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仁者愛人學案一、基本要求:1 1、背誦 1.61.6、5.265.26 兩章。2 2、掌握“病”、“伐”、“趨”、“微”、“其”、“經”在文中的意思,并重點掌握 “立”、“達”、“盍”、“諸”的意義和用法。3 3、理解并默寫下列語句:就近取譬;被發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 人。4 4、朗讀并標注本課句式特殊的句子。5 5、明確“忠恕”內涵。理解“仁”的豐富內涵。二、知識積累1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出則弟()堯舜()()能近取譬()盍各言爾志()車馬衣輕裘()()廄焚()()師冕()固相師之道也()不能死,又相之()管仲相桓公()(子見齊衰者()()瞽者()弋不射宿()()被發左
2、衽()()自經于溝瀆( )2 2、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入則孝,出則弟:_ 通_,解釋_與師言之道與: 釋通,解管仲非仁者與: 釋通,解吾其被發左衽矣: 釋通,解3 3、詞類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點字活用的類型,并解釋). .堯舜其猶病諸().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愿無伐善,無施勞().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127.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8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9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10管仲相桓公,霸諸侯(11). . 一匡天下(12). .微管仲,吾其被
3、發左衽矣(4 4、一詞多義(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 .弟: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2一:吾道一以貫之(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3仁: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4其:堯舜其猶病諸(吾其被發左衽矣(吾其還也(知其不可而為之(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5事: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5 5、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類型,并翻譯句子)1吾道一以貫之:2何謂也:_3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_4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_6 6、其他重點字詞解釋)31.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2.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3. .盍各言爾志()4.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
4、亦欲無加諸人( 其猶病諸(5. .愿無伐善,無施勞( )6.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7. .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8.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9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7 7、背誦自測1.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_ ,_力,_。”2. .夫仁者,_。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3.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_ ? _ ? _。8 8、解釋下列成語、句子 就近取被發左衽:_一匡天下:_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三、思考探究 1 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 2、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內容是什么?根據課文內容找出相關段落,由此理清本課思
5、路。3 3、忠和恕的關系如何?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那么,他是如何“貫”的呢?)堯舜)。行有余44 4、仁者是如何實踐“愛人”的?5 5、課文最后選入孔子對管仲的評價,有什么用意?6 6、同是主張相愛,孔子的仁愛把孝弟視為根本,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墨子 的兼愛則主張“兼相愛, 交相利”, 說“愛人者, 人必從而愛之; 利人者, 人必從而利之”。 墨子的主張和孔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孟子說“墨子兼愛,是無父也”?四、課外延伸1 1、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 20092009 屆高三第二次聯考題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5 5 分)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儉
6、乎?”曰: “管仲有三歸, 官事不攝, 焉得 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 “邦君樹塞門, 管氏亦樹塞門。 邦君為兩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3.223.22 )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14.1614.16 )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 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 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 14.1714.17 )1.用斜線(/ / )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2 2 分)
