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SCCG-1 型傳感器技術實訓裝置簡介一、概述“ THSCCG-1 型傳感器技術實訓裝置”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業標準電工電子類實訓基地儀器設備配備標準,教育部“振興 21 世紀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規劃”要求,按照職業教育的教學和實訓要求研發的產品。適合高職院校、職業學校的儀器儀表、自動控制、電子技術與機電技術等專業的實訓教學。二、設備構成實訓裝置主要由實訓臺、三源板、傳感器和變送模塊組成。1. 實訓臺部分1k10kHz音頻信號發生器、130Hz低頻信號發生器、四組直流穩壓電源:±15V、+5V、 ± 2± 10V、 224V 可調、 數字式電壓表、
2、頻率/轉速表、定時器以及高精度溫度調節儀組成。2. 三源板部分熱源:0220V交流電源加熱,溫度可控制在室溫120 °C,控制精度士 1 °C。轉動源:224V 直流電源驅動,轉速可調在04500 rpm。振動源:振動頻率 1Hz 30Hz (可調)。3. 傳感器及變送模塊部分傳感器包含金屬應變傳感器,差動變壓器傳感器,磁電傳感器,Pt100 溫度傳感器,K 型熱電偶,光電開關,霍爾開關。變送模塊包括電橋、電壓放大器、差動放大器、電荷放大器、低通濾波器、相敏檢波器、移相器、溫度檢測與調理等共五個模塊。本實訓臺,作為教學實訓儀器,傳感器基本上都采用工業應用的傳感器,以便學生有
3、直觀的認識,變送模塊上附有變送器的原理框圖,測量連接線用定制的接觸電阻極小的迭插式聯機插頭連接。三、實訓內容本裝置的實訓項目共34 項,包括基本技能實訓項目25 項,應用型實訓項目9 項。涉及壓力、振動、位移、溫度、轉速等常見物理量的檢測。通過這些實訓項目,使學生能夠更全面的學習和掌握信號傳感、信號處理、信號轉換、的整個過程。26實驗一應變式傳感器特性實驗一、實驗目的:了解金屬箔式應變片的應變效應,掌握單臂電橋的接線方法和用途。在此基礎上了解半橋、全橋的工作原理和接線方法。二、實驗儀器:實訓臺、應變傳感器實驗模塊、托盤、祛碼、萬用表(自備)。三、實驗原理:電阻絲在外力作用下發生機械變形時,其電
4、阻值發生變化,這就是電阻應變效應,描述電阻應變效應的關系式為:A R/R=K £ ,式中A R/R為電阻絲電阻相對變化,K為應變靈敏系數,e=Al/l為電阻絲長度相對變化。金屬箔式應變片就是通過光刻、腐蝕等工藝制成的應變敏感組件,如圖1-1所示,四個金屬箔應變片分別貼在彈性體的上下兩側,彈性體受到壓力發生形 變,應變片隨彈性體形變被拉伸,或被壓縮。圖1-1應變傳感器安裝圖接主控福接鼓顯表 電涕弱出 V!地圖1-2單臂電橋接線圖通過這些應變片轉換被測部位受力狀態變化、電橋的作用完成電阻到電壓的比例變化,如 圖1-2所示R5、R6、R7為固定電阻,與應變片一起構成一個單臂電橋,其輸出電壓
5、Uo二 一R/R(1-1 )E為電橋電源電壓,R為固定電阻值,式 1-1表明單臂電橋輸出為非線性,非線性誤差為1 R L= - 100%。2 R四、實驗內容與操作步驟1 .應變傳感器上的各應變片已分別接到應變傳感器模塊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萬用表測量判別,R1=R2=R3=R4=350 Q。2 .差動放大器調零。從實訓臺接入土15V電源,檢查無誤后,合上實訓臺電源開關,將差動放大器的輸入端 Ui短接并與地短接,輸出端U02接數顯電壓表(選擇2V檔)。將電位器Rw3 調到增益最大位置(順時針轉到底),調節電位器 Rw4使電壓表顯示為 0V。關閉實訓臺電源。(Rw3、Rw4的位置確
6、定后不能改動)3 .按圖1-2連線,將應變式傳感器的其中一個應變電阻(如 R1)接入電橋與R5、R6、R7 構成一個單臂直流電橋。4 .加托盤后電橋調零。電橋輸出接到差動放大器的輸入端 Ui,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主 控臺電源開關,預熱五分鐘,調節 Rw1使電壓表顯示為零。5 .在應變傳感器托盤上放置一只祛碼,讀取數顯表數值, 依次增加祛碼和讀取相應的數顯表值,直到200g祛碼加完,計下數顯表值,填入下表 1-1,關閉電源。表1 1重量(g)電壓(mV)五、實訓報告根據表1 1計算系統靈敏度 S= A U/ A W( A U輸出電壓變化量,A W重量變化量)和非線性誤差8 f1 = A m/yF
7、.s X 100%,式中A m為輸出值(多次測量時為平均值)與擬合直線的最大 偏差;yF,s為滿量程(200g)輸出平均值。六、注意事項加在應變傳感器上的壓力不應過大,以免造成應變傳感器的損壞!實驗二差動變壓器特性實驗一、實訓目的掌握差動變壓器位移測量的方法二、實訓儀器實訓臺、差動變壓器模塊、測微頭、差動變壓器、示波器(自備)三、相關原理差動變壓器由一只初級線圈和兩只次級線圈及一個鐵芯組成。鐵芯連接被測物體,移動線 圈中的鐵芯,由于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之間的互感發生變化促使次級線圈的感應電動勢發生變 化,一只次級感應電動勢增加,另一只感應電動勢則減小,將兩只次級線圈反向串接(同名端連接)引出差動
