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 10 級混凝土結構復習題一、單項選擇題1、規范中,混凝土各種強度指標的基本代表值是(A )(A) 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B) 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C) 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D) 抗拉強度標準值2、混凝土強度等級是根據( C ) 確定的。A、軸心抗壓強度fc ;B、軸心抗拉強度ft ;C、立方體抗壓強度fcu 。D 、立方體抗拉強度ftu3、受彎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中,不考慮受拉混凝上的作用是因為(A )(A) 中和軸以下混凝土全部開裂(B) 混凝土抗拉強度低(C) 中和軸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范圍小且產生的力矩很小(D) 截面開裂4、受彎構件的受拉筋屈服,受壓邊緣混凝土也同時達到極限壓應變的情況
2、,稱為(C) 。(A)適筋破壞(B)少筋破壞(C)界限破壞(D)超筋破壞5、當梁的跨度為4-6m 時,其架立鋼筋的直徑不小于( B )。A、 8mm;B、 10mm;C、12mm;D、 14mm。6、對于無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其強度標準值取值的依據是(D) 。(A) 最大應變對應的應力(B) 極限抗拉強度(C) 0.9 倍極限強度(D) 條件屈服強度7、雨蓬板通常都作成變厚度的,根部不小于( C )。A、 50mm;B、 60mm;C、 70mm;D、 80mm。8、受彎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中,采用等效矩形應力圖,其確定的原則為( A )(B) 矩形面積等于曲線面積(C) 由正截面假定確定 x 0.
3、8x c(D) 試驗結果9、永久荷載也稱恒荷載,如( C )A、吊車荷載;B 、樓面使用荷載;C 、結構自重;D 、風荷載。10、柱中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400mm,且不應大于( C ) d(d為縱向鋼筋的最小直徑 ) 。A、5B、10C、15D、2011、梁的正截面破壞形式有適筋梁破壞、超筋梁破壞、少筋梁破壞,它們的破壞性質是 ( D) 。(A)都屬于塑性破壞(B)都屬于脆性破壞(C)適筋梁、超筋梁屬脆性破壞,少筋梁屬塑性破壞(D)適筋梁屬延性破壞,超筋梁、少筋梁屬脆性破壞12、對 T 形截面構件(混凝土強度< C50)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屬于第 I 類 ( 即中和軸在翼緣內)T 形截面
4、的判別式是(D ) 。(A)或(B)>或>(C)>或<(D)或13、在正截面承載力校核(混凝土強度<C50)時,符合下列哪個公式的,則可判別它為第二類T形截面梁 ?(C)。(A)(A) 保證壓應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點位置不變(B)<(C)>(D)<14、當梁高h 800mm時,其箍筋的最小直徑不應小于( A )。A、 6mm;B、 8mm;C、 10mm;D、 4mm;15、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 B )。A、 10mm;B、 12mm;C、 8mm;D、16mm。16、當環境類別為一類,混凝土強度等級C20 的梁、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
5、層最小厚度為( D)。A、 15mm;B、 20mm;C、25mm;D、 30mm。17、預應力鋼筋可采用( D )。A、 HRB400; B 、 HRB335; C 、RRB400; D 、預應力鋼鉸線。18、當梁高300mm<h 500mm,剪力V 0.7ftbho時,箍筋的最大間距smax 為( B ) 。A、 150mm; B 、 200mm; C 、 300mm; D 、 350mm。19、磚砌平拱過梁的跨度不應超過( B )。A、 1.0m;B、 1.2m;C、1.5m;D、 1.8m。20、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范圍內的錨固長度las ,當 v>0.7ftbho時
6、,帶肋鋼筋las ( B )。A、 5d;B、 12d;C、 15d;D、 20d。21、屋蓋、樓蓋及樓梯等受彎構件中,當lo 7m時,其撓度限值為( A )。A、 lo/200 ;B、 lo/250 ; C 、lo/300 ; D 、 lo/400 。22、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 C ) 。A、 C15;B、C20;C、 C30;D、C40。23、整體式雙向極肋形樓蓋中多跨連續的單向板厚度為跨度的( C )A、 1/20 ;B、 1/30 ;C、 1/40 ;D、1/50 。24、風荷載的數值與( A ) 因素有關。A、房屋體型;B 、房屋材料;C 、房屋結構;D 、施工