7、 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 其仁2.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禮”,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維護天下一統方面的貢獻,肯定其為“仁者”,由此可以窺見孔子怎樣的仁愛觀?(3 3 分)2 2、學軍中學 20092009 第六次月考高三語文試卷閱讀論語中的幾章文字,然后回答問題。(4 4 分)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 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以上文字均選入待賈而沽)從所讀文字看,孔子熱衷仕途的原因是什么?請分點回答。53
8、3、附:(1 1)區別幾個稱謂:君子仁人 圣人14.4214.42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案:子路問君子,孔子有三層答案,一層比一層高。“修己以敬”,自己把自己的道德修好,只是一般的君子。更高的君子,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人”就是上 6.306.30 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上面講得很清楚,其實就是仁人。再高,是“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就是上 6.306.30 的“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上面也講得很清楚,其實就是圣人,連堯、舜都不好當的圣人。 在孔
9、子的語匯中,人、民對言,含義不一樣,人是上流君子, 民是百姓或大眾。只有能安百姓或大眾的才叫圣人。李零喪家狗(附錄)P33P33 頁(2 2)區分忠、恕“忠恕”,“忠”,是盡心誠意,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對方,為待人之德。這是“仁” 的兩個不同側面。李零喪家狗 P108P108 頁15.2415.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案:恕,簡單說,就是將心比心。俗話說,半斤換八兩,人心換人心,古人有“如 心為恕”之訓。恕不等于寬恕。今語寬恕,強調的是寬,其寬容、原諒等義都是從寬引申, 并不是恕。我們要注意,仁、恕二字,都含有對等原則。別人不應把他的想法強加于我,我“其恕乎!己
10、所不欲,勿施于人。6也不應把我的想法強加于別人,就是對等原則。孔子反對“以德報怨”,主張“以直(值)報怨,以德報德”,即以怨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對等原則。恕道,可不是原諒。 李零喪家狗(附錄) P57P57 頁仁者愛人學案答案黃巖中學屠莉蓉老師整理一、基本要求:1 1、 背誦 1.61.6 、 5.265.26 兩章。2 2、掌握“病”、“伐”、“趨”、“微”、“其”、“經”在文中的意思,并重點掌握 “立”、“達”、“盍”、“諸”的意義和用法。3 3、理解并默寫下列語句:就近取譬;被發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 人。4 4、朗讀并標注本課句式特殊的句子。5 5、明確“忠恕”內涵
11、。理解“仁”的豐富內涵。二、知識積累1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 4、一詞多義(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 . 弟:弟子,入則孝,出則弟(為人弟的年輕人)(敬愛兄長)2. . 一:吾道一以貫之(一個基本觀念)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完全)出則弟(t t 1) 堯舜(y y a o o)( shsh u n n) 車馬衣輕裘(y y 1 )(qiqi u)廄焚(jiji u )(f?nf?n ) 不能死,又相之(xixi a ngng)管仲相桓公(xixi瞽者)g gu) 弋不射宿)y y 1)( s su)2 2、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 . 入則孝,出則弟:弟通悌,解釋敬愛兄長
12、2. . 與師言之道與:與通歟,解釋嗎3. . 管仲非仁者與:與通歟,解釋吧4. . 吾其被發左衽矣:被通披,解釋披散3 3、詞類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點字活用的類型,并解釋)1. . 堯舜其猶病諸(名動以為難)2.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使動3. .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名狀4. . 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形動5. . 愿無伐善,無施勞(形名長處)6.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動7. .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名動8. .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名動9. . 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為動10. .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名動(11). . 一匡天下(使動使,
13、”(12).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名狀正)能近取譬(p p 1) 師冕( (mimia an n)a ang)ng) (hu(hua n n)盍各言爾志( h?h?)固相師之道也 ( xixi a ngng) 子見齊衰者(z z 1 )(cucu1) 被發左衽(p p 1)( ranran)自經于溝瀆使,立) (使動 從近處) (名動 把,用壞了)使, 達)實踐仁)使, 安)名動穿喪服) 用綱捕魚)(動名 為, 死) 做, 的相)(名動在左邊)(名動戴禮帽)棲宿的鳥)稱霸)開衣襟)73仁: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仁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的觀念)4其:堯舜其猶病諸(大概)吾其被發左衽
14、矣(大概)吾其還也(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代詞指不可為之事)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代詞那)5. .事: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止,僅)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實踐,從事)5 5、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類型,并翻譯句子)1. .吾道一以貫之:_賓前我的學說用一個基本觀念貫穿著。2. .何謂也: 賓前這話說的是什么意思。3.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_ 狀后孔子在遭遇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_4. .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狀后 賓前_ 在溝瀆里自己吊死,而誰也不知道他們。_6 6、其他重點字詞解釋2.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對人盡心竭力,指積極為人)3. .盍各言爾志(何不4.
