及使用儀器;平面控制網復測實施;高程控制網復測實施;復測評判方法及標準;發現問題的處理方法;上交成果;各項成果比較附表。3.4. 施工單位應向滬昆客專精測網評估項目部提交以下內容:(1) CP0、CP、CP復測的原始數據及觀測記錄,以及標準RINEX 文件。(2) 二等水準復測的原始數據及觀測記錄,以及二等水準高差檢核表。3.5. 復測完成后應進行成果分析,編寫并提交復測報告。復測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 任務依據;(2) 工程概況;(3) 技術標準、依據及精度指標;(4) 坐標及
5、高程系統(5)復測組織及完成情況;包括復測如何組織,人員配置情況,投入儀器情況,復測完成時間及工作量情況。(6)控制點現狀情況;(7)平面控制網復測技術執行情況;包括儀器鑒定情況、觀測執行情況、構網及聯測情況、數據處理過程及結果(獨立環閉合差及重復基線較差統計、自由網平差和約束平差后最弱邊方位角中誤差和邊長相對中誤差統計)。(8) 平面控制點穩定性及相鄰點間精度分析:包括原測坐標與復測坐標比較、相鄰點間原測與復測坐標差之差相對精度分析。(9) 高程面控制網復測技術執行情況包括儀器鑒定情況、觀測執行情況、數據處理、精度分析與評定、相鄰水準點原測與復測高差比較。(10) 復測結論及需說明的問題。(
6、11) 上交成果。包括復測技術方案、復測技術總結、復測成果、平差計算資料、外業觀測資料。(12) 附錄包括CPI、CPII 復測網圖、復測水準路線圖;相鄰標段共樁協議;平面點坐標原測與復測較差統計表;相鄰點間坐標差之差相對精通統計表;儀器鑒定證書;施測單位測繪資質;人員證書等。3.6.施工單位復測完成后由建設單位組織評審,評審通過后方可線下工程施工。四、復測儀器要求復測采用的儀器要求:4.1. 平面網復測采用雙頻 GPS 接收機的平面標稱精度要求不低于5mm+1ppm;4.2. 二等水準網復測采用自動安平水準儀的標稱精度要求不低于±0.3mm/km。4.3. 測量儀器需要經測繪儀器計
7、量定點單位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方可使用。五、復測技術要求5.1. CP級控制網按高鐵二等GPS 控制測量要求進行復測。CP級控制網按高鐵三等GPS 控制測量要求進行復測。采用邊聯接方式構網,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邊形組成的帶狀網。5.2. 按設計控制網網形進行觀測,觀測時 GPS 天線進行統一指北定向,CP、CP控制點、線路水準基點施工復測的精度和要求應符合如下規定。A 各等級 GPS 測量控制網的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5.1 規定。表5.1 CP、CP GPS控制網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固定誤差a(mm)比例誤差系數b(mm/km)基線方位角中誤差()約束點間的邊長相對中誤差約束平差后最弱邊邊
8、長相對中誤差CP511.31/2500001/180000CP511.71/1800001/100000注:當基線長度短于500m 時,基線邊長中誤差應小于5mm。B 各等級GPS 測量作業的基本技術要求,應符合表5.2 規定。表5.2 CP、CP GPS測量作業的基本技術要求 級別項目CPICPII靜態測量衛星高度角(°)1515有效衛星總數44時段中任一衛星有效觀測時間(min)3020時段長度(min)9060觀測時段數21-2數據采樣間隔(S)10-6015-60C GPS 測量除滿足以上規定外,其余各項要求應執行現行鐵路工程衛星定位測量規范的相關規定。D 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
9、方法應按表 5.3 規定執行。表5.3 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等級觀測方式觀測順序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二等往返往返奇數站:后-前-前-后偶數站:前-后-后-前E 二等水準觀測應符合表5.4 的規定。表5.4 二等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單位: m)等級水準尺類型水準儀等級視距(m)前后視距差(m)測段的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二等銦瓦DS05601.5(電子)6.0(電子)0.55DS150六、復測注意事項6.1.作業前按規范要求進行相關儀器檢校,作業過程中經常對光學對中器進行檢校,保持接收機設備工作狀態正常。6.2在觀測前,預報星歷情況,按衛星星歷預報表、GPS 接收機數量及交通