7、方法。25、現澆梁式樓梯踏步板的配筋需按計算確定,且每一級踏步受力鋼筋不得少于(C)。A、26;B、16;C、28;D、 18。26、在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中,對于主梁的計算,下面敘述中哪一個不正確(A )。A. 截面設計時與次梁相同,跨中正彎矩按T 形截面計算,支座負彎矩則按矩形截面計算B. 主梁內力計算,可按彈性理論方法進行C在主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彎矩鋼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負彎矩鋼筋放在主梁負彎矩鋼筋上面D. 計算主梁支座負彎矩鋼筋時,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單排鋼筋時ho=h-35 ;雙排鋼筋時ho=h-6027、鋼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長度要求不小于板厚,同時不得小于(C)A 、 8mmB、
8、 100mmC 、 120mmD、 150mm28、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分布鋼筋間距不宜大于(B)A 、 200 mmB、 250 mmC、300 mmD、350 mm29、在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中,對于板的計算, 下面敘述中哪一個不正確( D )。A. 支承在次梁或磚墻上的連續板,一般可按內力塑性重分布的方法計算B. 板一般均能滿足斜截面的受剪承載力,設計時可不進行受剪驗算C板的計算寬度可取為1m,按單筋矩形截面進行截面設計D. 對于四周與梁整體連續的單向板,其中間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間支座,計算所得的彎矩可減少 10%,其它截面則不予減少30、承受均布荷載鋼筋混凝土五跨連續梁( 等跨 ) ,一般情況
9、下由于塑性內力重分布,使 :(B)A. 跨中彎矩減少,支座彎矩增加B.跨中彎矩增大,支座彎矩減小C. 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都增加31、對于“ n”次超靜定的鋼筋混凝土多跨連續梁,可出現()個塑性鉸,最后將因結構成為機動可變體系而破壞。( D )A.n-1B.nC.n-2D. n+132、鋼筋混凝土板受力鋼筋的間距不應小于(C)A 、 50mmB、 60mmC、 70mmD、 100mm33、連續梁、板按塑性內力重分布方法計算內力時,截面的相對受壓區高度應滿足( B)A.bB.0.35C. bD.0.35外 處以保證( A)A 斜截面抗彎承載力B斜截面抗剪承載力34、控制彎矩調幅值,不超過按彈性理
10、論計算所得彎矩值的(A)C 正截面抗彎承載力D彎起鋼筋能屈服A.30%B.25%C.20%D. 15%44、適筋粱最主要的破壞特征是破壞截面上(D)3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受扭承載力計算公式僅考慮( B )相關性。A 受拉鋼筋不屈服,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A彎扭B 剪扭C彎剪扭D彎剪B 受拉鋼筋屈服的同時,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36、鋼筋混凝土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為其跨度的(B )C 壓區混凝土先壓碎,然后是受拉鋼筋屈服A、 1/10-1/12 B、 1/12-1/18C、 1/18-1/25 D、 1/25-1/25D 受拉鋼筋先屈服,然后,受壓區混凝土被壓碎37、關于小偏心受壓破壞特征,下列表述不
11、正確的是( D )45、在超筋范圍內,加大受拉鋼筋配筋率,截面抗彎能力(D )A遠離力一側鋼筋受拉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未屈服,混凝土壓碎A 有相應的增大B 能更充分利用鋼筋強度B遠離力一側鋼筋受拉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屈服,混凝土壓碎C 時大,時小D 并不增加C遠離力一側鋼筋受壓未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屈服,混凝土壓碎46、先張法制作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當混凝土強度達( C) 設計值時放松鋼筋。D偏心矩較大,但遠離力一側鋼筋受拉不屈服或受壓,近力一側鋼筋受A.95%B.90%C.80%D.70%壓屈服混凝土壓碎。47、條件相同的無腹筋梁,發生斜壓、剪壓、斜拉三種破壞形態時,粱的斜截38梁出現正