8、輸出。輸出的變化反映了被測物體的移動量。 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根據圖5-1將差動變壓器安裝在差動變壓器模塊上。1 o-Dh*L4哧曼耳*, 印宣怕胖世后攝醫告 各啦邱出Li 45ral圖5-1圖5-22 .將傳感器引線插頭插入模塊的插座中,音頻信號由振蕩器的“00”處輸出,打開主控臺電源,調節音頻信號輸出的頻率和幅度(用示波器監測),使輸出信號頻率為 4-5KHZ,幅度為Vp-p=2V,按圖5-2接線(1、2接音頻信號,3、4為差動變壓器輸出,接放大器輸入端)3 .用示波器觀測 Uo的輸出,旋動測微頭,使示波器上觀測到的波形峰-峰值Vp-p為最小,這時可以左右位移,假設其中一個方向為正
9、位移,另一個方向位稱為負,從Vp-p最小開始旋動測微頭,每隔0.2mm從示波器上讀出輸出電壓 Vp-p值,填入下表51,再從Vp-p最小 處反向位動測微頭, 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左、右位移時,初、次級波形的相位關系。五、實訓報告1.操作過程中注意差動變壓器輸出的最小值即為差動變壓器的零點殘余電壓大小。根據表61畫出Vop-pX曲線,作出量程為土 1mm ±3mm靈敏度和非線性誤差。表(5-1 )差動變壓器位移 X值與輸出電壓數據表。V(mV)X(mm)七 激勵頻率對差動變壓器特性的影響測試一、實訓目的:了解初級線圈激勵頻率對差動變壓器輸出性能的影響二、實訓儀器:同實訓項目五三、相關理論
10、:差動變壓器輸出電壓的有效值可以近似表示為:Uo(M1 M2 ) Ui尿2LP式7-1式7-1中Lp、Rp為初級線圈的電感和損耗電阻,Ui、co為激勵信號的電壓和頻率,M1、M2為初級與兩次級線圈的互感系數,由關系式可以看出,當初級線圈激勵頻率太低時,Rp2>co2Lp2,則輸出電Uo受頻率變動影響較大,且靈敏度較低,只有當32Lp2>>Rp2時輸出Uo與3無關,當然3過高會使線圈寄生電容增大,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按照實訓五安裝傳感器和接線。開啟實訓臺電源開關。2 .選擇音頻信號的頻率為1KHz, Vp-p=2V。(用示波器監測)。3 .用上示波器觀
11、察 Uo輸出波形,移動鐵芯至中間位置即輸出信號最小時的位置。固定測 微頭。4 .旋動測微頭,向左(或右)旋到離中心位置1mm處,使Uo有較大的輸出。5 .分別改變激勵頻率從 1KHz9KHz,幅值不變,頻率由頻率 /轉速表監測。將測試結果記入表7 1表7-1激勵頻率與輸出電壓的關系。F(Hz)1KHz2 KHz3 KHz4 KHz5 KHz6 KHz7 KHz8 KHz9 KHzV0(V)五、實訓報告1.根據表7-1作出幅頻特性曲線。八電容式傳感器的位移特性測試一、實訓目的:了解電容傳感器的結構及特點二、實訓儀器:電容傳感器、電容傳感器模塊、測微頭、數顯直流電壓表、直流穩壓電源、絕緣護套三、相
12、關原理:電容式傳感器是指能將被測物理量的變化轉換為電容量變化的一種傳感器它實質上是具 有一個可變參數的電容器。利用平板電容器原理:c S 0 r SC r(8-1)d d式中,S為極板面積,d為極板間距離,£ 0真空介電常數,£ r介質相對介電常數,由此可以看出當被測物理量使 S、d或e r發生變化時,電容量 C隨之發生改變,如果保持其中兩個參數不變而僅改變另一參數,就可以將該參數的變化單值地轉換為電容量的變化。所以電容 傳感器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改變極間距離的變間隙式,改變極板面積的變面積式和改變介質電 常數的變介電常數式。 這里采用變面積式,如圖11-1兩只平板電容器共享
13、一個下極板, 板隨被測物體移動時,兩只電容器上下極板的有效面積一只增大,一只減小,將三個極板用導 線引出,當下極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按圖8-2將電容傳感器安裝在電容傳感器模塊上,將傳感器引線插入實驗模塊插座中。2 .將電容傳感器模塊的輸出Uo接到數顯直流電壓表。3 .接入土 15V電源,合上主控臺電源開關,將電容傳感器調至中間位置,調節 Rw使得 數顯直流電壓表顯示為 0 (選擇2V檔)。(Rw確定后不能改動)4 .旋動測微頭推進電容傳感器的共享極板(下極板),每隔0.2mm記下位移量X與輸出電壓彳t V的變化,填入下表 8-1X(mm)V(mV)五、實訓報告:1 .根據表8-1的數據
14、計算電容傳感器的系統靈敏度S和非線性誤差8 f。十三磁電式傳感器轉速測量一、實訓目的:掌握磁電式傳感器測量轉速的方法。二、實訓儀器:實訓臺、轉動源、磁電感應傳感器三、相關原理:磁電感應式傳感器是以電磁感應原理為基礎,根據電磁感應定律,線圈兩端的感應電動勢dd正比于線圈所包圍的磁通對時間的變化率,即e W 其中W是線圈匝數,線dtdt圈所包圍的磁通量。若線圈相對磁場運動速度為v或角速度,則上式可改為e=-WBlv或者e=-WBS , l為每匝線圈的平均長度;B線圈所在磁場的磁感應強度;S每匝線圈的平均截面積。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按下圖安裝磁電感應式傳感器。傳感器底部距離轉動源45mm(目