10、情況編制觀測計劃。6.3作業中,儀器對中誤差小于 1mm,每個時段觀測前、后各量天線高一次,兩次較差值小于2mm,取均值作為最后成果;觀測時用電子手簿進行自動記錄點號、天線高,同時認真填寫GPS靜態觀測手簿。6.4觀測過程中不在天線附近 50m 以內使用電臺,10m 以內使用對講機;在一個時段觀測過程中未出現以下操作:接收機關閉又重新啟動,進行自測試,改變衛星仰角限,改變數據采樣間隔,按動關閉文件和刪除文件等功能鍵。七、復測數據處理7.1. 基線解算首先將CP、CP原始觀測文件進行預處理,轉換為標準RINEX 文件,同時對點號、天線量高方式、天線高逐一進行復核。CP、CP采用GPS隨機軟件TG
11、O軟件統一進行基線解算和輸出基線向量文件。7.2. 基線向量網平差CP、CP應在同步環、異步環閉合差以及重復基線較差檢驗合格后,進行無約束平差。CP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數的絕對值滿足規范要求后,以所聯測的相鄰標段的CP作為約束點進行平差,并進行擬采用約束點進行約束精度分析,計算CP控制點的三維地心坐標。CP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數的絕對值滿足規范要求后,以所聯測的CP控制點及相鄰標段的CP作為約束點進行平差,計算CP控制點的工程獨立坐標。采用GPS 復測CP、CP控制點時,復測成果與原測成果的較差應滿足表7.2a、7.2b 的規定。表7.2a CPI、CPII 控制點復測
12、坐標較差限差要求 單位:mm控制點類型坐標較差限差CP20CP15注:表中坐標較差限差指X、Y 坐標分量較差。表7.2b GPS 復測相鄰點間坐標差之差的相對精度限差控制網等級相鄰點間坐標差之差的相對精度限差CP1/130 000CP1/80 000注:表中相鄰點間坐標差之差的相對精度按下式計算式中: X ij = (Xj Xi) 復 (Xj Xi)原Y ij = (Yj Yi) 復 (Yj Yi)原Z ij = (Zj Zi) 復 (Zj Zi)原S 相鄰點間的二維平面距離或三維空間距離;X ij,Y j 相鄰點i 與ij間二維坐標差之差(m);ij Z 相鄰點i與j間Z方向坐標差之差,當只
13、統計二維坐標差之差的相對精度時該值為零(m)。7.3. CP網無約束平差根據外業作業期的分期及作業技術要求的不同,可以分成若干子區,分別進行無約束平差。若進行相鄰子區間聯合無約束平差時,可以若干系統誤差參數(尺度、定向等),并對每一系統誤差參數進行顯著性檢驗。無約束平差應進行方差分量因子估值檢驗和每個改正數粗差的檢驗。無約束平差應輸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中各點的地心坐標和大地坐標、各基線的改正數和基線向量平差值、各基線的地心坐標分量、大地坐標分量及其精度等。7.4. CP網整體平差整體平差應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或國際地球參考框架(ITRF)中進行。各子網歷元不同時,應利用板塊運動模型和速
14、度場進行統一歸算。整體平差中,應引入起算點的全方差協方差陣,并乘以適當的松弛因子定權。整體網平差應進行驗后單位權方差因子的檢驗和轉換參數的顯著性檢驗。檢驗后,應消去不顯著的轉換參數,并重新平差。整體平差后,應輸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中各點的地心坐標和大地坐標、各基線的地心坐標分量和大地坐標分量、各基線改正數、平差值及其精度等。 CP網平差后,其精度應符合表5.1的規定。7.5.CP網無約束平差基線向量檢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維基線向量及其相應方差協方差陣作為觀測信息,以一點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作為起算依據,進行無約束平差。無約束平差應輸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中各點的三維坐標、各
15、基線向量及其改正數和其精度。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分量的改正數絕對值()應滿足下列公式的要求:式中:基線測量中誤差,單位為mm,采用外業測量時使用的GPS接收機的標稱精度,計算時邊長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7.6.CP網約束平差利用無約束平差后的觀測值,應選擇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或地方獨立坐標系中進行三維約束平差或二維約束平差。平差中,對已知點坐標、已知距離和方位,可以強制約束,也可以加權約束。平差結果應包括相應坐標系中的三維或二維坐標、基線向量改正數、基線邊長、方位、轉換參數及相應的精度。約束平差中,基線分量改正數與經過粗差剔除后的無約束平差結果的同一基線,相應改正數較差的絕對值()應滿足下列公