12、截面裂縫后,裂縫截面的拉力由(B )承擔。面抗剪承載力的大致關系是(D )A混凝土B鋼筋A 斜壓破壞的承載力=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C鋼筋和混凝土D以上都不對B 剪壓破壞的承載力斜拉破壞的承載力 斜壓破壞的承載力39、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構件抗裂撓度驗算時,( D )C 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A荷載用設計值,材料強度采用標準值D 斜壓破壞的承載力 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B荷載用標準值,材料強度采用設計值C荷載和材料強度均采用設計值D荷載和材料強度均采用標準值40、在預應力先張法構件中,計算求得的預應力總損失 l 不應小于( A )。48、在剪壓
13、復合應力狀態下,壓應力與混凝土抗剪強度的關系是(D)A 壓應力越大,混凝土抗剪強度越大B 壓應力越大,混凝土抗剪強度越小C壓應力與混凝土強度無關D 壓應力較小時,抗剪強度隨壓應力的增大而增大;壓應力較小時,抗剪強度A 100N/mm2B 0.75 f pukC conD 80N/mm2隨壓應力的增大而減小;49. 在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中,混凝土的徐變將使(A)。41、粱的保護層厚度是指(B )A、箍筋外表面到粱表面的距離B、縱筋外表面到粱表面的距離C、箍筋重心到粱表面的距離D、縱筋重心到粱表面的距離42、剪壓破壞發生在(D)A 、粱腹板很薄時B剪跨比較大時C鋼筋用量較少時D 剪跨比適中,箍
14、筋用量和間距適當且具有一般的值的粱43、粱內縱向鋼筋的彎起點應設在按正截面抗彎計算該鋼筋強度充分利用點以A 鋼筋應力增大,混凝土應力減小B 混凝土應力增大,鋼筋應力減小C鋼筋應力減小,混凝土應力減小D 無法確定52. 當結構或構件達到下列情況之一者,認為其達到了承載能力極限狀態(A 截面的受力性能在荷載作用過程中發生變化,結構轉變成機動體系B 影響正常使用和外觀的過大的相對變形C 某水池裂縫太大,已經漏水D屋面板變形過大,嚴重積水51、通過冷拔方法(C)A)A 可以提高鋼筋的抗拉強度而降低其塑性B 可以提高鋼筋的抗壓強度而降低其塑性C 可以提高鋼筋的抗拉和抗壓強度,但降低了它的塑性D 可以提高
15、鋼筋的抗拉和抗壓強度,且改善它的塑性52、第二類T 形的判別條件是( B )。A x h' fB x h' fC x x bD x2 ' s53、提高構件抗彎剛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A )。A增大截面高度B增大截面寬度C提高混凝土強度D 提高鋼筋的級別54、規范規定粱的箍筋要滿足最大間距、最小直徑及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主要目的是(D )A 防斜壓破壞B 防少筋破壞C 防超筋破壞D 防斜拉破壞55、我國規范測定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的標準試塊是(B)A 立方體試塊B 棱柱體試塊C 圓柱體試塊D六棱體試塊56、普通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減少撓度的最有效方法是(D )A 提高混凝土的強
16、度等級B 增加鋼筋的用兩C 加大截面寬度D加大截面高度57、截面相同、材料相同的軸心受拉構件,在構件即將開裂時配筋率高的構件比配筋率低的構件的拉力( C )A小B大C差不多D無法確定58、在推導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時,假定受彎構件滿足平截面假定,其主要作用是( A )A 確定界限破壞時的相對受壓區高度B 確定截面破壞時鋼筋的應力C 確定截面破壞時等效矩形應力圖形的高D 確定截面破壞時混凝土的壓應變59、大偏心受拉構件破壞時(B)A 因全截面受拉,故以鋼筋拉斷為標志B 存在受壓區,鋼筋先屈服,而后壓區混凝土壓碎C 壓區混凝土壓碎了,鋼筋還未屈服D 截面一裂就壞60結構的功能函數(狀態方程 ) R
17、- S=0,表明結構處于(C)。A 可靠狀態B 失效狀態C極限狀態D 不確定狀態;61塑性鉸是指 (C ) 。A能繞構件中和軸自由轉動B不能繞中和軸自由轉動C能沿彎矩作用方向繞中和軸作一定限度轉動D 能繞作一定限度轉動6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受扭承載力計算公式僅考慮( B)相關性。A 彎扭B 剪扭C彎剪扭D 彎扭63梁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是(C)為依據而建立的。A 適筋梁第三階段初的應力狀態B 適筋梁第二階段末的應力狀態C適筋梁第三階段末的應力狀態D 適筋梁第二階段初的應力狀態64鋼筋混凝土純扭構件的開裂扭矩(B)。A等于按彈性材料計算的開裂扭矩B 等于按塑性材料計算的開裂扭矩C介于 AB
