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重大危險源辨識_第1頁
73重大危險源辨識_第2頁
73重大危險源辨識_第3頁
73重大危險源辨識_第4頁
73重大危險源辨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辨識重大危險源的依據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a) 危險物質的生產、使用、貯存和經營等各企業或組織;b) 礦山、采石場中礦物的化學與熱力學性質的加工工藝活動和與這些工藝活動相關的,屬于標準表1中危險物質的儲存活動;c) 廠內危險物質的運輸。本標準不適用于:a) 核設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質的工廠,但這些設施和工廠中處理非放射性物質的部門除外;b) 軍事設施;c) 礦山、采石場中礦物的開采、勘探、提取、加工;d) 廠外危險物質的運輸;e) 地下儲罐。2 引用標準: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

2、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3 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 危險物質hazardoussubstance一種物質或若干種物質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學、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導致火災、爆炸或中毒的危險。3.2 單元unit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工廠的且邊緣距離小于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3.3 臨界量thresholdquantity指對于某種或某類危險物質規定的數量,若單元中的物質數量等于或超過該數量,則該單元定為重大危險源。3.4 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工業活動中

3、發生的重大火災、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給現場人員或公眾帶來嚴重危害,或對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3.5 重大危險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4重大危險源辨識4.1 辨識依據重大危險源的辨識依據是物質的危險特性及其數量,見重大危險源辨識表1和重大危險源辨識表2。表1危險物質名稱及其臨界量序號危險物質名稱臨界量(噸)1氨液化的,含氨50%502苯,甲苯503苯酚104苯乙烯505內酮506內酮臺氟化氫(內酮鼠醇)107丙烯睛抑制了的208丙烯醛抑制了的509丙烯亞胺抑制了

4、的(甲基氮丙環)2010二氟化氧111一硫化碳2012二氯化硫113二氧化硫2014二異鼠酰甲苯2015氟1016氟化氫(無水)2017谷硫磷0.118119過氧化鉀2020過乙酸(濃度60%1021環氧丙烷4022環氧氯丙烷1023環氧澳丙烷1024環氧乙烷2025甲苯5026甲苯-2,4-二異鼠酸酯5027甲醇10028甲基異鼠酰0.229甲醛5030甲烷2031可吸入粉塵的饃化合物(一氧化饃、二氧化饃、硫化銀、一硫化三銀、三氧化二銀等)0.132聯苯胺和/或其鹽類0.133聯氟螭0.134磷化氫0.535硫化氫液化的2036六氟化硒0.537氯化氫無水10038氯甲基甲醛0.139氯氣1

5、040氯酸鉀2041氯酸鈉2042氯乙烯2043煤氣(CO,COfH2、CH的混合物等)1044汽油(閃點>-18<23C)50045氫2046氫氟酸4047氫化睇0.548氧化氫1049三甲苯10050三硝基苯甲醛1051三氧化(二)神0.152三氧化二神。三價神酸和鹽類0.153三氧化硫3054神化三氫0.555四氧化二氮液化的2056天然氣5057烷基鉛1058五硫化(二)磷1059五氧化二神,五價神酸和鹽類0.560戊硼烷161烯丙胺5062硝化丙二醇163硝化纖維素2064硝酸錢含可燃物w0.2%20065硝酸俊肥料含可燃物W0.4%50066硝酸乙酯5067澳2068澳

6、甲烷2069煙火制品(煙花爆竹等)2070氧20071液化石油氣5072一甲胺2073一氯化硫174乙撐亞胺1075乙煥2076異氟酸甲酯0.577重銘酸鉀20表2未在表1中列舉的危險物質類別及其臨界量物質類別說明臨界量(噸)爆炸性物質1.1A類爆炸品:有整體爆炸危險的起爆藥101.1類爆炸品:除1.1A類爆炸品以外的,有整體爆炸危險的其他1.1類爆炸品50其他爆炸品:除1.1類爆炸品以外的其他爆炸品100壓縮和液化氣體易燃氣體:主危險性或副危險性為2.1類的壓縮和液化氣體50氧化性氣體:副危險性為5類的壓縮和液化氣體100有毒氣體:主危險性或副危險性為6類的壓縮和液化氣體20易燃物質(a)極