16、式的要求:式中:基線測量中誤差,單位為mm,采用外業測量時使用的GPS接收機的標稱精度,計算時邊長按實際平均邊長計算。7.7. 水準測量作業結束后,全線應按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計算偶然中誤差M ;當水準網的環(段)數超過20 個時,還應按環線閉合差計算W M 。M 和W M 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否則應對較大閉合差的路線進行重測。M 和W M 應按下列公式計算:二等水準測量限差及水準點間的復測高差與原測高差之較差應符合表7.3 的規定。表7.7 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單位:mm)水準測量等 級每千米水準測量偶然中誤差M每千米水準測量全中誤差MW限 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往返測不符值附合路線或環線閉
17、合差左右路線高差不符值二等水準1.02.06447.8. 復測成果與原測成果較差滿足規范要求時,采用原測成果。當較差超限時,應進行二次復測,查明原因,并采用同精度擴展方法更新成果,提交監理和設計單位確認。八、各類附表附表 A: 復測坐標成果及其與原測坐標較差統計表CPI(CPII)網復測坐標成果及其與原測坐標較差統計表(工程獨立坐標系,橢球,中央子午線000°0000,投影面大地高000m)點號原測坐標(m)復測坐標(m)坐標差(mm)相鄰點相對精度xyxyxy附表B: 相鄰點間坐標差之差的相對精度統計表CPI(CPII)網復測坐標成果及其與原測坐標較差統計表(工程獨立坐標系, 橢球
18、,中央子午線000°0000,投影面大地高000m)點號原測坐標(m)復測坐標(m)坐標差(mm)相鄰點相對精度xyxyxy附件C:水準測量測段高差及精度計算表二等水準測量往返測精度統計表序號起點終點距離中數 L(km)往測高差(m)返測高差(m)高差中數(m)往返測高差較差(mm)限差4L(mm)合限狀態附件D:相鄰水準基點間復測高差與原測高差對照表復測高差與原測高差對照表測 段設計高差復測高差復測距離中數 L(km)設計距離中數 L(km)復測高差與設計高差之差限差6R(mm)合限狀態第二篇、滬昆客專控制網加密測量作業指導書一、工程概況我單位承建的滬昆鐵路客運專線貴州段CKGZT
19、J-12標段,起止里程為DK924+135 DK 977+651.51,全長48.32Km,短鏈5.196 Km。線路位于黔西南州普安縣、六盤水市盤縣境內,標段共有特大橋7座,共計7227.74延米,大橋8座,計2358.7延米,中橋3座,共計265.09延米。其中虎跳河多線特大橋計1153.88延米,張官屯特大橋計666.08延米,平蒿地特大橋計690.78延米,大水井特大橋計782.94延米,兩河特大橋計2030.38延米,沙坡特大橋1279.49延米,毛家營特大橋624.19延米。隧道13座,共計32543米。涵洞28座,共計884橫延米。小橋1座,共計272頂m2。區間土石方15704
20、91立方。全線鋪設無砟軌道,二、技術依據1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2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2009;3鐵路工程衛星定位測量TB10054-2010;4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5精密工程測量規范GB/T15314-94;6滬昆客專精密控制測量技術方案;三、測量儀器要求3.1平面網加密采用雙頻GPS 接收機的平面標稱精度要求不低于5mm+1ppm;采用導線法加密時全站儀需滿足以下精度要求:角度測量精度: ± 1距離測量精度: ± 1mm +2ppm使用帶馬達驅動、自動照準和數據自動記錄功能的現代化
