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61 交變應力與疲勞破壞交變應力與疲勞破壞162 材料與構件的持久極限材料與構件的持久極限163 對稱循環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對稱循環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一、交變應力:構件內一點處的應力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這一、交變應力:構件內一點處的應力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這 種應力稱為交變應力循環應力)。種應力稱為交變應力循環應力)。循環特征應力比):循環特征應力比):minmaxr 應力幅:應力幅:maxmin2a 平均應力:平均應力:maxmin2m mmmimin nmamax xaaTt mmt三、幾種特殊的交變應力:三、幾種特殊的交變應力:1.1.對稱循環:對稱循環:maxa mimin nm
2、amax xaaT minmax1r 0m t2.2.脈動循環:脈動循環:minmax0r max2am 3.靜循環:靜循環:minmax1r 0a maxm mimin nmamax xaat mmmmmimin nmamax xmaxmax2458300561MPa0.0115PA minmin2455800537.2MPa0.0115PA maxmin56153712MPa22a maxmin561537549MPa22m minmax5370.957561r 例例1 1 發動機連桿工作時最大拉力發動機連桿工作時最大拉力Pmax =58.3kNPmax =58.3kN,最小拉力,最小拉力
3、Pmin Pmin =55.8kN =55.8kN ,螺紋內徑為,螺紋內徑為 d=11.5mm d=11.5mm,試求,試求 a a 、m m 和和 r r。解:解:四、疲勞破壞的發展過程四、疲勞破壞的發展過程: :疲勞破壞過程:疲勞破壞過程:1.1.當循環應力超過一定限度并經歷足夠多次的交替重復后,當循環應力超過一定限度并經歷足夠多次的交替重復后,在構件內部應力最大處或材質薄弱處,產生細微裂紋疲在構件內部應力最大處或材質薄弱處,產生細微裂紋疲勞源)。勞源)。2.2.微觀裂紋隨著應力循環次數增加微觀裂紋隨著應力循環次數增加而不斷擴展,逐漸形成為宏觀裂紋。而不斷擴展,逐漸形成為宏觀裂紋。構件在交
4、變應力下產生可見裂紋或完全斷裂的現象稱為疲構件在交變應力下產生可見裂紋或完全斷裂的現象稱為疲勞破壞。勞破壞。3.3.宏觀裂紋不斷擴展,達到其臨界宏觀裂紋不斷擴展,達到其臨界長度時,構件將發生突然斷裂。長度時,構件將發生突然斷裂。五、疲勞破壞的特點五、疲勞破壞的特點: :u 工作工作 . 12.2.斷裂發生要經過斷裂發生要經過 一定的循環次數。一定的循環次數。3.3.破壞均呈脆斷,破壞均呈脆斷,具有突發性。具有突發性。4.4.斷口分區明顯。斷口分區明顯。 (光滑區和粗糙區)(光滑區和粗糙區)162 材料與構件的持久極限材料與構件的持久極限一、材料持久極限一、材料持久極限( (疲勞極限疲勞極限)
5、): 循環應力只要不超過某個循環應力只要不超過某個“最大限度最大限度”, ,構件就可以經歷無構件就可以經歷無數次循環而不發生疲勞破壞,這個限度值稱為數次循環而不發生疲勞破壞,這個限度值稱為“疲勞極限疲勞極限”,用,用 r r 表示。表示。二、二、 N N 曲線應力曲線應力壽命曲線):壽命曲線):N0循環基數。循環基數。 r材料持久限。材料持久限。N(次數次數) NAAArrN0三、構件持久極限三、構件持久極限 r 0 r 0 1. K 有效應力集中系數有效應力集中系數P337338):):()()rdrkK 無無應應力力集集中中的的光光滑滑試試件件的的持持久久極極限限同同尺尺寸寸有有應應力力集
6、集中中的的試試件件的的持持久久極極限限2. 尺寸系數尺寸系數P339):):()rdr 大大尺尺寸寸光光滑滑試試件件的的持持久久極極限限光光滑滑小小試試件件的的持持久久極極限限0rrK 3. 表面質量系數表面質量系數P340):):()()rrd 構構件件持持久久極極限限光光滑滑試試件件持持久久極極限限 如果循環應力為剪應力,將上述公式中的正應力換為剪應力即可。如果循環應力為剪應力,將上述公式中的正應力換為剪應力即可。 對稱循環下對稱循環下 ,r = -1 。上述各系數均可查表而得。上述各系數均可查表而得。0rrK 例例2 2 階梯軸如圖,材料為鉻鎳合金鋼,階梯軸如圖,材料為鉻鎳合金鋼, b=
7、920MPab=920MPa, 1= 420MPa 1= 420MPa , 1= 250MPa 1= 250MPa ,分別求出彎曲和扭轉時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和,分別求出彎曲和扭轉時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和尺寸系數。尺寸系數。解:解:1.1.彎曲時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和尺寸系數彎曲時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和尺寸系數501.2540Dd50.12540rd 0:1200MPa ,1.625bK 當時當時由圖表查有效應力集中系數由圖表查有效應力集中系數0:500MPa ,1.425bK 當時當時0:920MPa ,1.54bK 當當時時0.76 f50f50f40f40r=5 010.8511.46KK 由表