15、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之于5. .愿無伐善,無施勞(夸)(6.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瞎眼睛7. .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起立、起身走8.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無、如果沒有9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小信)7 7、背誦自測:略8 8、解釋下列成語、句子就近取譬: 從近處尋取譬喻,即拿自身打比 方。被發左衽: 披散頭發,左開衣 襟。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 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站的住,于是也使另 U U 人站的住; 自己想行得通,于_是也使別人行得通。(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的,不強施加給別人。.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在家
16、)(出外)(待人仁愛寬厚,指推己及人)堯舜其猶病諸(之乎 夸耀、表白)(小步快)8(恕) 三、思考探究1 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強調自我的道德修養, 將外在的“禮”的準則內化為主觀的道德 約束。因為孔子認為人“性相近”,所以只要上面的人君能自我約束,實行“仁政”以牧民,下面的臣民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行為準 則內化成個人的道德行為規范,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樣就能調整社會各個主要關系,天下大治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2 2、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內容是什么?根據課文內容找出相關段落,由此理清本課思路
17、。(分析:直接可以找到的“仁”思想內容的是第二則。既然第二則是表述“仁”的主要內容,那么第一則的編排意圖應當也是和其內容有關的。結合克己復禮中選的1.21.2 內容進行分析,得出孝悌乃是仁之“本”, 也是“仁”的核心內容。 可見課文的一、二兩則是關于“仁”的 內容的闡述。提醒學生參看第二則的注釋關于“忠恕”的解釋,可以明確導出第三則談的是“恕”,第四則談的是“忠”。 由此可見, 前四則可以歸為第一部分,其余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仁”的含義,第二部分著重闡發“仁”的實踐。)本文中論述到的“仁”的主要內容:孝悌(“為仁之本”),忠恕(“一以貫之”)。課文 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仁”的含義,
18、第二部分著重闡發如何“仁”。3 3、忠和恕的關系如何?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那么,他是如何“貫”的呢?忠,對人盡心竭力,指積極為人,即第四則提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待人仁愛寬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也就是第三則提到的“我不欲人 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忠恕”,“忠”,是盡心誠意,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對方,為待人之德。這是“仁”的兩個不同側面。“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近取譬”就是用自身做比方去類推他人,就是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學生是這樣“貫”,是這樣“仁”。4 4、仁者是如何實踐“仁”的?仁者愛人。“言志”(5.2
19、65.26 )則表明:子路“求仁”,顏淵“不違仁”,孔子“安仁”。這一則可看作孔子對于“仁者”如何去愛人的總括,要以己推人,為人竭忠,使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后幾則是對“愛人”的具體化:問人,禮喪,導盲,及物。5 5、課文最后選入孔子對管仲的評價,有什么用意?孔子明確肯定了管仲的仁, 原因是管仲輔佐齊桓公用和平手段維護華夏的統一,使人民免遭異族的奴役。這說明,孔子的仁的高標準是看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看他能否維護王權,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講求小信小諒。孔子肯定管仲的大節大信,忽略他的小節小信, 說明孔子在仁的認知上能知權達變。6 6、同是主張相愛,孔子的仁愛把孝弟視為根本,主張在“親
20、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墨子 的兼愛則主張“兼相愛, 交相利”, 說“愛人者, 人必從而愛之; 利人者, 人必從而利之”。 墨子的主張和孔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孟子說“墨子兼愛,是無父也”?孔子的仁愛是以尊尊親親為基礎的有差等的愛,墨子的兼愛是取消等級差別的普遍 之愛,這就破壞了嚴格區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級制度,所以孟子說墨子的兼愛是無父。9四、課外延伸1 1、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 20092009 屆高三第二次聯考題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5 5 分) 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儉乎?”曰: “管仲有三歸, 官事不攝, 焉得 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 “邦君樹塞門, 管氏亦樹塞門。 邦君為兩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3.223.22 )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14.1614.16 )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 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 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 14.1714.17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廣東省佛山一中石門中學順德一中國華紀中高二下化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安全生產年度總結范文
- 浙江省寧波市金蘭教育合作組織2025年高一下化學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滄州市四縣多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 2025屆江西省高三下學期4月聯考政治試卷(含解析)
- 小朋友捕魚游戲活動方案
- 小班祈福活動方案
- 干事考評活動方案
- 展廳接待活動方案
- 常德牙科五一活動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語全國二卷試題含答案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江岸區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末七年級數學試卷(含答案)
- 《國土空間規劃》-課程教學大綱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 2024年海關事務培訓資料
- 學校中層干部選拔考試教育教學管理知識試題題庫(包含: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 冀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期末試題-附答案
- 住所(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模版)
-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一下學期期末地理試題
- 串并聯電路電壓表電流表(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