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論文_第1頁
貨幣銀行學論文_第2頁
貨幣銀行學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貨幣銀行學課程論文題目:論金融業務的綜合化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學院 專業班級 姓名學號 序號 任課教師 完成日期 論金融業務的綜合化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摘要:金融業務綜合化是在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的創新中應運而生的,反過來它也對金融工具金融市場以及貨幣政策施加影響。中介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運行 產生預期影響的連接點和傳輸點,是中央銀行觀察獲取先期信息的來源之一。中介目標變量的選擇與目標值的設定是貨幣政策操作關鍵性的一步。因此本文通過系統闡述我國金融業務綜合化的現象,并基于此分析其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關鍵詞: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相關性;可控性Abstract :

2、The Comprehe nsive Finan cial Busin ess emerged in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 turn it also applied to the finan cial markets and mon etary policy forfinan cial in strume nts. In termediate target of the mon etary policy of the Cen tral Bank of the conn ecti

3、 on point of the expected impact on macroeconomic performanee and transfer points, the centralbankobserved one of the sources of obta ining adva nee in formati on. The choice of in termediate target variable and the target value set isa critical step of the oper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Therefore, t

4、his article expo un ded Chi nas finan cial bus in ess in tegrati onthrough thesystem, and based on this an alysis, the in termediate target of mon etary policy.Keywords:mon etary policy;in termediatetarget; correlati on;con trollability一、緒論(一)選題背景和意義雖然當前的國際金融市場環境秩序保持整體的穩定性,但是在現代金融理論界一直存在著一個十分具有爭議性的話

5、題。那就是針對現代金融業的經營模式,究竟應該選擇 分業還是應該選擇綜合。有一些頗具影響力的假說,在試圖從理論高度來對分業或綜合 經營的利弊進行系統的分析和闡釋。但是這些假說都越來越偏向于多元化、綜合性的經 營模式。而事實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經濟金融自由化與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很多發達國家或是新興市場國家都紛紛放松了對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金融業務綜合化是在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的創新中應運而生的,反過來它也對金融 工具金融市場以及貨幣政策施加影響。根據貨幣政策基本理論,貨幣政策的操作框架及 過程涉及到四個層次的經濟變量, 既政策工具(變量)、操作目標(變量)、中介目標(變量) 和最

6、終目標(變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運用并調節貨幣政策工具并不能直接 實現其對最終目標變量的調控,而往往要借助對那些受貨幣政策工具變動影響且與最終 目標變量有緊密聯系的中介金融變量進行觀察和調節才能很好地實現對最終目標的調控 2。這些中介金融變量中有一些距離最終目標近而距離政策工具遠,也不能被政策工具直接影響,而要通過對另一些距離工具近且容易被政策工具的變動所影響的金融變量的調 節,才能達到對它們的調節,這些變量就被稱為中介目標。中介目標變量的選擇與目標 值的設定是貨幣政策操作關鍵性的一步。因此本文通過系統闡述我國金融業務綜合化的 現象,并基于此分析其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理論意義在

7、于提出金融業務綜合化 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機制;政策含義在于,主張在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制定與執行 的過程中,考慮金融業務綜合化所帶來的影響,并在宏觀經濟預測模型中加入金融業務 綜合化因素3。(二)文獻綜述1、我國金融業務綜合化問題國內的研究現狀目前,我國有關金融業綜合經營模式的研究和文獻相對較多,卻鮮見在分業經營向 綜合經營過渡的歷史階段,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業務交叉融合”現象的系統研究。 戴國強(2003)提出了幾點關于加快我國銀行實行綜合經營的看法4,李海濤、孫祁祥等 (2003)指出金融一體化不僅會大大推動和深化金融創新進程,張啟勝,周偉忠等(2005)對上海市跨行業交叉性金融工具加

8、以研究,分析了現階段上海市跨行業交叉性金融工具 的發展現狀、可能引發的內生性外生性金融風險以及對金融監管的挑戰。2、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問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關于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問題,理論上的爭論是基于各學派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 的理解不同而引起的。爭論首先來自于凱恩斯主義學派與貨幣主義學派之間。當前,學界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主要有以下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第一種是,目前還應堅持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主要原因是以利率作中介目標和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貨 幣政策框架的條件還不成熟。第二種是,貨幣量己不適宜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應該放棄貨幣量而尋求新的中介目標,其中,不少學者提議借鑒西方的通

9、貨膨脹目標制 (三)研究內容和方法基于理論與現實的考慮,本文從金融業務綜合化這一全新視角來探討貨幣政策問題。 本文主要圍繞三個方面來評價金融業務綜合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一是金融業務綜合化 對我國金融實踐的影響;二是金融業務綜合化對貨幣和利率的影響;三是金融業務綜合 化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可測性、可控性的影響。文章采用實證研究與規范研究相結合、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的闡釋了金融業務綜合化與貨幣政策中介 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自始自終充分運用邏輯推理方法逐層揭示金融業務綜 合化給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帶來的影響。二、金融業務綜合化的概述(一)金融業務綜合化的定義本文應目前國內