8、查尺寸系數由表查尺寸系數0:1200MPa , 1.26bK 當時當時0:500MPa 1.20bK 當當時時,時時當當 MPa920: b 01.261.201.20(920500)1.2361200500K 0.80 2.扭轉時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和尺寸系數扭轉時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和尺寸系數由圖表查有效應力集中系數由圖表查有效應力集中系數應用直線插值法應用直線插值法由表查尺寸系數由表查尺寸系數f50f50f40f40r=5 010.811.19KK 163 對稱循環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對稱循環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一、對稱循環的疲勞容許應力一、對稱循環的疲勞容許應力: : 01111 ffnn
9、K 二、對稱循環的疲勞強度條件二、對稱循環的疲勞強度條件: :max1 01maxn 01maxnn 1max Knn 1max Knn 扭轉交變應力:扭轉交變應力:例例3 3 旋轉碳鋼軸上,作用一不變的力偶旋轉碳鋼軸上,作用一不變的力偶 M=0.8kNm M=0.8kNm,軸表面經,軸表面經過精車,過精車, b=600MPa b=600MPa, 1= 250MPa1= 250MPa,規定,規定 n=1.9 n=1.9,試校核軸,試校核軸的強度。的強度。解:解: 確定危險點應力及循環確定危險點應力及循環特征特征maxminMW 3800 3265.2MPa0.05 minmax1r 為對稱循環
10、為對稱循環f70f70f50f50r=7.5MMmax1 查圖表求各影響系數,計算構件持久極限。查圖表求各影響系數,計算構件持久極限。 1.4 ; 0.15 ; 600MPabDrdd 求求K :求求 :查圖:查圖得得查圖得查圖得01.37K 0.83 求求 :表面精車,:表面精車, =0.935011110.83 0.935 25075.6MPa1.9 1.35ffnnK 平安平安 010.9411.35KK v 非對稱循環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非對稱循環下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扭轉構件:扭轉構件:拉壓彎構件:拉壓彎構件:1 Kamnn 碳碳 鋼:鋼:ys=0.10.2ys=0.10.2合金鋼:合金鋼:ys=0.20.3ys=0.20.31 Kamnn 碳碳 鋼:鋼:yt=0.050.1yt=0.050.1合金鋼:合金鋼:yt=0.10.15yt=0.10.15三、提高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三、提高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消除或減緩應力集中,避免出現方形孔槽、消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云浮市云城區招聘教育人才筆試真題
- 2024年南昌職業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法學概論學習方法與技巧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西安市第一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加強行業分析能力的行動計劃
- 廣東省深圳市羅芳中學2025年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明確目標客戶群的識別計劃
- 數據可視化技術的應用前景試題及答案
- 賦能團隊領導力提升計劃
- 豐富校園經歷的實習社活動計劃
- 工業機器人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考核試卷
- 人體發育學 第十章 嬰幼兒情緒情感的發育
- 2025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機電一體化技術)參考試題庫資料及答案
- 小學安全知識家長進課堂
- GB/T 29912-2024城市物流配送汽車選型技術要求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聽力錄音稿+聽力音頻
- 全套電子課件:管理學
- 高職汽車專業群“產教聯動、鏈群對接、崗課融通、專創結合”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 漢字的起源適合小學生課件
- 幼兒園紅色故事:一封雞毛信
- 中職學校招生接待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