15、測),“轉動電源”接到224V直流電源輸出(注意正負極,否則燒壞電機)。磁電式傳感器的兩根輸出線接到頻率/轉速表。2 .調節224V電壓調節旋鈕,每間隔 0.5V,記錄轉動源的轉速值,并可通過示波器觀測 其輸出波形。圖 13-1五、實訓報告1 .分析磁電式傳感器測量轉速原理。2 .根據記錄的驅動電壓和轉速,作V-RPM曲線。十四壓電式傳感器振動測量、實訓目的:了解壓電式傳感器測量振動的原理和方法。、實訓儀器:振動源、信號源、直流穩壓電源、壓電傳感器模塊、移相檢波低通模塊三、相關原理:壓電式傳感器由慣性質量塊和壓電陶瓷片等組成(觀察實驗用壓電式加速度計結構)工作時傳感器感受與試件相同頻率的振動,
16、質量塊便有正比于加速度的交變力作用在壓電陶瓷片上,由于壓電效應,壓電陶瓷產生正比于運動加速度的表面電荷。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將壓電傳感器安裝在振動梁的圓盤上。2 .將振蕩器的“低頻輸出”接到三源板的“低頻輸入”,并按下圖14-1接線,合上主控臺電源開關,調節低頻調幅到最大、低頻調頻到適當位置,使振動梁的振幅逐漸增大。3 .將壓電傳感器的輸出端接到壓電傳感器模塊的輸入端Ui1, Uo1接Ui2, Uo2接移相檢波低通模塊低通濾波器輸入 Ui,輸出Uo接示波器,觀察壓電傳感器的輸出波形Uoo壓電傳感器實驗模塊+ 15V 則-15VO O O圖 14-1五、實訓報告1.改變低頻輸出信號的頻率
17、,記錄振動源不同振動幅度下壓電傳感器輸出波形的頻率和 幅值。并由此得出振動系統的共振頻率。振動頻率(Hz)56789101112131415182022242630Vp-p(V)十五電渦流傳感器的位移特性測試、實訓目的:了解電渦流傳感器測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實訓儀器:電渦流傳感器、鐵圓盤、電渦流傳感器模塊、測微頭、直流穩壓電源、數顯直流電壓表、 測微頭。三、相關原理:通過高頻電流的線圈產生磁場,當有導電體接近時,因導電體渦流效應產生渦流損耗,而 渦流損耗與導電體離線圈的距離有關,因此可以進行位移測量。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按下圖15-1安裝電渦流傳感器。圖 15-12 .在測微頭端
18、部裝上鐵質金屬圓盤,作為電渦流傳感器的被測體。調節測微頭,使鐵質金屬圓盤的平面貼到電渦流傳感器的探測端,固定測微頭。糧把瓶4直沌場%電源圖 15-23 .傳感器連接按圖 15-2,將電渦流傳感器連接線接到模塊上標有“ 一內'”的兩端,實 驗范本輸出端 Uo與數顯單元輸入端 Ui相接。數顯表量程切換開關選擇電壓 20V檔,模塊電源 用連接導線從主控臺接入 +15V電源。4.合上主控臺電源開關,記下數顯表讀數,然后每隔 0.2mm讀一個數,直到輸出幾乎不變為止。將結果列入下表15-1。X (mm)Uo(V)表 15-1五、實訓報告1 .根據表15-1數據,畫出UX曲線,根據曲線找出線性區域
19、及進行正、負位移測量時 的最佳工作點,并計算量程為1mm、3 mm及5mm時的靈敏度和線性度 (可以用端點法或其它 擬合直線)。十八光纖傳感器的位移特性測試、實訓目的:了解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的原理與應用。.、實訓儀器:光纖位移傳感器模塊、 Y型光纖傳感器、測微頭、反射面、直流電源、數顯電壓表。三、相關原理: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是一種傳輸型光纖傳感器。其原理如圖18-1所示:光纖采用丫型結構,兩束光纖一端合并在一起組成光纖探頭,另一端分為兩支,分別作為光源光纖和接收光纖。光從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纖,通過光纖傳輸,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纖,最后由光電轉 換器接收,轉換器接收到的光源與反射體表面
20、的性質及反射體到光纖探頭距離有關。當反射表 面位置確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強隨光纖探頭到反射體的距離的變化而變化。顯然,當光纖 探頭緊貼反射面時,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強為零。隨著光纖探頭離反射面距離的增加,接收到的 光強逐漸增加,到達最大值點后又隨兩者的距離增加而減小。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是一種非圖18-1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原理圖18-2光纖位移傳感器安裝示意圖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光纖傳感器的安裝如圖 18-2所示,將Y型光纖安裝在光纖位移傳感器實驗模塊上。探 頭對準鍍銘反射板,調節光纖探頭端面與反射面平行,距離適中;固定測微頭。接通電源預熱 數分鐘。2 .將測微頭起始位置調到14cm處