18、之間D低于 A6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的總損失為(C)。A l1+ l 2+ l 3+ l 4+ l 5B l 1+ l 3+ l 4+ l5 + l6C l1+ l 2+ l 4+ l5 + l6D l2+ l 3+ l 4+ l5+ l666規范規定 b 是為了防止梁發生 (C)。A 適筋破壞B 少筋破壞C超筋破壞D部分超筋破壞67第二類 T 形的判別條件是 (B)。A x h'fB x h' fC bD x 2's68在整澆肋形樓蓋中,連續梁支座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按( A )截面計算。AT形 B矩形C雙筋 T 形 D工形69提高構件抗彎剛度最有效的方法是(A)。A增大截
19、面高度 B 增大截面寬度 C提高混凝土強度 D提高鋼筋的級別70在整澆肋形樓蓋中,連續梁支座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按( A)截面計算。AT 形B矩形C雙筋 T 形D 工形71混凝土強度的基本指標是 (A)。A 立方體抗壓強度B 圓柱體抗壓強度C棱柱體抗壓強度D 立方體抗拉強度72對于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取其(B)作為設計強度的依據。A 極限強度B 屈服強度C條件屈服強度D斷裂強度73在預應力先張法構件中,計算求得的預應力總損失不應小于 ( B )。A 100N/mm2C con2B 0.75fpukD 80N/mm74受彎構件中梁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是以(C)為依據而建立的。A 少筋破壞B 超筋破
20、壞C適筋梁第三階段末的應力狀態D 適筋梁第二階段末的應力狀態7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受扭承載力計算公式僅考慮(B)相關性。A 彎扭B 剪扭C彎剪扭D 彎剪76鋼筋 45Si2MnTi ,其中 45 表示 (B ) 。A 含 Fe 量B含C量C含 Si 量D 含 Mn 量77先張法制作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當混凝土強度達( C ) 設計值時放松鋼筋。A.95%B.90%C.80%D.70%78保證受壓鋼筋達到設計強度的條件(C ) 。A x xbB x xbCx 2'sD x 2's79大偏心受壓短柱屬于(D)。A 受拉破壞B 受壓破壞C失穩破壞D 彎曲破壞80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點是
21、混凝土的(A )。A 抗壓強度大于抗拉強度B抗壓強度等于抗拉強度C抗壓強度小于抗拉強度D無法判斷81減少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裂縫寬度,首先應考慮的措施是(A)。A 采用直徑較細的鋼筋;B 增加鋼筋的面積;C 增加截面尺寸; D 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82結構自重是結構上的(B)。A 可變作用B 永久作用C偶然作用D 準永久作用83梁出現正截面裂縫后,裂縫截面的拉力由(B)承擔。A 混凝土B 鋼筋C鋼筋和混凝土D 以上都不對84混凝土構件的平均裂縫間距與下列哪個因素無關(A)。A 混凝土強度等級;B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C 縱向受拉鋼筋直徑;D縱向鋼筋配筋率。85后張法張拉制作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混凝
22、土預壓前的應力損失包括( A )A l1l 2B l 2l 3Cl1l 3D l1l 2l 386關于小偏心受壓破壞特征,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B)A 遠離力一側鋼筋受拉未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屈服,混凝土壓碎B遠離力一側鋼筋受拉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屈服,混凝土壓碎C遠離力一側鋼筋受壓未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屈服,混凝土壓碎D偏心矩較大,但遠離力一側鋼筋As 較多且受拉而未屈服,近力一側鋼筋受壓屈服混凝土壓碎。87提高受彎構件截面剛度最有效的措施是(D)。A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B 增加鋼筋的面積;C改變截面形狀; D 增加截面高度。88軸心受壓柱子的箍筋是由(C)確定的。A 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
23、算B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C構造要求D 抗裂要求89無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壞形態主要有斜壓破壞、剪壓破壞和斜拉破壞三種。這三種破壞的性質是(A)。A 都屬于脆性破壞B 斜壓破壞和斜拉破壞屬于脆性破壞,剪壓破壞屬于延性破壞C斜壓破壞屬于脆性破壞,剪壓破壞和斜拉破壞屬于延性破壞D 都屬于延性破壞90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截面配筋過小,將發生_ 破壞。 ( A )A 一開裂即斷裂B 受拉縱筋屈服前,壓區混凝土壓碎C混凝土無裂縫,混凝土已壓碎D 受拉縱筋屈服后,壓區混凝土壓碎91一矩形截面受彎構件,采用C20 混凝土 (fc 9.6N/mm 2) , II 級鋼筋 (fy 300N/mm2),該截面的最大承載