21、全站儀3.2二等水準網加密采用自動安平水準儀的標稱精度要求不低于±0.3mm/km。3.3測量儀器需要經測繪儀器計量定點單位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方可使用。四、測量范圍及內容4.1 測量范圍CKGZTJ-12標 (DK924+135DK 977+651.51) 全線48.32公里。4.2 測量內容(1) 精測網(CP、CP、二等水準)同精度加密;(2) 施工控制網加密。五、坐標系統5.1 平面坐標系統平面坐標系統采用 WGS84 橢球高斯投影工程獨立坐標系統,投影變形值滿足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不大于10mm/km 的要求。我標段具體投影分帶及大地高設置如下:
22、標段內設計坐標系一覽表全線投影分帶序號中央子午線經度投影面高度(m)對應里范圍最大投影變形(mm/Km)正常高大地高22105°0012701245D1K907+000D1K926+500-10.923105°0013401315D1K926+500D1K934+000-13.924104°4515701545D1K934+000D1K944+400-16.525104°4517201695DK944+400DK958+000-14.126104°3018251800D1K958+000D1K982+000-16.45.2 高程基準高程系統采用
23、 1985 國家高程基準。六、精測網同精度加密6.1 一般規定為滿足施工測量聯測的需要,在進行線下工程施工測量前,應對設計院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網進行復測,當設計院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網點位的位置和密度不能滿足施工測量聯測需要時,應對CP、CP點和二等水準點按照同精度擴展方法進行加密測量。考慮到既有CP和CP的情況,應優先采用GPS進行CP、CP的同精度加密工作。加密測量前應檢查聯測標石的完好性,對丟失和破損較嚴重的標石應按原測標準用同精度擴展方法補設。6.2 布點要求各級平面控制網同精度加密測量布點應符合下表規定:表6.2-1 平面控制網同精度加密測量布點要求控制網加密方法測量等級點間距相鄰點
24、的相對中誤差(mm)備注CPGPS二等4km一對點10點間距800mCPGPS三等600-800m8導線三等400-800m8附合導線網二等水準同精度加密測量布點應符合下表規定:表6.2-2 二等水準同精度加密測量布點要求控制網級別測量等級點間距線路水準基點測量二等2km二等水準基點不大于2km 布設一個,復雜特大橋、隧道口附近和車站范圍內應增設水準點。為便于施工單位施工放樣對高程點的引用,應考慮二等水準點與CPI、CPII 級點共樁,共樁點的埋設規格同CPI 點的規定。6.3 點號編排同 精 度 加 密 CP 、CP 級平面控制點分別由“JMCPI” 和“JMCPII”加3 位流水號組成,其
25、中第一個數字用標段號標石,如“JMCPI12××”、“NCPII12××”表示第十二標段平面同精度加密控制點。同精度加密二等水準點由“JMBM”加3 位流水號組成,其中第一個數字用標段號標石,例如“JMBM12××”表示第十二標段高程同精度加密控制點。自貴陽至昆明方向連續編號。當二等水準基點與CPI、CPII 級點共樁時,樁號采用平面控制點編號,樁號唯一。6.4 選點埋石要求6.4.1 標石規格CP同精度加密平面控制點標石埋設規格應符合下圖的規定:圖6.4-1CP平面控制點標石埋設圖(單位:mm)注:1蓋板;2地面;3保護井;4素土;
26、5混凝土CP同精度加密平面控制點標石埋設規格應符合下圖的規定:圖6.4-2 CP平面控制點標石埋設圖(單位:mm)注:1蓋板;2地面;3保護井;4素土;5混凝土CP、CP點應按要求做護井和護蓋。在樁面上壓印同精度加密點號及“滬昆客專”字樣,字體、字大小視樁面大小確定。并用油漆描紅。JMCPIXXX滬昆客專圖6.4-3 樁面示意圖二等水準點同精度加密平面控制點標石埋設規格應符合下圖的規定:圖6.4-4 二等水準點標石埋設圖(單位:mm)注:1蓋板;2地面;3保護井;4素土;5混凝土6.4.2 標石中心標志CP、CP均采用不銹鋼質球面中心標志。在標志的正中位置刻制長10mm,深大于0.5mm、粗小
27、于0.5mm 的“十”字絲作為GPS觀測的對中點。如下圖:圖6.4-5 標石中心標志圖(單位:mm)6.4.3 同精度加密選點(1) 同精度加密CP點:在鐵路設計中線兩側50m1000m 范圍 內不易被施工破壞、穩定可靠、便于測量的地方,按不大于4000m 間隔布設一個點。在長度大于1000m 隧道進出口與斜井處布設一對相互通視的CP點,每對點兩點間距不小于800m;為兼顧GPS 網形,在實地條件允許時,CP可在鐵路中心線兩側錯開布點。(2) 同精度加密CP點:在鐵路設計中線兩側50m200m 范圍內、穩定可靠、便于測量的地方,按600m800m 間隔布設一個點,且相互通視,困難地段至少有一個
