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 - 世紀電源網_第1頁
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 - 世紀電源網_第2頁
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 - 世紀電源網_第3頁
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 - 世紀電源網_第4頁
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 - 世紀電源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袁明祥 范德育 孫慧杭州中恒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310053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該變換器開關管能在全工作范圍實現零電壓開通,同時抑制了變壓器的環路電流,軟化了輸出二極管的反向恢復;對其工作原理及軟開關條件進行了分析,并在本公司220V/10A電力整流模塊上進行了驗證。關鍵詞:全橋移相,軟開關,零電壓、環路電流、直流變換器1.引言全橋移相ZVS變換器在保留了傳統PWM恒頻控制優勢的基礎上,利用器件的寄生參數實現了軟開關,在大、中功率DC/DC變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傳統的全橋移相ZVS變換器由于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使其應用受到了一

2、些限制,如:1) 滯后管在輕載時無法實現零電壓; 2) 在超前管截止期始終存在環流; 3) 諧振電感和副邊二極管反向恢復存在強烈振蕩;4) 諧振電感引起的副邊占空比丟失等。 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大多對傳統的全橋移相ZVS變換器進行了改進,如改進型全橋移相ZVSPWMDC/DC變換器1,它通過增加一個輔助支路優化了滯后管的零壓條件,同時通過全橋MOS管的寄生二極管的箝位抑制了副邊二極管反向恢復引起的強烈振蕩,由于與變壓器串聯的電感大大減小,因此使占空比丟失也大為減小,然而無法消除環流問題。全橋移相ZVSZCS PWMDC/DC變換器通過滯后管的逆阻2或者副邊的有源箝位3實現超前管ZVS 和滯后管的Z

3、CS,克服了環流問題,然而前者引入了兩個逆阻管的損耗,且諧振電感較小會使滯后管的開通電流應力較大;而后者的控制比較復雜,且副邊輔助開關管工作在硬開關狀態,而開關頻率為主開關管的兩倍,損耗比較大。針對上述變換器存在的問題,通過進一步優化,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2一種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 21 電路拓撲如圖一(a)所示為新型的全橋移相軟開關直流變換器的電路拓撲,可以看出它是在改進型全橋移相ZVSPWMDC/DC變換器的基礎上把副邊電感L2從普通電感改成了耦合電感,另外把輔助支路上的諧振電感值L1大大減小,使之足以在提供負載電流基礎上使滯后管零壓開通。在L1、C5、C6

4、組成的輔助支路中,C5、C6基本相等且足夠大,因此L1兩端得到一個幅值為Vin/2、頻率為開關頻率fs 的交變方波;其電流波形為交變三角波,幅值為118in sL V T I L =(1 其中 :T S 為開關周期。 22 工作過程分析由于電路的每個工作周期可分為兩個 完全一樣的半周期,因此在此僅分析其半個周期的工作過程,而這半個周期可以按8種 開關模態來分析。為了便于分析,作以下假 設: z 沒有特殊說明的器件均為理想器件; z L1足夠大,其電流為線性變化,在滯后管開關過程中其電流保持不變; z C 1=C2=1/2C12,C 3=C4=1/2C34; z 變壓器T1的變比為N:1;z 耦

5、合電感L1的匝比為a:b:c=NL :1:1。各開關模態的相關電路模型見圖一,相關波形見圖二所示。 1) 初始狀態Q1、Q4處于導通狀態,電感L1的電流通過Q4線性增加,變壓器副邊通過D6、D7、L2的a、c繞組向負載饋能。此時原邊電流為1012max 1( m i t I I N=+(2 其中I1m為變壓器的激磁電流最大值,I 2max 為負載電流最大值。 2) t 0t1階段,如圖一(b)所示在t0時刻,Q1零電壓關斷(C1、C2的作用)。C1和C2被負載電流充放電, C1、C2電壓分別線性上升和下降,當C2放電到(3)式所示的電壓值時,T1電壓被副邊箝住,C1、C2和L1k 開始諧振,副

6、邊D7開始向D8換流;L1電流繼續線性增加。此時變壓器原邊電壓為10( /O u t NVN圖二 開關模態波形圖 L = (3)C1、C2和L1k 的諧振關系如下:121( /L k c kO di t u t L NV N dt=+L (4) 211012( ( 2c L k L k du t i t I t C dt=+ (5) 3) t1t2階段,如圖一(c)所示在t1時刻,C1充電到Vin,C2放電到零伏,Q2的體二極管D2導通,C1、C2和L1k的諧振結束。此時T1原邊電壓仍然被箝在NV O /NL ,因此變壓器原邊電流線性下降;副邊D7繼續向D8換流;L1電流繼續線性增加。在此階段

7、開通Q2,Q2為零電壓開通。此時L1k中的電流為1111( ( OL k L k L kNV i t i t N L =t (6) 4) t2t3階段,如圖一(d)所示在t2時刻,副邊D7電流降為零,D7、D8換流結束。此時變壓器脫離耦合,變為一個感量為L1k+Lm(激磁電感的電感,原邊保留I1m(激磁電流沿T1、Q4、D2走環流;副邊通過D6、D8和電感L2a 續流;L1電流繼續線性增加。5) t3t4階段,如圖一(e)所示在t3時刻,Q4零電壓關斷(C3、C4的作用)。此時C3放電,C4充電,C4電壓線性升高,由于L1k+Lm比較大,因此原邊電流基本不變;副邊通過D6、D8和電感L2a 續