24、力為( A )A Muf bh 2b(10.5b)c0B M uf cbf hf (h00.5hf )C M uf c (bfb)h f (h00.5h f )D M ufc (bfb)h f ( h00.5h f ) f y As (h0 0.5hf )92配置焊接環向箍筋或螺旋箍筋的混凝土柱體受壓試件,其強度高于fc 是因為(C)A 環箍或旋箍參與受壓B環箍或旋箍使混凝土密實C環箍或旋箍約束了混凝土橫向變形D環箍或旋箍使混凝土不出現裂縫93受壓鋼筋的箍筋宜采用:( B )A 開口式B封閉式C兩者都可以D單肢箍94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規定上限值(截面最小尺寸 )是為了 ( C)A 節省抗
25、剪鋼筋用量B減少構件的混凝土用量C避免出現脆性破壞D使截面尺寸最小95配有螺旋筋的柱與配有普通箍筋的柱相比,其主要破壞特點是(D)A 保護層混凝土脫落B混凝土壓碎,縱筋不屈服C混凝土壓碎,縱筋屈服D間接鋼筋屈服,柱子破壞96在進行鋼筋混凝土構件抗裂撓度驗算時,( D)A 荷載用設計值,材料強度采用標準值B荷載用標準值, 材料強度采用設計值C荷載和材料強度均采用設計值D 荷載和材料強度均采用標準值97通過對鋼筋預拉,對混凝土施加預壓應力,則構件( C)A 承載力提高B變形減小C承載力提高,變形也減小D變形增大98受彎構件的配箍筋率過大,在荷載作用下,可能產生的破壞形態是(C)破壞。A 剪壓B斜拉
26、C斜壓D彎壓99規范規定,預應力鋼筋的張拉控制應力不宜超過規定的張拉控制應力限值,且不應小于(B)。A 0.3 f ptk ; B 0.4 f ptk ;C 0.5 f ptk ; D 0.6 f ptk 。100結構設計的目的在于(A )。A 保證結構的可靠性B保證結構既具有可靠性又具有經濟性C 保證結構的經濟性D保證結構的強度101下列哪種方法可以減少預應力直線鋼筋由于錨具變形和鋼筋內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l1 (C)。A. 兩次升溫法; B 采用超張拉; C 增加臺座長度; D 采用兩端張拉;102砼是一 (C)材料。A 彈性B塑性C彈塑性D 既非彈性又非塑性103. 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使
27、用條件下,構件截面混凝土(A)。A 不出現拉應力; B 允許出現拉應力; C 不出現壓應力; D 允許出現壓應力。10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當采用鋼絞線、鋼絲、高強度鋼筋做預應力鋼筋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D)。A.C20 ; B.C30 ; C.C35 ; D.C40 。105.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中的是表示 (C)。A. 荷載偏心距對承載力的影響B. 砌體的高厚比對承載力的影響C. 砌體的高厚比及荷載偏心距對承載力的影響D. 砂漿和塊體強度對承載力的影響106.砌體結構中,墻體的高厚比驗算與(B)無關。A 、穩定性B、承載力大小C、開洞及洞口大小D 、是否承重墻107墻柱
28、高厚比的驗算是砌體結構一項主要的構造措施,其意義是(A)A、使受壓構件有足夠的穩定性B、具有足夠的剛度避免出現過大的側向變形C 、使構件具有足夠的強度D、保證施工中的安全二、判斷題(對的在括號內打“”,錯的打“×” )1、在梁內受拉區配筋量越多,梁的承裁力就越大。( × )2、受壓構件的砼, 宜采用較高強度等級的砼,但不宜采用高強度的鋼筋。 ( )3、在受壓構件中,選用鋼筋時,在鋼筋裁面積相同情況下選用鋼筋直徑大、根數少的比選用直徑小、根數多的好。( )4、對于彎矩較大且加大裁面尺寸受到限制,可采用受壓鋼筋協助砼承受壓力,可設計成雙筋裁面梁。 ( )5、雙向板長跨方向的跨中
29、受力鋼筋應置于板的外側,而短跨方向的受力鋼筋與長跨受力鋼筋垂直,置于板的內側。( × )6、鋼筋砼矩形裁面對稱配筋柱,對大偏心受壓,當軸向壓力N值不變時,彎矩M值越大,所需縱向鋼筋越多。( )7、當樓梯的跨度大,活荷裁也較大時,一般可采用板式樓梯。( × )8、為了減少鋼筋應力松馳引起的預應力損失的措施是采用超張拉。( )9、梁的斜裁面剪承裁力公式適用條件中的上限值-最小裁面尺寸是防止斜拉破壞。( × )10、結構構件的撓度值超過規范限值問題,屬于承裁能力極限狀態。( × )11、在整體現澆式單向板助梁樓蓋計算時,對主梁和次梁按正裁面確定縱向受拉鋼筋時,