28、通視點。(3) CP、CP控制點首先在設計圖紙上設計,設計時考慮點的位置,高程面應盡量在線路平均高程面上。外業選點時依據點位設計,選在地質情況穩定、地基堅實,且地下水位較低,利于GPS 觀測,不易被施工等因素破壞,能長期保存的穩定區域。a) 點位必須選擇在四周開闊的區域,在地面高度角15 度內不應有成片的障礙物。點位不易被破壞。b) 點位應選擇在交通方便,且利于安全作業的地方。c) 點位附近不應有大面積水域或其它強烈干擾衛星信號接收的物體(如金屬廣告牌等)。d) 點位須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如電視臺、電臺、微波站等),其距離不宜小于200m,并遠離高壓輸電線其距離不宜小于50m。(4) 同精
29、度加密二等水準點,要求一般不大于2km 一個,并位于離開線路中線50300m 范圍內。必須保證地基堅實穩定,不受施工影響,利于標石的長期保存與觀測。CP、CP點在滿足二水準對點位的要求時,可共用。下列地點不應選埋水準點:a) 易受水淹、潮濕或地下水位較高的地點;b) 易發生土崩、滑坡、沉陷等地面局部變形的地區;c) 土質松軟的地點。d) 距已有鐵路 50 米、公路30 米以內;e) 在修建鐵路及其設施時可能毀壞標石的地點;f) 地形隱蔽不便觀測的地點。6.4.4 點之記點之記的具體格式參考附錄的格式。點之記應包含以下內容:點號;概略經緯度;所在地;交通情況、交通略圖;點位通視情況及點位略圖。點
30、位至三個參照地物的距離;標石斷面圖。選點情況、埋石情況。其中點之記中的點位略圖、交通示意圖、標石斷面圖用CAD 繪制,再剪切鑲嵌到表內的相應位置。點之記中的交通路線圖、交通情況、點位略圖及點位說明要盡可能多地增加找點信息,以便查找點位,并力求語言精練、簡潔明了。確保點之記內容完整、格式統一、整齊美觀。6.5 外業觀測要求6.5.1. 同 精 度 加 密 CP 點按照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二等GPS 測量標準施測,采用邊聯結方式構網,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邊形組成的帶狀網,同步觀測時段數為2 個時段,每時段不短于90 分鐘。同精度加密1 個CP點時應就近聯測不少于4 個C
31、P,且加密點位于所聯測CP點構成的網形中部;6.5.2. 同 精 度 加 密 CP 點按照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三等GPS 測量標準施測,采用邊聯結方式構網,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邊形組成的帶狀網,同步觀測時段數為2 個時段,每時段不短于60 分鐘。同精度加密1 個CP點時應就近聯測不少于2 個CP及不少于2 個CP點,且加密點位于所聯測CP/CP點構成的網形中部;表6.5-1 GPS 同精度加密外業觀測要求項 目等 級二等三等靜態測量衛星截止高度角(°)1515同時觀測有效衛星數44有效時段長度(min)9060觀測時段數22數據采樣間隔(s)1560156
32、0接收機類型雙頻雙頻PDOP 或GDOP68注:平均重復設站數1.5 是指至少有50%的點設站2 次。6.5.3. 同精度加密二等水準點按照高速 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中二等水準測量的相關要求施測。同精度加密二等水準點應采用附合水準路線,起閉于線路水準基點。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和技術要求應按下表規定執行:表6.5-2 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等級觀測方式觀測順序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二等往返往返奇數站:后-前-前-后偶數站:前-后-后-前表6.5-3 二等水準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單位: m)等級水準儀最低型號水準尺類型視距前后視距差測段的前后視距累積差視線高度數字水準儀重復測
33、量次數光學數字光學數字光學數字光學(下絲讀數)數字二等DS1因瓦503 且501.01.53.06.00.32.8 且0.552 次6.6 數據處理要求在對 CP、CP加密點進行整體平差前應先對網中的原CP和CP點的穩定性進行分析。對不滿足精度要求的原CP和CP進行剔除,滿足要求的全部作為起算點。6.6.1. 各級平面控制網同精度加密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1) 基線質量檢驗:表6.6 -1 基線質量檢驗限差表本項目 = ±52 + d 2(2) 在基線的質量檢驗符合要求后,應以所有獨立基線構成控制網,以三維基線向量及其相應的方差-協方差陣作為觀測信息,以一個點的WGS-