8、流,此時L1電流達到(1)式所示的最大值。 6) t4t5階段,如圖一(f)所示在t4時刻,C4電壓充電到NVO /NL ,變壓器重新建立耦合,激磁儲能向副邊饋送。變壓器原邊電壓被箝在NVO /NL ,C3、C4與L1k發生諧振,L1k電流迅速下降為零并反向增大;副邊D6開始向D5換流。此時C3、C4和L1k的諧振關系如下:141( /L k c kO di t u t L NV N dt=+L (7) 41134( 2c L k m du t i t I C dt= (8)7)t5t6階段,如圖一(g)所示在t5時刻,副邊D6電流降為零,D5、D6換流結束。變壓器原邊電壓開始上升,D6開始承

9、受反向電壓,出現反向恢復現象,由于D6的反向恢復電流與負載電流兩者之和折算到原邊大于L1的電流,使得C3充電、C4放電從而使C3的電壓出現短暫的上升,當D6 反向恢復結束后,反向截止,C3繼續放電、C4繼續充電,C3電壓繼續下降。 在t5時刻L1k 上的電流為2min151( I L k m I i t N= (9) 其中I2min 為負載電流最小值(脈動谷值)。8)t6t7階段,如圖一(h)所示在t6時刻,C3放電到零伏,C4充電到Vin, Q3的體二極管D3導通。此時電感L1的電流一部分向負載供電,一部分通過D3走環流,L1的電流開始線性下降;此階段開通Q3為零電壓開通。9)隨著L1電流的

10、下降D3電流也跟著下降,在t7時刻D3電流下降為零,Q3開始走正向電流,進入另外半個工作周期。 23主要器件功耗及工作條件分析從前面的工作過程分析可以得到: 1) 超前管在t0時刻超前管實現了零電壓關斷,在t1t2階段實現了零電壓開通;而在t2t3階段超前管體二極管只承擔激磁電流環流。因此其損耗和工作條件相當于全橋移相ZVSZCS 的情況。 2) 滯后管在t3時刻滯后管實現了零電壓關斷,在t6t7階段實現了零電壓開通;在超前管關斷期滯后管主要承擔原邊激磁電流與電感L1電流之和,該電流小于傳統全橋移相ZVS 的情況,而在滯后管導通初期的環流又小于傳統全橋移相ZVS 超前管的環流。因此滯后管因環流

11、引起的損耗小于傳統全橋移相ZVS 中超前、滯后管引起的環流總損耗。另外副邊二極管反向恢復在滯后管導通前即已完成,因此副邊二極管的反向恢復不會在滯后管上引起額外損耗。 3) 變壓器 由于變壓器中不存在負載電流的環流損耗,因此其損耗相當于全橋移相ZVSZCS 的情況。 4) 電感L1由于L1中電流要大于改進型全橋移相ZVS,因此損耗有一定增加。 5) 快恢復二極管 在t5t6階段,二極管開始快恢復,由于此時C3電壓還遠遠高于零,因此二極管承受的反壓很低,且由于C3、C4的存在,其反壓是緩升的,因此其反向恢復條件大為軟化,基本無電壓振鈴,其損耗及工作條件要大大優于全橋移相ZVSZCS 或全橋ZVS

12、的情況。 24 滯后管零壓條件分析從前面的工作過程分析可以知道,在t5時刻開始,L1的電流除了向變壓器供電外就是給C3、C4提供充放電電流,由于L1足夠大,因此可基本認為在C3徹底放電前L1電流保持不變,因此零壓調件為115( L L k I i t > (10)結合(1)、(9)、(10)可得 2min181in s m V T I I L N> (11) 3 實測結果采用本變換器拓撲,在本公司220V/10A電力模塊上得到了驗證。該模塊的主要參數如下:輸入電壓:三相304Vac 456Vac 輸出電壓:198Vdc286Vdc 輸出額定電流:10A 紋波系數:<0.05%

13、 一些相關波形如下:1) 滯后管Vgs 和Vds 波形,滯后管可以在全工作范圍實現ZVS,見圖三。圖三 滯后管Vgs 和Vds 波形2) 變壓器原邊電流和副邊整流管電壓波形,見圖四,其中上圖為輕載時的波形,下圖為滿載時的波形。圖四 變壓器原邊電流和副邊整流管電壓波形可以看出,變壓器實現了零流(只有激磁電流),整流管實現了反向軟恢復,基本沒有振鈴。 3) 效率曲線圖五所示為該模塊實際測到效率曲線,其中上圖為輸出功率-效率曲線,下圖為80%負載時輸入電壓-效率曲線。可以看出,從半載 到滿載范圍內,效率高于 94.5%,而且輸入 電壓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效率基本保持穩 定。 94.75 94.7 9

14、4.65 94.6 94.55 94.5 94.45 94.4 94.35 條件下, 實現了開關管的全范圍零電壓開關, 降低了環流損耗,同時使副邊整流管的反向 恢復得到有效軟化,并使滯后管不承受副邊 反向恢復電流,提高了整機效率,減少了電 磁輻射,是一種比較有優勢的直流變換器。 94.7 94.58 94.5 94.64 94.6 參考文獻 1 李 琪 , 馬 皓 , 袁 明 祥 改進型全橋移相 ZVS-PWMDC/DC變換器,電源技術應用2004 年第 5 0.5 0.7 0.8 0.9 1 Po 期 2 阮新波, 嚴仰光 脈寬調制 DC/DC 全橋變換器的 軟開關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3 Baek, J.W., Cho, J.G., Yoo, D.W. etc. An 95.4 95.2 95 94.8 94.6 94.4 94.2 94 350 380 400 420 440 V in 95.2 94.7 94.5 94.52 94.43 improved zero voltage and zero current 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