7、易燃液體:初沸點小于或等于35c或保持溫,直在其沸點以上的易燃液體50(b)高度易燃液體:閃點小于23c的易燃液體200(c)易燃液體:閃點大于或等于23C,且閃點小于61c的易燃液體500一級易燃固體:危險性類別為4.1,且危險貨物品名編號后三位小于500號的易燃物質50二級易燃固體:危險性類別為4.1,且危險貨物品名編號后三位大于500號的易燃物質200一級自燃固體:(自燃物品)危險性類別為4.2,且危險貨物品名編號后三位小于500號的自燃固50體(自燃物品)二級自燃固體:(自燃物品)危險性類別為4.2,且危險貨物品名編號后三位大于500號的自燃固體(自燃物品)200遇濕易燃物品:危險性類

8、別為4.3易燃物質50氧化性物質一級危險的氧化劑:危險性類別為5.1,且危險貨物品名編號后三位小于500號的氧化性物質20二級危險的氧化劑:危險性類別為5.1,且危險貨物品名編號后三位小于500號的氧化性物質100有機過氧化物:危險性類別為5.2的氧化性物質20有毒的固體和液體劇毒物質10有毒物質50后害物質200表3毒性物質分級級別經口半數致死量LD50(mg/kg)經皮接觸24h半數致死量LD5g(mg/kg)吸入1h半數致死濃度LC5c(mg/l)劇毒品LD5g<5LD5o<40LC5g<0.5后母品5VLD5g<5040VLD5g<2000.5vLC5g&

9、amp;2宿害品(固體)50vLD5g<200(液體)50vLD5g<2000200VLD5g<10002VLC5g<104.2 重大危險源辨識單元內存在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標準表1、標準表2規定的臨界量,即被定義為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單一品種,則該物質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物質的總量,若等于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被定義為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品種時,則式(1)計算,若滿足式(1),則定義為重大危險源:(1)qi_q_3_1.Q1Q2Qn式中qi,q2,°-qn每種危險物質實際存在或者以后將要存在的量,且數量超過各危險物質相對應臨

10、界量的2%,t;Qi,Q2,Qn一與標準表1和標準表2中各危險物質相對應的臨界量,t;5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說明5.1 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危險物質的辨識單元內危險物質的辨識需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單元內從每次存放某種危險物質的時間計時起2日內; 單元內每年存放某種危險物質的次數超過10次; 單元內的危險物質是否在非正常作業條件下產生。如果單元內儲存著多種的危險物質,那么在辨識過程中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首先考慮危險性最大的那種物質是否超出上述的定義范圍,這樣生產經營單位就可以基本的辨識出單元內的危險物質。5.2 危險物質最大量的確定當生產經營單位對單元內的危險物質辨識清楚以后,那么單元內危險物質的量也應

11、該確定下來。 對于存放危險物質儲罐和其他容器的儲存區重大危險源來說,危險物質的量應當是儲罐或者其他容器的最大容積量。注意這個最大容積量不同于最大實際使用量,這一點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在申報表格中進行詳細的說明。 對于存放危險物質儲罐和其他容器的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來說,危險物質的量應當是目前儲罐或者其他容器的實際存在最大量。 對于危險物質的包裝存儲區來說,危險物質的量應當是目前實際存在的物質最大量。這些數據應當從每天、每季度或者自身規定的時間段內的登記情況來獲取。注意這個量不同于儲存區的最大容積量,這一點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在申報表格中進行詳細的說明。 對于管道來說,危險物質的量應當是發生重大事故后,生

12、產區域外管道所能泄露出的物質最大量。 如果單元內存在危險物質的數量低于相對應物質臨界量的2%,并且該物質放到單元內任何位置都不可能成為重大事故發生的誘導因素,那么就其本身而言,單元內應該不會發生重大事故,這時該危險物質的數量不計入辨識指標的計算中。但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提供相應的文件說明,指出該物質的具體位置,證明其不會引發重大的事故。5.3 危險物質相對應的臨界量的確定標準表1列舉了許多危險物質的名稱和臨界量,標準表2列舉了許多危險物質的危險性類別和臨界量。以下幾種方法適用于從標準表1和標準表2中確定危險物質相對應的臨界量。 危險物質屬于標準表1,同時也屬于標準表2的一種物質類別,那么該物質應當

13、使用標準表1中所對應的臨界量。 危險物質不屬于標準表1,但可以從標準表2中選取一種適合于該物質的危險性類別,那么該物質應當使用標準表2中所對應的危險性類別的臨界量。 標準表2有一種以上的描述適用于某種危險物質,那么應當使用最低臨界量的那種物質危險性類別。通常標準表1中危險物質的臨界量是很容易查詢、確定的,但是對于標準表2中危險物質危險性類別的界定,并確定其相對應的臨界量是很困難的。此時生產經營單位可以參照國家標準GB12268-90危險貨物品名表、GB6944-86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A58-93劇毒物品品名表、GA57-93劇毒物品分級、分類與品名編號、GB/T15098-94危險貨物