10、主流趨勢選用“綜合”一詞,一方面綜合經營更強調銀行、證券、 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效應;另一方面,我國金融業曾經受困于混業經營, 如果重新啟用混業經營一詞的話,容易使整個行業片面強調放松業務管制,從而引發以 往的金融風險,而用比較中性的綜合經營,有利于引導我們從片面強調放松走向相互合 作,加強協調監管上來,可以起到穩定的作用。金融機構采取綜合化戰略,可以通過多 種方式來實現,按照綜合化開展的層次,包括兩個途徑:一是從產品層次上來進行,這 樣的金融綜合化是多產品經濟在金融業的表現;二是在產業組織層次上進行,例如利用 進行兼并、收購、重組等方式來完成。就我國而言,推進金融服務綜合經營進程是

11、一個 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綜合化經營趨勢首先體現在銀行、證券等機構間的業務交叉和滲 透上,如:銀證通、分紅保險等。因此,具體而言,本文所研究的金融業務綜合化是指 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在保持原有業務的基礎上拓展經營范圍,滲透到其他金融 機構業務領域并提供多種產品或服務的行為,即金融機構間部分業務相互交叉、功能相 互替代的趨勢,其本質是為適應國際金融業經營潮流的經營制度變遷前的探索和準備。(二)金融業務綜合化的主要特征金融業務綜合化是指,不同種類金融業務功能之間相互交叉和替代。在金融業務綜合化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不僅提供傳統的存貸款和資金清算服務,而且提供服務收費、信托、理財、證券保險代理、

12、投資銀行等多種金融服務。結果使銀行業非利息收入 在其總收入中的占比不斷上升,有的銀行業務收入甚至主要來自非利息收入。在證券監 管實行從審批性監管向備案性監管轉變后,證券業務傭金標準由券商根據市場情況自行 決定,有的證券機構甚至采取“傭金打折”等辦法推行產品創新,拓展業務。更多的證券機構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需求,規劃金融產品的風險和收益,推出新的金融產品。綜觀 金融業務綜合化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多樣性金融機構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量體裁衣,通過對金融工具的有關要素進行 重新組合,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推出新的金融工具。2、綜合性金融機構在推出新的金融工具過程中,能綜合考慮風險

13、中立者、風險偏好者、風險規 避者的不同需要,使新的金融工具兼有保值性、投資性等多種功能。金融機構重組并購 使得同一金融集團公司控股下的金融機構功能之間相互補充,協同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它們能較好地滿足客戶對綜合化金融服務的需求。3、替代性盡管不同金融機構的功能差異仍然存在,比如商業銀行主要提供存貸款服務,證券 機構主要提供資本市場服務,保險機構主要提供保險產品服務,但是,在客戶多樣化需 求推動下,某一類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工具可能與其它類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工具相類 似,這些金融工具之間存在替代性,致使金融機構的功能出現同質化趨向。(三)我國金融業務綜合化的貨幣效應金融業務綜合化對傳統金融業務形

14、成挑戰,各機構間的業務交叉與合作在不同程度上 對貨幣總量及結構產生影響,以下我們從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兩方面來進行分析。從貨 幣需求來看,機構間的業務交叉使得資本市場或介于資本與貨幣市場之間的金融產品大 量增加,這些產品兼備安全性、流動性和贏利性,具有較高投資價值,這無形中提高了 持幣的機會成本,促使人們在其資產組合中盡量減少貨幣的持有量,增加非貨幣性的金融資產,其結果是貨幣需求結構的變化以及總量的減少。而且,隨著人們貨幣需求動機的改變,貨幣需求的穩定性將有所降低,原因在于,交易性貨幣需求主要受國民收入的 影響較大,而國民收入短期內相對穩定,決定了貨幣需求具有可預測和相對穩定的特點 而投機性貨幣

15、需求主要取決于市場風險和個人預期等因素,利率、股價的頻繁波動以及 公眾預期心理的復雜性都決定了投資性貨幣需求具有不穩定的特征 ,由此可見,隨著 投機性貨幣需求相對比重的上升,業務綜合化降低了貨幣需求的穩定性。總而言之 ,在 其他因素相對不變的情況下,金融業務綜合化將降低貨幣需求,產生貨幣替代現象,導 致貨幣增長下降。三、金融業務綜合化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一)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含義和選擇標準1、中介目標含義根據貨幣政策基本理論,貨幣政策的操作框架及過程涉及到四個層次的經濟變量。在 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央銀行運用并調節貨幣政策工具并不能直接實現其對最終目標變量 的調控,而往往要借助對那些受