21、,手動使反射面與光纖探頭端面緊密接觸,固定測微頭。3 .實驗模塊從主控臺接入土15V電源,合上主控臺電源。4 .將模塊輸出“ Uo”接到直流電壓表(20V檔),仔細調節電位器 Rw使電壓表顯示為零。5 .旋動測微器,使反射面與光纖探頭端面距離增大,每隔0 .1mm讀出一次輸出電壓U值,填入下表18-1X (mm)Uo(V)五、實訓報告1 .根據所得的實驗數據, 確定光纖位移傳感器大致的線性范圍,并給出其靈敏度和非線性誤差。十九光纖傳感器測量振動一、實訓目的:了解光纖傳感器動態位移性能。二、實訓儀器:光纖位移傳感器、光纖位移傳感器實驗模塊、振動源、低頻振蕩器、通信接口(含上位機軟件)。三、相關原
22、理:利用光纖位移傳感器的位移特性和其較高的頻率響應,用合適的測量電路即可測量振動。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2 .光纖位移傳感器安裝如圖 19-1所示,光纖探頭對準振動平臺的反射面,并避開振動平 臺中間孔。3 .根據實訓十八的結果, 找出線性段的中點,通過調節安裝支架高度將光纖探頭與振動臺 臺面的距離調整在線性段中點(大致目測)。4 .將光纖傳感器的另一端的兩根光纖插到光纖位移傳感器實驗模塊上(參考圖18-2),接好模塊土 15V電源,模塊輸出接到通信接口 CH1通道。振蕩器的“低頻輸出”接到三源板的“低 頻輸入”端,并把低頻調幅旋鈕打到最大位置, 低頻調頻旋鈕打到最小位置。5 .合上主控臺電源開
23、關, 逐步調大低頻輸出的頻率,使振動平臺發生振動,注意不要調到共振頻率,以免振動梁發生共振,碰壞光纖探頭,通過通信接口 CH1用上位機軟件觀察輸出波形,并記下幅值和頻率。二十 PT100溫度控制的應用一、實訓目的:了解PID智能模糊+位式調節溫度控制原理。二、實訓儀器:智能調節儀、PT100、溫度源。三、相關原理:位式調節位式調節(ON/OFF)是一種簡單的調節方式,常用于一些對控制精度不高的場合作溫度 控制,或用于報警。位式調節儀表用于溫度控制時,通常利用儀表內部的繼電器控制外部的中 間繼電器再控制一個交流接觸器來控制電熱絲的通斷達到控制溫度的目的。PID智能模糊調節PID智能溫度調節器采用
24、人工智能調節方式,是采用模糊規則進行PID調節的一種先進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能實現高精度控制,先進的自整定(AT)功能使得無需設置控制參數。在誤差大時,運用模糊算法進行調節,以消除 PID飽和積分現象,當誤差趨小時,采用 PID算法 進行調節,并能在調節中自動學習和記憶被控對象的部分特征以使效果最優化,具有無超調、 高精度、參數確定簡單等特點。溫度控制基本原理由于溫度具有滯后性,加熱源為一滯后時間較長的系統。本實驗儀采用PID智能模糊+位式雙重調節控制溫度。用報警方式控制風扇開啟與關閉,使加熱源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控制在可節約實驗時間。某一溫度值上,并能在實驗結束后通過參數設置將加熱源溫度快速冷
25、卻下來,當溫度源的溫度發生變化時,溫度源中的熱電阻Pt100的阻值發生變化,將電阻變化量作為溫度的反饋信號輸給 PID智能溫度調節器,經調節器的電阻-電壓轉換后與溫度設定值比較再 進行數字PID運算輸出可控硅觸發信號(加熱)和繼電器觸發信號(冷卻),使溫度源的溫度趨近溫度設定值。PID智能溫度控制原理框圖如圖 20-1所示。差動放大海山橋路*媼度傳感器*,溫度顯示pgI11Ea移相觸發.雙向可座回。一*2口V *加熱器溫度決定SF *. W1D調節Ml熱源一門口 能溫度調節器18嘉度一攜譴.2"V +冷卻同期圖20-1 PID智能溫度控制原理框圖 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在控制臺
26、上的“智能調節儀”單元中“控制對象”選擇“溫度”,并按圖20-2接線。2 .將224V輸出調節調到最大位置,打開調節儀電源。3 .按住花中3秒以下,進入智能調節儀 A菜單,儀表靠上的窗口顯示“ 05”,靠下窗口顯 示待設置的設定值。當 LOCK等于0或1時使能,設置溫度的設定值,按“ W”可改變小數點 位置,按:香或,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設定值。否則提示“ LCKl”表示已加鎖。再按艮ET3秒以 下,回到初始狀態。4 .按住性反匕秒以上,進入智能調節儀 B菜單,靠上窗口顯示“小出”,靠下窗口顯示待 設置的上限偏差報警值。按“W”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 客或上: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上限報警值。上限報警
27、時儀表右上“ AL1 ”指示燈亮。(參考值0.5)5 .繼續按原上1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 ATU”,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自整定開關, 按* 安設置,“0”自整定關, T 自整定開,開時儀表右上“ AT”指示燈亮。6 .繼續按網”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 dP”,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儀表小數點位數, 按“W”可改變小數點位置, 按雀或電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比例參數值。(參考值1)7 .繼續按*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P”,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比例參數值,按M ”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寡或&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比例參數值。8 .繼續按同:'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I”,靠下窗