34、84 的三維坐標為起算數據,進行無約束平差。三維無約束平差中基線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數絕對值滿足下式要求: 3 X V ; 3 Y V ; 3 Z V ;(3) GPS 網三維無約束平差合格后,應引入網中聯測的CP和CP點坐標進行約束平差。平差前應對控制點進行穩定性和兼容性分析。約束平差后基線向量的改正數與同名基線無約束平差相應改正數的較差應滿足下式要求: 2 X dV ; 2 Y dV ; 2 Z dV ; = ± 52 + d 2 ,d 取基線的平均邊長,單位:km(4) CP、CP控制網GPS 同精度加密測量網約束平差的精度指標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6.6.-2 CP、CP控制網GP
35、S 同精度加密測量的精度指標控制網級別基線邊方向中誤差最弱邊相對中誤差CP1.31/180 000CP1.71/100 0006.6.2. 二等水準同精度加密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表6.6-3 二等水準同精度加密測量精度要求(mm)每km高差中數中誤差()附合水準路線平均長(km)水準儀等級水準尺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1±2400DS1因瓦尺±4±6水準測量計算取位按如下表進行:表6.6-4 水準測量計算取位等級往(返)測距離總和(km)往(返)測距離中數(km)各測站高差(mm)往
36、(返)測高差總和(mm)往(返)測高差中數(mm)高程(mm)二等、精密水準0.010.10.010.010.10.1七、施工控制網加密7.1. 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可根據施工要求采用同級擴展或向下一級發展的方法。施工控制網加密前,應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技術設計書。7.2. 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可采用導線或GPS 測量方法施測,施工控制網加密必須就近聯測沿線的CP或 CP控制點,采用固定數據約束平差。利用GPS 加密測量施工控制網時,在對加密點進行整體平差前應先對網中聯測的原CP和CP點的穩定性進行分析。對不滿足精度要求的原CP和CP進行剔除,滿足要求的全部作為起算點。7.3. 加密
37、平面控制點應布設在堅固穩定、便于施工放線且不易破壞的范圍內,并按下列規格進行埋石。圖7.1 四等平面控制點標石埋設圖(單位:mm)注:1蓋板;2地面;3保護井;4素土;5混凝土7.4. 采用導線加密時,導線邊長以200400m 為宜,應按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3.1.6 條四等導線的精度要求施測。表7.1 導線加密測量的精度要求等級測角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測回數0.5級儀器1級儀器2級儀器四等2.51/80000±5n1/40000346注:1、表中n 為測站數。2、當邊長短于500m 時,四等邊長中誤差應小于5mm。7
38、.5. 采用GPS 測量方法加密時,按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3.1.5 條四等GPS 精度要求施測,GPS 基線邊不宜短于300m。表7.2 GPS 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外業觀測要求項 目 等 級三等靜態測量衛星截止高度角(°)15同時觀測有效衛星數4有效時段長度(min)45觀測時段數2數據采樣間隔(s)1030接收機類型雙頻PDOP 或GDOP10注:平均重復設站數1.5 是指至少有50%的點設站2 次。GPS 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7.3 GPS 施工控制網加密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等級固定誤差a(mm)比例誤差系數b(mm/k