30、通常跨中按T 形裁面計算,支座按矩形裁面計算。( × )12、砼設計規范 中砼強度等級的劃分是根據砼的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 × )13、一根鋼筋的不需要點也叫理論斷點,所以鋼筋可以在理論斷點處切斷。( × )14、砼結構設計,通常是按承裁力極限狀態設計構件,必要時再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15、鋼筋通過冷拉可提高其抗拉和抗壓強度,且塑性亦之提高。( ×)16、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收縮就越小。( × )17、混凝土構件加載前混凝土強度大時,其徐變越大。(×)18、梁的縱向受拉鋼筋若排列為雙排時則稱為雙筋梁(×
31、)19、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不考慮受拉壓混凝土參加工作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 )20、多層砌體房屋的結構體系,應優光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重,有利于結構抗震( )21、提高砌體的抗壓強度,主要應提高砂漿強度導級(×)22、增加砌筑塊材的厚度,可提高砌體的強度()23、承重的獨立磚栓截面尺寸不應小于240mm× 240mm()24、在強度導級相同的條件下采用水泥砂漿砌筑的砌體強度要比其他砂漿時低(×)25、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不應小于 160mm同時不應小于樓層高度的 1/25 ( )26、板式樓梯踏步板的受力筋應布置在分布筋的外側()27、梁式樓梯踏步
32、板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且每一級踏步受力筋不級少于2 8( )28、梁式樓梯踏步板沿樓段寬度應布置間距不大于250mm的 8 分布筋()29、雨篷的設計計算應包括雨篷極承載力計算雨篷梁承載力計算和雨篷抗傾覆驗算()30、在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中荷載和材料強度均采用設計值而和不是標準值(×)31. 只配螺旋筋的混凝土柱體,其抗壓強度高于fc 是因為螺旋筋參與受壓。 ()B32. 混凝土的變形模量是指混凝土的應力與總應變的比值。()A33. 適筋梁的 Mu>My是因為鋼筋應力已進入強化段。 () B34. ei>0.3ho 的偏心受壓構件,一定為大偏心受壓構件。() B35
33、.安全等級為二級的適筋梁,其目標可靠指標為3.2。 () B36.受彎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與縱筋的配筋率成正比,所以受彎構件截面的抗彎剛度也與縱筋的配筋率成正比,故加大截面的配筋率總可以使構件f f .( )B37.X hf, 的 T 形梁,因其正截面承載力相當于寬度為bf, 的矩形截面, 所以其配筋率也用 bf, 表示,即: =As/ bf,ho 。 () B38.大、小偏向受壓構件破壞的根本區別在于遠離軸力一側的鋼筋As 是否受拉而且屈服,若受拉屈服為大偏心受壓構件,若受拉不屈服或受壓為小偏向受壓構件。( )A39. 梁的設計彎矩包絡圖即為材料抵抗彎矩圖。( ) B40. 反映鋼筋塑性性能的
34、基本指標是伸長率、冷彎性能和彈性模量。() B41 、受彎構件的延性是指受彎構件從加載到達到最大承載能力這期間的變形能力。( )B42 、砼在剪壓復合受力狀態下,其抗剪強度隨其壓應力增大而增大,但當壓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抗剪強度隨其壓應力增大反而減少() A43、偏心受壓構件中,當 時屬于大偏心受壓構件;當 時屬于小偏心受壓構件。( ) B44 、小偏心受壓構件破壞時,遠離軸力一側的鋼筋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壓,其應力為: ( )A45、在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實驗中,如果其它條件不變,提高試驗加載速度,則立方體抗壓強度值會減少。 ( ) B46、軸向力N 對柱的斜截面抗剪是有利的() B47、
35、剪扭構件當時,不用考慮剪扭構件中混凝土的相關關系,而按純剪構件計算其剪扭承載力。 () A48、第一類T 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的適用條件是。() A49、大偏心受壓構件的破環是延性的,而小偏心受壓構件的破壞時脆性的。() A50、箍筋配得越多,粱的抗剪承載力越高。() B51. 單向板只布置單向鋼筋,雙向板需布置雙向鋼筋。( × )52.現澆樓蓋中的連續梁,在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跨中按T 形截面計算,而支座則按矩形截面計算。()53鋼筋經冷拉后,強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4 C20 表示 f cu=20N/mm。(× )55. 軸心受壓構件
