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給排水管施工方案_第1頁
PVC給排水管施工方案_第2頁
PVC給排水管施工方案_第3頁
PVC給排水管施工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VC 給排水管施工方案二、排水管 :1、管道應明設。當管道埋地敷設時,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2、排水立管布置在排水量大的器具附近的墻邊,墻角或立柱處。3、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飲食業的主副食貯藏,烹調,配餐操作部位的上方。4、管道不得穿越臥室,貯藏室,且不宜布置和敷設在與臥室相鄰的內墻面。5、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會引起燃燒,爆炸或損壞的原料,產品和設備的上方。6、管道應避免布置在熱源附近,如不能避免,且管道表面受熱溫度大于 60 度時,應采取隔熱措施。 (注:立管與家用灶具邊凈距不得小于 0.4M)7、管道不得穿越煙道,沉降縫和防火墻。(注:管道應避免穿過伸縮縫,若必須穿過時,應采取相應措施。)

2、8、管道應避免布置在易受機械撞擊處,如不能避免時,應采取保護措施。9、最低橫管支管與立管連接處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離過小時,最低橫支管應單獨接出建筑物外。10、排水立管如轉彎時,排水支管不得小于1.5M11、立管應設伸頂通氣管至室外連通大氣。12、伸頂通氣管高出屋面均不得小于0。3M ,但必須大于最大積雪厚度。在經常有人活動的屋面,通氣管應高出屋面2。0M。13、伸頂通氣管的頂端應設通氣帽。14、伸頂通氣管管徑不得小于排水立管管徑。(注:在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 -13 度的地區,伸頂通氣管宜從室內頂棚之下0.3M 處管徑放大一號。)15、通氣管穿越屋面處,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16、伸縮節的設置

3、應符合下列要求:16.1 當層高小于或等于4M 時,立管應每層設一伸縮節,當層高大于 4M 時,應根據設計伸縮量確定;16.2 橫干管設置伸縮節,應根據設計伸縮量確定;16.3 橫支管上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線段超過2M 時,應設伸縮節,但伸縮節之間的最大間距不得超過4M;16.4 管道設計伸縮量不應大于表中伸縮節的最大允許伸縮量。17、伸縮節設置位置應靠近水流會合配件,并可按下列情況確定。17.1 立管穿越樓層處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樓板之下接入時,伸縮節可設置于樓層之中。或設置于水流會合配件之下;17.2 立管穿越樓層處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樓板之上接入時,伸縮節應設置于水流會合配件之上;17

4、.3 立管穿越樓層處為不固定支承時,伸縮節應設置于水流會合配件之上;17.4 立管上如無排水支管接入時,伸縮節可按伸縮節設計間距置于樓層任何部位;17.5 橫管上設置伸縮節應設于水流會合配件上游端。(注:立管穿越樓層處固定支承時,伸縮節不得固定,伸縮節固定支承時,立管穿越樓層處不得固定。伸縮節承口應逆水流方向。)18、下列管段應設置清掃口或檢查口:18.1 立管的底層應設檢查口, 檢查口中心一般距地面1M 。在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 -10 度的地區,立管還應在最高層設檢查口。18.2 立管在樓層轉彎處,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18.3 在水流轉角小于135 度的橫支管,應設檢查或清掃口。18.4

5、公共建筑內在連接4 個及 4 個以上的大便器的污水橫管上宜設置清掃口。18.5 橫管和橫出管直線距離大于表中的規定值時,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19、外徑小于 110MM 的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 其尺寸應與管道同徑;外徑等于或大于110MM 的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 其尺寸應采用 110MM 。20、管道安裝:用油刷蘸膠粘劑涂刷被粘接插口外側及粘接承口內側時,應軸向涂刷,動作迅速,涂抹均勻,且涂刷的膠粘劑應適量,不得漏涂或涂抹過厚。承插接口插接完畢后,應將擠出的膠粘劑用棉紗或干布蘸清潔劑擦拭干凈。根據膠粘劑的性能和氣候條件靜置至接口固化為止。管道堵塞時,不得使用帶有銳邊尖口的機具清捅。21、管

6、道安裝的質量要求如下:(1)管道的實測小樣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立管和橫管的檢查口與清掃口,均應裝在便于檢修的位置。(3)立管應垂直,橫管坡度應均勻一致,管道安裝不得半明半暗。(4)支承件位置應正確牢固, 與管身的接觸應平整, 不得嵌有雜物。(5)管道承插接口的粘接,必須嚴格遵守粘接工藝。禁止切削管口外徑進行插接。(6)伸縮節安裝位置與插入深度以及固定支架的位置,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規定。(7)橫管安裝完畢后,各衛生器具設備的受水管口和立管口,均應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8)管道穿越樓板的孔洞,土建補洞時應嚴密搗實,立管周圍應做高出原地坪 10-20MM 的阻水圈,嚴禁接合部位發生滲