28、口顯示待設置的積分參數值,按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寡或&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積分參數值。9 .繼續按同:'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d”,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微分參數值,按”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ia或&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微分參數值。10、繼續按 必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 T”,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輸出周期參數值, 按 y 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暮或堂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輸出周期參數值。11、繼續按5E丁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SC”,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測量顯示誤差休 正參數值,按“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 邕或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測量顯示誤差休正參數值。(參考值0)12、繼續
29、按恒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 UP”,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功率限制參數 值,按“ V:'可改變小數點位置,按套或7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功率限制參數值。(參考值100%)13、繼續按用£鍵3秒以下,靠上窗口顯示“ LCK”,靠下窗口顯示待設置的鎖定開關,按或鍵可修改靠下窗口的鎖定開關狀態值,“0”允許A、B菜單,“1”只允許A菜單,“2”禁止所有菜單。繼續按 憐E,T鍵3秒以下,回到初始狀態。14、設置不同的溫度設定值,并根據控制理論來修改不同的P、1、D、T參數,觀察溫度控制的效果。 五、實訓報告1.簡述溫度控制原理并畫出其原理框圖。集成溫度傳感器的溫度特性測試一、實訓目的:
30、了解常用的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基本原理、性能與應用。二、實訓儀器:智能調節儀、PT100、AD590、溫度源、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 三、相關原理: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是把溫敏器件、偏置電路、放大電路及線性化電路集成在同一芯片 上的溫度傳感器。其特點是使用方便、外圍電路簡單、性能穩定可靠;不足的是測溫范圍較小、使用環境有一定的限制。AD590能直接給出正比于絕對溫度的理想線性輸出,在一定溫度下,相當于一個恒流源,一般用于50C-+ 150c之間溫度測量。溫敏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恒定時, 晶體管的基極-發射極電壓與溫度成線性關系。為克服溫敏晶體管Ub電壓生產時的離散性、均采用了特殊的差分
31、電路。本實驗儀采用電流輸出型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在一定溫度下,相當于一個恒流源。因此不易受接觸電阻、引線電阻、電壓噪聲的干擾,具有很好的線性特性。 AD590的靈敏度(標定系數)為 1 A/K ,只需要一種+ 4V+30V電源(本實驗儀用+5V ), 即可實現溫度到電流的線性變換,然后在終端使用一只取樣電阻(本實驗中為傳感器調理電路 單元中R2=100Q)即可實現電流到電壓的轉換,使用十分方便。電流輸出型比電壓輸出型的測 量精度更高。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重復實訓二十,將溫度控制在500C,在另一個溫度傳感器插孔中插入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2 .將士 15V直流穩壓電源接至溫度