14、運輸包裝類別劃分原則和水路危險貨物運輸規等法規標準對危險物質進行分類。5.4混合物的臨界量的確定如果危險物質只是混合物中的一部分,那么確定該物質相對應的臨界量就應當參照標準表1和標準表2。如果危險物質找不到相對應的臨界量,那么該物質就不能包括在計算過程中。不過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綜合考慮混合物的特性,以決定該物質是否應當列入考慮的范圍內。標準表1中的大部分危險物質都沒有規定百分比濃度,所以這些物質的混合物都按照附錄中例2的情況來處理。6附錄例1:單一品種危險物質最大量的計算某生產經營單位使用液化石油氣氣體用于生產中的加熱,單元里有儲罐和用于生產加熱的管道。液化氣最大量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1)對

15、于生產性質的設備、管道來說,液化氣的最大量為:生產場所中存在6套存放液化氣的管道系統,每套系統的最大容量為0.15噸,因此管道系統存有液化石油氣氣體的總量為6X0.15=0.9噸。( 2)對于儲存性質的儲罐來說,液化氣的最大量為:該生產經營單位共有1個儲罐,每個儲罐的最大容積為60噸,因此儲罐的最大總容積量為1X60=60噸。( 3)液化氣的最大總量:液化氣的最大總量為60+0.9=60.9噸( 4)結論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的規定,液化氣的臨界量是50噸,按照辨識標準的計算法則AQR=60.9/50=1.22>1,所以該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重大危險源。例2:危險物質混合物最大量的計算某生產

16、經營單位在儲罐、容器中存有不同濃度的甲醛溶液,甲醛最大量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1)生產場所甲醛的最大量是:在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場所中,生產設備存有9.5噸10%的甲醛溶液,管道系統存有0.5噸10%的甲醛溶液。那么生產場所存有的10%甲醛溶液為( .5+0.5=10噸,因此生產場所存有甲醛的總量為0.1X10=1噸。(2)儲存區甲醛的最大量是:在生產經營單位的儲存區內,儲存設備存有20噸12%的甲醛溶液,因此儲存區存有甲醛的總量為0.12X25=3噸。(3)甲醛的最大總量:甲醛的最大總量為1+3=4噸。(4)結論: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的規定,甲醛的臨界量是50噸,按照辨識標準的計算法則AQ

17、R=4/50=0.08<1,所以該生產經營單位不是重大危險源。例3:多品種危險物質辨識指標(AQR)的計算(1)某生產經營單位存有10噸硫化氫、2噸氯氣、0.5噸光氣,而硫化氫、氯氣、光氣相對應的臨界量分別為20噸、10噸、0.8噸。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的規定,辨識指標的計算過程如下:危險物質取大數里(噸)相對應的臨界量(噸)辨識指標AQR(最大數量/臨界量)硫化氫10200.5氯氣2100.20.510.5合計一一1.2(2)結論:根據以上計算結果,辨識指標AQR>1.0所以該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重大危險源。例4:多品種危險物質辨識指標(AQR)的計算某生產經營單位使用51%勺氨水

18、溶7來配置5%勺氨水溶液,該單位又使用液化石油氣用于生產加熱。(1)生產場所氨的最大量計算:在該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場所中,生產設備存有20噸51%勺氨水溶液,管道系統存有0.4噸51%勺氨水溶液。因此,生產設備存有的氨水溶液的總量為20.4噸,存有氨的最大量為20.4X0.51=10.4噸。(2)儲存區氨的最大量計算:在該生產經營單位的儲存區內,儲罐存有24噸51%勺氨水溶液,容器存有10噸的無水液氨。因此,儲存區存有氨的最大量為10+(0.51X24)=22.2噸。該單位雖然還存有20噸5%勺氨水溶液,其他容器也存有30噸5%勺氨水溶液,但由于這些氨水的濃度低于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中規定的50%所以這些物質不納入辨識標準的計算中。(3)氨的最大總量是:該生產經營單位存有氨的總量為10.4+22.2=32.6噸(4)液化氣的最大量是:該生產經營單位儲罐存有液化氣的總量為20噸危險物質取大數里(噸)相對應的臨界量(噸)辨識指標AQ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