7、水漏水現象。(9)施工完畢的管道系統必須嚴格進行通水試驗。一、給水管道 :1、管道一般宜明設,但在管道可能受到碰撞的場所,宜暗設或采用保護措施.2、明敷的給水立管宜布置在給水量大的衛生器具或設備附近的墻邊,墻角或立柱處.3、給水管道不得穿越臥室,貯藏室 ,不得穿越煙道 ,風道 .4、給水管道敷設于室外明露和寒冷地區室內不采暖的房間內時 ,在有可能冰凍或陽光照射處應采用輕質材料隔熱保溫 .5、水箱 (池 )的進水管 ,出水管 ,排水管 ,自水箱 (池 )到閥門間的管段應采用金屬管道.6、管道穿過地下室的外墻處應設金屬防水柔性套管.7、管道穿過屋面處,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8、明敷管道與給水栓連接

8、處應采取加固措施.9、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同溝 (架 )平行敷設時 ,宜沿溝 (架 )邊布置 ;上下平行敷設時 ,不得敷設在熱水或蒸氣管的上面 ,且平面位置應錯開 ;與其他管道交叉敷設時 ,應采取保護措施或用金屬套管保護 .10、給水管道應遠離熱源,立管距灶邊凈距不得小于400MM, 與供暖管道的凈距不得小于200MM,且不得因熱源輻射使管外壁溫度高于40度.11、管道直線長度大于20M 時 ,應采取補償管道脹縮的措施.12、支管與干管,支管與設備容器的連接應利用管道折角自然補償管道的伸縮.13、管道安裝 :塑料管與金屬管配件的螺接:13.1塑料管與金屬管配件采用螺紋連接的管道系統,其連接部位管

9、道的管徑不得小于63MM 。13.2塑料管與金屬管配件連接采用螺接時,必須采用注射成型的螺紋塑料管件。13.3塑料管道穿過樓板時,必須設置套管,套管可采用塑料管;穿屋面時必須采用金屬套管。套管應高出地面,屋面不小于100MM ,并采取嚴格的防水措施。13.4管道敷設嚴禁有軸向扭曲。穿墻或樓板時不得強制校正。13.5塑料管道與其他金屬管道并行時,應留有一定的保護距離。若設計無規定時,凈距不宜小于 100MM 。并行時,塑料管道宜在金屬管道的內側。13.6室內暗敷的塑料管道墻槽必須采用1: 2 水泥砂漿填補。13.7在塑料管道的各配水點,受力點處,必須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16 管道系統的水壓試驗應

10、符合下列規定:試驗壓力應為管道系統工作壓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對粘接連接的管道,水壓試驗必須在粘接連接安裝 24H 后進行。水壓試驗之前,對試壓管道應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但接頭部位必須明露。16.1 水壓試驗步驟:將試壓管道末端封堵,緩慢注水,同時將管道內氣體排出;充滿水后,進行水密性檢查;加壓宜采用手動泵緩慢升壓, 升壓時間不得小于 10MIN ;升至規定試驗壓力后, 停止加壓, 穩壓 1H,觀察接頭部位是否有漏水現象;穩壓 1H 后,補壓至規定的試驗壓力值, 15MIN 內的壓力降不超過 0.05MPA 為合格。16.2 管道的沖洗和消毒:硬聚氯乙烯給水管

11、道在驗收前,應進行通水沖洗。沖洗水宜為濁度10MG/L 以下的凈水,沖洗水流速宜大于2M/S 。直接沖洗到出口處的水的濁度與進水相當為止。生活飲用水管道經沖洗后,還應用含2030MG/L 的游離氯的水灌滿管道進行消毒。含氯水在管中應留置 24H 以上。消毒完畢后,再用飲用水沖洗,并經有關部門取樣檢驗水質合格后,方可交工。17、熱熔連接管:17.1 熱熔連接前,后,連接工具加熱面上的污物應用潔凈棉布擦凈。17.2 熱熔連接加熱時間和加熱溫度應符合熱熔連接工具生產廠和管材,管件生產廠的規定。17.3 熱熔連接保壓,冷卻時間,應符合熱熔連接工具生產廠和管材,管件生產廠的規定,在保壓,冷卻期間不得移動連接件或在連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17.4 熱熔承插件連接應符合下列規定:承插連接管材的連接應切割垂直,并應用潔凈棉布擦凈管材和管件連接面上的污物,標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承插連接前,應校直兩對應的待連接件,使其在同一軸線上。插口外表面和承口內表面應用熱熔承插連接工具加熱。 加熱完畢, 待連接件應迅速脫離承插連接加熱工具,并應用均勻外力插至標記深度,形成均勻凸緣。17.5 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