39、m)基線方位角中誤差()約束點間的邊長相對中誤差約束平差后最弱邊邊長相對中誤差四等522.01/1000001/700007.6. 加密高程控制點應布設在堅固穩定、便于施工放線且不易破壞的范圍內,并按下列規格進行埋石。為便于施工單位施工放樣對高程點的引用,應考慮加密水準點與平面點共樁,共樁點的埋設規格同CPI 點的規定。圖7.2 二等水準點標石埋設圖(單位:mm)注:1蓋板;2地面;3保護井;4素土;5混凝土7.7加密高程控制測量應采用附合水準路線,起閉于線路水準基點, 采用同級擴展的方法按照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中二等水準測量的相關要求施測。7.8平面施工控制網加密
40、點號由“JM”加標段號,再加3 位流水號組成,如“JM1×××”、“JM2×××”;高程施工控制網加密點號由“JMB” 加標段號,再加3 位流水號組成,如“JMBM2×××”,自貴陽至昆明方向連續編號。當二等水準基點與平面控制點共樁時,樁號采用平面控制點編號,樁號唯一。7.9施工控制網加密完成后,應提交下列成果資料:(1) 加密測量技術設計書;(2) 加密測量成果(含點之記);(3) 外業測量觀測數據資料;(4) 平差計算資料;(5) 加密測量技術報告。第三篇、滬昆客專CPIII測量作業指導書一 、概述1
41、.1 編制依據 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07 年4 月30 日關于加強鐵路客運專線精密控制測量工作的通知。1.1.2 鐵道部建設管理司關于重視和加強時速200 公里以上鐵路工程測量工作的通知(建技電2006128 號)。1.1.3 2009 年鐵道部建設司關于進一步規范鐵路工程測量控制網管理工作的通知(鐵建設200920 號)。1.2 工程概況我單位承建的滬昆鐵路客運專線貴州段CKGZTJ-12標段,起止里程為DK924+135 DK 977+651.51,全長48.32Km,短鏈5.196 Km具體工作內容如下:(1)CPII、高程控制網加密測量;(2)CP平面控制網測量;(3)CP高程控制測
42、量。1.3 無砟軌道CP控制網測量的準備工作1.3.1 線下工程沉降和變形評估無砟軌道對線下基礎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嚴格, CP的控制網測量應待線下工程沉降和變形滿足要求,且無砟軌道鋪設條件評估通過后進行。1.3.2 精測網全面復測按鐵道部建設司關于進一步規范鐵路工程測量控制網管理工作的通知(鐵建設200920號)的要求,CP建網前應對精測網進行全面復測一次。 線下工程平面線位復測對竣工的線下工程在鋪設無砟軌道前應進行平面線位的復測,以提前處理施工放樣引起的誤差超限,為鋪設無砟軌道奠定良好的基礎。即鋪設無砟軌道前對線下工程進行平縱面貫通測量。二、 作業技術依據及坐標高程系統2.1 作業的技術
43、依據及規范1. 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2.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 18314-2009;3. 鐵路工程衛星定位測量TB10054-2010;4.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5. 精密工程測量規范GB/T15314-94;2.2 坐標與高程系統(1)平面坐標系統采用中鐵二院提交的精測網成果相應的工程獨立坐標系統,參考橢球體采用WGS-84 坐標系橢球體參數。(2)高程系統采用1985 國家高程基準。三、 CPII、高程控制網加密測量為了高效、準確地建立CPIII 基樁網,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加密CPII網。CPII網加密的主要目地
44、是為了方便CPIII 網的觀測,以及彌補被損毀的和無法利用的CPII 點。滬昆客專CPII控制網加密原則上采用GPS測量,在原精密平面控制網基礎上按同精度內插方式加密。3.1 采用GPS方式加密CPII網的具體要求、加密測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儀器和精度應符合相應等級的規定,原則上采用進口雙頻GPS加密,不應使用單頻GPS。所采用儀器應經過檢定,并在有效檢定期內。、選點CPII 加密點應采用強制對中標,不允許與CPIII 共點,每600 米布設一個,在橋梁部分CPII 加密點上橋,埋設于橋梁固定端防撞墻頂端;路基部分在限界內埋設穩定、對空通視良好的柱狀墩(離基礎面1.0 米以上),基礎為0.7m