16、貨幣政策工具變動影響且與最終目標變量有緊密聯系的 中介金融變量進行觀察和調節才能很好地實現對最終目標的調控。這些中介金融變量中 有一些距離最終目標近而距離政策工具遠,也不能被政策工具直接影響,而要通過對另 一些距離工具近且容易被政策工具的變動所影響的金融變量的調節,才能達到對它們的 調節,這些變量就被稱為中介目標。2、中介目標的選擇標準:概括地說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要發揮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信息發現及信息傳遞,二 是調節作用,三是充當“名義錨” 10。要充分發揮這些作用,作為中介目標的變量一般 認為要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即要有較好的可計量性、可控性和相關性。在這一點上經 濟學家有普遍的共識。

17、可計量性(也稱可測性),既作為中介目標的變量指標的信息資料 要能夠被中央銀行迅速而精確地獲得,而且,變量指標定義的內涵和外延較為明確、穩 定。可控性,就是指中央銀行通過操作其政策工具,能夠有效地對中介目標進行控制。 相關性,是指中介目標變量必須與最終目標變量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此外,中介目標還 必須與特定的經濟金融環境相適應。在特定的條件下,由于經濟金融環境不同,中央銀 行置身其中的經濟體制背景不同,各種變量指標的適應性也會不同。(二)金融業務綜合化對中介目標可測性的影響金融業務綜合化對傳統金融業務形成了挑戰,尤其對存貸款業務發展帶來的影響最大 并產生貨幣效應。針對金融業務綜合化對貨幣產生的影響

18、,以下從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 兩方面來進行分析。從貨幣供給來看,金融業務綜合化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作為金融 業務的提供者,具有提供金融產品的能力,能自主進行金融工具創新,推出多樣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其結果會導致貨幣性能、結構、總量發生變化。從貨幣結構來看,金融業務綜合化產生了多種新的金融工具,這些新的金融工具具有貨幣的某些職能,比如 具有高度流動性和再造能力,只是風險不同而已。就貨幣供應量而言,盡管一定時點上 社會財富和貨幣數量相對確定,而且貨幣供應統計口徑比較穩定,當社會財富從已有的 貨幣定義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之后,貨幣創造的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比如有的貨幣變 成金融機構同業資金,這樣,原有

19、貨幣供應統計的覆蓋面變得相對狹窄,產生貨幣統計 上的“遺漏”現象。金融業務綜合化也會對貨幣需求產生影響,具體表現為,金融機構多元化及其業務的發展將使國內企業和居民的貨幣需求產生結構性變化(錢小安,2000a)11。通過對金融業務綜合化與中介目標之間可測性的相關分析,進而可以提出金融業務 綜合化的貨幣效應假設,即:在其他因素相對不變的情況下,金融業務綜合化會產生貨 幣替代現象,導致貨幣增長下降。(三)金融業務綜合化對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可控性的影響1、貨幣存量與中介目標可控性。由于經濟中的貨幣存量是由貨幣需求與供給互動共同決定的,它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基礎貨幣是由基礎貨幣需求與供給互動共同決定

20、的 ;第二,貨幣乘數并不是中央銀行 單方面決定的,它與經濟中貨幣的需求主體與供給主體的行為都有關。就基礎貨幣而言, 它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貸款需求增加,商業銀行體系的準備不足,從而向中央銀行融資以 補充準備金的結果;也可能是中央銀行主動在公開市場購進證券主動投放貨幣所至;還可能是央行降低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的結果。2、利率特性與中介目標可控性。從利率特性來看,金融業務綜合化會提高利率的敏感性,使越來越多的金融工具和 金融資產的定價與利率的市場變化密切相關,反應的時滯也更短。利率敏感性的提高會 加大金融資產價格變化或投資收益變化的利率彈性,發揮貨幣政策的利率桿杠作用。當 然,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金融

21、業務綜合化也可能會加大市場利率的波動性,因為金 融業務綜合化會刺激人們的投機性貨幣需求,導致投機性金融資產需求的劇烈波動,引 起市場利率的大幅變化,加大利率的易變性和波動性。最后,從利率的期限結構來看, 金融業務綜合化可能會加大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的差異性,在不同國家或不同時期,因 特定經濟金融環境和風險偏好原因所致,利率期限結構的差異性變化會比較明顯。3、新型金融工具與中介目標的可控性。金融業綜合化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了金融資產的證券化率,眾多介于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的新型金融工具涌現。這些金融工具大多既具有資本市場工具的高 收益特征,通過各種避險操作組合,又呈現出貨幣市場工具的短期限

22、高流動性的特征, 符合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性原則。如貨幣市場基金、銀證轉帳、銀證通等等,這 些貨幣性極強的信用工具和存款種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流動性需要,從而減 弱了人們的流動性偏好,導致貨幣需求總量下降。四、結論通過文章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 之間相互拓展經營領域、部分業務相互交叉、功能相互替代的這種業務綜合化趨勢,已 經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影響到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作用效 力。金融資產之間的同質性與可替代性使得貨幣層次內涵相對模糊,貨幣結構與性能隨 之發生變化,這一方面致使貨幣在統計上容易出現貨幣“遺漏”現象,另一方面貨幣結 構的變化影響到貨幣創造機制,產生貨幣替代現象,最終影響到貨幣的可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