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及園林工程中的名詞解釋_第1頁
建筑及園林工程中的名詞解釋_第2頁
建筑及園林工程中的名詞解釋_第3頁
建筑及園林工程中的名詞解釋_第4頁
建筑及園林工程中的名詞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及園林工程中的名詞解釋1、圍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為建造永久性水利設施,修建的臨時性圍護結構。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進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圍堰內排水,開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圍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2、窗臺虎頭磚:是指窗臺下面挑出墻面約60mm的一皮磚。 3、腰線:是指墻面裝飾時墻裙上沿的一道裝飾性線條。如瓷磚墻面可以在0.91.2m左右的位置設置一道特別樣式的60mm寬的線條。 4、三合土:是用泥土、熟石灰、沙三種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經過夯實以后可以形成較為結實的地基、土墻等等,在沒有水泥的年代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現

2、在仍然廣泛用于建筑、道路工程的地基處理上。 5、女兒墻:指的是建筑物屋頂外圍的矮墻,主要作用除維護安全外,亦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磚收頭,以避免防水層滲水、或是屋頂雨水漫流。依建筑技術規則規定,女兒墻被視作欄桿的作用,如建筑物在10層樓以上、高度不得小于1.2公尺,而為避免業者刻意加高女兒墻,方便以后搭蓋違建,亦規定高度最高不得超過1.5公尺。 上人的女兒墻的作用是保護人員的安全,并對建筑立面起裝飾作用。不上人的女兒墻的作用除立面裝飾作用外,還固定油氈。 女兒墻的高度取決于是否上人,不上人高度應不小于800mm,上人高度應不小于1300mm。 有混凝土壓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壓頂底面為準;無混凝土壓

3、頂時,按樓板頂面算至女兒墻頂面為準。 6、空斗墻:用磚立砌(即側砌)或平、立交替砌筑而成的空心墻。可節省磚料和減輕自重。是我國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民間建筑的傳統做法。用磚平砌部分稱“眠”,立砌部分稱“斗”,一般有無眠空斗墻和有眠空斗墻。 空斗墻一般適合用于地基土質較堅硬,門窗洞口尺寸較小場合。 7、勒腳:建筑物的外墻與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觸部位墻體的加厚部分。 勒腳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蝕,從而保護墻面,保證室內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腳的高度不低于700mm。勒腳部位外抹水泥砂漿或外貼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應與散水、墻身水平防潮層形成閉合的防潮系統。 8、地坪:地坪有廣義和狹義

4、之分,廣義上的地坪是指各種地面的統稱,狹義地坪則是指通過一些工具及材料使地面呈現出良好的裝飾效果。 地坪適用于一些對于衛生條件要求比較高的場所比如說醫院地面、食品廠車間地面、制藥廠車間地面、實驗樓地面、機房地面等;和要求抗沖壓抗腐蝕耐磨的地面比如說地下停車場、工廠庫房(過叉車)等。 建筑行業:地坪是建筑低層房間與下部圖層接觸的部分,它承擔著低層房間的地面荷載,要具有好的耐磨、防潮、防水、保溫性能。到地面。 9、天溝:屋面排水分有組織排水和無組織排水(自由排水),有組織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溝內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溝就被稱為天溝,天溝分內天溝和外天溝,內天溝是指在外墻以內的天溝,一般有女兒

5、墻;外天溝是挑出外墻的天溝,一般沒女兒墻。天溝多用白鐵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10、檐口:是指結構外墻體和屋面結構板交界處的屋面結構板頂,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又被誤叫作“沿口”一般說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邊緣處的屋檐的上邊緣,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電梯機房、樓梯間的小屋面的檐口。 檐口到地面的高度對于消防來說有重要的意義,消防登高云梯的高度超過了檐口的高度,消防人員就可以直接上屋面去救火、救人。 “檐口”、“女兒墻”均是房屋外立面處的最高點。 11、虎頭磚:虎頭磚-突出墻體,一般用于磚石結構造型(如腰