32、傳感器實驗模塊。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的輸出Uo2接主控臺直流電壓表。3 .將溫度傳感器模塊上差動放大器的輸入端Ui短接,調節電位器Rw4使直流電壓表顯示為零。4 .拿掉短路線,按圖21-1接線,并將AD590兩端引線按插頭顏色 (一端紅色,一端綠色) 插入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中(紅色對應a、綠色對應b)。5 .將R6兩端接到差動放大器的輸入Ui,記下模塊輸出 Uo2的電壓值。6.改變溫度源的溫度每隔 50C記下Uo2的輸出值。直到溫度升至1200c。并將實驗結果填 入下表。T (C)Uo2 (V)表 21-1五、實驗報告1.由表21-1記錄的數據數據計算在此范圍內集成溫度傳感器的非線性誤差。接面板
33、if尸0 PW 圖 21-1; R心 Rw3二十二鉗電阻溫度特性測試、實訓目的:了解鉗熱電阻的特性與應用。二、實訓儀器:智能調節儀、PT100 (2只)、溫度源、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三、相關原理:利用導體電阻隨溫度變化的特性,熱電阻用于測量時,要求其材料電阻溫度系數大,穩定 性好,電阻率高,電阻與溫度之間最好有線性關系。當溫度變化時,感溫元件的電阻值隨溫度 而變化,這樣就可將變化的電阻值通過測量電路轉換電信號,即可得到被測溫度。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重復實訓二十,將溫度控制在500C,在另一個溫度傳感器插孔中插入另一只鉗熱電阻溫度傳感器PT100。2,將士 15V直流穩壓 電源接至溫度傳感
34、器實驗 模塊。溫度傳感器實驗模 塊的出Uo2接主控臺直 流電壓表。3 .將溫度傳感器模塊 上差動放大器的輸入端 Ui 短接,調節電位器 Rw4使 直流電壓表顯示為零。4 .按圖22-1接線, 并將PT100的3根引線 插入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中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O Q W O 城 O圖 22-1Rt兩端(其中顏色相同的兩個接線端是短路的)。5 .拿掉短路線,將 R6兩端接到差動放大器的輸入 Ui,記下模塊輸出Uo2的電壓值。6 .改變溫度源的溫度每隔 50C記下Uo2的輸出值。直到溫度升至1200C。并將實驗結果填 入下表。T (C)Uo2 (V)表 22-1五、實訓報告1 .根據表22-1的實
35、驗數據,作出 Uo2-T曲線,分析PT100的溫度特性曲線,計算其非線 性誤差。二十四氣敏傳感器測試酒精濃度一、實訓目的:了解氣敏傳感器原理及應用。二、實訓儀器:氣敏傳感器、酒精、棉球(自備)、差動變壓器實驗模塊三、相關原理:本實驗所采用的SnO2 (氧化錫)半導體氣敏傳感器屬電阻型氣敏元件;它是利用氣體在半導體表面的氧化和還原反應導致敏感元件阻值變化:若氣濃度發生,則阻值發生變化,根據這一特性,可以從阻值的變化得知,吸附氣體的種類和濃度。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將氣敏傳感器夾持在差動變壓器實驗模板上傳感器固定支架上。2 .按圖24-1接線,將氣敏傳感器,接線端紅色接+5V加熱電壓,黑色
36、接地;電壓輸出選擇土 10V,黃色線接+10V電壓、藍色線接 Rw1上端。3 .將士 15V直流穩壓電源接入差動變壓器實驗模塊中。差動變壓器實驗模塊的輸出Uo接主控臺直流電壓表。打開主控臺總電源,預熱5分鐘。4 .用浸透酒精的小棉球,靠近傳感器,并吹 2次氣,使酒精揮發進入傳感器金屬網內,觀察電壓表讀數變化。圖 24-1五、實訓報告1.酒精檢測報警,常用于交通片警檢查有否酒后開車,若要這樣一種傳感器還需考慮哪些 環節與因素?十五濕敏傳感器濕度測量一、實訓目的:了解濕敏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范圍。二、實訓儀器:濕敏傳感器、濕敏座、干燥劑、棉球(自備)。三、相關原理:濕度是指大氣中水份的含量,通常采用
37、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兩種方法表示,濕度是指單位客體積中所含水蒸汽的含量或濃度,用符號 AH表示,相對濕度是指被測氣體中的水蒸汽壓和 該氣體在相同溫度下飽和水蒸汽壓的百分比,用符號%RH表示。濕度給出大氣的潮濕程度,因此它是一個無量綱的值。實驗使用中多用相對濕度概念。濕敏傳感器種類較多,根據水分子易于吸附在固體表面滲透到固體內部的這種特性(稱水分子親和力),濕敏傳感器可以分為水分子親和力型和非水分子親和力型, 本實驗所采用的屬水分子親和力型中的高分子材料濕敏元件。高分子電容式濕敏元件是利用元件的電容值隨濕度變化的原理。具有感濕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例如,乙酸-丁酸纖維素和乙酸-丙酸比纖維素等,做成薄