36、中的箍筋應作成封閉式的。 ( )56. 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軸心受壓構件的承載力,又能提高柱的穩定性。( × )57. 在梁內受拉區配筋量越多,梁的承載力就越大。(×)58. 對于彎矩較大且加大截面尺寸受到限制,可采用受壓鋼筋協助砼承受壓力,可設計成雙筋截面梁。 ()59.梁的縱向受拉鋼筋若排列為雙排時則稱為雙筋梁(× )60. 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 不考慮受拉 混凝土參加工作拉力完全由鋼筋承擔( )61. 適筋梁的 Mu>My是因為鋼筋應力已進入強化皆段。 ( × )62. X hf , 的 T 形梁,因其正截面承載力相當于寬度為bf ,
37、的矩形截面,所以其配筋率也用bf , 表示,即: =As/ bf,ho。 ( × )63. 受彎構件的延性是指受彎構件從加載到達到最大承載能力這期間的變形能力。(×)64. 在受壓構件中,選用鋼筋時,在鋼筋截面積相同情況下選用鋼筋直徑大、根數少的比選用直徑小、根數多的好。()65.配螺旋筋的混凝土柱體,其抗壓強度高于fc 是因為螺旋筋參與受壓。 ()66.大、小偏心受壓構件破壞的根本區別在于遠離軸力一側的鋼筋As 是否受拉而且屈服,若受拉屈服為大偏心受壓構件,若受拉不屈服或受壓為小偏向受壓構件。()67.軸向力 N對柱的斜截面抗剪是有利的()68. 大偏心受壓構件的破環是延
38、性的,而小偏心受壓構件的破壞時脆性的。()69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可以避免構件裂縫的過早出現。()70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制作后可以取下重復使用的稱為錨具。()71 con 張拉控制應力的確定是越大越好。 ()72預應力鋼筋應力松弛與張拉控制應力的大小有關,張拉控制應力越大,松弛越小;()73混凝土預壓前發生的預應力損失稱為第一批預應力損失組合。()三、填空題1大偏心受壓構件的破壞特征與_彎曲構件 _的破壞特征幾乎相同。2在室內正常環境條件下,梁和柱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為_40mm 。3根據建筑結構的破壞后果,結構的安全等級分為_3_ 級。4受彎構件的箍筋直徑和間距除應滿足計算要求外,還應該滿足_
39、構造 _的要求。5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允許開裂,但必須對_裂縫 _加以限制。5雨蓬梁應按_彎曲 _ 構件進行承載力計算。7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關于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可歸納為安全性 、_適用性 _ 、_耐久性 _ 三方面的要求。8在斜截面設計過程中,當遇到V 0.25fcbh0 時應 _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強度 _ 后再進行設計;當遇到V 0.7fcbh0 時,按_無腹筋梁 _ 進行截面設計。9受壓構件中的螺旋箍筋的作用是使核心混凝土形成約束混凝土,可以提高構件的 _承載能力 _ 。10適筋梁從加載至破壞,其受力存在三個階段,_未裂階段 _ 階段,帶裂縫工作階段, _破壞階段
40、_ 階段。11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扭轉可以分為兩類,有_純扭_ 和 _彎剪扭 _ 。12混凝土在長期荷載作用下,即使_荷載 _ 維持不變,其應變也會隨時間繼續_增大 _ ,這種現象稱為徐變。13采用_偏心距增多系數_ 考慮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柱縱向彎曲的影響。14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按極限狀態設計方法進行,一類極限狀態稱為_承載力極限狀態_ ;另一類極限狀態稱為_正常使用極限狀態_ 。15受彎構件按正截面承載力的設計計算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截面設計;二是_承載力復核 _ 。16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壓時,可大大提高其_抗壓強度 _ ,原因是它限制了混凝土的_橫向 _ 變形。17鋼筋混凝土無腹筋梁斜截面破
41、壞形態,主要與_剪跨比 _ 有關。18混凝土內配置鋼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結構或構件的_承載能力 _和變形能力。19抗扭鋼筋一般配置抗扭箍筋和_受扭縱筋 _ ,構成抗扭鋼筋骨架。20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其破壞形式有四種,規范通過截面限制條件和最小配筋率來限制其中二種脆性破壞的發生。二種脆性破壞為_斜壓破壞 _、 _斜拉破壞 _,必須避免。21在計算偏心受壓長柱正截面承載力時,引入偏心距增大系數 是為了考慮在彎矩作用平面內產生的_縱向彎曲 _的影響。22在樓蓋設計時對于四邊均有支承的矩形板,當長短邊長之比 _大于 2_時按單向板設計。23對于砌筑用砂漿除了強度要求外,還有流動性和_和易性 _的要求。2