6、線、窗套、外窗臺等); 過去用的最多的是窗臺虎頭磚:建筑物的外窗臺用粘土磚側砌120mm高,伸出外墻面約60mm,表面抹水泥砂漿,該部位的此種施工方法用磚就叫窗臺虎頭磚。起裝飾和遮雨作用,因為不耐雨水沖蝕和抗凍性差,現在已經很少用。 12、壓頂線:指屋面和山墻砌平,或挑出一二皮磚,用水泥砂漿抹壓出的線條。 13、基礎大放腳:基礎大放腳多見于砌體墻下條形基礎,為了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把基礎底面做的比墻身寬,呈階梯形逐級加寬,但同時也必須防止基礎的沖切破壞,應滿足高寬比的要求。因基礎底面比墻身寬,而得名“基礎大放腳”。 14、挑檐:樓頂平面凸出墻體的部分,主要是為了方便做屋面排水。其次挑檐起到美

7、觀得作用,部分坡屋頂、瓦屋頂不做挑檐,少許無組織排水的平屋頂也不做挑檐。 15、墻垛:墻垛是指在平面中凸出墻面的柱狀構造,主要起加強墻體穩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可作局部承重構件,如門洞側邊的門垛構造 16、泛水: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種防水工藝,通俗的說其實就是在墻與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處理的平立面相交處進行的防水處理,說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墻角包住。和散水不同 其構造要點及做法為: (1)將屋面的卷材繼續鋪至垂直墻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與垂直女兒墻面的交接縫處,砂漿找平層應抹成圓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膠粘劑,使卷材膠粘密實,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斷,并加鋪一

8、層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頭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墻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墻中鑿出通長的凹槽,降卷材收頭壓入凹槽內,用防水壓條釘壓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外抹水泥砂漿保護。凹槽上部的墻體亦應做防水處理。 通俗解釋:泛水是指屋面女兒墻、挑檐或高低屋面墻體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證女兒墻、挑檐、高低屋面墻不受雨水沖刷,以及保護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層(不至于進水)。 17、檐溝:屋檐下面橫向的槽形排水溝,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豎管引到地面。 18、磚碹:指的就是用磚做材料制作成的碹! 19、磚平碹:是門窗洞口上的橫梁,也就是磚砌平拱過梁,是磚墻中的一種傳統作法。 它的作用是支承洞

9、口以上的砌體自重和梁、板傳來的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傳給門窗間墻。 磚平碹一般是由普通磚側砌而成,磚應為單數并對稱于中心向兩邊傾斜。灰縫呈楔形上寬下窄。灰縫的寬度,在過梁底面不應小于5mm,在過梁頂面不應大于15mm。平碹的底面,中心要較兩端提高跨度的1/100,稱起拱。起拱的目的是拱受力下沉后使底面平齊。 磚砌平拱過梁的跨度不大于1.8m,常用于1.5m以下的洞口。磚平碹的高度不小于240mm(即一塊標磚的長度)。由于拱在傳力過程中對支座產生推力,除了連續過梁外,在洞口兩旁均應有一定寬度的砌體,用以承受水平推力。 磚平碹不能用于有較大振動荷載或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的房屋。門窗過梁還有鋼筋磚過梁、鋼

10、筋混凝土過梁,磚平碹已較少采用,常用的是鋼筋混凝土過梁。 20、壓頂:露天的墻頂上用磚、瓦、石料、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鍍鋅鐵皮等筑成的覆蓋層。 21、硯窩石踏道(臺階)最下一級與室外地面取平或略高處所鋪砌的條石。埋在臺階底下,用以抵抗臺階推力。 22、磚墁地房屋的室內和廊內多墁尺二、尺四、尺七方磚面,或尺七、二尺金磚地面。簡單小房用斧刃磚和陡板磚墁地。有粗墁和細墁兩種做法。粗墁地面用普通磚鋪墁;細墁地面(磨磚對縫)須用五面加工的方磚,油灰掛縫,坐漿鋪墁,然后水磨平整,再上生桐油潤透。 庭院里一般多在縱橫軸線方向上墁方磚甬路;沿房屋周圍鋪墁向外微坡的“散水”,以免雨水浸泡房基。北京紫禁城宮殿太和