45、0.7m,深1.0m,均應使用強制對中的方式選埋,標志應注意與頂面齊平。加密CPII點的編號按以下原則編排:JMCPII-X-XX,X代表標段號,XX為標段內按里程增大方向的順序編號,點號標志字號應采用統一規格字模,字高為6cm的正楷字體刻繪,并用白色油漆抹底,黑色油漆噴寫編號,點號銘牌白色抹底規格為40cmX30cm。、觀測CPII 加密要求同精測網原網要求,觀測、數據處理均與原測CPII相同。觀測前要對網形進行設計,原則上一個標段內CPII 加密網應統一觀測、統一平差,與相鄰標段的CPII 加密網應銜接2 個點,聯測標段內全部CPI 點和CPI 中間的部分CPII 點,特殊情況CPII 加
46、密網不應短于8 公里,聯測的CPI 點不少于3 個,CPII 加密點間的基線長度在600 米左右為宜。并執行下列指標:表3.1.3 GPS 觀測技術要求級 別項 目C 級靜態測量衛星高度角(°)15有效衛星總數4時段中任一衛星有效觀測時間(min)20時段長度(min)60觀測時段數2數據采樣間隔(S)15PDOP 或GDOP8重復設站2、數據處理在整體平差前應先對網中的CPI 和CPII 的穩定性進行分析。(1)基線質量檢驗:表3.1.4 基線質量檢驗限差表=,本項目a=5mm,b=1ppm。(2)在基線的質量檢驗符合要求后,以三維基線向量及其相應的方差協方差陣作為觀測信息,以一個
47、點的WGS84 的三維坐標為起算數據,進行無約束平差。無約束平差基線向量改正數的絕對值應滿足下式要求:Vx3,Vy3,Vz3(3)GPS 網無約束平差合格后,應采用網中聯測穩定性好的CPI和CPII 點坐標進行約束平差,同時應與相鄰CPII 加密控制網的銜接。約束平差后基線向量的改正數與同名基線無約束平差相應改正數的較差應滿足下式要求:dVx2,dVy2,dVz2平差后加密點CPII的點位精度應小于10mm,基線邊方向中誤差1.7,最弱邊相對中誤差限差為1/100000。3.2 采用導線方式加密CPII網的具體要求采用導線方式加密CPII網時應按同精度擴展方式加密CPI通視點對,導線附合長度不
48、大于5公里,所采用儀器為測角精度不低于1,測距精度不低于1mm+2ppm的徠卡系列全站儀施測,儀器應在鑒定有效期內。加密CPII導線點的埋設要求同上,點間距以500米為宜。采用導線測量時還應滿足下列要求:3.2.1 導線應起閉于CP控制點,應符合表3.2.1 的規定。導線附合長度2km 以上時,應采用導線網方式布網,導線網的邊數以46 條邊為宜。表控制網導線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附合長度(km)邊長(m)測距中誤差(mm)測角中誤差()相鄰點的相對中誤差(mm)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限差方位角閉合差限差()導線等級CP550051.881/55 000±3.6n三等3.2.2 導線測量水平角采用方向觀測法,并滿足表3.2.2 的規定表3.2.2 水平角方向觀測法的技術要求等級儀器等級測回數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三等0.5級儀器44841級儀器6696 導線邊長測量應滿足表3.2.3 的規定表3.2.3 邊長測量技術要求等級使用測距儀精度等每邊測回數一測回讀數較差限值(mm)測回間較差限值(mm)往返觀測平距較差限值往測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深度學習的過濾水質預測研究
- 沉浸式教學法在初級漢語綜合課的應用行動研究-以泰國岱密中學為例
- 胎盤影像診斷
- 感統組合培訓
- 集中注意力與心理健康維護
- 闌尾手術護理查房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課件-超聲波雷達
- 預防溺水班會課件
- 頂崗實習安全課件
- 音標課件圖片高清
- DB11T 2442-2025 學校食堂異物管控規范
- 2025年武漢市漢陽區社區干事崗位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黨課課件含講稿:《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輔導報告
- 國家開放大學行管專科《監督學》期末紙質考試總題庫2025春期版
- GB/T 3280-2015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
- T∕CQAP 2002-2022 基于水泡性口炎病毒載體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用陽性假病毒質控品
- 1#球磨機襯板更換及方案
- 俄羅斯、中國、歐美電子管型號替代表
- 常用塑料改性加工工藝
- 農村低壓電力技術規程(國標正本)
- 廠房鋼結構屋面及彩鋼板施工方案資料講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