42、4砌體結構房屋靜力計算方案包括剛性方案、_剛彈性方案 _和 _彈性 _方案。25小偏心受壓截面的破壞特征是_脆性破壞 _ 。26先張法構件的預應力總損失值至少應取_100_ N/mm 2,后張法構件的預應力總損失值至少應取_80_ N/mm 2。27受彎構件雙筋截面計算基本公式的適用條件是b 和 x2as 。28裂縫和變形驗算屬于_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 _范疇。29在雙筋梁設計中,是x2as' 保證 _受壓鋼筋達到屈服 _。30在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推導中,受壓區混凝土應力采用了等效矩形應力圖形,其等效的原則是_壓力合力大小不變和 _合力作用點不變。31為保證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
43、面承載力,除應有合適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外應配置_箍筋 _ 和 (或 ) _起彎鋼筋 _ 鋼筋抗剪。32單筋矩形截面三種破壞形態中少筋與超筋為_脆性破壞 _ 破壞,適筋為_塑性破壞 _ 破壞。33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混凝土應不低于_C30_ ,鋼筋應采用_高強度 _ 鋼筋。34功能函數Z R S 0,表示結構處于可靠(或穩定)狀態。35鋼筋混凝土梁中的腹筋指箍筋和彎起鋼筋。36偏心受壓時,當彎矩一定時,軸力越大偏心距越小。37.鋼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的破壞形態主要有斜壓破壞,剪壓破壞和斜拉破壞三種。38.鋼筋混凝土柱按長細比可分為長柱,中長柱和短柱。39.現澆單向板肋梁樓蓋由板,次梁和主梁組成。40
44、.我國混凝土強度是以立方體強度值作為基本指標的。41. 抗扭鋼筋一般配置抗扭箍筋和_ 受扭縱筋 _ ,構成抗扭鋼筋骨架。43.在雙筋梁設計中,是x 2as'保證受壓鋼筋達到屈服。44. 在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推導中,受壓區混凝土應力采用了等效矩形應力圖形,其等效的原則是壓力合力大小不變和合力作用點不變。45.單筋矩形截面三種破壞形態中少筋與超筋為脆性破壞,適筋為延性破壞。46.在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設計中,板的短跨方向按計算配置鋼筋,長跨方向按 _構造要求配置鋼筋。47. 多跨連續梁板的內力計算方法有 _ 彈性計算法 _和 塑性計算法 _ 兩種方法。48. 在梁的斜截面承載力計算中,規定截面最小尺寸:為了防止斜壓破壞。49.砌體結構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包括剛性方案、_剛彈性方案 _和 _ 彈性方案_方案。四、計算題1 某鋼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為200mm× 500mm ,采用C20 混凝土 (fc9.6N/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電網發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的多目標優化設計考核試卷
- 投標文件編制中的成本控制要點考核試卷
- 廢料處理技術創新與應用考核試卷
- 農村土地租賃合同中的租賃物保險制度解析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P聚丙烯塑料漆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PB地板采暖管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COD消解加熱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3-辛酮數據監測報告
- 高支模板工程培訓
- 2025至2030年中國食堂自動售飯結算系統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1-會計信息系統(閉卷)國開機考答案
- 中醫養生保健與康復護理
- 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C++冒泡排序實現試題及答案
- GB/T 7723-2002固定式電子秤
- GB/T 19844-2005鋼板彈簧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特種設備管理臺帳(5個臺賬)
- 地裂縫、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課件
-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第5版)習題答案
- 魚丸生產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