11、門前面的御道用磚石混合鋪墁,兩側側砌縐磚為邊線,稱為柳葉磚地面。御道上墁出八字形磚趟,稱為斜柳葉地面。御道兩側大面積的墁磚地面,稱為海墁。 23、礓嚓:(漢語拼音:jiangca均為第一聲)為增加坡道、斜道的磨擦力,指在坡道、斜道上用磚石露掛側砌筑或用混凝土澆筑成鋸齒形的面層,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例如車庫出入口的坡道面層。 24、垂帶墻是指臺階兩側的夾墻,并介于臺階和相鄰斜坡之間。夾墻不僅看起來是臺階的鑲邊,而且是臺階與斜坡之間的擋土墻。垂帶墻和扶手欄桿的應用是臺階設計和安全的內容之一 25、踏跺:即臺階,一般用磚或石條砌造 26、普通臺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磚三合土夯筑而成,約高一尺,常用

12、于小式建筑。 27、較高級臺基:較普通臺基高,常在臺基上邊建漢白玉欄桿,用于大式建筑或宮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28、更高級臺基:即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相傳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間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沒其間,三界諸天也依傍它層層建立。須彌座用作佛像或神龕的臺基,用以顯示佛的崇高偉大。中國古建筑采用須彌座表示建筑的級別。一般用磚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線腳和紋飾,臺上建有漢白玉欄桿,常用于宮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29、過梁:當墻體上開設門窗洞口時,為了支撐洞口上部砌體所傳來的各種荷載,并將這些荷載傳給窗間墻,常在門窗洞口上設置橫梁,該梁稱為過梁。 30、圈梁:砌體結構

13、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置封閉的鋼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間剛度、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地震或其他較大振動荷載對房屋的破壞。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叫基礎圈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墻體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因為圈梁是連續圍合的梁所以叫做。 31、挑梁:土木工程中,指從主體結構延伸出來、一端主體端部沒有支承的水平受力構件。 32、牛腿梁:是指用鋼筋混凝土制的挑梁。 33、梁頭:各種梁在檐下外露的端頭。大式有斗拱建筑的梁頭需根據所施用斗拱不同進行雕鑿,明、清建筑中,與昂翹斗拱相結合的梁頭要做成挑尖頭,與麻葉斗拱相

14、結合的梁頭要雕成麻葉頭,其他還有帶翹拱梁頭及普通梁頭. 34、板頭:建筑工程上計算墻體砌筑工程量時,嵌入墻體那部分的板。 35、山墻:沿建筑物短軸方向布置的墻叫橫墻,建筑物兩端的橫向外墻一般稱為山墻。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墻,它的作用主要是與鄰居的住宅隔開和防火。所有的山墻都是承重墻。 36、桁條:(機身縱向或機翼展向承受軸向務的桿狀構件)。古民宅用來挑起椽子,做成屋頂的橫木。 37、梓桁:梁上或門框、窗框等上的橫木。桁,梁上所施也。(文選曹植洛神賦) 38、吊筋:(元寶形鋼筋)在連續梁中,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在負彎矩作用下,截面上部牌受拉區,使混凝土出現裂縫,故可以用附加鋼筋或吊筋。 39、鴨筋:也是在連續梁上配的筋,其主要是要將力傳到混凝土受壓區去。(由上向下彎),吊筋設置于集中荷載處,以增強局部抗彎能力。 40、老戧(老角梁):房屋轉角處設角梁置于廊桁與步桁之上者。 41、嫩戧:指子角梁將屋腳翹起,此做法可使屋角翹起的高。多用于攢尖頂亭子戧,就是戧脊。 42、椽望板:在古典建筑中飛沿部位,并連有飛椽和出沿椽重疊之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