38、膜,它們具有迅速吸濕和脫濕的能力,感濕薄膜覆在金箔電極(下電極)上,然后在感濕薄膜上再鍍一層多孔金屬膜(上電極) 這樣形成的一個平行板電容器就可以通過測量電容的變化來感覺空氣濕度的變化。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濕敏傳感器實驗裝置如圖25-1所示,紅色接線端接+5V電源,黑色接線端接地,藍色接線端和黑色接線端分別接頻率 /轉速表輸入端。頻率/轉速表選擇頻率檔。記下此時頻率/轉速表的讀數。2 .將濕棉球放入濕敏腔內。并插上濕敏傳感器探頭,觀察頻率/轉速表的變化。3 .取出濕紗布,待數顯表示值下降回復到原示值時,在干濕腔內被放入部分干燥劑,同樣 將濕度傳感器置于濕敏腔孔上,觀察數顯表頭讀數變化。
39、五、實驗報告1 .輸出頻率f與相對濕度RH值對應如下,參考下表,計算以上三中狀態下空氣相對濕度。RH (%)0102030405060708090100Fre (Hz)73517224710069766853672866006468633061866033措心Y電慎接班率/軸速裊圖25-1濕敏傳感器實驗裝置圖二十九光電轉速傳感器的應用一轉速測量一、實訓目的:掌握光電轉速傳感器測量轉速的方法。二、實訓儀器:實訓臺、轉動源三、相關原理:光電式轉速傳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種,本實訓裝置是透射型的,傳感器端部有發光管 和光電池,發光管發出的光源通過轉盤上的孔透射到光電管上,并轉換成電信號,由于轉盤上
40、有等間距的6個透射孔,轉動時將獲得與轉速及透射孔數有關的脈沖,將電脈計數處理即可得 到轉速值。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光電傳感器已安裝在轉動源上,如下圖所示。224V電壓輸出接到三源板的 “轉動電源”輸入,并將224V輸出調節到最小,+5V電源接到三源板“光電”輸出的電源端,光電輸出 接到頻率/轉速表的“ fin”。2 .合上主實訓臺電源開關,從最小每間隔1V逐漸增大224V輸出,使轉動源轉速加快,記錄頻率/轉速表的顯示數值,同時可用示波器觀察光電傳感器的輸出波形。圖 29-1五、實訓報告1.根據測的驅動電壓和轉速,作 V-RP雌線。并與其他傳感器測得的曲線比較。三十 開關型霍爾的應用一一
41、轉速測量一、實訓目的:掌握開關型霍爾傳感器測量轉速的方法。二、實訓儀器:實訓臺、轉動源三、相關原理;利用霍爾效應表達式:N只磁性體時,轉盤每轉一周磁場Uh = KhIB,當被測圓盤上裝上變化N次,每轉一周霍爾電勢就同頻率相應變化,輸出電勢通過放大、整形和計數電路就可以 測出被測旋轉物的轉速。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安裝根據圖 30-1,霍爾傳感器已安裝于傳感器支架上,且霍爾組件正對著轉盤上的磁2 .將+5V電源接到三源板上“霍爾”輸出的電源端,“霍爾”輸出接到頻率/轉速表(切換到測轉速位置)。“224V”直流穩壓電源接到“轉動源”的“轉動電源”輸入端。3 .合上實訓臺電源,調節 224V輸
42、出,每間隔0.5V,記錄轉動源轉速。也可通過通示波 器觀測霍爾傳感器輸出的脈沖波形。五、實訓報告1 .分析霍爾組件產生脈沖的原理。2.根據記錄的驅動電壓和轉速,作V-RPM曲線。三十一 K型熱電偶測溫一、實訓目的:掌握K型熱電偶溫度測量方法二、實訓儀器:實訓臺、溫度源、PT100、K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模塊。三、相關原理:熱電偶是一種使用最多的溫度傳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發現的塞貝克效應, 即兩種不同的導體或半導體 A或B組成一個回路,其兩端相互連接,只要兩節點處的溫度不同,一端溫度為T,另一端溫度為 To,則回路中就有電流產生,見圖 31-1 (a),即回路中存在電動勢, 該電動勢被
43、稱為熱電勢。圖 31-1 (a)圖 31-1 (b)兩種不同導體或半導體的組合被稱為熱電偶。當回路斷開時,在斷開處a, b之間便有一電動勢 Et,其極性和量值與回路中的熱電勢一致,見圖31-1 (b),并規定在冷端,當電流由A流向B時,稱A為正極,B為負極。實驗表明,當Et較小時,熱電勢 Et與溫度差(T-T0)成正比,即Et=Sab(T-To)(1)Sab為塞貝克系數,又稱為熱電勢率,它是熱電偶的最重要的特征量,其符號和大小取決于熱電極材料的相對特性。熱電偶的基本定律:(1)均質導體定律由一種均質導體組成的閉合回路,不論導體的截面積和長度如何,也不論各處的溫度分布 如何,都不能產生熱電勢。(
44、2)中間導體定律用兩種金屬導體 A, B組成熱電偶測量時,在測溫回路中必須通過連接導線接入儀表測量溫差電勢Eab (T, To),而這些導體材料和熱電偶導體A, B的材料往往并不相同。在這種引入了中間導體的情況下,回路中的溫差電勢是否發生變化呢?熱電偶中間導體定律指出:在熱電偶回路中,只要中間導體 C兩端溫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間導體 C對熱電偶回路總熱電勢 Eab (T, To)沒有影響。(3)中間溫度定律如圖30-2所示,熱電偶的兩個結點溫度為Tb T2時,熱電勢為Eab (,T2);兩結點溫度為T2, T3時,熱電勢為 Eab (T2, T3),那么當兩結點溫度為T1,T3時的熱電勢則為(2
45、)Eab (T1, T2) + Eab (T2, T3) =Eab (T1, T3)式(2)就是中間溫度定律的表達式。譬如:T1=100C, T2=40C, T3=0 C,則Eab (100, 40) +Eab (40, 0) =Eab (100, 0)(3)圖 31-2熱電偶的分度號熱電偶的分度號是其分度表的代號(一般用大寫字母S、R、B、K、E、J、T、N表示)。它是在熱電偶的參考端為0C的條件下,以列表的形式表示熱電勢與測量端溫度的關系。四、實訓內容與操作步驟1 .選擇智能調節儀“控制對象”為溫度,并將溫度設定值設定在1200C,在溫度源內插入測溫Pt,并接入智能調節儀,在另一個溫度傳感
46、器插孔中插入K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2 .將士 15V直流穩壓電源接入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中。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的輸出Uo2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接實訓臺直流電壓表。3 .將溫度傳感器模 塊上差動放大器的輸入 端Ui短接,調節Rw3 到最大位置,再調節電 位器Rw4使直流電壓 表顯不為零。O Rui Q O R* O KEUo2的電壓值。圖31-34 .拿掉短路線,按 圖31-3接線,并將K 熱電偶的兩根引線,熱 端(紅色)接a,冷端 (綠色)接b;記下模口5.改變溫度源的溫度每隔 50C記下Uo2的輸出值。直到溫度升至1200c。并將實驗結果填 入下表T (C)Uo2 (V)表 31-1五、實訓報告
47、1 .根據表31-1的數據,作出Uo2-T曲線,分析K型熱電偶的溫度特性曲線,計算其非線 性誤差。2 .根據中間溫度定律和 E型熱電偶分度表,用平均值計算出差動放大器的放大倍數Ao三十二 E型熱電偶的應用一測量溫度一、實訓目的:了解E型熱電偶的特性與應用二、實訓儀器:智能調節儀、PT100、E型熱電偶、溫度源、溫度傳感器實驗模塊。三、相關原理:E型熱電偶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同實訓項目三十一。四、實驗內容與步驟:1 .重復實訓項目三十一,將溫度傳感器換作E型熱電偶。2 .改變溫度源溫度每隔 50C記下Uo2輸出值。直到溫度升至1200c。將實驗結果填入下表。T (C)Uo2 (V)表 32-1五、實
48、驗報告1 .根據表32-1實驗數據,作出 Uo2-T曲線,分析K型熱電偶的溫度特性曲線,計算其非 線性誤差。2 .根據中間溫度定律和 E型熱電偶分度表,用平均值計算出差動放大器的放大倍數Ao三十三PT100應用一一溫度控制一、實訓目的:掌握PID智能模糊+位式調節控制溫度的方法。二、實訓儀器:實訓臺、PT100、溫度源。三、相關原理:位式調節位式調節(ON/OFF)是一種簡單的調節方式,常用于一些對控制精度不高的場合作溫度 控制,或用于報警。位式調節儀表用于溫度控制時,通常利用儀表內部的繼電器控制外部的中 間繼電器再控制一個交流接觸器來控制電熱絲的通斷達到控制溫度的目的。PID智能模糊調節PID智能溫度調節器采用人工智能調節方式,是采用模糊規則進行PID調節的一種先進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能實現高精度控制,先進的自整定( AT)功能使得無需設置控制參數。在 誤差大時,運用模糊算法進行調節,以消除 PID飽和積分現象,當誤差趨小時,采用 PID算法 進行調節,并能在調節中自動學習和記憶被控對象的部分特征以使效果最優化,具有無超調、 高精度、參數確定簡單等特點。溫度控制基本原理由于溫度具有滯后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聘請顧問協議書
- 彩鋼瓦修復安全協議書
- 液化氣購銷合同協議書
- 現場建筑體變更協議書
- 學生碰牙齒調節協議書
- 理發店門店合同協議書
- 移動代理協議書
- 維修補漏協議書
- 電瓶購置協議書
- 資助建房協議書
- 期末易錯題型創新改編練習(專項練習)六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橋梁工程概況介紹》課件
- 2025年四川成都道德與法制中考試卷(無)
- 2024年不動產登記代理人《地籍調查》考試題庫大全(含真題、典型題)
- 中醫基礎學題庫(附答案)
- 大學美育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長春工業大學
- 2024年秋《MySQL數據庫應用》形考 實驗訓練1 在MySQL中創建數據庫和表答案
- 《數據資產會計》 課件 第五章 數據資產的價值評估
- 合同到期不續簽的模板
- 北京市2018年中考歷史真題試卷(含答案)
- (完整版)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單詞表(打印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